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七课2011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局部均衡条件下关税对大国经济的影响
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 升至pt,与此同时,世界价格也由 Pw降至P‘w,征税后国内外之间的 关系为:Pt= P‘w+t。 p S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OQ1增 至OQ3;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 由OQ2降至OQ4。贸易效应:进 口量由征税前Q1Q2降为Q3Q4。价 格效应:世界市场价格由Pw降至 P‘w。财政收入效应:单位税额 乘以进口量(Q3Q4),即图中 (c+e)部分。 D Q2 Q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 修正和发展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及其目的 关税(tariff)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 关税(tariff)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 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 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 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 一般而言,一国的关境和它的国境是一致的,但 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两者的不一致。当一国在 国境内设立了自由港和免税的自由贸易区时,该 国的关境就小于国界;而几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 时,如欧洲联盟,联盟内部各国互免关税,对外 征收统一的关税,此时关境就要大于国境。
pt
Pw P‘w
A a C
b
B E H e c F I Q4
d
பைடு நூலகம்
G
t
O
Q1 Q3
福利影响:消费者剩余损失( + + + )部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部分 部分; 福利影响:消费者剩余损失(a+b+c+d)部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 部分;政府从关税中获利 部分。 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是生产的效率损失, (c+e)部分。综合来看,b+d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其中,b是生产的效率损失,d 部分 综合来看, + 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其中, 是生产的效率损失 为消费损失。还有一块净增加的收益e是由于关税造成的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压低了商品的国际市场价 为消费损失。还有一块净增加的收益 是由于关税造成的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压低了商品的国际市场价 改善了大国的贸易条件而产生的。 格,改善了大国的贸易条件而产生的。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第7章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第7章

Slide 7-14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 跨国公司
是国际借贷的载体 母公司给外国子公司提供资本
▪ 为什么会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的资金转移形
式?
起允许跨国组织的形成
▪ 公司为什么要寻求扩大控制权?
答案可以从跨国企业理论中得出.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18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图 7-5: 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19
提要
▪ 国际要素流动优势能够与贸易相互替代. ▪ 国际借贷可以看作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但却
图 7A-3: 确定外国的跨时生产和消费模式
未来消费
Q*F 出口
D*F
Q*
D* 跨时预算约束线, D*P + D*F/(1 + r) = Q*P +Q*F/(1 + r)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Q*P
D*P
进口
当前消费
Slide 7-24
附录: 对跨时贸易的进一步分析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当前消费
Slide 7-11
国际借贷
▪ 实际利率
一国怎样进行跨时贸易?
一国可以通过借贷来进行跨时贸易. 当一国借款时, 它就得到在即期购买一定量消费品
的权利,并承诺在将来偿还一个可以购买更大数量 消费品的金额.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ppt课件
27
② 差价税
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 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 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 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叫做差价税。
ppt课件
28
(3)优惠关税
①“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 ② 普遍优惠制( GSP)
含义:单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主要原则:普遍、非歧视原则、非互惠原则 “豁免”与“授权条款”
ppt课件
7
(3)关税的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调节进出口贸易
ppt课件
8
关税保护率有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两种。 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品附加
价值增加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
E(V' V)/V
名义关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实际上,大多数工业品的有效保护率都大大超过名 义保护率。
G.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净福利效果为e-(b+d)
ppt课件
35
(2)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① 小国出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出口小国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 非决定者,该国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不会影响到世 界市场的价格。小国征收出口税之后,直接的结果 就是使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并对国内的消费、生产、 出口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
26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只约束具有专向性的补贴。所谓专向性,是指补贴只给 予一部分特定的产业、企业、地区。专向性补贴分为三类:
◆禁止性补贴(“红灯补贴”)
出口补贴(不包括农产品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可诉补贴(“黄灯补贴”)
◆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
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国际经济学课件

国际经济学课件

一种双赢博弈
2 假设前提并不正确 分工并非产生于交换,其产生早于交换;交换不是人 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 3 只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比较优势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一、比较优势理论基本假设
1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2 劳动力是唯一生产要素且可在国内自由流动; 3 生产商品的成本是固定的; 4 商品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既定的; 5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6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7 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的占有率
(%)
国家/地区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墨西哥 中国 印度 东欧
资本
20.8 20.7 10.5 2.0 2.3 8.3 3.0 6.2
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19.4 13.3 8.2 1.7 1.2 21.7 7.1 3.8 2.6 5.3 1.6 0.4 1.4 30.4 15.3 8.4
MRT=Cx/Cy=Px/Py
Cx/Cy
机会成本不变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递增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递减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X
ax

