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37547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8.png)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上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的准则。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严禁滥用、乱用抗菌药物,制定明确的应用指导原则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应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对于临床常见的疾病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常用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药。
2.限制大范围、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起效,但易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发生和扩散。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狭谱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于轻度感染或已经确定不需要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不应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同时,对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病例,应严格掌握使用的时间,避免长期使用。
3.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和环境清洁等措施。
此外,对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应遵循原则2,尽量使用狭谱抗菌药物。
4.关注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
对于儿童和孕妇,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还未完全确定,应仔细权衡用药利弊;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因此应该适当调整剂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5.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患者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抗菌药物,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使用,并且按照规定完成用药疗程。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在家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也应该注意药物的保存、服药时间和剂量控制。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准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be64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a.png)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edc5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e.png)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应根据药物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但对于严重感染或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考虑静脉给药。
对于局部感染,可选用外用或局部给药途径。
4.疗程: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制订合理的疗程,一般情况下,疗程应不少于7天,严重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
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仔细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二)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但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
三)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发生,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同时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四)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是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了解和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1.对于轻症感染,应该选择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该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
当病情好转后,应该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该尽量避免。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f147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a.png)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滥用和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对执业药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抗菌药物及其临床合理应用,帮助执业药师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这类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较差,不适用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需要在用药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和听力。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这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儿童和孕妇不宜使用,并且近年来已出现耐药菌株。
4.外消旋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需要监测肝功能。
5.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甲噁唑、磺胺顺铂等。
这类药物是治疗结核病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应用时需谨慎。
6.万古霉素:属于多肽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
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肾功能。
7.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黏菌素、多黏菌素B等。
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肠杆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肾脏和耳朵有一定的毒性,应用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听力。
除了了解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外,执业药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感染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能够帮助药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990a47168884868762d6ba.pn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广谱、耐酶) ①对产酶金葡菌、表葡菌、肠球菌有良好作用。 ②对某些产酶G-杆菌有较强活性。 ③不适用于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MRSA感染。 ④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克拉维酸
钾难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磺苄西林
(广谱、不耐酶) ①对G-杆菌的作用较氨苄西林强。 ②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 有良好抗菌作用。 ③对部分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④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及其它G-杆菌 所致感染。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氟氯西林钠
(耐酶) 特点: 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 ② 不易被青霉素酶所破坏,对产青霉素酶的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 葡萄球菌感染。 ③对G-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 不敏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广谱、不耐酶) ①对G+葡萄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对肠球菌 作用优于青霉素。 ②对部分G-杆菌亦具抗菌活性,但易耐药。 ③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
