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CMS04-2010
cms04-2019《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CMS)是一种国际性的认证体系,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CMS认证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标准,为组织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CMS认证标准的意义CMS认证标准的出现,对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CMS认证标准还可以帮助组织获得国际认可,为其产品和服务打开国际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CMS认证标准的要求1. 管理责任CMS认证要求组织的领导层必须承担管理责任,确保测量管理体系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有效的实施。
领导层需要制定政策和目标,指导和促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资源管理组织必须合理配置和管理各类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和技术等,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测量过程管理组织需要建立科学的测量过程管理体系,包括测量计划编制、测量过程控制、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改进行动组织需要不断开展改进活动,包括问题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5. 绩效评价组织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发现问题、改进措施,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相关要求。
三、CMS认证标准的适用范围CMS认证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等。
无论组织规模大小、所属行业,都可以通过遵循CMS认证标准,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四、CMS认证标准的国际认可目前,CMS认证标准已经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国际性组织和机构均认可CMS认证标准,并给予其高度评价。
对于寻求国际认可和拓展国际市场的组织来说,通过CMS认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最新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第一版本册登记号:持有者:2011年1月20日发布2011年1月30日实施前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更好地为广大顾客服务,加快公司计量工作的步伐,依据GB/T 19022—2003(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本手册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测量过程及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手册中测量管理体系过程覆盖了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公司各部门必须贯彻执行。
本手册由*********综合办提出;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本手册由*********总经理批准;章节名称页码前言 (2)目录 (3)公司概况 (4)手册发布令 (5)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6)1.0范围 (7)2.0规范性引用文件 (7)3.0术语和定义 (8)4.0 法制要求 (11)5.0 技术能力要求 (12)5.1 检测能力 (12)5.2 检测水平 (12)6.0 质量管理要求 (13)6.1 总要求 (13)6.2 管理职责 (13)6.3 资源管理 (17)6.3.1 人力资源 (17)6.3.2 信息资源 (18)6.3.3 物质资源 (19)6.4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20)6.4.1 计量确认 (20)6.4.2 测量过程 (21)6.4.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3)6.5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24)6.5.1 总则 (24)6.5.2 审核和监视 (24)6.5.3 不合格控制 (25)6.5.4 改进 (26)附录1 行政组织机构图 (28)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9)附录3 测量管理体系技术机构图 (30)附录4 生产工艺流程图 (31)附录5 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2)公司概况手册发布令为完善测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品质。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MMS)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和维护绩效指标和评估活动的综合系统。
它为企业设定目标,估算绩效指标,评估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
MMS将价值创造和企业成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它创建了一个框架,鼓励绩效优良的表现,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绩效不足的情况。
MMS是一个敏捷的系统,可以对企业的过去表现,当前表现及未来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
测量管理体系将企业的活动与绩效指标直接关联在一起。
它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旨在改善企业绩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绩效不足问题,并增强企业竞争力。
它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信息系统和流程这四个方面涵盖了企业的全部测量活动。
MMS包括了企业的绩效测量活动,目的是帮助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所有绩效指标上达到最佳。
它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绩效指标体系,由内部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客户满意度和绩效效益,并确保持续发展。
MMS能够及时发现绩效不足的情况,并指出可能存在的绩效缺陷。
它将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迅速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确保企业的绩效达标。
测量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测量指标体系:为了对绩效进行监控管理,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测量指标体系,它可以提供企业一个可靠的绩效信息系统。
二、测量技术:MMS需要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技术,用于获取客户反馈、行业发展趋势、绩效状况等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绩效不足的情况。
三、测量与反馈:MMS需要将测量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实现企业战略的调整和改进。
四、测量与决策:MMS将测量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决策方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可靠性和可操作性:MMS要求测量结果可靠可操作,使用质量保证技术,确保全过程绩效测量准确可靠,随时可操作测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全面改善;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三、改善绩效,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新标准)
Q/KH $$$$$$$$$$$$$$$$企业标准Q/ KHG 07.00-2013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发布目录前言 (1)公司概况 (2)颁布令 (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总则 (5)3。
1术语和定义 (5)3。
2职责 (7)3。
3计量法制要求 (7)3。
4技术能力要求 (7)4总要求 (8)5管理职责 (8)6 资源管理 (12)6.1人力资源 (12)6。
2信息资源 (14)6。
3物资资源 (16)6.4外部供方 (17)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17)7。
1计量确认 (17)7。
2测量过程 (18)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0)8体系分析和改进 (20)8.1总则 (20)8。
2审核和监视 (21)8。
3不合格控制 (22)8.4改进 (23)附录1公司行政组织机构图 (24)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5)附录3测量管理体系技术组织机构图 (26)附录4生产工艺流程图 (27)附录5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28)附录6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更改记录 (30)前言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的运作领导,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及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纲领性文件,各项计量工作的管理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也是对外提供计量保证的承诺性文件.为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贯彻实施和有效运行,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守并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提出手册中的不适宜处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指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它是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指导下,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为了保证企业在测量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测量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测量工作更加有序、高效。
其次,通过认证标准的执行,企业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测量误差,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认证标准的执行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时,企业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要求。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和熟悉ISO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明确认证的目标和意义。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包括测量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等。
然后,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最后,企业需要选择合格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申请和评审,通过评审合格后获得认证证书。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首先,企业需要充分重视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确保各项测量活动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和意识。
