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中的无公害种植技术

食用菌栽培中的无公害种植技术

食用菌栽培中的无公害种植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医疗价值的食材,它们不仅可以增添菜肴的口感和味道,还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功能。

然而,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中常常含有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如何实现无公害种植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无公害种植技术,以期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选择良种及基质无公害食用菌种植的第一步是选择良种。

优质的菌种能够提高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且更具营养价值。

传统混合菌种往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有机菌种或无公害菌种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此外,基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稻草、玉米秸秆等,它们需要事先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和杂草种子,从而确保无公害种植的效果。

二、无土种植技术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往往需要种植在土壤中,而无土种植技术则能够减少食用菌与有害物质的接触。

无土种植技术主要采用菌包培养法,即将菌种与培养基混合在一起,装在合适的容器中,不需要额外的土壤作为基质。

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源,还方便了生产和管理。

三、控制病虫害的无公害方法无公害种植的核心在于控制病虫害,而传统的农药处理显然无法满足无公害种植的要求。

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成为了无公害种植的重要手段。

有机农药主要由天然植物提取而成,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短的残留期,能够有效地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生物防治则是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或真菌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保持环境的均衡。

四、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测无公害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测不可或缺。

科学管理包括控制温湿度、采光条件、通风等,以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定期检测则是通过对种植菌包或菌床的采样检测,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无公害性。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无公害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公害种植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选择良种和基质、采用无土种植技术、控制病虫害的无公害方法以及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测,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的食用菌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味和健康的需求。

食用菌怎样进行无公害栽培

食用菌怎样进行无公害栽培

生产环境无公害菌种厂、培养室、菇房或菇棚都应建在地势高,排灌方便,周边无工厂污染或垃圾场,远离畜禽舍、饲料库和厕所的地方。

原料无公害栽培食用菌的各种原料,如棉子壳、秸秆、木屑、麸皮等应干燥、无霉变和虫蛀,也不能被污染或混入其他污染物。

应用的化学药品如石膏、碳酸钙、尿素等应纯净,不能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培养料处理一、培养料要高温发酵 栽培双孢菇、姬松茸、鸡腿菇等的培养料需进行高温发酵。

高温发酵有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两种。

为确保培养料的质量和提高食用菌产量,以采用二次发酵法为佳。

二次发酵法是将培养料在室外堆积发酵,当堆内温度升至65℃时进行翻堆,发酵时间为12~15天,需翻堆3次,这一阶段叫前发酵。

然后将经前发酵的培养料移入菇房,堆在床架上,关闭菇房门窗,用蒸汽或煤火增温,使菇房内温度在2~6小时升至62℃,并保持5~8小时,随后将温度降至50℃,再维持4~7天,此阶段叫后发酵。

二、培养料要高温灭菌 许多食用菌培养料须经高温灭菌才能栽培成功,如香菇、白灵菇、黄背木耳等。

而培养料的高温灭菌又分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常压灭菌就是将培养料放入蒸锅内,当锅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2~16小时,利用高温达到灭菌目的;高压灭菌是将装好袋的培养料叠放在高压灭菌锅内,待锅内温度升为121℃~126℃时,维持2小时,利用高温和高压彻底灭菌。

三、生料栽培 有些食用菌的培养料不经发酵或灭菌就直接栽培,如平菇、金针菇等。

但生料栽培只能在低温季节进行。

在我省利用生料栽培应在10月中旬以后,同时培养料应以棉子壳为主,用石灰水拌料,不要加入农药。

用水要求栽培食用菌的用水包括拌入培养料的水和菇房喷洒用水以及浸泡菌筒用水,要求水质无污染,最好达到饮用水标准。

菌种的无公害生产生产菌种的环境包括接种室、培养室、菌种贮藏室及其周围环境都应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

菌种厂应有生产菌种的基本设备,菌种的生产过程应规范化,以三级扩大法进行生产,不允许以原种扩制原种,或栽培种扩制栽培种。

平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一、概述平菇又称侧耳,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是目前世界上人工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主产国有中国,日本、意大利。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防的高档蔬菜之一。

据分析,平菇相蛋白含量在干品中高达30.5%,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平菇还含有平菇素和酸性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对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技术简单,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

平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可以达到150%,所以平菇在我国分布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栽培。

山东省平菇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年产1万吨,发展到2012年152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41.5%,成为山东省第大食用菌栽培种类。

