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学习体会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fb0e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7.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是一部关于西方美术发展历程的巨著,作者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展现了西方美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同时,我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也更加深入。
在书中,作者对于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和壁画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等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都有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理念。
在阅读过程中,我最为震撼的是西方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创作了众多经典的艺术作品,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代表人物。
而在印象派时期,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艺术家则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描绘,创造出了一系列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的艺术作品,成为了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
这些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展现了西方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和魔力。
另外,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阅读,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家们所创作的作品往往都受到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的盛行和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热情追求。
而在印象派时期,艺术家们则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描绘,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表现,展现了一种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西方美术史课程总结(一)
![西方美术史课程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f7d9f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a.png)
西方美术史课程总结(一)西方美术史课程总结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创作西方美术。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西方美术史的重要性。
西方美术史课程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轨迹和核心概念。
在这篇总结文稿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西方美术史课程的见解和体会。
正文西方美术史的价值•提供历史背景:西方美术史课程帮助我们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洞察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艺术的影响。
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对于创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深刻的思考。
•拓展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从而拓展我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作技能和风格。
•培养批判思维:西方美术史课程不仅关注艺术作品本身,还提供了艺术解读和批判的方法和理论。
通过分析和讨论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学会分辨和评价艺术质量。
西方美术史的重要时期与代表作品•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繁荣和辉煌,如帕特农神庙和大卫雕像等,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深远。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这个时期的艺术追求真实主义和人体比例的精确表现。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感知,创造出了富有生机和光影变幻的作品,如莫奈的《睡莲》;而后印象派则进一步探索了形式和表现的自由度,如梵·高的《星夜》。
西方美术史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美术史课程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未来,我相信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西方美术史课程的重要内容:•当代艺术:随着当代艺术形式的不断涌现,未来的西方美术史课程将更多关注当代艺术家和作品,探讨他们对于艺术界的影响和创新。
•跨文化交流:西方美术史课程将越来越关注世界各地的艺术发展和交流,不再局限于西方的范畴。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da3b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4.png)
外国美术史读后感作为一位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我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各种艺术形式。
在这样的探索中,我发现了外国美术史这本书,这本书彻底的开启了我的眼界,让我对艺术这个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体验。
对艺术的认识加深通过阅读外国美术史,我对艺术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过去,我的艺术观念只局限于作品的表面,只是看到了画面上的美景。
但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表面的美景,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是他们对于所生活的时代、文化和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时代中反映出这种历史和文化。
因此,只有当我们深入去思考艺术作品的含义和背后的意蕴,才能真正理解艺术的本质。
学习不同风格的艺术外国美术史是一本介绍各种不同流派艺术的书籍。
通过这本书,我学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如文艺复兴艺术、后印象派、抽象艺术等等。
每一种风格都有着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这些手法和效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美,更是每一个时代和文化的独特体现。
同时,通过学习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也更好地理解了这些风格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进一步理解了它们在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本质。
增强文化交流的能力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学习艺术,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而且,艺术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语言,艺术品的视觉效果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也可以通过风格表现和符号来进行表达。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并增强我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能力。
这对于我未来的人生和工作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外国美术史是一本丰富、深入的艺术历史书籍,通过它的阅读,我对于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学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技巧和风格表现。
《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读书的心得体会
![《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读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e4e5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c.png)
《外国美术史》读书心得体会读书的心得体会
阅读《外国美术史》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美术的魅力和艺术的博大精深。
通过对外国
美术史的研读,我了解到了西方艺术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到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领
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首先,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从一个更系统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历程。
以前,我对西方美术只有零散的片段认知,但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以及
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艺术的影响,印象主义运动
对表现形式的革新等。
这样的了解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的历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时代背景和社会情境相互交融而发展的。
其次,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我也更加明白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如古希腊的经典主义、文
