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增氧机合理搭配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的管理作者:shuichanboshi一、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1. 光合作用:白天阳光充足时,水中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这是养殖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
在水温较高的晴天,溶氧甚至可达到20mg/L以上,形成过饱和状态。
2. 人为机械增氧作用: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加注溶氧高的新水、泼洒增氧剂是养殖水体溶氧的另一主要来源。
二、空气中氧气的溶解作用:养殖水体溶氧未饱和时,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表层水溶解氧含量较低时,空气中氧气扩散溶于水,可增加表层水中的溶氧水平。
三、养殖水体溶氧不足的原因1.养殖密度过大时,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2.当养殖水体过肥时,水中浮游藻类非常丰富。
夜晚,浮游藻类的呼吸作用异常旺盛,耗氧量非常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3.池塘有机物增多,将引起细菌大量繁殖,而细菌大量繁殖也将大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引起池塘水体溶氧下降,导致鱼虾缺氧。
4.水中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高温状态下的水产动物及其它生物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也增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消耗大量氧气。
五、溶解氧对其它有毒物质的影响水中保持有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的含量。
在有充足溶氧存在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对鱼虾有害的氨和硫化氢,经微生物好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转化成硫酸盐。
硝酸盐和硫酸盐对鱼虾是无毒害的。
相反,当水中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难以分解转化,因此这些有毒物质极易积累达到危害鱼虾健康的程度。
六、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1.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避免片面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
2.新放水的池塘,全池泼洒“氨基酸肥水精华素”、“肽肥”,促进池塘有益浮游藻类的繁殖,并可在3~4天时间形成肥、活、嫩、爽的水色,不但为鱼、虾、蟹苗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而且其中大量繁殖有益藻类将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充足溶解氧。
溶解氧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管理资料
第四节 溶解氧的管理
缺氧原因及现象
缺氧是指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 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区别水中 缺氧,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窒息则是 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鱼浮头或泛塘就是生 产上常见的窒息现象的表现。养殖生物用大大大于增氧作 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及时生物呼吸机 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的 氧气,这样发生的缺氧现象在生理上称无氧 性缺氧。
溶解氧的管理
放养模式一定要合理
在池塘养殖中,多是混养搭配养殖。在放养鱼苗 时就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的放养的比例。若是比例 不合适,往往会对主养鱼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顺德的一个养 殖户,塘中的鱼总是浮头并且塘中的总的鱼量每 亩也不过1500斤,这在当地算是较低的存塘量了。 后来询问祥情知,其塘中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苗。 正是这些过多的底层鱼类,造成了塘中的长期的 氧气不足。
值得指出的是:在溶氧变动时,除了上述一些 直接有关的水化成分发生变化外,还会间接影 响PH、碱度,引起一系列次级变化,使Ca、 Mg、Fe、Mn等沉淀或溶解。
二、溶氧过量或不足对鱼的影响
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鱼类必需不断呼吸消 耗O2。其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如鱼种、年 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食物及活动水平 等等)外因(如溶氧、CO2、PH、含盐量、 温度等)有关,对一既定生物说来,以溶氧浓 度或分压最为重要
三、养殖生产对溶氧的要求
溶氧是最重要的养殖水化学因子之一,对水质 养殖及生产有多方面重要影响。因此,各国渔 业用水标准都规定了溶氧指标,具体数值常是 从水质、饵料生物、养殖对象三方面的特点及 需要综合考虑决定的。
为了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清新,就必需避 免水体出现嫌气发臭过程,至少底层水种不应 如此,这样溶氧就应高于2mgO2/l。
鱼塘增氧机配备和使用原理
322018-14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增氧机的种类多样,正确选配增氧机,不仅可以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增加浮游生物量,还能预防减轻浮头,保障养殖鱼类的稳产和高产,因此,必须合理选配、正确使用增氧机。
一、增氧机的作用增氧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在养殖池缺氧时,需立即开启增氧机,可加速水体的循环流动,提高池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鱼类的快速生长,同时促进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抑制细菌滋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另外,水体的流动,还促进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为鱼类提供饲料来源,有益于养殖品种的生长。
由此可见,增氧机不仅增加水中氧气含量,还能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对鱼塘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改善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
二、配备适合的增氧机水产养殖池的水源是配备增氧机的关键依据,若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可减少增氧机的配备,反之,则需增加增氧机的配备。
若水源充足,并且伴有流动,同样能增加养殖池中的氧气含量,也可适当降低增氧机的配备和使用频率,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除水源因素外,增氧机选配的因素还包括:养殖因素、性价比因素、进水排水因素三个方面。