二、平菇品种选择优良菌种是高产的首要条件,菌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

栽培者还应根据不同季节选用不同温型的品种,使其在适宜温度下发挥生产性能。

如夏季播种应选中、高温型品种;秋季种植应选中、低温型品种。

温型选择合理,出菇期长,菇潮次数多,产量高。

三、平菇生长发育条件(一)营养平菇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几乎所有的植物性物质都能作为栽培平菇原料,如棉籽壳、各种作物秸秆、木屑、糠醛渣等。

另加人米糠、麸皮、豆饼粉等富含氮的有机物。

(二)温度平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即子实体形成需要温差刺激。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5C,最适温度20~27”C。

子实体形成的温度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低温型品种子实体形成温度范围为4~25C,适温10~18C;中温型品种子实体形成温度5~28C,适温15~25*C;高温型子实体形成温度16~37C,适温24~28C;广温型品种子实体形成温度4~35C,最适温度12~26”C。

保持10C以上的温差,能加速菇蕾形成,维持恒温,子实体难以形成。

但有些品种如风尼站,即使恒温下,也能产生站香。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六大关键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六大关键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六大关键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一、改善生态环境栽培场地要选择在靠近水源、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饲养场、酿造厂、生活区及医院至少1500米场地采取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进行消毒。

水源水质清净无污染。

严禁污水喷菇,浸洗。

栽培、加工设施内外不得存放菇根、死菇、虫口菇、培养基弃料。

二、合理选用原料要严格按照WTO/SPS植物险疫的新要求,对使用的棉皮,麦草、玉米芯、豆饼等栽培原料要求无霉变,无农药残留。

培养料配制时不得加入任何化肥、农约及生长激素类物质。

配料,栽培及管理用水要清洁,无任何污染覆土材料选用无农药、化肥污染的荒坡地下土,经太阳曝晒后使用。

粪草生菌类栽培配方中的畜禽粪要求畜禽散养,不含激素、*********和化工产品。

三、提倡生物防治培养料配制可采用植物抑霉剂和植物农药,如中药材紫苏、菊科植物除虫菊、酯类农药、木本油料植物菜子饼等,均可制成植物农药进行杀虫、治螨。

也可以采用壮菇抑虫,在菌种选育、培养料配比、堆料发酵、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育壮菌丝体、子实体,增强自身抗病抵害能力。

还可以采取与特异性菇类轮作、间作等模式,如竹荪有一股浓香味,蚊虫闻而生畏,采用菇、荪轮作也有利防虫。

四、实行物理灭菌防虫接种室、发菌室、超净工作台等,采用30瓦紫外线灯或电子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灭菌。

栽培房采用黑光灯或安装粘虫板来诱杀菇蚊、蝇、叶蝉等昆虫。

菇房(棚)门窗安装防虫网、纱窗等。

栽培及加工原料,工具、设施的消毒,要选用巴氏法灭菌,通蒸汽使温度达60℃维持10小时,不得使用甲醛、来苏、硫磺等化学药物。

五、严格科学用药坚持顶防为主,在必需使用化学农药时,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如敌百虫、辛疏磷、克螨特、锐劲持、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在没出菇或每批菇采收后用药,并注意少量,局部使用,防止扩大污染。

严禁在出菇期喷洒农药,禁止在菇类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甲基1605、1059、久效磷、水胺疏磷杀虫脒、氧化乐果、毒乐酚等一切汞制农药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谈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

谈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对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健康食品需求量增加,从以前的吃饱发展成为吃好。

绿色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深入人们的生活。

为了满足人们逐渐提升的食品要求,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追捧[1]。

具备没有污染、毒素、安全优质等特点的食品被称为无公害食品,也可以称作自然生态食品。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质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是消费者喜爱的食物之一。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的生长环境中要想培育出无公害食用菌,对其栽培场地、栽培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总结了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菌种生产在食用菌培育中,菌种发挥着关键作用,菌种的质量水平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要想实现无公害高产栽培,需要选取优良菌种,同时还要对其生长环境条件进行科学调控,以实现规模化培育。

在进行菌种选取前,要先对其选取标准进行了解,以选取生命力强、未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为佳[2]。

2培养料调配要想实现食用菌的高产栽培,适宜培养料的调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调配培养料时,应按照标准比例进行调配,同时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然后充分混合培养料,以满足优质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除此之外,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绝大多数来自培养料,培养料的湿度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湿度也为食用菌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湿度过小不利于食用菌生长,湿度过大易导致菌丝腐烂死亡,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一般为50%~70%。

3装袋灭菌食用菌栽培前,必须对培养料进行及时的装袋和灭菌操作[3],一般要求在培养料调配后6~9h内完成,防止培养料变质影响食用菌生长。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1吃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传统食用菌栽培方法存在着多种风险,严重影响着食用菌的质量安全。

