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岁次庚寅年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1年第1期法显(约317—420),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杰出的历史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西行求法,陆去海回,并带回大量梵本文献的第一位中国僧人。
舍身求法辟荒途法显有兄三人,都在童年夭亡了,父母唯恐“祸以次及”,他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佛寺做了沙弥。
法显从小对佛教就很虔诚,青年受了大戒,行为更是严谨,史称“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青少年时期的法显生活在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当时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大力提倡佛教;加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艰难困苦的生活幻想得到“神佛保佑”,也希望找到救星,于是,讲求行善罚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佛教,在山西境内便迅速传播并兴盛起来。
当时寺院占有土地日多,大批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上层僧侣穷奢极欲,引起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忧患,他们想通过传译印度戒律,建立、健全僧伽制度,以矫正时弊。
法显正是出于长期在佛教界的感同身受,出于对佛教现状的不满,慨然出国,寻求戒律。
对此,他在《佛国记》里写道:“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东晋隆安三年(399),已六十余岁高龄的法显与慧景等五人自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开始了长达十五年艰苦卓绝、几经风险的漫长求法历程。
他们西涉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古印度),再由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航行印度洋,从耶婆提国(今一说印尼苏门答腊,一说爪哇岛)北上,飘流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最后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外的十五年里,法显途经三十多个古国和地区,包括了我国的西北与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此行规模为中外交通史上前所未见。
诸真诞忌日期
诸真诞忌日期正月(夏正)初一:元始天尊寿诞、弥陀佛圣寿、纯阳真人飞升、陶元素真人飞升、东方七宿真人降、玉帝校世人神炁祿命、天腊、天中节、天仓开日、鸡日、恶日初二:宝圣佛圣寿、财神赵公明祭祀日、犬日初三:药王妙应真人孙思邈圣寿、广宁子郝大通真人圣寿、太白金星现世日、北斗翼圣真君降、万神集会日、龙会日、观音洗目日、猪日初四:玉晨大道君临玉霄宫日、天医孙真人圣寿、重阳全真开化真君飞升、佛印大师圆寂、开天纪元日、接灶、羊日初五:大慈佛圣寿、五路财神圣寿、全真清净散人孙不二真人诞、邓伯玉真人飞升、王仲甫真人飞升、人之五神集聚日、月忌日、五虚日、牛日初六:定光佛圣寿(一作初八)、清水祖师佛辰、雷斋、六耗日、厕鬼巡日、马日初七:北极玄天真武上帝降、张道陵成都驾鹤飞升、五斗帝君降、甘真人飞升、上会日、延神斋、人日初八:定光佛圣寿(一作初六)、五殿阎罗王包净君圣寿、江东神圣寿、八仙祭祀日、南斗星君降、诸星下界、四天王巡行、龙会日、谷日初九: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圣寿、五通仙诞、吴泰伯诞、南斗降、天证日、天日初十:地神诞、长生保命天尊降、十子日、日日十一:消灾解厄天尊降、湖神日、龙会日十二:天罡星君诞、大慈大悲天尊降十三:关圣帝君飞升、刘猛将军圣寿、雷师莫月鼎飞升、三元集圣日、杨公忌日、散灯日十四:陈皇君诞、三官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上元九炁天官圣寿、混元皇帝圣寿、西子帝君圣寿、佑圣真君圣寿、正一靖应真君圣寿、闾山临水夫人陈靖姑圣寿、门神户尉圣寿、张灵源真人飞升、三官朝帝、上元神会、北斗降、元神日、上元节十六:门神诞、三官下降十七:玄天上帝降、增上元、针刺日十八:成王古佛诞、越国英烈王汪华诞、三元内奏日、禳灾日十九:长春演道主教真人邱处机祖师圣寿、威济公圣寿、北阴圣母降、五瘟作病二十:西路财神杜宝诞、招财童子诞、南斗星降、小天仓日、补天穿廿一:天猷上帝降廿二:财神会、三尸神上天奏福日、封四海神日、四天王巡行廿三:张子平天师飞升、北斗降廿四:雷都光耀大帝圣寿廿五:天蓬上帝降、北斗出游、龙会日、老天仓日廿六:北斗降廿七:北斗降廿八:许真君降、酬财神廿九:北斗降、祭火星、送穷日、四天王巡行三十:北斗降、司命奏事、龙会日、四天王巡行二月(盛春)初一:勾陈天皇大帝圣寿、日宫太阳帝君圣寿、勾陈圣寿、刘渊然真人圣寿、一殿秦广王蒋净君圣寿、王郭真君飞升、翊圣真君降、斋春牛初二:济公菩萨佛辰、田公田婆诞、土地福德正神圣寿、陆修静天师飞升、万神都会初三:文昌梓潼帝君圣寿、龙神朝上帝、北斗降、万神都会初四:曹彬大将军圣寿、南斗六司真君降、观音洗目日初五:东华帝君圣寿(一作初六)、辟支佛圣寿、北极天蓬都元帅降初六:东华帝君圣寿(一作初五)、玄洲上卿苏仙君飞升、中神庆生日、雷斋、厕鬼巡日初七:十二面观音现、宜春谢真人飞升、斗星下降初八:玉皇张大帝圣寿、释迦牟尼佛出家日、罗汉成道日、庆古佛圣寿、昌福真君圣寿、三殿宋帝王余净君圣寿、东巴教白水神造坛日、三元真君朝元、真武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龙神超上帝、东斗降、白云忌初十:长生护身天尊降、太乙检阅神祗十一:尹虔子真人飞升、张石生真人飞升、李方回真人飞升、杨公忌十二:庄子受封南华真人日、稻花神生日、龙神朝上帝、花朝节十三:太乙先天老祖诞、中元冲应孚佑真君天台葛玄圣寿十四:闾丘方远真人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道德天尊圣寿、太上三清老祖圣寿、九天玄女娘娘圣寿、释迦牟尼佛涅槃日、精忠岳王圣寿、三山国王圣寿、紫琼真人飞升、药王菩萨孙思邈飞升、金仙人飞升、女仙薛洞玄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开漳圣王圣寿十七:东方雷祖诞、东方杜将军诞、台湾新竹都城隍公爷圣寿、陈正懿真人飞升、严通远真人飞升十八:四殿五官王吕净君圣寿、正阳开悟传道真君飞升、孔子卒十九:观音圣寿二十:保德真君降、北斗出游廿一:普贤菩萨佛辰、汶罗清水祖师诞、水母娘娘圣寿廿二:广泽尊王郭洪福圣寿、丹阳马钰真人飞升廿三:保德真君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台湾祖师庙建庙祭廿五:太上老君圣寿、玄天圣父明真帝君(玄天上帝)圣寿廿六:虚靖冲和徐真人圣寿、北斗降廿七:斗星降廿八:天魔神降廿九:清凉元君飞升、圣母元君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大慧真人降、龙神朝上帝、灶君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月(修寎)初一:二殿楚江王历净君圣寿、真人房长须飞升、真人张治飞升初二:陆修静天师诞初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圣寿、北极佑圣真君圣寿、王母娘娘圣寿、荠菜花神诞、蟠桃会、上巳节、麻姑献寿日、观音洗目日、龙神朝星斗、荡邪斋、斗降初四:张王爷诞、文宣王诞初五:大禹圣寿、南斗天蓬降初六:眼光圣母惠照明月元君(眼光娘娘)圣寿、张老相公圣寿、雷斋日、厕鬼巡日初七:龙神朝星斗初八:六殿卞城王毕净君圣寿、黄九祖诞、神僧慧安大师圆寂、梵僧法贤大师圆寂、北斗降、婆娑善神下、四天王巡行初九:张玉简真人飞升、蓬莱都水使者飞升、真武降、牛鬼神降初十:云神诞十一:麦神生日十二:中央五道圣寿、陶宏景真人飞升十三:神农皇帝圣寿十四:庐山教主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圣寿、正一玄坛武财神赵公明元帅圣寿、正一教开山张道陵祖天师圣寿、保生大帝吴真人圣寿、雷霆驱魔大将军雷万春圣寿、白玉蟾真人圣寿、元始天尊说法日、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准提菩萨圣寿、全真玉阳真人圣寿、山神圣寿十七:北岳神祠祭十八: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地祗(后土娘娘)圣寿、中岳大帝圣寿、玉阳子王处一真人圣寿、女仙玉阳真人圣寿、卢茂敛真人飞升、秦裕伯夫人诞、三茅真君得道日、茅山鹤会十九:太阳星君圣寿、南斗星降二十:子孙娘娘圣寿廿一:天猷神降廿二:朋友日廿三:海神天妃娘娘妈祖林默娘圣寿、天上圣母佛诞、英烈妃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准提斋廿五:通天大王诞廿六:鬼谷先生圣寿、杜昺真人飞升廿七:七殿泰山王董净君圣寿、车大元帅圣寿、斗降、龙神朝星斗廿八: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圣寿、仓颉至圣先师圣寿廿九:诸神朝东岳、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司命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四月(麦秋)初一:八殿都市王黄净君圣寿、太一道始祖萧抱珍真人圣寿、南方七宿降初二:太虚元君圣寿初三:慈敏真君圣寿、萧公圣寿、北斗北极翊圣降初四:文殊菩萨圣寿、梁国公狄仁杰圣寿、善才童子出参、万神善化、马王神祀初五:送生娘娘圣寿初六:太素三元君朝真、雷斋日、厕鬼巡日初七:北斗帝君降、南斗帝君降、西斗帝君降、水神金龙四大王祀、心肾一气拔给日初八:释迦牟尼佛圣寿、九殿平等王击净君圣寿、九子母佛圣寿、上海城隍圣寿、尹真人圣寿、葛孝先真人圣寿、陶淡真人飞升、解州关帝祀、善恶童子降、龙会太白、启夏斋、华光会、浴佛节、灵湫神会、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济世天尊圣寿、万神善化初十:何仙姑圣寿、清微神霄演法真人万玉山飞升十一:地破日十二:蛇王诞、元中大法师飞升、龙会太白十三:天尹真人圣寿、、河神圣寿、三皇帝君降十四:纯阳祖师吕洞宾圣寿、陈楠真人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释迦牟尼成佛日、正阳钟离祖师圣寿、吕纯阳真人飞升、张法乐真人飞升、昆山神会、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国师刘基卒、先天降圣节十七:十殿转轮王薛净君圣寿、刘混康真人飞升、翊圣真君降、北斗降、龙会太白十八: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圣寿、泰山碧霞元君圣寿、华佗神医圣寿、关公祭十九:张景华真人飞升、郑景世真人飞升、托塔李天王圣寿、龙会太白二十:曹国舅圣寿廿一:普贤菩萨圣寿、托塔天王李靖圣寿廿二:千手千眼观世音现廿三:王处一真人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凶猛日廿五:台湾武安尊王圣寿、季子诞、苏东坡忌日廿六:五谷大神神农氏圣寿、台湾南鯤鯓李大王爷圣寿、钟山蒋子文公圣寿廿七:台湾南鯤鯓范五王爷圣寿、北斗降廿八:药王菩萨圣寿、上元星君降廿九: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道悟禅师圆寂、司命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五月(建午)初一:南极长生大帝圣寿、东方朔仙翁圣寿、地腊、陶宏景仙翁圣寿、王真人飞升、城隍出巡日、天地交气、天帝游东井、端一初二:文天祥圣寿、天地交气、端二初三:北斗北极降、天地交气、端三初四:天地交气、端四初五:地祗温琼元帅圣寿、雷霆邓天君圣寿、万回和尚圣寿、九毒日、端五、续命斋、天地龙王朝玉帝、天地交气、玄黄交合、张天师祭、钟馗祭、五帝校命、天毒节、观音洗目、九毒日第一日初六:仰山庙祭、雷斋日、厕鬼巡日、九毒日第二日初七:朱太尉圣寿、巧圣先师圣寿、九毒日第三日初八:南方五道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东斗降、北斗降初十:太虚真人降十一:天下都城隍爷圣寿、天地龙王朝玉皇、天地交气十二:火神炳灵公圣寿、女仙杨敬贞飞升、天地交气十三:伽蓝菩萨圣寿、太乙先天老祖圣寿、关平太子圣寿、龙生日、竹生日、北斗降十四:北斗降、南斗降、四天王巡行、天地交气十五:药王韦真人飞升、南极老人星降、老君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九毒日第四日十六:刘安牛真人飞升、天地交合、九毒日第五日十七:杭州城隍圣寿、台湾萧府王爷圣寿、九毒日第六日十八:张巡真人圣寿、正一张道陵天师圣寿、正阳帝君钟离权飞升、杨文广真人飞升、收瘟日十九:佛印禅师圣寿、北斗出游二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马钰圣寿、纯阳真人飞升、北斗降廿一:天地交气廿二:中明王圣寿、孝娥神圣寿、马钰真人圣寿廿三:都城隍祀、北斗降、天地交气、四天王巡行廿四:雷尊圣寿、牛明王圣寿、天地交气廿五:东岳圣寿、、太平真君飞升、天地交气、九毒日第七日廿六:谷神生日、九毒日第八日廿七:范仲淹先生卒、保德真君降、瘟星出、九毒日第九日廿八:城隍圣寿、祀五道神廿九:台湾协灵灵显安镇忠惠王刘真人圣寿、台湾威显王许远圣寿、全真长玄真人圣寿、天地龙王朝玉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灵宝天尊圣寿、马丹阳真人圣寿、司命奏事、商山四皓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六月(精阳)初一:南极大帝圣寿、清灵真人降、祀五龙神初二:梅山福主圣寿初三:护法韦驮天尊菩萨佛诞、斗降初四:太素三元君朝真初五:南方五雷圣寿、月宫天子降初六:护国西齐王崔钰圣寿、护国显应公圣寿、崇宁真君圣寿、清水祖师圣寿、杨四将军圣寿、大禹圣寿、黄陵祭、田祖祀、清暑斋、雷斋、晒袍会、观音洗目日、厕鬼巡日初七:玄天降、瑶华帝君圣寿初八:天元甲子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陈府上圣寿、地神龙王朝玉帝初十:金乘如来圣寿、刘海蟾帝君圣寿十一:井泉龙王圣寿、田都元帅圣寿十二:黄庭坚先生圣寿、彭祖忌十三:鲁班先师圣寿、井龙王圣寿、龙母诞、小龙王圣寿、太乙朝元十四:曹洞四祖圣寿、于长文真人飞升、太乙真君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东华帝君圣寿、王灵天君圣寿、国师刘基圣寿、豁落王天君圣寿、海蟾帝君飞升、冲素真人飞升、太虚元君真人降、紫微王夫人降、龙华会期、北斗降、西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潘真人飞升、南斗降十七:闪电娘娘圣寿、四海龙王圣寿、赵广信真人飞升十八:太阳神圣寿、杨府圣主圣寿、缘督真人飞升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雷母圣寿、台湾南鯤鯓池二王爷圣寿、海蟾子刘操大仙飞升、四天王巡行二十:马真人圣寿廿一:陈府王爷圣寿、欧阳