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投放鱼类的密度配备增氧机,养殖密度越高,氧气含量的需求就越大,因此,需要增氧机的数量就越多,所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则减少增氧机的配备,降低成本消耗。
目前,水产养殖中使用增氧机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需要考虑性价比,若是性价比高,则可以多配备,反之,则减少增氧机的配备,节约生产成本。
若通过引用沟渠中的水作为水源,进水量与排水量几乎等同,而流动过程中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则可减少或不配备增氧机。
若采用抽水方式将水注入养殖池,则流动较小,需要增加增氧机的配备。
三、正确使用增氧机(一)高温天气晴天中午开启晴天的中午一般要开启增氧机,特别是针对水质肥厚、浮游植物繁殖旺盛的养殖池,因为晴天浮游植物需要进行大量的光合作用,排放大量的氧气,使养殖池水体表层氧气含量充足,甚至达到饱和状态,但是水体底层的氧气含量相对要低很多,而开启增氧机可以使水体上下进行对流,使整个养殖池中的氧气含量均匀且充足,同时将下层的水对流到上层,经过阳光的照射,可以消灭水中细菌,使有害物质挥发到空气中,改善养殖池的生态环境,净化水体,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场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场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随着养殖渔业的发展,养殖场水体溶解氧的调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体中的溶解氧直接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采取有效的调控技术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养殖场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一、增加水体曝气量水体中的溶解氧来源于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增加水体曝气量是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常见的增加曝气量的方法包括使用曝气机、增设喷头等。
曝气机通过将空气注入水中,增加水体表面积与空气的接触,从而促进氧气的溶解。
二、调节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溶解氧浓度下降。
因此,合理调节养殖密度是调控养殖场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保证养殖生物间的营养物质需求和氧气供给之间的平衡,从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
三、提高水质管理水平良好的水质管理是保障养殖场水体溶解氧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体中存在的有机废物和底泥会消耗溶解氧,影响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
因此,定期清理废物和底泥,减少水体中的氧气消耗是保证水体溶解氧浓度稳定的重要措施。
四、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
水体的流动可以通过增加水泵的运转时间或者设置流动装置来实现。
流动的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氧气向水体溶解。
五、控制投饵量和投饵频率过多的投饵会导致养殖场水体中的氧气大量消耗,从而降低水体溶解氧浓度。
因此,合理控制投饵量和投饵频率是调控养殖场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六、增加水体气体交换面积通过增加水体表面积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氧气向水体溶解。
例如,可以增加塘埂的宽度和长度,增加水体的表面积,提高水体气体交换效率,从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
总结起来,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场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包括增加水体曝气量、调节养殖密度、提高水质管理水平、增加水体流动性、控制投饵量和投饵频率以及增加水体气体交换面积等。
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浓度,保障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养殖水体溶氧的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大,可是,我们讲增氧,通常的措施是增加表层或中上层溶氧,而对底层增氧关注比较少,其实,底层溶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增氧方法上应当加以重视。
一、底层溶氧的作用1.养殖水底生态需要足够的溶氧水体底层的氧化分解耗氧量大,占养殖水体总耗氧量的40%,而正常生长条件下,鱼虾及其他水生生物耗氧只占12%。
2.水底溶氧高促进物质快循环水体底层含有大量的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氧条件下,能加速它们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质循环。
同时,高溶氧还是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的催化剂。
在养殖中后期,调节水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等,理论上讲,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但为什么有时候效果不好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有益菌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池底溶氧太低,不但活菌制剂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还会造成鱼虾缺氧,甚至死亡,所以,养殖水体充足的溶氧是推动和加速物质循环的前提。
3.水底高溶氧能使有害物质无害化底质的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条件,良好的底质条件是水质稳定的基础,所以稳水必先改底,而改良底质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增加底层溶氧。
底层丰富的溶氧加速有害物质无害化条条使氨氮下降、硫化氢消除、酸碱度稳定、化学耗氧量下降。
有资料显示,将1000g氨氧化成硝酸盐需要消耗4570g氧,在水体溶氧低于3mg/L时,硝化反应受阻,而低溶氧常常处于水体中下层,同时,溶氧下降导致CO2量上升,结果使pH下降。
4.高溶氧的水底能抵御不良气候的影响抵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突袭,需要无害化的水底,就算遭遇自然灾害袭击,也不会因水底理化因子急剧变化而形成强烈的鱼虾应激反应,那是因为水底经常性高溶氧的作用。
5.水底高溶氧能降低饲料系数许多鱼类习惯水底摄食,有资料显示:当溶氧为1.6mg/L时,罗非鱼摄食减少,饲料系数比溶氧为2.24mg/L时高一倍。
养殖中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性
【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ANGZHIJISHU■陈俊重庆渝旺水产公司水体的溶解氧是决定水体的藻、菌和水体其他指标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饲料比、生长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对待溶解氧这个指标,不能够脱离溶解氧去谈水质和生长速度等等经济指标。
