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体“洗白”干部档案造假潜规则:年龄改小

合集下载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等档案造假行为的处理。

第三条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进行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定性,坚持区别情况、恰当处理,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是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一)篡改、伪造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履历、民族成份等信息的;(二)篡改、伪造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等材料的;(三)篡改、伪造学历、学位等材料的;(四)篡改、伪造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等材料的;(五)篡改、伪造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民主党派等材料的;(六)篡改、伪造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材料的;(七)篡改、伪造录(聘)用、招工、入伍、转业安置、工资待遇等材料的;(八)篡改、伪造考核、考察、任免、鉴定、政审等材料的;(九)篡改、伪造评先评优、奖励等材料的;(十)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的;(十一)冒用、顶替他人身份等材料,在入学、入伍、招工、招录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十二)存在其他篡改、伪造情形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一)直接或者请托他人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的;(二)本人亲属、特定关系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本人知情、默许,或者当时不知情但知情后未及时向组织报告的;(三)对档案中有关问题,拒不配合组织调查,不如实说明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四)存在其他违规违纪违法情形的。

陕西眉县8位官员为换届把年龄改小 官方予以否认

陕西眉县8位官员为换届把年龄改小 官方予以否认

陕西眉县8位官员为换届把年龄改小官方予以否认近期,全省县乡换届正在进行,而在眉县,“8名干部为换届选举,通过更改个人档案、户籍的办法,将年龄改小2至6岁”的网帖成为大家街谈巷议的焦点。

日前,眉县县委组织部调查后表示,此网帖内容为造谣,涉及的8名干部的年龄没有问题。

网帖详细举例8位干部的名字、单位名称,并称“个别人十二三岁就参加工作了,17岁就结婚生子”。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当地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

根据帖子内容,这些官员涉及县人大、林业局、农业局、编制办、县委办、民政局、计生局等7个单位,所列8名官员是单位的一把手或重要副职。

经过记者走访,帖子所说官员确有其人,名字、职务也正确。

帖子中提到的眉县林业局局长寻发明、民政局局长李西平接受了采访,其余官员则婉拒采访。

寻发明说:“这是严重诽谤、造谣!”说着,他拿出身份证、户口本,“我是1959年出生的,出生地就是在眉县金渠镇红星村,你可以去我工作的乡镇调查!”一代身份证(显示为1992年发证)及二代身份证均显示其出生于1959年。

民政局局长李西平同样也出具了身份证和户口本,“我1967年出生在横渠镇街北村。

我今年才44岁,还有10年才退居二线,根本不需要再去更改年龄。

”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两人的出生地及原工作单位常兴镇政府、汤峪镇政府等,原同事所述与两人所说情况一致。

一位长期从事人事工作的干部称:“领导干部档案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本人不可能接触到档案,如果要更改档案,除非内外勾结,但这种情况尤其是多名干部同时改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眉县县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表示,6月25日帖子发出来后,他们对涉及的8名官员进行调查、审核,并不存在更改年龄的问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44岁,任职最长的有20多年,并且均不在今年的县乡换届之中,所以这是一个失实的帖子。

当前官员履历造假谜团与真相

当前官员履历造假谜团与真相

当前官员履历造假谜团与真相作者:关海庭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06期近几年,官员履历造假问题不断被曝光,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官员履历最重要载体的档案是记载干部个人基本信息、政治态度、工作成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尤其是在入职、入党、提干等环节的审查中,对档案的审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履历造假最主要的体现便是官员档案造假。

“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成为当前官员履历造假的真实体现。

官员档案造假的方式:直接修改、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一是直接修改,简单粗暴。

对履历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党龄、工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上,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强调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干部年龄、学历、素质等要求逐渐提高,“年龄天花板”“学历敲门砖”成为千千万万干部准入、晋升道路上的一道道坎儿,给诸多官员带来升迁压力。

谁的年龄小,谁的学历高,谁的资历老,在同等条件下谁便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一些干部自觉“先天不足”,便“后天弥补”,修改履历,甚至在档案上直接涂改,以图蒙混过关,于是出现了诸如“刚出生便上小学”“十三岁参军,十五岁入党”的乱象。

二是无中生有,凭空伪造。

一些官员自觉自身经历“不硬”,缺少“闪光点”,与他人竞争时不占优势,或者达不到一些岗位的要求,便伪造学历证明、工作经历、荣誉称号等,直接添加到自身档案中,为个人履历“增彩”不少。

例如,2000年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其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证书便是从小商小贩手上购买。

三是移花接木,改换门庭。

此类造假较为少见,因为操作难度较之前两种都大。

例如,20世纪90年代“金华税案”嫌犯史宝月在逃跑到成都后,化名“高山青”,并花钱伪造了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户口迁移证、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毕业证等一整套假证件,把自己包装成为一名记者。