Y
ay
本国
LA

X
bx
外国
Y
by
LB
120
120
0
180
小麦
0
60
小麦
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小麦是本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布是外国的比较优势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国际经济学Chapter 7

国际经济学Chapter 7

CHAPTER 7International Factor Movemen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in goods and trade in factors. Example:Home、Foreign;K、L;Manufacture、Food .Home is capital-abundant. Manufacture is capital-intensive.trade in goodsHome L For eig nKFDItrade in factors* Trade in factors is very much like trade in goods, it occurs for much the same reasons and produces similar results.Trade in factors is an alternative to trade in goods for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reciprocal substitution and simultaneous existence).Trade in factors tends to raise even more political difficulties than trade in goods (less important in practice).§1. International Labor Mobility1. A one-good model without factor mobility2×2×1: Home、Foreign;T、L;outputFigure 7-2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The real wage earned by each unit of labor is equal s to labor’s marginal product.(1)MPL·P=W W/P=MPL(2)Q=∫0L MPL·dL=Rents+WagesPayment to labor: (W/P) ·L=WagesPayment to land: Rents2.International labor movementIf (T/L)<(T/L)*(W/P)<(W/P)*L↓ L*↑Figure 7-3 Causes and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Labor Mobility·The outcome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labor force.(1) W/P=W/P*(2) Q W↑ (the area of ABC)(3) Income distribution within countriesHome: W/P↑ leaves workers better off and landowners worse off Foreign:W/P↓ leaves workers worse off and landowners better off.3.Extending the analysis·To modify the model——two goods·Trade in factors and trade in goods——reciprcal substitution and simultaneous existence.Case study: wage convergence in the age of mass mirgration.Real wage, 1870 (U.S.=100)Percentage increasein real wage,1870-1913Destination countriesArgentina 53 51 Australia 110 1Canada 86 121 United States 100 47 Origin countriesIreland 43 84 Italy 23 112 Norway 24 193Sweden 24 250Source:Jef frey G. Williamson,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Labor Markets since 1830:Background Evidence and Hypotheses,”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32(1995), pp.141-196.Case study: Immigration and the U.S. economy .Immigrants as% of native born workers, 1980Immigrants as%of native bornworkers, 1990Change,1980-1990High-schooldropouts12.2 26.2 14.0 High school 4.4 6.1 1.7 Some college 5.8 6.9 1.1 College 7.5 9.7 2.2 Source: George Borjas, Richard Freeman, and Lawrence Katz, “Searching for the effect of immigration on the labor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6.§2. I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A financial transaction—have real consequence—intertemporal trade borrowing: increase(import) present consumption goodsrepayment: decrease(export) future consumption goods1.Intertemporal PPF·Any economy faces a trade-off between present consumption and future consumption ── Intertemporal PPFFigure 7-4 The Intertemporal PPF2.intertemporal productionFigure 7A-1 Detemining Home’s Intertemporal Production Pattern3.How dose a country trade over time?When a country borrows, it get the right to purchase some quantity of consumption at present in return for repayment of some larger quantity in the future; (1+r) tim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Q P is (1+r).4. Intertempor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tertemporal tradeFigure 7A-2 Figure 7A-3Home’s intertemporal PPF is biased toward Q P── stronger present productive capacity relative to future produc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If the preferences are the same, the relative price of Q P in Home is lower than the Foreign’s (intertempor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Home exports present consumption (lending) while Foreign exports future consumption(borrowing).Home: (Q P−D P)(1+r)=D F−Q FForeign: Q F*−D F*=(D P*−Q P*)(1+r)5.International 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 in terms of offer curve (P184)Figure7A-4 Interational 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 in Terms ofOffer Curves§3.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Multinational Firms·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FDI is that it involves not only a transfer of resources but also the acquisition of control. The extension of control is the essential purpose.1. The theor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There are additional costs to invest at Foreign, such as costs cause by 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information、obstacle of language、the local market rules and government policy. What advantages of MNE S make them have the ability to offset the additional costs and to defeat the local firms? It is their intangible assets such as technology、patents、know-how、brand 、finance、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etc, which form the ownership advantage of MNE S. ·How do the MNE S use their ownership advantage? Because some intangible assets such as management、marketing、can’t be sold; some assets such as technology、patents are difficult to be sold or it is profitable to use the intangible assets inside rather than outside the firm. (it is difficult for a buyer to know how much knowledge is worth; property rights in knowledge are often hard to establish), thus call the internalizational advantage of MNE S.·How do the MNE S use their internalizational advantage? If Foreign’s resources、labor cost、favorable policy are superior enough to offset the additional costs, Foreign has the advantage of Location. Foreign“O advantage“L”: Location advantageA dynamic model:Export : :marketing cost of exportFDI : :additional cost of FDILicence : :dissipate of ownership advantageThe choice : max (NPV E ,NPV FDI ,NPV L )When t=0, M*<A*<D* When t increasea <e <h c >g >pThe dynamic of TNC s ’ enter foreign market :Export →FDI →Licence 2.Multinational firms in Practice·MNE 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orld trade and investment.·Foreign-owned MNE 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ost economies. Share of sales; share of value added; share of employment.Table 7-1 Franc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d: Shares ofForeign-Owned Firms in Manufacturing Sales, V alue Added, and Employment, 1985 and 1990 (percentages)Sales Value added EmploymentCountry 1985 1990 1985 1990 1985 1990 France26.7 28.4 25.3 27.1 21.1 23.7 United Kingdom 20.3 24.1 18.7 21.1 14.0 14.9 United States 8.0 16.4 8.3 13.4 8.0 10.8*t M **(1)FDIt tt tR C A N PV r --=∑+*tA **(1)t tt L tR C D N PV r --=∑+c***+btt g t pt Ma A e ftD h qt==+=+*(1)EttttR C MN PV r --=∑+πtπL πF πE *t D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Update(1994).·Much of MNE S do could be done without MNE S, that is, MNE S are not as important a factor in the world economy as their visible would suggest.Case study: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国际经济学-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