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的点彩技法等。
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并启发我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
最后,读书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欣赏。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艺术,我对艺
术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对艺术品鉴赏的能力。
每一幅作品都代表着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意图,只有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才能
真正领略到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阅读《外国美术史》,我不仅增加了对西方美术的了解,还在审美、创作和鉴赏
方面受益匪浅。
这本书开启了我对美术的新视野,希望以后能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美
术的奥秘。
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6篇)
![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3306f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8.png)
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6篇)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什么是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美学史阅读心得体会1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并非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但它却直接涉及到怎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来研究美学史这样重大的课题。
朱先生说他要求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加以区别的这个想法,倒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
在他之前,在五十年代初有的苏联学者就已经作过尝试,但却挨了粗暴的批评棍子。
不同的意见被压下去了,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在我国学术界,在近三十年里,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当盛行的论点。
把二者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的看法,事实上已经在某些问题上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举一个例子来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能在彻底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才能建立起来。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只能在产生了它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耸立起来。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bc。
但是,我们知道用来指导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却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
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或者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结果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1、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先于它的经济基础,2、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可以不依赖它的经济基础,3、上层建筑可以离开或者不要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
可见,朱先生提出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确是有的放矢。
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将引起学术界的进一步深思。
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光对美学史,而且对于整个文化思想史的编写工作都是有益的。
这就是《西方美学史》的第三个特色。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89b2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6.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在读完西方美术史这本书之后,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艺术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西方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作品的特点,让我对西方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书中,我了解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是以神话和历史为题材,追求完美和理性的表现,而中世纪的艺术则是以宗教为中心,强调信仰和虔诚。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人文主义和个性化的表现,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特点的作品,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强调动感和情感的表现,18世纪的古典主义则追求理性和秩序,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表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则挑战传统,追求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历史。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理性追求到现代的多元表现,西方艺术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也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和发展。
除了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之外,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对艺术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也通过作品传递了情感和思想。
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交流。
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后人的创作灵感,也影响了后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阅读西方美术史这本书,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对艺术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历史。
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交流。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2)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2)](https://img.taocdn.com/s3/m/faaa03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0.png)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学习西方美术史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程。
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我深入了解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再到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和风格,每个阶段都有令人震撼的作品和创作理念。
学习西方美术史让我对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学会了审美的视角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欣赏和分析各种艺术作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我也从中学会了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从古典到现代,从写实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
学习西方美术史还让我对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我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艺术作品往往是时代氛围和思潮的反映。
我也发现艺术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力,艺术作品可以引起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变。
最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美术史激发了我的艺术创作灵感。
通过学习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我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学习西方美术史也让我对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艺术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还可以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学习西方美术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它拓宽了我的美术视野,培养了我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也激发了我的艺术创作灵感。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了解艺术史,我能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cafb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8.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第1篇: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有感这本书西方艺术的形式与特征等的发展史,其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西方美学与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对美学,哲学是关于一切美学问题的最基础的思考,具有元美学的性质。