干部修改档案潜规则揭秘

干部修改档案潜规则揭秘

干部修改档案潜规则揭秘干部修改档案潜规则揭秘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

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被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

记者采访发现,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

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湖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档案造假在当地并不鲜见,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涂改年龄等信息并非难事。

有的干部甚至能将档案涂改“年轻10岁”。

“三龄两历一身份”造假高发■改“三龄”:年龄、工龄和党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说,形形色色的档案造假中,修改年龄、工龄和党龄最为常见。

干部选拔任用、领导退居二线都有具体年龄限制,很多干部为争取提拔、延长任期,往往不择手段将改小年龄,以至于出现部分干部的履历推算结果显示,读初中时就已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等怪象。

■改“两历”:履历和学历一些基层干部介绍,干部档案在履历和学历上造假,主要出现在跨地区调动前后。

很多干部在参与跨区域干部公开选拔和任用时,为达到选拔要求的在基层或某个职级工作年限、最低学历等要求,往往突击在档案材料中,虚构增加工作经历或者提供假的文凭。

跨区调动中,由于是异地考察,档案审核时间和力度有限,到新单位上班后也无人知晓个人真实履历,因此很容易使“整容”后的档案“瞒天过海”。

■改“身份”:骗取干部身份专家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为帮助其子女、亲属进入公务员队伍,捧上铁饭碗,往往采取“曲线救国”的三级跳:先冒充已破产或倒闭国企员工,找关系安排以国企员工身份调入事业单位,再等待时机通过借调、交流等方式进入政府机关解决公务员编制。

官员档案“整容”当休矣

官员档案“整容”当休矣

官员档案“整容”当休矣来源:和平论坛2014年中央两轮巡视中,涉及20省份中15省份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11名身份造假干部。

轰动一时的河北石家庄“骗官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均是假的,其档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2015年2月25日新华网)。

“骗官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无一例外均是假的。

这样的大幅度造假也太让人震惊了?王亚丽档案90多枚公章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那么,那60多枚真公章又究竟是怎样盖上去的?这60多枚真公章哪一把关人不涉嫌参与造假?这组织、人事部门管理档案官员哪一个屡行了职责?这背后是否牵扯管理官员个人利益?这是否意味管理官员整体塌方?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干部档案应该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一名干部的任免、升迁轨迹,这既是对当事人本人工作业绩的忠实记录,也是维护官场生态得以健康、良性发展得有力保障。

据人民网调查披露,干部履历造假在官场内部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群众调侃干部履历“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

由此可见,造假事件已非一朝一夕,更非个别事件,为何群众昭昭,而独监管部门昏昏,是麻木到视而不见,抑或是选择性失明?之所有有人冒风险去打通“关系”找漏洞、找捷径,违规造假,其根源都是为了“权”“利”二字。

部分官员为了“占位置”“争帽子”,明知造假有风险,却依然铤而走险,将“洗档案”当成了火线上位的“临门一脚”。

殊不知,自以为是的“临门一脚”,只会成为引火烧身的祸端。

规范干部档案管理,加强干部档案巡查监督刻不容缓。

应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彻底改变过去纸质档案为主的形态,杜绝纸质档案操作的“黑箱化”管理模式,建立档案全部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新模式,即使干部异地交流也能实现实时查询。

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是为了加强政治纪律,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与整顿,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建设,制定的一项严格的政策,旨在严格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打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

本文将对该问题处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更好地落实问题处理办法的具体实施。

一、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认识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公正性和干部选任的透明性,影响党和人民对干部工作的评价。

因此,干部人事档案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干部个人的工作、学习、奖惩等情况,不得夹带私人或非法因素。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是指在干部人事档案中夹带不实、虚假内容或篡改、隐瞒、删除等做法,欺骗党组织和上级领导,违背了党的干部工作制度,严重破坏了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损害了党和人民利益,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影响性。

二、“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的具体内容为了严格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推动整顿干部队伍的政治纪律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建设,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具体内容如下:1. 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在组织利用档案时发现的,应当组织调查核实,查明事实,制定处理方案。

2. 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一经查实,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由上级党组织审核处理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通报处理结果。

3. 对涉嫌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干部,应当按照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

4. 对存在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的单位和责任人员,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进行问责和追究法律责任。

5. 对已处理的干部人事档案记录进行订正或补充,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中,重点考察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对存在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的干部认真考核,加大惩处力度。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等档案造假行为的处理。

