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标准版).docx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为了加强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城乡结对共建协议》。
第一条合作地域与目的甲方与乙方约定,在本合作期间,甲乙双方将以城乡结对的方式,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探讨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第二条合作内容1、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甲方将为乙方提供宣传推广的支持,引导乙方发扬农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推广优秀文化艺术;乙方将汇集本地优秀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2、在城市设施建设方面,乙方将向甲方提供技术咨询和人力支持,协助甲方规划城市发展,开展城市建设;甲方将以乙方为案例,推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3、在经济发展方面,甲方将向乙方提供市场拓展的支持,协助乙方嵌入城市经济,提升经济价值;乙方将帮助甲方开展农产品销售,推广农业特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条合作时间与方式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为期三年。
2、甲乙双方将通过定期会议、工作沟通、项目对接等方式,深入合作、共同发展。
第四条权益与义务1、甲方和乙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当相互尊重、信任、支持。
2、甲乙双方在合作中应当充分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确保合作的公平、公正。
3、甲方和乙方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本协议的约定,积极推动双方合作事项的进展。
第五条争议解决和追究责任1、如因本协议的履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应先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相关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寻求解决。
2、因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六条附则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若有需要修改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签署补充协议。
3、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4、本协议未涉及的事项,适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5、本协议文本以中文书写,如有翻译歧义,以中文文本为准。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优质文档)

合同编号:__________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____年___月___日甲方:xxx市实验学校乙方:xxxx中心小学 xxxx中心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东教发202046号文件)精神,东营市实验学校、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三所学校结成城乡结对共建学校。
为提高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效,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经三方平等协商,就三方学校共建工作特订立以下协议: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途径,以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优质学校为目的,开展校际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共建思路1.明确共建工作重点。
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了解、视导调研等形式,就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等现状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共建三方学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提高工作实效。
2.确定共建工作形式。
立足常态和常规教学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优势互补交流活动,使共建工作常态化。
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利于促进常规工作规范化。
3.突出共建工作载体。
以教学科研为主要途径,促进共建学校三方形成比较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
三、具体措施1.领导结对。
组织共建三方学校管理人员互相参观学习,借鉴对方成功经验。
每学期初,定期召开一次共建三方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学期或学年共建工作计划及重点。
2.教师结对。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文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文甲方:[甲方单位名称]乙方:[乙方乡村名称]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就双方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达成如下协议:一、共建目标。
1. 共同富裕奔小康。
甲方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乙方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咱得让乙方的村民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美滋滋的,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
乙方要积极配合甲方的帮扶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人力支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共同朝着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
2. 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双方将携手努力,把乙方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想象一下,以后乙方的村子那就是青山绿水环绕,房子整整齐齐,村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跟世外桃源似的。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传承乙方的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共建内容。
# (一)产业发展帮扶。
1. 产业规划与指导。
甲方组织专业的团队,深入乙方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得先把情况摸清楚,然后为乙方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甲方为乙方提供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等。
让乙方的村民们都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2. 产业项目合作。
甲方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和社会资源,在乙方投资或合作开展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
比如说,如果乙方有大片的山地,咱们就可以考虑发展特色林果种植或者林下养殖项目;要是有优美的自然风光,那就搞搞乡村旅游。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甲方要确保乙方村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让村民们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 (二)基础设施建设。
1. 设施改善规划。
甲方协助乙方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
为加强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本着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双方
甲方:(结对城市、乡镇名称)
乙方:(结对农村、村名)
二、协议内容
(一)乙方承诺: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条件,打造宜居宜业的
环境。
2、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
增收致富。
3、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建设美
丽乡村。
(二)甲方承诺:
1、加强政策宣传,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乙方提供政策支持。
2、落实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带动乙方农业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
3、派遣专业人才到乙方开展农业技术咨询、培训等工作。
三、协议执行
1、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2、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互相配合,落实各项承诺,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
3、如因双方原因需终止协议,应提前通知并协商处理。
四、协议争议解决
