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路径的启示与借鉴
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契约精神——有感于《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
有感于《 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
画 黄胜 勇
当学生 的阅读兴趣 激发起来 之后 , 老师就 应该 把
重 点放在 阅读 方法 的指导和 阅读 习惯 的培养上 , 避免 低效 益 的阅读 。高 考对 阅读 能力的考查 十分重视 , 分 值 很高 , 评分标 准要求严 格 , 学生 的1 词读 就不能盲 目。 1 . 在 语文 课堂 上悉 心指 导 学生 读书 , 学生 要 “ 目视其
前不久 , 高 三复 习课 上 , 学生做 了一篇名 为《 传统 中国社会 不乏契约精 神》 的论述 类文章 阅读题 。文章 结尾 处 写 到 : “ 今 天 部 分 国人 存 在 不 尊 重 契 约 的现
读后感 , 锻炼写作能力 。读书不 同于读报 , 读报 旨在获 取信息和 时事动 态 , 宜于浏览 ; 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作 品 重在怡 性怡情 , 全 面领 悟 , 贵在咀 嚼品味 , 不 可跑 马观
举I I , 中 学 语 文 ・ 语 文 立 交
书籍就 是 间接 地认识生 活 。从 写作角度 来说 , 只有广 泛 阅读 书籍 , 写起文章来 才能运 用自如 , “ 读书破万卷 , 无序 、 低效的阅读 , 力戒浮躁 。 三、 净 化 阅读 内容 , 提 高 阅读 品 味 , 引导 学 生读
象。 ” 这让 我感 慨 良多 。虽然 文章旁 征博 引论 述 了中 国人不缺 乏契约精神 , 但 是现实 生活 中又如 何呢 ?背 信 弃义 的事 件屡 屡发 生 。中 国的历 史传 统 中不 乏的 契约 因素 , 但 离契约文 明还 很远 。而恰恰 是建立在契 约 基 础 上 的市场 经 济 的到 来 , 缺 乏契 约 的传 统 被 凸 显, 诚信 危机 随之 而来 。于我 而 言 , 感受最 深 的莫过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历史方位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愈发强烈。
契约一词最早是由西方的拉丁词源发展而来,是人们在商品经济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的契约,一直到霍布斯的出现,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契约理论。
“寻求和平,信守和平”这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对契约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的总结。
契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口头契约”“文书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四个阶段[1]。
在中国,契约从西周时代便开始存在。
契约精神是从契约关系中慢慢演变发展而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契约精神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代中国的契约精神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尊重社会及各项规则的意识,包含诚实守信精神、平等自由精神、法律至上精神、权责对等精神等。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历者和参与者,他们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契约精神的状况都会产生影响,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水平,进而促进诚信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培育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对于国家、社会和学生个人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精辟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性、传承性、民族性的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共识,也是现阶段中华儿女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契约的伦理哲学:读《契约精神》的深刻启示
契约的伦理哲学:读《契约精神》的深刻启示在哲学领域中,一本名为《契约精神》的著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哲学家乔·邓宁格,他以伦理哲学的视角揭示了契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契约对于人类关系、道德和政治的深刻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契约精神》这本书,探讨契约的伦理哲学。
1. 契约的定义与理论契约是指人们基于共同利益,通过自愿达成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
契约的核心原则是自愿和平等。
契约可以是明确的书面文件,也可以是暗含的口头约定。
在社会、法律、经济和政治领域,契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人类社会的组织和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 契约精神对人类关系的启示契约精神揭示了人类关系中的合作与信任的重要性。
契约的签订意味着人们愿意共同遵守约定的规则和义务。
契约精神培养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互助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契约伦理与个人自由契约伦理主张个人的自由是基本的道德权利,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并且不受侵犯。
契约的签订基于自愿,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并遵守契约。
契约伦理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剥夺和压迫。
4. 契约在政治哲学中的意义契约在政治哲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和同意。
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建立了一种满足人民权利和自由的政治秩序。
契约理论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并为人们规划了政治道德的边界。
5. 契约伦理与社会责任契约伦理要求人们不仅遵守契约,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契约并非一种单向的义务关系,而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人们应当在契约框架下兼顾自身利益和社会公益,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利益。
6. 契约的限制与挑战尽管契约在道德和政治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契约可能导致不公平和不平等;同时,契约的执行和维护也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合作的范围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契约成为商业活动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约束力量之一。
契约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一,是市场经济的运行的基本规则,在当前个体化、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环境下更显重要。
面对各种合同和协议,要求各方遵循合同内容和精神,秉持着契约精神,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有序繁荣。
而法治观念则是一种维护公正、平等、公平的理念,是社会运行的规则之一,它是个人社会行动合法合理的思想基础。
因此,提升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十分必要。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的灌输教育也得到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也逐渐得到提升。
大学是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规范行为准则、培养思想品质的重要地方。
对于大学生而言,提升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等方面进行源头性的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