第2章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011年12月18日15:141,现代贸易理论主要关注贸易基础,贸易方向和贸易收益的决定因素.2,当前对世界贸易模式的解释是基于经济思想史的丰富遗产。

重商主义以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是现代贸易理论的先驱。

3,在重商主义学派看来,贵金属储备代表了一国的财富。

重商主义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实行贸易管制,以限制进口和促进出口。

一国只有牺牲贸易伙伴的利益才能获得贸易收益,因为在给定时间点上,世界财富的存量是固定的,而且不能所有国家同时出现贸易顺差。

4,斯密对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提出了挑战。

他认为通过自由贸易,投入要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能够增加世界的产出,这些产出可由各贸易国共同分享,所有国家能够同时享有贸易收益。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将发现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是有利的。

5,李嘉图认为,即使一国同他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互利贸易也是可能的。

生产率低的国家应当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6,现代贸易理论认为:如果在无贸易条件下,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比较成本(价格)不同,两国就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贸易收益来自于国际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带来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7,比较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

这条曲线表明,假定所有资源都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利用,一个经济所能产生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提供了一种测算边际转换率的方法,边际转换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一种产品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8,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国内的相对价格只由本国的供给条件决定。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一个国家完全专业生产一种商品的情况。

9,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往往处于成本递增的情况。

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坐标原点。

每个国家的产品的相对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因素共同决定。

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完全专业化就不太可能了。

10,当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时,一国的制造商在一种特定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07《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07《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End 9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形
Y T PX/PY E
·C
O
T′ 图7—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X
End10
图形说明(1)
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 响,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如图7-1所 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TT′。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 E点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 交,而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 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临的相对价格要 高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线斜 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下,社会福利则由 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表示。
End 7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门存在外 部规模经济。不妨假设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由于市场结构仍是 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 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 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在没有 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还会发生国际贸 易吗?
End13
图 形7—2
Y T
CA CB E
O
图7—2
T′
X End14
图形说明
A国的消费均衡点为CA ,B国的消费 均衡点为CB ,在图7-2中通过CA 点与 国际相对价格线PW相切的社会无差异 曲线,位于通过CB 点与国际相对价格 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之上,这说 明,A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 处要多于B国。
End11
图形说明(2)
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 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 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A国专 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由于X部门存在外 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 产X,要比两国都生产X可得到更多的X。在此 基础上,如果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 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易,那么两国的消 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7-1中 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因 此,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也可导致 国际贸易的产生。 End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3)
• 有三种类型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人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布兰德(A.Brander)和斯潘瑟(B.J.Spencer)在寡头垄断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阐述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还指出了在同质产品条件下,因厂商的非合作行为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便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围绕着垄断利润,不 仅厂商之间,而且政府之间也可能发生争夺垄断利润的博弈行为。因此,该理 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发众多争论的战略性贸易 政策便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 • 由埃塞尔(W.Ethiar)最早提出的外部经济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指出外部规 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指出了国际分工格局对 贸易利益不平衡性的影响,即不同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参与贸易的各方的经济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解释对象上 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 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 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之间在要 素禀赋上的差异性。两派的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实际上表现出 一种互补性,两者共同丰富和完善了贸易理论。