修先生圣寿廿二:曹娥娘娘圣寿、张元化真人飞升廿三:火神燧人氏圣寿、南极王夫人圣寿、玄灵高上帝关圣帝君圣寿、护法镇山灵官王善圣寿、马王爷圣寿、南方火神圣寿、虞翁生真人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圣寿、南极大帝圣寿、西秦王爷圣寿、二郎神圣寿、南斗降、天元甲子朝元廿五:三茅真君茅固圣寿、五谷神诞、九华真妃降、紫微王夫人降廿六:赤城王二郎真君赵昱圣寿、清凉真人圣寿廿七:地神龙王朝玉帝、老子封玉帝、斗降廿八:催生娘娘圣寿、火节廿九:天枢左相真君文天祥圣寿、许威灵王圣寿、九华真妃降、桐柏真人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九华真妃降、紫微王夫人降、南岳夫人降、北斗降、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七月(瓜时)初一:泗州佛圣寿、先天节、乞巧节初二:观音洗目日初三:县城隍圣寿、斗降初四:邱处机真人飞升、司命东卿君降初五:邵康节先生飞升、迎秋斋、三会日初六:禹王尊神圣寿、雷斋、厕鬼巡日初七:大成魁星帝君圣寿、七星娘娘圣寿、北斗圣寿、浮丘超应真君飞升、王子乔真人飞升、铸冶师陶安公飞升、西王母降、麻姑大仙降、玉帝校命、三官九府四十二曹同会日、地会日、道德腊、七夕节、中会、庆生中会斋、迎秋斋、神杀交会初八: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神杀交会初十:刘海仙圣寿、曹国舅大仙飞升、善法神降十一:自在天降十二:长春谭真人圣寿、彭祖圣寿、骊山老母圣寿、岳神飞升十三:大势至菩萨圣寿、王灵舆真人飞升十四:开基恩祖圣寿、三元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中元二品七炁地官清虛帝君圣寿、灵济真君圣寿、正道师尊圣寿、苏耽真人圣寿、女仙边洞玄飞升、真人徐志诚飞升、道通禅师圆寂、盂兰盆节、中元日、天真朝元、法岁周圆、神杀交会、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张元崇真人飞升、三元降十七:造化神降十八:太真西王母圣寿、韦处元真人飞升十九:伏羲氏八卦祖师圣寿、值年太岁星君圣寿、歧平真人飞升、天猷真君降、圣母化生日二十:月宫天子降廿一:普庵祖师圣寿、上元道化真君唐真人圣寿廿二:增福财神圣寿、希夷先生陈抟飞升廿三:天枢上相真君汉丞相诸葛孔明圣寿、火德星君圣寿、闾山法主圣公圣寿、法王圣君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龙树王菩萨圣寿、嘉应侯小张元帅圣寿、郑延平郡王圣寿、中央五雷圣寿、翊圣真君降、北斗星君出游廿五:通天护国嘉应侯圣寿、蓝采和圣寿、安期生真人飞升廿六:台湾新竹都城隍奶奶圣寿、二郎真君圣寿、林则徐圣寿廿七:神杀交会廿八:苏东坡先生卒、、西洛刘真人飞升廿九:天皇真人授六壬遁甲经、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地藏王菩萨圣寿、太上老君授三乘妙道、土府太岁尊神出游、司命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八月(剥枣)初一:神功妙济真君许逊圣寿、无名将军戴公圣寿、尹太和真人飞升、逐邪斋、莲花会、老君天寿会、六神日初二:造化神降初三:九天司命灶君圣寿、北斗星君圣寿、北斗降、龙神交会初四:天寿节初五:雷声普化天尊圣寿、朱孺子真人飞升初六:雷斋、厕鬼巡日初七:马仙娘娘圣寿、石泰真人飞升初八:瑶池大会、南斗降、北斗降、龙神交会、四天王巡行初九:青华帝君圣寿、观音洗目日初十:北岳大帝圣寿、铁拐李圣寿、钟离大仙飞升、女真戚元符飞升、天灸日十一:老子受封混元上德皇帝十二:西方五道圣寿、西方雷祖圣寿、长生真人圣寿、冷真人飞升、盐生日十三:太乙先天老祖圣寿、佐顺侯胡公圣寿、冲应真人太极左仙公飞升、卤生日十四:开基君主圣寿、抱真子姬洞明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太阴娘娘圣寿、临水夫人林靖姑圣寿、轩辕黄帝飞升、刘湛真人飞升、翠虚子石泰真人飞升、萧灵护真人飞升、仲秋节、月夕日、移花日、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台湾新竹都城隍公爷圣寿、天曹掠刺真君飞升十七:陶淡真人圣寿、长庚星降、南斗降十八:酒仙圣寿、白龙娘娘圣寿、潮神圣寿、女仙裴玄静飞升、四海龙王神会日十九:田在文真人飞升、中天师飞升、北斗降二十:日宫天子降廿一:杭州惠觉法师齐璧圆寂廿二:燃灯佛圣寿、广泽尊王圣寿、李昭灵真人降廿三:伏魔副将显王张飞圣寿、邢天王爷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灶君夫人圣寿、稻藁生日廿五:天仓开廿六:寿星现廿七:至圣先师圣寿、诸佛庆会东海、龙神交会、北斗降廿八:武侯孔明先生卒、四天王会事、天河归元廿九:牛文侯真人飞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诸神考校、灶君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九月(终玄)初一:南斗星君圣寿、妙济真君圣寿、南斗降、九皇斋第一日初二:北斗星君圣寿、太素三元君朝真、九皇斋第二日初三:灶君圣寿、五瘟圣寿、五方瘟神朝寿、九皇斋第三日、北斗降初四:九皇斋第四日初五:北方五雷圣寿、皇极日、九皇斋第五日初六:薛道光真人飞升、雷斋、九皇斋第六日、厕鬼巡日、初七:徐祖圣寿、九皇斋第七日初八:瑶池大会、龙神朝玉皇、九皇斋第八日、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九皇大帝圣寿、斗母星君圣寿、酆都大帝圣寿、重阳帝君圣寿、三奶李奶夫人圣寿、蒿里真人圣寿、寿春梅福真人圣寿、中坛元帅圣寿、费长房先生圣寿、玄天上帝飞升、上真东岳夫人飞升、重阳节、延算斋、九皇斋第九日初十:北岳大帝圣寿、松雪道人赵孟頫圣寿、斗母降、小重阳、观音洗目日十一:罢药市十二:西方五道圣寿、王肯堂先生诞十三:孟婆尊神圣寿、刘一明先生圣寿、稻箩生日、解州关帝祭十四: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女娲娘娘圣寿、台湾南鯤鯓吴三王爷圣寿、朱圣夫子圣寿、龙神朝玉皇、太阴朝元、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机神圣寿、诸天宿耀朝玉皇十七:天曹增福相公圣寿、金龙四天王圣寿、洪恩真君圣寿、财神圣寿、程伊川先生卒、龙门派郭守真律师飞升、龙神朝玉皇十八:酒仙圣寿、仓圣先师圣寿、北斗星君降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月合会二十:天帝游东井廿一:菩提达摩游东海廿二:北斗降廿三:萨守坚真人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灶君娘娘诞廿五:南极长生大帝降廿六:南斗星降廿七:清源真人诞、孙不二元君诞、俨公禅师圆寂、斗降廿八:华光菩萨圣寿、五显灵官圣寿、三眼灵耀马元帅圣寿、星源诞廿九:西宁县城隍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药师琉璃光王佛圣寿、北斗降、司命奏事、四天王巡行十月(小春)初一:东华大帝圣寿、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大帝周颠真君圣寿、楼观派马俭真人飞升、王长真人降、马元约天师飞升、西天王降、城隍巡日、五方五帝奏会日、成福斋、民岁腊初二:紫琼真人圣寿、张虚靖天师圣寿、初三:大茅应化真君茅盈圣寿、五瘟神诞、龙聚日、斗降初四:霞卿真人降、湛然真人降、蓬莱真人降、水清真人降、人乔真人降、人想真人降、聘水真人降、琼君真人降、太清真人降初五:达摩祖师圣寿、五风生日下会日、建功大会斋初六:五岳玉帝注生日、雷斋、厕鬼巡日初七:神光二祖圣寿、杨公祖师圣寿初八:南方火德星君圣寿、东府君朝玉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张巡真人飞升、斗星降初十:水仙尊王圣寿、刘关张结义日、西天王降、北斗降、十一:元化祖师圣寿、自在天降十二:齐天大圣斗战胜佛太乙散仙孙悟空佛辰十三:温元帅圣寿、朱衣星君祀、南斗降十四:海蟾帝君圣寿、马练师真人飞升三元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下元水官圣寿、痘神刘使者圣寿、五风生日、浦东顺济侯玉府大神金三飞升、钟离真人飞升、衡岳阿真人飞升、下元日、解厄日、东府君朝玉皇、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盘古大帝圣寿、东华帝君飞升、三元降十七:宓利柯及钵底神降十八:高鹊真人圣寿、五百罗汉会经日十九:林则徐卒二十:天师张继先圣寿廿一:巢谷真人飞升廿二:青山灵安尊王圣寿廿三:周仓将军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保圣天尊降廿五:感天大帝许真人圣寿、老子度尹真人廿六:痘症娘娘圣寿、北斗降廿七:北极紫微大帝降、东府君朝玉皇、斗降廿八:五显大帝圣寿廿九:朱仙姑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北极紫微大帝圣寿、灶君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冬月(毕辜)初一:秦始皇圣寿、东皇大帝圣寿、王洪执真人飞升、北斗降初二:周将军圣寿初三:水神晏公圣寿、斗降初四: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圣寿、安南尊王圣寿、观音洗目日初五:达摩祖师圣寿、启福斋初六:西岳大帝圣寿、惟严禅师圆寂、雷斋、厕鬼巡日初七:道宁禅师圆寂、玄天真武降初八:王洪临真人飞升、柳宗元卒、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天下放生日初九:东斗降、南斗降、北斗降初十:慈民菩萨圣寿、神霄玉清王圣寿十一:十方太乙救苦天尊圣寿十二:女仙谢自然飞升、智雨禅师圆寂十三:太乙先天老祖圣寿、海空智藏天尊降十四:伏羲皇帝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五:孟子卒、天帝游东井、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十六:盘古帝王圣寿十七:阿弥陀佛圣寿、天帝游东井、西斗降、北斗降十八:西方妙善弥陀佛圣寿、地母娘娘圣寿十九:大慈至圣九莲菩萨圣寿、日光天子圣寿、诸天华严菩萨圣寿、文殊佛圣寿、北阴圣母元君降二十:日宫天子降廿一:童子神降廿二:元始天尊圣寿、青山尊王圣寿廿三:护子神张仙圣寿、南斗圣寿、断崖禅师圣寿、南斗六司奏事、南斗降、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廿四:南斗星降廿五:感天大帝圣寿、北斗降廿六:北方五道圣寿、妙果天尊降廿七:印肃禅师圣寿、真人刘玄英飞升、斗降廿八:神医朱震亨圣寿、施勇悟真人飞升廿九:台湾新竹都城隍公爷圣寿、北斗降、四天王巡行三十:灶君奏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腊月(穷纪)初一:八仙会蓬莱初二:三茅真君茅衷圣寿初三:北斗北极降初四:阎罗王降、观音洗目日初五:圆满日初六:雷斋日、厕鬼巡日初七:八腊神圣寿初八:释迦牟尼成佛日、张英济王圣寿、王侯腊、腊八节、佛图澄圆寂、百福斋、北斗降、四天王巡行初九:韩湘子圣寿初十:萼绿华仙人降十一:慈猛日十二:中黄先生黄元吉真人飞升、太素三元君朝真、百福斋。
2010年藏历公历殊胜日对照表
2010(铁虎年)藏汉历对照表藏历铁虎年正月正月神变月藏历每年的一月一日神变节,举行神变月共修法会,所谓神变月也就是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降伏外道六本师、大力显扬佛法圣教的殊妙吉祥佳日,众多佛教经论中都曾提到过神变月的殊胜功德,在此期间(尤其是在上弦月内),每做一件善事,其功德都会比平日行相同善法所得功德增上十万倍。
因此说,若您能在神变月期间精勤行善,不仅功不唐捐,更可借此机会迅猛地消除宿业、培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三月具香月藏历铁虎年四月萨嘎月[吉祥月]萨噶月意译为氐宿月,即指二十八宿之氐宿出现之月份,以每年藏历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五日氐宿出现,故称萨噶达瓦。
萨噶月十五日即是藏历的卫塞节,即月圆日之祭典。
又作毗舍佉节,吠舍佉节,卫塞日。
此日系卫塞月之月圆日,亦即古印度阴历六月十五日。
以此一节日显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智慧光辉照耀有情;并藉以发扬佛陀慈悲平等之教义,倡导世界和平。
故此月是一年中神圣的月份。
藏传佛教不分派别均特别重视在萨噶月期间行善去恶,并在此萨噶月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六月明净月藏历六月初四是纪念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的纪念日。
六月初十是莲师圣诞.六月十五是佛陀显现入母胎的吉祥日,外做广大之五供积资,内修诵积资之仪轨,此是共同菩提道中殊胜的修法,依此共修渐次圆满福慧二资粮,也是往生必备之资粮。
而在暂时菩提道中亦可获得极大的利益而广大功德,究竟证得二身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九月天降月藏历九月二十二日是纪念佛陀上天为母说法毕,重返娑婆世界之"降凡日"。
佛陀之亲母,在佛陀出生后不久便去世,转生于天界,佛陀在示现成佛后,曾上天为母说法。
复重返娑婆世界的日子故称为降凡节纪念日。
在藏历九月期间若能共同修持各种善业,其功德福报更加不可思议,因为所有参与共修者均可同时获得共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藏历铁虎年。
佛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岁次庚寅年
佛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歲次庚寅年諾那.華藏精舍新竹分舍三月份共修表█國曆3月14日 (農一月二十九日) (星期日)下午5:00起”瑪哈嘎啦護法供修”歡迎已受此法師兄到精舍共修(六齋日、十齋日)佛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歲次庚寅年諾那.華藏精舍新竹分舍四月份共修表█國曆4月13日 (農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二)下午5:00起”瑪哈嘎啦護法供修”歡迎已受此法師兄到精舍共修! (六齋日、十齋日) █國曆4月29日(農三月十六)(星期四)準提菩薩聖誕,師兄們皆可在家或至精舍修法,以酬大恩!問:我們當以何種心學佛?師:應當以清淨心學佛。
清淨心即心契般若波羅蜜多,亦即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應以無住心而修心。
如此學佛,方能成就。
若以世間之追逐心和謀求心學佛,則離佛遠之又遠。
問:自己無始之前,何以有一念妄動無明,輾轉纏縛,而成為眾生?師:法性本體,如如不動,恆寂恆照,只因一念妄動,而幻顯成如今之山河大地、人物景象、日月年劫,以及四聖六凡、淨穢佛土、過現未來,乃至生死輪迴、菩提涅槃,亦無非是幻。
此一念妄動,即是根本無明,並非本無今有,偶起一念,而是無始以來即以真如為體,名為一念。
真如以不動為性,無明則以妄動為性,故由此根本無明之妄動,攪性海而生識浪,生滅心起,乃顯幻有。
此所顯者,不過是夢中境界;而唯一真實者,乃一切有情之真心、法性之本體,仍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恆寂恆照,無可描繪,無可形容,無名可名,名為真如、法性、本體、實相。
