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队伍设备管理制度
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制度(5篇)
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加强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协作单位的员工和财产安全,促进协作单位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责任落实、风险评估、安全培训、应急管理、事故调查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协作单位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条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是协作单位的基础性制度,协作单位必须组织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第二部分:机构和人员第四条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协作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安排,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五条协作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六条协作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工作效果负责。
第三部分:工作制度第七条协作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职责分工、流程规范、安全操作等内容,并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八条协作单位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层面,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协作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条协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一条协作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事故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部分:安全技术和设备第十二条协作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确保生产、办公等场所的安全条件。
第十三条协作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设施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第五部分:安全检查和监督第十四条协作单位应当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生产、办公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公司常见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常见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管理活动,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和服务的需求。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设备管理的部门和个人。
二、设备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应根据生产需求和预算进行,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批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
2. 新购设备到货后,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 验收合格后,设备应建立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供应商信息等,并分配专人负责管理。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设备的日常维护由使用部门负责,应定期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对于特殊或大型设备,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
四、设备检修与故障处理1. 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给维修部门。
2. 维修人员应及时响应,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尽量减少生产中断的时间。
3. 对于复杂或重大故障,应记录故障发生的情况、原因分析和修复过程,为今后的预防和维护提供参考。
五、设备更新与淘汰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评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对老旧、效率低下的设备提出更新建议。
2. 对于决定淘汰的设备,应按照公司资产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转让、出售或报废等。
六、责任与考核1.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负责,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设备的良好状态。
2. 设备管理的效果将作为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与本制度冲突的其他规定,以本制度为准。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协作队伍及其员工在参与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三、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责任明确,分工负责,层层把关。
3.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4.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员工。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2.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等。
3. 协作队伍应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安全教育培训1. 协作队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隐患进行分类、跟踪、销号。
3. 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采取停工整改措施。
七、事故调查处理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3.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单位进行处罚,确保事故教训得到吸取。
八、安全责任追究1.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未履行安全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 对隐瞒事故、谎报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安全、顺利进行,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制定之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参与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员。
二、责任与义务1.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承包商负责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
3.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4.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三、机械设备使用管理1. 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上岗培训并持证上岗。
2. 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行操作、拆卸或维修。
3. 设备停止运行时,应切断电源或关闭气源,进行设备安全隔离。
4. 每天使用结束后,应将机械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干净整洁。
5. 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防止设备损坏和故障。
四、机械设备巡检和维修管理1. 定期巡检机械设备,包括外观、零部件及工作性能。
2. 定期进行设备润滑、更换易损件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4.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流程进行操作,并及时修复故障。
五、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和过高速度运转。
2. 对于有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确保设备周围没有任何杂物和障碍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机械设备使用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六、机械设备资料管理1. 对机械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
2. 对机械设备进行领用和归还管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规范使用。
3. 定期进行机械设备资料的整理和更新,核对设备台账和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一致。
七、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施工质量,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我单位合作的协作队伍,包括但不限于施工队伍、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等。
