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 课堂达标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红对勾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单元第3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红对勾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单元第3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系列丛书
必考部分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第3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考纲解读
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 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进入导航
必考部分 第七单元·第3节
系列丛书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e.压强不变,充入 He 气 f.及时将水煤气从容器中移走 g.加入催化剂 h.采取措施使化学平衡常数 K 增大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进入导航
必考部分 第七单元·第3节
系列丛书
(2)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进入导航
必考部分 第七单元·第3节
系列丛书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______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______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发生移 动。 (3)v(正)<v(逆):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化学
进入导航
必考部分 第七单元·第3节
系列丛书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于______就可以______的过程。 2.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用________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1-1-2

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1-1-2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Na+:1s22s22p6B.Cl-:1s22s22p63s23p6C.N:1s22s22p6D.O2-:1s22s22p6解析: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参考答案:C2.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是()A.1s22s22p4B.1s22s22p43s1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解析: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低能量的轨道未填满就进入高能量的轨道。

参考答案:B3.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A.3s10B.3d10C.3s23p63d2D.3s23p64s2解析:多电子原子中各能层的序数与该能层中的能级数相等,且每能层中各能级能量顺序为n s<n p<n d<n f,则第三电子层有三个能级且排列顺序正确的应为3s23p63d2。

参考答案:C4.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B.33C.35D.51解析: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原子序数为33。

参考答案:B5.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1s、2p、3d、4sB.1s、2s、3s、2pC.2s、2p、3s、3pD.4p、3d、4s、3p解析:相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n s<n p<n d<n f;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1s<2s<3s<4s;另外还有能级交错问题。

A 项中1s<2p<4s<3d;B项中1s<2s<2p<3s;D项中3p<4s<3d<4p。

参考答案:C6.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3p4C.Fe1s22s22p63s23p63d64s2D.Fe2+1s22s22p63s23p63d6解析: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因此O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则B错。

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课堂达标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课堂达标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C.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D.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解析:A项,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B项,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平衡常数随之改变;C项,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答案:D2.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4H2c Fe3O4 c3Fe c4H2OB.K=c4H2 c4H2OC.增大H2O(g)的浓度或减小H2的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解析: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4H2c4H2O,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

答案:B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4C·c2D c3A·c2B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C是固体,不出现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生成 mol C 时,消耗了 mol B,B的平衡转化率是40%;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改变,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答案:B4.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达平衡。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23 B.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2倍C.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1/2D.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与起始时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可为12解析:假设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设反应的N2物质的量为x。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3-3 Word版含解析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3-3 Word版含解析

1.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有一条经验规律: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易溶解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易溶解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

下图的装置中,不适宜用作HCl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解析:C项易导致倒吸现象。

答案: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答案:D3.(双选题)当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解析:由题意可知,A项与D项中各有1个手性碳原子;B、C 项中均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BC4.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 XO m来表示,如X是S,m=2,n =2,则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

一般而言,该式中m较大的是强酸,m较小的是弱酸。

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HClO4B.H2SeO3C.H3BO3D.H3PO4解析:根据题目所给通式,HClO4表示为(HO)ClO3,m=3;H2SeO3表示为(HO)2SeO,m=1;H3BO3表示为(HO)3B,m=0;H3PO4表示为(HO)3PO,m=1。

HClO4的m的值最大,酸性最强。

答案:A5.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A.CH2Cl2C.D.CH3CH2COOCH2CH3解析:B项乳酸分子的中间碳原子连—CH3、—H、—OH、—COOH四种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应是手性分子。

答案:B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属于几元酸B.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它们的酸性相近,均为中强酸解析:H3PO3的分子结构为,它是二元酸,所以A 项错误。

B项所述规律对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才适合。

红对勾同步课后练习2-3-2化学反应的限度 45分钟课后作业与单元评估课件

红对勾同步课后练习2-3-2化学反应的限度 45分钟课后作业与单元评估课件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7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3.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8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提高 (1)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 加快
减缓反应速率 抑制有害的 减少或甚至消除有害物质产生 (2) 化学反应 控制副反应发生
课 后 作 业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3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基础训练 课 前预习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4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过程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________和________能同时进行 的化学反应。 (2)表示方法: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 用“ ”。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9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研究 (1)燃料燃烧的条件 ①燃料与________接触。 ②温度达到燃料的________。 (2)影响煤燃烧效率的条件 ①煤的状态。 ②空气用量。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10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第17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1-1 Word版含解析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1-1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解析:焓变单位中的kJ·mol-1,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一定指参加反应的物质,A错;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就吸热;C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成键时放热,所以D错。