第三条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进行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定性,坚持区别情况、恰当处理,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是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一)篡改、伪造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履历、民族成份等信息的;(二)篡改、伪造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等材料的;(三)篡改、伪造学历、学位等材料的;(四)篡改、伪造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等材料的;(五)篡改、伪造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民主党派等材料的;(六)篡改、伪造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材料的;(七)篡改、伪造录(聘)用、招工、入伍、转业安置、工资待遇等材料的;(八)篡改、伪造考核、考察、任免、鉴定、政审等材料的;(九)篡改、伪造评先评优、奖励等材料的;(十)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的;(十一)冒用、顶替他人身份等材料,在入学、入伍、招工、招录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十二)存在其他篡改、伪造情形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一)直接或者请托他人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的;(二)本人亲属、特定关系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本人知情、默许,或者当时不知情但知情后未及时向组织报告的;(三)对档案中有关问题,拒不配合组织调查,不如实说明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四)存在其他违规违纪违法情形的。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方案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方案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干部人事信息进行记录、整理、保存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干部情况,科学选拔和使用干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规范,特制定本专项清理工作方案。

一、清理目标和原则本次专项清理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梳理和整顿干部人事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在清理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原则:确保档案中的信息真实可靠,不虚构、不夸大、不隐瞒。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完整,不遗漏、不缺失重要信息。

规范性原则: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对档案进行规范整理,确保档案格式统一、内容清晰。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本次专项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由人事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清理工作。

三、清理内容和范围本次清理工作将涵盖所有在职干部的人事档案,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清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工作经历等。

职务职称信息:包括职务、职称、任职时间、变动情况等。

奖惩情况:包括获得的荣誉、奖励以及受到的处分等。

培训学习情况:包括参加的培训、学习、进修等。

其他需要清理的信息。

四、清理方法和步骤制定详细的清理工作计划和流程,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组织专人对档案进行逐份梳理和核对,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包括补充缺失信息、更正错误信息等。

对整改后的档案进行再次核对,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的持续更新和规范管理。

五、时间安排和进度本次专项清理工作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预计用时1个月。

第二阶段(梳理核对阶段):组织专人对档案进行逐份梳理和核对,预计用时3个月。

第三阶段(整改完善阶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档案进行再次核对,预计用时2个月。

让档案造假干部失去生存土壤_周明华

让档案造假干部失去生存土壤_周明华

四川日报/2015年/3月/4日/第012版天府新论・天下让档案造假干部失去生存土壤本报评论员周明华时下假东西不少,往往让人对什么都不敢轻信,经济领域,学历文凭,各式论文等方面的“乱云飞渡”先暂且不表,就以一些地方和部门官员的履历来讲,就不时冒出以假乱真的例子,让人难识真伪。

据《中国青年报》称,目前全国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官员档案将纳入审核范围。

据查,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潜规则”。

在中纪委公布的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有15个省的整改通报提及干部档案造假。

不审核则罢,一审核就让多人显现原形。

其中单就河北一地,日前就处理了11名档案造假干部。

不用说,当年石家庄的“骗官书记”王亚丽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个案,据媒体报道称,她的档案中除性别是千真万确之外,姓名、年龄、履历均假。

要是王亚丽没有持假身份争别人家产,说不定她还会一直假下去。

在查处的干部身份造假中,“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成为普遍的“造假”方式。

根据中纪委巡视组的巡视成果,不难发现这些“造假干部”自身并没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打开关节的,往往不是“关系”,就是“钞票”。

他们的背后,也往往有“同谋”,或知情不报,或明知有假却照样对其使用提拔,致使“造假者”一路绿灯,一路畅行。

在辗转腾挪的过程中,既可能是权力在发威,亦可能是金钱在铺路。

稍加留意即可发现,对此类身影走歪、身上“带病”的“造假干部”,我们在处理背后的隐瞒不报者、知情提拔者时,往往会心慈手软,很多时候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有被舆论曝光或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才会将相关连带者一起“揪出”。

就拿上面提到的王亚丽案来说,最后在处分这起案件的部分违纪违法者时,石家庄市文化局人事处处长杨路群、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耿震环被双开,两人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鹿泉市委书记张国亮、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振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档案年龄涂改调查报告

档案年龄涂改调查报告

档案年龄涂改调查报告篇一:档案调查报告 2档案调查报告调查时间:XX年05月29日上午调查内容:一是:去校图书馆查阅咨询本校图书馆馆藏分类方法等信息。

二是:按小组向班级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三是:由老师带领分组参观学校档案室。

档案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的窗口。

档案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在文书档案管理课程中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档案室,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受益匪浅。

学校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受到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总体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历史面貌、校园文化建设、成功办学和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来到学校档案室参观学习,档案室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首先档案室老师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介绍了学校档案工作的基本概况。

接着,全体同学分别参观了档案库房、阅档室、工作室等。

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方式。

老师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但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利于我们今后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时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来室参观的同学纷纷表示:感受很深、收益非浅,觉得应该更早的接触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样有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了对学校档案工作的了解,拓宽了专业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对我校档案室的参观,我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学校档案管理方主要 1.学校行政人秘档案包括行政会议记录,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各种计划与安排,各种会议学习记录。