+
肾毒性 ++
第2代
+++
++
++
+
第3代
+
+++
+++
-
第4代
抗菌药(antibacterial agent):能抑制或杀灭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 括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喹 诺酮类)和抗生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agent):能抑制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c97ff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e.png)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临床用药合理性情况。
方法:病例选自在2020.03-2021.04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药物给药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患者中,大部分每日给药次数超过1次以上;在用药类型中,患者应用氟喹诺酮药物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其次为大环内酯(t1/2短)3.75%、B-内酰胺(t1/2短)2.50%)。
结论:通过合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合理用药在临床治疗当中,抗菌药物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且在多种疾病治疗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价格低、疗效显著、起效快等特点[1]。
近年来,基于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背景下,抗菌类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临床上对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大的同时,由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抗菌药物常常出现不合理应用情况,不仅提高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进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导致药物资源出现浪费现象[2]。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合理控制用药时间,以此来确保临床用药合理,现展开具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与方法本组对象是8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年龄区间在20-58岁,均龄是(35.7±6.0)岁,包括呼吸道疾病者34例,消化道疾病者29例,外科疾病者17例,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在给予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合理控制患者的用药时间。
1.2方法对所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并合理控制其用药时间,方法具体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规定时间,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除此之外,还需向患者讲解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频率及间隔情况等;其次合理设置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医师需了解及控制抗菌药物剂量与不良反应,最后,提升在患者服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评估力度,目的是为了评估给药时间与给药方案,减少用药不准确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395ef37c1cfad6195fa7d2.png)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 ,
以下 抗生素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 抗生素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 仍残存的抗菌效应 。
AUC0~24/MIC :
24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 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比值。 比值。 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 比值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β-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
• 当浓度>4倍MIC时,其杀菌作用不再增强; 浓度 倍 时 其杀菌作用不再增强; • 当t>MIC占给药间隔 占给药间隔50%~60%时,杀菌效果最佳 占给药间隔 时
提示
• 已达有效治疗浓度,进一步增加剂量不一定能提 已达有效治疗浓度, 高疗效。 高疗效。 • 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 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
抗菌药(antibacterial agent):能抑制或杀灭 )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 括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喹 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 磺胺类、 诺酮类)和抗生素。 诺酮类)和抗生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agent):能抑制 )
肌酐清除率(ml/min) 肌酐清除率 >20 10~20 <10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剂量 0.75~1.5g 0.75g 0.75g
间隔 每8h 每12h 每24h
头孢替安
①组织分布广,其中痰、肺组织、扁桃体、肾、盆 组织分布广,其中痰、肺组织、扁桃体、 胆汁中浓度高,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腔、胆汁中浓度高,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②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tl/2为 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 0.6~1.1小时。 小时。 小时 ③可致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 可致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胞增多。 胞增多。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118d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4.png)
41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有: (1)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 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者,如链霉素、 卡那霉素。 (2)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具 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作用者,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
42
(六)四环素类抗生素
2.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 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
40
(四)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组成:β内酰胺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 舒巴坦
哌拉西林 舒巴坦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美洛西林 舒巴坦
优点: 1.增强抗菌活性 2.扩大抗菌谱
头孢哌酮 舒巴坦 头孢哌酮 他唑巴坦
林可霉素类 糖肽类
喹诺酮类 咪唑类衍生物
其它类
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夫西地酸钠、利奈唑胺
15
二、常用抗菌药物特点
16
(一) 青霉素类
(1)主要作用于G+菌的药物: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氟氯西林钠。 (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G+菌外,还包括:
25
2.第二代头孢菌素
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 主要适用于轻症病例。
26
头孢呋辛
①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推荐用药;
② 95%以上以原形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 需调整剂量:
肌酐清除率(ml/min) >20 10~20 <10
剂量 0.75~1.5g
