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志鸿优化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优秀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表示与处理,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得到初步发展,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了感性上的体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接触了许多统计方面的实例,因此本节课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思维,进一步理解观察、类比、分析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并能初步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2.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解决实际问题.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处理与表示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应用价值.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讨论、演示法为辅,设计“实验——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情境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即情感感悟——引导发现——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提出的问题(1),是对前面所学的数据表示方法的回顾,也是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频数直方图的基础,问题(2)的设计主要是为切入课题并进行下一步的新知探究做好准备.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英语成绩仅分为三个等次,因此,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均可以简洁表示英语成绩.问题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通过观察、讨论,不难发现语文成绩多且层次差距较大,若再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显然非常繁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教师由此顺势切入课题.教学说明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放手给学生完成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即给予肯定与鼓励.由问题1的易于解决,到问题2中学生产生的困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课题,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出示解决上面问题1时所列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引出频数概念.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与所画条形图非常复杂.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段简单化处理,进而探索得到新知——频数直方图.这里的“人数”表示优、良、中出现的频繁程度,因此也称为频数.你能不能帮助小明想一个好的办法,较简便地解决问题2呢?试试看!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想出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类似地作分段处理,再画统计图表进行表示,从而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知识.注:这里的60~70表示大于等于60同时小于70.其他类似记号含义相同.明晰新知:1.我们把上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得到下图.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2.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3.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教学说明本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是倾听者,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准确的归纳结论.三、巩固提高,熟练技能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充分利用例题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信息,进行对应训练,巩固新知.同时,让学生较完整的独立绘制频数直方图,也为下一课时中学习频数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做好准备.练习1:请将前面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练习2:请将前面表格中的身高数据按3 cm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拨,做好辅导工作.四、应用提高,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本环节属于较高层次的训练,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要求学生设法解决,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统计活动收集数据、解决问题,从而体会统计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应用统计的意识.图①图②1.这两幅漫画介绍了什么内容?你能帮助李大爷设计一个进货方案吗?(小组讨论)图③2.图③是李大爷的孙女小丽统计一周平均各种雪糕的销售数量,你能根据这张图告诉李大爷明天怎样进货吗?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理作答.教学说明对于各种牌子的雪糕应进多少,学生可能有各种想法,但都必须基于对李大爷所卖雪糕数量的统计.另外,学生为李大爷设计的进货方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与图③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即可.五、积累与总结1.频数及频数直方图等概念.2.初步绘制频数直方图.3.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扇形区域分布图等表示所收集的数据情况.评价与反思本节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实例,课题的切入与新知的探索过渡巧妙、自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统计学中的“频数”“频数直方图”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频数直方图的简单绘制方法.在统计频数和画频数直方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既进行定性的分析,又进行定量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有学生的观察感受、独立思考,有师生的合作交流、问答小结,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图表来分析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数据表示的方法,比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对于饼图等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相关数据的图片,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图片,如成绩单、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表示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表示。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表示方法,对准备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展示分析结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由图可知,50~60分的人数共3人;60~70 分的人数共12人;70~80分的人数共18人; 80~90分的人数共9人;90~100分的人数共6人 . 所以抽取的总人数=3+12+18+9+6=48(人). 故这次活动共抽取了48人测试.
测试成绩/分
随堂检测 2.某地区随机抽调一部分市民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测试,测试 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直方图. (2)测试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将课间操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后得到的条形
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量相同!
该统计图还能不 能更加优化?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将横轴略作调整,相 邻长方形间距设为0.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课间操成绩/分
合作探究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美术成绩吗
?
从你的图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
解分:布①情采况用怎表样格?的形式 美:术成绩 优 良 中
②采用条形统计图的形 式:
人数(频数 )
22
5
3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美术
成绩处于优秀等级,美术成绩的整体
美术成绩
分布是优秀最多,良其次,中最少.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3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以及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课件、统计图的案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问题: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例如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图表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据表示方法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数据的表示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通过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统计图表的基本知识,对数据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数据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统计图表的深入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数据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表示方法的能力。
3.通过对统计图表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数据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表示方法的能力,以及统计图表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数据的表示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数据素材。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简要介绍各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尝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并进行操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版初中七上数学6.3.2 数据的表示(课件)
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则捐款人数最多的一组是( )
A.5~10元
B.10~15元
C.15~20元 D.20~25元
小结&反思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数据
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频数直方图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制作频数直方图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例题&解析
3 9
(1)请用你所学的数学统计知识,补全频数直方图; (2)如果此地汽车时速不低于80千米/时即为违章,求这组汽车的 违章频数; 解:18+22=40
知识点二 频数与频数分布表
探索&交流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②确定组距和组数; ③列频数分布表; 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2 数据的表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1.知道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初步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 的基本步骤; 2.会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3.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
我们在小学学过哪些统计图?