在教材选取上,要选择能够反映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的典型案例、经典论文、著作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领悟法律的有效性。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法制知识等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法律实施的影响。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学习、实习,让学生见识到正义与法治的力量,触摸到法律的底线。
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模拟法庭、法律实践活动等,增强法律意识、理解具体法律适用的实际效果,把法律合规观念切实地贯彻到行动上。
再者,学校也可以推广信息化手段,从多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
比如,可以率先建立信息化智慧校园,采用各种近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视频、多媒体、微课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方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建立学术交流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探究成果发布出来,得到别人的评论,对学生进行修炼,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责任意识、法制观念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
培养契约精神作文申论
培养契约精神作文申论
契约精神是人与人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和责任的关系。
它是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也是经济发展和合作的关键。
培养契约精神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首先,培养契约精神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同事,都需要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契约关系。
只有遵守契约精神,才能建立起公平、正直和诚信的人际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友善,从而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其次,培养契约精神有助于推动经济合作与进步。
在商业领域中,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
无论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都需要建立起契约精神,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尊重。
只有契约精神的存在,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再者,培养契约精神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法治秩序。
在社会组织和管理中,契约是指引行为的规范,即人们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
只有遵守契约精神,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能按照规则行事,不侵害他人的权益。
在一个崇尚契约精神的社会中,人们的权益得到保障,犯罪现象得到制约,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综上所述,培养契约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合作的关键。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尊重契约、遵守契约的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不忘初心,坚持契约精神,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试论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契约精神培养
现象, 侵犯了学生应有 的权利 , 就违背 了信用
原则 , 从而也影响学生对信用原则的怀疑 。
2 明确学生责任 范围, . 引导学生确立责任
契约意识的培养。首先 , 在传统 的文化 中, 师 生关系中会存着更多 自上而下 的“ 家长制” 与
形成片面的、 极端的权利意识 , 而忽略 了 自身 的义务和责任, 再加上传统 文化 的契约精神 、
“ 文化霸权”学生主体性丧失。其次, , 在学校 权责意识 的缺乏 , 最终造成 了目前大学生中存 的管理过程 中, 学校和学生处于严重不平等的 在的责任心差 、 诚信意识薄弱的现状 。学生 自
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 自强 、 敬业奉 献 的基本道德风范 。 但是 , ” 目前大学生 的诚 信教育效果并 不理想 , 大学生诚信意识 薄弱 。 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 其根本 , 则是 大学
生乃至整个社 会契约 意识缺失 , 责任感不强 。 因此 , 加强对大学生的契约意识 的培养 , 是有 效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 内容和根本途径 。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 会的
文章编号 :00— 4 5 2 0 ) 3— 12— 3 10 5 5 (06 0 04 0
中共中央 、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的意见》 出, 要 以 指 “ 诚实守信为重点,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 、 职业道
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 引导大学生 自 觉遵守爱国
趋势。契约社会讲求契约精神 , 其真谛就在于 契约关系所蕴涵的 自由、 平等、 权利等一系列 规则。这些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 了人们的一 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 向, 从而转化为人们的一 种 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体现 了现代诚 信的理念 , 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了最为有力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探讨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探讨近年来,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阶段,的确承载着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重任。
首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要从校园治理入手。
一个法治社会必须有一套健全的法规制度,并且这些法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作为学生,必须要学会遵守校园的法规制度,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和校风学风建设。
而且,大学生应该将遵守法规制度和维护法治社会的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只有自觉遵守法律和校规,才能对未来社会的法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要从法律教育入手。
大学应当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教授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法律运作机制以及法律实践经验等。
通过法治教育的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并熟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法治观念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法治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更加理性、公正地对待社会现象和问题。
此外,契约精神的养成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契约精神是一种以诚信为核心的精神,它涵盖了诚信、责任、公平等多个方面。
大学是学生培养个人品格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例如,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培养他们遵守承诺、信守契约的良好品质。