一、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来源和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通过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大气中的氧含量(地球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将会源源不断地向水体中溶解,一直到水的溶解氧和大气的氧含量平衡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是饱和了(8.4mg/L25度),这时候氧气向水体的移动才会停止。
这里就提出一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增氧剂是否放出氧气速度越慢越好?是否需要24h放氧才能够保证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是否氧气放出速度快了会马上跑到大气中?通过上面机理的分析告诉了大家,是不会的,因为我们水体尤其是池塘底部水体的溶解氧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大气中的氧气是向水体移动而不是水体中的氧气向大气移动。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选择放出氧气速度快的增氧剂为佳,这样才能够迅速地提高和维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
但是,大气的氧向水体渗透过程由于水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表面张力,如果我们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的帮助,这个自然渗透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这个移动主要发生在上层的水中,对于深层的水体如果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使水体发生上下流动,很难形成有效的氧气交流。
上面这一点说明了使用增氧机的目的:一是为了打出水花,提高水体和大气接触的表面积,提高溶解氧向养殖水体溶解的速度。
二是促进养殖水体的上下流劝。
增氧机提高了水体和大气接触的表面积,但是增氧机通过曝气对水体溶解氧的贡献值是相对比较低的,增氧机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养殖水体的上下流动,把上层经过光化作用的含氧水打到池塘底部。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什么叫溶氧?溶氧,溶氧,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数量。
我们平时所说的溶氧,其实就是指“溶氧量”,就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数量。
水产养殖中溶氧的适合范围是多少?溶氧的合适范围为5-8mg/L,这里指的是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是表层的。
太高太低都不好,时高时低也不好,稳定最重要,稳定在合适范围更重要。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藻类的光合作用2.风力的自然作用3.增氧机的机械作用4.增氧剂的化学作用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池塘中60%以上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
水中的藻类就是陆地上的花草树木,万物生长靠太阳,藻类也不例外。
而且不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硅藻是有益藻,也是水中最重要的溶氧来源;蓝藻虽然也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但同时也是水中“杀手”,所以它属于有害藻。
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
风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风力的作用。
风力大空气中溶解到水中的氧气就多,风力小溶解的氧气就少。
白天促进池塘水体的水平流动,打破分层,让上层高溶氧带到底层,使池塘底部得到一定的溶氧;夜晚也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但同时会把底层有害物质搞到中上层,造成池塘溶氧不足。
增氧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增氧机的作用。
它跟风力一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池塘水体水平和垂直流动,打破分层。
它跟风力作用一样,白天提高底层溶氧,夜晚也会把底层耗氧物带到上层,影响上层溶氧。
增氧剂的作用是急救和持续增氧的作用,特别是晚上突然停电或阴雨天气,全塘干洒增氧剂才能让你放心。
如果不见浮头,一般用颗粒的,直接扔到塘底;如果看到浮头或水中有害物质还多,就马上用粉末的全塘泼洒。
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1.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2.藻类耗氧3.鱼虾耗氧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60%以上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
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有耗氧生物都无法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生存、生长和繁殖。
空气中含氧量高且稳定,约占21%。
因此,陆地上的生物很少威胁到缺氧;然而,水中溶解氧的量很少。
多变; 一般来说,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只有空气中氧含量的1/20,而在海水中则更少。
因此,水中溶解氧已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限制因素。
人们在水产养殖中关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有:
1 提供养殖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
2 有利于耗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3 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4 抑制有害厌氧微生物的活动;
5 增强水产养殖产品的免疫力;。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对于水产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所需的主要气体之一,它对鱼类、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一些养殖场或养殖水域中,溶解氧含量可能不足,因而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控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一、增氧设备的应用增氧设备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空气或纯氧引入水体,增氧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常见的增氧设备有曝气器、增氧泵和增氧管等。
曝气器通过将气泡注入水体,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溶解氧的吸收。
增氧泵则能够将含氧气体直接注入水体,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增氧管则通过将气体注入水中,形成气体泡团,增强氧气与水体之间的接触,从而增加溶解氧含量。
采用这些增氧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二、水体循环和通气水体循环和通气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设置水泵和通气设备,使得养殖水体中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并与空气充分接触。