情境&导入
知识点一 组数与组距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两条互相垂直 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 轴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长方 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
1.在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 )
A.小于数据总数
B.等于数据总数
C.大于数据总数
D.不能确定
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
2.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最大值为7.4,最小值为4.0,如果取组
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知道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初步掌握频数直方图的画法的基本步骤.2.会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3.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4.经历描述数据的数学活动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用直方图描述数据.难点: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划分组距并画出直方图.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轴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长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频数:在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注意:(1)频数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3)频数是一个数值,无单位.(二)问题探究问题1: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学号性别身高/cm入学成绩学号性别身高/cm入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1女1678188优16女1628385优2男1627885良17女1578680优3女1658690优18女1609293优4男1608199中19男1648389优5女1659486优20女1617577良6女1678375良21男1628697优7女1658894优22男1649191优8男1667998优23女1638782优9女1597265中24男1548288优10男1698697优25男1726870中11男1689196优26男1538895优12男1588093良27男1568087优13男1608589优28男1638281优14女1599084优29男1647875良15女1629189优30女1618987优活动1.(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于英语成绩仅分为三个等次,因此,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均可以简洁表示英语成绩.表格形式:成绩优良中人数22 5 3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学生在完成(1)问题后,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很容易完成此问题.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语文成绩/分687275787980818283人数111212223语文成绩/分858687888990919294人数141211311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解决上面问题1时所列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引出频数概念.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与所画条形图非常复杂.这样引导学生尝试把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段简单化处理,进而探索得到新知——频数分布直方图.活动2.(1)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成绩/分60~7070~8080~9090~100人数(频数)15186(2)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师生活动: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发现第(2)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改进,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发现改进后的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困惑,教师及时作出相关解释.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设计意图:通过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但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活动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横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师生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解:成绩/分60~7070~8080~9090~100人数(频数)141411遇到大量的数据或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可以制作频数直方图直观地反映整体的分布状况.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关注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三)课堂演练1.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出行方式,随机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下条形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D )C.样本中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D.全校步行、骑自行车的人数的总和与坐公共汽车的人数一定相等2.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组织八年级800名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学生整体听写能力,从中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请根据尚未完成的表格,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00,表中m=80,n=12%;(2)补全图中所示的频数直方图;解: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若成绩超过80分为优秀,则该校八年级学生中汉字听写能力优秀的约有多少人?解:800×(40%+12%)=416(人).答:该校八年级学生中汉字听写能力优秀的约有416人.(四)课堂小结师生互相交流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五)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选做题:郑州市202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21年6月20号污染指数W407090110120140天数t3510147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五、板书设计1、条形统计图特点:能够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据2、频数直方图特殊的条形统计图3、区别与联系六、教学反思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从而做出决策,因此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收集数据.对于所收集的数据只有进行清晰有效地展示,才能使我们更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为了能够高效完成本节课的讲授,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时,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和总结规律,让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数据的表示-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据的表示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据表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分析某城市一年内各月份降雨量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预测未来的降雨趋势。
2.教学难点
(1)数据整理的方法选择:难点在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这需要学生对数据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突破方法: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数据类型、范围、分布等,从而选择合适的数据整理方法。
本节课将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实例,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据表示的核心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据的表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或者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表示的奥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3.1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按照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意识。2.经历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在合作交流中获取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3.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归纳等能力,渗透小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B
例2:某儿童游乐园波波池里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海洋球,工作人员根据不同颜色海洋球的数量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波波池里红色海洋球有1 200个,则白色海洋球的数量是( )A.2 100个B.1 800个C.900个D.180个
C
例3:周末,乐乐一家到超市购物,一共带了500元钱,其中乐乐花了110元,妈妈花了190元,剩下的爸爸全花了。求他们三人花的钱各占总数的百分比,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知识点2:扇形统计图的绘制(重点)
【题型一】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例1:为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从该年级随机选了3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其中视力在5.0以上的有6人(记为A组),则在扇形统计图中,A组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A.36° BBiblioteka 72° C.108° D.144°
情境导入
每年当生日快乐的祝福如约而至的时候,我们总要和亲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的美味,那么你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呢?4份呢?8份呢?平均分成n份怎么分?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1)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等于______;(2)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和等于______;(3)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______的比。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是很深入。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图表的绘制,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不同的数据,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解释和理解世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分析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的表示方法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数学描述两种方式,通过实例来展示如何利用图表和数学描述来表示和展示数据。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数学描述来展示数据。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6.3 数据的表示(2)
60
70
80
90
100 成绩
练习提高
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 表示.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新课引入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女
167
81
88
优
2
男
162
78
85
良
3
女
165
86
90
优
4
男
160
81
99
中
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8385来自优86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不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对于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数据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提高他们对不同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的表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示方法来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