問:如何再回到清淨本來呢?師:既明白只因無明一念妄動,成生滅心,才有生死,才顯此如幻之情器世界,則要回復清淨本體,但循原路回家,直破根本無明。
如何直破無明?行者先攝妄念以成正念,繼而借正念而念真如,修之既久,即能直破根本無明,轉生滅心成不動心。
故行者修無念,並非如木石之無知覺,而是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愈老愈“疯狂”——中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龄僧人
世界文化 文化交流愈老愈“疯狂”——中国第一位到印度取经的高龄僧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他在史上留下了多项“第一”和“之最”:第一位到达印度的中国僧人;第一位连续走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年过花甲还到外国取经的高僧;第一位对取经经过之地都留下记载的高僧;还是西行取经走得最远、到的地方最多的高僧。
法显(334—420)是中国历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已是65岁高龄的法显自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越葱岭至天竺,游三十余国,历尽艰险,收集了大批梵文佛典,前后历时13年。
先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抵达印度,后由海上丝绸之路乘船回国,在山东青岛崂山登陆,于义熙九年(413年)抵首都建康(今南京)。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其3岁时便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
到了东晋隆安三年,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62个春秋,60多年的阅历,使他深切地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寻求戒律。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旅行。
次年,他们到了张掖,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五人,组成了十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人。
晋元兴三年( 404年),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传说释迦牟尼生前在这里居住和说法时间最长,这里的僧人对法显不远万里来此求法深表钦佩。
《佛国记》载:“彼文 高山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
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未见汉道人来到此地也。
”这一年,法显还参访了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
米芾年表
米芾年表卷一元佑前P006药洲题刻(后刻) 1073年熙宁六年癸丑 23岁 7月P007还珠洞题名自画像 1074年熙宁七年甲寅 24岁 5月P008天马赋(疑伪)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正月P018阎立本《步辇图》观跋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八月八日P020三吴帖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3法华台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4道林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25砂步诗帖 1080年元丰三年庚辰 30岁P033书海月赞跋伪作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P048庐山题书 1081年元丰四年辛酉 31岁十月P049盛制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3寒光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55吴江舟中诗帖 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8成伯公帖残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69僧正文公帖约元丰五年壬戌 32岁P070方圆庵记 1083年元丰六年癸亥 33岁四月九日P078重装张旭《深秋帖》并跋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六月十九日P079再跋张旭《深秋帖》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 34岁八月十五日P080郡官帖约元丰六-----八年P082雨寒帖约元丰六-----八年P083潇湘八景图(并序) 伪P091(附)题李营丘潇湘八景图伪卷二元佑P006相從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18秋暑憩多景楼诗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0张季明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24吾家法书帖 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六月五日P027李太师帖P032蒋延祖夫人钱氏墓志约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36岁P036好事家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38武帝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37岁七月P040张颠帖《论草书帖》 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42西园雅集李公麟作图米芾为诗集作序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七月P050知府帖(《致知府大人尺牘》)(《邂逅長者帖》)1087年元祐二年丁卯 37岁P056辨法真迹(淳化阁帖跋)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元月P060题《褚摹兰亭序》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二月P070苕溪诗卷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八月八日P075跋殷令名头陀寺碑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五日P078颜鲁公碑阴记 (局部)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P079蜀素诗帖 1088年元祐三年戊辰 38岁九月二十三日P091叔晦帖P094海岳 1089年元祐四年已巳 39岁P095焦山题记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P096闰月帖《呈左相吕大防启》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八月P099篋中帖(《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牘》)(《天机妙帖》)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2东坡《木石图》诗跋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3昨日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5顾虎头帖 1091年元佑六年辛未 41岁岁末P108久别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 42岁春P110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初夏 42岁P114宠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6枉驾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七月 42岁P118珍醴帖 1092年元佑七年壬申九月 42岁P120岁丰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4依赦帖 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P127明道观壁记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五日 44岁P130天衣怀禅师碑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正月 44岁P139章圣天临殿记章圣天临殿铭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春 44岁P147裹鲊帖 1094年元佑九年甲戌三月 44岁P148雍丘帖约1093年元佑八年癸酉秋 43岁卷三绍圣P006诏使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8催租诗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09粮院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4蒙教帖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6吏民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18拜中岳命作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1留简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8监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夏P029木兰诗疑伪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九月二十六日P035过高邮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36露筋之碑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十月P041淡墨秋山诗帖 1094年绍圣元年甲戌 44岁P044方回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 45岁P046逃暑帖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盛夏 45岁P050穰侯出关P053浙江亭观潮诗(七律)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八月十八日 45岁P056杂抄诗 1095年绍圣二年乙亥冬 45岁P058满庭芳词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三月 46岁P061乐兄帖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 46岁P064易说(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69指喻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1臈白帖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2自藏晋唐帖目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74与魏泰唱和诗《寄魏泰诗帖》(疑为摹本)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78龙真行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84第一山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5久违帖(疑)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春 47岁P087伯充帖《致伯充尺牍》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五日 47岁P090南山帖 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1尚书礼部侍郎墓志残石约1097年绍圣四年丁丑 47岁P093春和帖(《致新恩吏部侍郎尺牍》)(《沂水帖》)《政事帖》约1098年绍圣五年戊寅春 48岁卷四元符P005(贝兄)豉帖约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48岁P007中伏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08捕蝗帖《书尺牍〈一〉疑摹本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六月 48岁P014亭观帖宝月观(见英光堂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八月 48岁P017净名斋记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3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中秋 48岁P029焚香帖《海岱帖》《两三日帖》 1098年元符元年戊寅秋 48岁P033元日帖约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元旦 49岁P039葛德忱帖(《道味帖》)(《致葛君德忱閣下尺牘》)(《五月四日帖》)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四日 49岁P053梅惇帖出自停云馆法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49岁P055葛叔忱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59陋邦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2送陈觉民诗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6通判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五月 49岁P068衰迟帖 1099年元符二年己卯十月 