群团教代会材料等分别由职能部门收集,交行政和校党政办公室整理,交档案资料员,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2.学校德育活动档案包括班主任档案,各项学生活动的方案、实施及班主任、学生奖惩记录档案,由政教处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交档案资料室,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3.学校教学档案包括教务会议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教育教学档案、体育卫生档案、教师培训档案等由教务处、教科室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交档案资料室,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干部档案造假处理原则

干部档案造假处理原则

干部档案造假处理原则有以下几点:
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补充和规范。

所有补充和归档的材料,要注明经办人、办理时间并加盖组织人事部门公章。

如对“三龄二历一身份”真实性存疑的,要采取实地调查、物证鉴定、专门认证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核实,问题查不清不放过。

档案造假的,要责令干部本人及相关责任人做出书面检查,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经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要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处理原则,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清晰地反映干部的生平经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重要依据。

如果发现干部档案造假,将会受到严肃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干部故意为他人篡改档案或者伪造相关材料,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在档案造假中涉及的党员干部,如果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将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对于档案造假问题,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对于档案造假的单位和部门,将会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总之,对于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必须采取严肃态度,从严查处涉及档案造假的相关人员和单位,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干部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干部简历造假被指普遍 6成网友表示选拔不公开

干部简历造假被指普遍 6成网友表示选拔不公开

干部简历造假被指普遍6成网友表示选拔不公开2011年10月28日11:28精确报道本报记者范传贵本报实习生严寒梅近日,一则《陕西最年轻县长简历疑造假推算3岁半上学》的网帖引起社会热议。

10月23日,陕西省延安市有关部门对此事作出回应称:当事人黄华的简历经得起调查,干部任用符合规定。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干部简历被质疑造假之事时有发生。

干部为何“热衷”简历造假?如何有效遏制干部简历造假?《法制日报》近日联合搜狐网展开社会调查,与1475名公众对“如何看待干部简历造假”问题进行探讨。

63.94%被调查者:简历遭质疑因选拔程序不公开10月14日,有网友在看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政府网公布的副县长黄华的简历后,推算出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副县长的干部3岁半就上学了,并在网上发帖《陕西最年轻县长简历疑造假推算3岁半上学》。

这一帖子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网友提出:“3岁半上学简直是天才官员,根本不可能。

”对此,延安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通过调阅原始档案、本人谈话、组织调查等方式,对网友关注的问题和黄华的履历重新进行了核查。

调查组回应称,黄华的简历经得起调查,干部任用符合规定,并将有关调查情况上报陕西省委组织部。

官方回应“经得起调查”,但公众为何频频对干部简历提出质疑?在《法制日报》联合搜狐网展开的社会调查中,对于“官员简历为何频频遭质疑”这一问题,35.73%的被调查者认为,原因在于“近年来官员简历造假现象多发”;认为原因在“干部提拔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的占63.94%;选择“网络谣言传播较广”的占0.34%。

对此,中央党校教授、反腐专家林喆分析认为:“因为干部在简历、学历上的造假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公众容易对干部的简历产生怀疑,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透明度不够,透明度不够,公众就有理由去质疑。

”“共产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条例、五十二条禁令,都已经规定了不可以在简历上造假,否则按规定作出从警告到开除党籍的处分。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形式及解决途径_孙红丽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形式及解决途径_孙红丽

24一、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形式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渗透各阶层的各方面,造假的手段隐蔽高超,造假的渠道五花八门,造假的形式多种多样。

参与人员从学生、老师到户籍民警、公务人员等均在造假之列;造假材料从姓名、学历、参加工作时间到出生年月均可重新改动。

导致假学生、假干部、假职称、假学历层出不穷,造成有些人的档案“姓名前后不一样”,“参加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年龄越变越小”,“学历越填越高”等等, 使档案在内容和时间上前后矛盾、面目全非,让人苦不堪言。

1、伪造档案有些人为转干不惜铤而走险,盗用他人的学历材料和毕业证作为自己转干的凭证;有的人学历材料、录聘材料虚假;有的人学历不属于全日制学历,也成为了干部;也有人只有高中学历,利用职务之便,填写相应的转干材料,并伪造虚假的提拔任职材料,也当上了领导干部。

2、涂改档案涂改档案是将原有的记录内容抹去或重新添加,改变档案的真实内容,使之适合行为人的需要。

有些干部为了某种荣誉或者就业机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机会涂改原始档案;有的是在原表格上涂改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等;有的人将别人的学历材料、职称材料通过涂改和技术加工变为己有。

档案被涂改后,则失去了其原有的真实性,变成虚假的、具有欺骗性的东西。

3、更改档案更改年龄。

在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没有联网注册,户籍档案是纸质材料,有些人就钻空子,随意更改年龄。

更改民族。

由于国家教委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一些并非少数民族考生的家长,为了让子女考学享受照顾投档录取的优惠政策而更改民族。

