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读图时代”指的是信息时代,信息传递和获取主要依靠图像和图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和改变。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教师角色转变三个方面探讨“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从课堂教学设计角度来看,“读图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和图片资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中的内容和信息。
在教学《羊肉串》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描写。
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与图像相关的活动,如图片描述、图片连线、图片解析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各种图片和图像,熟悉图像信息处理的方式,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文本时更加倾向于通过图像和图片来获取信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寻找并利用图像资源,扩大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通过图像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图像识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在“读图时代”中发生转变。
传统上,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扮演知识传授者,注重文字的理解和分析。
在“读图时代”中,教师需要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获取和利用图像信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还应该具备对图像的审美眼光和筛选能力,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图像的美感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语-图”互文阅读模式的建构及文化意义
一
个 性 化 的过 程 。 而作 为 文 字文 本 ,其 特 定 符号 所 构 成 的特定 含 义和 内容 ,
要求读者深入其 中进行理解探讨 ,和
作 者 一 同进 入 到 文 字所 构 筑 的充 满 意
、
“ 读文模 式的特征及功能
蕴 的符号 世界 中。 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与资料具 读 者 在 阅 读 时 ,实际 上 是 在 和 文 有 极 强 的 吸 引力 ,能够 暂 时 吸 引住 学 本 的 作 者 进行 “ 隐 形 串 门 ” ,在 这 种 生 的注 意 力。 但 是 ,图 像 不 能 解释 深 安 静 的 “ 对 话 ” 中 ,阅 读 主 体 获 得 了 奥的理论知识 ,不能展示充满意蕴的 极 大 的 自由性 和 能 动 性 ,逐 渐 培养 了 文化 内涵 , 不能 代替 学 生的理 性 思辨 。 如 果过 分强 调 形 象 思 维 的教 学 ,势 必
无 权选 择 自 己接 受 的信 息 ,只 能选 择 被 动 的接 受 ,没 有 时 间进 行 思 考 与 判
断 。不 同于 图 像 接 受 的被 动 性 ,读 者 在 进 行 文 字 阅读 时 是 一 个 自主 选 择 的 过 程 ,他 可 以根据 自己 的喜 好 进 行 阅
者艾尔雅维茨在其 《 图像时代 》一书 中则 指 出 : “ 在 后 现 代 主 义 中 ,文 学
1 9 8 2年 ,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曾提 出过 这 样 一 个 口号 : “ 我们 必须 让 年 轻 人 在 一 个 充 斥着 图像 、 文 字 、声 音 的世 界 里 学 会 生 存 。” 斯 洛 文尼 亚 学
可 能性 ,也 给读 者 的想 象 提 供 了更 多 的 空 间。 这 种理 性行 为所 带 来 的 智 性 快乐往往 是 “ 读图”所 不能达到 的。 而 图像语 言培 养 的是 受众 的形 象思 维 , 它 通过 一 个 个 具 体 的形 象来 向受 众传 递事实、 经验, 影 响和 改 变受众 的行 为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读图
• ①当下(时下)新闻热点;(有共同的话题)
• ②三—四则材料,有图有文,信息量大。
3.题型:选择题1【图表分析】选择题2【文 本】,一个主观【信息筛选、侧重点】,属 于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课:选择题——图表
第二节课:另外一个选择题及信息筛选类的 主观题
第三节课:侧重点或比较异同——主观题
• 题型1:◆描述图表内容 • ◆所谓“描述图表内容”,就是要求用说明性文字介绍
图表中的相关内容。 • ◆考题形式:题干中有“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
图表的内容”等语言标志。 • ◆答题方法:答案与图表要求同一,即在转换中要包含
图表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 势(比较、分析具体的数据)。这些信息一定要全面准 确,不遗漏。
• 题型2: 写 图 表 结 论【如典例2】 • ◆所谓“结论推断”,就是根据图表的具体内容,概括
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 ◆考题形式有:“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
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 等。 • ◆答题方法:答案与图表要求一致。即在归结中,答案 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一致。同时还 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一致。
• 第三步,准确解读符号意义。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 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 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选用词语要准确。 • ①表增长趋势的词语:“增长(加)了” , “增加到” ,
“增长了××倍” , “与同期相比,增长……”等;(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 ③表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
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 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 • ④反映走势的“高级词汇”:直线上升、缓慢增长、持 续攀升、逐年增长、涨幅缓慢、出现拐点……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图时代”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读图时代”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在阅读习惯和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有所减弱。
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图时代”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教师们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图文,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阅读能力。
通过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字解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读图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2. 正文2.1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读图时代”已经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纯文字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和建立理解。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小学生更加喜爱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他们对于有图片搭配的文字更加感兴趣,觉得这样的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相比于纯粹的文字,图文结合的阅读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小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视觉的方式获取信息。
在“读图时代”,小学生更加习惯于浏览图片、观看视频来获取所需信息,而非通过阅读大段的文字。