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西方哲学的理解。
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许多美学思想的源泉。
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
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
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古埃及希腊罗马美学。
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
对于金子塔的美丽和雄伟我不多说,在课上学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
从那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的灿烂文化以及他们对“秩序”的狂热追求,绘画的比例,外形都奇异的保持一致,宏伟的雕像现在虽然有好多残缺,但仍能感受到那埃及的辉煌文明!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
超凡入圣的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
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
后来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它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伟大的罗马,璀璨的希腊!充满神话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这些美丽的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e2b73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9.png)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学习西方美术史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过程。
通过研究西方美术史,我不仅了解到了艺术
作品的背后的故事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还能够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通过学习古代的雕塑和建筑,我
深感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美学上的追求和创新。
他们对人体的理解和表现以及建筑
艺术的创造力都令人叹为观止。
中世纪的艺术作品强调宗教和信仰,我从中了解到了中世纪社会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以及艺术作品在传播宗教思想方面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则展示了人文主义思
想的兴起和对人类的关注,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
革和人们对自我的重视。
学习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时,我被那种浪漫主义和奢华的风格所吸引。
这些艺术
作品中的细节和装饰都充满了想象力和精巧的工艺。
学习现代艺术史时,我发现艺术家开始追求个人独特性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现代艺术
作品常常具有抽象和概念性的特点,这使我更深入思考艺术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表现,更是反映社会、文化、历史
和人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也让我
思考到自己在创作中应该如何借鉴历史,并发展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读书心得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02f9a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读书心得《西方美术史》是一本全面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的经典教材,它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逐步展示了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印象派、现代派等各个阶段的重要艺术流派和画家。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大量的艺术史知识,还对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西方美术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书中对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的详细描述所吸引。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艺术以仿真力和神话神圣性为主导,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神秘主义的想象。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艺术变得更加注重逼真性和人的神圣性。
之后的巴洛克时期,艺术家开始通过光影和对比来营造戏剧性的效果。
进入印象派阶段,艺术家开始注重捕捉瞬间的瞬间感受,创造出充满轻快和流动感的作品。
现代派的出现则给艺术家带来更多的自由和表现空间,他们开拓了新的绘画表现形式,艺术家开始抽象和解构,突破传统的视觉表现方式。
其次,在阅读《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艺术与时代、社会以及个人经历之间的紧密联系。
每个时期的艺术创作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充满活力,复兴了古代文化,并繁荣了艺术创作。
而在现代派阶段,艺术家面对着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浩劫和现代化的冲击,表达了人们对战争、人类存在和现代社会的思考。
同时,艺术家个人经历和思想也对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通过自己对人体的研究和绘画创作,创造出了《蒙娜丽莎》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除此之外,书中对于艺术家的思想和创作方法的介绍,让我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例如,巴洛克艺术家通过对光影和对比的处理,创造出了戏剧性的效果,这些手法反映了艺术家对宗教欲望和追求的表达。
而在印象派阶段,艺术家致力于捕捉瞬间,他们强调从感官经验中获得的直觉和感受。
而现代派艺术家则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感受和对艺术自由性的追求。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7e7a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4.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是一部关于西方艺术发展历程的宏大著作,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学习,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艺术作品有了更多的欣赏和理解。
在西方美术史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发展是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的。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再到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和风格,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学习,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有了更多的角度和深度。
在西方美术史中,我还对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成为了后世艺术家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他们对人体结构、光影效果和色彩运用的研究,为后世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的学习,我对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在西方美术史中,我还对一些艺术流派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每一个流派都代表了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
通过对这些艺术流派的学习,我对艺术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我开始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等方面来分析和解读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思想。
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学习,我不仅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艺术作品有了更多的欣赏和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未来艺术学习和创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会继续深入学习西方美术史,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为将来的艺术创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西方美术简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简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baac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3.png)
《西方美术简史》读后感第一篇:《西方美术简史》读后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人文光芒——《西方美术简史》读后感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后扩展至西欧各国,于十六世纪盛行于欧洲。
