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
美丽茶园创建标准

美丽茶园创建标准美丽茶园创建标准美丽茶园是指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环境优美、园貌美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品质安全、三产融合、效益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茶园。
(一)必备条件1.茶园建园3年(含)以上,规模200 亩(含)以上,集中连片。
2.有注册商标,通过“三品”认证之一或SC认证。
3.符合申报主体要求,近三年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基本条件4.生态环境优良:远离污染源,茶园水、土、气洁净。
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010-2016)的要求。
5.园相园貌:茶园规模较大,集中连片面积200 亩(含)以上。
茶园布局合理,茶树种植规范、长势健壮,茶园管理科学,园相整齐。
茶园周边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
茶园周围、主干道旁建生态防护林或留足植被,种植可观赏性花木。
6.基础设施:主要道路路面硬化,平整清洁,交通方便。
干道、支道、步道搭配合理,联通成网,便于作业和运输。
排蓄水系统良好合理,蓄水池、排水沟等配套,给、排水无污染。
7.产品品质:产品须通过“三品”认证之一,具有SC证书。
按照《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15)进行生产管理,培训记录、生产加工档案真实清楚完整,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推行标准化生产,种植模式科学实用,特色明显,生态和经济效益好。
产量和品质稳定,实行品牌销售,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配套设施8.休闲设施配套:周边交通便利,有专门停车场。
有游步道、休憩处、指示牌、洗手间、果壳箱等设施。
周边民宿配套,食宿卫生,安全有保障,危险地带有提示牌。
9.农事体验具备:建有产品展示和专门品茶区,建有科普宣教或茶事体验活动场所。
开展农事节庆、休闲体验等活动,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茶叶标准园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茶叶标准园的选择。
在选择茶叶标准园的位置时,应优先考虑土壤和气候条件。
茶叶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应在5.5-6.5之间,含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
气候条件则应为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1200-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6-20摄氏度。
此外,茶叶标准园的海拔高度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一般海拔在500-1500米之间为宜。
三、茶叶品种的选择。
茶叶品种的选择对于茶叶标准园的建设至关重要。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同时,要确保茶叶品种的优质和高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茶叶标准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茶叶标准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
道路的建设有利于茶叶的采摘和管理,灌溉系统的建设能够保证茶叶的生长需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则能够有效排除雨水,防止水涝。
五、茶叶标准园的管理。
茶叶标准园的管理是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管理工作包括茶叶的修剪、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等。
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控制病虫害,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六、茶叶标准园的宣传推广。
茶叶标准园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更是为了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因此,茶叶标准园的宣传推广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举办茶叶品鉴会、茶叶文化节等活动,将茶叶标准园的建设理念和成果向社会进行宣传,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和信任。
七、结语。
茶叶标准园的建设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地茶叶生产者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应远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与其他作物地块间建有隔离带。
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
土壤pH值4.5-6.0,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排灌条件良好。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NY5020-2001)。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满足生产需要。
标准茶园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茶叶加工厂应与办公、生活区隔离。
(四)茶园基础设施。
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建有排、蓄、灌水系统,能灌能排。
有条件的茶园建立喷灌或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系统。
建有茶园道路系统,有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等,能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
二、栽培管理要求(五)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六)种植。
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以1.2-1.8米为宜。
(七)土壤耕作。
根据茶园的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
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
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八)水肥管理。
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
(九)病虫防控。
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
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尺度茶园建设技术规程§1 新建尺度茶园技术规程一、场地规划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其经济春秋均可达四五十年以上,甚至更久。
在合理进行场地规划与设计时,要严格以生态学道理和生态学规律为依据,按照茶树生育规律及环境适应特点,在规划中需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的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风林等的设置进行全面考虑。
详细查询拜访种茶地段每个山头的土壤、地势、地形、水源和林木分布情况,绘制草图制订好综合治理规划。
力求把茶、林、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与整个农田底子建设规划相联系,又能适应机械化,便于茶园办理,提高地盘的操纵率。
场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罗:场地选择、场地域块规划、道路网、排蓄水系统、防护林的设置等。
〔一〕场地选择茶树在持久的发展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欢温暖气候和酸性土壤的特性。
在进行茶园场地选择时,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年均温大于10度,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
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
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
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土质疏松,布局良好,土层深度在以上,地下水位在以下。
新开垦的布局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进土壤。