•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Trade Theory)和贸易政 策(Trade Policy)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 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 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的模式(The Patterns of Trade)以及贸易的利益(The 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 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面

国际经济学7

国际经济学7

名词解释1.贸易条件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2.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和要素密集度▲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包括基础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以及高级要素(通信设备、掌握熟练的高技术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生产资源状况。

▲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系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即H-O-S定理。

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4.荷兰病“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

国际经济学英文课件chapter7

国际经济学英文课件chapter7

Comparison with import quotas
▪Different gainer of revenue effect or rents
▪Less effective in limiting imports
The Uruguay Round
Case Study 9-1(P278)
▪Require the phasing out of all
Export Quota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Import Quota
▪ Effects of an Import Quotas
▪ Comparison of an import quota to an import tariff
Chapter 6
4
Effects of an Import Quota
▪ The highest revenue effect : SJHMN =$30
Chapter 6
6
Comparison of an import quota and an import tariff
Any Shift in SX or DX ?
If DX shifts to D’X ,
▪With an import quota : PX↑,SX↑,DX↑,Qtrade remains unchanged
Chapter 6
9
7.2.1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Definition
(VER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refer to the case where an
importing country induces another nation to reduce its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27
二是国别配额 。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 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进口配额实施的原因: 1.与关税相比,配额的实施由于其是限制 商 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在实施上和对进 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 2.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只要进口的数量是确 定的,贸易就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
25
26
第二节
一、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配额
定义: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 金额加以限制。 进口配额的分配 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 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 商品进 口。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 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 部限额为止。
19



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政府关税收入:c+e 净福利效应: e -(b+d)
20
(六)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___关税的综合福利效应可以分大国/小国两种情形:
1. 小国情形: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
府财政收入
33
(2)固定的受惠制
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
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
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 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但其问题是(I)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
证的收入;(ii)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
味着,新增的企 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
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
8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第 一 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 1学时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一方面国际剩余资金供给充裕,另一方面国际资金需求旺盛,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追逐高额利润。

资本投入的首要目标是赚取利润。

除了贸易支付和政府间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其他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都是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

哪里能获得高额的利润,资本就流向哪里,尤其是长期资本的流动,更是如此。

2.国际风险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安全性,即资本在任何地方投入都应考虑到资本本身的风险。

国际风险是指跨越国境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时,风险因素分析是投资评估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收益率相同时,总是愿意握有风险较小的资产;在风险相同时,总是追求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形式,这是风险—收益关系之间的最一般的选择。

3.汇率和利率因素。

利率和汇率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两大经济杠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利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汇率的高低与变化改变了资本的相对价值。

此外,国际收支的状况也会通过汇率对资本的国际流动产生影响。

4.经济政策因素。

一国政府为了吸引或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大。

另外,一国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如果世界是稳定的和可以预见的,国际借贷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类福利增长。

这里以两个典型国家为考察对象,本国代表一个获利机会较多但缺少资金的国家,外国代表一个拥有丰裕的资金但国内缺少投资机会的国家。

用图6.1来说明两者间资金流动的经济效应。

'MPK第 二 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1 学时 )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tephen Hymer )首先提出,并由金德尔伯格(C.P .Kindleberger )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国际经济学7中文翻译

国际经济学7中文翻译

迄今为止,我们关注的一直是物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

然而,世界经济的一些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引起的。

19世纪,欧洲的资本和劳动力(还有非洲和哑洲的劳动力)流到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向西欧和加拿大大举投资;而在80年代$N90年代,投资又从门本流向美国。