双方如有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五、协议备案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协议生效后,应报所在地乡镇政府备案。
甲方签章:
日期:
乙方签章:日期:。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1甲方:_______乙方:_______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经双方友好协商,确立为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如下:一、工作目标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等途径,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标要求。
二、共建时间从_____年__月__日至_____年__月__日共__年时间。
三、共建内容1、共筑组织基础。
共建单位每年要精心选树好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切实开展好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共建党组织每年要以讲党课、党员思想交流、互通支部工作情况、共同探讨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参观重大项目等为内容互动开展1-2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共建党组织要定期探讨交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以党组织结对共建,带同群团组织建设。
2、共促队伍建设。
共建单位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扎实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大党员发展和党员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共同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家庭日常生活中具体困难。
3、共解群众急难。
共建单位要根据要求,扎实推进党内关爱工程。
在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方面共同给予物资或经济上的帮助。
及时收集整理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最急、最盼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党组织共同研究解决,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共建的成果。
4、共办实事好事。
共建单位每年要互办一件实事好事。
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企业积极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5、共谋双方发展。
共建单位相互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近期、中长期的阶段发展规划,并帮助组织实施。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2篇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精选2篇(一)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甲方:城市地区(或城市机构)乙方:农村地区(或农村机构)鉴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甲乙双方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城乡间互相支持和合作,通过本协议书达成以下共识:一、目标和原则1.1 目标:本协议的目标是促进城乡之间的全面合作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1.2 原则:本协议的合作原则是平等互利、协同共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和帮助。
二、合作方式2.1 结对共建:甲乙双方将选择适当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结对共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2.2 资金支持:甲方将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用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乙方将负责合理利用资金,按照合作方案进行相关工作。
2.3 技术支持:甲方将向乙方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包括农业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等方面的支持,乙方将积极学习和应用,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2.4 人才培养:甲乙双方将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农村地区人才培训、城市技术人员援助等方面,旨在提升乙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推动农村发展。
三、合作内容根据甲乙双方的优势和需求,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3.1 农业合作:合作推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3.2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投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供水等,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条件。
3.3 公共服务改善:合作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3.4 产业发展:合作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包括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四、合作机制和评估4.1 合作机制:甲乙双方将建立合作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合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评估合作进展,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甲方:__________市__________区人民政府乙方:__________县__________乡人民政府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甲乙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甲乙双方开展城乡结对共建事项达成如下协议:一、共建目标1. 双方通过城乡结对共建,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2. 甲方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为乙方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乙方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3. 乙方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为甲方提供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满足甲方市场需求,促进甲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共建内容1. 基础设施共建:甲方协助乙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提高乙方居民生活水平。
2. 公共服务共建:甲方为乙方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乙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乙方社会事业发展。
3. 产业发展共建:甲方支持乙方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乙方农民收入。
4. 人才交流共建:甲方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到乙方开展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等活动,提高乙方人才素质。
5. 旅游资源共建:乙方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甲方协助乙方开发旅游项目,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三、共建措施1. 建立共建领导机制:双方成立城乡结对共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共建工作。
2. 定期召开共建会议:双方定期召开城乡结对共建会议,研究解决共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协调推进共建项目。
3. 制定共建计划: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共建计划,明确共建项目、目标和任务。
4. 落实共建资金:甲方根据共建计划,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支持乙方开展共建工作。
5. 加强共建宣传:双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城乡结对共建的意义、成效和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权益保障1. 双方在共建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共建工作合法、合规、合理。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资源共享,提升社会服务,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1.1 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1.1.1 通过结对共建,推动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提升城乡发展质量。