一般山高风大的西北向坡地或深谷低地,冷空气堆积的处所开展茶园,易遭受冻害,而南坡高山茶园那么往往易受旱害。
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都可种茶,尤其以10°~ 20°坡地起伏较小较为抱负,使用乘用式茶园办理机械的尺度茶园要求茶园倾斜度应小于5度〔8%〕。
除气候、土壤及地形地势条件外,为使达到能出产绿色产物或有机〔天然〕产物的环境要求,茶园周围至少在5千米范围内,不克不及存在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与一般出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在1千米以上,且有隔离带。
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一、土壤环境要求:
1.土壤质量要求高,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宜茶叶生长;
2.保持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环境因素平衡,以满足茶叶生长所需。
二、生态环境要求:
1.建设茶叶原料生产基地时,要选择空气质量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的地区;
2.基地周围不得有工厂、化工厂等可能造成空气、水质污染的厂区;
3.基地周围要保持适宜的植被覆盖,保持生态平衡,减少野生动物对
茶叶的侵害。
三、种植技术要求:
1.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茶叶品种,确保茶叶的品质;
2.合理选择茶树的栽培密度和留条高度,以保证茶叶光照均匀、通风
良好;
3.积极采用有益土壤和植物健康的有机肥料,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4.严格控制枝条和叶片的嫩度,采摘过程要细致,保证茶叶的整体品质。
四、管理要求:
1.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合理配置土壤水分以满足茶树的生长需求;
2.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形、更新枝条,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3.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五、安全要求:
1.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田间管理,严禁使用有毒农药和化肥,避免茶叶受到重金属等
有害物质的污染;
综上所述,建设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需要统一土壤环境,保持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安全控制。
这些要
求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保护环境,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只有在这些
要求的基础上,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

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是指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种植,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种植基地。
建设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对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
茶树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适宜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可以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茶树的健康生长。
在选择种植基地时,要选择海拔适中、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同时要进行土壤调查和土壤改良,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要合理布局和规划。
种植基地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要根据茶叶的生长习性和水肥要求,科学规划茶树的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茶树之间的空间充足,避免争夺光照和养分。
要科学布局种植基地内的配套设施,如灌溉系统、肥料施用系统和防雨设施等,以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要严格执行种植管理规范。
种植基地的管理是保证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种植管理规范,包括茶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
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以提高茶叶的抗性和品质。
要科学施肥,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避免过度施肥和排放污染物。
要科学管理灌溉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茶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是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要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合理布局和规划种植基地,严格执行种植管理规范,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茶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苏州市级园艺作物(果树、茶叶)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苏州市级园艺作物(果树、茶叶)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21•【字号】苏市农办[2012]36号•【施行日期】2012.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苏州市级园艺作物(果树、茶叶)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市农办〔2012〕36号)各市、区农委(农业局、农发局、地方局):为推动市级园艺作物(果树、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按照果树、茶叶标准园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委特制定了《苏州市级果树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和《苏州市级茶叶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市(区)实际认真落实。
附件:1.苏州市级果树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2.苏州市级茶叶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3.苏州市级果树标准园验收申请表4.苏州市级茶叶标准园验收申请表苏州市农业委员会2012年5月21日附件1:苏州市级果树标准园创建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促进市级果树标准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我市果树生产的整体水平,创建品牌果园,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按照市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创建管理办法。
一、果树标准园创建规范(一)园地要求1、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相关果品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的要求。
2、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500亩以上,其中核心区不少于200亩。
3、功能区布局。
标准园须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具有农资存放、生产、采后处理、检验、贮藏等功能区,设施设备齐全,满足生产需要。
4、基础设施。
园内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5、栽培模式。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6、品种选择。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也是我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茶叶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茶叶产业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决定开展茶叶标准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标准化的茶叶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3. 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茶叶品牌形象。
