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读后感_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列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伯夷兄弟的故事。

他们因为不愿为殷纣王效命而选择了饿死在首阳山,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读完这篇列传,我深受启发,对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深为敬佩。

伯夷兄弟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殷纣王暴虐无道,百姓遭受着苦难。

但是伯夷兄弟并没有选择逃避现实,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他们拒绝了殷纣王的宠幸和封赏,选择了离开王宫,独自在首阳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宁愿饿死在山中,也不愿意为一个暴君效命,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让人肃然起敬。

伯夷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信念是无法被金钱和地位所动摇的。

他们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权力所屈服,坚守自己的原则,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的行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尊严和品德远比任何物质财富更加重要。

另外,伯夷兄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伯夷兄弟的坚守和牺牲,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信念。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通过阅读《史记·伯夷列传》,我深刻体会到了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品德和信念是无法被金钱和地位所动摇的,而且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我深深地敬佩伯夷兄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正能量影响的人。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读后感(一)文/星空下的人很诚实地先说一句,实际上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认真地听讲,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语文老师在谈论《伯夷列传》这篇课文时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对此印象很深,特别是对于”好人不长命”、”恶人富贵延年”的社会现象的不公。

下课之后,我有重新浏览过这篇著作,暂且不谈文章与司马迁本人的联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围绕文章的内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当的答案,因而我不牵强附会,但我认为作者司马迁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的升华,而我就其中几点谈谈自己的微薄看法。

文章一开始司马迁就说:”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是啊,为什么同样是有德有才的人,有的人就能流芳百世,有的人却最终默默无闻呢?他们个人的才智相差无几,德行也几乎在同一高度,甚至那些在声明上弱的人在这两方面更有建树。

为什么呢?就我看来,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于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不必在乎自己的声名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这对于许由、务光等人来说,或许能不能美名外扬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马迁自己想要扬名立万的心情,同时他也确实如此,但我绝不赞同他对于成名的看法。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有道德的人,他们并不说辞,也没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样游学讲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一些人退隐田园是为了自身心情的宁静,为了获得一种灵魂上的解脱,很难讲他们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马迁一样撰写类似《伯夷列传》这样的文章来歌颂他们呢?事实可能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并非这些隐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述了伯夷及其弟叔齐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本文从人物的品德、境遇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首先,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兄弟二人不愿受夏桀的腐败政权统治,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远离邪恶,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

他们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和原则,无视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在他们看来,个人的道德和伦理比一切都重要。

他们拒绝接受桀的任命,绝食而死,坚守自己的原则,以表达对邪恶统治的抗议。

伯夷与叔齐的高贵品德令人钦佩,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内心的反思。

其次,伯夷与叔齐的境遇给我带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他们作为众人所称赞的忠臣,却遭受到自己国家的冷落和迫害。

他们的境遇使我想到人生的不公和荒谬。

在一个腐败统治下,正直与善良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不理解。

然而,虽然伯夷与叔齐的境遇艰难,他们却从未动摇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坚持正直的道路。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道义的追求和对真理的坚守,这对我而言是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最后,伯夷与叔齐的影响力是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所感受到的。

伯夷与叔齐的品德和故事被后世传颂,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楷模。

他们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和绝不妥协的态度,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

通过读《伯夷列传》,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给予我深沉的内心触动,使我对品德、境遇和影响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伯夷与叔齐的高尚品德、坚持信仰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让我感到敬佩和钦佩。

他们的故事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激励着我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追求对世界的美好。

总结起来,我认为《伯夷列传》这篇传记文章是一篇具有深意的作品。

通过对伯夷与叔齐的事迹的描写,展示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他们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坚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里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

读书活动中你一定有很多感悟,写一篇史记读后感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收获。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篇1我最爱的就是《史记》。