今天,来自南欧的工人在北欧的工厂1鞋作,墨西哥工人向美国移民。

1990年,柏林墙的倒塌促使大量[人离开东德,转向西德。

实际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物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一样,都受同样的经济力量支配。

如果条件允许三产要素会从要素充裕的国家(生产率较低)移动到要素稀缺的国家(生产率较高)。

不同国家回报率(像:资和资本收益)的差别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

只要回报高于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移动的成本,生产要素就会在国际间流动。

.个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既nr以进口劳动密集型产晶,也町以进口劳动力。

资本也是如此。

因此,物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可以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相互替代。

在研究国际贸易时,不分析劳动力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性,是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成果的。

本章考察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替代品所发挥的作用。

重点研究跨国企业,它们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再配置的载体。

国际劳动力第10章国际要素流动和跨国企业流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替代品,也是本章研究的内容。

跨国企业"企业"这个术语可以准确界定,但对于跨国企业(mu1tinationa1enterpri se,MNE),却没有普遍接受的确切定义。

不过,仔细观察一些有代表性的跨国企业,可以发现,这些企业有很多相同的特征。

跨国企业在许多国家经营,其业务活动除了制造、采矿、精炼和商业服务以外,通常还包括研究和开发活动。

跨国企业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所有的经营活动经常接受远离东道国的公司规划中心的指导。

股权和公司管理具有多国化的特征。

一个典型的跨国企业国外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很高,经常达到25%,甚至更多。

国际经济学第7章Hel

国际经济学第7章Hel
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垄断出口商为保证利润最大化,将 承担一部分关税负担。
假定在进口国市场上没有其他生产者生产同类产品,因
而出口商是进口国市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应者(或垄断
者)。图中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为D(这也是出口商在
进口国所面对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为MR,为了
方便起见,假设出口商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且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关税战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提高关 税,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古巴、法国、墨 西哥和新西兰加入关税战。这场关税战对30年代的大危机产生了极 大的消极影响,阻碍了经济恢复。
可编辑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10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和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 Strategic Trade Policy ) 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建立在一种特 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基础上的贸易政策理论。
它具体是指政府所施加的、能够维持或改 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 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
可编辑ppt
11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
一是出口补贴政策:由 布兰德(Brander)和斯 潘瑟(Spencer)提出;
James A. Brander A. Michael Spence
另一方面,征税后,出口商的利润要减少,如图所示, 出口商的利润减少部分=(CtGFCm+AEFH)-PtIHPm, 即关税“抽取”了部分垄断利润。
可编辑ppt
9
4、关税战
最佳关税论虽然指出贸易保护可能使一国获得比自由贸易更多的利 益,但这种利益的获得是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因为征收最 佳关税在改善进口国贸易条件的同时,它的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条件 自然也就恶化了,所以贸易伙伴国的利益会遭受损失。这种“以邻 为壑”的做法自然容易遭到受害一方的报复。如果贸易伙伴国进行 报复,反过来对来自原征税国的进口产品也征收最佳关税,就会使 得最初征收关税国家的目的落空,最终甚至可能爆发关税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view
•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measures of national income measures of value of production measures of value of expenditure
• National saving, investment,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National income is often defined to be the income earned by a nation’s factors of production.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What are factors of production? Factors that are used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workers (labor services), physical capital (like buildings and equipm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others.
2. Unilateral transfers to and from other countries can change national income: payments of expatriate workers sent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foreign aid and pension payments sent to expatriate retirees
The value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by US-own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counted as US GNP.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easures the final value of all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are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time period.
• GDP = GNP – payment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 payments to foreign countries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12-3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GNP
•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is the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by a nation’s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a given time period.
12-4
Fig. 12-1: U.S. GNP and Its Compon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s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2-2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 Records the value of national income that results from production and expenditure.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2-7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cont.)
• Another approximate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 i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Chapter 12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Slides prepared by Thomas Bishop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2-6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 GNP is one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 but a more precise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 is GNP adjusted for following:
1. Depreciation of physical capital results in a loss of income to capital owners, so the amount of depreciation is subtracted from GNP.
Producers earn income from buyers who spend money on goods and services.
The amount of expenditure by buyers = the amount of income for sellers = the value of production.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