第三条协作队伍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协作队伍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工作小组由单位安全生产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三)对协作队伍的安全资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设备等进行审查;(四)监督协作队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五)定期对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六)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六条协作队伍必须参加我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三)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五)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第七条培训结束后,协作队伍应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并定期进行复训。
第四章安全资质审查第八条协作队伍应具备以下资质:(一)合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三)有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四)有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五)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
第九条协作队伍须提交以下材料:(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二)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相关资质证书;(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五)安全管理人员名单及资格证书。
第五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条协作队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协作队伍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
第十二条项目现场负责人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的具体实施,对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
制定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保障协作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协作队伍,包括但不限于施工队伍、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等。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3. 各协作队伍设立安全员,负责本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培训(1)协作队伍在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全体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新员工入职后,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安全教育(1)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协作队伍的安全意识。
(2)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对严重违规者进行处罚。
3. 安全检查(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 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2)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5. 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考核(1)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安全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
(2)对安全工作不力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各协作队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以上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协作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工期,为公司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模版(二篇)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模版一、考核目的与原则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是为了提高协作队伍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确保协作队伍的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
本考核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协作队伍安全管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考核原则如下:1.公平公正:考核过程中要保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所有人员都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
2.激励导向:考核结果应该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人员应该予以适当的惩罚。
3.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全面评价协作队伍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考核内容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的宣贯情况、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等。
2.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包括安全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培训效果的评估等。
3.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情况等。
4.事故处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包括事故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应急响应能力的发挥情况等。
5.安全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包括安全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的措施和效果等。
三、考核流程协作队伍安全管理的考核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考核指标的确定:由协作队伍安全管理部门制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实际工作为依据。
2.考核对象的确定:考核对象应包括协作队伍的各个职责部门和个人,考核对象应明确责任和权力。
3.考核标准的制定:根据考核指标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标准应具体明确、可操作、量化衡量。
4.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准备考核报告。
5.考核结果的评议:安全管理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评议和审查,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6.奖惩措施的执行: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表现差的人员给予相应惩罚,并进行相应档案记录。
分包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分包协作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施工单位合作的分包协作队伍。
三、职责分工1. 施工单位:(1)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对分包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对分包协作队伍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4)对分包协作队伍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2. 分包协作队伍:(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5)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分包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2)分包协作队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分包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分包协作队伍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分包协作队伍应按规定使用;(2)施工过程中,分包协作队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分包协作队伍应立即报告施工单位,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2)施工单位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分包协作队伍,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的分包协作队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协作队伍资源库与信用评价管理暂行规定
协作队伍资源库与信用评价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协作队伍管理,预防和减少协作队伍引进不当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提高工程分包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分包单位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协作队伍包括业主指定的施工队伍、投标合作队伍及公司引进的分包队伍。