答案: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C.②③⑦D.①④⑤⑥解析:此题从多个角度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光、热、电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答案:C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 2SO 4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O 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高温2CO ⑧Ba(OH)2·8H 2O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高温CO +H 2⑩Al 与HCl 反应A .①②④⑥⑦⑧⑨B .②④⑥⑦⑧⑨C .①④⑥⑧D .①②④⑧⑨解析:①③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CaO 与水反应生成Ca(OH)2,产生大量热,属于放热反应。

红对勾高中化学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红对勾高中化学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引起 引起 ③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 ――→ 体积增大 ――→ 各 引起 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可 以使反应速率增大,其原因相同吗?
答案: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加快 反应速率的原因不尽相同。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得单位体 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从而使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 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使用催化 剂,主要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 碰撞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溶剂的性质 等。
2.物质状态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而言,由于在一定条件 下,固体的浓度是固定的,所以固体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浓 度不改变,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用固体物 质。但因为固体物质的反应是在其表面进行的,故与其表 面积有关,当固体颗粒变小时,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 速率。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言,改变压强,对化学反 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改变所致。所以讨 论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这种改变对反应体系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判断出对 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引起 引起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 ――→ 体积缩小 ――→ 浓度增大 引起 ――→反应速率加快。 引起 引起 ②恒容时:a.充入气体反应物 ――→ 浓度增大 ――→ 引起 总压增大――→速率加快; 引起 b.充入“惰性气体” ――→ 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 变,即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都会 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但由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 能量和发生反应所需能量(即活化能)都未发生变化,活化 分子百分数并未改变。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物分子能 量,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发生所需能量,两种方法都能使 一部分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使活化分子百 分数增大。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4 Word版含解析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4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⑤都是利用盐的水解原理,②③④涉及沉淀的生成与沉淀的溶解,都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

答案: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D项错误。

答案:D3.在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 溶液和Na2S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 sp(25 ℃)如下: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D.25 ℃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解析:由于AgCl、AgI、Ag2S的K sp依次减小,当向AgCl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KI和Na2S溶液时,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右移,依次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I和Ag2S,A、B 项正确;由于在NaCl、CaCl2溶液中c(Cl-)不同,而K sp(AgCl)=c(Ag +)·c(Cl-)导致AgCl在两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C项错误;由于K sp(AgI)=c(Ag+)·c(I-),K sp(Ag2S)=c2(Ag+)·c(S2-)且三种沉淀的K sp 不相同,故在三种溶液中,c(Ag+)不同,D项正确。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

1.如图所示是恒温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解析:由题给图像可以看出,由平衡态Ⅰ到平衡态Ⅱ的转化过程中,逆反应速率未转变,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可知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项正确,C项不正确;由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知两平衡态下同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不相等,D项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正确。

答案:C2.可确认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转变B.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转变,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解析:A项如催化剂可以转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B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所以A、B、D项均不正确。

答案:C3.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B.上升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D.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减小解析: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错;上升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错;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故C正确,D错。

答案:C4.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甲:10 mL 0.01 mol·L-1 FeCl3溶液和10 mL 0.01 mol·L-1 KSCN溶液乙:5 mL 水、10 mL 0.01 mol·L-1 FeCl3溶液和5 mL 0.01 mol·L-1 KSCN溶液丙:1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和10 mL 0.1 mol·L-1 KSCN溶液观看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A.甲试管B.乙试管C.丙试管D.无法推断解析:三支试管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Fe3++3SCN -Fe(SCN)3(红色),由于乙试管中Fe3+和SCN-的浓度最小,故颜色最浅。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3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3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行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确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假如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状态必定相反解析: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能量相同、自旋状态相反,即运动状态不一样,所以A、B错误;C中由于M层与L层没有能级交叉,所以M层能量肯定大于L层;D中3p有3个轨道,依据洪特规章,应占据其中2个,并且自旋状态相同。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是“8”字形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解析:A项,p轨道是哑铃形,是说的电子消灭概率高的“区域”的外形。

B 项,能层数为3时,共有9条轨道。

C项,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但轨道是人们规定的,可以是空轨道。

答案:D3.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2x3p1y,它违反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章解析:洪特规章: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答案: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全部原子都处于基态B.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肯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C.无论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基态原子的能量总是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D.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极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解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电子由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叫激发。

激发态原子的能量只是比原来基态原子的能量高。

假如电子仅在内层激发,电子未获得足够的能量,不会失去。

答案:B5.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理。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三轮总复习《红对勾》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答案]B[解析]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SO2的转化率应该相等,所以B正确。