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 西林、阿莫西林;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4f7e1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png)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引言:随着兽医临床的发展,抗菌药物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以避免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的产生。
本文将介绍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中广泛使用且经济实惠的抗菌药物。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已分离到的细菌,应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并根据抗菌谱选择适当的药物。
同时,注意预防细菌耐药的产生,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应根据兽医临床实际情况,结合病原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使用途径、剂量和疗程等。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一些细菌耐药产生较慢。
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敏感菌株,应通过药敏试验确定使用合适的氨基糖苷类药物。
注意避免滥用,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根据动物的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感染病原菌选择合适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抗菌谱的选择,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因此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和疗程调整。
四、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菌株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注意谨慎使用该类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关节软骨毁损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幼年动物和大型动物的使用。
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兽医临床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药物的特点和充分考虑其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细菌耐药的发展。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a788f527d3240c8547ef66.png)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见表2);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见表3)。
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感染情况,尽量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的品种,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等)、药物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参考各医疗机构及病区细菌耐药状况,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四)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注射剂。
(五)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抗菌作用强、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
(六)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情况等。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 小时(重症感染48 小时)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病原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 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b6e5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f.png)
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哪三个方面()(多选)A. 掌握抗菌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B. 熟悉病原体特点和耐药性C. 明确诊断患者感染性疾病D. 熟悉患者的基础疾病E. 了解患者的遗传因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主要预防哪几个部位()(多选)A. 手术所涉及的腔隙感染B. 肺部感染C. 浅表切口感染D. 泌尿系感染E. 深部切口感染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不能代替以下哪些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多选)A. 严格消毒、灭菌技术B. 精细的手术无菌操作C. 术中保温D. 血糖控制E. 营养控制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通常以下哪方面需要预防用药()(多选)A. 儿童患者B. 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C.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D. 异物植入手术E. 有感染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几方面()(多选)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C. 恰当合理的抗菌药物经验治疗D.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PK/PD)E. 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多选)A. 患者感染的病情B. 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 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D.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E. 以上均不是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包括()(多选)A. 抗菌作用较强,对MRSA、肠球菌效果差B. 主要经过肝脏排泄C. 组织分布广,部分可透过血脑屏障D. 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低E. 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妊娠期不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多选)A. 庆大霉素B. 环丙沙星C. 克拉霉素D. 哌拉西林E.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症不包括()(多选)A. 昏迷B. 中毒C. 上呼吸道感染D. 人工关节移植手术E.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下列关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A. I 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B. 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C. I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D. II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E. III类切口手术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ca7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a.png)
目标治疗-明确责任病原
• 涂片及培养 • 抗原检测 • 病理 • 血清学 • 分子生物学
组织研磨培养 无菌体液培养 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定量培养
目标治疗-提高微生物结果的可靠性
• 标本的正确送检:
— 标本质控:痰、尿、引流液标本的正确留取 — 优选无菌体液、病变组织活检培养 – 疑为CABSI时标本留取
结果:头孢呋辛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头孢呋辛组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感染
31. 尹锋,张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 183-184
普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选择
• 普外科手术尤其是结直肠、阑尾手术,亦需考虑预防厌氧菌感染,鉴于头霉素对厌氧菌敏感 性不完全可靠,且附加损害较多,而头孢呋辛具有较少的附加损害和较好的安全性,建议优 选二代头孢±甲硝唑
/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等腹腔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
1. Sartelli Massimo, et al. 2017 WSES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J] .World J Emerg Surg, 2017, 12: 29.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41(6):409-446.