水体循环可以加速水中的氧气重新溶解,同时也能够带走水体中的废气,保持水体的清洁。
通气设备则能够将新鲜的空气引入水体,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通过水体循环和通气,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三、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因素。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养殖过密,可以减少水体中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氧气消耗量。
同时,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可以减少水体中废物的生成,减轻水体的负荷,从而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通过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可以有效调控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四、水体曝气和水质调节水体曝气和水质调节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水体暴露在空气中,促使水体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同时,定期检测水体的pH值、温度和盐度等指标,并适时进行调节,保持水质的稳定,有助于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池塘养鱼增氧机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池塘养鱼增氧机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者:杨毅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8期杨毅(石屏县龙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石屏 662201)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乃至影响鱼类的生存。
因此,实行精养高产的集约化池塘养鱼需要合理配置和使用增氧机。
中国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20年来渔业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国内渔业的总产值已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1%。
中国水产养殖已逐步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总产量逐年上升,这与水产养殖业逐步实现机械化,特别是增氧机的广泛使用密不可分。
可以说,增氧机是中国实现渔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装备。
目前我国已生产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涌浪机和微孔曝气式类型的增氧机。
从改善水质、防止浮头的效果看,以叶轮式增氧机最为合适。
首先要根据养殖面积、水深和养殖密度等情况具体分析后酌量配置增氧机;其次要充分了解各种类型增氧机的功能、原理和功率,并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增氧机的生产潜能,从而达到改善水质、防止浮头,提高产量的效果。
1 合理配置增氧机增氧机的配置应根据池塘面积大小、水深和养殖密度等状况,结合集约化生产的程度,机械和动力的供应条件、资金的来源、产值和产量的大小等方面情况来酌量配置合适的机种和机型,一般配置办法见表1。
2 使用增氧机增氧机目前已在全国各地的精养鱼池中普及推广,但不少单位在增氧机的使用上还不甚合理,仍然沿用“不见浮头不开机”的方法,增氧机变成了“救鱼机”,只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每年使用时间短,增氧机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为使增氧机从“救鱼机变成增产机”,应采取相应措施。
2.1 采用漂浮藻类制氧与设备空气送氧相结合抓住每一个晴天,坚持在中午开增氧机,就是运用生物造氧和机械输氧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上层过饱和氧气,利用增氧机的搅水作用人为克服水的热阻力,将上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过饱和氧气送到下层去,及时补充下层水溶氧,降低下层水的耗氧量。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水产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合理布局和管理技术,培育和繁殖各类水生生物,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溶氧是水体中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气体之一,对于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生物来说,溶氧水平的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发育、养殖效益和生存状况等。
因此,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是保障养殖水生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分别从溶氧产生和溶氧维持两个方面,详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
一、溶氧产生1.合理投放溶氧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可以采用溶氧机、酸性氧化剂、微生物等多种方式来增加水体的溶氧含量。
其中,溶氧机是比较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式。
养殖者可以酌情投放溶氧机,根据鱼类种类、密度以及池塘水体的特点进行调节。
同时,也要合理选择适宜的溶氧机型号和投放位置,以确保溶氧机的效果最大化。
2.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养殖单位面积内鱼类的数量。
适当控制养殖密度是保证养殖水体溶氧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养殖密度过高时,鱼类之间会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加重了水体中溶氧消耗的负担。
因此,养殖者应该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环境的要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维持水体的正常溶氧含量。
二、溶氧维持1.保持水体清洁水体中的杂质、废物等会影响水体的溶氧含量。
因此,养殖者应定期清理养殖池塘,移除池底的杂质和残留物。
此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投放量,不要过度投放,避免造成过多的残留物。
2.增氧喷口的设置与调整在养殖池塘中,可以设置增氧喷口,通过增加水流和气泡的形成,提高水体的溶氧含量。
养殖者可以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增氧喷口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最佳的溶氧效果。
3.增加水体氧气交换面积水体中的氧气交换面积越大,溶氧的能力也就越强。
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氧气交换面积来提高溶氧效果。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水体的搅拌,通过充分对池塘进行搅拌,提高氧气的交换速度,增加水体的溶氧能力。
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作用及增氧机合理搭配
饲料都去哪了?