最后,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不仅大学要加强法治教育,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整个社会氛围应该弘扬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
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培养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大学要通过校园治理和法律教育来培养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使他们具备诚信、责任和公平的品质。
大学生实习契约精神基本蕴涵与培育路径
大学生实习契约精神基本蕴涵与培育路径
问清泓
【期刊名称】《决策与信息》
【年(卷),期】2022()12
【摘要】契约精神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实习契约精神是实习活动与实习契约制度的精神内核。
实习契约精神的一般蕴涵主要包括法治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和诚信精神;特殊蕴涵主要包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大学生实习契约精神的培育与实现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以及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实习法律规范,使实习契约精神与契约制度有机融合。
实习派遣学校应当克服实习制度“空泛化”缺陷,新建实习劳动学分制度,建立专门的实习委员会以加强管理,还应大力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习经费投入。
实习单位(特别是企业)应当提升实习社会责任,营造良好实习氛围。
大学生自身应当矫正认识偏差,树立正确的实习观,严守契约,大力崇尚和弘扬劳动精神,共同培育和实现大学生契约精神。
【总页数】13页(P63-75)
【作者】问清泓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路径的启示与借鉴
2.契约精神及其培育路径
3.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路径探究
4.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
5.依法治国视阈下农民工契约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作者:刘文辉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8期摘要契约精神的建立越来越成为逐渐健全的社会体系的重大需求。
而精神文明历来就是由一代代年轻人推动发展的。
大学生从年龄和身份来讲都即将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以致改变社会,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这一责任。
但目前来讲,大学生普遍没有形成契约意识,甚至是缺失这种品德。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契约精神缺失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契约精神;学生培养;品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7)08-80-011大学生缺乏契约精神的突出行为。
1.1缺席,代课有人调侃,说大学期间寝室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帮我点名”,其实这就是大学生缺乏契约精神的最直观体现。
每个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对缺课情况的处理,不管老师出于各种原因是否受学生欢迎,作为学生都不应该违反按时上课这一最基本的规定。
由此引发的就是代课现象。
由于大学特定的教学形式,每个老师都会有面对几百学生的课程,这就造成老师未必能记住每个学生的样子,给代课提供了机会。
现在有的学生甚至把代课作为产业链发展起来了,甚至已经把诚信作为可以用金钱交易的东西了。
1.2拖欠学费和国家贷款每年各大学校都会面临大四学生没有足额交学费的问题。
其中一些确实是家庭条件困难,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把家里给的学费用于个人消费,甚至出现了攀比炫富的不正确金钱观,引发了一系列诸如校园非法贷款,“裸贷”等负面事件。
更恶劣的是拖欠国家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的主旨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但由于相当比例的学生恶意拖欠,甚至直接“消失”,导致助学贷款发放条件越来越苛刻,审查越来越严格,一部分本该享受这一政策的同学反而没有机会得到贷款。
这就是缺乏契约精神带来的恶果。
1.3不遵守就业协议这个现象在应届生中很多见。
各学校的就业办有推荐学生工作的任务,本意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作为进入社会的历练,但很多学生对学校推荐的工作不满意,或者工作一小段事件就发现更好的,于是就随便毁约,这让一些和本学校对口的单位或公司很容易质疑和学校之间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进而减少对该学校推荐人才的留用。
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路径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 鲁丽梅;边社辉;郑志高;郑建辉
作者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河北迁安0644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124-12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大学生;契约精神;启示与借鉴
摘要:契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西方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为研究目标,深刻剖析契约精神的丰富内涵,解读一些西方高校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高校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实际,着力总结概括西方高校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契约精神》读后感
《契约精神》读后感契约精神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它强调人们在进行交往和合作时应该遵守约定和承诺。
在现代社会中,契约精神不仅是商业活动中的基本原则,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准则。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契约精神的书籍,深受启发,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契约精神的内涵1.1 契约精神是一种信任和尊重的表现,代表着双方对承诺的认可和尊重。
1.2 契约精神要求双方遵守约定,不得擅自改变规则或违背承诺。
1.3 契约精神是社会交往和合作的基础,没有契约精神就无法建立可靠的关系。
二、契约精神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2.1 商业活动中的契约精神是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基础,确保交易的公平和诚信。
2.2 契约精神可以促进商业合作的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3 违背契约精神会导致信任破裂,损害商业信誉,影响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三、契约精神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3.1 在人际关系中,契约精神可以帮助双方建立互信和尊重,维护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3.2 遵守承诺和信守诺言是维系友谊和亲情的重要方式,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关爱。
3.3 违背契约精神会破坏人际关系,导致矛盾和冲突,影响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四、契约精神的培养和弘扬4.1 培养契约精神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让他们懂得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
4.2 在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应该倡导契约精神,强调遵守规则和尊重承诺的重要性。
4.3 企业和组织也应该注重契约精神的培养,建立诚信文化,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发展。