如:2009年重庆市因一名状元民族身份造假,而公布出了31名高考考生涉嫌民族成分造假的情况。

二、解决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的措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系到识人辨才的客观性,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关系到干部人事工作的公信力。

如何才能考准考实干部,解决档案造假问题,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最根本的是要从源头抓起,查实核准干部档案信息,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官员造假重灾区

“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官员造假重灾区

“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官员造假重灾区年龄工龄党龄造假学历工作经历造假干部身份造假专家建议:对造假官员不仅要免职,而且应开除公职,涉嫌犯罪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最近,多起地方官员年龄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如山西省河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局长薛新民数次年龄造假、山西省临县女干部招工年龄造假等。

其实,不止是年龄造假,回顾近几年媒体曝光的官员造假事件,学历、工龄、工作经历等成了官员造假的重灾区。

‚从近几年媒体曝光的事件来看,官员造假主要围绕‘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指干部身份。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官员造假是一种腐败2011年6月,被称为‚造假干部‛的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被法院一审以职务侵占罪和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

2010年1月上旬,中组部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巡视检查时,发现王亚丽有‚造假骗官‛问题,随即与中央巡视组、河北省有关方面一起对该案进行了查处,王亚丽被免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随后,中纪委介入此案。

2010年8月23日,中纪委、中组部发布联合通报披露,王亚丽通过编造虚假身份、干部档案、工作经历等方式,被违规录用为国家干部并入党。

2002年7月,王亚丽编造履历,以‚军转干部‛身份进入石家庄市交通局养路稽征处工作,通过伪造正科级干部资格,到鹿泉市开发区挂职任副主任;之后,历任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鹿泉市开发区党委书记、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直至2009年5月东窗事发。

受王亚丽案牵连,共有12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乃至刑事处罚。

但在进入司法程序后,直到此案判决,始终未涉及王亚丽造假骗官问题。

‚即使现在来看,王亚丽案也是官员造假的一起典型案例。

‛竹立家认为。

王亚丽案在当年引起了巨大反响。

此后,媒体又曝光多起类似事件,官员造假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与普通公众关注官员造假事件不同,专家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官员造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行为。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审核的重点:涉及到干部任免审批表上的信息都要审核。

要注意“三龄两历一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和奖惩,审核时要重点把握。

突出对“六类问题”的严格清理。

一是涂改造假问题。

重点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是否存在涂改造假,干部身份、学历、奖惩等材料是否涉嫌伪造,提干、提职是否存在违规,是否出具虚假认定或认定不准等情况。

(这里要强调一下,审核中发现有涂改、造假情况的一定要详细认真记录,汇总后进行核查,确属人为的组织上要给予处分,这是各级领导特别强调的。

这点大家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不能含糊,不能只登记缺少材料情况里,补充几份材料或让本人说明情况材料装入档案)二是信息不一致问题。

审核档案中“三龄二历一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的记载是否前后一致,有无自相矛盾之处。

三是重要材料缺失问题。

重点审核入伍升学、入党入团、任免调动、学历学位、奖惩处分等重要依据材料是否缺失或不完整。

四是认定说明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审核档案中的认定材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佐证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具有说服力和鉴证作用。

五是信息不准问题。

重点审核干部的重要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否与原始依据材料记载一致。

六是错装混装问题。

审核档案材料是否与干部本人相符,是否存在“张冠李戴”现象。

二、审核方法及工作用表使用。

1、工作用表。

涉及工作用表总共4类,一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

和原来的表有区别,这次审核登记时用的表(已印制)。

二是干部任免审批表。

是中组部要求必须填的(已印制)。

三是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

这个表和以前下发的一样。

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认定表每本档案都要填,最后要归入干部档案第五类。

2、审核方法。

第一个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登记表》出生时间—重点看“三张表”。

①最早记载出生时间的材料。

一般是入团志愿书、招工表、报考登记表、入伍审批表以及体检表。

②最新任免表。

这是组织上掌握的时间。

③身份证号记载(公务员登记表或履历表)。

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典型案例剖析

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典型案例剖析

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典型案例剖析干部档案造假问题一直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些年来,随着对干部考核选拔越来越严格,并且越来越注重干部的个人资历和经历,干部档案的造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依然偶有造假问题发生。

本文将结合典型案例,对干部档案造假问题进行剖析,为打击干部档案造假提供参考。

一、F案F是某市某区委副书记,1993年8月加入党组织,1994年7月至1997年9月在该区委组织部工作,任组织部大队干事、科员、副科长、科长。

期间,F利用职权,实施了Boss案、B案等多起转移时间等干部档案造假行为。

联合组织处(室)的同志多方核查,终于查清事实,2015年12月,F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案例分析:F案是一起典型的干部档案造假案件。

