茅盾文学奖颁布 五位获奖作家中三位来自江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称为“史上角逐最激烈”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昨日下午尘埃落定,从252部入围作品提名出十部长篇小说,最终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摘得桂冠。
从1982年首届茅奖颁奖算起,这项长篇小说大奖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是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的文学奖项。从诞生起,茅盾文学奖一直饱受争议,几乎每次评奖都会被人质疑不公平。自上届茅奖首创实名投票制以来,质疑声不断减少,从上届的毕飞宇、刘震云、莫言到这届的格非、苏童、金宇澄,都被读者公认为一流作家,而茅盾文学奖依旧是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奖项。
本届五位获奖作家中,江南作家占了三位。新京报采访了三位江南作家,请他们谈属于自己的文学灵感,得到的关键词有这几个:古典小说、传统汉语、江南水土。也许,南方之魅,就藏在古中国深处。
本届茅奖有“三多”
参评数量多
据说中国每年会诞生5000部以上的长篇小说,而四年评选一次的茅盾文学奖在这一届评选出了252部作品,比2011年的第八届多出74部。从今年5月15日参评作品目录正式公布起,评委们需在三个月内看完这252部长篇小说。
力推“新人”多
在总共252篇长篇小说中,不乏贾平凹、王安忆、严歌苓等名家。而不少往届“茅奖”得主有新作参加评选,如贾平凹的《古炉》和《老生》、刘醒龙的《蟠虺》、王安忆的《天香》、刘心武的《飘窗》等,但未能入围提名作品。这些候选作品的落选,或可见茅奖力推“新人”的用心。在提名的十部作品里,你可以看见70后作家徐则臣的身影,而上海“爷叔”金宇澄,更是凭借一部《繁花》横空出世,成为“当红炸子鸡”。
江南作家多
五位获奖作家中,王蒙,河北人;李佩甫,河南人;格非,江苏丹徒人;苏童,江苏苏州人;金宇澄,上海人。五位中,江南作家占了三位。翻看前八届的奖项得主,像本届这样的情况,是第一次。
这当然是个巧合,但人们又说,任何偶然性中总蕴含着必然性,我们无意用地域性为文学、为茅奖进行任何人为区分,但对于这三位江南作家的写作天地,总有好奇心。江南的潮湿水汽,是怎样滋养了他们的文学气质?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江南三部曲》格非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边风景》王蒙花城出版社
《生命册》李佩甫作家出版社
《繁花》金宇澄上海文艺出版社
《黄雀记》苏童作家出版社
格非
作家谈
格非
古典小说是我写作的养分
以前我得鲁迅文学奖时就说过,得了奖很好,我花了那么多年写这个“江南三部曲”,能够得到评委一致认可,当然很高兴,这对我今后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这么多年读小说,读下来还是觉得中国古典小说妙不可当,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章回体小说如
《水浒传》、《金瓶梅》,我是情有独钟的。我的个人创作从古典小说里找到了非常多的养分。中国是一个极有历史感的国家,但当下的人们对历史的淡漠意识正在蔓延,我觉得要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变迁,读历史非常重要,而章回体小说的来源其实就是史传类作品,比如《左传》,如果你要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的起源,不去涉及史传类作品是不行的。等我完成了这个长篇,我还是会继续钻研到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中去。
金宇澄
金宇澄
《繁花》就是传统汉语小说
《繁花》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感到了它的扩散效应。虽然它是一部吴语风貌的小说,但我并不是想推广沪语,所以我会对《繁花》进行语言上的反复改良和沟通,一句上海话,一句普通话,这样铺陈开来。
我的初衷是,把《繁花》写成一部不是上海人也能看的小说,我以前在东北生活了8年,我看多了上海和外地的隔阂与误解,很多是由于语言引起的。在当下写作普遍用普通话进行的境况中,文学的个性在消失。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文本个性是尤为重要的东西,这和我做文学编辑有关,每天要看大量的小说,如果我自己写小说也按照大家写长篇的套路进行,没有什么意思。要建立文学的辨识度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义。我自己也会鼓励很多作者,用自己的母语来进行思考和对话,乃至构建文学创作,那样会形成一个鲜明的文学特征。
我从一个文学编辑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是写给作者看的。《繁花》其实是“旧瓶装新酒”,看起来是旧式话本的底子和框架,实际上它的内容是新的。这是和所有的小说都不一样的小说,我就是有这样的信心。
如果说要概括它的辨识度,我会说《繁花》就是一部传统汉语的小说,非常中国化。当下,我们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学的影响和教育,在西化熏陶下我们的生活语境中,却冒出来了这样一本传统的汉语小说。汉语从“五四”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毛尖说我的小说没有“的”这个普通话产生的助词,她原以为我写上海必须要用很多“的”,但最后并没有。这就是本土文字语言的特征。
而我所说的传统,其实是指传统话本,或者说是“话说”,就像旧式苏州说书先生,不论是宋元还是近代的小说都是话说体的,《繁花》就是有这样的底子。
苏童
水土培养作家的文学气质
我写长篇小说是一次朝圣之旅,路途漫长,苦痛相随。你必须到达的目的地,无论是耶路撒冷还是大昭寺,都是终极之地,把这个概念幻化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中,终极之地就是那一部你还未完成的完美而抽象的作品,这是我写长篇的意义。写短篇,我享受的是轻盈的过程,这些年我这么喜欢写短篇,但还是停了下来,因为我的“野心”还没有实现,即使《黄雀记》得了茅奖,我的野心还是没有实现,我不认为它是完美的,我还是觉得有一部完美的长篇在招呼我。
我和格非非常熟,我在苏州长大,但我父母的老家和格非的老家之间就隔着一条江,我和格非很近,血缘上几乎就是一个地方的人(笑)。以往茅奖得主确实比较多都是北方作家,但这次茅奖得主里江南作家有三位,我觉得这当然是个巧合,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水土也会培养一个作家的文学气质。
南方的文学气质是一种缓慢的滋养人的过程,江南文化中蔓延性的东西在塑造一个作家的文字气质。《黄雀记》就有一种忧郁的南方气质,讲述了一群“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罪与罚”,但这样的主题是我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后,自己概括的,并非是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