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纯文字阅读的抵触情绪增加,需要教师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建立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读图时代”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更加倾向于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并且更注重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
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变化,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读图时代”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通过各种图像来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读图时代”的出现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视觉能力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以文字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看着老师讲解或读着黑板上的字。
但是现在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图像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主要来源于网络、新闻、广告、等等,这些图像信息已经成为学生在获取和传递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将视觉能力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视觉教学手段,如图片与文字结合、动画与文字结合、视频与文字结合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其次,在“读图时代”中,图片和文字经常相互交融,且图像信息更加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更加注意如何有效地结合图像与文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配图、标注、插图等方式,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阅读习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阅读新闻资讯时,要注意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和图片所展现的内容之间的差异和关联,从而加强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再次,“读图时代”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短文的流行与需求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信息快速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快速达成沟通的传统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短文来传达信息,例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
这就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掌握有效阅读短文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不失精准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快速筛选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等。
同时,由于短文的流行,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编写短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读图时代”的出现,不仅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视觉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图文结合和短文阅读技巧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师关注和把握社会的新发展,寻找教学实践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解决之道,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读图时代”,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领域。
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图时代”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读图时代”,学生们面对的信息大多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的。
相比于传统的纯文字阅读,图片、视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图像、视频等视觉资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诗歌等,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拓展了阅读的形式在“读图时代”,不仅是文字阅读,图像阅读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来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从而拓展了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和内涵。
三、促进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读图时代”,图像、视频等视觉资料不仅仅存在于语文教学当中,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图像、视频资料,可以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跨学科能力。
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读图时代”,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被广泛用于广告、宣传等宣传手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辨别真伪、甄别信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五、弥补了语言能力的不足在“读图时代”,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能出现不足的情况,导致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
引入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可以弥补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等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读图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读文”与“读图”优劣辨析
“读文”与“读图”优劣辨析其实阅读包括读图和读文,所以我们不需要把读图和读文对立起来。
也不要简单认为,孩子年龄小就读图,大了就读文。
把读图和读文割裂开来,会导致孩子对阅读兴趣的建立,和阅读方法的掌握都是不牢固的。
但是我们有些家长很害怕让孩子早识字,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提前识字就会破坏想象力、思维能力,就小学化了。
其实我们不要放大这个早期识字的小学化和破坏性。
对于孩子来说,文字也是一种图形。
我们应该让他还没有难易之分的时候,让他去熟悉,去注意这个文字。
他一旦对文字产生了敏感,他之后的阅读之路才走得比较稳当。
所以我们不要放大早期识字的小学化和破坏性。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每次看书翻几页就不读了,很快就看完一本书了。
当我们的孩子一点识字的基础都没有,特别是到了4,5岁,这个时候的故事其实已经比较丰富了。
如果仅仅靠读图,他可能不能完全领略故事的趣味。
因为里面的对白,心理活动,他可能都看不明白,所以他就会看得特别快。
所以我们的家长,一方面希望我们的孩子阅读,一方面我们又不想让他识字。
这就等于我们让孩子走路,却又不让用腿一样。
这是充满矛盾的。
所以我们在教孩子读的时候,既读图也读文。
而且读文的时候,你要注意只读原文。
有的家长怕孩子听不懂,就会把它翻译一遍。
觉得用孩子的语言把它简化了,加了很多叠词。
其实我们的绘本文字都是很精练的。
它也是作者和译者经过反复锤炼出来的文字。
所以这个文字是很美的,有意境的。
我们不要去破坏这种美感。
而且孩子是有潜能的,他通过一次次的诵读,他是完全能理解原文的意思的,所以你就只读原文。
对于孩子特别不懂的词,你可以挑出来解释。
这个需要家长们特别注意的。
语文教学中的读图
海 德 格 尔 在 上 个 世 纪 30 年 代
以 我 们 应 该 在 语 文 教 学 中适 当 引 入
活 图景 的 主观 再 创作
。
隐性 阅 读 便
,
就提 出了 言 说
。
“
世界 图像时代
”
的语 书中
读 图教 育 是 与 时 俱 进
。
对 于学生们
,
是要 把这 个 过 程 倒 回去
从文本回
世 他 在 《 界 图像 时 代 》
人 了绝 地
。
的 表 演 提 出 意 见 要 求 其改 正 大 家
。
更加渴望 获得娱乐休 闲
于是人们
.