溶氧6 mg/L 溶氧5 mg/L 溶氧4 mg/L 溶氧3 mg/L 溶氧2 mg/L
饲料消化率90% 饲料消化率75% 饲料消化率60% 饲料消化率45% 饲料消化率30%
还记得前边说的一天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 mg/L, 任何时候不能低于3 mg/L。知道原因了么?!
1.2 DO与养殖水体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1.21 DO与氨氮、亚硝酸盐的关系:
氨氮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如何分解的?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没有特效药?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后两到三天又反复了? 为什么不喂料的冬天没有氨氮亚硝酸盐? 根本原因:养殖水体中的DO!!
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是水体中氮代谢的中间形态 ,主要来源都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说白了是一回事!
什么是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就是 溶解到水里的氧气,通常记作DO,用每升 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例如5mg/L,我们 一般叫做5个溶氧。
溶解氧(DO):水产养殖的生命线
一、为什么说DO是最重要的人为可控的理化因素
水产动物需要DO来维系生命,无需多言 养殖水体DO和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的关系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病害之间的关系 药物中毒与水体DO之间的关系
氮来源: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 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
说白了就是饲料和底泥,夏天一天吃几百上千 斤料,这下知道为什么没有降解氨氮的特效药 和氨氮、亚硝酸盐反复发作了么!
氨氮、亚硝酸盐分解的过程:
从公式可以看出,氨氮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再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无毒、可被藻类利 用的硝酸盐,所以氨氮亚硝酸盐的分解离不开DO!
溶氧仪在水产养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溶氧仪在水产养殖发挥的巨大作用
溶氧仪就是测量水溶液中的氧气的含量。
水中的氧气随着温度、气压、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盐分就越高,溶氧就越低,气压越高,溶氧就越高。
平时水的氧气可以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渗透进去,也通过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水中也有很多因素会消耗氧气,所以水中的氧气含量的多少都是不稳定的,需要通过专业的溶氧仪来专门测量水中的溶氧含量。
一般来水溶氧仪可以适用于很多地方,例如污水处理、自来水厂、养殖、食品、制药、化工都可以应用得到,溶解氧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是测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举个例子来说,在水产养殖这一块,水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水质,像PH\氨氮、亚硝酸盐等等,如果溶解氧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其他的有害物质就会降低,可以说控制好氧就能控制其他有害物质的上升,氧也是水中所有参数的最容易控制的,成本最低的,但是凭人的感觉是很难掌握是否水中缺氧,一旦缺氧,就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当氧气在维持在一定程度时,就可以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才可以做到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收获,所以在水产养殖这方面溶氧仪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能溶氧仪还可以智能控制增氧机,低于水产养殖需要的氧含量时自动控制增氧机进行增氧,达到了需要的氧含量时就自动断开,随着当今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养殖逐渐替代传统养殖,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
水产养殖中“氧”的重要性——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中“氧”的重要性——增氧技术一、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氧水中氧气来源:一是空气中的氧的溶入,约占10%;二是水体中浮游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约占90%。
水中氧气的消耗每分解1吨大粪要消耗3.4-3.8吨氧,相当于3.8吨鲤鱼在一个生长季节(约180天)的耗氧量。
每分解1吨牛粪要耗氧5吨,相当于4吨鲤鱼在180天中总的耗氧量。
二、水中氧气多少与鱼生长的关系溶氧度对饵料系数的影响以四大家鱼为例,四大家鱼在溶氧5毫克/L时正常生长,降低一毫克,摄食量就会下降13%,这便说明,一百斤饲料当中,有13斤是浪费掉了一个月下来将超过400斤饲料的浪费。
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5mg/L时比3mg/L吸收消化率提高20%;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
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 /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