静静地,如同静静的流淌的河,流过我的心底。

也许是因为历史书本的空缺,也许是遗落了太多太多,许久许久的共鸣,我便爱上了《史记》。

没有太多的伏笔,没有太多的伤愁。

它留给我的,只是书上没有写的,然是在读后,一种百感交集的情绪充斥着身心,一种莫名的回首,忘却自我。

在你读它时,它便慢慢在浸渍着你,控制着你的思想,直到心底,它便深深地留下了烙印,怎样也挥之不去。

我喜欢吕后的狠毒,喜欢她对戚夫人的所做。

那才是真正的的女人。

正如《史记》所说,“那总比虚伪的为丈夫找小老婆,却又背后耍心计得要来的强。

”我喜欢楚霸王在生命的最终,用尽自我的最终一点余力来拼搏。

然后在乌江,回忆,惜别。

“力拔山兮,气盖兮……虞兮虞兮奈何兮。

”楚歌的凄凉回荡。

我喜欢亡国之帝——溥仪,在皇太后颤抖的将玉玺交出时,他正在爬树、嬉笑。

然后尽自我所能,普天下众生。

直到他没有了故宫一角,颠沛流离。

或许我曾梦见历史,却没有亲生经历。

可是我明白自我喜欢什么人物,因为《史记》。

以前我总是在历史的小黑屋,没有阳光,没有雨露,可此刻,我懂了。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篇2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礼貌古国。

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以往的惊心动魄,思量以往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

可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了《伯夷列传》,心里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那是一股脑儿地往上涌。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子不做,愣是因为道义,死活不肯继承王位,然后还跑得远远的躲起来。

这在咱一般人看来,简直就是傻到家了,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可细细想来,又觉得他们有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劲儿。

咱就说现在这社会,有几个人能像他们这样?工作里,为了升职加薪,那勾心斗角的事儿可不少见。

有点好处,大家都跟饿狼扑食似的往前冲,谁还管什么道义不道义的。

但伯夷叔齐不,王位在他们眼里,那都不算啥。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公司里遇上一个项目竞争。

那竞争激烈得呀,就差没动手打架了。

每个人都使尽浑身解数,想把这个项目抢到自己手里。

我一开始也跟着掺和,天天加班加点做方案,想着怎么能把对手比下去。

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这个项目能带来的奖金和升职机会,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

后来有一天,我累得瘫在椅子上,突然就想到了伯夷叔齐。

我就问自己,我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啥?就为了那点钱和所谓的地位?那一瞬间,我有点瞧不起自己。

和伯夷叔齐相比,我这追求也太肤浅、太功利了。

再说说伯夷叔齐跑到周国,结果周武王要去攻打商朝。

这俩老哥又站出来反对,说这是以臣弑君,不道义。

我的妈呀,这得多大的胆子和多坚定的信念啊!别人都想着怎么在战争中捞好处,他们却只关心道义。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在菜市场。

有个摊主缺斤少两,被一个大妈发现了。

那摊主不仅不认错,还态度蛮横,说大妈故意找事儿。

周围的人都在看热闹,没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我当时也在旁边,心里明明知道摊主不对,但就是没勇气吭声。

等我回到家,心里那个后悔呀!想想伯夷叔齐,再看看自己,真是觉得惭愧得不行。

后来周武王胜利了,建立了周朝。

伯夷叔齐呢,觉得吃周朝的粮食丢脸,就跑到山里去采薇吃,最后竟然饿死了。

这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我们现在,一顿饭不吃好的都觉得难受,稍微受点苦就抱怨连天。

可伯夷叔齐,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连命都可以不要。

作文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作文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作文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史记》里的第一篇列传,篇幅非常短,大约是列传里最短的了。

它非常特别,不仅因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写传主生平事迹的内容只有一个段落,其余的部分是各式各样看似与传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1《伯夷列传》十分难读,难在对人性的拷问,难在对价值观的选择。

因之,昔日读、今日读,竟有迥异的结论。

余读《伯夷列传》,以为可从两处而入,一观伯夷叔齐之人格,二睹太史公之良苦用心。

伯夷、叔齐两位在思想上有强烈的洁癖,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违背自己所信奉的原则。

从兄弟让位到同归西伯,从叩马而谏到饿死首阳,他们对心中的“道义”是从一而终的。

他们见过了太多的兄弟残杀,因此追慕谦让的美德;他们向往盛世痛恨暴君,但绝不允许“以暴易暴”的事情发生,因为他们觉得,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

这种人当然是无法参与政治的,政治是没有洁癖的。

或许我们会认为他们迂腐不堪、食古不化,不能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但我们永远都没有资格指责他们的人格。

古人的赞许和称颂,大抵是从此处而发,“古之贤人也(孔子语)”、“圣之清者也(孟子语)”、“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韩愈语)”。

那他们有怨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们有怨,但怨的不是自己的选择,“求仁得仁,又何怨哉?”他们怨的,是世道人心。

