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65c78da38376baf1faece.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他们把一个电压为U电源(提供4V稳定电压)、一个定值电阻0R(阻值为300Ω)、电阻箱R1(0-999.9Ω)和一块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0-3V和0-15V)及开关S一个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一个盒内,并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检测盒,如图乙所示。
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B、D端的两接线柱相连,从而构成检测电路。
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经过计算得知短路处到B端的距离。
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取______V;(2)当电阻箱调为0,电压表示数为3V时,短路处到B的距离____m;(3)如果知短路位置改变,考虑测量值超电压表量程的可能。
既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又要确保不超电压表量程,电阻箱R1的取值范围____Ω;(4)如果电阻箱已经调到要求范围内的某阻值且读数为R1,推导出短路处到B端距离L1与电压表示数U0的关系式∶L1=______(用r、U、U0、R1、R0表示)【答案】0V-3V 0.25 100-600Ω0001()2R U U U RU r--【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压为4V,如果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15V的三分之一等于5V,大于4V,故应选择0~3V。
(2)[2]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0004V 3V 13V 3r U U R U L --=='= 故0m 2300Ω5Ω0cm 0.533R L r =⨯===' 故短路处到B 的距离 10.5m 0.25m 212L L =⨯='''= (3)[3]当短路发生在B 、D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004V 3V 13V 3R U U R U --=='= 即01300Ω100Ω33R R '=== 当短路发生在A 、C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3213R U U R U -==总 即022300Ω600ΩR R ==⨯=总则变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00Ω75cm 22Ωcm 300ΩR R R ''=-=-⨯⨯=总线故电阻箱R 1的取值范围为100Ω300Ω(4)[4]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得000112R R L U U r U -+= 则000110()2R U U U R L U r--=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如图乙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图中_______(填“A”或“B”或“C”)处的电流。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d30a623186bceb19e8bbce.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图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2)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4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A。
【答案】d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0.1 【解析】【分析】【详解】(1)[1][2]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2)[4]由表格可知,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没有单位。
(3)[5][6]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docx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80aaeb9bd64783e08122b3d.png)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基础训练】1.干电池和蓄电池对外供电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蓄电池充电时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如图所示是家用手电筒的剖面图,在手电筒的电路中,_______是它的电源,_______是它的开关,_______是它的用电器,_______是它的导线,请画出它的电路图。
3.如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
4.一本介绍用电常识的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格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A.短路B.通路C.断路D.有的断路,有的短路5.下列器件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6.在使用电池作电源时,不能用导线把电池两极直接连接起来,因为这样( ) A.电路不通B.有触电的危险C.电路中的电流很小,用电器无法工作D.会在导线中产生很大的电流,烧坏电池7.用两段导线、一节电池设法使一只小灯泡发光,某同学尝试了如图所示的几种连接,你认为其中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8.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哪个步骤是不必要的( )A.开关应是断开的B.连接电路时,一定要从电源正极出发,直至电源负极C.为保持各连接点接触良好,各接线柱要顺时针拧紧D.连接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不允许发生短路9.如图所示,关于手电筒中金属弹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弹簧可以改为塑料弹簧B.金属弹簧将弹性势能转化为电能C.金属弹簧将电能转化为光能D.利用金属弹簧的弹性和导电性防止电路接触不良,造成断路10.根据图中标出的电流方向,将电池组和电灯的符号分别填入电路中甲、乙两处,使电路完整且正确。
【提优拔尖】11.用_______符号表示电路_______的图,叫做电路图。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0a68abfc4ffe473268ab13.png)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因实验器材的限制,利用该电路无法直接测出热敏电阻的阻值,聪明的小张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根据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足够大;②控制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10℃,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数值,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26Ω;③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部分的操作是____。
(2)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_____。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张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未接入),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
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接ac、bc间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
小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乙中_____两端接入电压表。
A.a、b B.b、c C.a、c【答案】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短路A【解析】【详解】(1)为了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应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即调节电阻箱阻值来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2)因为热敏电阻R t与电阻箱串联,而电路电流保持不变,所以电路总电阻保持不变,读表可知,那么随着温度升高,变阻箱电阻增大,即热敏电阻R T的减小。
(3)如图乙: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断路,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而接ac、bc间有示数,则ab间一定发生短路;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路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定值电阻ab两端电压随热敏电阻R t减小而增加,故应接在ab之间,选A。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9e3affcf84b9d529ea7a3e.png)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进一步探究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法拉,用字母F表示。