49岁P071廷议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3十连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4衰老帖(《提刑殿院帖》)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9司勳帖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78春序帖十一行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春 50岁P079淮山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1乡石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84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约 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0参政帖《苏太简参政帖》约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P093陈揽帖(昨日帖书尺牍〈七〉)约1099年元符三年庚辰 50岁卷五建中靖国P005向太后挽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09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二月 51岁P014长至帖(《公议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6临沂使君帖(《阴郁帖》)(《致临沂使君尺牘》)(又称戎薛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夏至51岁P019雨应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21紫金研帖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P027五古与程节赠答诗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中秋51岁P030建中靖国岁芾”题名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31自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4糖霜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5麝香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6章侯帖(恶札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57珊瑚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7蒋永仲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P069上记帖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日P070壮观赋约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51岁卷六崇宁(1102-1107年)P009新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三月三日52岁P011具状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四月52岁P013久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15左丞钧席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18研山铭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30弊居帖(《甘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2异石帖(西山书院帖平远山房本)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35三米《兰亭》跋二则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五月52岁P041褚摹《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47江宁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48老妻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52岁P052承天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六月52岁P054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八月十五日52岁P062运副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十一月52岁P064郏侨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65伯修帖(《与伯修司长书》《丞果实帖》《致伯修老兄尺牍》)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1來戏帖(《面谕帖》《求致翟画王帖书》《职思堂帖》《浙干帖》)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5钟山帖约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末52岁P076王略帖跋《破羌帖跋》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九日53岁P085王略帖赞《破羌帖赞》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三月53岁P094孔圣手植桧赞碑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097晋纸帖(《自怡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3业镜帖(《敬闻帖》)《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6夏英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7韩马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09彦和帖(《致彦和国士尺牘》《经宿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3值雨帖《致伯充防御台座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5清和帖(《致窦先生尺牍》)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春53岁P119适意帖(《宗正帖》)(《获右军《王略帖》》)(《一百五十千帖》)又称《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5丹阳帖(《换玉笔架书》)(翰牍九帖之六)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28贺铸帖(《易王献之二帖书》《玉格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4白熟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五月后53岁P136临顾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8英论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39绝唱帖约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秋53岁P140私居帖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腊月53岁P143复官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45同官帖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47灵峰行记帖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五月54岁P156芜湖县学记碑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七月后54岁P169篆书周书?周官约1104年崇宁三年甲申八月54岁P174米芾拜石崇宁三年甲申54岁P181章吉老墓志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2真酥帖 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九月55岁P205烝徒帖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0张都大帖《闻张都大宣德尺牍》(《书尺牍》〈六〉)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55岁P216虹县诗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28忧畏帖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春56岁P231呈事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56岁P237跋欧阳修集古录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八月一日56岁P240杂书帖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0跋蔡襄赐御书诗卷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五月后56岁P253戏成诗(《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岳麓诗帖》翰牍九帖之九)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0惠柑帖《与司谏台坐书》翰牍九帖之八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56岁P266人安帖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P269小楷千字文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 56岁P278太宗帖赞约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56岁卷七大观P005书院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正月 57岁P007章吉老墓表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五月 57岁P015经略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57岁P017少时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六月 57岁P019行书多景楼诗册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 57岁P023葛雪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4公兖帖 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十二月 57岁P036广帅帖约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年末 57岁P039摹王羲之《大道帖》P040临王羲之《行穰帖》P043摹王献之《东山松帖》P044临王献之《中秋帖》(传)P047临王献之《鹅群帖》《宝晋斋法帖》临王羲之诸本王帖对照P051王略帖 (破羌帖)P053暴疾帖P054顷日帖P055妇母帖P056平安帖P057孙女帖P058事长帖P059敬伦帖P061米临十七帖P070临颜真卿《湖州帖》P071韩干照夜白题名卷八外编一《英光堂米帖》系列P007补填帖约在元丰六年左右P008适方上状帖P009初热帖九行P010门中帖(残)P011昨夕帖P012彦稽帖P014亦虚帖六行P015饿杀帖(不烦帖)P016昨夕帖(一饭帖)P017先白帖P018一麦帖P020提刑郎中帖守无为日(约1104年崇宁三年七月----1105年崇宁四月十月) P021政事帖P022爱女帖P023剧暑帖P024展唔帖P025贺圣朝词P026参赋P034长寿庵咏梅诗P036今日献祝寿纪庆生申诗P040米芾少意帖P041诉衷情词P044书祥瑞P046评纸帖(十纸说)P053摹古帖P054所居帖P055奉酬山甫P057寄薛郎中绍彭P058林逋诗跋(德行帖)P061题文同墨竹诗P062题苏轼墨竹诗P063踏莎行?雾失楼台(疑伪)P065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疑伪)P070离骚经(伪作)P103九歌(伪)P108燕然山铭(疑伪P112米芾篆隶P120正六译《波罗蜜经》序P123如来真赞P120右军帖赞卷九外编二P007曹子建应诏诗《宝晋斋》P026梅花赋(疑伪作)年三十四岁P043鲍参军舞鹤赋P062三馆暴书帖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伪残P072岳阳楼记(伪)P079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昔年诗〉P084鹤林甘露帖P086偶成蝶恋花一阕 "疑"P088下净名(疑伪)P089私居、浸足、壮观亭三帖(伪)P092问月诗传伪P094五言诗《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维(伪)P097萧闲堂P103书唐崔颢的《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P111题雍丘崔明府丹灶李白(疑伪)P112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唐朱长文P120书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P121苗幕帖P122饶纸帖P122书法赞P123仲宁帖詹怀帖P124乐圃先生墓表P127动静交相养赋白居易P132秋阳赋P137春赋庚信P141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P142常少府题破山寺诗P146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P149王维《游感化寺》P151书【宁王山池】唐P152岑之敬(南北朝)洛阳道伪P154宋之问明河篇(伪)P157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伪P162鉴亭铭碑阴伪。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四)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四)中国佛教大事年表(四)699年(佛历1243年、武周圣历二年)敕有学三阶教者,唯得乞食、长斋、绝谷、持戒、坐禅。