太史公将其置于七十列传之首,当然不是没有他的寄托。

他首先要彰显的就是“让”的美德,这在《五帝本纪》、《吴太伯世家》之中已早有体现,但这当然不是他所要寄托的全部。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太史公最为深切惋惜的,就是仁人志士在世时因天道无常而不得善报,没世后又不能见诸史籍而被人们遗忘,所以他才说“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伯夷叔齐,事迹本是渺远难闻,但孔子的称述使其贤名益彰;颜渊好学,却不免蚤死,但终究有《论语》载其“身居陋巷、不改其乐”。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儿交织在一起。

这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啊,真让我感慨万千。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俩,放着好好的孤竹国国君不当,非要互相推让,最后还一块儿跑了。

你说这是图啥呢?我就琢磨着,这得是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

要是换了我,有国君的宝座摆在面前,说不定早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他们跑到周国,正赶上武王伐纣。

这俩老哥倒好,居然拦在马前,说武王这是不忠不孝。

我的天呐,这胆子也太大了!人家武王那可是大军压境,气势汹汹,他俩就这么不管不顾地冲上去讲道理。

结果呢?当然没人听他们的。

武王该伐纣还是伐纣,最后还得了天下。

伯夷和叔齐呢,觉得这世界没道理可讲了,干脆连周朝的粮食都不吃,跑到首阳山上采薇充饥。

这得多倔啊!我有时候跟我妈闹别扭,不肯吃饭,可撑不了多久就饿得受不了。

他们倒好,就靠那点野菜过日子,最后愣是给饿死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

那山可高了,一开始我们都兴致勃勃,觉得自己肯定能爬到山顶。

可是爬着爬着,就累得气喘吁吁。

我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心里直打鼓,真想扭头就回去。

可我那朋友,咬着牙一直往上走,还不停地给我打气。

我当时就想,这伯夷和叔齐是不是也这样,心里虽然害怕、虽然犹豫,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哪怕前面是死路。

再说这伯夷和叔齐采薇为生,那日子过得肯定苦不堪言。

我就想象着,他们在山上,风餐露宿,衣服破破烂烂的,头发也乱蓬蓬的。

每到下雨天,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缩在山洞里,冻得瑟瑟发抖。

那野菜也不是那么好采的,有时候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多少,肚子饿得咕咕叫。

可就算这样,他们也不肯低头,不肯向周朝妥协。

想想我自己,有时候作业多一点,或者遇到点小困难,就开始抱怨,觉得自己倒霉。

和伯夷叔齐比起来,我这点事儿算什么呀!他们面对的可是生死抉择,可还是坚守着自己的道义。

如今这社会,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大家都忙着追求功名利禄,为了一点好处争得头破血流。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让我深受触动。

这篇列传以伯夷及其兄弟叔齐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两位贤者在相对黑暗的时代中坚守道义、宁死不屈的崇高品质。

他们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不为所动的原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伯夷和叔齐是夏朝时期的人物,他们的父亲姬息贲担任夏国的宰相,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

相反,他们矢志不渝地践行道义,敦厚贞正的品行让人敬佩不已。

面对夏朝腐败的政治环境,他们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甘愿放弃荣华富贵,以不受命令屈从于不合理的要求。

作为伯夷和叔齐的弟弟,我深感他们的无畏与坚毅。

在伯夷被逐出夏国、不能过父母葬礼的时候,叔齐毫不犹豫地追随哥哥,一同离开家乡,与世隔绝。

他们选择了隐居山野,过着清贫的生活,摒弃了一切名利。

故事的高潮在于当他们被周武王征召为臣子的时候。

被赐予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的机会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然而,伯夷和叔齐并没有动摇。

他们谦逊地辞谢了这份重任,坚持以与天地合一的方式生活。

这篇列传深刻地描绘了伯夷和叔齐那种高尚品格与坚守原则的精神。

他们对自己所坚信的道义有着无比的坚定,宁愿选择死亡,也不背离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这种忠诚和正直超越了个人利益和权力的诱惑。

通过阅读《伯夷列传》,我深切地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夏朝的政治腐败固然令人痛心,但伯夷和叔齐以其高尚的品格点亮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

他们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保持清醒和正直。

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将功利与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道义为准绳,追求高尚的人格和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伯夷列传》的阅读,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动容。

伯夷和叔齐的精神给了我力量,鼓舞着我在现实中勇敢地追求真理,并始终保持清醒和正直。

他们是伟大的榜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得跑出去隐居,这操作一开始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你说这世间,权力地位多少人梦寐以求,他俩倒好,潇洒一转身,把这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我想起有一次和朋友出去旅游,去了一个挺偏远的小山村。