换句话说:如果4000元/吨的饲料,当鱼生活在5mg/L以上时,比生活在3mg/L时,每吨可以节约20%也就是800元,生长速度还快20-30%。
三、各种鱼类需要多少氧气?如果对此你还不以为然的话,您算一笔账,如若持续半年的低溶氧,将会浪费3200多斤饲料,按照2.0的饵料系数算,养殖老板间接损失了1600斤鱼,经济损失一万上下。
溶氧度低还会导致水质恶化以及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大,届时经济损失更严重。
四、增氧机的选择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其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他机型,但是运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5-2米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
水车式增氧机水车增氧机是随着叶轮的转动,桨叶击打水面激起水花和水跃,并把空气压入水中,同时产生一个与水面平行的作用力,形成一股定向水流,并造成表层水定向流动,在一定深度的水层内形成上下流动和交换。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意义和研究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意义和研究1 溶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1.1 提供养殖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气从能量学和生物化学的观点来看,动物摄食是为了将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其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而呼吸摄入的氧气正是从分子水平上通过生化反应为最终实现这种转化提供了保证。
一旦缺少氧气,这些生化反应过程将被终止,生命即宣告结束。
实践中人们对增氧能够解决养殖动物浮头问题和预防泛塘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正因如此,很多养殖者把增氧仅仅看成一种“救命”措施,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在此之前低氧早已对养殖动物和水体环境所造成了危害。
1.2 有利于好氧性微生物生长繁殖,促进有机物降解好氧性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至关重要,在有氧条件下,进入水体的粪便、残饵、生物尸体(包括死亡的藻类)和其它有机碎屑等被微生物产生的各种胞外酶逐步降解成为各种可溶性的有机物,最后成为简单无机物进入新的物质循环,从而消除水体有机污染。
而这些都是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的。
1.3 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氧气能直接氧化水体和底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直接将水中毒性大的硫化氢(H2S)、亚硝酸盐(NO2-)等分别氧化成低毒的硫酸盐、硝酸盐等。
1.4 抑制有害的厌氧微生物的活动在缺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跃起来,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产生许多恶臭的发酵中间物,如尸胺、硫化氢、甲烷、氨等,对养殖动物造成极大危害。
在低氧条件下水体和底质变黑发臭,主要是因为其中硫化氢遇铁产生黑色的沉淀所致。
水体中较高溶氧将对这类有害的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创造合适的养殖环境。
1.5 增强免疫力水中充足的溶氧还有助于提高养殖动物对其它不利环境因子(如氨氮、亚硝酸盐等)的耐受能力,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
处于连续低溶氧环境中的动物,其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
研究表明,水体溶氧长期不足时,斑点叉尾对细菌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作者:孟令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溶解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理化指标,对水产养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池塘中溶解氧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溶解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养殖鱼类产生危害,主要是对鱼类摄食、生长等造成影响,当池塘内严重缺氧时会造成水产动物大批死亡。
水中溶解氧与池塘水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因此,加强对溶解氧的探讨,分析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对营造良好的池塘水产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氧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业中鱼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可以保证保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同时又可以改良水质和底层结构,此外,溶解氧还是维持氮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并且在养殖全过程中均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使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在足养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氨氧分解作用,会产生无毒的最终产物。
可见,养殖水体中保持足够的溶氧的重要性。
