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屏技术介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LED工藝介紹與應用

陳康、李君浩、宋郁玟、白宗城/錸寶科技公司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繼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新一代之平面顯示器技術。其具備有構造簡單、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于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範圍廣等優點。1987年,美國Kodak公司鄧青雲(C.W. Tang)博士等人,將OLED組件及基本之材料確立[1]。1996年,日本Pioneer公司成為第一家將此技術量產化之公司,並將OLED面板搭配於其所生產之車用音響顯示器。近年來,由於其前景看好,日本、美國、歐洲、臺灣及韓國之研發團隊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導致了有機發光材料日益成熟,設備廠商蓬勃發展,以及相繼工藝技術不斷之演進。

然而,OLED技術于原理及工藝上,與目前發展成熟之半導體、LCD、CD-R甚或LED產業雖有相關,但卻有其獨特know-how之處;因此,OLED量產化仍有許多瓶頸。臺灣錸寶科技公司系由1997年開始研發OLED之相關技術,于2000年成功量產OLED面板,成為繼日本東北先鋒後,全世界第二家量產OLED之面板公司;而2002年,更陸續外銷出貨單彩(mono-color)及區域多彩(area-color)面板如圖一所示,並提升良率及產量,一躍而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OLED面板供應商。

[圖一:錸寶之區域多彩及單彩OLED面板]

由於OLED工藝中,有機膜層之厚度將影響元件特性甚钜,一般而言,膜厚誤差必須小於5納米,為名符其實之納米科技。舉例來說,TFT-LCD平面顯示器之第三代基板尺寸,一般定義為550mm x650mm,在此尺寸之基板上,欲控制如此精准之膜厚,有其困難性,也因此限制了OLED在大面積基板之工藝,和大面積面板之應用。目前而言,OLED之應用主要為較小之單色(mono-color)及區域多彩(area-color)顯示器面板,如:手機主螢幕、手機副螢幕、遊戲機顯示器、車用音響螢幕及個人數位助理(PDA)顯示器。由於OLED全彩化之量產工藝尚未臻至成熟,小尺寸之全彩OLED產品預計於2002年下半年以後才會陸續上市。由於OLED為自發光顯示器,相較於同等級之全彩LCD顯示器,其視覺表現極為優異,有機會直接切入全彩小尺寸高檔產品,如:數碼相機和掌上型VCD(或DVD)播放器,至於大型面板(13吋以上)方面,雖有研發團隊展示樣品,但量產技術仍尚待開發。

OLED因發光材料的不同,一般可分小分子(通常稱OLED)及高分子(通常稱PLED)兩種,技術的授權分別為美國的Eastman Kodak(柯達)和英國的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臺灣錸寶科技公司是少數同時發展OLED和PLED的公司。在本文中,主要介紹小分子OLED,首先將會介紹OLED原理,其次介紹相關關鍵工藝,最後會介紹目前OLED技術發展之方向。

OLED之原理

OLED組件系由n型有機材料、p型有機材料、陰極金屬及陽極金屬所構成。電子(空穴)由陰極(陽極)注入,經過n型(p型)有機材料傳導至發光層(一般為n型材料),經由再結合而放光。一般而言,OLED元件製作的玻璃基板上先濺鍍ITO作為陽極,再以真空熱蒸鍍之方式,依序

鍍上p型和n型有機材料,及低功函數之金屬陰極。由於有機材料易與水氣或氧氣作用,產生暗點(Dark spot)而使元件不發亮。因此此元件於真空鍍膜完畢後,必須於無水氣及氧氣之環境下進行封裝工藝。

在陰極金屬與陽極ITO之間,目前廣為應用的元件結構一般而言可分為5層。如圖二所示,從靠近ITO側依序為: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就OLED 組件演進歷史中,1987年Kodak首次發表之OLED組件,系由兩層有機材料所構成,分別為空穴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其中空穴傳輸層為p型之有機材料,其特性為具有較高之空穴遷移率,且其最高佔據之分子軌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HOMO)與ITO較接近,可使空穴由ITO注入有機層之能障降低。

[圖二:OLED結構圖]

而至於電子傳輸層,系為n型之有機材料,其特性為具有較高之電子遷移率,當電子由電子傳輸層至空穴電子傳輸層介面時,由於電子傳輸層之最低非佔據分子軌域(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e orbital,LUMO)較空穴傳輸層之LUMO高出甚多,電子不易跨越此一能障進入空穴傳輸層,遂被阻擋於此介面。此時空穴由空穴傳輸層傳至介面附近與電子再結合而產生激子(Exciton),而Exciton會以放光及非放光之形式進行能量釋放。以一般螢光(Fluorescence)材料系統而言,由選擇率(Selection rule)之計算僅得25%之電子空穴對系以放光之形式做再結合,其餘75%之能量則以放熱之形式散逸。近年來,正積極被開發磷光(Phosphorescence)材料成為新一代的OLED材料[2],此類材料可打破選擇率之限制,以提高內部量子效率至接近100%。

在兩層元件中,n型有機材料-即電子傳輸層-亦同時被當作發光層,其發光波長系由HOMO及LUMO之能量差所決定。然而,好的電子傳輸層-即電子遷移率高之材料-並不一定為放光效率佳之材料,因此目前一般之做法,系將高螢光度的有機色料,摻雜(Doped)於電子傳輸層中靠近空穴傳輸層之部分,又稱為發光層[3],其體積比約為1%至3%。摻雜技術開發系用於增強原材料之螢光量子吸收率的重點技術,一般所選擇的材料為螢光量子吸收率高的染料(Dye)。由於有機染料之發展源自於1970至1980年代染料雷射,因此材料系統齊全,發光波長可涵蓋整個可見光區。在OLED組件中摻雜之有機染料,能帶較差,一般而言小於其宿主(Host)之能帶,以利exciton由host至摻雜物(Dopant)之能量轉移。然而,由於dopant能帶較小,而在電性上系扮演陷阱(trap)之角色,因此,摻雜層太厚將會使驅動電壓上升;但若太薄,則能量由host轉移至dopant之比例將會變差,因此,此層厚度必須最佳化。

陰極之金屬材料,傳統上系使用低功函數之金屬材料(或合金),如鎂合金,以利電子由陰極注入至電子傳輸層,此外一種普遍之做法,系導入一層電子注入層,其構成為一極薄之低功函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