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中用表示。
(1)如图,闭合开关,电容的两个极板将带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中,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改变电源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也发生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V282电荷量Q/C4×10-36×10-32×10-35×10-3电容C/F2×10-30.75×10-31×10-32×10-3(2)分析数据可知,电容C与电容器两端电压U及电荷量Q的关系式为:C=______。
(3)请把表格补充完整______。
(4)电容的大小不是由带电量或电压决定的,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为SCdε=(ε是一个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
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C表示总电容,C1、C2.……C n表示各电容器的电容)。
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1、S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则总电容C=______,总共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__。
【答案】B到AQCU= 2.5V 121221S SS d S dε+121221S Sd dUS Sε+【解析】【分析】【详解】(1)[1]充电过程中负电荷从A运动到B,正电荷从B运动到A,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为B到A。
(2)[2]由表中数据可知3-3210F 2V 410C -⨯⨯=⨯3-30.7510F 8V 610C -⨯⨯=⨯3-3110F 2V 210C -⨯⨯=⨯即Q CU =则Q C U =(3)[3]根据上题所得公式Q U C=,将表中数据带入可得 33510C 2.5V 210FQ U C --⨯===⨯ (4)[4][5]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电容决定式为S C d ε=则 111S C d ε= 222S C d ε=因为多电容器串联时 121111=nC C C C ++… 则12111=C C C + 带入12C C 、可得121221S S C S d S d ε=+则总共能够储存的电量为 121221US S S d C S d Q U ε+==2.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3d1bebb68a98270fefa01.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他们把一个电压为U电源(提供4V稳定电压)、一个定值电阻0R(阻值为300Ω)、电阻箱R1(0-999.9Ω)和一块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0-3V和0-15V)及开关S一个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一个盒内,并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检测盒,如图乙所示。
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B、D端的两接线柱相连,从而构成检测电路。
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经过计算得知短路处到B端的距离。
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取______V;(2)当电阻箱调为0,电压表示数为3V时,短路处到B的距离____m;(3)如果知短路位置改变,考虑测量值超电压表量程的可能。
既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又要确保不超电压表量程,电阻箱R1的取值范围____Ω;(4)如果电阻箱已经调到要求范围内的某阻值且读数为R1,推导出短路处到B端距离L1与电压表示数U0的关系式∶L1=______(用r、U、U0、R1、R0表示)【答案】0V-3V 0.25 100-600Ω0001()2R U U U RU r--【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压为4V,如果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15V的三分之一等于5V,大于4V,故应选择0~3V。
(2)[2]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0004V 3V 13V 3r U U R U L --=='= 故0m 2300Ω5Ω0cm 0.533R L r =⨯===' 故短路处到B 的距离 10.5m 0.25m 212L L =⨯='''= (3)[3]当短路发生在B 、D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004V 3V 13V 3R U U R U --=='= 即01300Ω100Ω33R R '=== 当短路发生在A 、C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3213R U U R U -==总 即022300Ω600ΩR R ==⨯=总则变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00Ω75cm 22Ωcm 300ΩR R R ''=-=-⨯⨯=总线故电阻箱R 1的取值范围为100Ω300Ω(4)[4]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得000112R R L U U r U -+= 则000110()2R U U U R L U r--=2.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 、B 、C 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的(“正确”或“错误”).(2)如图乙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__点,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了图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 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5)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丁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A.【答案】错误d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0.1【解析】【详解】(1)[1]若两灯泡串联,拆开一根导线,电路断路,两灯泡熄灭;若两灯泡并联时,拆开干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也同时熄灭,所以,根据拆开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都熄灭不能判定两灯泡是串联的,即小明的方法是错误的;(2)[2]由图乙所示电路图知道,测量完干路C处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将导线bd的d端改接电流表的“0.6”接线柱即可,即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3]由图丙所示电流表知道,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3)[4]由表格知道,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这是错误的;(4)[5]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应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6]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知道,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3f59bb76c66137ef061985.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他们把一个电压为U电源(提供4V稳定电压)、一个定值电阻0R(阻值为300Ω)、电阻箱R1(0-999.9Ω)和一块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0-3V和0-15V)及开关S一个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一个盒内,并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检测盒,如图乙所示。
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B、D端的两接线柱相连,从而构成检测电路。
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经过计算得知短路处到B端的距离。
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取______V;(2)当电阻箱调为0,电压表示数为3V时,短路处到B的距离____m;(3)如果知短路位置改变,考虑测量值超电压表量程的可能。
既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又要确保不超电压表量程,电阻箱R1的取值范围____Ω;(4)如果电阻箱已经调到要求范围内的某阻值且读数为R1,推导出短路处到B端距离L1与电压表示数U0的关系式∶L1=______(用r、U、U0、R1、R0表示)【答案】0V-3V 0.25 100-600Ω0001()2R U U U RU r--【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压为4V,如果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15V的三分之一等于5V,大于4V,故应选择0~3V。
