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液相色谱法S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操作范文

液相色谱操作范文

液相色谱操作范文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分离物质溶解在流动相中,通过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一、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成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固定相可以是多种材料,如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和分子筛等。

流动相可以是有机溶剂、水或它们的混合物。

待分离物质在流动相中溶解后,通过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液相色谱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部分:进样系统、柱子、检测器和数据分析系统。

进样系统负责将待分离物质注入到流动相中;柱子是液相色谱的核心部件,其中填充有固定相,用于分离待分离物质;检测器可以通过测量吸收度、荧光强度或电导率等来监测待分离物质的浓度;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处理和分析检测到的信号,得到定量或定性结果。

二、液相色谱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检查液相色谱仪是否正常工作,确认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可用性和质量。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2.预洗柱子:将柱子连接到液相色谱仪上,用一些纯溶剂通过柱子预洗,以去除柱子中的杂质和残留物。

3.进样:将待分离的样品通过自动或手动进样系统注入流动相中,控制样品的进样量和进样速度。

4.运行液相色谱:首先进行梯度洗脱或等温洗脱,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

在色谱柱柱头位置,质谱柱附近安装检测器,以实时监测待分离物质的浓度。

5.数据分析:通过检测器获得的信号,使用数据分析系统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到待分离物质的浓度和组成。

6.清洗柱子:运行完液相色谱之后,将柱子从系统中取下,并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柱子,以去除附着在柱子上的待分离物质和杂质。

三、液相色谱的常见应用1.化学分析:液相色谱在药物、农药、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分析和鉴定待分离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