那地方山清水秀的,确实美。

我们住在一家农家乐里,老板是个挺憨厚的大叔。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闲聊,就说起这山村里的日子。

大叔说,之前也有人劝他把农家乐搞大,多赚点钱,可他不愿意。

他说就喜欢现在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钱够花就行,不想折腾那些有的没的。

当时我心里就想,这和伯夷叔齐好像有点像啊,都是那种不在乎世俗眼中的富贵荣华,只追求自己心里舒坦的主儿。

伯夷叔齐坚持自己的道义,反对周武王以暴制暴。

在他们看来,武王伐纣这事儿不合规矩。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一些所谓的“规则”和“潜规则”。

比如说找工作,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找到好工作。

可也有那么一些人,就像伯夷叔齐一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原则,相信靠自己的本事总能行。

我有个同学,毕业那会儿,家里人给他找了各种关系,想让他进一家大公司。

但他愣是没答应,自己一家一家公司去面试,虽然过程挺曲折,碰了不少壁,但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他说,靠关系进去的,心里总不踏实,还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靠谱。

再说伯夷叔齐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结局够凄惨的。

但你说他们后悔吗?我觉得未必。

这就好比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绝不回头。

我家隔壁有个大哥,从小就喜欢画画,家里人都觉得这玩意儿没前途,不支持他。

可他不管,白天打工赚钱,晚上就窝在自己那小房间里画画。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没混出个大名堂,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有一次我碰到他,问他后不后悔,他笑着摇摇头说:“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没啥后悔的。

”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和伯夷叔齐一样的坚定。

读这《伯夷列传》,我越琢磨越觉得,伯夷叔齐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千年前,但放在今天,也照样能给咱不少启发。

《伯夷列传》读书体会

《伯夷列传》读书体会

《伯夷列传》读书体会列传这种史书体裁,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首创,而《伯夷列传》作为列传开篇,可见太史公对本篇的重视。

《伯夷列传》顾名思义,是以伯夷的故事为主题的,以孔子等人的言论为线索,用许由、务光等的事迹作陪衬,简略地记叙伯夷、叔齐兄弟俩在父亲死后都不继承王位、劝阻周武王伐纣和不吃周王室的粮食、隐居首阳山、直至饿死等事迹。

初读《伯夷列传》,是有很多疑惑的。

其一,作为汉武帝“蹴罢百家,独尊儒术”时期,孔子的言论、书籍是当时学术界的权威。

本文中太史公没有摇旗呐喊、高唱赞歌,而是抛出了疑问“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意思是”孔子依次论到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像吴太伯、伯夷一类人,都很详细。

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了,有关他们的文辞却没有稍稍看到一点点,是什么原因呢?”太史公对孔子的“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提出了反问“由此观之,怨邪?非邪”“从伯夷、叔齐所作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悲凉,他们真的没有怨恨吗?”其二,对“天道”的怀疑。

常言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文中说到伯夷、叔齐饿死收场,就连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由于食不果腹早早夭折,那“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的盗拓“竟以寿终”。

难怪太史公会有这样的疑惑了“余甚惑焉,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报任安书》中,太史公谈到了自己的志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那个时代,拥有如此宏大的志向,又有几人可以言说呢?太史公是以文明志,是通过“文刀”这把武器来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敢于对自己推崇的学术权威提出质疑,也通过严谨的行文,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见解以及社会政治理想。

通读全文,我在想,该怎样生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又是怎样的社会,历来的宣传教育是不是就那样真实可信呢?……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普通文学爱好者,给不出答案。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导语:《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下面是橙子为您准备的伯夷列传读后感,供您参阅。

伯夷列传读后感1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同时存在着光明和黑暗两面。

人就是一个矛盾体,充斥着无法理解的矛盾,在理智与情感之间苦苦挣扎,在法律和人性间徘徊。

人就像行走在悬崖边缘,脚下的土地是理智。

如果一不小心掉入其中,便落入情感的陷阱。

上周看了东野圭吾的《彷惶之刃》,东野圭吾的小说,揭露了人性的矛盾。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急切得为女儿报仇的父亲,女儿无辜得死亡并惨遭欺凌的遭遇令本是一位公司普通职员的他踏上复仇之路。