因此,出现了不使用药剂、省水、减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跨越式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新技术---复合菌种技术,可以通过集中利用生物复合物,有效增强菌丝体的生长和繁殖,提升栽培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复合菌种技术主要采用了以生物复合物为基础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方法,减少了传统栽培过程中添加介质,以及对生态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使用了“管套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表观重量和容积。

此外,将水洗程序和栽培过程完全分离,可使得水的流通量得到完全优化,进而降低栽培过程中水的消耗量,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也减少了水的污染。

此外,复合菌种技术更加方便,仅需要一种生物复合物就可以进行栽培,而传统栽培需要一大堆物质,显著减轻了菌丝体栽培的负担,也可以有效提升其产量。

复合菌种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方便了食用菌的栽培,也彻底改变了食用菌的质量安全问题,将传统栽培中的工作量显著减轻,更是无公害的高效栽培技术,将各技术方法融合在一起,迅速完成整个
栽培,解决了在菌类技术栽培中的许多问题,获得了较高的肯定与认可,未来前景可期。

香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香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香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香菇,又叫香菌、冬菇、毛菇、花菇等。

香菇是世界上主要栽培食用菌,我国是世界香菇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香菇栽培已由段木栽培,转向以袋料栽培为主。

袋料栽培香菇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是目前主要生产方式。

香菇是我国主要出口食用菌产品,香菇的鲜菇、干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较好的销路,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

1、香菇的发展概况香菇生产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香菇原是野生的食用菌,在4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采食香菇,并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栽培历史有800多年。

香菇的生产方法也经历了一场场的革新,最先使用"砍花法",即在砍倒的树木上用斧子砍口,让自然界的香菇孢子随风落入砍口之中,从而"木朽菇生",但这种砍花栽培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产量低、效益差,60年代中期,各科研和生产单位,分离选育了纯菌种,采取了段木打穴接入纯菌种法,该法比砍花法生产又前进了一步,但由于耗材大,与林业生产产生了矛盾,70年代中期,香菇生产产生了一次革命,利用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进行代料压块栽培。

大大扩大了香菇栽培的资源,并转入室内栽培,但该法需先在瓶内培养,耗瓶多、投资大、压块工程量极大,80年代初,塑料袋装料仿段木栽培香菇法试验成功后,全国普遍推广袋栽法,从而使中国香菇生产产生了极大效益。

2、香菇的食{药)用价值香菇素有"山珍"之称,是一种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

多吃香菇,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据食品专家分析,每l00克干香菇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0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以及维生素B1、C 等。

并且还含有较多的麦角笛醇及甘露醇等,在香菇蛋白质中,氨基酸多达18种,人体必需用的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种,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亚麻油酸;灰分中含有大量的钙、铁、锰等造血物质。

无公害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为了使双孢菇生产进一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根据多年栽培实践,总结出适合酒泉市大力推广的无公害双孢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双孢菇;高产;栽培1选种选种是取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种植双孢菇要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强、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2原料主料有麦秸、牛粪,辅料有尿素、磷肥、石灰、石膏等。

通常100m2菇床需要麦秸2 000kg,干牛粪1 300kg,饼肥80kg,过磷酸钙30kg,石膏粉50kg,碳酸氢铵30kg,石灰粉50kg。

3发酵技术培养料是双孢菇生产的物质基础,双孢菇是腐生菌,原料必须发酵后才能被充分利用,发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产量的高低,栽培的成败。

发料场所应选在距菇房水源近、干燥且地面坚实的地方,避免堆料时养分损失。

3.1预湿先把麦秸用水浇湿或大水浸泡捞出,预湿1~2d,干牛粪扎碎后同时浇水拌湿,预湿1~2d,预湿时把白灰加入料中,牛粪越细越好,建堆前把辅料全部拿出拌匀。

3.2建堆先将预湿的秸秆铺在底层20~25cm,加一层牛粪,然后再铺20cm厚的秸秆,把拌匀的辅料均匀的撒上,再加一层牛粪,再加秸秆加辅料,这样循环建堆,一直堆到高1.50m,宽2~2.30m,顶部成弓形,这样建好堆后,上面浇水直到底部有水渗出为止,一般堆长8~10m的可供100m2的菇棚栽培。

建堆时底层不喷水,中层少喷水,最上层多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渗出为止,下大雨前把堆顶盖严塑料布,堆也挖好排水沟,防止泡堆,建好堆后测量料温,一般24h后开始升温,65~75 ℃为宜。