最后,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确保认证标准的持续有效性。
总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建立和执行,确保其持续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组织在已经建立了关于测量、监控和改进过程的一整套管理流程后,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证明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特定的国际标准或规范要求的过程。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组织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风险,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等。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可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测量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认证要求组织建立一套完整的测量流程,明确测量目标和指标,制定测量计划,采集、分析和报告数据等,这将帮助组织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工作状态,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升管理效率。
优化工作流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需要组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数据采集、分析、反馈和改进流程,通过不断地测量和监控工作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找出问题所在,及时改进,优化工作流程。
这有助于组织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组织建立起有效的测量指标和评估体系,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帮助组织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持续的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减少风险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关键测量过程和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潜在的风险。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组织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各种风险,确保工作的稳定进行。
增强市场竞争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之一,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组织通过取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认证还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
结语综上所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组织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组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等。
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目录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权威认证通行国际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北京国标联合认证有限公司Beij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united Certification Co., Ltd.2015年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背景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中,测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拿最简单的说,老百姓到市场上买东西需要称重量,做衣服需要量尺寸,检测雾霾和食品安全等都需要测量。
总之,没有测量,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无法想象。
在现代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常把“测量”称为计量。
建国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飞跃。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以建立计量基准作为国家科研规划项目的重中之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100余项计量基准,确立了“计量基准体系”,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80年代起,我国的计量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计量全面进入了商贸、安全、健康、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法制计量体系,并在工业领域全面建立和完善了计量保障体系。
进入21世纪后,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计量事业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计量测量能力居世界前列,计量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但计量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要求。
对企业而言,该标准不仅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对企业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控制的要求,并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目录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cms04-2010
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1. 引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是指评估和认证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通常用于评估组织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认证,组织可以展示出其测量体系的可信度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能力。
2.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基于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和指南。
其中,ISO 10012是国际上通用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ISO 10012旨在确定和评估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帮助组织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测量管理体系规划和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规划和建立阶段,组织需要确定测量目标、制定测量策略和程序,并确保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测量标准和测量方法,并建立测量管理文档和记录。
2.2 测量过程控制和改进测量过程控制和改进阶段,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建立测量控制程序、进行设备校准和验证、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等。
2.3 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管理和分析阶段,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采取措施来分析和解释测量数据,并提供相关报告和记录。
2.4 绩效监控和审查绩效监控和审查阶段,组织需要建立绩效监控和审查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对测量结果、测量设备和工具以及测量方法的评估和审查。
3.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1 初步评估初步评估阶段,认证机构将对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基本要求。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评估。
3.2 认证申请认证申请阶段,组织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认证机构将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评估。
3.3 认证审核认证审核阶段,认证机构将对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详细的审核和评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全面提升质量、效率、效益和品牌形象的必经之路。
测量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需求,它涉及到我们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发布了ISO10012-1《测量管理体系介绍》的标准,并通过组织对有关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进一步提升测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二、测量管理体系标准1. ISO10012-1标准概述ISO10012-1标准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测量、检验和监测的管理体系,也用于评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保证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数据的可靠性。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测量、检验和监测的实验室,无论是在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在检验和认证等公司和机构中使用。
ISO10012-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领域:①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管理责任、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等);②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③量具管理的要求(如现场量具的使用、标记和校准);④测量结果的处理、分析和记录等。
实行ISO10012-1标准可以在保证测试、校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测量和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水平和科技水平,也为监管机构和客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2.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1)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管理体系下,制定各项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测量过程的各个环节。
管理体系认证实践证明,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使用合格、准确的测试仪器和仪表能够避免测量误差,降低测试次数和测量重复次数,进而降低企业的测试成本;此外,基于国际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测试过程,彻底消除“清单式”测量和测量管理模糊不清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CMS04-2010.