五、结语契约精神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道德准则,它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和弘扬契约精神,遵守承诺,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契约精神,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素养,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提升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
法治观念是指个体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是一种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契约精神是指在合同关系中,各方当事人应该遵守合同义务,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维护合同的完整和平等。
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是保障社会秩序和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法律是社会的基础,只有尊重和遵守法律,才能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观念不仅影响自身的行为举止,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升大学生的契约精神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诚实守信,只有当各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能够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企业家、员工或职业人士,他们的契约精神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是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第一,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诚实守信的态度。
通过父母的榜样和言传身教,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
第二,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加强法治教育和契约精神的培养,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社会机构和组织的参与也是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方式。
社会机构和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
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契约精神。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
首先介绍了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影响这两者的因素。
其次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关培训课程和加强校园守法宣传等措施。
文章还梳理了相关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总结了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法治观念、契约精神、机制研究、提升、因素、方法、现状、展望、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在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法治观念不强、契约精神不足的问题,导致了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是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意识的淡漠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阶段,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坚守契约精神,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法治化的社会。
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机制,为今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建立与培养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群体,他们将来将担负起各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如工程师、医生、律师、公务员等。
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建立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基础。
只有具备正确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大学生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守法守约,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探讨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探讨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树立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契约精神,作为一种与法治观念紧密相连的道德观念,同样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所谓法治观念,就是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的行为准则,可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
然而,仅仅有法律还不足够,还必须深化人们的法治意识,让人们懂得法律的意义、法律的权威和法律的力量,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整个社会的法治素质。
在大学生群体中,法治观念的建立和培养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所涉及的众多方面都有很多益处。
首先,获得正确的法治观念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并且更容易形成自我约束,减少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那些具备法律素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就能应对各种法律问题,并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产生正面的价值。
因此,作为现代化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尤为重要。
二、契约精神的内涵和作用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对与他人交往时所达成的协议或约束具有至高无上的信任和尊重。
契约精神所涉及的范畴很广,既包括单纯的口头协议,也包括书面合同等各种形式的协议,可以在个人、民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发挥有力的约束作用。
在校大学生如能逐步培养并贯彻契约精神,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契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信任,是对于他人诚实与正直的信心和认同。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往往忽略了与他人交往中的信任这一点,私自欺骗吊诈、强行骗取等行为时有发生。
然而,信任是构建长期和谐的社会交往和商业合作的重要前提,并且是现代法治社会中最为核心的信念单元。
若是大学生们能够注重这一点,矢志于维护诚信与信任,无论是对他们的个人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繁荣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
大学生法治思维与契约精神培养路径
198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法治思维与契约精神培养路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倡导契约精神,树立规则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法治观念。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法治思维基础上的契约精神培养,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法治思维与契约精神的关系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以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为主要内容。