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
qx (lgrx) : 在待测柱上的相对保留值的对数。
相对极性Px分类:
β,β ' -氧二丙腈:P =100
角鲨烷:
P =0
其余:Px=0---100 分为5级 0—20 0或1 非和弱极性
角鲨烷、甲基硅 橡胶
21—40 2 中等极性 DNP、OV-17
41—60 3 中等极性 氰基硅橡胶
61—80 4 极性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性
R(
n 4
)
r2r,12,1 1
k2k2 1
(a) ( b) (c)
a:柱效项 b:柱选择性项 c:柱容量项
1.提高r21和k
(1) r21 反映了固定液的选择性, r21值越大(即固定液选 择性 好),分离度就越大,分离越好。若r21 =1 ,则 R = 0 ,两组分不能分离。
1. 填充柱
2. 毛细管柱(开管柱)
四、检测系统 1. 热导池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 电子捕获检测器 4. 火焰光度检测器
五、温度控制系统 控制和测量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温度。
色谱柱温控方式:恒温分析、程序升温。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 高选择性 2. 高效能 3. 高灵敏度 4. 分析速度快 5. 应用范围广 沸点在500℃以下,热稳定好,分 子量在400以下的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对于气体、气态烃等低沸点混合物,柱温选在比平均沸 点低50℃至平均沸点范围内分析。
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试样,宜采用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指在一个分析周期里,色谱柱的温度随时 间由低温到高温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变化,使沸点不同的组分, 在其最佳柱温下流出,从而改善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
总结:范第姆特方程 H=A+B/U+CU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药物分析题第十七到二十一章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能作为测定左氧氟沙星中光学异构体的HPLC流动相添加剂使用的金属离子是()A. Cu2+ B. Fe3+ C. Co2+ D. Na+ E. Au3+2.《中国药典》(2010年版)鉴别诺氟沙星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化学反应鉴别法E.红外分光光度法3.具有丙二酸呈色反应的药物是()A.诺氟沙垦B.磺胺嘧啶C.磺胺甲嗯唑D.司可巴比妥E.盐酸氯丙嗪4.《中国药典》(2010年版)氧氟沙星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毛细管电泳法5.《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于盐酸洛美沙星片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荧光分光光度法6.左氧氟沙星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的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所用的离子对试剂是()A.高氯酸钠B.乙二胺C.磷酸二氢钠D.庚烷磺酸钠盐E.氢氧化四丁基铵7.复方磺胺甲嗯唑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是()A.磺胺甲嗯唑和磺胺嘧啶B.磺胺嘧啶和对氨基苯磺酸C.磺胺异嗯唑和磺胺甲嗯唑D.磺胺甲嗯唑和甲氧苄啶E.磺胺和对氨基苯磺酸8.下列含量测定方法中,磺胺类药物未采用的方法是()A.沉淀滴定法B.溴酸钾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非水溶液滴定洼E.亚硝酸钠滴定法9.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磺胺甲噁唑含量时,ChP2010选用的指示剂或指示终点的方法是()A.永停法B.外指示剂法C.内指示剂法D.淀粉E.碘化钾-淀粉10.复方磺胺甲嚼唑注射液中磺胺、对氨基苯磺酸以及甲氧苄啶降解产物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比色法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二)配伍选择题[11—12]A.吸光度B.甲醇与乙醇C.光学异构体D.乙醚、乙醇与丙酮E.防腐剂11.除去吸光度外,诺氟沙星滴眼液应检查的是()12.左氧氟沙星应检查的是()[13—15]A.重氮化反应B.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C.铜盐反应D.A与B两项均有E.以上各项均没有13.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的磺酰胺基进行鉴别的反应有()14.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N1上具有嘧啶类取代基的分解产物,而进行鉴剔的反应有()15.利用磺胺类药物结构中N1上的含氮杂环取代基进行鉴别的反应有()[16—19]A.紫外分光光度法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C.非水酸量法D.两步滴定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6. ChP2010复方磺胺嘧啶片中的甲氧苄啶含量测定采用()17. ChP2005复方磺胺甲嚼唑片中的甲氧苄啶含量测定采用()18. ChP2010中诺氟沙星乳膏的含量测定采用()19. ChP2010中磺胺异嗯唑的含量测定采用()[20—23]A.溴化钾B.盐酸C.NOBr D.快速重氮化法E.分子间反应用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时,反应条件为:20.为使反应速度加快,可加入21.为避免亚硝酸挥发与分解,缩短滴定时间,可采用()22.在酸性溶液中,溴化钾与亚硝酸反应可生成()23.重氮化反应为()(三)多项选择题24.喹诺酮类药物采用的鉴别反应或方法有()A.硫酴铜反应B.红外光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丙二酸反应E.紫外分光光度法25.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非水溶液滴定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HPLC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E.配位滴定法26.磺胺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A.红外光谱法B.烯丙基的反应C.与硫酸铜的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芳香第一胺的反应27.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常用的方法有()A.电泳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非水溶液滴定法D.永停滴定法E.碘量法28.能与金属离子C02+反应显色的药物有()A.巴比妥B.磺胺嘧啶C.阿托品D.异烟肼E.氧氟沙星29.具有酸碱丙性的药物有()A.磺胺嘧啶B.磺胺异嗯唑C.吡哌酸D.依诺沙星E.硫喷妥钠30.复方磺胺甲嗯唑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检查包括()A.磺胺B.对氨基苯磺酸C.甲氧苄啶降解产物D.光学杂质E.甲醇(四)是非判断题31.喹诺酮类药物有关物质的来源主要分为2个途径,一是工艺杂质,二是降解产物()32. ChP2010规定了左氧氟沙星原料药中右氧氟沙星的限量,采用手性色谱柱法测定()33.磺胺甲嗯唑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时,选用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34. ChP2010规定磺胺异嚼唑中有关物质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35.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永停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等()(五)计算题36.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左氧氟沙星40mg),置100ml星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29
9.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k的关系
ms cs Vs Vm K k k cm m m Vs Vm
其中β称为相比率。 相比率是反映色谱柱柱型特点的又一个参数。例如,对 填充柱,其β值一般为6~35,对毛细管柱,其β值一般 为60~600。
11:19
30
10. 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11:19
37
• 但由于死时间tM包含在tR中,而tM并不参加柱 内的分配,所以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并不 能真实地反映色谱柱的好坏。为此: • 常用有效塔板数或有效塔板高度作衡量柱效能 的指标。计算式如下:
' ' tR t 2 R 2 n有 效 5.54( ) 16( ) Y1 Y 2
H有效
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
11:19
1
第一节 概述
一、色谱法简介 u 色谱法是由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最早创立的。
11:19
2
石油醚
植物叶石 油醚溶液
CaCO3
11:19
3
色谱法中: 起分离作用的分离柱称为色谱柱。 固定在柱内的填充物称固定相。 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 液体),称为流动相。
L n H
n称为理论塔板数。
11:19
35
(2)
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
进行的,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
(3) 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
样沿轴(纵)向扩散可忽略。
(4) 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
一塔板上的量无关。
11:19
36
塔板理论指出:
i.保留时间tR: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出现色 谱峰最高点时所需的时间,如图15-6中的O΄B 所示。

液相色谱质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仪操作及原理一、液相色谱仪简介液相色谱仪,作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

它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LLC)和液-固色谱(LSC)。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

二、液相色谱仪的特点高压:液相色谱法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为了迅速通过色谱柱,需要对载液施加高压,通常可达150~300×10^5Pa。