于 是 我们可 以 尝试 通 过
,
对 舟尾 各 物 品 的摆 放 位 置 意 见 不
一
摈 弃 了传统 文字 阅读方 式
而将 注
图像 的阅读
唤 起 学 生 们 曾经 类 似
,
教 师 就 可 以 结 合 课 文 内容 和 生
甚
图片是
篇非 常枯燥 的文 言说 明文
。
光是靠
至 是 文本 阅读教 育 的没 落呢 ? 其实 不然
.
通 过 展 现 核 雕 工 艺 品 图像来唤起 学 生 们学习课文 的兴趣是远 远 不够
读 图 时 代 的来 临 给 我 们 的 语
一
文 教学开 辟 了
一
条新 的道 路
语 文 教 学 中怎样 读 图
.
的
工 过程不
,
例如 《 》是 春
的散 文
,
一
篇洋溢 着 暖暖春意
,
都是 比较直观 地 利用 图片
很好地
同
。
“读图时代”的课外阅读指导
“读图时代”的课外阅读指导作者:胡怀珠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第2期随着电子阅读逐渐取代纸质阅读,我们也发现阅读正向着快餐化、碎片化发展,图片阅读不知不觉占据了我们的眼球和阅读世界。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读图时代”:一种对图像的崇拜正在让人们陷于感性主义和快乐原则的沉迷之中,读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图片阅读”的无限趋近,却失去了对文字的耐心品味。
一、现状解析:“快感+节约”毫无疑问,充斥我们眼帘的图文并茂的各类读物,直观形象,读来省时省力,就像考驾照时人手一本的“小册子”,图文对照,一目了然。
但当文字渐渐成为图片的一种“注释”而尴尬地存在着,传统的经史子集渐渐无人问津,各种“插图本”或“戏说”“水煮”系列的图书追捧者众多。
我不禁反思:且不说改编后的名著还能否被称为名著,就读书而言,面对我们的下一代,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应指导些什么?掀开“读图时代”的面纱我们会看到,多媒体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受时间限制的线性传播方式,引入了空间关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从而使“读”的行为也具有了多维特征。
当然,因为传媒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读”不再是少数训练有素的“文化人”的行为,即便文盲也能看懂一些图,这就带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交往。
这样的“读”开始以视觉优位为特征,阅读行为更加趋于表层化,带有更多的形象思维的特点。
这样表层化的“浅阅读”促进了绘画、设计、电子影像制作等视觉艺术的发展,却退化了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深层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其实阅读本就是包括读图和读文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把读图和读文对立起来。
也不要简单认为,学生年龄小就读图,大了就读文。
把读图和读文割裂开来,会导致学生不易建立阅读兴趣及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牢固。
对于学生来说,文字也是一种图形。
我们应该在学生还没有难易之分的时候,让他们去熟悉、去注意文字。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每次看书翻几页就不读了,很快就看完一本书了。
细心分析一下,原来是他们阅读时仅仅靠读图,因此并没有完全领略故事的趣味。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好“ 读图” 读 文” 与“ 的关 系。阅读教 学应该 允许 多元 阅 读方式共 生并存 , 我们也应该研究 “ 图” “ 读 与 读文” 的利 弊, 围绕阅读 教学 的具体 任务 、 具体 内容 、 体对 象 , 具 基 于理 性的分析 , 择适 当的 阅读方式 。下面 , 选 笔者结 合 《 观舞记 》 的教学 , 谈谈 对这一关 系的处理 。
、
“ 图” “ 文 ” 共 生并 存 。 次 有 别 读 与 读 : 主
信息技术环境下 , 视听多媒体方式 已成为普遍 的文 化触 摸方式 , 图文并 茂 、 听并 存 已经成为今 天感受世 视 界的基本方式。学生喜 欢“ 图” 是 因为其 强烈的视觉 读 , 冲击效 果 。但 “ 图” 读 解放 了我们 的视野 , 未必能解放 却 我们 的心灵 。文字 的隽 永性决 定 了“ 读文 ” 乃是 “ ” 读 的
“ 图” 形 象 、 读 重 重实 笔 ,读 文 ” 描 绘 、 虚 写 。文 字 读 “ 重 重 物 可 以唤 起 读 者更 加 丰富 的 联 想 和 多 义性 的 体 验 , 图 而
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 干扰 因素 , 响课堂教学 。原因 影