(2)[2]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0004V 3V 13V 3r U U R U L --=='= 故0m 2300Ω5Ω0cm 0.533R L r =⨯===' 故短路处到B 的距离10.5m 0.25m 212L L =⨯='''=(3)[3]当短路发生在B 、D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004V 3V 13V 3R U U R U --=='= 即01300Ω100Ω33R R '=== 当短路发生在A 、C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13213R U U R U -==总即022300Ω600ΩR R ==⨯=总则变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00Ω75cm 22Ωcm 300ΩR R R ''=-=-⨯⨯=总线故电阻箱R 1的取值范围为100Ω300Ω(4)[4]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得00112R R L U U r U -+= 则000110()2R U U U R L U r--=2.小宇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时,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4498783c4bb4cf6ecd14a.png)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2 1.5V3VU⨯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 间测出L 1两端的电压.(3)在测L 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改接到C 接点上. (4)测出AC 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 1______或L 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 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答案】断开 短路 断路 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只做一次实验,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 【解析】 【分析】 【详解】(1)在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由图示可知,当灯泡L 1短路时,电压表短路,示数为0;当灯泡L 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0;(3)当采用步骤3的操作时,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不能测出灯泡L 2两端的电压;(4)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由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时: (1)如果有3个电阻123R R R 、、,对阻值的要求是: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的电路(DOC)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的电路(DOC)](https://img.taocdn.com/s3/m/cb6a4acd26fff705cc170a61.png)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的电路13.1 从闪电谈起1.什么是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上电荷叫摩擦起电。
2.带电的物体的性质是什么?属于轻小物体的有哪些?带电的物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属于轻小物体的有:毛发,纸屑,通草球,灰尘等。
3.有关摩擦起电的例子有哪些?1、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跟着梳子动2、在一张纸上反复摩擦过的尺子迅速接近小纸屑时,小纸屑会被吸引;3、在干燥的气候里我们在晚上没光的地方脱毛衣时会看到有小火花;4.烘衣服产生静电用烘衣机烘衣服时,衣服在干热的空气中摩擦造成衣服上带有静电,穿时还会有黏身不舒服的感觉。
5.摸门把,金属物有触电现象此为大陆性气候或干燥地区常见的现象,因人在地毯上行走与地板摩擦,身上累积大量静电,触及金属物后放电;6、买食品时,食品袋会粘在手上不容易甩掉7、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4.解释下列现象:1 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细小的水流会看到细小的水流被塑料棒吸引发生弯曲。
原因是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上了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细水流)。
2 干燥的天气,用毛巾擦镜子,镜子上会有些“小毛毛”用毛巾擦镜子,使镜子带上了电荷,“毛巾上的小毛毛”属于轻小物体,能够被镜子吸引。
3 穿化纤布料的衣裳很容易沾上灰尘化纤布料相互摩擦会带上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灰尘)。
4 电视机,电脑的屏幕很容易沾灰电视机,电脑通电后,带上了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灰尘)。
5 脱毛衣时会有噼噼啪啪的小响声,夜晚还会看见有火花出现脱毛衣时,毛衣摩擦带上了电荷,会有噼噼啪啪的小响声,有火花出现,这种现象在干燥的环境容易产生。
6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会粘在竖直的墙壁上不掉下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带有电荷,能够被墙壁吸引。
7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容易沾手湿手上有水珠,摸铁器时,手上有水珠凝固,所以沾手,这与摩擦起电无关。
5.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摩擦起电?1,在干燥的环境下容易产生 2,只有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才会带电 3,摩擦起电属于静电,对人体有影响,但不会危及生命 4,物体不通过摩擦也可以带电6.物体带电的方式有哪些?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即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0189ecfc789eb162dc830.png)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U⨯2 1.5V3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1)小红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发现指针偏向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其原因是_____。
线路连接正确后,再次闭合开关S,此时,灯L1较亮,灯L2较暗。
九年级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aa237c192e45361066f5e9.png)
九年级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____.(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 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 ,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________,它两端电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____?【答案】 左 0.4A 1.52W 变小 变大 先增大在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3.8=0.3810P V I A U W==,因此电流表选择0~0.6A 的量程;用线把电流表0.6A 的接线柱、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连起来即可:(2)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3.8V,使电压表的示数由3V增大到3.8V,要使灯泡电压增大,需要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3.80.4 1.52P UI V A W==⨯=;(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路总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大,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电路电流=UIR R+,则根据P滑=I2可知:22222000()100220U U R URR R R R R R RR⨯==Ω+++++Ω;又因为R的变化范围是0~20Ω,所以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它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R滑=1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点睛】点评:本题涉及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要认真审题,注意隐含条件,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U AB/V U BC/V U AC/V2.4 1.43.8【答案】断开短路断路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只做一次实验,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解析】【分析】【详解】(1)在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由图示可知,当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短路,示数为0;当灯泡L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0;(3)当采用步骤3的操作时,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不能测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4)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由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4)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小灯泡__________,另一个小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5)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断开另一灯熄灭原来两小灯泡变暗影响不亮变亮不相同【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将整个电路串在一起,(包括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源);它的特点就是:(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串联的优点:所以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这都断了.