实际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的运动,被称作文艺复兴。
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西方美术简史》中,提及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至于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兴起于意大利,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其次,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17世纪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最后,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能很好的利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等。
当时意大利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除了“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以外,还有波提切利、曼坦尼亚、乔尔乔内等等。
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传世名作,《西方美术简史》都有介绍。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了一些顶级大师的旷世杰作。
《圣母、圣子和两位天使》陈列于佛罗伦萨乌菲兹博物馆,是菲利波·利比的作品。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914d4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f.png)
学习西方美术史有感西方美术史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下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经历。
在学习西方美术史时,我深刻意识到,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
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对西方美术的影响不可忽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了西方美术的重要主题之一,而现代主义的崛起则标志着艺术的完全自由。
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时期,艺术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
古希腊人与自然相融,其建筑、雕塑艺术表现了对人体的崇拜与追求。
罗马帝国时期,宏伟的建筑和雕刻标志着古罗马人的权势和威严。
这些艺术品不仅逐渐发展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艺术形式,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认知。
中世纪,宗教信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方美术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基督教题材的绘画和壁画成为了中世纪艺术的重要元素,大部分作品是由教会委托绘制的,用于讲述宗教故事与教义。
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渐从笔墨绘画发展为彩色绘画,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审美观念逐渐发生改变。
人文主义的思想兴起,艺术家们逐渐将自然和人体学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
达芬奇、拉斐尔等标志性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追求自然、表现人体与情感的风格,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标志着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不再受约束,从风景、人物到抽象主题都成为了艺术创作的素材。
印象派的光影表现、立体主义的画面构成、抽象艺术的纯艺术思想等,拓展了艺术的表现手法,使艺术创作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我深刻认识到了艺术与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
艺术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反映了他们对环境、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与感受。
艺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让它成为了人类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要深入理解和认识艺术,尤其是西方美术史,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思维和多元的思考方式。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76e3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7.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一直以来,对于西方美术,我总是怀着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心情。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艺术杰作,仿佛是来自遥远时空的神秘讯息,吸引着我去探寻、去解读。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关于西方美术史的书籍,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在书中,我邂逅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和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再到现代主义的创新之作,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那个时代,仿佛是艺术的春天,艺术家们挣脱了中世纪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和技法来描绘世界。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
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会想,蒙娜丽莎究竟在笑什么呢?是对生活的满足,还是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尤其是《大卫》,那完美的比例、健硕的肌肉,仿佛随时都会从石头中走出来,充满了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我能想象到米开朗基罗在创作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一锤一凿地塑造着这个经典形象,他一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和才华都倾注在了其中。
而谈到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那模糊的轮廓、绚烂的色彩,就像是一瞬间的光影被永远地定格在了画布上。
我仿佛能感受到莫奈在清晨的海边,等待着那第一缕阳光,然后迅速地用画笔捕捉下那稍纵即逝的美丽。
他不追求传统绘画中的清晰线条和明确形状,而是更注重对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感受。
这种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表达,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
读着西方美术史,我发现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思想的表达。
比如,在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在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里,能感受到宫廷的奢华和权力的象征。
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178a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2.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美术史课程中的教材之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西方美术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开始,一直到当代艺术的发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介绍,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还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让我对这些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西方美术史》,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书中对于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于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还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让我对这些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开始,一直到当代艺术的发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介绍,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还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让我对这些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还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让我对这些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这些艺术流派和风格的了解,我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艺术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西方美术史》,我对西方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书中对于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于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还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让我对这些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c6ed23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d.png)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通用6篇)《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美学家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著作。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西方美学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篇1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