三、项目内容。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资源充足的地块进行茶叶标准园建设;2. 种植茶树,选择优质茶树品种,进行规范化种植,保证茶叶的品质;3. 施肥管理,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保证茶树的养分需求;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5. 采摘加工,制定规范的采摘和加工流程,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6. 品牌推广,建立茶叶品牌形象,推广茶叶产品。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地块选择,通过土壤检测和气候调查,选择适宜的茶叶种植地块;2. 种植茶树,购买优质茶树种苗,进行规范化的种植;3.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茶园,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5. 采摘加工,制定采摘和加工标准,保证茶叶品质;6. 品牌推广,开展茶叶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3. 增加茶叶产业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 塑造茶叶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规避自然灾害风险;2. 市场销售风险,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销售风险;3. 技术推广风险,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茶农技术水平。
七、项目实施计划。
1. 地块选择阶段,1个月;2. 种植茶树阶段,3个月;3. 施肥管理阶段,6个月;4. 病虫害防治阶段,持续进行;5. 采摘加工阶段,2个月;6. 品牌推广阶段,持续进行。
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规程

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规程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规程一、园地选择要求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茶园坡度在25度以下,具有灌溉条件;有效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比较厚;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丰富,土壤PH值在4.5—5.5之间;水源、空气无污染;园地背荫朝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强。
相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
二、园地规划园地规划要统筹安排,合理全面。
土地利用要有远景规划和全局观点,在规划时要以现代农业为出发点,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护林带等设置,做好勘察设计工作,以茶、林、道、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茶园外貌看,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成块,茶行成条,林木成行,区格分明。
(1)道路设置、划区分块茶园道路设置应根据茶园规模大小确定,茶园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几部分组成;要从长远考虑,一切布局和设施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和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要坚固美观。
干道为整个茶园的交通要道,对内是各个生产区的纽带,对外与公路相衔接;根据需要建设通园干道,干道设置路宽4m左右,纵度小于6度,两边种植树木,开设水沟。
支道按地形和茶园面积而设置,要求宽3m,纵度小于8度,视山形及茶园面积而开筑。
步道是从支道通向茶园地块的道路,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相接,路宽1.5m,两条道路距离不宜过大,以40—60m之间为宜,或根据山坡走向设计;横步道以10—15行茶树设一条为宜。
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与农田(林地)的分界,可与干道、支道、步道相结合。
(2)因地制宜,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茶园规划设计设置水利系统时,应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将各种水利设施配套,以利科学调配水利资源,做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避免水土流失,同时茶园水利系统与道路相连,做到路路相连,沟渠相通。
茶园蓄排水沟,要求能蓄水保墒,保持水土,排除渍水;平地茶园要以排水沟为主,排蓄结合,坡地及梯地茶园要以蓄水沟为主,蓄排结合。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

茶叶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特产,而茶叶标准园的建设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提出茶叶标准园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期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茶叶标准园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茶叶标准园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的茶叶生产基地,其建设对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标准园的建设,可以推动茶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茶叶标准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地理环境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进行建设,包括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的考察和评估。
2.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茶叶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3. 茶园规划布局,根据茶叶种植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茶园的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茶叶的种植效率。
4. 种植管理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包括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5. 茶叶采摘加工,建立科学的采摘和加工流程,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6. 茶叶质量监测,建立茶叶质量监测体系,对茶叶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
四、茶叶标准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对茶叶标准园建设给予支持和倾斜。
2. 技术指导,提供茶叶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3. 资金投入,加大对茶叶标准园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4. 培训支持,开展茶叶标准园建设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茶叶标准园建设的推进方式。
1. 政府主导,政府部门牵头组织茶叶标准园建设工作,明确责任,统筹协调。
2. 产学研合作,建立茶叶标准园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作用。
3. 农民参与,引导和鼓励茶农参与茶叶标准园建设,增强茶农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六、茶叶标准园建设的效益预期。
1. 提高茶叶质量,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创建方案范文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创建方案范文一、前言。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也是我国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创建方案。