目录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1. 引言本标准为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指导和要求。
2. 术语和定义2.1 测量:指根据一组预定的规则、方法和程序,采集和记录相关数据的过程。
2.2 测量管理体系: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措施,确保测量活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的体系。
2.3 测量目标:指为实现测量活动的效果和效益所设定的具体目标。
3.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的组织,无论其规模和性质如何。
4. 建立和规划测量管理体系4.1 确定测量目标和要求,包括测量的对象、方法和精度等。
4.2 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的策略和计划,包括人员、设备和资源的配备,以及沟通和培训等方面的安排。
4.3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各个层级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5. 实施和运行测量管理体系5.1 有效调配和管理人力资源,确保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员参与测量活动。
5.2 选择和采购合适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并确保其良好维护和校准。
5.3 制定和执行测量操作规程,确保测量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5.4 实施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5 确保测量结果的及时传递和反馈,以支持决策和持续改进。
6. 检查和评估测量管理体系6.1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开展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6.2 进行管理评审,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6.3 参与外部评估和认证,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认可性。
7. 持续改进7.1 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和目标。
7.2 制定改进计划和实施措施,推动测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7.3 定期评估和监控改进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8. 文件控制所有与测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应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标识、存储和维护,并进行适时的更新和发布。
9. 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共享和传递机制,推动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10. 法律和法规的遵守在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
总要求(4)
后果; 6. 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实施和更改;
计量职能(5.1)
1. 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 2. 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的职责; 3. 计量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能; 4. 测量管理体系相关人员的职责;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
1. 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 2. 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3. 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人力资源(6.1)
1. 测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人员; 2. 人员的职责(6.1.1); 3. 人员的能力要求(6.1.2); 4. 人员的培训(6.1.2);
信息资源(6.2)
1. 程序(6.2.1); 2. 软件(6.2.2); 3. 记录(6.2.3); 4. 标识(6.2.4);
物质资源(6.3)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与测量设备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概述
1. GB/T 19022标准是GB/T 19000族标准之一; 2. GB/T 19022标准与GB/T 19001标准和GB/T 24001标准的相关联系; 3. CMS04-2010标准与GB/T 19022 标准的关系;
测量过程的实现(7.2.3)
1. 测量过程必须在受控条件下实现; 2. 测量过程的实现必须满足预计的计量要求;
测量过程的记录(7.2.4)
1. 应保存测量过程记录以证明其符合要求; 2. 测量过程记录的内容;
测量不确定度(7.3.1)
1.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范围及评定时机; 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 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判断;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通过对组织测量活动进行系统地规划、实施和监控,以提高组织的测量效能和水平,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一种体系认证。
以下是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
一、组织结构和职责1.测量管理体系必须适应组织的管理要求,帮助组织达成其战略目标。
2.组织必须为测量管理体系能够制定、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
3.组织必须指定测量管理职责人员,负责制定测量管理的目标、策略和政策,以及维护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
4.组织必须明确测量管理职责人员的权责和工作任务,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测量管理计划1.组织必须建立测量管理计划,该计划必须包括测量管理的目标、内容、范围、方法、实施时间和质量控制措施等。
2.测量管理计划必须考虑组织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测量管理计划必须经过组织内部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测量数据1.组织必须规划测量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
2.组织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等。
3.组织必须确保测量数据的管理措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四、技术资源1.组织必须规划专业技术资源的建设和配置,包括设备、软件、人员和管理体系等。
2.组织必须确保技术资源的充足、合理、有效,以提高测量效率、减少误差和提高测量精度。
五、标准化工作1.组织必须建立标准化测量工作的指导文件体系,明确测量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
2.组织必须针对不同的测量领域,建立相应的标准文件,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度。
3.组织必须定期审查、更新标准文件,以确保标准文件的有效性和不断改进测量管理工作。
六、人员与培训1.组织必须建立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测量基础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
2.组织必须评估员工的培训效果,确保员工能够具备相关的测量技能和知识。
3.组织必须持续开展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测量管理水平。
测量体系内审检查表
现场检查测量 设备状态
现场检查测量 环境
条款
检查内容
7.1.1 如何进行计量确认?