第三条信用评价是指依据公司设定的评分标准及评价方法对协作队伍的履约能力及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和综合评定。
第四条协作队伍资源库与信用评价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公司建立集中统一的协作队伍资源库及信用评价制度,项目部按职责分工做好资料上报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的协作队伍的入库与考核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工程管理部是协作队伍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作队伍资源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指导项目部进行协作队伍信用评价,对上报的评价材料进行审查、监督和最后评定,定期发布信用评价结果。
第七条项目部负责协作队伍信用评价工作,并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项目部所有协作队伍基本资料和评价情况,为公司协作队伍资源库与信用评价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资料。
第三章资源库建立与管理第八条协作队伍资源库内容。
协作队伍资源库,是指与公司有分包合作关系的所有协作队伍关于名称、资质、能力、业绩、人员、设备、信誉与评价等方面的电子档案资料。
包括以下内容:(一)资质证明材料电子扫描件(二)协作队伍资源库基本资料(三)协作队伍合格名单(四)协作队伍黑名单第九条资质证明材料的审核。
对首次进入资源库的协作队伍,对资质证明材料原件(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法人委托书、类似工程业绩证明等)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或扫描件上标记“已核,与原件一致”字样,审核人在复印件上签名并标注日期。
第十条资源库每季度更新一次。
项目部务必季末15日前,将所有协作队伍有关材料上报工程管理部,做到及时更新。
上报材料包括:(一)资质证明文件的电子扫描件(已标注复核),主要包括: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法人委托书、现场人员设备清单、类似工程业绩证明等。
协作队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办法一、目的为进一步强化对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凡在项目部有分包劳务、分包工程或其他施工任务的外来协作队伍,均应遵守本管理规定。
三、工作程序1、一般要求(1)为规范项目部协作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协作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防止和减少协作单位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协作单位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协作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制订本管理办法;(2)本办法所指协作单位是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新建村承包商营地建安及市政工程项目部范围内承揽有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或其他施工任务的非本项目的所有施工单位;(3)所有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4)所有协作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服从项目的统一管理,并在本办法的指导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施工生产安全;(5)项目部协作单位的选用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各部门、工区不得选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协作单位;(6)项目每年对协作单位进行定期评审,对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2、安全职责(1)项目安全管理部门代表项目部对项目所属各协作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使总的监督管理职能,并对各协作单位安全生产进行业务指导;(2)各协作单位专职安全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现场安全检查、班前会、安全巡查、作业人员平时的安全教育与学习、安全活动的开展、安全生产情况的统计、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参与相关事故调查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项目安全办的统一管理;(3)各协作单位必须全力支持本单位专(兼)职安全人员的工作,服从本单位专职安全人员的监督与管理;(4)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按其职责分工,在职能范围内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本项目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5)项目各工区对所辖区域内的协作单位施工人员及设备运行情况行使安全监管职权。
班组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班组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规范班组设备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和保护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和班组工作效率,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责任与义务1. 班组负责人是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和维护。
2. 班组成员要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保证设备完好无损。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 设备的使用(1)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班组负责人的批准,并填写设备使用申请表。
(2)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使用设备。
(4)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5)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清理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功能。
2. 设备维护(1)设备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2)设备维护前必须确认设备已经停机,并进行必要的锁定和标识。
(3)设备维护必须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维修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4)设备维护后必须进行设备巡检,确保设备在维护后正常运行。
(5)设备维护人员必须熟悉设备使用规范,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处理。
四、设备保养与保管1. 设备保养(1)设备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定期进行,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2)设备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3)日常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需要定期进行。
(4)定期保养包括设备的更换零部件、校正和检修等工作,需要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
2. 设备保管(1)设备必须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2)设备保管地点必须符合防火、防潮、防尘和通风要求。
(3)设备保管场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设备要摆放整齐,并做好防护措施。
(4)设备保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接收、移交和交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五、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的分类(1)设备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液压故障和其他故障等。
公司车队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车队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公司车队设备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车辆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各项工作,确保车辆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效益。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其相关设备,包括公务车、运输车、特种作业车等。
3. 车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二、车辆使用管理1. 车辆使用前,驾驶员必须进行日常检查,确认车辆各项指标正常,确保安全行驶。
2.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合理安排行车路线,避免违章和事故发生。
3. 非工作时间,未经批准,车辆不得私自使用。
4. 车辆归还时,应保持车内外清洁,停放于指定位置。
三、车辆维护保养1. 车辆应按照厂家推荐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保养。
2. 保养内容包括发动机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件的检查与维护。
3. 保养记录应详细登记,包括保养时间、项目、费用及保养人员等信息。
四、车辆检修管理1. 车辆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诊断和修理。
2. 对于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证质量。