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远超经典色谱,一般可达1~10ml/min,因此分析时间大大缩短,通常少于1小时。

高灵敏度:液相色谱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如荧光检测器,其灵敏度可达10^-11g。

此外,样品用量小,通常只需几个微升。

适应范围宽:与气相色谱法相比,液相色谱法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只要试样能制成溶液,就可以进行分析。

三、液相色谱仪操作五步骤准备:准备好所需流动相并过滤、脱气,更换合适的色谱柱和定量环,配制样品标准溶液并过滤,检查仪器各部件连接情况。

开机:接通电源,依次打开检测器、输液泵等,更换流动相并排气泡,设定流速等参数。

设计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定流速、波长等参数,启动数据采集系统,确保基线稳定后进行进样。

进样:将样品注入进样阀,进行在线工作站自动采集数据。

系统清洗:分析结束后,使用适当的溶剂清洗系统,关闭仪器。

四、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在液相色谱仪中,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携带样品溶液进入色谱柱。

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速度差异,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转换为电信号,记录并打印出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可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吸附柱色谱法、分配柱色谱法、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和凝胶柱色谱法等。

五、质谱仪简介及工作原理质谱仪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仪器分析 第十五-第十九章思考题

仪器分析 第十五-第十九章思考题

第十五章思考题1.色谱法具有同时能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特点而区别于其它方法,特别对复杂样品和多组份混合物的分离,色谱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2.按固定相外形不同色谱法是如何分类的?是按色谱柱分类:①平面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色谱法②柱色谱法:填充柱法、毛细管柱色谱法3.什么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

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

4.保留时间(tr)、死时间(t0)及调整保留时间(t’r)的关系是怎样的?t’r = tr - t05.从色谱流出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①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②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③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④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⑤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6.分配系数在色谱分析中的意义是什么?①K值大的组分,在柱内移动的速度慢,滞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长,后流出柱子;②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③柱温是影响分配系数的一个重要参数。

7.什么是选择因子?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是A,B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的比值α= t’r(B)/t’r(A)>1意义:表示两组分在给定柱子上的选择性,值越大说明柱子的选择性越好。

8.什么是分配比(即容量因子)?它表征的意义是什么?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分配达到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质量比。

K=ms/mm意义: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9. 理论塔板数是衡量柱效的指标,色谱柱的柱效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板高的增大而减小。

10.板高(理论塔板高度H/cm)、柱效(理论塔板数n)及柱长(L/cm)三者的关系(公式)?H=L / n11.利用色谱图如何计算理论塔板数和有效理论塔板数(公式)?12.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否一样?同一色谱柱对不同物质的柱效能是不一样的13.塔板理论对色谱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怎样的?(1)塔板理论推导出的计算柱效率的公式用来评价色谱柱是成功的;(2)塔板理论指出理论塔板高度H 对色谱峰区域宽度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第17章 制剂分析概论-知识点2-含量与标示百分含量的计算

第17章 制剂分析概论-知识点2-含量与标示百分含量的计算
的制剂中规定的主药含量,通 常在该剂型的标签上标示出来
制剂含量表示的是每个样本的含 量与标示量的偏离程度
片剂含量测定 标示量% 每片中药标物示的量实(际g含/片量)(g/片)100%