在 于 : 文 课 是 语 言 实践 课 , 一 本 质 特 征 要 求 一 切 教 语 这
为什么这样 写 。通 过这 三个 环 节 , 让学 生达 到 以读 促
品 , 朗读 实 践 中 丰 富 语 言 的 积 累 , 养 语 感 , 展 语 在 培 发 感 , 深 体验 与 领 悟 , 而实 现 对 文 本 意义 的把握 。 加 从 二 、读 图” “ 文” 互 为 阐发 , 持 张 力 “ 与 读 : 保 应该承认 , 图像 文 化 在 轻 松 感 官 、 悦 感 官 、 击 我 愉 冲 们 的视 知 觉 方 面 是 文 字 文 化 无 法 替 代 的 。但 是 图 像 与
“读文”与“读图”优劣辨析
“读文”与“读图”优劣辨析作者:张超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摘要:“读图”与“读文”各有优势和劣势。
图的优势是形象便捷,劣势是肤浅表象;文的优势是丰富深刻,劣势是繁难抽象。
“读图”不能代替“读文”,“读图”不是高品位的主流阅读方式,“读文”更有利于思维培养。
一个主要是“读图”长大的人,很可能存在思维浅薄等成长缺陷,而一个主要是“读文“长大的人,却不可能存在阅读缺陷。
“读文”“读图”应相辅相成,相互弥补,相互转换。
关键词:读图读文优劣互补有人说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图片、影视、图像、电脑、书画、广告等大量的“图”充斥视野,吸引、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让人目不暇接。
而传统的“读文”(读字)日渐被弱化、被边缘化。
不可否认,“读图”的增加是科技与时代进步的产物,自然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
但“读图”不等于“读文”,更不能代替“读文”。
一、图的优势和劣势:1.“图”的优势简明形象,快捷生动,轻松省力,喜闻乐见。
所包含的横向画面类描述性信息量大。
譬如“寻人启事”中一幅人物头像所反映出的相貌信息量,是多少语言文字的“肖像描写”也替代不了的。
对于一个场面、一个景观,如果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再详尽但比起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显得苍白。
有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用“文”无法完美展现时,读者可以通过“图”更好地、多方面地解读作者的意思。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读图”可能会与日俱增。
2.“图”的劣势较为肤浅表象,难以反映深刻多元的思想内涵,不利于培养人深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制作成本较高。
现在漫画、连环画等“读图文化”的流行,使得阅读幼稚化,它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速食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
对不少人来说,阅读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方式,而是放松精神、缓解压力的途径。
但是这种阅读让文字的魅力消失了,有学者感叹道:“有多少人还会有挑灯夜读、酣畅淋漓、不能罢手的体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法从图画书中体会到的。
读图与读文
现代 的电视 广播 。只要 不是 默片 . 就 有 文 字 的痕 迹 图 像 表 达不 清
楚 .产 生歧 义 之 处 .必 定 要 文 字 来 规 范 、说 明 、限定 文 字 可 以
完 备 以后 .单 独 以文 记事 交 流 的 历 史 持 续 了几 千 年 .虽 嫌 单 调 . 却有 效 率 直 到 印刷 术 有 了飞 跃
一
缺 的工 具 . “ 文 ” 已是 现 代 人 读
刻 不 可缺 失 的需 求 .就 如 空气
和水 分 一样 信 息 的传 播 交 流 成 为现 代 文 明 的基 石 .成 为 社 会 民
主建 设 的重 要 组 成 可 是 在 人类 思 维 如 此发 达 的 当代 .却 有 论 者
学 思 维 图 解 ,永 远 解 不 了 人 类
与读 文 基 本是 两 码事 .两 者 可 以
互 相补 充 .不 可 以互 相替代
人 类 社 会 最 早 出 现 的 图 .是
原 始 岩 画 .作 用 与 现代 人 做 出 版 相 同 :一是 记 事 ,二 是 交 流 。岩 画 在现 代美 学 家 眼 里 同然 是美 轮 美 奂 .但在 符 号 学 家看 来 只 具有 符 号 特 征 而没 有 审美 意 义 。直接 的 直观 的 审美 意 义存 在 与 否 .是 图 与文 的基 本 分 野 .功 利 性 ( 记 事 、交 流 )是 文 字 的 基 本 特 征 ,
认 知 之 惑 读 图 .可 以 说是 认 知
的 初 级 阶 段
提 出 当今 进入 “ 图时代 ” 读 .认 为 文 字 已承受 不 了信息 的重 载 ,当 代人 已啃不动文字 的粗糙外 壳 ,