他亲手杀死了杀害他的女儿的其中一人,也因此被冠上“杀人犯”的名称并被通缉。

但在寻找另一位凶手的路上,他还帮助了旅店的老板。

你能说这样的一个人,是坏人吗?他只是因为丧女而暴怒了而已。

寻仇中,有一名旅店老板帮助他,还有一位神秘的人给他告知方向。

你能说,他们是坏人的帮凶吗?只是理解了而已。

好人还是坏人,是不能看他的一面的,人都是多面的生物,真正冷血的人很少,就像完全的好人很少一样。

伯夷列传读后感2 伯夷、叔齐者,兄弟也,系出商时诸侯之门。

其父遗命立叔齐,叔齐则欲让于伯夷,而伯夷拒受。

最终兄弟二人先后离国而赴西岐。

西伯姬昌卒后,武王载西伯木主而东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而动干戈,为不孝;以臣弑君,为不仁。

武王怒,欲斩二人,最后姜子牙力劝而释之。

殷灭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终饿死於首阳山。

以今之眼光,伯夷、叔齐之事简要,相比史上不少忠肝义胆之人,并无非常显赫之举,而太史公却将其二人列于《史记》诸列传之首。

依太史公之见,二位传主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臣,均至善至仁,然以饿死告终,命运实欠公平。

传后太史公感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天道终究予善人以何物、予恶人以何物哉。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了《伯夷列传》,我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伯夷和叔齐这俩老哥,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居然互相推让,最后还跑了。

这在咱普通人眼里,简直就是“傻”得冒泡啊!可细细想来,他们这种对权力的淡泊,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品质呢?就说咱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为了那点名利争得头破血流。

有个升职的机会,那办公室里的气氛都能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可伯夷叔齐倒好,直接摆手不要,拍拍屁股走人。

这种洒脱,我是既羡慕又困惑。

我想起有一次参加同学聚会。

本来嘛,大家聚在一起应该是叙叙旧,回忆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

结果呢,全程都变成了某些人的“炫耀大会”。

这个说自己又买了一套房,那个说自己刚升了职,工资涨了一大截。

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就在想,他们这么拼命追求这些东西,真的就那么快乐吗?是不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再看看伯夷叔齐,他们虽然没有荣华富贵,没有高官厚禄,但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内心,活得坦坦荡荡。

他们宁愿在首阳山上采薇充饥,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去享受那所谓的富贵。

这种精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还有啊,都说好人有好报。

可伯夷叔齐这么好的人,最后却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这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想想我们平时,总觉得自己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回报,一旦没有,就怨天尤人。

可伯夷叔齐呢?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没有得到回报而抱怨,只是默默地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回,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周围的人都在犹豫要不要去扶。

我当时心里也纠结啊,万一被讹上了怎么办?但最后还是咬咬牙把老人扶了起来。

结果还好,老人一个劲地感谢我。

可回家跟家里人一说,他们却数落我,说我太莽撞,万一真出了事怎么办。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委屈,我做了好事,怎么还不落好呢?但读了伯夷列传,我又觉得自己这点委屈算什么。

伯夷叔齐坚守一生,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他们都没有后悔。

我这不过是被家里人数落几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于是,在报任安书中,我看到一个无奈而又理智的司马迁,一个身心俱残而又顶天立地的司马迁。

司马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将悲痛而屈辱的灵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于是,绝代*横空而出。

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坚强的身躯,化作天边耀眼的彩虹,霎得,红遍了整个天空。

再次捧起那泛黄的《史记》,读出一个报国无门贤能者的忧伤。

司马迁是忧伤的,他的心痛汉武帝不听谏的小肚鸡肠,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会将屈子愁闷的心境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又怎样会有抒一肚子的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

当屈原“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忧伤的灵魂与另一个无助的灵魂悄无声息的碰撞,不禁发问,那仅仅是一部述史的史书吗?无法控制不安的思绪,带着灵魂的触动与颤抖,再次品味他的《史记》,这一次,我读出了一个中华民族的魂魄,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

无论是太史令,还是屈平,还是项王与信陵,我都看到他们人性的善良,一诺千金的男儿形象。

是司马迁完美的追求,还是他本来已经完美的文字,千年的民族之魂,在他笔下,闪闪发亮,是《史记》,让我看到一种人性的韵味,人性的光辉,那么完美,那么灿烂!我不禁怦然震动《史记》之韵味,非桂花树凋零的悲哀,也非纳兰性词的凄凉,它的韵味,是甜香赛芝兰之悠长,踏雪寻梅的不变的情怀。