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
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
”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
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
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
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
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
![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fd4a47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5.png)
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第一篇: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学习外国美术史的感想人的一生很短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与品读所有的书籍,但是,人生的成功有需要足够的知识为积淀,无数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想要收获更多的果实,就必须有所付出。
作为一个对美术有这独特情感的我来说,让我去了解、学习世界美术史发展的历程以及他给我们所带来的宝贵财富与启迪,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与幸福。
美术是世界艺术殿堂中影响广泛,备受人们青睐的一门艺术,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了外国美术史之后,使我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美术史的发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不得不惊叹人类的文明真的太神奇了,太让我所震撼了。
我觉得学习外国美术史的过程是一种看到美,得到美的享受的过程;并且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面。
人们最早的绘画作品出现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窟中勾勒伟大的艺术品不仅仅是美学欣赏,也是人类技艺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它帮助我们开拓和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天性,美术术史是人类发展的最基本的一部分。
外国美术史包罗广泛,包括绘画、壁画、雕刻、装饰、建筑等。
通过对外美史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不同流派的形成,历史变化和特色特点;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美术的风格演变及深层的文化,历史,人文,美术产生根源。
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外国美术的宽广宏伟。
我不仅要了解每个不同时代的美术,同时也要注意每个时代的文学,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历史政治,科学成就。
因为美术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着。
这样的学习就使美术知识变的立体而丰满,从而更高视野和整体的把握了每个不同时代的美术。
不仅提高了我对外美史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还和其他专业科目融会贯通,增强了我的整体艺术素质。
这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真正好的艺术不一定是模仿得最像的,而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
比如拉斐尔和米开朗绮罗,这也许可以称之为画面的主题吧。
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米勒的《拾穗者》,他的画面很朴实,画面的内容也很普通,既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风景名胜,这让我知道好的绘画不是靠多么显贵的内容提升自己的价值,那是什么让我喜欢上这幅画呢?是情感,真真切切的情感,打动了我的心灵,在某一刻,我和画家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心灵交流。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a284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2.png)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西方艺术发展的追溯和分类,书中展现了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让我对西方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西方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启蒙,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兴起,再到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作者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和分期分类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西方艺术的演变过程。
通过了解西方美术的起源和演变,我对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深入剖析了西方艺术的风格和主题。
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将西方艺术的不同阶段和流派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对人体的完美表现,巴洛克艺术的浮夸和夸张,印象派艺术家对光线和色彩的独特处理等等。
这些细致的解读让我对不同风格的西方艺术理解更加透彻。
此外,这本书还对一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到梵高、毕加索,作者通过对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风格和创作理念。
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探索,我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读完《西方美术史》,我不仅对西方艺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艺术创作的意义和内涵有了新的认识。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个体的思想感受,又引领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通过对西方艺术的研究,我对艺术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总而言之,《西方美术史》这本书通过对西方艺术的起源、发展、风格和主题的介绍,为我展现了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
通过深入了解西方艺术,我对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开阔了我的艺术视野,也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动力。
《西方美术通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通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4d277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4.png)
《西方美术通史》读后感《西方美术通史》是一部关于西方艺术发展历程的权威性著作,通过对西方美术史上重要艺术家、作品和流派的全面梳理,展现了西方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千姿百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美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对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通过《西方美术通史》,我了解到西方美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冲突。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主义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实践,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这些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风貌的变迁,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美学、审美观念的探索和追求。
其次,通过对《西方美术通史》中的各个章节和艺术家的介绍,我对西方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现代主义艺术家如毕加索、梵高、马蒂斯等,则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上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开创了艺术史上的新篇章。
通过对这些艺术家和作品的研究,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创造力。
此外,《西方美术通史》还对西方美术史上的各种流派和风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阐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印象派、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等不同流派,每一种风格都代表了特定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反映了艺术家们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我对西方美术史的脉络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通史》是一部具有启发性和深度的艺术著作,通过对西方美术史上重要艺术家、作品和流派的全面介绍,展现了西方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西方美术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回复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34cef8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3.png)