料堆宜南北走向以防光照不匀、温差过大。

3.3翻堆从建堆到培养料上架全过程约17~20d,其间需翻堆5次,相隔时间是6d、5d、4d、3d、1d,每次翻堆分别加入尿素、石膏、过磷酸钙和石灰粉,最后用1%甲醛和25%敌敌畏杀菌。

3.4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分前发酵和后发酵,前发酵和后发酵的湿度环境要求是不同的。

前发酵,建堆后的第7d、第6d各翻1次堆,每次翻时,按每100m2原料再加5kg 碳铵。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质量安全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质量安全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质量安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高需求,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滋味独特的食物,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然而,与其增加供应量,确保食用菌的质量与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保障食用菌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质量安全问题。

一、无公害种植技术概述无公害种植技术,即采用无化学农药、无除草剂和无化肥的种植方式,以防止农药残留和化肥污染。

应用于食用菌类的种植中,无公害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措施:1. 使用有机基质:选择适宜的有机基质对食用菌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基质包括玉米秸秆、稻草、木屑等,这些基质无化学农药残留,可以避免污染食用菌的质量。

2. 生物控制:引入有益的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种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可以利用寄生性真菌来控制病原真菌的生长,或者使用益生菌来增强食用菌的抗病能力。

3. 多种菌种的综合种植:在无公害种植技术中,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菌种的栽培方式,可以增加食用菌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菌种的产量和质量。

二、无公害种植技术的优势无公害种植技术在保证食用菌质量安全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 食用菌质量可控:无公害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对菌种的污染,保证了食用菌的质量安全。

2. 提高环境友好性: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食用菌的质量。

3. 增加产量与效益:无公害种植技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生物控制方式,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益,促进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无公害种植技术的挑战与对策虽然无公害种植技术在保障食用菌质量安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及对策:1. 病虫害防控困难:无公害种植技术中的生物控制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一、菌种生产1.母种、原种生产选用“纯天然全营养高氮型颗粒状脱毒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和方法一次性制备,经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包衣后,盛入培养容器。

母种培养容器选用18毫米×180毫米的玻璃试管,装料后棉塞堵封试管口;原种培养容器选用250毫升或500毫升的生理盐水瓶,装料后棉塞封堵瓶口。

分别放入“苏泊尔”家用压力锅内灭菌40分种,取出冷却至30℃以下时,用新“四不型”(即不用电、不用蒸汽、不用酒精、不用药物)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免熏蒸灭菌,直接在接种器的平台上随机进行母种、原种全流程全开放式接种。

接毕,置20~25℃洁净环境遮光培养,经8~10天菌丝长满培养器。

2.栽培种生产无公害培养基配方:①棉籽壳80%,麸皮10%,玉米混合粉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②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混合粉10%,米糠10%,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③玉米芯75%,麸皮15%,玉米混合粉5%,草木灰或炭化谷壳3%,白糖1%,石膏粉1%,固氮菌肥0.5%。

(含水量均为65%左右)配制方法:按上述配方比例称料,置拌料场地干拌混匀,加水调湿至培养料含水量的65%左右(即抓握1小把翻拌好的培养料,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且不下滴为度)。

将培养料聚拢上堆,盖膜发酵,中途翻堆2~3次。

发酵好后用20厘米×40厘米×0.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袋简装料,就地开放接种。

接种时,将手清洗干净,把“全营养高氮型颗粒状EP318平菇脱毒原种”挖出,盛放在清洁干净的脸盆内。

每袋装干料约1公斤,湿重1.5公斤左右,播菌种2 00克,采用2层培养料3层菌种盖料面的播种方法,袋两头撒播菌种70克,中间层撒播菌种80克,压平压实,用直径约2厘米粗的木锥棒从料袋中央垂直打洞孔,抽出木锥棒,洞孔内接入菌种50克。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新途径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新途径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新途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无公害种植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逐渐得到应用。

无公害种植技术不仅可以保证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无污染,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无公害种植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新途径。

一、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1.生态环境的优化无公害种植技术通过合理调节土壤的营养物质含量和pH值,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适宜的湿度,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2.无公害材料的选择在食用菌类栽培中,选择无公害的菌种和菌种繁育基质是关键。

无公害种植技术通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无病无害。

同时,选择无公害的基质材料,如有机废弃物、植物秸秆等,来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新途径1.无公害标准的制定无公害种植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应用,使得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可能。

针对食用菌类产品,制定无公害种植标准,明确要求种植过程中的环境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同时,建立食用菌产地追溯系统,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2.产品质量监测与管理通过产品质量监测和管理手段,对食用菌类产品进行全程监控。