3. 修理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车辆恢复正常性能。
五、安全管理1. 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安装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急救包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3.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六、费用管理1. 建立车辆费用预算制度,合理控制运营成本。
2. 车辆使用、保养、维修等费用应实时登记,定期审核。
3. 对于超出预算的费用,应进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七、信息化管理1. 利用车辆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和使用情况。
2. 定期对车辆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车辆配置和运营策略。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车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班组设备管理制度模版
班组设备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制度旨在规范班组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适用于本班组所有使用设备的员工。
二、设备清单及保管责任1. 班组设备清单:1.1 设备名称:列出班组所使用的各类设备名称;1.2 设备型号:详细记录设备的型号和规格;1.3 设备数量:明确设备的数量;1.4 责任人:指定设备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和维护。
2. 设备保管责任:2.1 设备责任人:每个设备都应指定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维护和日常巡检;2.2 负责人变动通知:设备责任人变动时,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更新设备清单。
三、设备使用规范1. 设备操作规程:1.1 设备操作流程:提供设备操作的详细流程和步骤;1.2 操作注意事项:列出设备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安全规范;1.3 禁止操作行为:明确禁止进行的危险操作和违反规定的行为。
2. 设备维护保养:2.1 定期检查:制定设备定期检查计划,并告知责任人;2.2 维护保养记录:在设备维护时,需要进行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的签名;2.3 故障处理:如发现设备故障,需及时上报并进行修理。
3. 设备保管安全:3.1 设备存放:明确设备的存放位置,确保设备安全、整齐并防止损坏;3.2 安全防护措施:告知相关人员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相关人员按规定执行;3.3 异地使用申请:如需将设备移至其他地方使用,应事先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备相关人员。
四、设备更新与报废1. 设备更新:1.1 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维护状况,制定设备更新计划;1.2 提案与审批流程:提出设备更新提案,并按规定流程进行审批;1.3 更新合同签订:选择供应商,签订更新合同,并及时更新设备清单。
2. 设备报废:2.1 报废审批流程: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保修期限,制定设备报废审批流程;2.2 报废程序:按照审批流程确定设备的报废程序,包括设备报废申请、报废评估和报废处置;2.3 报废处置:经过评估后,确定设备的报废处置方式。
外部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和协作队伍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合作的各类外部协作队伍,包括施工队伍、劳务派遣单位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外部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安全管理职责:1. 负责对外部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2. 对外部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进行审核和监督;3. 定期对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条外部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职责:1.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2. 配合公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3. 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 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六条公司负责对外部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1.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 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4. 应急救援知识。
第七条外部协作队伍应组织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八条公司定期对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1. 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2. 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3.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4. 设备设施安全状况;5. 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第九条协作队伍应定期进行内部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外部协作队伍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2. 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 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4.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制度范本(二篇)
协作队伍安全管理考核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协作队伍的所有成员。
第三条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防范措施得力,不发生事故为目标。
第四条搞好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各级领导的责任,各级领导应当对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各成员应当共同参与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透明、有规可循的原则。
第六条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
第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协作队伍负责人所有。
第二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八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制度,对协作队伍涉及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确定危险源防范措施。
第九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明确责任范围和要求。
第十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安全工作标准,要求各成员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不得随意违规。
第十一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危险源和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保障协作队伍安全。
第十二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职业卫生防护制度,确定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要求,确保成员的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协作队伍应当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对协作队伍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协作队伍应当建立安全文化教育培训制度,对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五条协作队伍应当建立安全考试制度,对成员进行定期安全考试,以检验成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协作队伍应当建立奖励制度,对在安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成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协作队伍应当建立违规处罚制度,对严重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成员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协作队伍应当建立事故统计制度,按照事故的性质、原因进行分类统计,进行安全事故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25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25篇)生产设备管理制度(通用25篇)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篇1(一)管理制度1、全厂的设备固定资产由设备组负责管理。
2、设备固定资产:单台设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购置价(出厂价、运杂费、安装费、管理费等)在800元以上者列入设备固定资产。
3、设备选型、安装、移交使用,建档封存,厂内部调剂、向矿申请更新改造、报废、确定修旧方案由设备组负责。
4、生产设备操作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上岗使用。