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

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ΔH<0D.CaCO3(s)===CaO(s)+CO2(g);ΔH〉0[答案]B[解析]A为放热、熵增反应,一定可以自发进行;B为吸热、熵减反应,一定不可以自发进行;C为放热、熵减反应,低温可自发进行;D为吸热、熵增反应,高温可自发进行.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答案]B[解析]②由于是定容容器,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反应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故不能满足题意,同理⑧也不能满足;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⑦由于反应物生成物全部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故不能满足题意.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s)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测定时刻/s t1t2t3t4c(A)/(mol·L-1)6322c(B)/(mol·L-53。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1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1 Word版含解析

03课后测评提实能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在某时刻的瞬时速率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答案 B解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A错;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C错;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不出现负值,因为Δc(变化量)不能为负,D错。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0.24 mol/(L·min) B.0.08 mol/(L·min)C.0.06 mol/(L·min) D.0.12 mol/(L·min)答案 D解析v(A)=ΔcΔt=(2 mol-0.8 mol)/2 L5 min=0.12 mol/(L·min),v(B)=v(A)=0.12 mol/(L·min)。

3.在反应N2+3H2 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 mol·L-1·s-1。

则反应所经过的这段时间是( )A.0.44 s B.1 sC.1.33 s D.2 s答案 D解析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H3)=23v(H2)=23×0.45 mol·L-1·s-1=0.3 mol·L-1·s-1,设该段时间为t,则0.3 mol·L-1·s-1×t=0.6 mol·L-1,t=2 s。

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课时作业含解析

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课时作业含解析

课时作业23化学电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电池反应是:Zn+Ag2O+H2O===2Ag+Zn(OH)2,则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Ag B.Zn(OH)2C.Ag2O D.Zn1.解析:由题给总方程式得:Zn+2OH--2e-===Zn(OH)2,故Zn 为负极。

答案:D2.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 mol 电子,消耗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2.解析:由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及原电池原理可知,充入H2的一极即a极是负极,充入O2的一极即b极是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内部阳离子即H+移向正极,正极即b极的电极反应式应为:O2+4H++4e-===2H2O,故A项、B项错误,D项正确。

C 项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故C项错误。

答案:D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 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 mol e-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④电池放电时,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3.解析:CH4在铂电极上发生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的反应,即CH4→CO2,严格地讲生成的CO2还与KOH反应生成K2CO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是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1 mol CH4参加反应有8 mol e-发生转移,O2在正极上发生反应,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1 Word版含解析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1 Word版含解析

1.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

则下列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电子对B.PH3是空间对称结构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中的P—H键间夹角是90°解析:P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只能形成三个共价键,有一对为孤对电子,A项对;PH3的结构与NH3相似,皆为三角锥形,电荷分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B项错;PH3中的P是-3价,有强还原性,C项错;PH3的结构为三角锥形,P—H键间夹角略小于NH3中N—H 键间夹角,故D项错。

答案:A2.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 A.H2O B.BeCl2C.CH4D.PCl3解析:方法1:选项中四种物质的电子式依次为:H2O有2对孤电子对,BeCl2和CH4没有孤电子对,PCl3有一对孤电子对。

方法2:将选项中各物质的未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经计算知,选项中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依次为2、0、0、1。

答案:D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三角形解析:H2S与H2O类似,中心原子S上有2对孤电子对,为了减小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只能将H和孤电子对相间排列,H2S分子构型呈V形;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上无孤电子对,当分子构型呈平面三角形时,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最小,分子最稳定。

故选D。

答案:D4.若AB 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若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成键的孤电子对,则根据斥力最小的原则,当n=2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直线形;当n=3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当n=4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3-3

2021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3-3

1.在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a+)=2c(CO2-3)B.c(OH-)=2c(H+)C.c(HCO-3)>c(H2CO3)D.c(Na+)<c(CO2-3)+c(HCO-3)解析: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反应: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且第一级水解程度远大于其次级,故A、B错误,D中应有c(Na+)=2[c(CO2-3)+c(HCO-3)+c(H2CO3)],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2.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CH3COO-)>c(Na+),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H+)>c(OH-)B.c(H+)<c(OH-)C.c(CH3COOH)>c(CH3COO-)D.c(CH3COOH)+c(CH3COO-)=0.02 mol/L解析:依据电荷守恒规律:c(H+)+c(Na+)=c(CH3COO-)+c(OH-),由于c(CH3COO-)>c(Na+),所以c(H+)>c(OH-),继而推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依据物料守恒规律,可知碳原子总数是守恒的,故有关系式:c(CH3COOH)+c(CH3COO-)=0.01 mol/L。