【详解】(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如闭合开关连接电路,会损坏灯泡,故答案为断开;因两灯串联,两灯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只取下时,线路就断了,则另一只肯定熄灭,故答案为另一灯熄灭;(2)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当加入一只灯后,各灯两端的电压就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答案为两灯都变暗;(3)串联电路的特点正是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故答案为相互影响;(4) 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小灯泡被短路后,没有电流流经被短路的小灯泡,短路的小灯泡肯定不亮了,故答案为不亮;电路变成了另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那此时另一只灯泡分得的电压升高,相应的就会变亮了,故答案为变亮.(5)实验中,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选择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4.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1)小红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发现指针偏向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其原因是_____。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425e6e50e2524de4187e14.png)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时:(1)如果有3个电阻123R R R 、、,对阻值的要求是:__________。
A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相等B .三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有两个相等C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不相等(2)小明的实验记录如表格,请把第二次和第三次所用电阻填入表中:(________)(3)如果某次实验第一条支路电流大约0.5A ,第二条支路电流大约0.4A ,那么他在实验中所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应该是________。
A .始终用小量程测支路和干路电流B .始终用大量程测支路和干路电流C .用小量程测支路,用大量程测干路(4)如果在第3次时所用电流表发生故障,换了一块表,则_________。
A .前两次的也不要了,全部重新测量B .只把第3次数据重新测量【答案】C 1R 、3R ;2R 、3R C A【解析】【详解】(1)[1]实验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实验中使用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不相等,故选C 。
(2)[2]由表可知,本实验电路只有两条支路,每次只能选择两个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所以第二次实验用电阻R 1和R 3,第三次实验用电阻R 2和R 3。
(3)[3]电流表的小量程为0~0.6A ,大量程为0~3A ,为了安全干路用大量程,为了精确支路用小量程,故选C 。
(4)[4]因每个电流表的误差不同,所以前两次的也不要了,全部重新测量,故选A 。
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电流表应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8A0.18A0.36A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6A0.16A0.32A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断开串联 C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解析】【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由此解答;(2)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向偏转;由图先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再读出其示数;(3)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详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C点;(2)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3)由题意可知,小亮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②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故答案为断开;串联; 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3.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的(“正确”或“错误”).(2)如图乙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__点,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了图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 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5)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丁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A.【答案】错误d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0.1【解析】【详解】(1)[1]若两灯泡串联,拆开一根导线,电路断路,两灯泡熄灭;若两灯泡并联时,拆开干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也同时熄灭,所以,根据拆开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都熄灭不能判定两灯泡是串联的,即小明的方法是错误的;(2)[2]由图乙所示电路图知道,测量完干路C处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将导线bd的d端改接电流表的“0.6”接线柱即可,即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3]由图丙所示电流表知道,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3)[4]由表格知道,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这是错误的;(4)[5]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应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6]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知道,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48c6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6.png)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压B.若测量L1两端电压,需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间,且电压表正接线柱接a点C.实验得到的结论为: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D.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2.小聪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电路。
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
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
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
小聪利用两个开关S1、S2改进了电路。