在F期间担任组织部的期间,因为利用职权,他利用虚报等手段,对干部档案进行造假。

此案件的重要提示在于,干部档案不是单纯的个人资料,更是干部能否选拔和工作的重要依据,干部导致的档案造假,会深刻影响到干部选拔和使用的公平性和结果的合理性。

二、L案L是某市某区某单位的党委书记,用卑劣手段虚报自己的教育经历,并篡改他人的学历资料,来获得50万元的散户补贴。

2017年初,L因被查出涉嫌贪污案件,而受到行动,因此此事被曝光。

案例分析:L案显示出,干部档案造假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也会直接对组织的发展和当地百姓的利益产生直接的、危险的影响。

因此,对于干部档案造假行为必须有迅速、有效的打击。

三、P案P是某市某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曾利用职权虚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历,以及撤销他人的档案信息等手段,造假案件为至少4起。

2017年7月28日,因严重违纪违法遭受处分,并可能被开除党籍。

案例分析:P案件显示出,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形式多样、手段多变,都会直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解决干部档案造假问题,必须严格制度、严格考核和加强监管,同时应加强教育和培养新一代干部,强化其对诚信的认识和要求。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公布日期】2014.06.12•【文号】中组发〔2014〕9号•【施行日期】2014.06.1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组织建设正文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干部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的重要依据,体现了干部的基本诚信,也反映了组织人事部门的管理水平。

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干部为了个人目的在档案上弄虚作假,有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致使涂改伪造年龄、学历、身份等问题不时出现,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落实中央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坚决整治干部档案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严明组织人事纪律,现就进一步加强干部档案从严管理通知如下。

一、严禁干部档案弄虚作假。

干部档案真实性是干部工作严肃性的基本保证,涂改伪造干部档案属于违法违纪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严禁涂改干部档案,严禁在干部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身份(以下简称“三龄二历一身份”)等方面弄虚作假。

各级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严肃对待个人档案,如实填写有关材料,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准确。

二、严格实行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管理、谁把关,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拟选拔任用干部、交流任职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和新进干部队伍人员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三龄二历一身份”等内容。

发现档案涂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的,要立即查核,未核准前一律暂缓考察并停止任职、录用程序。

特别要严格执行《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 组通字〔2006〕41号) ,在办理干部录用、任免等事项时,要对干部的出生日期进行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凡已经组织认定而干部本人又要求更改出生日期的,均不再办理。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分析文章阐述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对策建议。

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守诚信底线,使其不想造假;转变用人观念,不搞一刀切,使其不用造假;严格管理制度,加大惩处力度,使其不敢造假;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技防水平,使其不能造假。

标签:干部人事档案;内容造假;原因;对策一、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表现及危害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具有原始性、历史性、全面性、真实性、可信性的特点,才能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反之,如果干部人事档案弄虚作假,不但不能为组织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有价值的参考,还必然会破坏选人用人的正常秩序,甚至使组织部门选错人、用错人,为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非常严重。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2月27日报道:“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

”另据《京华时报》2016年1月29日报道:“中央组织部近日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些典型案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山西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档案存在伪造虚假年龄、虚假身份、虚假任职经历等问题;山西运城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黄梅芳的干部人事档案存在涂改年龄等造假问题;广东梅州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原政委钟立档案存在工作经历弄虚作假、违规获取公务员身份等问题;河北省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了性别是真的,其余信息全是假的,档案中的90多枚公章,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山西河津原住建局局长薛新民在招工、转干、入党、升职和户口登记等过程中,曾先后11次填报不同的出生日期,4次虚假填写参加工作时间,只是小学毕业的他甚至伪造专科学籍档案;江西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涉嫌“造假骗官”,存在被违规录用为公务员、仿造档案、对抗组织调查等严重违纪问题,在8年时间内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从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山西省临汾市原纪委书记沈庆华被举报“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改小了5岁……。