此外辄行,皆是违法。
700年(佛历1244年、武周久视元年)令天下僧尼每人日出一钱,以造白司马阪大像。
701年(佛历1245年、武周大足元年)日本僧人道慈律师来华求法。
据说他历访各宗名僧,共传回法相、三论、律、成实、华严、真言等六宗。
705年(佛历1249年、唐神龙元年)唐中宗即位,复国号。
于诸州建中兴寺,后改名龙兴寺。
以沙门法藏平张易之乱有功,赐鸿胪卿职,并令写藏真仪,亲为作赞。
遣中使往韶州迎慧能入京。
慧能表辞不赴。
诏僧道集内殿定夺《化胡经》真伪,寻下敕废《化胡经》。
因佛、道两教各在寺院以图画毁辱对方,限十日内毁除。
706年(佛历1250年、唐神龙二年)禅宗北宗神秀(606—706)逝世。
太平公主与僧争碾硙,雍州司户李纮判归僧寺。
708年(佛历1252年、唐景龙二年)迎泗州僧伽和尚至京师,尊为国师。
中宗及百僚皆称弟子。
左拾遗辛替否上疏,谓:“天下十分之财,而佛有七八。
”“出财依势者,尽度为沙门,其所未度,唯贫穷与善人。
”710年(佛历1254年、唐景云元年)实叉难陀(652—710)逝世。
711年(佛历1255年、唐景云二年)诏自后法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齐行道集。
712年(佛历1256年、唐先天元年)华严宗法藏(643—712)逝世。
713年(佛历1257年、唐先天二年)禅宗六祖慧能(638—713)逝世。
义净(635—713)逝世。
714年(佛历1258年、唐开元二年)玄宗问左街僧录:佛于众生有何恩德,至舍君亲妻子。
说若有理,则当建立。
否则除削。
因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故从姚崇建议,检括僧尼,停佛道营造。
还俗者二万余人。
禁创建佛寺。
禁民间铸像写经。
敕百官不得与僧尼道士往来。
毁除化度寺无尽藏,财帛供诸寺。
诏道士、女冠、僧尼致敬父母。
慧沼(650—714)逝世。
宋濂年谱
宋濂年谱徐永明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宋濂年谱/徐永明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 ISBN978‐7‐308‐09264‐7 Ⅰ.①宋…Ⅱ.①徐…Ⅲ.①宋濂(1310~1381)-年谱Ⅳ.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23151号宋濂年谱徐永明 著责任编辑 葛玉丹文字编辑 陈佩钰封面设计 项梦怡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网址:http://www.zjupress.com)排 版 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印 刷 浙江云广印业有限公司开 本 710mm×960mm 1/16印 张 19.25字 数 270千版印次 2011年11月第1版 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978‐7‐308‐09264‐7定 价 48.0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571)88925591浙大人文青年学者文丛总 序 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策划的枟浙大人文青年学者文丛枠与读者见面了,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特别庆贺的事。
值此庆贺之机,不揣粗陋,说一点与当下人文学科的境遇与发展相关的感想,与本枟文丛枠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交流求教。
关于人文及人文学科内容的表述,中国和西方虽有不同,但其意蕴与精神,两者的看法则大体相同。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是枟易经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枟贲·彖辞枠)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也即四时更替、天道自然;人类因此而有夫妇,有家庭,由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也即社会人伦、人类文明。
治国者既要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又须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枟论语·述而枠)因此,他强调“仁学”,要求人们“修德”、“讲学”、“徒义”、“改过”,学会“做人”、“爱人”,这是孔子对什么是人文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人文教化”的日常要求和经验总结。
留青日札摘抄明田艺蘅
留青日札摘抄(明)田藝蘅撰留青日札敘目留青日札摘抄一留青日札摘抄二留青日札摘抄三留青日札摘抄四●留青日札敘目田藝蘅玄樓三徑翠竹萬竿田子敖詠林中聲金振玉偶聞瞥見則抽簪刻竹紀之標目銘心聊代鉛槧于是竹無空節節無完膚幾三十年除舊布新謄稿充宇第多則混肴人當散軼乃復枝分櫛比?卷百餘永託梨編以示兒輩因思古人汗簡皆炙青而后書余獨不忍以?頻摹綠門?汪勝弄紺珠得鐫琅玕何減琬琰故遂命之曰留青日札焉嗟夫攘攘紅塵余常白眼悠悠青盻孰具碧瞳憐貴紙之未期笑覆瓿之可卜矣詩以引之目列如左有田誰肯藝秦蘅有力誰能事筆耕玉宇風來香葉長金莖露滴墨花生仙人超出世間劫男子獨留身後名萬竹歲寒青眼在窮愁我亦笑虞卿此君玉立氣凌虛談吐風生日起予?愛彤竿飛白寫不須刀筆殺青書老饕每惜常珍棄拙計空勞重寶儲干載何人能挂眼還留清賞對林箊目凡三十有九卷不盡錄錄其摘出者為四卷云●留青日札摘抄一田藝蘅聶大年書倚馬萬言試大誥減等祭三代四代文王夢太公八夷金牌馳驛賭慱人生夜?右拜許子弟隨任詩談日光摩盪七曜星好風雨五星聚營室彗臨東井熒惑入南斗星變雜記赤虹黑虹天火甘露茂州雪雷雷擊人雷擊屋樹雷書雷鍼天鼓鳴雹風變天筭帳文身崇山漢壽亭山飛江枯浦陀洛迦山輿地圖三京三都三天大明京師臨濠先讖子陵耕釣處楊墳天目山崩白雲宗田埋土乾湖○聶大年書臨川聶東軒為仁和縣訓導陞教諭能詩文而灑翰深得李北海遺意余偶購得二幅其一免冑日趨丞相府解鞍夜宿五侯家一柱東南擎日月五城樓閣爛雲霞受命無忘軍旅事盛時須折掖垣花漢家未可輕韓信尚要生禽李左車其二皇明正朔承千載天下車書共一家玉杯行酒聽春雨紅燭照人如晚霞寶刀雷煥蒼精劍天馬郭家獅子花收拾全吳還聖主將軍須用李輕車筆法妙絕但瞿宗吉歸田詩話中載是張光弼詩與此不同廼云免冑日趨丞相府解鞍夜宿五侯家玉杯行酒聽春雨銀燭照天生晚霞世亂且從軍旅事功成須插御筵花漢王未可輕韓信尚要生禽李左車又一首結云早晚平吳王事畢羽書飛捷入朝堂張昱廬陵人時在左丞楊完者幕下故所賦如此至正間為浙省員外張士誠專擅棄位不仕以詩酒自娛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間老人嘗曰吾死埋骨西湖題曰詩人張員外墓足矣所居在今花市名曰宴居其墓在西湖山中此二詩或大年所改定為之也○倚馬萬言試宋太平興國五年試百篇科上親出松風雪月天花竹鶴雲烟詩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二十字為題篇率四韻趙國昌僅成數十首特賜及第或作孫?又淳熙九年女童林幼玉求試中書行省經書四十三件並通詔封孺人時年一十二歲天下稱曰女神童我朝正德間試倚馬萬言科上虞進士徐子熙獨成七篇授翰林院編修一作林妙玉賜為女進士○大誥減等元世祖笞杖之刑既定曰天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我饒他一下自是合笞五十止笞四十七合杖一百止杖九十七我朝洪武初以大誥頒示天下令官民人等有此一本者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減一等無此者每加一等今之斷獄者不知其原凡案牘皆曰大誥減一等失其旨矣盧仝詩打汝九十九亦此○祭三代四代庶人祭三代曾祖居中祖左禰右士大夫祭四代高居中左曾居中右祖左禰右乃國初用行唐縣知縣胡秉中之言也人多不知○文王夢太公文王夢天帝立于令狐之津謂曰昌賜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于後亦再拜稽首文王夢之之夜太公夢之亦然其後文王見太公而記之曰而名?望乎答曰唯文王曰吾如有所于見汝太公言其年月與其日且盡道其言臣此以得見也文王曰有之遂與之歸以?卿士見汲縣太公碑夫文王之夢特非熊非貔云爾而好事者乃傳會若此其曰太公望者史言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因號曰太公望而今以為其名何其謬也太公呂涓字子牙一作姓姜名子牙殷高宗之夢傳說亦曰帝賚良弼猶之可也宋徽宗之夢王老志又何為哉後世異端方士有移夢之術想即此也嘉靖四十三年冀州妖僧先見夢于張柱而因姦淫殺其一家十有七人詔天下大獲疑宋王妖之流也豈為夢邪○八夷四夷館舉東西南北而言之也其名有八曰西曰韃韃曰回回曰女直曰高昌曰西番曰緬甸曰百夷成祖所立古稱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東方之夷有九種故曰九夷即今倭奴是也九夷八狄七戎六蠻是曰四海今總四方名曰八夷甚新○金牌馳驛唐制乘驛者給銀牌宋初因之後廢今上四十年間有一閣下公子出使江浙許馳驛遂製朱紅金字牌二面列于車前曰欽賜馳驛四大字勢甚赫炫人皆驚視此不知何典也○賭慱杭州初時游手光棍賭慱者小則飲食大則錢鈔即今風俗薄惡日甚一日雖富?子弟皆習此風小者金銀珠玉大者田地房屋甚至于妻妾子女皆以出注輸去與人亦恝然不惜曾不知恥誠可殺也吾鄉一富家翁輸其妻子妻子乃故家女因而縊死訟之此人破家亡身又城中一宦家子某姓者輸其婢妾訐訟按察司憲司之批有云頃刻而喪千金一擲而輸少艾連及者數十人皆學校士子多有問革者而不甚窮治可笑可惡之甚而蘇常一路尤甚士大夫歸家者則開賭坊葢避禁也因記宋人嘗謂世有惡少無賴之人肆凶不逞小則賭慱大則屠牛馬銷銅錢公行不忌其輸錢無償則?穿窬若黨類頗多則?劫盜縱火行姦殺人不防其微必為大患淳化二年閏二月詔令開封府嚴戒坊市捕之犯者定行處斬引匿不以聞與同罪愚謂此令今所當申明以塞亂門以厚民俗者也又唐蔡本賭慱負來操慱錢不能償以妻還之操納為妻時巳有姙遂生男來俊臣為御史中丞後棄市則此風久矣○人生夜?今人有產夜?者正德間杭州吳景隆妻產一夜?青面無髮頭有雙角不能殺升屋而走用布囊百計擒之捶死嘉靖十六年上虞范家一媍忽生子乃一夜?也離腹時將穩婆手指囓損而奔走不知去于何所每夜中俟母睡熟即由四壁虩進仍竊飲其母乳母驚覺即去每以?常亦無可柰何後遇持肉羹者即飛出奪而食之凡數月見入陰溝中呼眾以刀杖擊殺之乃絕如是而謂生之性善吾不盡信也○右禮為事尚左凶事尚右毛晃曰人道尚右以右為尊又或以為手足便右以左為僻也故凡曰左道曰左遷曰左計曰左官唐書退小人于閒左皆此意至于古之乘車則又尊左矣曲禮祥車曠左魏公子從車騎虛左以迎侯生我朝官制初尚右後改尊左吳元年丁未十月丙午命百官禮儀俱尚左禮記聽卿任左注凡立者尊右坐者尊左今此禮猶古也○拜拜本作??芔?今?首至地也今作拜服也葢兩手下地曰拜又曰拜平衡也平衡曰磬折頭與腰平漢書酈生不拜長揖師古曰長揖者手自上而及下也周禮九??芔?今?一曰稽首頭下至地稽留乃起殆下衡服之甚也太甲拜手稽首葢頭至地而留之久也二曰頓首下手置首于地即起也乃今之扣頭類于凶拜古之君臣相答拜或書啟稱頓首者皆尊重之意非伏地而拜也三曰空首下手首不至地葢惟頭至手即拜手也四曰振動頭振動而戰慄也或以為兩手相擊非也五曰吉拜雍容而下手即今之常拜或以為拜而後稽顙非也六曰凶拜拜而後稽顙也七曰奇拜一拜也禮簡不再拜也八曰褒拜褒音報答拜也或以褒拜?持節拜亦非也九曰肅拜直身肅容而微下手或曰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曰肅拜如今之媍人拜也又有曰雅拜者先下一膝唐人謂之雅拜或曰奇拜也曰之拜者兩膝齊屈而俱下如今之道士拜及鄉村老媍猶然曰膜拜者兩手合掌以承顙如今之僧拜本夷狄拜也周禮媍拜插地古樂府伸腰拜手跪是也後周天元令命婦人為男子拜是古時婦人皆肅拜也今則但微屈其膝而躬不曲其名曰起曰福并男子之作楫皆曰相呌也後漢書高句驪國跪拜曳一腳行步皆走古者郊祀天地止于再拜是神祗雖至尊至重其禮不可加也見天子亦曰稽首再拜董偃館陶公主家庖人也見漢武帝亦曰昧死再拜謁今君臣之四拜大朝則五拜三叩頭子弟之于父兄亦四拜甚至于朋友長幼亦四拜皆禮也至于致書父母則稱百拜我朝洪武三年五月諭中書省曰今人書劄多稽首頓首再拜百拜實非禮也宜定其式禮部議凡致書于尊者稱端肅奉書答則端肅奉復敵巳者稱奉書奉啟上與下稱書寄書答卑幼與尊長云家書敬復尊長與卑幼云書付某乃今有亂禮敗法者如壻之于外舅姑婦之于舅姑皆行八拜名曰拖泥八拜甚可鄙恥也余在軍門時又見一姦諂者每一拜必四叩頭凡四拜共一十六叩頭此又小人中之小人想是夷狄禽獸之禮也罪不容誅矣宋賈似道柄國時浙曹朱浚每有劄子白事必稱浚萬拜覆時人因號之曰朱萬拜浚字深源乃朱文公之曾孫也○許子弟隨任唐太宗貞觀元年許子弟年十九以下隨父兄之官所我朝未嘗限年皆得隨任但不許應試耳○詩談國初稱高楊張徐若季迪才力雙全遠入唐境餘皆元習嗣後競稱何李若崆峒之文亦庶幾矣莊定山陳白沙曾不可以言詩而公甫乃曰百鍊不如莊定山此兩人所以合轍也而李西崖雖不滿之猶云陳詩極有聲韻莊詩苦思精鍊不知聲韻苦思在何處亦有何益也解縉紳輕脫詩皆口號而當時人乃稱其才名絕世可謂遺笑萬世也不得其死所宜哉今類集者若皇明文選之類猶采入之何也皇明詩抄皇明雅音盛明風雅皇明風雅皇明文衡文選文統文苑文範諸集皆文獻之可徵者福建張獻叔嘉猷為龍泉教諭王御史應箕亦同鄉人廵按至處州張欲王以出格之禮相待而王反甚踞王合槩府縣學官而試之張不得巳勉強就試王以秋江曉霽命題張落句云芙蓉最是無情物又向前溪作晚陰王覽之大怒痛恨入骨葢王之未遇時其母改節適人前溪故張辱之也次日對眾官漫然嗔罵將別一教官重責十五下而張亦竟署最下考左遷其所作如獨憐芳草別共醉菊花杯坐席流花氣征鞍拂柳絲可謂俊雅性嗜酒有晉人風致永嘉候一麟酷倣右丞如四顧徒餘壁一牀空有書好道髮新白?儒家舊貧每因枕上夢識得屋前山皆得意句也與其兄一元足稱華蕚在南海則有二黎曰民表民裏?二難也如瑤石殿隨山勢轉池向水源開鑄金成九鼎翦葉建諸藩極渾雄矣徐後餘杭人偉貌豪襟詩復俊逸如綠醑醉空金鑿落銀缸暖映玉交枝芹湖沙暖眠鸂■〈涑鳥〉花塢春陰困海棠怪松當道似人立落葉滿林如雨飛亦可成家也西湖聞笛云月白霜寒客夢醒笛聲迥出柳洲亭莫教吹過孤山去風裏梅花不耐聽一時傳之○日光摩盪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至二十五六日日光外時有黑氣如盤往來與日摩盪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未申時日光忽暗有青黑紫色日影如盤數十相摩視久則百千飛盪滿天漸向西北散沒易通卦驗曰愚智同位日月無光○七曜日月二曜也水火木金土五星也共為七曜今星術家增入羅堠計都月孛柴炁四星共謂之十一曜焉洪武十年春太祖與翰林應奉傳藻典籍黃鄰考功監丞郭傳論乾旋之理日月五星並行之道諸臣皆以蔡氏言?必然乃曰天體左旋日月亦左旋復云天徤疾日日不及天一度月遲於日不及天十三度謂不及天?天所棄也太祖深以為蔡氏之謬曰吾聽諸儒蔡氏之論甚以為不然雖百餘年巳往之儒朕猶因事而罵之蔡氏故作聰明以註書及觀書註語纏度所言乾旋之道但知膚不究其肌不格其物以論天象是以巳意之順亂乾道之順以巳意之逆亂乾道之逆夫何云葢謂朕自起兵以來與知天文精曆數者晝夜仰觀俯察二十有三年矣知天體左旋日月五星右旋非此一日之辯辯非尋常之機所以非尋常之機者何因與羣雄並驅欲明休咎特用心焉故知日月五星右旋之必然也今蔡氏以進曰退以退曰進朕謂諸儒曰何故典籍黃鄰代蔡氏曰以理若是曰理者何曰首以天疾行晝夜三百六十五度行徤也次以理日當繼之不及天一度未以太陰之行不敢過太陽特不及天十三度此因意僻著而?