含量
平均片重(g/片)100%
供测试得品量质量
平均片重(g/片)
100%
标示量(g/片)
标示量(g/片)
特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 仪器价格比较低廉 应用广泛
缺点:专属性较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对照品比较法
配制:供试品溶液CX ;对照品溶液CR 测定:CX = CR(AX/AR)
要求:溶剂一致,CX/CR =(10010)%
含量:
吸收系数法
配制:供试品溶液CX 测定:
含量:
固体制剂: 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 液体制剂: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缺 点 : 价格昂贵
HPLC法, GC法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
内标物加入待测样品中,以待测 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大小对比
外标法
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峰 面积大小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要求:对照品、内标物同一条件 下出峰,且符合含测要求
优点:准确度高、不受进样重 复性影响
应用:GC、微量成分
(一)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特点: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仪器简单、价廉
应用:常量分析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组分含量>1%
缺点:专属性差
容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直接滴定法 用滴定液直接滴定被测药物的含量
剩余滴定法
含量:
固体制剂:
滴定度 浓度校正因子
液体制剂:
剩余滴定法
又称返滴定法或回滴定法,是先加入定量过量的滴 定液A,使其与被测药物定量反应,待反应完全后, 再用另一滴定液B来回滴剩余的滴定液A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酪氨酸_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酪氨酸_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3. 4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标准曲线范围 通过对 172300 氨基酸注射液样品稀释成
不同的浓度进行检测, 对结果进行分析, 以确定 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标准曲线可延伸的范
围, 其测定结果见表 2。
表 2 172300 氨基酸注射液不同稀释倍数对测定结果 的影响
氨基酸 50
稀释倍数
10
5
投料量 1
T yr 0. 8492 0. 9054 0. 8993 0. 8830 0. 90 Phe 5. 747 6. 026 6. 004 5. 039 6. 02 T rp 1. 403 1. 443 1. 434 1. 431 1. 45
磷酸调节 pH = 4. 0; 流速: 1. 2 m l m in; 柱温: 36℃; AU FS: 2. 000; 波长开始设为 230 nm , 分 析至 2 m in 时自动变换为 210 nm , 4 m in 时变 换为 278 nm , 至 7 m in 分析结束。
3 结果分析 3. 1 各组分的分离效果
图 1 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标准样品色谱图 (a) 和 172300 氨基酸注射液样品色谱图 (b)
3. 2 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 0. 01、0. 05、0. 10、0. 50、1. 0 Λm o l
m l 五个浓度梯度的氨基酸标准样品进行分析, 酪氨酸 (T y r)、苯丙氨酸 (Phe) 和色氨酸 (T rp ) 在 0. 0121. 0 Λm o l m l 范围内均呈显著的直线 相 关 关 系 ( r2 = 0. 999865、0. 999975、0.
关键词: 直接测定; H PL C; 紫外吸收;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中图分类号: Q 5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376 (2000) 01—0055—04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0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值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除 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
分配比k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为:
MS VS MS VS cs VS k K/ Mm MS V cm Vm m Vm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8
(一) 分离原理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 进入色谱柱与固定相 接触时,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 入,被溶解或吸附的 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 发或脱附, 挥发或脱附下的组 分随着载气向前移动 时又再次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流动, 溶解、挥发,或吸附 、脱附的过程反复地 进行。
14
5. 分配系数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VR =K Vs 将反映色谱行为的保留值与反映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 数K直接联系起来。
6. 分配比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tR tM t k R tM tM
tR= tM(1+ k )
k 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k值越大, 保留时间越长。
2013-7-1
20
二、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方程式(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B H A Cu u
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度(cm/s)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
项系数和传质阻力项系数。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范第姆特)等在研究气 液色谱时提出。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tR 2 tR 2 n 5.54( ) 16( ) Y1/ 2 Wb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7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食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关于液相色谱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标准品和色谱柱等实验器材。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3.检查色谱柱状态,确保柱头无损,无堵塞,检查流路是否通畅。

二、样品的准备1.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要求,准备好待测样品。

样品可以是复杂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单一的化合物。

2.根据样品特性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提取、净化和浓缩方法,将样品准备好。

三、仪器的准备1.打开仪器电源,并设置合适的工作参数,如流速、温度等。

2.根据实验方法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和检测器灵敏度等参数。

3.将色谱柱连接好,确保连接部分无漏气现象。

四、样品的进样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自动进样器、手动进样等。

2.将待测样品注入到进样器中,并确保进样量准确。

3.进行进样前的冲洗和平衡处理,确保样品能够均匀地进入柱床。

五、仪器的运行1.启动仪器,并设置好合适的流速、梯度等参数。

2.开始实验运行,并记录相关的运行条件和时间等数据。

六、结果的处理1.实时观察和记录示波器或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并按照实验方法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2.根据需要和目的,可以进行色谱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七、实验后的处理1.关闭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2.处理和储存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和完整。

八、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和实验室安全,遵守相关的防护规定。

2.注意化学品的存放和处置,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设备的整洁和操作区域的干净,及时清除实验废物。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高效液相色谱
第18页
第7讲
高效液相色谱
第19页
§3-4 液相色谱法固定相
色谱柱是色谱法的心脏,固定相及装柱技术是关键。 一、液-液色谱法及离子对色谱法固定相 1.全多孔型担体:直径小于10µm(75/-4) 2.表面多孔型担体,目前不用。 3.化学键合固定相(P76及P69) a.成相:用化学的方法通过化学键把有机分子结合 到担体表面。常用18碳柱 b.特点76/-5:4点. 4.分离机制77/2:既不是全部吸附过程,亦不是典型 的液-液分配过程,而是双重机制兼而有之,只是 按键合量的多少而各有侧重.
第7讲
高效液相色谱
第16页
离子对色谱分离过程示意图
第7讲
高效液相色谱
第17页
五、离子色谱法 1.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 流动相:电解质溶液 检测器:电导检测器 主配件:抑制柱 2. 流程图:fig3-2 3.分离机制 (阴离子为例) a.双柱型: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b.单柱型:非抑制型,用低电导的洗脱液; 4.应用:从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到金属阳离子,从 有机阳离子到糖类、氨基酸等均可用该法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第1页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3-1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一、定义: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 技术。 二、特点 1.高压: 可达150~350×105 Pa 2.高速: 例,分离20种氨基酸,经典色谱法要20 多小时,用HPLC只需1小时。 3.高效:3万塔板/米(GC2000塔板/米) 4.高灵敏度: 紫外检测器10-9 g 荧光检测器10-11g
高效液相色谱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页
第7讲
高效液相色谱
第7页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分析化学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分析化学