谨防干部“档案年龄”造假

谨防干部“档案年龄”造假

的 需要 知道这 不仅仅 减 少 了社会 成本 . 要 也降低 了考
那 么所 谓 的公 务 员考试 成本 又是 什 么呢 ?据 了
生负担 。 在公 务 员考试 制度 日益 完善 的今 天, 公务 员考 试收 费 当“ 可而止” 适 !
解 , 本 一 是 来 源 于 所 谓 的 报 名 网络 运 行 、 试 试 成 考
谨防干部“ 档案年龄” 造假
獭 李德 民
有些心术不正却又想当官、 升官或保官的人, 除了
的吃 亏 , 假 的 占便 宜 , 就 令 老 实 正 派 的 干部 很 失 望 造 这
会量偃衷 堡堕 堡曼 童避 造 笙 这曼 塑 啦 挡塞生监 I当宦重 I 基室 至堡当 型萱面 变夏 生龄 呈 经丕 星遵德范蝻的里 , 量堕羹 堡 墨.
者要 问 . 同样 作 为 用 人 单 位 。 为什 么政 府 的 招 聘 可
量塞的 E 超直i曼 》 塞量堡 蔓 鱼 墼墼 重 亘fQ ! 鱼 直出I § . 堡 至 耋生亟壁蝗 童 酆叁丞 圣地 奎圭蔓墨塑薹△墼 9 耋
生人 数 多成本 也就相 应 降低 。
三尺 . 非一 日之 寒”在 有 些地 方 、 位和 部 门 . 样 的 . 单 这
干 部 特 别 是 这 样 的 领 导 . 经 成 了“ 候 ” 要 改 还 真 的 已 气 .
得下 点功 夫!
金陵雌矍 2 0 .4 1 0 62 3
龄” 以及 假 学历 、 文凭 问题 , 假 虽说 中央有 文件 , 会议 有 传达. 但真正解 决 问题 了吗 ? 未必 ! 们看 到 , 有 些地 人 在
是明 自垂 的童 直至j 幽
l 黑 道 !逵查堂 为0
纪、 政纪和 国法上都 有 明文规定 。 编 造“ 案年龄 ” 同跑 官 、 官 、 档 。 要 花钱 买官是 同样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等档案造假行为的处理。

第三条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进行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定性,坚持区别情况、恰当处理,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是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一)篡改、伪造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履历、民族成份等信息的;(二)篡改、伪造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等材料的;(三)篡改、伪造学历、学位等材料的;(四)篡改、伪造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等材料的;(五)篡改、伪造加入中国共产党或者民主党派等材料的;(六)篡改、伪造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材料的;(七)篡改、伪造录(聘)用、招工、入伍、转业安置、工资待遇等材料的;(八)篡改、伪造考核、考察、任免、鉴定、政审等材料的;(九)篡改、伪造评先评优、奖励等材料的;(十)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的;(十一)冒用、顶替他人身份等材料,在入学、入伍、招工、招录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十二)存在其他篡改、伪造情形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一)直接或者请托他人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的;(二)本人亲属、特定关系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对本人档案材料实施造假,本人知情、默许,或者当时不知情但知情后未及时向组织报告的;(三)对档案中有关问题,拒不配合组织调查,不如实说明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四)存在其他违规违纪违法情形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整体“洗白”干部档案造假潜规则:年龄改小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

记者采访发现,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

在中纪委公布的20XX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洗档案”科级变处级,年龄最多改小10岁河北省委通报称,对涉及年龄、学历、党员身份造假的11名干部,其出生年月、学历、党员身份不予承认,并相应作出诫勉谈话、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免职等处分。

青海省委通报,对中组部干部监督局督查的4件涉嫌档案造假的案件全部查核完毕,对相关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相关管理人员给予了纪律处分。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宏观指导。

我们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发挥协调和指导职能,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干部档案工作的平衡发展。

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保密性很强,是一项很不引人注目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局外人”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对这项工作有所忽视。

致使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着消极畏难情绪,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被人重视,没有什么奔头,不安心档案工作。

因此我们就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在多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创造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档案工作排忧解难,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热爱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通报称,对涉嫌档案造假骗官的1名处级干部进行立案调查。

据知情人士说,广西通报的这名涉嫌造假干部是从外省调入的。

之前,这名干部仅为副科级,通过年龄、履历造假“洗档案”后,一跃成为正处级干部调到广西任职。

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档案造假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几乎成“公开的秘密”。

20XX年4月任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的王红英,自1991年来3次涂改出生日期,从实际的1976年3月14日最后改为1978年12月15日;轰动一时的河北石家庄“骗官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均是假的,其档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

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被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

湖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档案造假在当地并不鲜见,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涂改年龄等信息并非难事。

有的干部甚至能将档案涂改“年轻10岁”。

我单位配备了1名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干部人事档案76卷,其中现职干部人事档案49卷,离退休干部档案26卷,死亡干部人事档案1卷。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抓基础、抓制度、抓管理、抓队伍,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要求,立足于巩固基础,不断完善干部档案内在质量。

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有基层干部说,当前,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多方面都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有些条件不够的干部为了“占位子”“争帽子”,即便明知有暴露和被查处的风险,却依然将“洗档案”当成火线上位的“临门一脚”。

年龄、履历乃至身份常遭“整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涂改、伪造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把“不准涂改干部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列为“十不准”之一。

尽管各类法规很详尽,但在“权”与“利”面前,依旧有人想方设法找漏洞、走捷径。

—改“三龄”:年龄、工龄和党龄。

20XX年被中组部通报的山西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黄梅芳,其父经人介绍,进入稷山县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管理室,将黄梅芳出生日期从1972年4月涂改为1975年4月,并撤换了其入团申请书,“一改年轻三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说,形形色色的档案造假中,修改年龄、工龄和党龄最为常见。