理所以順亂逆逆亂順是也所謂蔡氏之僻者但見日月在天周流不息安得不與天順其道而並馳既馳安得不分次序而進此蔡氏之機理不見也吾以蔡氏此說審慮之知其不當其蔡氏平昔所著之書莫不多差矣夫日月五星之麗天也除太陽陽剛而人目不能見其行於列宿之間所行舍次盡在數中分曉其太陰與夫五星昭昭然右旋緯列宿於穹壤其太陰之行疾而可稽驗者若指一宿為主使太陰居列宿之西一丈許若天晴氣爽正當望日則盡一夜知太陰右旋矣何以見蓋列宿附天舍次定而不動者其太陰居列宿之西一丈比月未入地時而行過列宿之東一丈曉然今蔡氏所言不過一晝夜一循環為之理說差多矣且天覆地以地上仰觀平視則天行地上所以行地上者以十二方位驗之定列宿之循環是也其日月附於天以天上觀之以列舍不動之分則日行上天右旋驗矣故天大運而左旋一晝夜一周三百六十五度小運之旋一晝夜西行一夜一年一周天太陽同其數太陰一晝夜行十三度一月一周天此日月細行之定數也其日月一晝夜一周天日月未嘗西行也乃天體帶而循環見其疾速也此即古今曆家所言蟻行磨上的論吾?斯而著意因蔡氏不窮稽於理以郭傳黃鄰等務本蔡氏之謬言意在刑其人以誡後人特敕三番入禁而又權釋之使習知天象而畢來告故遣行焉因為之論○星好風雨書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安國曰箕好風畢好雨蔡邕曰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雨師神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詩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春秋緯云月離于箕則風揚沙是也又孫武子火攻之法曰起火在日月在箕壁翼軫風起之日也則月從壁翼軫亦好風矣辛酉五月五日日入酉時正三刻月在乾兌之交一星犯月其大如彈丸其光如太白初有芒如兩角與月相敵漸盪漸離約去滿尺而寢六日七日皆大雨或月辰星入月或曰正離畢也故滂沱又閏五月初四日有星在月下甚大相去不五六寸月正仰瓦初六漸遠丈許十五六七日巳後大雨水田野陸沉從星何以風雨房星四表三道日月之行出入三道出北則水出南則旱或言北旱南水月?天下占房?九州候月之行天三十日而周一月之中一過畢星孔子曰月離其陰故雨月離其陽故不雨是也○五星聚營室嘉靖三年甲申正月丙寅十一日五星即聚于營室但太陽未到宮耳至十六日太陽躔室初度木星室四度火星室七度土星室二度金星室十一度水星室七度孛星室三度此天文所罕遘者每舉以問術士多不知其說者占主朝廷營建○彗臨東井嘉靖十一年八月初六日彗孛于井宿之間未及二歲凡巳三見未幾而首相永嘉張公罷去時人為之謠曰石產房州胡明善禍從地出星臨井宿張孚敬災自天來胡公為直隸廵按御史時以采石去○熒惑入南斗嘉靖二十二年癸卯七月熒惑入南斗占主東南大饑荒是冬及明年春江南兩浙大饑斗米數百錢○星變雜記嘉靖辛酉六月一日黃昏有星流于牛女之間墜地如鷄子大一路有光燭天壬戌六月二十四日有流星大如月隕于西北其聲殷殷如雷其光燭天或曰火殃甲子七月十七八日日正中時有星在日傍人皆見之大以為異或曰此太白晝見也市中一老人獨嗟嘆而去或有所知問之不肯明言其故乙丑六月二十日有大火如斗隕于西南四十五年丙寅十一月十五日四更有一大星下隕羣星數百如雨隨之逾月上崩○赤虹黑虹辛酉閏五月二十九日酉時赤虹二道自西北經東南?天又甲子六月初四日黑虹見北方此兵象也至十二月北虜果犯京畿內外戒嚴○天火左傳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尚書曰火曰炎上古者五行皆有官火官失職則火不炎上春秋繁露曰火不炎上秋多電由王者視不明也人君惑于讒邪內離骨肉外疏忠臣咎及于火則大旱必有火國語曰火焚其彛器子孫?疑由王者篾棄五則也嘉靖間火焚太廟九廟奉天殿午門者屢矣隆慶初火焚承運庫累朝寶器殆盡皆火失其道也可不復其官邪○甘露洪武二年十月甘露降于乾清宮後苑蒼松上宋濂作頌又六年癸丑正月四日丙午上御武樓便閣敕取膏露于宮中盛以翠甖玉潔珠圓世所未覩舁爨器至用金杓煉水二升以露投之須臾融化上取杓中瀉二內侍舉幕承之查滓巳淨重漉以絳紗囊上飲一爵而分賜與御史中丞楊寧贊善大夫宋濂曰此天地至和所凝也卿等服之去沈痾而衍遐齡其味甘如飴而弗膩其氣清於蘭而不艷一入口間神觀如覺爽越飄飄然欲御風而行見於學士甘露漿詩序又八年十一月十八日上詣圜丘見森松極杪露水凝枝垂懸上下有若明珠蜜蜂交雜採而啖之甘如餳糖見御製甘露論嘉靖某年十一月冬至日甘露降于承天園陵松樹守臣貢之以賜大學士夏言疏謝有曰蜜醇?瑩傾仙掌于雲中委素流甘結珠琲于林表稽首以嘗憶金莖之沆瀣入口而化疑玉杵之玄霜云云葢天地之氣和則為雨天氣下降地氣不應則為露露本天氣故極其清也五行之質具于地而其氣則行于天得之者其行水則色青味酸而氣生其行火則色赤味苦而氣長其行金則色白味辛而氣收其行水則色黑味鹹而氣藏土則流行于四時而獨王于大夏其色黃其味甘其氣冲和故甘露得五行之精而味甘大抵皆和氣之應豐年之兆也瑞應圖云色濃為甘露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其草木晉中興書曰甘露降耆老得敬則松栢受之尊賢容眾則竹葦受之甘露者仁澤也一名天酒有朱露丹露玄露青露黃露白露之異者即五行之異稟也嘉靖三十五年乙卯十一月十六日遊小小洞天偶見甘露降于品嵓松竹葉上摘而飲之信如凝脂甘飴生平塵穢肺腸一旦洗淨因作詩曰仁澤聞天酒何當此降祥冬餐同沆瀣瑞應獨松篁綴葉珠生彩霑衣玉有香不須仙掌上端勝飲瓊漿後二十二日與諸友復遊品嵓忽遇甘露從空而降天無片雲正午時也蔣子久大駭異之作詩贈余曰忽看海上丹丘瓮獨灑山中翰墨房樹樹?珠如弄彩紛紛芸葉盡凝香祗宜詞客分甘飲絕勝金莖屑玉嘗况是此邦耆舊在定知仁澤豫呈祥苕溪漁隱嘗載熙寧六年建昌松上甘露述華陰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壽短促則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葢將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榮此妄言也無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今甘露降於空中視以十目指以十手非夜中松上所凝結者况竹木初未枯槁則漁隱之言不亦信乎其妄哉○茂州雪嘉靖三十八九年四川茂州六月初二日大雪七月初三日又雪餘姚魏體元隨陳副使洪濛在威茂道親見故言之又四十年方祿在寧波六月三日亦落雪似黃色小僕隨行亦目覩也嘉靖二十一年象山雨黃霧行人口耳皆塞○雷雷天地之義氣也故春分而發秋分而收晝而作夜而息今則方春而震隆冬而轟無分于晝夜而霹靂此殆之其所暴怒而辟焉者矣甲子十一月十一日庚戌戌時雷鳴閃電夜分大霹靂屋瓦皆震有聲直至十二日辛亥寅時方止連陰雨十餘日忽大風大暖人皆祼體如春夏時令又十二月初一日己巳申酉時晴天雷鳴是夜大風适地初二日飛雪初三初四日甚寒雖晴明雪凍不消初五日復大雪初七日有風甚寒初八日丙子狂風終日翻屋拔木飛沙走石滿天地皆黃泥沙塞遍門戶不可開几案堆積如塵池沼浪湧舟楫不行人民恐懼隆慶二年九月八日大熱如夏雷震次日忽作寒如冬半夜雷電達旦○雷擊人王充有雷虛篇以雷之擊人為偶然辨之甚詳此或未盡天道之妙天無妄災雷無虛擊今歷觀遠近所擊死者雖未必皆元惡之人而不善者實居多矣王大父朝議公嘗言正德間餘姚孫乙以假銀去寧波買牛一頭牛主持銀納官錢人詰其偽造悔恨無及因自縊死孫牽牛在途忽遇霹靂擊死昭昭之報可不畏哉嘉靖間余東鄰雷擊湯琦隆慶六年四月二十八日雷擊西南里許王材滿野初聞香烟若神人經過者湯殞于桑樹上其妻在下王死于麥田中其兩兄在傍皆不傷及但後皆雷電三日人以為天檢屍也是可異耳雷本有神嘉靖四十年餘杭溪西李氏婦與陳氏女共盆洗綿雷擊其婦卻將此女移開二三丈若見有神提去者婦家欲審其故次日求巫召將問有何罪雷神降箕書曰此媍初世為僧貪色耽酒再世為娼謀客姓柳三世為人不敬父母其夫復叩之曰今在我家卻無罪也又大怒書曰安得無罪大秤小斗于是其夫大懼即剖斗折秤哀求悔過焉城中有弟恃強凌虐其兄忽日雷震皆見紅袍金冠人進其門兄趨外避之交肩狹衖身若火炙其弟避于卓下及死反僵立卓上又一子逆其母乃反手自縛跪于街心咸見天神插一小白旗于頭上而擊死又八十老媍平生奉佛持齋誦經亦擊為肉泥○雷擊屋樹雷擊房屋樹木皆不祥之兆徐二母舅雷擊樓柱為四有使女坐于柱下但覺昏瞑家遂中衰從兄廩生芝雷擊小樓不久夫婦物故又雷擊從兄廸功郎蕙家後園大樹枯死父子皆亡絕嗣隆慶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午時京師雷震三次圜丘廣利門鴟吻擊碎倒地次年五月二十六日卯時駕崩○雷書人言雷擊者其背必有朱書每每驗之未見但有青紫火焰傷衣服亦焦烟氣熏臭不可聞者王大父古川公言成化丁未七月二十五日申時雷擊吳縣張家園梓樹地上有字其文曰子乃言三字橫經五六寸長二尺餘畫如指大入土寸深雨洗不滅此又不知何理也○雷鍼。
藏历阳历对照
初一 7月31日禅定胜王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倍,十斋日初四 8月3日佛陀初转法轮纪念日;功德增长一亿倍初八 8月7日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十斋日初九(无)初十 8月8日莲华生大师在“达那郭夏”海中诞生日,千劫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莲师会供日十四 8月12日大势至菩萨圣诞十五 8月13日佛入胎日,功德增长一亿倍,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十斋日十六 8月14日十斋日,佛欢喜日(盂兰盆会)十八 8月16日观世音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千万倍十九 8月17日十斋日二十一 8月19日地藏王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亿倍二十三 8月22日十斋日二十四 8月23日十斋日,龙树圣诞菩萨圣诞二十五 8月24日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日、宗喀巴荟供日、供养龙王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二十八 8月27日十斋日二十九 8月28日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供养龙王日,十斋日三十 8月29日释迦牟尼佛荟供日、释迦牟尼佛吉祥日、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地藏王菩萨圣诞,十斋日藏历铁兔年七月具醉月藏历阳历初一8月30日禅定胜王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倍;初八 9月5日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十斋日初九 9月6日初十 9月7日千劫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莲师会供日十四 9月11日十斋日十五 9月12日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十斋日,月光菩萨圣诞十八 9月15日观世音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千万倍,十斋日二十一 9月18日地藏王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亿倍二十二 9月19日燃灯佛圣诞二十三 9月20日十斋日二十四 9月21日十斋日二十五 9月22日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日、宗喀巴荟供日、供养龙王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二十八 9月25日十斋日二十九 9月26日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供养龙王日,十斋日三十 9月27日释迦牟尼佛荟供日、释迦牟尼佛吉祥日、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十斋日八月具贤月藏历阳历初一9月28日禅定胜王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倍初八 10月4日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十斋日初十 10月6日千劫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莲师会供日十四 10月10日十斋日十五 10月11日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十斋日十七 10月14日十斋日十八 10月15日丹真绒布仁波切生日,观世音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千万倍,观世音菩萨出家二十一 10月18日地藏王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亿倍二十二 10月19日十斋日二十三 10月20日十斋日二十五 10月22日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日、宗喀巴荟供日、供养龙王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二十七 10月24日十斋日二十九 10月25日大护法及一切勇父护法会集荟供日、供养龙王日,十斋日三十 10月26日释迦牟尼佛荟供日、释迦牟尼佛吉祥日、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作何善恶成九亿倍,十斋日,药师玻璃光佛圣诞藏历铁兔年九月天降月藏历九月二十二日是纪念佛陀上天为母说法毕,重返娑婆世界之“降凡日”。
玄奘行年纪事
玄奘行年纪事纪年项目本人行事国内记事世界记事附注隋开皇十二年(600)1岁生于河南洛阳。
兄妹三人。
名十二月禁毁佛道神像欧洲日耳曼族俱皈依基督教出生年另有596、602年说,此剧《续高僧传》隋仁寿元年(601)2岁改国学为太学隋仁寿二年(602)3岁隋仁寿三年(603)4岁隋仁寿四年(604)5岁母亡,父有陈留县令上辞职还乡杨坚(隋文帝)死伦敦建立圣保罗教堂隋大业元年(605)6岁营建东京,开通济渠隋大业二年(606)7岁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奠定科举制度戒日王即位,用兵六年。
占领恒河上中游隋大业三年(607)8岁父开导读《孝经》、《论语》、《礼记》吐谷浑、高昌来朝。
改管制、设五省、三台、五监、十六府日本建成法隆寺(现存日本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隋大业四年(608)9岁修筑长城,遣将击降伊吾,置戎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来隋隋大业五年(609)10岁父卒。
随二哥陈素(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隋炀帝西巡至张掖隋大业六年(610)11岁能背颂《维摩经》、《法华经》,并尊佛律隋炀帝至江都。
穿江南运河,自京口至徐杭隋大业七年(611)12岁以征高丽,举国骚动,纷纷起义波斯军队占叙利亚首府安条克隋大业八年(612)13岁被朝廷洛阳度僧录取。
剃度为僧,法名玄奘大败于萨水隋大业九年(613)14岁仍住净土寺,先后随慧景学《涅褩经》、慧严学《大乘经》再击高丽,回杨玄感起于黎阳,回师隋大业十年(614)15岁住净土寺又征兵伐高丽,因请投班师回朝隋大业十一年(615)16岁住净土寺隋炀帝北巡,被突厥围于雁门隋大业十二年(616)17岁住净土寺隋大业十三年(617)18岁住净土寺李渊入长安,为大丞相、唐王隋大业十四年(618)19岁离洛阳到长安,住大觉寺习经;又经子午谷到成都,住空回寺习经李渊称帝,该郡为州。
置国子学、太学唐武德二年(619)20岁住空慧寺唐初定租庸调法波斯征服拜占庭帝国的埃及唐武德三年(620)21岁住空慧寺唐武德四年(621)22岁住空慧寺秦王李世民取洛阳唐武德五年(622)23岁住空慧寺,受戒(由习经沙弥转升为比丘)。
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特点
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特点《西游记》是我国四⼤名著之⼀,相信我们都对《西游记》⾥⾯的师徒四个⼈的⼈物很熟悉了,下⾯我们就来分析⼀下唐僧性的格特征是怎样的吧!欢迎⼤家前来阅读!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特点正⾯特点:闵诚向佛、慈悲善良、不辞劳苦、不畏艰险、意志坚强、严格执着。