5、未经设备组办理及生产厂长同意,不得调整、变动设备的安装地点和使用条件。
6、未经设备组办理及生产厂长同意,不得改变设备的结构附属装置、电机等。
(二)考核办法1、无证或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设备者处30—50元扣款,造成设备损坏的,其修复费用由责任者承担。
2、擅自变动设备安装地点位置者,除令其将设备放回原处外,处30—50元扣款,造成设备损坏的,其修复费用由责任者承担。
3、擅自改变设备原有的结构,附属装置电机等到,处30—50元扣款,恢复设备完好的费用由责任者承担。
4、不按要求使用设备,擅自改变设备的使用条件,除令其按要求使用,恢复原来的使用条件外,处30—50元扣款,造成设备损坏的,其修复费由责任者承担。
5、已被定人定机,有操作证的设备使用人,在其操作使用期间,如不爱护设备、违章操作、拼设备,造成设备损坏的,其修复费用责任者承担。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工程分包、船舶及机械设备租赁的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交建及所属各企业、各事业部、各区域总部、总承包公司、各直属项目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受中交集团委托,由中国交建代管的存续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审查、准入、清退机制,明确安全、环保职责,依照工程特点和需要合理选择分包队伍、租赁船机设备,严格分级管理,杜绝非法分包、转包或违规租赁船机设备。
第二章工程分包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工程分包是指工程总承包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实施的行为。
工程设备组管理制度
工程设备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工程设备组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程设备组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工程设备组,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
第三条工程设备组管理遵循合理、经济、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第四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是工程设备组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工程设备组应当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职责,维护公司的财产安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工程设备组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公司设备管理部门。
第二章设备的分类管理第八条公司设备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类,根据其使用范围,分为五种类别: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仪器仪表和小工具。
第九条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机床、起重设备等设备,主要用于公司的生产作业。
第十条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主要用于公司的日常办公。
第十一条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等车辆,主要用于公司的出行和货物运输。
第十二条仪器仪表包括测量仪器、分析仪器等设备,主要用于公司的科研和检测。
第十三条小工具包括刀具、工具箱等设备,主要用于维修和维护工作。
第十四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
第十五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和更新。
第十六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当编制设备清单,明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责任。
第三章设备的采购管理第十七条公司设备的采购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严格执行采购程序。
第十八条设备采购应当经过合理的评估和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十九条设备采购应当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
第二十条设备采购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签订正式合同,并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二十一条设备采购人员应当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得私自接受或索取回扣、佣金等违规行为。
对建立协作队伍长久合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对建立协作队伍长久合作机制的几点建议当下,公司在政府4万亿投资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业务总量同步大幅增长,并抓住机遇进军新领域。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公司遇到了不少矛盾,首先就是公司业务量骤增与自身施工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急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管理水平突出、信誉好的协作队伍合作,以补充自身资源的不足。
但分包市场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性,在当前对分包商的高需求下,如果选择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和增加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拥有一批优秀的协作队伍并能与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共同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公司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对建立协作队伍长久合作机制谈几点建议。
一、协作队伍管理目前现状及问题1、协作队伍选择难。
我公司尚处在初期起步阶段,自身拥有的协作队伍本身较少,加之在目前国内劳务用工市场紧缺的情况下,选择到良好的协作队伍就更加困难。
往往是现用现抓,强行向原有的协作队伍分派施工任务,造成协作队伍管理压力增大,施工管理水平下降。
另外,受人为因素影响使用部分有关系的协作队伍,削弱了合同约束力,一旦出了问题,将完全失控,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2、协作队伍管理、配合不默契劳务协作层面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约束,其自身管理尚处于凭借一般经验进行家族式的粗放管理,缺乏系统的正规管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不能与项目合作良好对接,增加管理难度及风险。
3、协作队伍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协作队伍中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拥有自有机械加劳务计件承包式,这种协作队伍自身投入大,施工调度灵活,施工成本发生受工期影响较大,总体较容易受控。
第二种是外租机械加劳务计件承包式,这种模式普遍存在,因其施工队前期投入少,实现收益快,施工管理受市场依赖性强,中间环节多也造成其施工成本要高于第一种模式。
第三种是劳务机械转包,这种模式管理风险大,在前期管理中不易被发现,这也是在分包管理中坚决杜绝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西项目部
协作施工队自备设备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外协单位施工设备的管理,使施工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在施工生产中发挥作用,根据施工局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用于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景德镇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
第二条外协单位施工设备进场需填报设备进场报验单,报验单附设备出厂合格证、保险单等相关资料交由项目部商务部进行审核。
若有特种设备,还需将质监局出具的有效的监督检验合格证与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附上。
第三条对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设备及未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发放的“安全许可证”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
项目部商务部对禁止使用的设备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完善,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的设备及时清退出场。
第四条各单位进场设备必须按项目部要求做好相关设备的防护、标识工作。
填好原始记录备查。
第五条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无证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效期内相关作业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第六条项目部商务部每月定期对协作施工队设备与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设备隐患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结果。
第七条严格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章作业和盲目作业。
安全装置不齐全,工作不正常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第八条若设备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处理和保护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过程、损失情况等)和取证工作(包括照相和录像等)配合调查。
第九条本细则由项目部商务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