同时,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
例如,给出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或文字来说明这组数据。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包括图表和文字说明。
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例如,条形图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数量,但无法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折线图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但无法直观地比较各组数据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给出一组商品销售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表示方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教案
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部分统计图表的知识,为过渡到本节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标》指出,在第一学段,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有所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能按照制做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绘制扇形统计图。
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能力目标:在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和信息获取及分析。
【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和计算。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课前准备见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__圆_____和___扇形__表示___总体____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圆代表的是___总体__,即100%,扇形代表___部分_,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的___百分比_。
4、填空: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圆周角为(360 )度。
5.计算:360度的20%是多少?360°×20%=72°120度的70%是多少?120°×70%=84°【设计意图】复习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扇形统计图1.小强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想了解现在同学们更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以便学生会组织受同学们欢迎的比赛.于是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校每个班随机选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问卷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单选)A.篮球B.足球C.排球D.兵乓球E.羽毛球F.其他球类运动(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组织什么比赛?你是怎样判断的?(2)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其他球类运动所占的百分比呢?上述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你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结果吗?解:根据上述小强的调查数据,可以按如下方法绘制扇形统计图(1)计算各选项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并填在下表中:(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思考: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需要哪些步骤?(1)画圆并计算总量(2)求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3)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4)根据度数画扇形(5)填写成分名称,填写百分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逐步理清自己的思路,体会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数据的表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表示》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有用的信息。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频数、频率、图表等。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数据的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并得出有用的信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进行直观的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数据表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讲解频数、频率、图表等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来分析数据。
3.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表示方法来分析问题。
4.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据的表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024年新北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6章 6.3 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
课堂训练
3. 一个样本有 100 个数据,最大值为 7.4,最小值为4.0,如果取组距为 0.3,那么这组数据可分成 ( ) A. 11 组 B. 12 组 C. 13 组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B
4.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七(1)班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如果捐书数量在3.5~4.5组别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那么捐书数量在4.5~5.5组别的人数是________人。
新知探究
思考 (1)根据上面的绘图过程,你能总结出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吗?
(2)你觉得频数直方图有什么特点?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哪些不同?与同伴进行交流。
新知探究
① 找出所给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② 确定组数和组距,选取分点进行分组;
新知探究
(3)你能统计出落在各组中的频数吗?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用“正”字计数法统计,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家庭数(频数)
分组
家庭数(频数)
2.0——6.0
20
18.0——22.0
2
6.0——10.0
15
22.0——26.0
4
10.0——14.0
13
26.0——30.0
1
14.0——18.0
5
新知探究
(4)你能根据统计的各组频数绘制出频数直方图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2
典型例题
成绩/分
频数
频率
50——60
10
0.05
60——70
20
0.10
70——80
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基本几何体;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自学感知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
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3.自主思考,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2)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分别有什么特点?(3)长方体、正方体是棱柱吗?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下列图形中那些是柱体?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1.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侧面的形状都是()。
认识棱柱:棱柱可以分为()和(),直棱柱的侧面是()。
(注:本书只讨论直棱柱)2:⑴按柱、锥、球分;⑵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曲分;⑶按有没有顶点分3.请找出三棱柱的面数、顶点数、棱的条数;四棱柱的呢?五棱柱的呢?探索n棱柱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关系。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数据的表示(二)频数直方图1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课时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在小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学生在看到一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认识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对统计图进行对比与选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具备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对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确信息,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本课《统计图的选择》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
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初步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和制作.
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导入;第二环节:新课引入;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问题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投影片)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环节新课引入
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
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
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对于(1)小明采用了表格的形式:
小颖采用了条形统计图的形式:Array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很容易完成此问题.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
学生在完成(1)问题后,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
要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
第三环节:自主合作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
活动内容:(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
为什么数据分布的集中度突现不出来?(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
你能帮小明改进吗?
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
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
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活动目的:通过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但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
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发现第(2)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改进,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发现改进后的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
第四环节:练习提高
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
试一试
2014年中考结束后,某市从参加中考的12000名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考生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20分)进行统计,评估数学考试情况,经过整理得到如下频数直方图,(投影)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直方图
(2)若成绩在72分以上(含72分)为及格,请评估该市考生数学成绩及格率与及格人数.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
(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
(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5)要使直方图能很好突现出数据的整体(分布)状况,关键是什么?
学生通过对(5)的思考与讨论为下一节作准备.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习题6.4 1、2、3
选做题:太原市201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11年6号
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