1.1.2 加强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1.1.3 发挥城市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农村的发展。
1.1.4 增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1.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1.2.1 开展城乡公共服务项目,共同改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服务质量。
1.2.2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1.2.3 加强信息共享,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1.2.4 定期评估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确保资源有效利用。
1.3 促进可持续发展1.3.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1.3.2 推动绿色项目,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1.3.3 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参与环保活动。
1.3.4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二、合作内容2.1 建设基础设施2.1.1 共同规划和建设农村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
2.1.2 定期对基础设施的维护进行评估,确保其长期使用。
2.1.3 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
2.1.4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标准。
2.2 开展产业合作2.2.1 鼓励城市企业参与农村经济项目,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精选3篇)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精选3篇)城乡结对共建篇1甲方:_______乙方:_______为更好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促进双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利用乙方的资源优势,为甲方社区居民开展优质服务。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功能的原则,特签订如下共建协议:一、坚持条块结合,同创共建的原则,双方成立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负责规划共建工作。
笔架山街道负责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发动和后勤保障工作,____市妇幼保健院负责提供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和专业资料等。
二、乙方以服务笔架山街道辖区单位、居民为宗旨,立足本单位的职责、职能,定期到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大型义诊和专家进社区服务等活动,形成共同关心和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区家庭健康文明的生活质量。
三、甲、乙双方做好各类宣传引导工作,积极主动的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搞好三个文明建设。
四、双方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不断探索共建工作,使共建活动既有特色,又富有创新,努力提高结队共建工作水平。
五、双方要注重软件共建,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做文章,努力提高共建工作的内涵。
六、本协议书一式两份,共建双方各持一份,未尽事宜,在共建过程中双方将继续友好协商,共同完善。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篇2甲方:x市实验学校乙方: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东教发46号文件)精神,东营市实验学校、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三所学校结成城乡结对共建学校。
为提高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效,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经三方平等协商,就三方学校共建工作特订立以下协议: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途径,以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优质学校为目的,开展校际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结对共建协议书3篇(word版)

结对共建协议书3篇结对共建协议书篇1结对共建双方:_______________(机关党组织,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村级党组织,简称乙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要求,扎实开展“组织联建、干部联户、活动连谋、民生联帮”活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协议: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活动开展,改进组织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结对共建活动形式和内容:1、组织建设互促。
拓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充分发挥结对双方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2、党员干部互动。
根据需要,甲方每年为乙方党员上一次党课,与乙方“两委”成员和党员议事会成员进行一次座谈,帮助实施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等载体。
乙方邀请甲方及甲方在职党员参与乙方农村党建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党建载体互用。
甲方要支持乙方建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优势,向乙方赠送党员教育管理相关材料、设备等;甲、乙双方要利用本单位的党建资源,定期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相互交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发挥结对双方的工作优势,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以共建促党建,进一步加强县直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升县直单位和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甲方(城市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乡村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与乙方基于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城乡结对共建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的1.1 双方旨在通过城乡结对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2 通过合作,提升双方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第二条合作内容2.1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
2.2 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农产品、旅游资源、文化体验等资源。
2.3 双方同意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定期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合作方式3.1 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和推进合作事宜。
3.2 双方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合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条合作期限4.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4.2 合作期满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效果协商续签。
第五条权利与义务5.1 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进行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2 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符合约定的服务和支持。
5.3 双方应遵守本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不得无故中止或变更合作内容。
第六条知识产权6.1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协议的约定进行归属和使用。
6.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合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产权泄露给第三方。
第七条保密条款7.1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予以保密。
7.2 保密期限为合作期满后____年。
第八条违约责任8.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双方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任何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9.2 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其他10.1 本协议的修改和补充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篇一一、规定任务1、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指导和帮助结对村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做好星级创评和分类定级工作。