I X 100 [Z n
' ' lg t R lg t ( x) R( z )
lg t
' R( z n)
lg t
' R( z )
]
Ix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指数,z 与 z+n 为
正构烷烃对的碳原子数。
P
16
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测定
xie 仪 器 分 析
第 十 七 章 色 谱 分 析 法 概 论
xie 仪 器 分 析
第 十 七 章 色 谱 分 析 法 概 论
第十七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P
1
第一节 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xie 仪 器 分 析
第 十 七 章 色 谱 分 析 法 概 论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 析方法。 始于20世纪初; 30与40年代相继出现了薄层色谱与纸色谱; 50年代气相色谱兴起、色谱理论、毛细管色 谱; 60年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7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 80年代末超临界流体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 色谱。
• R=1 4σ分离 • R=1.5 6σ分离 95.4% 99.7%
w1
w1
tR2-tR1
P
21
三、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xie 仪 器 分 析
第 十 七 章 色 谱 分 析 法 概 论
1、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 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CS K Cm 2、容量因子

m
X+
H+
SO3-R
S
X+ SO -R 3 H+
P
30
阳离子交换树脂
xie 仪 器 分 析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仪器分析领域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它通过利用柱子中流动的流动相和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使样品组分在柱子中发生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由流动相供给系统、进样器、柱子、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流动相供给系统通过恒压或恒流的方式将流动相送入进样器中,进样器将样品注入柱子中,柱子根据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发生分离,之后检测器检测进入检测器的各组分的浓度,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的流速更高,柱子填充物颗粒更小,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的需求量较小,具有较好的分析灵敏度。

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食品、药物、化工等领域的组分分析和质量控制。

在生物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生物样品中代谢产物和药物的分析。

通过绑定柱子、手性柱子以及使用不同的检测器,可以对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量测试。

例如,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对药物的残留物进行分析可以保证食品和水的安全等。

在环境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水质、大气和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通过连接各种不同相的柱子,可以对复杂的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离,使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可以对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食品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物和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的分析。

通过选择合适的柱子和检测器,可以对复杂的食品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药物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药品中活性成分和杂质的分析。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下学期)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下学期)

第十二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填空题1、外层电子;第一激发态;共振吸收线;共振线;2、32S1/2;32P1/2,32P3/2;3、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系统;4、共振线;5、电离干扰、物理干扰、光学干扰和化学干扰。

6、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自旋量子数n、内量子数j。

7、频率、半宽度、强度。

二、选择题AAB AAB三、简答题1、主要有Doppler线宽、Lorentz线宽、Holtsmark线宽和自然宽度。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条件下,吸收线线宽主要由Doppler变宽和Lorentz变宽控制,当局外元素浓度很小时,吸收线线宽主要由Doppler变宽控制。

2、特点: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精密度高。

测量范围广。

局限性: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窄。

测一种元素要使用一种元素灯,使用不方便。

3、(1)锐线光源、(2)发射线最大发射波长和吸收线的最大吸收波长必须重叠。

第十三章红外分光光度法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填空题1、ν照 = ν进△m=+ 12、一级;高级;△ν/J > 103、化学位移,偶合常数4、局部抗磁屏蔽;磁各相异性5、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6、27、38、无线电波、核自旋能级分裂、1/29、7.1710、中心位置,峰裂距11、屏蔽效应,各向异性效应,氢键12、213、氢分布; 质子类型; 核间关系二、选择题ACCDD DBACB CD三、简答题1、所谓磁全同质子是指这些质子化学位移、与组外任何一核的偶合强弱相同,它们在核磁共振谱上不产生分裂 ,例如:2、烯烃处于C=C 双链的负屏蔽区,δ增大。

炔烃处于C ≡C 地正屏蔽区,δ减小3、(1) 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2)屏蔽强烈,共振频率最小,吸收峰在磁场强度高场,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峰不重迭;(3)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