可以想象,一旦缺氧这些有毒物质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
二、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1、溶解氧水平变化与调控措施水产养殖中池塘中的溶解氧会出现变化,并体现出不均匀特点。
这是由于生物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所致,也就是说在风向作用下,在上风处的浮生植物数量明显低于下风处的数量,但由于光合作用,上风处溶氧量低于下风处溶氧量。
而在夜间时,上风处的溶氧量显著高于下风处溶氧量。
另外,溶氧量与风力大小也有关系,影响着池塘上风处和下风处溶氧量。
此外,由于清晨是一天中内池塘溶氧量最低时,这时鱼类主要在下风处进行活动,所以在观察鱼类活动时,要把注重点放在清晨。
此时如果溶氧量在5mg/L以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氧。
2、溶解氧垂直变化与调控措施受光照强度方面的影响,如果采用深水养殖的模式,那么池塘溶氧量会呈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简述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数据及其配置安装要求
简述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数据及其配置安装要求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专注水产,深耕养鱼第一线,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
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水中溶解氧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溶解氧的含量还左右着养殖密度和产量,关系养殖水面的使用效率。
水中溶解氧除来自空气溶入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外,主要来自于人工增氧。
除紧急情况和科学实验下使用化学增氧剂外,一般均使用机械增氧的方式。
在现实生产中,仍有一些人对水中溶氧问题不够重视或者无视它的重要性,虽然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已广泛应用,但人们大多数仍把它当成“救鱼机”,未能充分发挥“增产机”功效。
每年或多或少发生一些缺氧死鱼意外事故,更让人认为不可能的是隐性的长期低溶氧状态会导致鱼病暴发。
虽有这些事情发生,虽然有人一致强调但仍有人无动于衷,让人非常不解。
因此,本文拟就溶解氧有关数据以及机械增氧原理和作用作一整理,仅供参考。
一、氧气特性从上表可知:氧气是气体,无色、无臭、无味,氧分子能够溶解在水中。
不过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属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正常,并且处于室温、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一升纯水大约能够溶解30毫升的氧气。
正因为'不易溶于水'的缘故,才需要我们人工或者用机械来强行增加氧气的溶入量,这就是我们平常需要使用增氧机的原因和道理。
二、溶解氧与气压的关系从上图可以看出: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就越高,鱼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气压较低时,鱼则可能产生缺氧,或者随着低气压来临发生应激反应。
鱼类应激反应是指环境因子对鱼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导致鱼的状态萎靡,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死亡,此时需开机应对化解。
三、溶氧量对摄食的影响水中溶氧不仅仅是维持鱼类生存的需要,同时也影响着饲料效率和水质状况,据有人测定:①溶解氧从4.5毫克/升(mg/L,下同)下降到3.5mg/L时,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下降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指导意义: ➢ 氨氮亚硝酸盐分解真正起
作用的是DO和硝化细菌
➢ 别指望反消化作用和反硝 化细菌,因为它DO含量 低于0.15~0.5mg/L脱氮作 用才能顺利进行,那鱼还 能生存么?
➢ 测水质时,DO指标比氨 氮亚硝酸盐含量更重要。
1.22 DO与水温的关系:
• 夏天大量开增氧机,为什么鱼还是会缺氧浮头呢?冬 天不开增氧机鱼也不会缺氧?
3
13.44
21
4
13.09
22
5
12.74
23
6
12.42
24
7
12.11
25
8
11.81
26
9
11.53
27
10
11.26
28
11
11.01
29Leabharlann 1210.7730
13
10.53
31
溶解氧(mg/L) 9.46 9.27 9.08 8.90 8.73 8.57 8.41 8.25 8.11 7.96 7.82 7.69 7.56 7.43
• 原因有三: 夏天大量投料,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化学耗氧
量(COD)增加; 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底时生命活动弱,耗氧较少,生
物耗氧量(BOD)降低; 水温低时水中的饱和DO高!
各种温度下饱和溶解氧值(一个大气压)
温度(
溶解氧(mg/L)
温度(
0
14.64
18
1
14.22
19
2
13.82
20
1.2 DO与养殖水体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1.21 DO与氨氮、亚硝酸盐的关系:
氨氮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如何分解的?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没有特效药?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后两到三天又反复了? 为什么不喂料的冬天没有氨氮亚硝酸盐? 根本原因:养殖水体中的DO!!
➢ 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是水体中氮代谢的中间形态, 主要来源都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说白 了是一回事!