2、帮助结对村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
3、每年组织本单位党员和结对村党员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为结对村党员上一堂党课,与村干部和党员进行一次座谈。
4、指导和帮助结对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落实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
5、每年初,帮助结对村制定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四议两公开”等载体实施计划。
6、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问群众,了解民意,扶贫解困,增进感情。
7、每年为结对村办1至2件实事、好事。
8、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结对村的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
9、向结对村赠送书籍和党刊党报等学习资料。
10、每年与结对村的党员、群众共同开展一次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或体育健身活动。
二、自选任务1、协调结对村与有关城区、社区,认真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
2、帮助结对村协调有关方面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推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在农民工中开展党的工作;支持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
3、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联络员,到结对村挂职锻炼。
4、充分发挥本单位优势,为结对村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上挂锻炼、委托培养等方法,帮助结对村培养干部和实用人才。
5、协调城市涉农专家和涉农工作者,为结对村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结对村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6、引导城市企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结对村联姻,通过建基地、设协会、办市场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本一、背景介绍城乡结对共建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城乡结对共建成为推动农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协议书旨在规范城乡结对共建合作,促进城乡间的互动与合作。
二、合作目标1. 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3.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 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合作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1)城市方将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村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2)农村方将积极配合城市方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土地和协助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2. 农村产业发展(1)城市方将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帮助农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2)农村方将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
3. 教育与文化交流(1)城市方将派遣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提供优质教育资源;(2)农村方将组织农民赴城市参观学习,增加农民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4. 卫生与医疗合作(1)城市方将派遣医生到农村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2)农村方将提供必要的医疗资源,支持城市方的医疗服务发展。
四、合作机制1. 签署协议书城市方与农村方共同签署本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内容和责任。
2. 成立工作组双方成立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组,负责协调、推进合作事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3. 制定合作计划工作组根据双方合作需求,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4. 资金投入城市方根据合作计划和实际需求,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村方要合理使用和管理资金。
5. 信息共享双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合作进展、问题和需求,共同解决合作中的困难。
6. 评估与总结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合作效果的实现。
五、合作保障1. 政策支持城市方将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城乡结对共建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和优惠政策。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精选27篇)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精选27篇)城乡结对共建篇1甲方:__________实验小学乙方:______________小学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两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合作,实现开放办学,对口交流的目标。
经双方协商决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合作促共赢,以交流促提升的发展思路,加大开放的力度,双方教师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二、共建目标1、通过交流活动的开展,提高各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教师结对帮扶,提高双方学校的教师的业务互质。
3、建立起良好的校际合作机制,以合作促发展。
三、双方协作内容及方式:1、双方定期到结对的学校了解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活动信息,积极开展共建工作学习交流活动,帮助策划、总结、指导各自教育教学工作。
2、共建单位要深入到课堂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了解各自的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互相交换的对彼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落实。
3、共建单位要充分发挥优势,把结对共建的事项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体系之一,积极参与共建学校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师培训、德育活动等各项工作(www.),并在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4、学校行政要全力支持共建活动的开展,根据各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进结对工作的深入开展。
5、建立起相关的结对工作制度(1)会商制度。
成立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2)定期交流制度。
双方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组织活动,共同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
(3)资料共享制度。
双方分别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协商学校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每次活动的相关资料双方共享。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送教育局相关部门备案。
五、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补充。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国家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城乡资源共享、互补共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城乡结对共建协议:第一条协议目标a. 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互联互通① 双方通过城乡结对共建,致力于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② 甲乙双方将整合自身资源,尤其是在人力、技术、文化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
③ 双方将共同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
④ 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双方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b. 加强城乡经济合作与交流① 双方将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推动产业对接。