四、解谱题1、 CH3COCH2COOCH2CH32、3、C 6H 5-C(CH 3)=CH-COOH4、 偶合系统为: AMX3系统 可能结构为:CH3–CHCH-COOH5、 CH H 3CCH 36、CH 3CH 2I7、 C C C H H H H H H O (1)(2)(3)(4)(5)(6)C O HH 3C O第十五章质谱一、填空题1、奇数、偶数;2、偶数;3、奇数;偶数;4、分子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5、峰弱、峰钝、质核比一般不是整数;6、峰强比;Cl、Br、S;7、均裂、异裂、半均裂;8、M+2、M+4、M+6;M:(M+2):(M+4):(M+6)≈27:27:9:1;二、简答题略;三、选择题ABDAC ACB四、解析题1、为3,3-二甲基-丁醇-22、解:m/z 69相当于M-29(C2H5质量),m/z 69是奇数,故m/z 98->m/z 69 是单纯开裂;m/z(偶数)相当于M-28(C2H4质量),系由McLafferty重排产生。

色谱分析课件

色谱分析课件
用GF254板 -------显色剂显色,破坏性检出方法
通用显色剂
定性分析
1. 与标准对照品在三种不同的展开剂中展开 (加熔点);
2. 制备TLC,将待定性化合物分离后,刮下、 洗脱,再波谱分析;
3. TLC与其它技术联用
定量分析
1. 间接定量(洗脱测定法); 2. 直接定量(薄层扫描法)
薄层扫描法:以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展开后 的薄层色谱板上被分离组分的斑点,测定 斑点对光的吸收强度或所发出的荧光强度, 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薄层吸收扫描法 薄层荧光扫描法
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 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 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GC的特点
1. 分离效率高(填充柱上千块塔板;开管柱 106块塔板)
2. 分析速度快 3. 样品用量少(检测限低,高灵敏检测器) 4. 缺点:(约20%样品适用) A. 样品须能气化(350度下有一定的挥发性) B. 热稳定性要好 C. 定性困难
第二节 气相色谱术语、理论
1. 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2. 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 3. 塔板理论 4. 速率理论 5. 分离度 6. 基本分离方程
• 添加剂
荧光指示剂
硝酸银溶液
制板、活化
点样
1.溶剂对样品的溶解度适中; 2.溶剂沸点适中; 3.样品浓度适中; 4.原点位置应在展开剂液面上; 5.定性分析:内径0.5mm管口平整的毛细管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件-第17色谱分析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课件-第17色谱分析

峰宽和之半
tR2 W1
tR1 W2
2
R 2(tR2 tR1) 1.177(tR2 tR1)
W1 W2
W1 2(1) W1 2(2)
讨论
• 设色谱峰为正常峰,W1≈W2= 4σ
R 1.0 tR 4 基本分离 R 1.5 tR 6 完全分离(定量分析前提)
R 1.0 完全未分开
调整保留体积VR’:保留体积与死体积之差,即组分 停留在固定相时所消耗流动相的体积
VR'
VR
V0
t
' R
FC
注:VR' 与Fc无关;t
' R
1 Fc
V0 和 Vm、t0 和 tm 的区别
• V0 :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 间体积 ; 流定相充满死体积所需的时间为t0 。
• Vm :平衡时流动相在色谱柱中占有的体积,流动相经 过色谱柱所需时间用tm 表示。
线性:对称峰 凸形:拖尾峰
• 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
——衡量色谱峰对称性
色谱峰
正常峰(对称)——fs在0.95~1.05之间
非正常峰 前沿峰 ——fs小于0.95 拖尾峰 ——fs大于1.05
对称因子:(拖尾因子)
fs
W0.05h 2A
A B 2A
8.分离因子和分离度:—分离参数
➢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固定相固体)
( absorp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固定相凝胶)

大专本科分析化学第十七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大专本科分析化学第十七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A
s