契约精神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而形成的以自由平等、权责一致、诚实信用、法律至上为内容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守则。
契约精神与法治思维在内涵和功能方面虽有不同,但两者都以自由、平等、公正、法律至上为价值理念,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契约精神是法治思维的重要精神资源;法治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实行,两者相互促进,两者的形成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法治思维和契约精神缺失原因分析传统文化因素。
自汉代以来我国儒家思想长期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德主刑辅、出礼入刑、先教后诛”等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遵循的治国方针。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不利于契约精神的培育和发展。
社会现实因素。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平等、自由等特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本身内生着平等、自由、诚信与正义的意识。
法治思维和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内生秩序性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能促进市场主体法治思维和滕金聪 王 霞(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427)摘 要: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契约精神的状况关系自身健康成长和国家法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路径的启示与借鉴摘要:契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西方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为研究目标,深刻剖析契约精神的丰富内涵,解读一些西方高校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高校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实际,着力总结概括西方高校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契约精神启示与借鉴契约精神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西方高校非常注重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将其融入整个大学生活的每个阶段,是大学生个人发展成长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人们的契约意识比较淡漠,契约精神相对缺乏,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契约精神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倡导契约精神” ,这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举措。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化的社会,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用契约关系来概括[1]。
尽管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崇尚的社会价值观不同,但人类向往的民主、平等、自由、诚实、守信等愿望是一致的。
把握契约精神的精髓,学习借鉴一些西方高校对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经验做法,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一、一些西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模式(一)教学培养模式。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是一些西方高校比较常用的方法.现代师生关系具有自由、平等、理性和以人为本的一般特点[2] ,所以在一些大学中,开学之初教师就会与学生订立本学期的课程学习“契约” :具体明确说明每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怎么做,如果做不到则会有什么样的处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完成什么工作,都在这个契约中有详细介绍.之后,该学期的课程学习都严格按照这个契约的约定执行。
比如,如果学生晚交作业,就会记零分,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时间观念。
如果教师犯了错误,则学生同样可以按照契约要求对教师处罚,教师也要按照契约接受。
这样的契约首先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权益都得到了最大维护。
对西方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将这种精神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可取的[3] 。
(二)社会实践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是一些西方大学生非常重视的成长过程,在一个学期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社会实践方面,而整个国家、社会企业、高校的教师对此也非常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成为重要途径.比如,在美国,国家法律要求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不能低于75 小时,而对大学生的要求虽然并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说明,但是每个学校根据国家的法律都做出了自己的要求。
在西方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的目的中,每个人的目的各不相同。
例如,Jones 的研究表明,加拿大青年人参加社会实践主要基于追逐某种信仰、运用自身技能和经验的愿望、开发潜能、增加工作机会、与其他志愿者交友等几种原因。
从信仰的一个方面看,这种信仰可能是利他的信仰,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或者在公益性活动中,通过帮助他人达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或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他们要自己努力完成工作内容,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接受自己老板的对待,同时要自己通过各种方法维护自己工作中的利益,这些无形存在的事情,都是融合了契约精神的,在这样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契约精神也是较为容易的[4](三)理论培养模式。
理论培养对西方大学生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理论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在学习中、实践中才能对照发生的各种事情,自己总结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一些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实践,不论是课堂上的实践还是社会中的实践,但同时他们没有忽视理论,最基本的理论指导他们没有忽视,最基础的教师引导他们也没有忽视,他们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各种实践的尝试,并通过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将精神内涵传递出来。
二、西方契约精神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一)从培养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营造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普遍提倡的一种价值观,是国家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一些西方大学生培养契约精神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契约精神培养的客体,契约精神偏重的方面,培养方式应该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立足于学生本身。