反⾯特点:昏庸顽固、是⾮不分。
唐僧是⼀个⼼慈⾯善吃斋念佛的僧⼈。
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想吃唐僧⾁的妖魔⿁怪最终却⾃⾷其果,落了个⾝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
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不惜远⾏,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
⾄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则唐僧是⾦禅⼦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菩萨的庇佑;⼆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徒,能让他们⾂服于⾃⼰,告状搬来观世⾳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畏。
只要有⼈胆敢为⾮作⽍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在书中唐僧是⼀个凡⼈的形象,有懦弱的⼀⾯,也有怕死的⼀⾯,⼜因是⾁眼凡胎,所以看到孙悟空⼤开杀戒的时候会严厉呵斥。
他是⼀个内⼼信仰坚定、⼼怀善良的⼈。
历史功绩:唐僧⼗⼋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且悟性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材⾼⼤,举⽌⽂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
⼩说中他西⾏取经遇到九九⼋⼗⼀难,始终痴⼼不改,在孙悟空、猪⼋戒、沙和尚,⽩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万苦,终于从西天雷⾳寺取回三⼗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贡献,直到21世纪仍然被⼈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西游记唐僧⼈物形象分析唐僧是⼀个很复杂的⼈物,⼜善良但⼜不分青红皂⽩。
唐僧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之风;其负⾯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
唐僧不以⾊乱,⼈蝎⼦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任。
一年各路神仙的寿诞生辰
一年各路神仙的寿诞生辰 中华民族的民间传说多姿多彩,引人入胜,而其中的神话传说更是古今流传,绵延不绝,《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文学巨著是对各路神仙的集大成文学总结,在历史与神话之间,在史实与传说之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情怀和境界,不论你的人生是在激流奋进还是在适时而退,总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农历正月列神宝诞】农历正月初一天腊之辰农历正月初一元始天尊万寿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尊佛布袋和尚佛诞农历正月初一接神、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农历正月初一放爆竹,以避山燥(xiao,同魈)恶鬼农历正月初二车公诞农历正月初二拜财神农历正月初三孙真人诞农历正月初三真武大帝诞农历正月初三拜天地神农历正月初四箸筒姑娘诞农历正月初四灶神下降农历正月初四孙天医真人千秋农历正月初五财神诞农历正月初五路头神诞农历正月初五定光佛圣诞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农历正月初六清水祖师诞农历正月初六九天玄女圣诞农历正月初七仁日农历正月初八谷王诞农历正月初八白衣观音诞农历正月初八江东神圣诞农历正月初八五殿阎罗王圣诞农历正月初八拜本命星辰“顺星”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农历正月初九汉闽越王诞农历正月初九拜天公玉皇大帝农历正月初十土神诞农历正月十三温许二公诞农历正月十三刘猛将军虫王爷诞农历正月十三关圣帝君飞升农历正月十四迎紫姑厕神。
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农历正月十五上元天官圣诞农历正月十五张天师张道陵诞农历正月十五门丞户尉诞农历正月十五佑圣真君诞农历正月十五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农历正月十五金天娘诞农历正月十五三一教主诞农历正月十五盘古圣诞农历正月十五灯节农历正月十六绥靖伯诞农历正月十六三王公诞农历正月十九门官土地诞农历正月十九长春丘真人诞农历正月二十招财童子诞农历正月廿三喇嘛“打鬼”农历正月廿四雷都光耀大帝圣诞农历正月廿五满族仓廪神诞农历正月廿六庇佑财神诞农历正月廿六观音开库【农历二月列神宝诞】农历二月初一太阳升殿之辰农历二月初一勾陈诞农历二月初一初殿诞农历二月初一一殿秦广王千秋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一拜太阳星君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农历二月初二孟夫子诞农历二月初二济公菩萨诞农历二月初二福德正神土地爷千秋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梓潼神圣诞农历二月初六东华帝君诞农历二月初八三殿宋帝王圣诞农历二月初八六祖禅师诞农历二月初十土神诞农历二月十二花神诞农历二月十三洪圣爷诞农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农历二月十五精忠岳元帅诞农历二月十五三山国王千秋农历二月十五九天玄女娘娘圣诞农历二月十六开漳圣王诞农历二月十七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农历二月十八四殿五官王诞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诞农历二月十九玉女娘娘诞生农历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农历二月廿五玄天上帝诞农历二月廿六真武大帝圣诞农历二月廿七东岳大帝【农历三月列神宝诞】农历三月上旬清明鬼节,上坟扫墓,拜众鬼。
【精选】唐玄奘法师年谱
唐玄奘法师年谱刘汝霖法师名玄奘,俗姓陈,本名袆,颍川人也,汉太丘长仲弓之后。
高祖湛,魏清河太守。
曾祖钦,仕魏为上党太守,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
祖康,以学优登仕齐,任国子博士,转司业,又转礼部侍郎,食邑河南,子孙因家于此,遂为缑氏人矣。
父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
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郡举孝廉,拜陈留令,又迁江陵。
后隋运将衰,遂息缨冕之心,结薜罗之志,识者高之。
生四子,次曰素,出家法名长捷,法师其季也。
法师形长七尺,身赤白色,端严若神,美丽如画,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
或处徒众,或对佳宾,一坐半朝,身不倾动。
服尚干陀,裁惟细□,修广适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视,辄不顾眄。
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言无名利,行绝虚浮。
曲识机缘,善通物性,少年国内求法,中年西域求法,归国以后,则专以译经为事,服勤至死。
共译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第一少年求法时期法师幼怀贞敏,早隶玄籍,年未志学,即悟妙道。
又负笈从学,游方请业,周流燕﹑赵之地,历览鲁﹑卫之邦,背三河而入秦中,步三蜀,而抵吴﹑会,弱冠方过,已足迹遍天下,尽识名僧,***之在中国者,俱了然于心矣。
隋文帝仁寿二年壬戌(六○二)法师生。
法师初生也,母梦其着白衣西去。
母曰:“汝是我子,今欲何去?”答曰:“为求法故去。
”此则游方之先兆也。
按法师之生年,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各书记载,互相歧异无论矣,即一书之中,亦往往自相抵牾。
今分志各不同之记载如下:一﹑六十九岁说是说见于刘轲大遍觉法师塔铭。
而轲之撰铭,明言根据慈恩传,则此处盖即根据显庆五年条下之六十五岁,而推算麟德元年为六十九岁也。
然传中只言是年起首翻大般若经耳,其余各事,则总括于数年之内,未可俱以显庆五年当之也,且由此上推,与他种有关法师年岁之记载,无一相应,则刘氏之误,不待言矣。
二﹑六十五岁说是说见于唐释道宣之续高僧传,道宣固亲见玄奘者也。
以常情而论,同时之人,记其所习见者之事,似可无误矣,然以今观之,则常人对于所交游者之年岁,往往忽而不察。
十殿阎罗简介
简介传说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
中国道教中,又有十殿阎罗之说。
十殿阎罗是中国道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
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印度传说印度的地藏王菩萨诞辰[七月三十日]。
诸鬼。
合掌拜祝。
菩萨大发慈悲曰:我欲超度众生。
每逢此夕降谕。
将诸鬼犯各罪分别赦宥或减等。
放令往生六道。
奈因为善者少。
作恶者多。
我视阴司所设刑罚甚惨。
当令细细较核。
如有犯过能悔。
在阳世曾转劝一二善事者。
从宽量减抵免。
凡人在阳世。
自幼存心行善者。
至寿终应得引善道。
功过两平者。
命终免入三途受苦。
即令脱生人道。
遂了恩义宿缘。
善少恶多者。
勾入诸狱受苦。
仍今往生人道。
分别贵贱寿夭疾废。
再试心性。
增善者转生福地。
多孽者复差厉鬼。
摄入诸狱受苦。
再令极贫极贱极苦之处。
生受灾殃。
死归地狱沉沦。
所以不忠不孝。
妄自轻生。
任性好杀。
多伤物命。
不信因果。
谬云。
人死则精气散尽。
丢下皮囊。
无身何苦。
只有活人受罪。
那见死鬼带枷。
死了是死了。
都皆不得知的了。
世人殊不知身落空亡。
魂魄终在。
生前所作种种之恶。
死后必有种种之报。
凡遗害耸误后世者。
现皆永禁无间等狱受苦。
无如世人虽见历代三教各训。
皆以为泛常虚语。
均负慈恩。
在生执迷。
故犯百无一改。
是以立法加严。
添设刑罚。
今菩萨慧眼观今菩萨慧眼观之。
垂慈复谕。
理合遵奉酌议。
阳世壮病衰老。
男妇往昔作恶。
如肯发心於菩萨。
及吾等降生之辰。
斋戒立誓。
忏悔。
从今改过不犯。
或竭力作一善事者。
气绝勾至阴司。
准免受苦一重。
除为臣而不忠。
为子而不孝。
与自尽横死。
及阴谋诡谲欲害好人。
致遭雷击。
命丧水火虎狼蛇毒者。
分别加罪。
押交诸狱。
逐层较查功德深浅。
量减各苦劫数。
以偿善报。
汇集世人。
阳间所犯事项。
宗谱样本模板族谱样本模板家谱谱牒版面设计排版宗谱排版word版表格式直接输入文字
宗谱样本模板族谱样本模板家谱谱牒版面设计排版宗谱排版 word版表格式直接输入文字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公元二?一— 3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4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5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6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公元二?一— 7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8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9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10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1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12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3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公元二?一— 14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5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16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7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公元二?一— 18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19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0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21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2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23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4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公元二?一— 25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6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27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28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公元二?一— 29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30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31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32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33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34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35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公元二?一— 36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37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38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39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公元二?一— 40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41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42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43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44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45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46 —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公元二?一— 47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 48 —公元二?一?年岁次庚寅年第三次重修— 49 —。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doc