答案:A3.将20 mL 0.1 mol/L的醋酸与24 mL 0.1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挨次是()A.c(Na+)>c(CH3COO-)>c(H+)>c(OH-)B.c(Na+)>c(CH3COO-)>c(OH-)>c(H+)C.c(OH-)>c(Na+)>c(H+)>c(CH3COO-)D.c(Na+)>c(OH-)>c(H+)>c(CH3COO-)解析:碱过量溶液显碱性,所得为CH3COONa和NaOH的混合物。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4 Word版含解析

2017版《红对勾讲与练》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4 Word版含解析

1.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 .判断过程的方向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解析: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所以A 正确,B 、C 错误。

放热反应常常能自发进行,但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 错误。

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B .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C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没有发生D .常温下,2H 2O=====电解2H 2↑+O 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解析: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反应就快,因为反应的快慢受反应条件的影响,A 项错误;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反应也可能发生,B 项不正确;D 项属于非自发反应,只有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3.对于反应4Fe(OH)2(s)+O 2(g)+2H 2O(l)===4Fe(OH)3(s) ΔH (298 K)=-444.3 kJ/mol ,且熵减小,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解析:根据焓判据和熵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ΔH-TΔS<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由于熵减小,因此该反应能自发进行,ΔH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

答案:A4.下列对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B.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C.与外界隔绝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D.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熵减小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对熵的理解。

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最小,A项正确;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B项正确;与外界隔绝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熵增大,C项错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熵减小,D项正确。

答案:C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ΔH>0、ΔS>0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解析:A 中反应消耗气体,ΔS <0,因其室温自发,则ΔH <0(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C.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D.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解析:A项,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B项,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平衡常数随之改变;C项,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答案:D
2.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4?H2?c?Fe3O4? c3?Fe?c4?H2O?
B.K=
c4?H2? c4?H2O?
C.增大H2O(g)的浓度或减小H2的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
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
解析: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中,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4?H2?
c4?H2O?
,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
压强无关。

答案:B
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4?C?·c2?D? c3?A?·c2?B?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C是固体,不出现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生成mol C 时,消耗了mol B,B的平衡转化率是40%;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改变,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答案:B
4.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达平衡。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2
3
B.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2倍
C.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1/2
D.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与起始时的总物质的量
之比可为1 2
解析:假设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设反应的N2物质的量为x。

由N2+3H22NH3
n(始) 2 mol 3 mol 0
n(变) x3x2x
n(平) 2 mol-x 3 mol-3 x 2 x
A项应为2 mol-x
3 mol-3x

2
3(因0<x<1),故不正确;
α?N2?
α?H2?=
x
2
3x
3

1
2,
B不正确,C正确;若D成立,则有5 mol-2x
5 mol=
1
2,解得x=mol,
则3x=mol>3 mol,故不可能,则D错误。

答案:C
5.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
/mol·L-1
平衡浓度
/mol·L-1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平衡建立的过程中,X 的转化浓度为 mol·L -1,其转化率为错误!×100%=50%,A 对;平衡建立过程中,X 、Y 、Z 转化的浓度分别为 mol·L -1、 mol·L -1、 mol·L -1,三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3
2,反应可表示为X +3Y
2Z ,平衡常数K =错误!=1 600,
B 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C 错;对于吸热反应,升温K 值增大,
D 正确。

答案:C
6.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CO 2?·c ?H 2?
c ?CO ?·c ?H 2O ?
,在
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分别为( )
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g)+H 2O(g)
CO 2(g)+H 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如果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 2和H 2各1 mol, 5 min 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 2为 mol ,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c ?CO 2?3c ?CO ?=c ?H 2O ?
5c ?H 2?,
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 000 ℃
解析: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分子中的物质是生成物,分母中的物质是反应物,A 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项正确;由n (CO 2)= mol 可推知,该状态
下,n(H2)=mol、n(H2O)=mol、n(CO)=mol,K=4
9≠1,由此
可知,该反应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错误;将所给关系式进行变化,可知该条件下平衡常数为,D项正确。

答案:C
7.某一温度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HI(g)1
2H2(g)+
1
2I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
()
A.K1=2K2B.K1=K22
C.K1=1
K22D.K1=
1
2K2
解析:由题知,K1=
c2?HI?
c?H2?·c?I2?
,K2=
c
1
2?H2?·c
1
2?I2?
c?HI?
,故K1=
1
K22。

答案:C
8.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FeO(s)+CO(g)
高温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已知:1 100 ℃时,K=。

(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之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K的值________。

(2)1 100 ℃时,测得高炉中c(CO2)=mol/L,c(CO)=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将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2)由于此时
c ?CO 2?
c ?CO ?
=错误!=<,所以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v 正>v 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1)增大 增大
(2)否 大于 在1 100 ℃时,c ?CO 2?
c ?CO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