利用传感器技术、远程监控等手段,实时了解菌棚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及时调整种植环境。

同时,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和高品质。

3.品牌建设与宣传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类产品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机会。

通过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品牌形象和信誉度。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传播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食用菌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三、总结无公害种植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了新的途径。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作物的高产和优质,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这些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2. 种植准备: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消毒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方法、种植密度等,以确保作物合理布局和充分利用光、温、水、肥等资源。

4. 管理与维护:制定科学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等管理计划,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产量、品质。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防止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6. 肥料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以减少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

7.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通过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8. 生态环境保护:在栽培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土壤侵蚀等。

9. 农产品监测: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食用菌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

近年来,相关人员不断改进食用菌栽培技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总结了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菌种生产、培养料调配、装袋灭菌、接种、水肥管理、无菌条件控制及酸碱度和湿度控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4-0075-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食用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刘德侠(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甘肃天祝733200)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对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健康食品需求量增加,从以前的吃饱发展成为吃好。

绿色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深入人们的生活。

为了满足人们逐渐提升的食品要求,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追捧[1]。

具备没有污染、毒素、安全优质等特点的食品被称为无公害食品,也可以称作自然生态食品。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质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是消费者喜爱的食物之一。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的生长环境中要想培育出无公害食用菌,对其栽培场地、栽培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总结了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菌种生产在食用菌培育中,菌种发挥着关键作用,菌种的质量水平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要想实现无公害高产栽培,需要选取优良菌种,同时还要对其生长环境条件进行科学调控,以实现规模化培育。

在进行菌种选取前,要先对其选取标准进行了解,以选取生命力强、未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为佳[2]。

2培养料调配要想实现食用菌的高产栽培,适宜培养料的调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学术研究化 工 设 计 通 讯Academic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260·第45卷第4期2019年4月无公害食用菌作为日常消费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保证食用菌质量的情况下,提升食用菌单位面积的产量,成为农业生产者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开展中,不仅要保证食用菌菌株的营养价值,还要兼顾食用菌菌株数量、经济效益等重点。

因此需引入新的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技术,才能实现对多种生产变量的控制。

1 食用菌栽培存在的影响要素在无公害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只有有效控制病虫害、农药、生长环境等对食用菌培养的负面影响,才能栽培符合社会需求的食用菌产品。

首先菌种生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等外部要素,通常在进行食用菌菌种培养的过程中,其培养温度要控制在28℃,最好维持在25~27℃。

之后应注重培养环境内的湿度,尽可能控制在50%~60%。

同时也要避免阳光直射食用菌菌种,通过开启一定的散射光线,来促进食用菌胞壁色素、菌丝等生长。

其次,也要对食用菌生长的酸碱度、农药使用、病虫害情况,以及某一区域菌种的退化状况进行关注。

大部分食用菌菌丝的pH 值在4~8,最好将食用菌培养基酸碱度,控制在5.8~6.5,以保证出菌的速率和质量。

另外从食用菌的农药使用方面来看,除非在真菌病害过于严重的情况下,不然尽可能不使用农药。

通常依靠培养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能够对其内部的病害症状进行改善。

最后,需关注在正常生长环境下的食用菌菌种退化。

无公害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可能由培养基营养成分、菌种转代次数、菌丝结实能力等因素造成。

所以食用菌栽培人员要不定时查看菌种生长环境,以避免食用菌出现菌种退化问题。

2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2.1 菌种选择与生产在开展无公害食用菌栽培前,要对本地区存在的食用菌菌种进行选择,包括考虑食用菌的生长习性、养料供给和产量等因素。

无公害“水稻――蘑菇”高效栽培技术

无公害“水稻――蘑菇”高效栽培技术

无公害“水稻――蘑菇”高效栽培技术巴州区农技站2002年在恩阳、化成等20多个乡镇示范推广“稻――菇”高质高效栽培模式,获得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值7148.56元,比麦稻两熟亩增产值6297.56元,增长7.4倍。

实践表明,该模式具有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土壤肥力,出菇产量高,质嫩味美,操作简单的特点,也是农民创税增收,快速致富的好门路。

一、品种选择品种(菌种)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水稻与蘑菇产量、质量的提高,也是提高产量、质量的关键性措施。