② 甲方将为乙方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和资金保障。
③ 乙方将为甲方提供市场信息、资源保障和平台建设支持。
④ 双方将通过共同投资、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c. 建设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① 双方将共同建设一个适应城乡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
② 平台将涵盖教育、卫生、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③ 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④ 共同推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提升。
第二条主要合作内容a. 产业合作与资源整合① 双方将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绿色能源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② 甲方将为乙方提供农业技术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③ 乙方将为甲方提供农村市场的拓展机会,实现产业合作。
④ 双方将共同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品牌建设,提高附加值。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为了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一、双方基本信息甲方:城市地区组织名称地址:城市地区详细地址负责人: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乙方:农村地区组织名称地址:农村地区详细地址负责人: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二、合作内容1. 资源共享:城市地区组织将定期向农村地区组织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农村地区组织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2. 人才培养:城市地区组织将为农村地区组织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帮助农村地区组织培养人才,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素质水平。
3. 产业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公共服务:城市地区组织将为农村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5. 环保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推广环保技术和经验,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合作方式1. 定期交流:双方将定期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互派学习:双方将互派代表团或个人,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3. 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4. 资金支持:城市地区组织将为农村地区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支持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
四、协议生效和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
协议到期前,双方可协商续签。
五、协议违约和争议解决1. 协议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规定,如一方违反协议规定,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2. 如双方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提交诉讼解决争议。
六、其他事项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文

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协议书范文甲方:[甲方单位名称]乙方:[乙方村名]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协同发展,促进乙方乡村的全面振兴,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结对共建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共建目标。
1. 咱就奔着把乙方村打造成一个富裕、美丽、和谐的乡村去的。
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村子环境美起来,邻里关系好起来,就像一家人似的,大家都乐乐呵呵的。
2. 在[具体时长]内,通过双方的努力,提高乙方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共建内容。
(一)产业发展帮扶。
1. 甲方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帮乙方村找一些赚钱的好路子。
比如说,如果甲方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有渠道,就帮着把乙方村的蔬菜水果、土特产啥的,都卖个好价钱。
要是甲方懂养殖技术,就来给村里的养殖户指点指点,让鸡鸭鹅猪牛羊都长得壮壮的,产得多,赚得多。
2. 甲方还会牵线搭桥,介绍一些靠谱的企业到乙方村来投资建厂或者搞合作项目。
像搞个小加工厂啊,把村里的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再卖出去,这钱不就来了嘛。
(二)基础设施建设。
1. 甲方看看乙方村哪里的路不好走了,房子破破烂烂的,水电不方便啥的。
然后呢,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
帮着修修路,把村里的小道都修成平坦的水泥路,下雨天也不怕踩一脚泥了。
再把那些老房子翻新翻新,让村民住得舒舒服服的。
水电方面,要是有问题,就帮着解决,让大家随时都能用上电,喝上干净的水。
2. 在公共设施上,像建个小广场,让村民们有个休闲娱乐的地方。
放个健身器材,大爷大妈们可以锻炼身体。
再弄个小亭子,大家在里面唠唠嗑,下下棋,多惬意。
(三)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
1. 甲方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把外面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给乙方村的村民。
不管是种庄稼的新技术,还是做生意的小窍门,都让村民们学学。
而且啊,要是村里有年轻人想出去闯闯,甲方也可以提供一些就业信息或者实习机会,让他们见见世面。
2. 文化方面可不能落下。
甲方要帮着乙方村挖掘村里的传统文化,把那些老故事、老手艺都整理整理,让年轻人也知道自己村里的宝贝。
东营市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东营市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协议书编号:XXX-XXX-XXX-XXX签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甲方:东营市城市管理局地址:XXX街道XX号电话:XXX-XXXXXXX乙方:东营市农村发展局地址:XXX街道XX号电话:XXX-XXXXX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建设法》以及国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要求,甲方与乙方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目的为推动东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共同致力于解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甲、乙双方确定共同参与城乡结对共建,并在协作过程中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协作原则1. 汉中市城市管理局和农村发展局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加强城乡一体化协作。
2. 甲、乙双方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乡发展环境。
3. 甲、乙双方坚持公平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确保城乡各类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合理利用。
4. 甲、乙双方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沟通效率,做到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技术共享,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 甲、乙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确保项目的持续跟踪和监督,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协作内容1. 甲、乙双方将共同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资源,创新城乡发展模式,提升城乡综合竞争力。
2. 甲、乙双方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3. 甲、乙双方将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增长。
4. 甲、乙双方将加强城乡教育与文化协调发展,提升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教育权益。