二、项目背景。
茶叶的种植基地对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标准化的种植基地能够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创建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建方案。
1.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区作为茶叶种植基地,确保茶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
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确保茶叶的适应性和产量。
3.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茶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科学种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包括密植、整枝、施肥、灌溉等,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5.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茶叶的生长环境卫生和安全。
6.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种植管理、采摘管理、加工管理等,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创建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加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2.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卫生,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信任度。
3.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五、总结。
通过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创建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茶农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创建工作。
高山茶园标准化建设示范实施方案

高山茶园标准化建设示范实施方案
以服务质量为主。
一、宗旨
1.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建设,为高山茶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
整体运营水平,为高山茶园的经营管理提供快速、灵活、统一、可控的有
力保障。
二、标准化建设概述
2.1标准定义:标准是服务标准,它是基于企业服务客户的定位和需求,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实现特定服务目标,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操作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内容的定义细化的过程,以达到服务的
“一致性、一致效率、一致回复”的目的。
2.2标准建设的范围:根据企业的服务心态和承诺为准,致力于细化
定义和制定企业服务标准,建立服务标准体系,推动企业服务南化。
三.实施方案
3.1建立服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指标体系,细化服务内容的
定义,明确服务流程的要求,定义服务操作标准及服务质量标准。
3.2组建质量管理平台:建立质量管理平台,加强管理和督导,实施
质量评价和评估的功能,定期发布质量报告,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茶叶标准园创建课件

(二十五)普及生产规程。要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 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要印发到每个农户,张挂到 标准园醒目位置;标准园要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 间管理。
二、标准茶园创建的背景
三是创新经营方式的需要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产区不确定的品种、数量 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 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 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单产和质量水平低。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 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园艺作物生产技 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规模效益差。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 能力弱,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二、栽培管理要求
(五)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 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 盖率达到100%。
(六)种植。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以1.2-1.8 米为宜。
(七)土壤耕作。根据茶园的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 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 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修 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 有效养分。
20
80200008 7980
7000 6000
年
5588 6570-2392 6489-29.97 8.19
-7.67%
5588
5000
4000
-1.2%
3000 2000
标准茶园创建规范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重点规划道路及排灌系统 1、道路网设置 •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 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 地头道。 •防护林、隔离沟、主干道作为区的分界线,独 立的地形或支道可作为片的分界线,片内可用人 行道划分成若干地块。
块:0.35-1.0公顷为宜,茶行长度为50米左右,排下35-50行茶行
– 主干道:60hm2以上,要设立;茶园交通要道; 贯穿全场每个作业区(若原有公路贯穿全场,则 不必重建),路宽6~8米,可供拖拉机、汽车行 驶。纵向坡度小于6 °,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 于15米。
– 主干道两边应设水沟,种植常绿乔木行道树;
– 支道:根据地形、地势和茶园面积大小设置;作 为茶园划分片的界线;供园内小型机具行驶,宽 3-4m,每隔300-400m设置一条。与茶行平行。
包括保水、供水和排水三个方面。结合规划道路网, 把沟、渠、塘、池、库及机埠等水利设施统一安排, 要沟渠相通,渠塘相连。
茶园蓄、排、灌系统
合理的沟渠系统要求: • 平地或低洼茶园应以排水为主,坡地及
梯级茶园应以蓄水为主,蓄排结合。做 到“平地或低洼茶园不渍水。坡地、梯级 茶园小雨、中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水 不冲园。遇旱需水水进园。
• 山腰设有横向操作道的茶园,路的上方应设立 横水沟。坡地茶园横水沟要以此为起点,向上 向下按一定距离设置,形成水利网。
• 纵水沟:纵水沟其主要作用是排除园内多余的 水分。设在各片茶园之间、道路两旁,或一片 茶园中地形特低的集水线处,与截洪沟、横水 沟、隔离沟相连接。通常宽40~50cm、沟深 20~30cm。
灌水系统 :我国茶园灌溉方式,目前主要有地 面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4种。
标准茶园创建(1)标准茶园创建概况

标准茶园创建(1)标准茶园创建概况作者:廖振坤陈岱卉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1期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廖振坤陈岱卉湖南省按照农业部关于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整体部署,在全省组织茶叶优势区域县开展标准茶园创建活动。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性很高,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开展顺利,涌现出长沙县、湘阴县、桃源县等一批标准茶园创建示范样板,带动了全省茶叶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