水稻应以d优527、川香优2号为主体,搭配k优047、岗优162等高产优质品种。

菌种应以扇形、绒毛菌丝多、扇形长且大、菌丝纯白色、长势有力、生活力强、不吐黄水、不结块、无菌膜、无异味、无杂菌、无病虫害作露地菇种为宜。

二、菇地选择室外菇地应以背风向阳,离宅基地较远,保水保肥力强,毛细孔多,团粒结构优良,管理方便,土质肥沃作为栽菇地为宜。

其次是培养营养料,营养堆沤可以猪、牛、羊、鸡、鸭、蚕粪为主,搭配枯饼(棉枯)及草料(以玉米、麦秆、稻草)作培养料,堆营养料草料要干鲜,无霉变、未腐熟、预湿的粪便,必须通过堆沤发酵,消毒灭菌处理才能使用。

其堆沤发酵方法是:一般每亩用草料3250公斤,粪粉1500公斤,尿素45公斤,菜枯150公斤,石膏粉15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石灰50-70公斤,先将粪、草料预湿48小时(预湿不好就难以堆出优质的培养料,要严把预湿关),作法是先把草(麦、玉米秆)切成1.0-14厘米长,晒干抖散后,在堆前3-4天用,粪水(严禁用白水)充分预湿,边预湿边翻动;其次,建堆发酵。

一般堆宽270厘米,高度139厘米,堆好后继续灌清粪水并盖膜发酵,使其草料水分充足。

建堆发酵时,要一层草一层粪,每层草厚27-30厘米,粪厚3―4厘米,尿素、复合肥、磷肥必须均匀分层撤入草内,最后用粪封顶,盖好薄膜进行密封。

做到“五有”:堆体有形,堆高有限,堆顶有脊,在2-3天内温度达到70-80℃以上,保持有盖,防风有障,护脚有堤,排水有沟。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062023.6对昆虫进行捕杀如黑光灯诱杀、性诱剂诱杀,可以有效降低昆虫的数量,减少对糯玉米的侵害。

在种子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可有效减少杂草量,提高土壤肥力。

及时清理新冒头的杂草,给予糯玉米足够的生长空间,也能减轻病虫害。

玉米与大豆、水稻等轮作,因各需要营养不同,所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打断病虫害的影响。

2.2 化学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就是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消杀,对害虫、病菌数量进行控制。

但农药的应用量要进行控制,不要污染自然。

在晒种前将种子拌药,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预防玉米瘤黑粉病。

为了保证糯玉米品质,在生长期间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可有效避免病虫害侵害。

如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治疗玉米锈病效果良好;辛硫磷颗粒治疗玉米螟、小地老虎等。

2.3 生物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是利用食物链和病菌定向侵害杂草和害虫进行病虫害防控。

可饲养赤眼蜂抑制玉米螟的数量。

也可以让害虫将病菌带回巢穴感染同类,大面积消灭害虫。

生物防治效果突出,污染小但是成本高,且需要辨别病虫害种类,费时费力。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牟 超(抚顺市现代农业及扶贫开发促进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而食用菌作为消费者餐桌上一道常见的食品,其绿色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也成为食用菌种植领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针对绿色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展开相关研究,以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高产农业种植技术成为农业领域推广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也成为了一个主要的研究分支。

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在食用菌的种植栽培过程中,食用菌的菌株数目与营养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这就会造成食用菌数量与实际规模化种植所获取的经济收入之间存在不对等的关系,会影响种植户的实际收益。

利用有机栽培技术栽培无公害食用菌

利用有机栽培技术栽培无公害食用菌

利用有机栽培技术栽培无公害食用菌无公害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机栽培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管理方法,为无公害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利用有机栽培技术栽培无公害食用菌的相关措施和操作方法,以帮助农民在环境友好型的条件下提高无公害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1. 有机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料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补给源。

选择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如有机腐熟堆肥、有机饼肥等,合理施用于菌床,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土壤调理:定期进行土壤调理,保持菌床的松散度以利于菌丝的生长和气体交换。

可使用有机物质进行土壤改良,如秸秆、木屑等。

二、菌种选择1. 优质菌种的选取:选择适合无公害食用菌栽培的高产、抗病的菌种。

确保菌种无污染,并具备较长的菌丝生长期。

2. 健康壮苗的培育:选用优质菌种进行壮苗培育,培养出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期菌丝。

三、温湿度控制1. 温度控制:不同无公害食用菌的生长温度要求有所不同,掌握好菌床的温度是保证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关键。

可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调控温度,如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增加或减少有机物覆盖层等。

2.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菌丝的生长和菌盖的伸展。

定期喷水、覆盖湿润的有机材料等方法可提供较高的湿度环境。

四、病虫害防治1. 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及时清除病死菌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2. 菌种的优化:选用抗病性较强的菌种,培育健康的苗期菌丝,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五、采收和贮藏1. 适时的采收:根据各种无公害食用菌的生长周期和采收时机,在菌盖未完全展开之前进行采收,确保食用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规范的贮藏: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环境条件贮藏,保持食用菌的新鲜度和口感。