检查方法 询问
7.1.2 如何进行计量间隔确认?
询问并查资料
7.1
7.1.3 是否对确认过的测量设备采取保护措
计量确认 施?
询问
7.1.4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的内容?
询问并抽查 记录
7.2 测量过程
7.2.3 测量过程实现的受控条件是什么?
询问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审核对象 品保部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审核依据 GB/T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
条款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记录
结论
一、 计量 法制要求
2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正确使用国家 法定计量单位?
5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否按规定实施检 定?
询问并抽查技 术文件
询问并抽查强 制检定的台帐
三、5.1 计量职能 本部门的计量职能是什么?
询问
5.2 以顾 客为关注 焦点
为了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部门如何开 展工作?
询问
5.3 质量 目标
本部门的质量目标什么?
询问并抽查。
6.1.1 兼职计量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一、 计量 法制要求
是否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询问并 抽查文件
2 检测能 力
2 对能源、安全的管理情况如何?
询问并 抽查记录。
三、5.1 计量职能 本部门的计量职能是什么?
5.3 质量目标
6.1 人力 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2 计量单位3 计量人员4 计量标准5 强制检定6 特定要求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2 检测能力3 检测水平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目标5.4 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2 信息资源6.3 物资资源6.4 外部供方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2 测量过程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审核和监视8.3不合格控制8.4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一、计量法制要求1 总则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
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1 总则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2 检测能力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a) 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b)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 检测水平需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该满足以下要求: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要求”以正体字出现。
“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
“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 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 24001-1996的第4.5.1条款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
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 15481/ISO/IEC 17025标准的要求。
注:影响测量结果的具体要素由其它标准和指南规定,如测量方法的细节、人员能力和实验室间比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
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应用上述GB/T 19000-2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和定义。
3.1 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2 测量过程measurement process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uipment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4 计量特性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5 计量确认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注5. 图2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
3.6 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4 总要求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图2)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
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见7.2)。
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见7.1)。
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
5 管理职责5.1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b)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c)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5.3 质量目标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
应规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判5.4 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见第8条款)和评审质量目标。
应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
6 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6.1.1 人员的职责6.1.2 能力和培训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力,以执行分配的任务。
应规定所要求的专门技能。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提供培训以满足已识别的需要,保存培训活动的记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予以记录。
员工应认识到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当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进行充分和适宜的监督。
6.2 信息资源6.2.1 程序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详细程度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
程序应现行有效,需要时可获得6.2.2 软件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
测试应在必要。
6.2.3 记录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记录。
应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6.2.4 标识应清楚地标识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可以单独地或集中地标识。
应有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
已确认用于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设备应清楚地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
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与其它设备清楚地区分。
6.3 物资资源6.3.1 测量设备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提供并标识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在确认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有效的测量结果。
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应包括在测量管理体系内。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保持和使用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以防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其计量特性。
纳入或撤出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应有处理程序。
6.3.2 环境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
应监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
根据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予以记录并用于测量结6.4 外部供方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
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
应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
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7.1 计量确认7.1.1 总则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见图2和附录A),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
测量设备的操作者应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