5. 甲、乙双方将加强城乡环境协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6. 甲、乙双方将加强城乡社会治理协调,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保障城乡社会稳定。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为了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交流与互动,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本市________镇(村)和________区(街道)结对共建,遵照国家法规,根据双方意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协作范围及重点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将共同投入资金和力量,对农村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乡村旅游开发: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旅游开发,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
3.农村文化建设:双方将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恢复和发扬乡土文化精髓。
4.农村产业扶持:共同推广种植业、养殖业、特种经济产业等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5.乡村环境整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河道整治等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二、合作方式1.思想认识上的合作:双方将加强理念交流,促进双方共同理念的融合,形成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工作模式。
2.拓宽渠道:通过协商和洽谈,双方将共同开发资金渠道,实施各种援助和支持农村发展的项目。
3.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人员交流等方式,双方将共同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农村管理状况。
4.共建档案:双方将建立共同档案,记录共建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为城乡共建提供有效的借鉴。
5.开展互访:为了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访,以扩大交流与合作。
三、责任分工1.镇(村)负责人:负责领导并组织协商工作,指导全体成员开展相关工作。
2.区(街道)负责人:负责支持双方开展协作事项,并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
3.组织人员: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并按照要求汇报工作进度和成果。
四、工作机制1.双方建立城乡共建协作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协商会议,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2.每年对实施计划进行中期和年终的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结对共建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城乡结对共建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配合、互利共赢的一种协作模式。
结对城市与乡村可以通过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种渠道展开合作,促进城乡间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的本协议书旨在促进城市与乡村的结对共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合作原则凡事先友好沟通,共同商议出一份双方认同的方案。
城乡双方应当根据“互惠互利、公平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方式,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差异协调、共同发展。
基本内容城市与乡村结对共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合作城乡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合作领域可以包括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
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双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协商。
二、文化教育交流城乡双方应当加强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文化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的合作,为乡村振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科技创新合作城乡双方应当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广科技成果,培育和引进新技术,提高农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水平。
同时,要加强城市与乡村关键领域共同创新,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
四、实施计划城乡结对共建的具体实施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主要包括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时间、合作对象、合作计划、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等方面。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实施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实施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协议履行与变更双方要严格履行本协议书,不得擅自修改、变更协议中的任何项。
如确有需要变更协议内容的,应经双方友好协商并签署书面变更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
甲方:xxx市实验学校
乙方:xxxx中心小学xxxx中心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东教发46号文件)精神,东营市实验学校、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三所学校结成城乡结对共建学校。
为提高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效,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经三方平等协商,就三方学校共建工作特订立以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途径,以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优质学校为目的,开展校际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共建思路
1.明确共建工作重点。
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了解、视导调研等形式,就
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等现状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共建三方学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提高工作实效。
2.确定共建工作形式。
立足常态和常规教学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优势互补交流活动,使共建工作常态化。
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利于促进常规工作规范化。
3.突出共建工作载体。
以教学科研为主要途径,促进共建学校三方形成比较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
三、具体措施
1.领导结对。
组织共建三方学校管理人员互相参观学习,借鉴对方成功经验。
每学期初,定期召开一次共建三方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学期或学年共建工作计划及重点。
2.教师结对。
发挥三校骨干教师团队的示范带动和榜样引领作用,根据共建学校教师发展需求,开展教师结对活动。
采取课题合作、集中培训、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每学年开展共建学校教师结对交流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
体的教研氛围。
3.学生结对。
开展共建三方学校学生的交流与协作,选择三校部分学生一对一结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采用让学生“到共建学校上课”、“寒暑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在互相交流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4.特色工作联盟。
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共建学校通过在校园艺术节、儿童节、春日雏鹰飞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教科研活动交流。
以市实验学校特色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在“生本高效课堂研究”“课堂观察”“芦苇沙龙”等活动过程中邀请共建学校参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6.教师互派和干部挂职。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共建时间内,派出部分教师全职支教和干部全职挂职。
邀请共建学校派骨干和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教师来学校上挂锻炼。
7.校际资源共享。
每学期确定一所学校为基地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
在学校网站专栏中增设“城乡共建”板块,为共建双方工作互动搭建快捷平台。
本协议自三方盖章、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
如有未尽事宜另行商量。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