• 指导意义:天气水质不好溶氧低时要减少投喂,想加 料,先提高DO!
1.4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病害之间的关系
1.32 溶解氧与鱼类的摄食量的关系
• 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 强极为明显;
• 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若溶氧在4mg/L则鱼的 摄食量减少12%,在3mg/L时减少26%,在2mg/L减 少51%,在1mg/L时基本上停止摄食。
• 水中溶氧达到鱼类适宜溶氧量5mg/L时,鱼的摄食量 最高可达鱼的自身体重7.0%以上。
二、养殖水体DO的来源与消耗
三、溶解氧管理
1.1 DO维系水生动物的生命
• 水产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 ,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池致 死。各种鱼虾蟹需要溶解氧量及窒 息点mg/L如下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养殖(育苗)水 体的溶解氧在时5-8mg/L,水产养 殖动物最适生长;
• 我国渔业用水标准规定,养殖水体 溶氧连续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 大于5 mg/L,任何时候不能低于3
1、溶解氧(DO):水产养殖的生命线
•什么是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就是溶 解到水里的氧气,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 氧气的毫克数表示。例如5mg/L,我们一般 叫做5个溶氧。
溶解氧(DO):水产养殖的生命线
一、为什么说DO是最重要的人为可控的理化因素
➢ 水产动物需要DO来维系生命,无需多言 ➢ 养殖水体DO和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的关系 ➢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病害之间的关系 ➢ 药物中毒与水体DO之间的关系
饲料消化率90% 饲料消化率75% 饲料消化率60% 饲料消化率45% 饲料消化率30%
还记得前边说的一天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 mg/L, 任何时候不能低于3 mg/L。知道原因了么?!
•草鱼在溶氧3mg/L比6mg/L时,饵料系数增加1.34倍,摄 食量下降35.9%,饲料消化率下降61.2%,生长率下降 64.4%。 •举例:若是DO在6mg/L时饲料系数是1.4,在溶解氧3mg/L 时饲料系数则为1.4×1.34=1.87,按5000一吨料计算, 一斤鱼成本由2.5×1.4=3.5元,变为3.5×1.37=4.69元 。 •指导意义:定期测定DO,谨记增氧机不是用来急救的, 而是增产机、增效机、摇钱机!
➢ 溶解氧(DO)
➢ 酸碱度(pH)
➢ 分子氨(氨氮)
➢ 亚硝酸盐
?
➢ 硬度
➢ 余氯、总磷、重金属含量……
➢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指标最重要?
• 第一位:水温,原因:
• 1,鱼是变温动物,决定鱼体内各种 酶的活性,如消化酶,冬天不喂鱼 吧。
• 2,温度也是溶解氧的决定因素,下 面会提到
• 但是水温不是人为可控的溶(解温氧泉养 殖除外)
• DO与水温的关系在水产养殖中的指 导意义:
夏季饱和溶解氧低,需多开增氧机 ,但开再多增氧机也很难达到7个溶 解氧。
夏季定期加注新水可以降水温增加 水体DO
1.3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的关系
• 1.31 水体DO与饲料系数的关系
实验发现当晚上水体缺氧或亚缺氧状态时,次日 早晨鱼类明显摄食减少,而且生长几乎停顿。
大家好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湘鄂粤区)
CHIA TAI GROUP AGRO-IND FOOD BUSINESS CHINA (HUNAN HUBEI AREA )
北京正大养殖专题讲座
水产养殖的生命线——溶解氧(DO) 及增氧机的合理搭配
2015年1月1日
淡水养殖水体的常用理化指标
➢ 水体温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 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 料系数低30%-50%。
结论: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 。
饲料都去哪了?
• 溶氧6 mg/L • 溶氧5 mg/L • 溶氧4 mg/L • 溶氧3 mg/L • 溶氧2 mg/L
➢ 氮来源: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究 ,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
➢ 说白了就是饲料和底泥,夏天一天吃几百上千斤 料,这下知道为什么没有降解氨氮的特效药和氨 氮、亚硝酸盐反复发作了么!
➢ 氨氮、亚硝酸盐分解的过程:
➢ 从公式可以看出,氨氮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再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无毒、可被藻类利 用的硝酸盐,所以氨氮亚硝酸盐的分解离不开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