亲爱的大家,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西方美术史的书籍,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通过这本书,我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家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西方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被西方美术史中所展现的创造力和艺术家们的才华所震撼。
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再到现代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潮。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他们的创作力和表现手法激励着我去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在传达情感和观念上的力量。
其次,西方美术史中展示的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形式,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和表现方式。
这使我意识到艺术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变化的领域,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风格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情感。
这让我对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启发我在自己的创作中探索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西方美术史,我看到了艺术是如何与历史、政治、宗教和社会背景相互交织的。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美的表达,它们也是对社会问题、人性和人类经验的思考。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观众新的思考角度和审美体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进步。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史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它开拓了我的艺术视野,让我更加热爱和欣赏艺术的力量。
我相信,无论是西方美术还是其他地区的艺术,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的艺术,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
希望我们都能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和力量,用创造和美感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谢谢大家!诚挚的,[你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不久去看了中国百年油画展,对中国油画有了一个panorama式的了解,从世纪初留法画家的风景小品到《开国大典》再到《父亲》。
油画在中国毕竟只有百年历史,佳作名画家都还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不至于太埋没了某一颗“珍珠”。
但是在西方世界,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名家便如南天群星,但是其中真正始终璀璨耀眼的,数来数去,竟然没有多少位,更多的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味的变迁而明明暗暗。
1841年,当时法国最走红的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受巴黎美术学校之请创作壁画《半圆室》,为13世纪到17世纪的名画家“树碑立传”。
在这幅壁画中,他以安格尔的画风,既写实又寓意,描绘了胜利女神跪倒在三位在神话中分别象征建筑、雕刻和绘画的天神的脚旁,而40位历代艺术家则围绕在他们身边,其中有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普桑,洛林,韦罗内塞,凡艾克,乔托,丢勒,霍尔拜因,鲁本斯,伦勃朗,穆里洛和委拉斯开兹。
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出,在德拉罗什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人眼中,最优秀的作品和画家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
安杰里科的大名则似乎到了最后时刻才被添加到这个名单中。
如果说今天我们已经几乎淡忘了埃德林克,波特和雷蒙迪这些昔日或许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么我们在这40位艺术巨匠中却怎么也找不到波提切利,格雷科,博施,布吕格尔,格鲁内瓦尔德,皮耶罗·德拉弗朗塞丝卡或者弗美尔的面孔。
假如让每个时代都做一个类似的实验,毫无疑问,我们将对所谓的“艺术巨匠”的名单产生极大的分歧。
因为,除去屈指可数的几位在生前就已经享有巨大声名并且死后仍然“香火旺盛”的艺术家,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伦勃朗,也许还可以算上毕加索,几乎所有我们今天认为是天才而不朽的画家,都是在死后若干年后才重新为人们所赏识的。
譬如在19世纪以前,基多·雷尼的名头要比今天被认为是“现代绘画的奠基者”的乔托响亮。
但是今天我们全面对比这两位画家的作品,可以比较公平地作出评价,虽然雷尼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相当活跃,但是乔托在绘画史上的重要程度却无疑要高过他。
虽然就透视法则的应用来看,乔托的技法仍显粗糙。
今天我们把他归入大师之列,不是因为他画的多好,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画法,为后世开启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类似的情况还有安杰里科修士,如今大家普遍认同,正是他们为16世纪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对于画家的评价从来都在变动,西方的美术欣赏口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比如经济,美学,道德甚至政治方面的因素都起着很大的影响。
正如我们今天重新评定周作人一样,任何一本法国文化史,现在都少不了华托的篇幅。
这位在其有生之年就已经被大众所喜爱的画家,一直到了19世纪才被认为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著名画家。
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100年中,他的画作同弗拉戈纳的一起,被当作旧政权的垃圾而打入冷宫。
有意思的是,某一时代对于当时的画法画风的接受程度也重新改变了对前人的评价。
比如在1950年间,凡高受到时人的重视,间接着也让格雷科这位西班牙画家焕发新生。
同样,1960年超现实主义成为时尚,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博施和格鲁内瓦尔德。
此外,占统计地位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流派也影响了时人的欣赏习惯。
浪漫主义的兴起,使得意大利和弗莱芒的“原始画派”画家们在19世纪初期重新得到赏识。
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者们推崇简洁的线条,认为技法优先于材料。
1830年以后则相反:人们重新发现了色彩的重要性,喜欢模糊和神秘,正象拉斐尔以前的画家所初步尝试的那些方式。
在重新解读甚至是重新“塑造”的过程中,美术评论家和作家起了相当的作用。
18世纪末期,人们只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
这个“们”,其实也就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而瓦萨利对于14到16世纪时期的意大利画坛的评价,则让人们不能忽视如奇马布埃,乔托和安杰里科等人。
虽然人们仍然不能认同他们的风格,认为不自然。
1820年左右,第一批发现“原始画派”的美术批评家欣赏他们“神秘”的风格。
而到了19世纪末,则是他们的“简洁”和他们的“纯粹”,或者说是他们的“前现代性”,吸引了批评家鲁斯金,而他又通过这些前拉斐尔画派的人物以及他的法文翻译普鲁斯特而影响那个时代的美术和文学。
西班牙绘画直到19世纪初
一直藉藉无名,直到拿破仑运动之后才开始被时人所认知。
事实上,从苏尔瓦朗到戈雅和格雷科,西班牙在绘画方面的创造和贡献不下于比利牛斯山那边的法国。
格雷科画作所展现的强烈的失真,无视透视原则,尖酸刻薄的风格以及精神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而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认为他怪诞的风格是因为他的疯狂,甚至是因为视觉错乱。
直到19世纪的后半期,通过德拉克洛瓦,戈提耶和波德莱尔的大力推荐,人们才认同了他的想象力,将其列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1842年,法国左派活动家和美术批评家泰奥菲勒·拖雷在荷兰皇家美术馆发现了弗美尔,但是他找遍有关艺术的书籍,除了法国画家勒布朗在18世纪末期发表的几句赞美之辞外,再也找不着关于这位画家的只言片语。
正因为拖雷在其1866年发表的著作中,将其塑造成为代表“人类命运的画家”,这位画家才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1921年,通过普鲁斯特的《女囚》,人们才认为他是一位艺术巨匠。
20世纪的人们崇尚“现代派”,用所谓的“发展”或者说“进步”的观点来解读艺术。
所以,18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和19世纪的历史画在这个时代里默默无闻。
同样的,因为这一观点,德兰,弗拉曼克和基里科这些当年脱离现代主义阵营的画家则遭人唾弃,甚至屡屡因为同纳粹有往来而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相反,以往的一些边缘画家,如巴尔丢斯,吕西安·弗罗因德等人,曾经被人指责为过于“学院派”,如今被被人奉为正统。
简单的说来,这一切之所以会这样,似乎全是因为每个时代通过抬高过去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时候甚至到了臆造历史的地步。
更有意思的是,评价一位画家的优点往往也因为时代的需要而加以强调。
比如弗美尔最初因为他作品中表现的人性,以后因为印象主义的盛起,评论家们又鼓吹他对光线的良好控制能力。
华托死后百年重新获得青睐,一开始是因为王朝复辟人们的怀旧情绪,以后被人看重的是他作为一名出色的色彩画家的名声,以及他看待世界所采用的“忧伤”的视角。
这些发现的过程不但自圆其说,而且往往循环往复,因为某些被重新发现的画家也有可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或者是某个时代的审美情趣的变化,重新又回到他们早应该习惯的默默无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