他 们 要 让柔 嫩 的 眼球 和脆 弱 的 心
由“读图”到“读文” ——提升低年级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由“读图”到“读文” ——提升低年级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摘要:阅读作为个人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低年段学生偏爱读图,倾向于在获得直观视觉刺激的过程中获取少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文字性内容的感知。
因而,本文便以小学低年级学生文本阅读能力为研究核心,提出了利用图片设问,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将图片排列组合,厘清文本整体脉络;依据文本呈现画面,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等教学建议,致力于实现学生由“读图”到“读文”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读图”;文本阅读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来看,“读图”是其乐于接受并延续的的一种阅读形式,但语文教师若是一味迎合学生的阅读、获取信息习惯,则难以将学习视线由展现故事场景的图片转移到文本之上,其阅读深度也难以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深化。
因此,实现由“读图”到“读文”的顺利过渡,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使学生们明白,尽管图片以生动可见的形象和绚烂的色彩可给人直观的视觉享受,但文字却能给予人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和领略寄予其中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与种种复杂情绪。
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言,直接使其接触含蓄蕴藉的文章不免“揠苗助长”,利用他们喜爱的图片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引发合理联想,才能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使其走入文本内容情境之中。
一、利用图片设问,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图像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将主旨、关键信息明确呈现出来,因此受到低年级小学生们的喜爱;但几幅图片能够承载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若要真正理解文本框架和情节发展细节,还是要回归到书本中。
但为了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将精力集中于文字之上,教师便可利用图片中承载的关键信息和内容留白有效设问,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的根据图片中已有的信息进行推测,串联前后情节发展脉络,揣摩作者用意。
之后,学生便可带着自身对文本的设想和探究兴趣细致阅读文本内容,在阅读中完成问题验证。
且图且文——以绘本阅读的方式教《雪孩子》
以 上 的 揭 题 导 人 ,紧 密 依 托 课 句 子 边 学 生 字 的 活 动 ,教 师 参 与 到
个 画 面 一 个 画 面 地 引 出 ,充 分 调 看 看 图 、 猜 字 。 学 生 自主 识 字 之 猜 当
依 图猜 字 。
读 图 和 读 文 相 结 合 ,亦 可 称 之 为 且 文 中 的 第 一 幅 画 面 , 学 分 四 步 走 , 学 生 的 读 图 识 字 活 动 中 去 , 帮 学 生 教
揭题 之后 , 问孩 子 : 看 这 篇 课 看 文 和 我 们 以前 学 习 的 课 文 有 什 么 不
因 为 这 篇 课 文 在 第 一 册 教 材 中 首 次 简 直 是 个 白 色 的 童 话 世 界 。
全 文 不 注 拼 音 ,且 以 连 环 画 的 形 式
继 续 激 趣 : 是 一 场 大 雪 , 么 同 呢 ? 来 , 文 中 的 拼 音 宝 宝 都 藏 真 怎 原 课
教学 《 孩 子》 得 从 “ 环 画 ” 形 再 次让孩 子读 , 觉 就有 了 。 雪 还 连 的 感
式 人 手 ,把 它 和 绘 本 阅 读 的 方 式 结
读 懂 了第一 幅 图的 内容 , 吗 ? 在 是 现
这 个 时 候 , 角 儿 登 场 了 , 媒 我 们 还 是 可 以用 这 个 方 法 ,边 看 图 主 多
《 孩子 》 人 教版 一年 级上 册 “ 子上 、 上 、 上一 片 白。” 导 个 特 色 就 是 识 字 随 图 文 潜 入 的 方 雪 是 房 树 地 指
.