通过对开关S1、S2的操作,可以取消自动功能,使灯一直被点亮或者一直不亮。
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A.B.C.D.3.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A.只闭合S1B.只闭合S2C.S1、S2都闭合D.S1、S2都断开4.如图所示,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它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
其工作电路有如下要求: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L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M才能启动,开始运动。
下图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A.B.C.D.5.三只小灯泡在电路中的连接如图所示,当开关S突然闭合时,三只灯泡()A.只有灯L1熄灭B.三只全部熄灭C.L1、L2同时熄灭,L3仍然会发光D.三盏灯都不会熄灭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两次示数之比为3︰4,则开关断开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A.1︰3B.3︰1C.3︰4D.4︰37.某保密室有三道锁,解开一道锁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只有当第一道人脸识别锁解开时,再放置左手或右手食指成功进行指纹解锁时,门上的绿色通行灯L才会发光。
则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8.工作和生活中,手机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工具。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e297a6a216147916112895.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他们把一个电压为U电源(提供4V稳定电压)、一个定值电阻0R(阻值为300Ω)、电阻箱R1(0-999.9Ω)和一块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0-3V和0-15V)及开关S一个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一个盒内,并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检测盒,如图乙所示。
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B、D端的两接线柱相连,从而构成检测电路。
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经过计算得知短路处到B端的距离。
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取______V;(2)当电阻箱调为0,电压表示数为3V时,短路处到B的距离____m;(3)如果知短路位置改变,考虑测量值超电压表量程的可能。
既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又要确保不超电压表量程,电阻箱R1的取值范围____Ω;(4)如果电阻箱已经调到要求范围内的某阻值且读数为R1,推导出短路处到B端距离L1与电压表示数U0的关系式∶L1=______(用r、U、U0、R1、R0表示)【答案】0V-3V 0.25 100-600Ω0001()2R U U U RU r--【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压为4V,如果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15V的三分之一等于5V,大于4V,故应选择0~3V。
(2)[2]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0004V 3V 13V 3r U U R U L --=='= 故0m 2300Ω5Ω0cm 0.53cm3R L r =⨯===' 故短路处到B 的距离 10.5m 0.25m 212L L =⨯='''= (3)[3]当短路发生在B 、D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004V 3V 13V 3R U U R U --=='= 即01300Ω100Ω33R R '=== 当短路发生在A 、C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3213R U U R U -==总 即022300Ω600ΩR R ==⨯=总则变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00Ω75cm 22Ωcm 300ΩR R R ''=-=-⨯⨯=总线故电阻箱R 1的取值范围为100Ω300Ω(4)[4]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得000112R R L U U r U -+= 则000110()2R U U U R L U r--=2.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4)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小灯泡__________,另一个小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5)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断开另一灯熄灭原来两小灯泡变暗影响不亮变亮不相同【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将整个电路串在一起,(包括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源);它的特点就是:(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串联的优点:所以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这都断了.【详解】(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如闭合开关连接电路,会损坏灯泡,故答案为断开;因两灯串联,两灯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只取下时,线路就断了,则另一只肯定熄灭,故答案为另一灯熄灭;(2)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当加入一只灯后,各灯两端的电压就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答案为两灯都变暗;(3)串联电路的特点正是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故答案为相互影响;(4) 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小灯泡被短路后,没有电流流经被短路的小灯泡,短路的小灯泡肯定不亮了,故答案为不亮;电路变成了另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那此时另一只灯泡分得的电压升高,相应的就会变亮了,故答案为变亮.(5)实验中,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选择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3.小刚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1fef6584254b35eefd34c0.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U⨯2 1.5V3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01b25ebed5b9f3f90f1c7c.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2 1.5V3VU⨯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答案】断开短路断路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只做一次实验,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解析】【分析】【详解】(1)在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由图示可知,当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短路,示数为0;当灯泡L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0;(3)当采用步骤3的操作时,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不能测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4)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由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电流表应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8A0.18A0.36A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6A0.16A0.32A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断开串联 C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解析】【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由此解答;(2)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向偏转;由图先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再读出其示数;(3)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详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C点;(2)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3)由题意可知,小亮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②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故答案为断开;串联; 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4.