药理学分类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三代头孢
肾毒性
一代>二代>三代
酶稳定性
一代<二代/三代
MRSA
-
-
-
抗 革兰阳性菌
⩗
⩗
⩗
菌
谱 革兰阴性菌 较弱
⩗
⩗
厌氧菌
-
-
-
3. 张永信.上海医药.2004,25(1),19-20. 4. 张永信.上海医药, 2003, 24(11) , 495-497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7e96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e.png)
抗菌活性
1
1:1.5
1:1.8
1:2
半衰期(hr)
1
1.5
1.8
2
蛋白结合率(%)
93
94
95
97
血浓度(mg/l)
16.7
18
18
23
组织浓度较高者
体液(除外腹水、痰、胎盘)
胸水、骨、关节、胎盘、乳汁
均衡
骨、关节、胎盘
表 耐酶青霉素类药物间比较
广谱青霉素
对肠杆菌属和李斯特菌属的作用优于青霉素,对梭状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脑膜炎球菌的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对多数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脆弱类杆菌耐药;
G+ G- G+ G-
1-2 <1 2-6 2-6
2-6 <1 4-10 2-8
链球菌除外,亚胺培南有PAE,尤对铜绿假单胞菌
各种抗菌药物的PAE
杀菌作用特性
PK/PD参数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或Cmax/MIC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制霉菌素 两性毒素B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弱~中等程度持续效应
T>MIC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类 伊曲康唑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氟康唑
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PK/PD参数
PK/PD补充
青霉素与碳青霉类T>MIC值比头孢类低; 大环内脂类: T>MIC为40~50% 万古、四环、阿奇、链阳的参数为AUC/MIC>=75。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b707b910fe4733687e21aa72.png)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附表1)。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附表2)。
(三)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重要,需认真对待。
在经验治疗前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
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
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四)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其意义。
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菌药。
无感染表现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般无临床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五)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限制无指征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
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的药物为先。
力求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品种,此外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a41e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9.png)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细菌耐药
性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
得尤为重要。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
不
同的细菌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应当根据
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时间,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其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规范。
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更不能擅自中断用药。
只有严
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合理使用的重要一环。
很多情况下,
感冒、咳嗽等症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当通过其他方法进
行治疗。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细菌耐药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注重药物的配伍性和不良反应。
一
些抗菌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搭配药物,遵守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避免滥用和搭配,对于维护公共卫
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共同维护好公共卫生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阳性菌和厌氧菌 (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 性,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明显增 强;
❖ 对β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质粒酶和染色体酶 稳定;
❖ 毒副作用更低,对组织的穿透力更强,可透 过血脑屏障;
❖ 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较强,阳性菌活性较弱,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血药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以及 脑脊液内浓度高。
❖ 常用药物:拉氧头孢
喹诺酮类
❖ 抗菌谱:本类药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淋球菌及肠 杆菌科有高度抗菌活性,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如 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嗜军团菌、大肠杆菌、沙门 氏菌属、克雷白氏杆菌等均有较强的作用;对革兰 氏阳性菌中的金葡菌亦呈强大杀菌作用;与其他药 物间无交叉耐药性,但在同类药间则可发生;
❖ 他唑巴坦(三唑巴坦):抑酶谱广,酶的抑 制作用优于克拉维酸和舒巴坦,但抗菌作用 微弱,体内过程与哌拉西林相似。
氧头孢烯类
❖ 为广谱抗生素,有时亦被归入第三代头孢菌素,但 其在结构和抗菌谱上均有别于后者,氧头孢烯类药 物的7-氨基头孢烷酸上的硫原子被氧原子替代,对 拟杆菌属等厌氧菌亦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胞菌。对厌氧菌亦有一定作用。 ❖ 应用:
主要用于全身性绿脓杆菌感染,亦可用于其他敏 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类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三代头孢
•G+球菌 •部分G-菌 •部分厌氧菌 •有肾毒性
•G+菌一代 •G-菌>>一代
•对酶的稳定性增 强
•肾毒性很弱或无
•G+菌相当或较弱 •G-菌›››前两代 •对酶高度稳定 •无肾毒性
❖ 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仅 可被嗜麦芽假单胞等少数细菌所产生的金属酶水解。
❖ 是β-内酰胺酶的强诱导剂。 ❖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甲硝唑与
氯霉素相仿。 ❖ 常用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碳青霉稀类
❖ 亚胺培南:抗菌谱极广, 对G+、G-需氧菌及厌氧 菌均有极强的活力,对 酶高度稳定,在杀伤G杆菌时不引起内毒素过 多生成。
❖ 可透过炎性脑膜,在脑脊液内达有效血药浓 度,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宜选 用头孢曲松作为经验治疗,亦可选头孢噻肟。
❖ 半衰期长(约7.8小时),具有长效作用。 ❖ 可在胆内可形成结石。危险因素为小儿患者、
长期、大剂量(每日>2g)应用本品及胆汁 淤积者。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头孢地嗪
❖ 临床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 铜绿假单胞等所致的感染。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头孢哌酮
❖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作用的注射用第三 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肠杆科细菌 的活性则多较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弱。