的 殿 后 长 文 , 对 于 一 年 级 的 孩 子 来 学 生 边 观 察 图 画 , 读 好 “ 片 白 ” 式 。 边 一 , 说 , 篇 文 章 具 .- 其 不 同 的 作 用 , 想 象 放 眼 望 去 到 处 都 是 白 的 感 觉 , 这 i f极
“语-图”互文阅读模式的建构及文化意义
一
、
“ 读文” 模 式 的特 征 及 功 能
义形 态 , 日益转 向以形象 为 中心 , 特别 是 以影像 为 中心 的感 性主 义形 态 ,这不 但标 志着 一种 文 化形
态 的转变 和形 成 ,而且 意味 着人类 思 维 范式 的一 种转 换 。” l 2 形 象 思维 是一 种 视觉 空 间 思维 , 它具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0 基金项 目: 本 文 系 四川 师 范 大 学 教 改 项 目“ 图文 ‘ 互文式 ’ 阅 读 模 式 的 建 构 与应 用 研 究 ” 的 阶
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马友平( 1 9 7 0 一 ) , 男, 博士 , 教授 , 主要 从事 艺 术 理 论 和传 媒 文 化研 究 ; 文媛( 1 9 7 9 一 ) , 女, 硕士 , 讲师 , 主 要 从事 教 育学 和 传媒 文 化研 究 。
1 . 逻 辑 思 维 与 理 性 思 考 文 字 语 言 是 由一 个 个 独 立 的 字 、词 通 过 一 定
的方式组 合来 表达特 定意 义 的。因此 , 其本 身具 有
一
有具体 性 和直观性 。 在现代 教育 中 , 课 堂教学 越来 越偏 向于 对 图像 的学 习和把 握 ,教师 常 常通 过展 示大 量 图片 和影像 资料 来进 行教 学 。这 具 有视 觉 冲击力 的 图像 与 资料 具有 极强 的 吸引 力 .能够 暂 时吸引住 学生 的注 意力 。 但是 , 图像 不能解 释深
Ma r .2 01 3 VO 1 . 3 2 NO . 2
“ 语一 图’ ’ 互 文 阅读 模 式 的建构 及 文化 意义
马友 平 , 文 媛, 段 婷 婷
语文教学不仅要“读图”,还要“读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从 工 具 性 和 人 文 性 统 一 的 角 度 来 看 , 语 ” 解 为 “ 理
语文 ,文 ” 解 为文 化 , 可 以的 。 “ 理 是
Prm ar i y Sch ool Tee l g ch n Re ar se ch
小学教学 研完
专 题 研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 还, 读 要 语 文 教 学 不 仅 要 “ 图 , : “ 文 " 读
,
"
江 苏 建 湖 县 实 验 小 学 周 志 高
前 一 阶 段 , 者 听 了 四 年 级 一 笔
文 。感 受 九 寨 沟 之 美 是 手 段 , 受 语 感 文 之美 才是 目的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指
出 :语 文 课 程 应 培 育 学 生 热 爱 祖 国 “
语 文 的 思 想 感 情 。 热 爱 语 文 是 学 好 ”
语 文 的前 提 , 文 教 学就 是 要 引导 学 语
读 ” 理 解 方 法 。 整 体 感 知 课 文 的 的 问 题 可 以 是 : 寨 沟 给 你 留 下 了 怎 九
样 的 印 象 , 寨 沟 是 个 什 么 样 的 地 九 方 ? 请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出 九 寨 沟 的 特 点 。重 点 品读课 文 的 问题 可 以是 : 课 文 从 哪 些 方 面 写 了九 寨 沟 是 个 充
考。 思 考 一 : 次 教 学 是 引 导 学 生 本
教 学 的首 要 任 务 是 使 学 生 成 为 有 审
美 能 力 的人 , 否则 , 文 就 是 无 本 之 语 木 。语 文 教 学 的 审 美 对 象 是 课 文 的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读图时代”的到来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一、提高阅读能力在“读图时代”,人们对于图像的阅读越来越重视,而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挑战。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图像来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配合图片讲解,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通过图像的辅助来提高词汇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用心。
二、增进文化素养三、培养多媒体阅读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信息获取的黄金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阅读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
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多媒体阅读能力,这也是未来竞争中的重要素质。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媒体阅读能力,通过多媒体演示、电子书、网络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累积阅读量,锻炼快速反应的能力。
四、促进交际能力读图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从文字和口头表达向图像和符号表达转变。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外,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要让学生通过图片及其他符号的表达,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准确地传达给他人,培养交际技能,通过互动讨论、组织小型文艺演出等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如何适应这个时代,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就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让小学生不断提高阅读和思辨能力,成为21世纪素质教育的合格人才。
幼儿园读图识物教学方案 幼儿园阅读
幼儿园读图识物教学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读图识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读图识物,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读图识物教学方案对于幼儿园的阅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标1. 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图画来识别和认知各种事物。
2. 培养幼儿对图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故事书的阅读,让幼儿学会通过图画来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的人物、场景等。
2. 给幼儿展示各种生活场景的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观察和分析认识家庭、学校、医院、超市等地方。
3. 给幼儿展示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帮助他们认知各种动植物,并学会用简单的描述词语表达对它们的理解。
