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它也会产生相应的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特点:自发、直观、猜测性)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a.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b.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2.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万事万物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唯心主义辩证法:把整个世界看成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它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合起来,使辩证法学说发展到科学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第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局限性:
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于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直观性: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
不彻底性: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2.物质范畴的含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二元论、多元论
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
2.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思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4.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运动、时间和空间
I.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或固有属性
第一,运动的涵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第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第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的形式:位置的不变、性质的不变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II.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的含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一维性
空间的含义: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密切联系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不同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物质形态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是有边有际的。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