如在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中进行贮藏。

综上所述,有机栽培技术为无公害食用菌的栽培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技术越来 越先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食用菌的培育速度,有助于 实现食用菌高效生产。目前,我国已经在不同地区建立 了大型食用菌人工栽培基地,为人们提供了质量高、无 污染的食用菌。
2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质品种 首先,要根据地区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合在当地生长 的菌类。其次,选择菌种时,要非常严格、仔细,确保菌 种未遭受杂质污染,并且没有虫害污染,是适合栽培的优 质菌类。最后,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 接种,接种后及时将菌种放进无污染的袋子中进行保存, 然后将袋子放进无污染、空气环境良好的培养室内进行 发酵培养[1]。 2.2 配制营养料 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营养料配制必不可少。在配 制食用菌的营养料时,要严格按照比例要求将原料的干料 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如果需要加入微量元素,一定要将微
在种植大豆之前,种植人员要先进行整地,一般采用深耕 的方式,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保证土壤不会出现水分流 失等情况。
1.2 选种与处理 我国现有的大豆品种众多,包括黑农 44 系列、垦丰 系列、绥农系列、合丰系列等。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需 求和植物特点也不同。因此,种植人员在种植大豆时,应 当结合当地土壤环境、气候类型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地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大豆种类。通常情况下,应 当选择健壮、抗伏倒能力强的大豆品种。此外,北方地 区降水较少,应当选择抗旱能力强的大豆品种;而南方雨 水充沛,可以选择生长周期短的品种。选种结束之后,种 植人员还应当进行种子处理,即在光照充足时晒种,晾晒
村 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源自刘海英(古浪县古丰镇人民政府,甘肃 古浪 733100)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菌类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随着 菌类需求量的增多,如何在保持菌类高产的情况下保证其优质,对食用菌高产栽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 现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良好,但是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本文主要介绍实用菌栽培现 状及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98-2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2期1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手段1.1菌种生产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山东济宁地区,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主要以平菇、香菇、木耳等为主,这些菌种的生产都需要在有关实验室或培育基地进行。

1.1.1菌种选取和保种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高产、高效的菌株进行繁殖和生产。

在选取菌株时,要考虑菌株产量、耐受性、抗病能力等。

同时,要采取有效的保种措施,确保菌株纯度和活性。

在菌株繁殖过程中,应该避免菌株交叉污染,保持培养环境的清洁卫生[1]。

1.1.2菌种培养和繁殖在菌种培养和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培养环境的稳定性和卫生性。

菌种培养基应该选择适当的配方,并且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避免细菌和病菌污染。

同时,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因素,以保证菌种正常生长和繁殖。

1.1.3菌种贮藏和运输在菌种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菌种活力和纯度。

贮藏条件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同时避免与其他菌株的交叉污染。

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保护措施,避免菌株受损或污染。

1.1.4菌种接种和培育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中,接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要根据不同菌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和时间。

同时,要注意控制接种量和接种深度,以保证菌株的均匀分布和正常生长。

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培养环境的稳定性和卫生性,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以提高菌株产量。

1.2培养料配置在山东济宁地区,常用的培养料配方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草等植物秸秆,配以废弃菜叶、豆饼、木屑等副产品进行调配。

1.2.1选用适宜的培养料原料非常重要在山东济宁地区,秸秆是最为常见的原料之一,其成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气孔结构和透气性,有利于菌株生长和繁殖。

除了秸秆之外,还可以选用麦草、稻草等植物秸秆作为原料,这些材料含有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纤维素含量可以提供菌株所需的生长能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废弃植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国民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我国国民也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说到健康问题,食物安全就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菌类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如何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种植出无公害的食用菌,成为了所有菌类生产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新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关的栽培方法,仅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健康;食物安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00—1
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中,通过对食用菌的退化问题、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以及使用无污染的肥料对食用菌进行施肥三个方面全面的阐述了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的技术要领,并且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1 食用菌的退化问题
在使用菌的栽培过程中,防止菌种的退化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重要环节,应该控制好食用菌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并且在农药的使用方面要尽量降低,这是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

(1)菌种培养的温度不可以大于28℃,另外种植好的食用菌不可以在常温状态下放置超过15天。

要将出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掌握好,防止出菌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并且出菌的酸碱度应该达
到平衡。