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___________)(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答案】短路电流表A2被烧坏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解析】【分析】【详解】(1)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电路发生了短路故障,若闭合开关S,由于电路发生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电流表A2被烧坏.(2)改正电路如图:(3)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点睛】电路中发生短路的危害,可能烧毁电流表或电源,为避免短路发生,可采用试触法.5.在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中的电流与干路电流的关系”时,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测量出支路和干路电流的电路,把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内.(______)(2)小明同学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灯泡立即发光,一个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是_____,还有一处是_____.(3)小明排除故障后开始实验,正确得出电流表示数如表实验次数I1/A I2/A I3/A1 0.100.20 0.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和支路中的电流关系是_____(可用字母表达式表示).但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答案】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I3=I1+I2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正进负出;(3)多次实验找出普遍性规律;【详解】(1)从电源正极依次串联开关、灯泡L1、电流表A1、电流表A回到电源负极,然后将灯泡L2和电流表A2串联后并联在灯泡L1和电流表A1两端,如下图所示:(2)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灯泡立即发光,说明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一个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3=I1+I2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要得到普遍规律,需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因此需更换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6.如图所示,小刚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2.5V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1)关于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刚给出了四种猜测: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D.两盏灯同时被烧断四个猜想中,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根导线.从它们中间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是_____和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的数据如表,得出的结论有: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和;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请你对上述结论分别进行评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论_____(填①或②)是错误的.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③④用它们检测电路故障容易烧坏另一个灯泡②采用同样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或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解析】【详解】(1)把两盏灯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突然熄灭,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把其中某盏灯的灯丝烧断了,故A可能性大;正常工作的电路发生短路的可能性较小,两盏灯同时被烧断的可能性也较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c916aa650e52ea5418983b.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在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则应对电压表进行______;(2)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3)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4)测出L1两端电压后,小明同学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
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理由:______;(5)测出AB、BC、AC之间的电压,记录在图表格中。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此结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U AB/V U BC/V U AC/V3.1 1.44.5【答案】机械调零不相同 2.0 电压表换用0~3V量程,重做实验不正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实验存在偶然性,需多测几组数据【解析】【分析】【详解】(1)[1]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的左边,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此时应对电压表进行机械调零。
(2)[2]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中,为了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采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3)[3]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大量程,其示数为2.0V。
[4]2.0V远小于15V,容易产生误差,为了读数更准确,电压表应该换用0~3V的小量程,重新完成实验。
(4)[5][6]不正确,理由是根据电流流向,电流从电压表正极进、负极出的原则可知,将与A 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5)[7]实验中只测出了一组AB、BC、AC之间的电压,便得到结论,一次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多测几组数据。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505da9c281e53a5802ffb3.png)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他们把一个电压为U电源(提供4V稳定电压)、一个定值电阻0R(阻值为300Ω)、电阻箱R1(0-999.9Ω)和一块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0-3V和0-15V)及开关S一个用导线连接起来装入一个盒内,并引出两根导线到盒外,制成检测盒,如图乙所示。
检测时将盒外的两根导线分别与模拟输电线B、D端的两接线柱相连,从而构成检测电路。
通过读取盒内电压表的示数、经过计算得知短路处到B端的距离。
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取______V;(2)当电阻箱调为0,电压表示数为3V时,短路处到B的距离____m;(3)如果知短路位置改变,考虑测量值超电压表量程的可能。
既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又要确保不超电压表量程,电阻箱R1的取值范围____Ω;(4)如果电阻箱已经调到要求范围内的某阻值且读数为R1,推导出短路处到B端距离L1与电压表示数U0的关系式∶L1=______(用r、U、U0、R1、R0表示)【答案】0V-3V 0.25 100-600Ω0001()2R U U U RU r--【解析】【分析】【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示数要不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压为4V,如果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15V的三分之一等于5V,大于4V,故应选择0~3V。