干部选拔任用、领导退居二线都有具体年龄限制,很多干部为争取提拔、延长任期,往往不择手段将改小年龄,以至于出现部分干部的履历推算结果显示,读初中时就已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等怪象。

—改“两历”:履历和学历。

根据中组部20XX年的通报,20XX年11月从广东省工商局副巡视员岗位退休的张水生,被查出任惠州市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期间,分别找人伪造其两个儿子的学历、工作履历和档案材料,使两人以干部身份办理工作调动,其中一人调入惠州市工商局。

一些基层干部介绍,干部档案在履历和学历上造假,主要出现在跨地区调动前后。

很多干部在参与跨区域干部公开选拔和任用时,为达到选拔要求的在基层或某个职级工作年限、最低学历等要求,往往突击在档案材料中,虚构增加工作经历或者提供假文凭。

跨区调动中,由于是异地考察,档案审核时间和力度有限,到新单位上班后也无人知晓个人真实履历,因此很容易使“整容”后的档案“瞒天过海”。

—改“身份”:骗取干部身份。

根据中组部20XX年的通报,广东省梅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钟立,被查出其中专毕业后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进入政府部门,借助其父亲担任梅州市中院院长的职务便利,为其打招呼后调入五华县委某办公室,违规获得公务员身份。

机关支部紧紧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七一”期间,组织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提醒每一名党员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强化党的纯洁性,强化党员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为深入了解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情况,了解民意、解决民忧,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XX 年机关干部个人述职报告全文,欢迎阅读!重大节假日前,要对档案进行保密检查,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若发现丢失,泄密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专家指出,一些领导干部为帮助其子女、亲属进入公务员队伍,捧上铁饭碗,往往采取“曲线救国”的三级跳:先冒充已破产或倒闭国企员工,找关系安排以国企员工身份调入事业单位,再等待时机通过借调、交流等方式进入政府机关解决公务员编制。

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

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针对“三龄两历一身份”造假高发乱象,此次全国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明确将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作为审核重点。

专家呼吁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开放查询近年来,有关部门严厉查处档案造假案件,但为何总有人前赴后继?专家指出,档案管理疏松、纠错机制缺乏、造假成本低是主要原因。

—档案管理疏松。

记者了解到,干部档案造假并非难事,只要疏通个别关键关节就可以轻松实现。

在相当部分案例中,造假人员背后还有“高人”协助,让造假变得很顺畅。

“每个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各有一个档案室,级别稍高的干部档案在组织部,一般干部档案在人事局,满屋子数千份干部档案其实就一人管,管好办公室不被偷就不错了。

”曾在广西担任过基层县委组织部部长的一名干部说,只要疏通管档案的干部,就可以实现对档案的修改,包括删除一些敏感信息都能轻松做到。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说,公民居民身份证是从1986年开始编制的,但电子化管理在20XX年前后才实现,此前采取的是户口本与户籍卡片管理,当时要想修改或作伪较为简单。

—纠错机制缺乏。

“现在缺乏对干部档案造假的纠错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如何启动调查程序、谁去调查、怎么调查,制度上都没有这个安排。

现在查出来的档案造假问题,一般都是举报引起社会舆论或者领导重视了,才会进入调查,而这些调查都没有固定程序,随意性较大。

”一位基层组织部门的领导说。

一个班中总是有一些学生的成绩稍差一些,常此以往,定会拖班级的后腿。

因此,我会利用一些课间时间来帮助他们,在作业上有困难的,就一道一道题跟他一起做。

当然课间的时间基本上是不够的,因为还要去注意其他小朋友的课间活动情况。

因此大多数情况是在放学之后或午休时间,单独留下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

主要是帮助他们完成当天的作业和订正,还会和他们明确回家作业的要求,此外再对课文或字词方面不理解的进行辅导讲解。

班中还有几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很不好,比如插嘴现象很严重,坐立姿势也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将他们分散在班级中,有个别特别调皮的就安排他们坐在最前面,上课经常提醒提醒,也便于管理。

—造假成本畸低。

有专家认为,干部档案造假泛滥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规成本太低。

造假问题一旦被发现,几乎都是党纪处理,更轻的则可能仅仅是政治前途暂时遇阻。

据相关通报,年龄造假的黄梅芳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违规获取公务员身份的钟立,处分则是免去副院长职务,按事业编制试用期内工作人员安排。

即便是著名的造假骗官干部王亚丽,也是因为职务侵占、行贿才被判刑。

二是突出抓好鉴别工作,牢牢把好了“质量关”。

档案材料的鉴别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材料的鉴别上,我们力求做到了一个“细”字。

我们以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为依据,对收集到的每一份材料进行仔细鉴别,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不属于归档内容或没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予以清退。

对系列或成套材料,查漏补缺。

专家建议,应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即使干部异地交流也能实现查询。

改变人事档案的“黑箱”化管理模式,扩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开化,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

同时加强对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