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doc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五)796 年 ( 佛历 1340 年、唐贞元十二年)德宗诞日 ,御麟德殿三教论衡。
始若矛盾,终则同归于善。
命皇太子于内殿集诸禅师定禅门宗旨,传法傍正。
乃立荷泽神会为第七祖。
华严宗澄观奉召入都,命与般若、圆照等共同翻译《华严经后分》。
德宗亲预译场,临文裁正。
799 年 ( 佛历 1343 年、唐贞元十五年)授澄观“镇国大师”号,并进“天下大僧录”。
命有司备仪辇迎入内殿 ,阐扬大经。
800 年 ( 佛历 1344 年、唐贞元十六年)命圆照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共三十卷。
804 年 ( 佛历 1348 年、唐贞元二十年)闾丘胤造国清寺访寒山、拾得,得寒山、拾得诗三百余首, 纂集成卷 ,并为之序。
新罗真鉴禅师随使来唐,问法于沧州神鉴大师,元和中于嵩山少林寺受戒,至太和四年回国,大弘禅教,并立六祖慧能影堂于其国。
日本僧空海来长安从惠果受密教。
806 年 (佛历 1350 年、唐元和元年 )回国 ,开创日本真言宗。
805 年 ( 佛历 1349 年、唐贞元二十一年)密宗惠果 (752 — 805) 逝世。
日本僧最澄从道邃学天台宗义,尽写一宗教典以归。
后开创日本天台宗。
806 年 ( 佛历 1350 年、唐元和元年)诏天下有道行僧赴都阐扬法化。
807 年 ( 佛历 1351 年、唐元和二年)以吐突承璀为左右街功德使,僧道隶焉。
自是祠部不复关奏。
复以沙门端甫录左街僧事 ,掌内殿法仪 ;沙门灵邃录右街僧事。
808 年 ( 佛历 352 年、唐元和三年)诏马祖道一弟子怀晖禅师入章敬寺毗卢遮那院安置。
朝僚名士 ,日来参问。
怀晖后以疾辞归。
809 年 ( 佛历 1353 年、唐元和四年)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因僧灵澈之请,施俸及其妻田租,于庐山东林寺修造正、别藏经,总七目一万卷。
韩愈判祠部 ,按照《唐六典》的要求规范僧尼,常与担任功德使的宦官发生争执。
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
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題記:道忞,字木陳,號山翁、夢隱,俗姓林,潮州大埔人。
明末清初臨濟宗楊岐派傳人。
少習儒,後從廬山開先寺昧禪師出家,不久為父母所迫還俗娶妻,生有一子。
旋又出家,從四明山德清受具足戒,嗣法天童寺密雲圓悟禪師。
晚年受順治帝禮遇,入宮說法,賜號“弘覺”。
康熙十三年示寂。
木陳道忞在明末清初影響巨大,一生著述頗豐,有《布水臺集》、《北游集》、《弘覺禪師語錄》、《百城集》、《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等,前三種入嘉興藏。
其他著作則亦有刻本傳世。
唯《自譜》流傳不廣,僅有少量抄本傳世,索之甚難。
國家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清抄本《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各一冊,均起於明神宗二十四年丙申,訖於崇禎十三年庚辰,蓋同一系統也。
然不知是山翁只作至是年而止,亦或抄本殘缺。
審《自譜》中之言,大概山翁晚年之作也,惜乎其不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經《三編清代稿鈔本》影音行世,可謂大惠學者,然此叢書卷帙浩繁,價格昂貴,非一般學者所能致也。
余脫友人從國家圖書館覆印,并略加點校,間有數字模糊不能辨,或斷句淩亂,冀時賢見教。
倉促貼出,以期少惠叢林學者。
壬辰九月沂源牧風誌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神宗顯皇帝二十四年丙申是歲九月初八日丑時,予生元年也。
星躔之度為日出龍門大月當斗,蓋韓昌黎、蘇玉局同,一身居摩蝎之鄉。
二公遭貶黜,不能一日安於朝廷之上,予幸薙得免,然生平多譽多毀,[番+攴]北遷南座不席煖者四十年,抑命有定之者歟?俗姓西河林氏,世居晉安,閩人也。
中葉十五世祖官潮,家大埔,復為粵人。
祖一宰,號玉泉。
父時盛,號蘊()。
母賴氏。
予行十四,自曾王父以下三世皆單丁,生兄涵及予,王父喜慶有加,聚諸族屬日飲酒高會作樂。
僕役失事觸翻肴饌,王父以為嘉辰忌,故怒鞭撲之,月餘病死,其母兄以人命誣告憲司,雖得直,而家門破壞十去其九,僅得薄產十餘畝。
賴父母勤儉,不受飢寒之苦。
大慧善財之誚,予蓋滋有甚焉。
次歲冬,祖父亡。
二十五年丁酉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七年己亥予四歲尚未能步履,父舌耕循州,母日織夜紡勤(勞)家務,其抱抒襁負之勞,一唯王母羅孺人是任。
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唐朝著名僧人一行简介
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唐朝著名僧人一行简介本文导读:人物简介一行(公元683年~公元727年),佛法名号。
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
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
其父张擅为武功县令。
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
张遂自幼关中,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
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
为避开武则天侄的纠缠,剃度为僧,取名一行。
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当阳山学习释教经典和天文数学。
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
唐朝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
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
幼年时,一行家庭贫困,经常得到邻居王姥姥接济。
一行做了天子之师常想起王姥姥。
然而尚来不及报答,王姥姥已找上门来。
儿子杀人犯罪,王姥姥想让一行出面求求情。
一行明白杀人偿命,国法难违。
他说:姥姥是一行的恩人,要钱要物要多少一行都应当满足,此事一行却办不到。
王姥姥听了大骂一行见死不救忘恩负义。
一行惟有不停地在姥姥面前谢罪。
目送姥姥离去,一行把一布袋交给两个心腹之人,命他们在指定的一个地方潜藏,他说从中午到黄昏,会有七样东西进入布袋。
他们照着做了,用布袋带回七只猪。
一行把七只猪放进已准备好的大瓮中封盖。
次日一早,宫里来人叩门急切,说皇帝有事相商。
刚到便殿,李隆基已迎出来,问:昨夜北斗七星不见了,是吉是凶?如何应对?一行有理有据做了分析,然后建议“莫若大赦天下”。
李隆基当即下诏大赦天下。
当天晚上,七星中的一颗在天空中出现了,七天后,七星全部在天空中出现了……恩人的儿子犯死罪,一行要报恩,又要不违犯国法,在此情境下,他惟有用自己的“方法”。
段成式记述此事,心中亦有疙瘩解不开:此事颇怪,然大传众口,不得不著之。
僧一行博览无不知,尤善于数,钩深藏往,当时学者莫能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歲次庚寅年諾那.華藏精舍新竹分舍三月份共修表
█國曆3月14日 (農一月二十九日) (星期日)下午5:00起”瑪哈嘎啦護法供修”歡迎已受此法師兄到精舍共修(六齋日、十齋日)
佛曆三○三七年(公元2010年)歲次庚寅年諾那.華藏精舍新竹分舍四月份共修表
█國曆4月13日 (農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二)下午5:00起”瑪哈嘎啦護法供修”歡迎已受此法師兄到精舍共修! (六齋日、十齋日) █國曆4月29日(農三月十六)(星期四)準提菩薩聖誕,師兄們皆可在家或至精舍修法,以酬大恩!
問:我們當以何種心學佛?
師:應當以清淨心學佛。
清淨心即心契般若波羅蜜多,亦即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應以無住心而修心。
如此學佛,方能成就。
若以世間之追逐心和謀求心學佛,則離佛遠之又遠。
問:自己無始之前,何以有一念妄動無明,輾轉纏縛,而成為眾生?
師:法性本體,如如不動,恆寂恆照,只因一念妄動,而幻顯成如今之山河大地、人物景象、日月年劫,以及四聖六凡、淨穢佛土、過現未來,乃至生死輪迴、菩提涅槃,亦無非是幻。
此一念妄動,即是根本無明,並非本無今有,偶起一念,而是無始以來即以真如為體,名為一念。
真如以不動為性,無明則以妄動為性,故由此根本無明之妄動,攪性海而生識浪,生滅心起,乃顯幻有。
此所顯者,不過是夢中境界;而唯一真實者,乃一切有情之真心、法性之本體,仍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恆寂恆照,無可描繪,無可形容,無名可名,名為真如、法性、本體、實相。
問:如何再回到清淨本來呢?
師:既明白只因無明一念妄動,成生滅心,才有生死,才顯此如幻之情器世界,則要回復清淨本體,但循原路回家,直破根本無明。
如何直破無明?行者先攝妄念以成正念,繼而借正念而念真如,修之既久,即能直破根本無明,轉生滅心成不動心。
故行者修無念,並非如木石之無知覺,而是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不住非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首句即不住有,次句即不住空,末句即是住於中觀。
依此如幻地思惟,以種種法,度如幻之有情。
是故眾生以無明妄念而流轉生死,以覺照正念而證正覺,覺後則依真如淨念而起度生大用。
問:在此娑婆世界,應如何讓自心清淨,猶如淨土?
師:我們雖處於此娑婆世界,應了了常知:一切塵相皆屬虛假,皆為自心所顯現。
一切既為自心所現,任何色法、心法之本體,皆即此心,是故但莫分別,則五濁惡世,當下即是本來清淨光明莊嚴之阿彌陀佛清淨剎土。
眾生無始以來,習於向外馳求。
若時時返聞,觀照自己本來本覺本淨之真心,則當下即是淨土。
雖則外在世界,有愛惡、是非諸境,然當持心自守,莫向外分別是非愛惡,莫取捨人我得失、悲喜苦樂,對一切外境如如不動,恆常安住妙明真心,便是即娑婆而為淨土。
各位可於六根,任擇一根,訓練自己。
而此土以眼根、耳根、意根最利,故以眼根為例:眼見美境而不動心,視而不見,見惡境亦不動心,視而不見,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塵影好醜,平等平等,心即不動。
則一切有情即本尊,一切器界即本尊剎土,以一切色塵體性清淨故。
自心恆常如是安住不動,至證此不動心,即登第八地。
若見富者即動心攀緣,見窮者即動心走避,起愛惡之心,便落入取捨生滅之中。
若以耳根而修:耳聞聲音,亦不分別,聽而不聞。
了知一切音聲,皆發於自性本體,故無論歡笑怒罵、蟲鳴鳥語、山中清風、門前車馬,皆成清
淨微妙咒音,以一切音聲之體性清淨故。
鼻根、舌根,亦是如此,對於好聞難聞、好吃難吃,皆不加分別,無愛惡心。
自心如是安住,念念對世界上一切事事物物不住,即是念念返聞。
恆常如是返照,而不住塵相,則在傳承加持下,即轉穢土成淨土矣。
總之,一根歸元,其餘五根,同時解脫。
行者可任擇一法,起勇猛心,堅持到底,此生必定成就無疑。
切莫貪多務雜,恐到頭來一事無成。
問:痛苦的原因是什麼?
師:執著便是痛苦之因。
因有執著,故有得與不得之分別心,不得便痛苦,得而不能永保亦是痛苦。
世間一切,本是無常,本是了不可得。
故須放下執著,才能免去痛苦。
然而眾生無始業習太深,須賴修持及諸佛菩薩之加持,方易解脫。
大眾須知:人生短暫,如在剃刀邊緣,若不能此生超出輪迴,便要輾轉六趣,再生為人之機會,佛經上亦有「盲龜值木」之歎。
圓覺宗之心法,能使值遇者一生超出輪迴,甚至究竟成就,因此大眾莫要空過時日,男眾當如火燒腳跟,女眾應如救頭之燃,如此精進修持,才能超出輪迴,究竟清淨。
若不能明白此點,以此短暫難得之人身,作種種無謂之追逐,不得則自惱惱人、自損損人,不僅是一種浪費,亦且要生出無窮的痛苦,如何能解除痛苦呢?
問:如果我們身心感到很痛苦時,要如何處置?
師:如果痛苦,就要曉得自性在纏,才會有痛苦。
凡有取捨,即是自性在染。
我們的自性,如常寂光土,亦如大圓鏡,法界有多大,自性圓鏡即有多大。
在法界中之一切形形色色,森羅萬象,都於圓鏡中了了顯現。
若能住此清淨自性中,雖了知、看到、聽到萬法的生滅,但不分別取捨,如大圓鏡,即無痛苦。
《圓覺經》說:「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夢幻。
」當最痛苦時,便是最易入道之時。
實則痛苦亦是自性如幻的顯現。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以智慧覺照,就能解除一切苦厄。
問:無奈覺得自己作不了主。
師:人之所以會作不了主,皆因宿業牽纏。
故要持本尊咒,或持六道金剛咒,以消除罪障,令心清淨。
待心清淨時,再來返照,即能廓爾明朗,不會做不了主。
所謂「返聞」,即是自己的心,不住於任何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一個東西上,而要很普遍、平等、廣泛、週遍的住於廣大的法界大空上,無執就不會有痛苦。
若只為某一個人、某一件事,而費盡心思,當然會有痛苦。
法界之廣大不可思議,若我們的心能契入,怎會為身邊一點小事而難過呢?自心不為塵事所牽,就不會作不了主。
問:應如何助念,才可免除障礙?
師:助念時真發菩提心利益亡者,安住於大光明藏和度盡有情之悲願,即不會有任何障礙。
另外,如:佛慢堅固、頂戴上師、心住本尊、大悲遍滿、嚴持淨戒、咒音不斷、種子字及咒鬘不忘、處身於本尊淨土、住於空定、住於明空三摩地、住於三重薩埵等等,安住以上任何一種觀修方法,皆可免除一切障礙,助亡者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