(2)[2]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知0004V 3V 13V 3r U U R U L --=='= 故0m 2300Ω5Ω0cm 0.53cm3R L r =⨯===' 故短路处到B 的距离10.5m 0.25m 212L L =⨯='''=(3)[3]当短路发生在B 、D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01004V 3V 13V 3R U U R U --=='= 即01300Ω100Ω33R R '=== 当短路发生在A 、C 两点时,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知13213R U U R U -==总即022300Ω600ΩR R ==⨯=总则变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600Ω75cm 22Ωcm 300ΩR R R ''=-=-⨯⨯=总线故电阻箱R 1的取值范围为100Ω300Ω(4)[4]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可得00112R R L U U r U -+= 则000110()2R U U U R L U r--=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灯L 不亮,电压表V 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在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则应对电压表进行______;(2)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3)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4)测出L1两端电压后,小明同学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
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理由:______;(5)测出AB、BC、AC之间的电压,记录在图表格中。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此结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U AB/V U BC/V U AC/V3.1 1.44.5【答案】机械调零不相同 2.0 电压表换用0~3V量程,重做实验不正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实验存在偶然性,需多测几组数据【解析】【分析】【详解】(1)[1]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的左边,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此时应对电压表进行机械调零。
(2)[2]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中,为了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采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3)[3]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大量程,其示数为2.0V。
[4]2.0V远小于15V,容易产生误差,为了读数更准确,电压表应该换用0~3V的小量程,重新完成实验。
(4)[5][6]不正确,理由是根据电流流向,电流从电压表正极进、负极出的原则可知,将与A 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5)[7]实验中只测出了一组AB、BC、AC之间的电压,便得到结论,一次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多测几组数据。
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U⨯2 1.5V3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电流表应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8A0.18A0.36A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0.16A0.16A0.32A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断开串联 C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解析】【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由此解答;(2)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向偏转;由图先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再读出其示数;(3)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详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C点;(2)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3)由题意可知,小亮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②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故答案为断开;串联; 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所选的两灯泡的规格相同.4.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的(“正确”或“错误”).(2)如图乙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__点,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了图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 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5)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丁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A.【答案】错误d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0.1【解析】【详解】(1)[1]若两灯泡串联,拆开一根导线,电路断路,两灯泡熄灭;若两灯泡并联时,拆开干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也同时熄灭,所以,根据拆开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都熄灭不能判定两灯泡是串联的,即小明的方法是错误的;(2)[2]由图乙所示电路图知道,测量完干路C处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将导线bd的d端改接电流表的“0.6”接线柱即可,即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3]由图丙所示电流表知道,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3)[4]由表格知道,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所测电流都没有单位,这是错误的;(4)[5]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应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6]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知道,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7]如图丁知道,a、b、d分别在支路,c在干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所以,a中的电流大小是:I a=I c -I b -I d =0.6A-0.3A-0.2A=0.1A。
5.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1)小明想测量干路中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电路时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并作出正确的连线。
(________)(2)连接正确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O为指针转轴)。
(_______)(3)小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改变电流表的位置,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支路电流I1/A支路电流I2/A干路电流I总/A10.300.160.4620.200.200.4030.240.340.58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发现,灯泡L1的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灯泡L2的电阻;若两灯泡灯丝长度材料相同,则灯泡__________的灯丝更粗。
【答案】干路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流大小之和小于L1【解析】【详解】(1)[1]从甲图中可以看到,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开关,再经过电流表后,经过灯泡L2的右端,就回负极了,这时电路中电流很大,灯泡L2的右端与电源负极的连线是错误的,应该把电源负极的连线接到灯泡L2的左端,这时灯泡L1和L2就并联接在电路了,如下图所示;(2)[2]从图乙可以看到,接入电路的电流表量程为0到0.6A,那么里面的每一刻度的大小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可知指针的位置,如下图所示;(3)[3]从表中数据可知,3次实验支路电流I1加上支路电流I2是等于干路电流I总的,可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流大小之和;(4)[4]并联电路,灯泡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在第1次实验数据中流过灯泡L1的电流比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RI,可知灯泡L1的电阻较小;[5]由于灯泡L1的电阻小于灯泡L2的电阻,若两灯泡灯丝长度材料相同,那么灯泡L1的灯丝更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