另一方面,契约精神选择的内容和角度应该与当下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方式,主要解决学生教育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在契约精神中包含着守信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中可能是商人之间要讲求信誉,促进合作的完成;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要讲求信誉,按时支付工资等,而在学校中,守信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论文的真实性,不能剽窃论文,更不能弄虚作假。
曾经某国外知名大学的一位学生第一次上交自己的实践论文的时候,她论文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教授立即看出了其中问题,并要求这个学生重写一份,这其实就是在教育学生坚守契约精神。
所以,同样是契约精神中的内容,对社会人员和对学生来说有不同价值和意义,当我们面对学生进行精神培养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学习的本身出发, 不能脱离学生主体。
另外,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空间,既不是将学生束缚在课堂内,又不是完全置之不理。
在西方,很多高校都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讲授理论知识相结合,比如,在法国,大约有10 万学生从事一种叫“半日工"的工作,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学生可以打工实践, 另外半天可以学习写文章。
学生要如何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也就是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权利。
在实践中或者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如何与人相处,培养他们平等精神和诚信精神。
我国高校将学生过多禁锢在校园内,虽然很多时候学校鼓励学生实践,给予学生自由空间, 但是, 繁多的课程安排让这种承诺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在今后的学校改革中,应该注意将实践融入日常学习中,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通过实际表现教给学生什么是契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具有很大作用.自由是在一定约束范围内的自由,但是,在约束范围内如何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契约精神要教给学生的内容。
比如,现在很多高校都有选修课,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选修课就是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要求学生每次上课的人数不得少于多少,学生如果喜欢这节课则可以选修,如果不喜欢就可以放弃。
当教师剥夺了学生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契约本身就是维护双方关系的保障,如果在契约条件下仍然有一方的利益不能得到满足,就应该打破契约,重新制定合理的契约.这样的意识培养和精神形成,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有帮助。
(二)从培养主体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意对契约精神的示范。
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从具体的契约精神培养过程看,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例如,在美国大学中,每个教师都明白“Syllabus"的含义,这就是一种契约,一种学生与教师的契约,在这个契约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双方利益,让双方在平等的条件下对话,而且每个人都要遵从契约中的规定,这也就是守信精神的培养。
所以,契约精神的宣传、践行在西方大学的教师中非常盛行,他们很看重这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这也是西方大学生契约精神培养给我国高校带来的启示。
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关键在教师,所以,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切入点,为大学生契约精神培养提供必要保障。
提高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相脱节的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期间每一门课程都有专门的教师从教,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处于从属地位,也应该配备专门的教师,建设一支知行统一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其次,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契约精神领域宽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精神内容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尤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定期为教师提供“充电”的机会,使专业教师、基础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的思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和创造力。
亲和力容易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的观点容易被学生接受;创造力创新方法和途径,开拓培育的新路径.(三)从社会氛围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契约精神宣讲活动,传递契约精神.西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有课堂上教师的培养,比如与学生平等对话;有实践中对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比如在工作中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还有一些公益性活动,让学生体验救济精神的内涵;有理论的宣讲,教师将契约精神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这都是非常值得我国高校去学习的方面[7]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完全普及开展契约精神宣讲,一些学校的宣讲,方式方法略显单一,仅从理论角度告诉学生什么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的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出现断层,效果不尽如人意。
要依据学生群体复杂性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引导。
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契约精神养成的重要性:契约精神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个人的为人处世,是规范个人的行动准则。
经常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探讨,特别是遇社会发生较大影响的事件,针对其中涉及的法治问题、道德问题、文化问题等各抒己见,将学习、讨论、明辨、交流带进校园、带进课堂,用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探究本质。
契约精神的培养不是局限在一个空间或者时间内,这种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培养这一精神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注意场合选择的灵活性,这是我们从西方大学生契约精神培养中收获的教益[8]。
三、结语契约思想之所以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就是因为在达成契约的过程中所蕴含的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需要和精神[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契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习借鉴西方高校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的路径,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养成和培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型国家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 高奇。
高校学生契约管理的涵义、特性及其创建[J]•林区教学,2009(1 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