m
Vs ) = t ( 1+ K B tRB 0 Vm
Vs tR= t0 (KA-KB) Vm
tR≠0
KA≠KB kA≠kB
二、基本类型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 分配色谱法
• 吸附色谱法
• 离子交换色谱法 • 分子排阻色谱法
(一)分配色谱法
分离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而实 现分离。
也称为空间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 分为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和凝胶过滤色谱法(gel filtration chrom源自tography;GFC)
分子排阻色谱法
• 根据空间排阻(理论,孔内外同等大小的溶质分子处于
扩散平衡状态。
渗透系数
• 高效液相色谱发:球型或无定型全多孔硅胶 和堆积硅珠。 • 气相色谱法:高分子多孔微球等
吸附色谱法 • 流动相 气-固吸附色谱法:气体,常为氢气或氮气。 液-固吸附色谱法:有机溶剂。
• 洗脱能力主要由流动相极性决定。强极性流动相占据吸附
中心的能力强,洗脱能力强。 • Snyder溶剂强度0:吸附自由能,表示洗脱能力。0值越
• 色谱法与光谱法的主要不同点:
色谱法具有分离和分析两种功能 光谱法不具备分离功能
• 色谱法创始于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 在研 究植物叶子中的色素组成时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将碳酸钙粉末放在竖立的玻璃管中,从顶端注入植物
色素的提取液,然后不断加入石油醚冲洗。
植物色素慢慢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散成数条不同颜色 的色带。
(0<Kp<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3.流动相及流动相的极性 ①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状况的流动相选
择在液相色谱中显得特别重要。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
淋洗液,洗脱剂。 ②亲水性固定液常采用疏水性流动相,
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称为正相液液色谱法, 极性柱也称正相柱。
——适合极性化合物分离。
25
③若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则称为 反相液液色谱,非极性柱也称为反相柱。 ——适合非极性化合物分离。
16
②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为新型的紫外吸收检测器。以氘灯为光源,绘制出 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吸收曲线(A~λ)计算机快速处 理,可获得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谱图,得到更多信 息。
17
18
③示差折光率检测器(RID)—通用型。
每种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光指数,可连续检测参比池 和样品池中流动相之间的折光指数差值,差值与浓 度呈正比。灵敏度低、对温度敏感、不能用于梯度 洗脱。
9
高压输液泵的种类: ①恒压泵—液压隔膜泵和气动放大泵。 ②恒流泵—螺旋注射泵和往返柱塞泵。
10
(2)梯度淋洗装置 HPLC有等梯度洗脱和梯度洗脱两种。
前者保持流动相组成、配比恒定。 后者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
过程中按照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 及极性。 梯度淋洗的作用: 提高分离度
通过组分在固定液和固定相中的多次分配平衡 进行分离。
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极性固定相、弱极性或非极性流
动相 — 分离中等极性化合物。 反相色谱:非极性固定相、以水为底剂加入
少量有机溶剂的极性流动相 — 分离极性小的样品。
30
3.化学键合相色谱(CBPC )
用化学反应的方法通过化学键将固定液结合在担体 表面。 反相CBPC:非极性固定相、极性流动相。
34
5.凝胶色谱(空间排阻色谱)SEC (1)以凝胶为固定相。 (2)凝胶是一种经过交联的、具有立体网
状结构和不同孔径的多聚体的通称。 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等软质凝胶; 多孔硅胶、聚苯乙烯凝胶等硬质凝胶。 (3)利用凝胶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 的相对大小关系进行分离、分析,与 流动相性质无关。
35
HPLC—梯度淋洗改变的是流动相的配比和极, 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离时间,改善峰形。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配比和流速是HPLC中 改进分离效果重要手段。
GC — 程序升温,改变的是分析过程中的柱温。
13
(3)进样装置 分为手动进样(进样器进样和阀进样)和自
动进样(自动进样器进样)两种。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
19
④荧光检测器 (FD) —选择性检测器 高灵敏度、高选 择性; 对多环芳 烃,维生素B、黄 曲霉素、卟啉类 化合物、农药、 药物、氨基酸等 化合物有响应。
20
17-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
一、影响液相色谱分离的因素 高效液相色谱中, 速率方程中的分子扩 散项B/u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H=A+Cu
32
化学键合固定相类型: 化学键合固定相是目前应用最广、性能最佳 的固定相。 (1)硅氧碳键型: ≡Si—O—C (2)硅氧硅碳键型:≡Si—O—Si — C 稳定,耐水、耐光、耐 有机溶剂,应用最广。 (3)硅碳键型: ≡Si—C (4)硅氮键型: ≡Si—N
33
4.离子交换色谱(IEC)
固定相为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无机酸或 无机碱的水溶液。各种离子根据它们与树脂 上的交换基团的交换能力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
∵Dm≈10-4~10-5Dg
21
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有流动相的流量、 性质和极性。
①无随u降低H升高的现象(B/u) ② u降低,H降低,但无Hmin
③ u升高,H平缓升高。因Dm≈10-4~10-5Dg