❖ 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 ❖ 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而致出血反应,与维生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对β内酰胺酶更加稳定,抗生谱更广,但对革 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不如一、二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肠杆菌属和铜绿假单 胞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
❖ 血浆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 ❖ 常用品种: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
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
头孢噻肟
头霉素类
❖ 该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似,但其头孢烯 母核的7-α位碳原子上有甲氧基,该该基团队革兰 氏阴性菌产生的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高度稳定。
❖ 亦有将头霉素类归人第二代头孢者,但头霉素对大 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且对脆弱拟杆菌等厌 氧菌抗菌作用较第二代头孢菌素显著为强。
❖ 铜绿假单胞、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对所有头霉素类 抗生素耐药。
头孢唑林
❖ 抗菌谱同头孢噻吩,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较 头孢噻吩略差,对葡萄球菌产生的青霉素酶 的稳定性亦略差于头孢噻吩。对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噻吩强。
❖ 适用范围同头孢噻吩,本品亦广泛应用于手 术前预防用药,用药后血药浓度长而持久, 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耐受,使之成为预防 用药的常用药物之一。
❖ 在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能进入炎性脑脊液 达治疗浓度。
头孢克洛
❖ 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 氏阴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 空腹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93%,进餐与否对其吸 收总量无影响。
❖ 在体内分布广泛,在中耳脓液中可达到治疗浓度。
❖ 血清病样反应较其他口服抗生素多见,儿童尤其常 见,典型症状包括多形性红斑、皮疹,常伴有关节 痛、关节炎,可有发热或无。
❖ 临床常用的有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
一代头孢
•头孢唑林 •头孢替唑 •头孢噻吩 •头孢氨苄
二代头孢
•头孢呋辛 •头孢替安 •头孢克洛
三代头孢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地嗪 •头孢他啶 •头胞哌酮舒巴坦 •头孢泊肟
其他β-内酰胺类
❖ 头霉素类 ❖ 碳青霉烯类 ❖ 单环β-内酰胺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氧头孢烯类
❖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多数肠杆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具有协同 作用。
❖ 具有肾毒性低以及与青霉素类、头孢类交叉过敏少等特点, 因此可用于替代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的需氧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并可在密切观察下用于青霉素类、头孢 类过敏者
❖ 常用药物:氨曲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通常具有微弱的抗菌能力, 但除了对个别细菌外,无临床意义。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 ❖ 对肾脏的毒性比第一代低,能透过血脑屏障; ❖ 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
菌等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 主要品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
克洛等。
头孢呋辛
❖ 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头孢相比略差, 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β内酰胺酶相当 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 差。表皮葡萄球菌对本品也敏感。消化球菌等厌氧 菌对本品敏感,拟脆弱杆菌耐药。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 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 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 稳定,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可诱导部分肠杆菌科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 可用于无污染的胃肠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或剖宫产等手术前预防用药。
碳青霉稀类
❖ 结构上与青霉素有两点不同,其青霉噻唑环的C2-C3 为不饱和键,一位硫原子为碳原子所取代。
❖ 对多数质粒介导的和部分染色体介导的β-内 酰胺酶有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 一般不增强与其配伍药物对敏感细菌或非产 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的抗菌活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克拉维酸(棒酸):抑酶谱广,对革兰阳性 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的酶菌有抑制作用。
❖ 舒巴坦(青霉烷砜):抗酶谱比克拉维酸广, 但作用较弱,对不动杆菌属有较强的抗菌作 用,体内过程与氨苄西林相似。
❖ 不良反应:由于本类药物可 影响DNA功能,故孕 妇不用,同时因可能损害幼年时期的骨关节及软组 织,故幼儿青少年及辅乳妇不宜用。
高度稳 可以 无 定
第四代 头孢匹罗、强,与 强,与 比三代 可以 无
头孢菌 头孢吡肟 一代相 三代相 更稳定
素
似
似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二、第三代强,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差;
❖ 对青霉素酶稳定,但仍可为革兰阴性菌的β内 酰胺酶所水解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敏感的革兰阳性
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 主要品种:头孢唑啉、头孢替唑、头孢噻吩
头孢拉定、头孢硫脒等。
头孢噻吩
❖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头孢菌素,具广谱抗菌作用,但 对革兰氏阳性菌活性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相 对较弱。对葡萄球菌属产生的青霉素酶甚稳定。革 兰氏厌氧球菌对其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
❖ 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 织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对肺炎链球菌、化 脓性链球菌感染疗效好。本品可用于预防手术后切 口感染,但不宜用于细菌性脑膜炎。
临床常用抗菌 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分类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四环素类抗生素 ❖ 氯霉素类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林克酰胺类抗生素 ❖ 多肽类抗生素 ❖ 利福霉素 ❖ 其他类
青霉素类
头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稀类
非典型β内酰胺 单环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氧头孢烯类
化学合成抗菌药
❖ 喹诺酮类 ❖ 磺胺类 ❖ 呋喃类 ❖ 硝基咪唑类
应用好抗生素的关键 是掌握每种抗生素的 特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典型β内酰胺
❖ 头霉素类
❖ 碳青霉烯类
非典型β内酰胺
❖ 单环β-内酰胺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氧头孢烯类
青霉素类
临床应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头孢噻吩为低。
头孢替唑
❖ 抗菌谱、抗菌作用与头孢唑林相仿吗,临床适应症 同头孢噻吩。
❖ 在炎性渗出液中的分布,与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相 比,头孢替唑为最高,用药后5小时,在渗出液中 仍还有相当量的头孢替唑,明显比血中浓度维持时 间长。
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 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第一代头 孢菌素相仿或略差,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增 强,对部分厌氧菌有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 抗菌谱、抗菌作用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相 仿,对金葡菌抗菌活性弱于前二者,表葡菌 对其耐药。
❖ 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刺激宿主细胞 因子分泌增多,从而使免疫系统各个细胞分 子的协同作用增加,体内抗菌活性较体外抗 菌作用显著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