(2)菌类的培养基应该经常性的替换,如麦麸,蛋白胨等培养基,应该将这三种培养基经常性的替换使用。

(3)原种不可以一次就用光,应该分批次的取出,剩余的原种应该低温保存,防止传代过多现象的发生。

2 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1)将环境的卫生搞好是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基础。

菌种的制作人员以及操作人员一定要建立起合理的卫生清洁管理制度,要将污染物进行不间断的清除,并且要辅以消毒药剂对菌种进行消毒。

用具、菇房以及室内的所用设备,都要经常性的消毒和清洗,在进入菇房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与鞋底干净,最好在进菇房之前将不合规的衣服更换掉。

(2)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建议选用紫外线灭菌法、巴氏灭菌法、常压间歇灭菌法以及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手段对食用菌进行消毒,如果要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建议采用酚类以及碱类药物进行消毒,切不可以使用含有重金属的盐类消毒剂进行消毒。

(3)原料要处理好
食用菌的培养料币可以收到潮湿、发霉以及滋生病虫害的影响。

在草料以及木屑的堆积时,下面一定要铺设好防潮毛毯或者是塑料薄膜,上面也要盖好,防止杂物的落入和下路淋湿,饼料、麸皮、米糠等容易产生霉菌,应该进行封闭式的储存。

菌类的培养料应该
先发酵腐熟或者是高温消毒后才可以运到菇房,在运到菇房后还应该对其进行二次的发酵,并且要用对覆土材料进行相关的蒸汽消毒等。

(4)调整酸碱度和水量。

酸碱度的调整要适当,水分应该适宜,并且要对其进行实时调整、检测。

故房内的通风一定要时刻的保证好,空气中相对的湿度不可以超过95%。

(5)培养基的保护工作要合理
灭过菌的培养基和出锅的料瓶应该得到适当的保护,避免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

要对其加盖薄膜或者是纱布,入锅蒸煮后还应该用新洁尔灭等药物进行擦洗,较少尘埃对其产生的污染。

(6)操作的规程要严谨
在菌类接种的工作中,对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定要做到细致耐心,切不可擦碰粘带,对于一切的容器以及用具,能够清洗的一定要清洗干净,能够蒸煮的一定要蒸煮,能够擦拭酒精的一定要擦拭酒精,能够使用酒精灯对其进行火烧的一定要对其进行火烧,对于大量的栽培种,不理灯火口,配合准则。

(7)病虫害的防治
通常的情况下人工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使用比较多的方法,比如像用黑黄灯杀死蚊虫等,培养料的充分发酵能够杀死瘿蚊和线虫,除去食用菌腐蚀变化的部位,可以用石灰水对其进行消毒。

降低湿度、温度、ph值可以有效防止白霉菌、链孢霉菌以及胡桃肉状
菌等。

3 使用无污染的肥料对食用菌进行施肥
(1)喷洒酵母膏以及蛋白胨等溶液。

用0.3%的酵母膏和0.1%的蛋白胨喷洒在食用菌的表面,能够使食用菌的身体变厚变肥,促进转潮,在温度为14℃~16℃时效果最佳。

(2)人粪或人尿的喷洒。

在喷洒人粪人尿时应当注意对人粪及人尿的加热,最适合的人粪和人尿应该是煮熟20分钟后的,对其进行对水,比例为1:10或者是1:20进行喷洒,或者也可以用新鲜的牛畜尿液,煮熟与没有泡沫即可,进行对水,比例在10倍~17倍之间。

(3)米醋的喷洒
在食用菌生长的中后期,可以用300倍的米醋对其进行喷洒,在采摘前的1~3天,每天必须喷洒一次,通常情况下可以使食用菌产量提高6%,而且色泽会呈现出洁面。

(4)豆浆水的喷洒
黄豆一千克,将其磨成豆浆后加入75千克到100千克的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喷洒完成后再用清水喷洒一遍。

4 总结
食用菌凭借着营养高等特点,成为了我国国民餐桌上的特色美食之一,如何在保证食用菌无公害的前提下增加产量,是我国的食用菌种植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平衡食用菌的产量和营养价值,使其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是有关学者应该认真研究的
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一定会有所突破,除本文介绍的几种方法之外,相信食用菌的无公害高产技术还有很多好方法可以实现,有待于我国专家对其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相日,陆辉,李金灿,朱西儒. 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01).
[2] 张晓云,张陶,弓力伟,李正跃.我国食用菌虫害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研究现状[j].中国食用菌,2007,(01).
作者简介:吉灿彬(1984—),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大专,就职于河南省永城市大王集乡农业服务中心,研究方向:食用菌与蔬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