22
1.流速
①流速大于0.5 cm/s时, H~u曲线是一段斜率
不大的直线。 ②降低流速,柱效提高不是很大。 ③但在实际操作中,流量仍是一个调整分离度
1.流程
HPLC与GC的原理相同,只因HPLC流动相为液体, Van.Deemter方程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
4
5
GC和HPLC在分离上的主要区别: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分离主要取决于
组分分子与固定相间的作用力,主要 通过改变固定相来改变对组分的选择 性。 GLC中,流动相对组分作用极弱,一定柱温 下,固定液流失主要由高柱温造成其 自身挥发,所以,在应用中主要采用 涂渍的方法制备柱子。 GSC中,无固定液流失现象。
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14
(4) 高效分离柱
柱体为直型不锈钢管,内径1~6 mm,柱长5~40 cm。发展趋势是减
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常用:
长度为10 ~25cm,内径为4 ~5mm。
15
(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
①紫外光度检测器(UV) 最常用的检测器,可用于梯度洗脱。如固定波长型 的汞灯254nm或280nm的紫外检测器、可调波长的 氘灯或氢灯(200-400nm)。不锈钢池<10μL。对 UV无吸收的组分不响应;对UV吸收较大,如苯不 可作流动相。
7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 高压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还配有辅助装置: 梯度淋洗 自动进样 数据处理等
8
2.主要部件 (1)高压输液泵
①压力:150~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
固定相(<10μm,常用3~5μm),
液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 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速是高 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②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 调、耐腐蚀等特性。
4.流动相组成 ①流动相按组成不同: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 ②按极性不同:分为极性、弱极性、非。
26
常用溶剂: 己烷、四氯化碳、甲苯、乙酸乙酯、
乙醇、乙腈、水。
采用二元或多元组合溶剂作为流动相 可以灵活调节流动相的极性或增加选择 性,以改进分离或调整出峰时间。
缩短分析时间 提高分析精度
11
梯度淋洗的方式: ①内梯度—高压梯度装置(目前广泛采用)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将两种不同极性的 溶剂按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 进入色谱柱。(先加压后混合)
12
②外梯度— 低压梯度装置 通过比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 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用一台高压泵输 入色谱柱中。(先混合后加压)
6
HPLC:流动相与组分分子间有一定的亲和 力;分离是由组分、流动相和固定 相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流动相是 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或缓冲水溶 液,溶解能力强。在HPLC中,固 定液分子必须键合在填料上,否则, 流失严重。另外,填料的颗粒 直径一般为3~5μm,柱子制备复 杂。因此,在应用中,主要以改变 流动相来调节分离的选择性。
和出峰时间的重要可选择参数。
23
2.固定相及分离柱 ①气相色谱中的固定液原则上都可以用于液相
色谱,其选用原则与气相色谱一样。 ②选择合适的固定相,降低填料粒度可显著提
高柱效,但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分离柱的制 备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一般很少 自行制备。 ③选择短柱、细内径提高分析速度。研制高效 柱填料是一活跃领域。
如:ODS (C18),甲醇-水。 正相CBPC:极性固定相、非极性或弱极性流动相。
如:氨基柱,正己烷。
表面多孔型(球形玻珠): 孔浅、孔层厚度小、出峰 快、柱效高,
但允许进样量小。 全多孔型(硅胶):颗粒细、孔浅、传质 快、柱效高,允许进样量大,为前者的5 倍。
31
18烷基键合固定相的形成ODS (C18 )
第十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7.1 概述 17.2 高效液相色谱仪 17.3 高效液相色谱法
的分类 17.4 高效液相色谱法
的应用
1
17-1 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压、高效、高速、高灵敏度。适用于高沸 点、热不稳定及生化试样的分析。
2
17-2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1)
3
一、流程及主要部件
28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
1.吸附色谱(液-固吸附色谱LSC)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如硅胶、氧化铝等。
较常使用的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
可以是各种不同极性的一元或多元溶剂。 常用于农药成分分离、植物色素的分离等。
但不适合强极性离子型样品或同系物的分离。
29
2.分配色谱(液-液分配色谱 LLPC) 通过在担体上涂渍一薄层固定液制备固定相,
(4)凝胶具有许多尺寸的孔径。 KD=[Cs]/[Cm] 当KD=1时,为凝胶的渗透极限; 当KD=0时,为凝胶的排阻极限。 不同尺寸样品分子的分布系数KD总保持 在0-1.0之间。
36
37
27
5.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防止微量杂
质长期累积损坏色谱柱和使检测器噪声增加。 ②避免流动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而使柱效下降
或损坏柱子 ③试样在流动相中应有适宜的溶解度,防止产
生沉淀并在柱中沉积。 ④流动相同时还应满足检测器的要求。当使用
紫外检测器时,流动相不应有紫外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