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类电视栏目品牌创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类电视栏目品牌创建
进入2012年,打造“品牌化”栏目,成为国内诸多电视频道的重心
所在。但整体观之,新闻类、文化类的电视栏目表现出增加趋势,而
政务类的电视栏目依旧凤毛麟角。网络传播时代,政务类电视节目如
何“破冰”,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注重?本文拟以曾创下“收视率比
热播电视剧还高”1纪录的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栏目为例实行分析,以探究政务类电视栏目的品牌建构的具体策略与途径。
一、秉承导向价值精心策划
在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根据对象的不同提出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观点、创意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成为摆在很多电视人面
前的一道重要课题。毕竟,一个好的栏目的设置,离不开前期的详细
规划。电视栏目所传达的内容,如果与新闻事件紧密相关,必须考虑
其栏目的导向价值。这是因为,电视新闻本质上也是实行舆论引导,
栏目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表明对相对应的人物、事件、或者特定现象以
及活动的意见、态度。导向价值是我们实行新闻策划时首要考虑的基
本前提。2新闻策划的导向价值常包含着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新闻价值;其二是宣传价值。其中,新闻价值主要侧重给人们传达的信息的分量,而宣传价值则是侧重于刊播后对社会的影响力,即是否能够起到协调
或者服务、控制等作用的社会效果。政务类电视栏目中涉及到的问题,时常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不但需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
同时也应兼具较高的宣传价值。这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并且秉
承准确的舆论导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2011年武汉电视台的“电
视问政”栏目采用直播的形式实行,当面就市民代表提出的问责问政
热点话题实行一一解答,与录播相比,其信息传达的新闻价值得以提升。“兑现承诺、优化环境”主题的确立,也鲜明地传达了问政的价
值旨向,确保了其导向的准确。个性化栏目,离不开独特的目的和目
标设计。目的设计就是对栏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的设计,是对栏
目在社会中扮演何种社会角色、完成何种社会功能的设计。目标设计
则是目的设计的具体落实,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设计上。3围绕“十大突
出问题整改”的总注重点,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栏目分为四个
部分实行了层层推动,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
为问政的主要目标,由此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四天的“电视问政”中,其主题以及涉及的具体单位分别列表如下:从表格中能够看出,
在围绕总注重点的基础上,“电视问政”的细分主题从四个不同的层面,对“兑现承诺、优化环境”的总主题实行了较好地诠释。每一主题,均与相关的部门相对应,既能够保证问政的实效,又能够协助受
众更好地厘清不同部门在“优化环境”中所承担的权责范围。
二、联系百姓实际真实传达
电视栏目的质量如何,受众的满意度是极为重要的参照标准。电视栏
目的品牌化之路,需要坚持观众至上的原则。因为,传播和接受是一
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传播者只有准确地把握受众的
心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观众就是电视
的母体,失去了观众,电视栏目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一)现场问政求“真”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的各个环节,均体
现了“真”这个特色,提出了很多紧密联系百姓生活实际的“真问题”。无论是曝光硚口区一经济适用房小区建成后不久墙体开裂成为“楼脆脆”,还是拍摄火车站附近打车遇司机绕远路;无论是暗访发
现政务中心无人值守、还是揭露专用自行车道长期被占用……“电视
问政”涉及到了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普通受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节目中,将记者的调查结果直接展示给主管部门领导,引导问政客体
直面矛盾、不回避问题,以便推动问题的解决。四场“电视问政”的
主持人尹晨芳在与作者实行交流时也认为:“电视问政”之所以广受
好评,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问政的“真实”。
(二)拓宽受众的参与方式,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作为政务类电视栏
目的“电视问政”,其受众定位为广大的市民。武汉电视台的“电视
问政”栏目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在无形中拉近了与更多受众的心理距离。来到现场的代表,也并非“陪衬”,都是有备而来。“普通住房
‘被豪宅’,能否减低中低收入家庭的税负?”、“如何杜绝同一条
道路上的反复施工?”“、一些新建小区的治安室大门紧锁,这样能
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吗?”等犀利的问题接连被提出,表达了民众们最
直接的诉求。除了现场提问,“电视问政”栏目还综合了多样的互动
形式。例如,在首场“电视问政”中,就有观众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向
武汉市城管局局长李记泽提问:现在租公共自行车需要交纳300元的
押金,请问李局长,收费方面能不能便宜点?问政现场,还频频把提
问环节直接连线到了街头巷尾。部分网友通过微博的提问,也在现场
得以表现。
(三)主持人问题犀利不“打圆场”,邀约特约评论员为节目增色
“电视问政”能够表现真实和反映问题,主持人的优秀表现无疑是其
中的一个亮点。出现在节目中的主持人,革新了传统电视栏目中作为“串场者”的角色定位,而是充当了市民代言人、社会观察者的身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电视问政”节目,还独辟蹊径引入
了增加特约评论员点评环节。通过专家对“问政”过程中所暴露出的
问题实行点评,一方面能够为更好地促动问题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案,
另一方面也搭建了学界和业界互动交流的良性平台。
三、媒体联动实现“二次传播”
“电视问政”的品牌建构及其影响力的扩展,离不开众多媒体联动实
现的“二次传播”。通过其它媒体的持续注重,推动了“电视问政”
品牌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一)中央媒体聚焦并给予高度肯定2011年11月23日晚,中央电
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2分46秒的时长,聚焦武汉市的首
场“电视问政”。201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也以《武汉直播“治庸风暴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局长电视问政直面“麻辣问题”》为题目,对首场“电视问政”实行了报道。报道分为三个部分实行了
归纳总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电视问政”的火辣犀利。11月25日,《人民日报》又刊发了评论文章———《多些“电视问政”的良性互动》,对武汉电视台的这个做法表示肯定。这篇评论中也指出,武汉“电视问政”的尝试,不但是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也拉近了政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