4. 让幼儿欣赏名画、风景照片等,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演示法:教师向幼儿介绍一幅图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和示范进行互动。
2. 分组活动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观察一幅图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3. 游戏活动法: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找图片中的不同点、拼图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4. 图画讲故事法: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口头表达。
五、教学过程1.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家庭、食物、交通工具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认知这些事物。
2.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书向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通过图画来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知这些动植物,并学会用简单词语描述它们。
4.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观察一幅风景照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毕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图片的反应,包括认知和表达能力。
2. 对幼儿集体和个别进行评价,包括幼儿对图画的理解、口语表达的能力等。
最新高考语文阅读复习3.2.1实用类文本阅读——读图与读文
2.准确判断 (1)判断对图表基本内容的转述是否准确。要特别关注图表里的文字信息。 (2)判断数据意义是否准确。 ①对图表中的两头数字(或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差别转述是否准确。 ②对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或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否准确。这一点是判断图表文字 信息的核心。 ③判断把数字转换成文字后的用词是否准确。假如图表中的数字为“94.6%”, 用模糊文字可表述为“绝大多数”,“50.9%”可表述为“半数左右”等。一 定要看这些文字与图表中拨
①理解坐标内容。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 表的意义。 ②找出曲线趋向。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总有一个总体 趋向。 ③分析“S”型曲线。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其特点,所以在 理解曲线特点时,要把握曲线的“S”型问题。
①读懂表格。表格由表头和数据组成,读懂表格,就要把握表头的 实际意义和数据体现的特点等。 ②分析数据。思考表格中的具体数据,要注重数据的最大值以及最 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或比值体现的意义等。
只是小幅增长。
【解析】选B。B项,对图表基本内容的转述判断错误。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15 年达到峰值,166家是新增AI企业数量而不是AI企业总量。
(3)借助图表前后的文字表述进行判断。有的材料只有图表,有的材料是图文 皆有,把图表前后的文字抓住了,对图表的意义和结论判断相当重要。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实际增量数据截至2016 年)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
期都早于中国。
B.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08年短暂回落后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峰值,AI企业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读图识字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读图识字教学内容:《小熊包子》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绘本理解故事情节。
2. 能够辨别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培养阅读习惯。
3. 能够识别和认读字迹。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展示《小熊包子》的封面,引导学生谈论故事题材和主人公。
2. 教师放映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二、阅读活动(20分钟)1. 教师集中对话,介绍故事情节。
鼓励孩子们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大意。
2.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展示故事中的图画,培养学生对图画进行观察和解读的能力。
3. 教师指导学生对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阅读习惯。
三、认字过程(20分钟)1. 教师根据故事中出现的生字,自行制作字卡,放置在教室中。
2. 教师领着学生进行字识别,根据字卡进行识字训练。
四、语言训练(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互动游戏,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师可以利用板书或挂图进行幼儿中文口语的表述和对话。
五、评价与小结(10分钟)1. 教师对今日课程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识字训练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识字阅读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幼儿园就开始。
绘本《小熊包子》结合图画和文字并重地进行了情节和主题的表述和体现,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阅读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玩乐的互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
因此,本次教案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包括读图、认字、语言训练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对绘本教育读图识字方面的掌握能力和应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作者:林海莉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07期