一、标准茶园创建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管理湖南省农业厅成立了湖南省标准茶园创建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厅长任组长,厅经作处、计财处、市场处、科技处的负责同志为成员。
茶叶标准园所在县市相应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市领导为组长的标准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推介标准茶园创建的关键技术。
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部署安排,结合各地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对标准茶园创建实行目标责任制,基地明确总负责人、具体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具体实施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技术指导在标准茶园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挂黄板、挂频振式杀虫灯、放置性引诱剂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机械化采茶等一批先进技术,同时制定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发放技术资料、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标准茶园技术的培训,使茶农掌握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组织专家团队根据茶叶生产季节巡回指导,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现场示范,落实标准茶园创建各项技术。
3.扩大舆论宣传各个标准茶园创建基地树立标牌,宣传标准茶园创建要求、技术等内容,悬挂横幅,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和短信等形式宣传标准茶园创建活动,使标准茶园创建活动深入民心。
二、主要成效通过标准茶园建设,增加了茶园基础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技术培训和产品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

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
一、项目背景
茶叶是中国最古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农业产品。
伴随着中国社会
经济蓬勃发展,茶叶品种多样化,产量日益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成
为当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茶叶的不同品种,地域、发展
状态、标准差异较大,加之宣传宣传的不足,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认知程
度也较低,茶叶的消费有待加强。
为推进茶叶质量标准的落实,增加消费者对茶叶质量与性能的认知,
提升社会对茶叶的关注,改善茶叶市场发展环境,规范茶叶企业市场行为,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概述
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茶叶标准体系,统一茶叶标准,提升茶叶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该项目将依据国家质量标准和
行业标准,建立由企业及组织共同参与的良好的茶叶标准体系,以此推动
茶叶行业发展。
首先,该项目将根据国家茶叶标准,设计并落实茶叶标准测试,为消
费者提供一个特色的标准体系,以此来确保其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其次,茶叶标准园将组织一系列的茶叶品质评测活动,提升消费者对
茶叶质量安全的认知,加深对茶叶的认知。
茶庄园标准 国家标准

茶庄园标准国家标准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茶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规范茶叶生产和质量管理,国家制定了茶庄园标准,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茶庄园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茶庄园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
首先,茶庄园标准明确了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
茶叶生产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茶园应当位于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地区,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茶叶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关标准,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茶庄园标准规定了茶叶的生产管理要求。
茶庄园应当建立健全的茶叶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树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茶庄园应当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和一致性。
此外,茶庄园标准还规定了茶叶采摘、加工和贮存的要求。
茶叶的采摘应当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工艺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摘后的茶叶应当及时进行初步加工,并在干燥、贮存等环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最后,茶庄园标准还对茶叶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提出了要求。
茶庄园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对茶叶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监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茶庄园应当加强对茶叶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茶庄园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茶叶生产和管理、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茶庄园文档创作者应当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标准,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和管理水平,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茶庄园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

浅谈茶叶标准园建设技术摘要:建立茶标园是我国农业厅最近提出的提高茶产业质量和效益的计划,通过集约工程,例如集中技术和集约投资等来提高当地产业优势,旨在稳定和有效改善标准化的茶园生产管理水平,促进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本文就从各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茶叶标准园的建设技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茶叶标准园;茶叶园建设1种植基地规模化一般情况下,茶叶标准建立园林基地的规模标准水平高133.33hm2,在地方一级达到66.67hm2,通过创建标准园区的水,电,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2加工技术清洁化2.1开发加工厂的加工机械和设备,优选清洁和自动化的生产线,同时注意设备加工中的含铅问题,设备在设计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清洁工作。
2.2保持处理厂的车间干净明亮,定期的对地板进行清洁工作,注意车间应当远离化粪池,垃圾场等地区。
2.3每批鲜叶均按照标准的加工工艺进行生产,根据鲜叶的原料等级进行加工,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通过建立每批茶叶加工的生产工艺来加强茶叶的质量。
2.4茶叶处理次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处理过的废物(如茶灰和茶渣)得到适当处理,同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经过无害处理后可用作茶园肥料。
3产品销售品牌化首先,领导与相关人员要培育领先的茶叶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增加品牌茶的效应,并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和有机食品。
此外,进行产品和GAP 认证以及地理标志注册,以促进品牌扩大影响力,扩大市场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
品牌建设包括媒体(主流)广告,市场广告,政府平台,展览,茶展,茶艺比赛品牌连锁店的一系列规划的运营和实施等等。
例如,2014 年,某省标准茶园创建了“巨龙花园”品牌,并获得了著名商标,这对于当地的茶叶影响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管理组织的产业化初级茶叶园区的建设应以专业合作组织或领导公司为载体,以改善经营者、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者(茶农)的利益联系机制,促进新型茶叶经营模式的展开,例如“主要企业 + 专业合作社 + 基金会 + 农民的工业化商业模式”充分展示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并充分显示了基于市场的发展与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形地势
➢ 坡向。在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与阴坡相比,阳坡获得的太阳辐
射多,温度高,但湿度比较低,土壤比较干燥,因此阳坡的茶 园春季茶芽萌动比偏阴坡早1-3天,春茶采摘期也相应提早。阴 坡冻害一般比阳坡重,江北茶区或海拔较高时应尽量选择阳坡 种茶。
➢ 地形。一些缓坡的低洼地、急陡坡转为缓坡的折转地段和山陇
➢ 土壤化学性质。茶树喜欢酸性土壤,适宜pH值4-5.5之间。茶 园土壤要求有机质丰富,营养成分多,养分含量高而平衡,保 肥能力强,有良好缓冲性。标准茶园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应低于《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限量值
➢ 土壤生物性质。茶园土壤含有大量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 放线菌。标准茶园土壤要求生物活性强,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 纤维分解强度强,微生物和动物数量多、种类丰富。
四是确保产业提档升级。就是通过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 业,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
参考文件:
《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农办农[2010]61号 《标准茶园建设规范》NY/T 2172-2012
(一)环境条件 应远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与其他作物地块间建有隔离带; 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
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 土壤pH值4.5-6.0,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肥
沃,通透性良好,排灌条件良好; 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行业标准(NY5020-2001)。
1.大气质量
➢ 茶叶是采摘后直接加工, 要求茶园上空和周边空 气要清新,各种污染物 如总悬浮颗粒物、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 物等的含量应低于《无 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 条件》规定的限量值。
年度
1990 2014 增减数 增减数%
面积 产量 单产 (万亩) (万吨) (公斤)
1592 54.0
34
3974.7 209.6 52.7
2382.7 149.7
155.6 288.1
18.7 55.0
三是通过标准园创建,提高园艺产业化水平,
增强竞争力
• 生存困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难 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 场份额。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设施
高度发生变化,茶园所处海拔高度对茶树生长和品质产生 重要影响,通常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和大于10°活 动积温都明显地降低。适宜的海拔高度上种茶,茶叶品质 好。海拔过高,温度降低,积温减少,生长期缩短,易受 冻害。
➢ 坡度。在山区、半山区或低丘陵地区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地
形发展茶园,选择25°以内坡地或丘陵岗地为宜。坡度过 大时不宜发展为茶园,不仅建园投入高,茶园管理也不方 便。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目标任务
一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标准园创建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 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项目区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园。
二是确保生产供应稳定。就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御灾害 能力,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三是确保农民收入增加。就是通过推广节本增效技术,亩纯收入 提高10%以上。
的末端处,水库、山塘下方地,常常是地表径流地下水汇集的 地方,容易造成湿害,不宜选作种茶地段。
冬季晴天夜晚,冷空气向低洼地段汇集,处在谷底的部位温度 较低,易引起冻害。在寒潮或冷空气来临时,坡顶迎风面的温 度最低,茶树也易受冻。因此,在迎风坡顶和山谷或低洼处种 茶,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或在迎风口营造防护林。
项目
总悬浮颗粒物 (毫克/米3 )
二氧化硫(SO2) (毫克/米3 )
二氧化氮(NO2) (毫克/米3 )
氟化物(F) (微克/米3 )
氟化物(F) [微克/(米3·天)
日平均 0.30 0.15 0.10
7 1.8
1小时平均 -
0.50 0.15
20 -
2.土壤质量
➢ 土壤物理性质。应具备土层深厚,表土层的厚度一般25-30厘 米,心土层30-45厘米,剖面构型合理,质地砂壤,土体疏松, 通透性良好,持水保水能力强,渗水性能好,同时含有一定数 量的粘粒以维持供肥和保水能力。
• 做不大。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自我 积累自我发展。
• 做不强。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 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 争力的提高。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总体要求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技术、集约 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 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 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产品质量提 升和效益提高。
31
为什么要创建标准园
2
标准园创建的基本要求
3
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
2009年2月26日,原农业部副部长危 朝安同志在全国水果工作会上首次提出 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化 生产。当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提高园艺产品质量,保障人们消费安全
当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 ,蔬 菜、果品、茶叶合格率均在95%左右,总体上产 品质量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但仍有5%的产 品不合格,茶叶中尤其是夏秋茶农残监测合格率 较低 。这部分产品数量不多,但负面影响大,社 会关注度高。
案例分析: 2010年2月海南豇豆农残超标
三大负面效应
• 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 严重受挫。
• 农民:经济损失惨重。媒体公 布后,地头批发价,从年前的 3元/斤,降至0.3-0.5元/斤, 直接经济损失近十亿元。
• 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能力遭到质疑。
二是通过标准园创建,转变园艺产业发展方
含量((毫克/千克)
镉
0.30
汞
0.30
砷
40
铅
250
铬
150
铜
150
pH
4.0-6.5
注: 按元素重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 厘摩尔(+) /千克的土壤,若≤ 5厘摩尔(+) /千克,其标准值 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3.地形地势
➢ 海拔。光照、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土壤性质等虽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