摘要:“读图”时代里,网络技术环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势必给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观念、取向、方法上的一系列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重要的是正确把握“读图”与“读文”的关系,围绕阅读教学的具体任务、具体内容、具体对象,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
关键词:读图;读文;阅读教学;对话
一、问题缘起
海德格尔在19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诚如是,现代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
于是乎,“视觉化”的阅读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图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这都毋庸置疑。
值得警惕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防止两种极端做法,一是以图像阅读替代文本阅读,一是以文本阅读来棒杀图像阅读。
这种极端化的思维模式和颠覆性的“革命”举措,在语文课堂里屡见不鲜。
君不见,“时尚音画PK文字想象”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审美素养的人都知道,给我们想象最大的是文字,其次是抽象画,再次是实物(照片)。
文学作品的意境解读是不能坐实的。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
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
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读图”与“读文”的关系。
阅读教学应该允许多元阅读方式共生并存,我们应该研究“读图”与“读文”的利弊,围绕阅读教学的具体任务、具体内容、具体对象,基于理性的分析,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
下面,我结合《观舞记》的教学,谈谈这一关系的处理。
二、“读图”与“读文”:共生并存,主次有别
网络技术环境下,视听多媒体方式已成为普遍的文化触摸方式,图文并茂、视听并陈已经成为今天感受世界的基本方式。
学生喜欢“读图”,是因为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但“读图”解放了我们的视野,却未必能解放我们的心灵。
文字的隽永性决定了“读文”乃是“读”的灵魂,文是对图的透视,文的深度是图无法达到的。
当印刷本的教材依然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载体
时,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中小学语文科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看舞(前文所说的“读图”)与读书(前文所说的“读文”)结合了起来,并且以“读文”为主,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安排了初读——精读——赏读几个环节,以读促品,在朗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实现了对文本意义的把握。
三、“读图”与“读文”:互为阐发,保持张力
“读图”与“读文”本应该是两种不同的阅读,“读图”重形象、重实笔,“读文”重描绘、重虚写。
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而图像化的结果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图像互为阐发,无疑使得阅读带有情趣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地转换把阅读理解转变成视觉直观。
在《观舞记》的课堂导入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柠檬树》,学生眼睛一亮,情绪被调动起来。
我从语言的角度布置了活动任务:注意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看完后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段舞蹈。
文本感知部分:学生带着“读图”信息初读文章,与作者的感受与描绘进行比较。
赏读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美”(配乐朗读),顺势引入语言的学习: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卡拉玛姐妹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飞动”的舞蹈美。
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值得我们品读、积累。
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欣赏舞蹈美的同时来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在课堂结尾部分:播放《千手观音》的片段,学生完全被那精彩的舞蹈所陶醉了。
然后要学生将舞蹈《千手观音》用自己的语言描摹出来。
媒体与文字、形式与内容合理整合,“图”“文”互为阐发,把握了“图”“文”之间的张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读图”与“读文”:互为语境,保持对话
“图”“文”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你死我活”的“博弈”“较量”的关系,其实,图像与文本之间完全可以理解成“对话”关系,它们互为“语境”,能互相改写着对方的“意义”。
无数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上,没有文本介入的“观察”,只能是“感”而不“知”,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的,甚至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
所以,简单地以多媒体直观“视听”取代凭借语言文字的感觉,就仅仅停留于视觉和声音符号的感官接受层面,必然会造成感情浮泛,思维模糊。
必须保持“图”“文”之间的“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
在《观舞记》这节课里,我合理运用教学媒体,较为妥善地处理了“读图”与“读文”的关系:“读图”是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为“读文”搭建一个鉴赏平台(配乐朗读,也是为了从感官上去激发学生)。
而“读文”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根本。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用好多媒体,关键就是要处理好“读图”与“读文”的关系,实现语言的转化。
应当克服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弊端:(1)课堂对课件的过分依赖关系;(2)课件制作粗糙,内容更多侧重“具象”展示;(3)“课件”教学流程的“程式化”和“预设化”。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叶黎明.“读图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危机与走向[J].教育学报,2007(3).
3.史洪.“读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J].教育前沿,2007(1).
4.徐曼宇.反思阅读教学中的“读图”现象[J].语文天地,2006(2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