读《史记》之韵,读出司马迁的韵味,那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光芒绽放的灵魂,带着一丝不羁,带着万般男儿忍辱负重的尊严,书写了一个属于他自我的春秋,反复咀嚼,齿留余香。

对《史记》的感动,不仅仅在于它灵动的文字与丰富的情节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所蕴含的人格魅力与精神的升华。

正是因为这种力量对《史记》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精神的境界。

司马迁作《史记》,是用灵魂与命运作斗争,用自我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传的史记。

读《史记》之韵,是上古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读《史记》之韵,是人格与灵魂的震动!读《史记》之韵,是美丽与感动的撞击。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伯夷列传》是《历史春秋》中的一篇篇名,文中讲述了伯夷、伊尹不同凡响的人生故事。

这篇文章读后让我深感震撼和敬佩。

伯夷作为黄帝的子孙,身负崇高的家族期望,却因为无法容忍残暴的朝政而抛弃封禅。

他脱离了皇室,选择了一个贫穷的山林,在那里与哥哥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儿子忍不住饿肚子之后,伯夷只能咬牙自己割下了肉喂给孩子。

他宁可自己饿死也不愿意去违背自己的原则,这种坚守真令我敬佩。

伯夷在贫穷中坚守正义,与富贵名利无关,这种甘于贫穷也不屈于权贵的精神让人感动。

而伊尹则是一个不起眼的村民,他本是一个负责庄稼的村民,后来因为一根木杖召集村民击退了盗贼,被周文王抬举为贤臣。

后来,伊尹在周文王的称赞下,成为了周朝的重臣。

他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谦逊和自勉的精神。

他在去世前,自嘲自己是一个不材的人,并且希望人们能够及时纠正他的错误,这种谦虚的态度让人敬佩。

《伯夷列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利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格是否端正。

伯夷的坚守和伊尹的谦虚,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操守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使得他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相比起那些只顾追逐名利的人,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富有和权势,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品格是无可比拟的。

读完《伯夷列传》,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

是否在面对困难时会退缩、是否在面对旁人的非议时会改变自己的原则。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坚守的底线,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改变。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归宿,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

《伯夷列传》中的伯夷和伊尹,都是令人敬佩和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人生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只有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左右,我们才能真正快乐和自由。

这是我从《伯夷列传》中获得的启示和收获。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

伯夷列传读后感(精选8篇)伯夷列传读后感篇1《史记》七十二列传第一篇是伯夷列传。

读过该篇数次,每次读完都感觉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说出个子午卯酉来,疑问如下。

第一,为何司马迁把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

也许你会认为没有什么,哪篇列传放到首篇是随机的,但是我不这样的认为,至于是什么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马迁的想法,但我认为一定有其道理的。

例如《聊斋志异》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话,有心向善虽善不赏,无心向恶虽恶不罚,通过这句话就能写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诉读者,不能只看一个人做事的结果,还要看这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

例如小孩吃饭时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这是无心的,不要介意。

如果一群成年人吃饭的时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同样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发点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为何这篇文章的格式与其他篇列传的格式不同。

其它篇列传的基本结构是先介绍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写主人公与事,通过记事写人,通过人来写事。

记事是为了写人而服务的,所以研究列传中的人一定后看作者都选了哪些事,每一个人经历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选这个事而不用另一个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

最后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马迁对这个人或者事的评价,评价事也主要是为了评价人。

该篇文章,开头没有介绍伯夷,文中也不是只写伯夷一个人。

结尾处没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为何该文读后能明显感觉到司马迁有股怨气。

其他文章中没有或者很少能见到司马迁这种怨气。

处处疑问,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

例如,"此何以称焉?""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观之,怨耶非耶?""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其轻若此哉?""恶能施于后世哉?"在文章中,司马迁问,不是经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这篇列传里的伯夷,让我感慨万千。

伯夷和叔齐这两人,那股子坚守原则的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放着好好的王位不坐,非要因为道义把这尊贵的位置让出去。

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举动。

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商场逛街。

看到一家店铺在做促销活动,人挤人的,那场面简直混乱不堪。

大家都在拼命往前挤,就为了抢到那些所谓的打折商品。

我和朋友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朋友当时就忍不住了,也想跟着往前冲。

我一把拉住她,说:“咱不凑这热闹,没必要为了这点便宜失了体面。

”朋友犹豫了一下,还是被我拽住了。

后来我们在旁边安静的店里,买到了更适合、价格也合理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伯夷叔齐,他们不就是在利益和道义面前,坚定地选择了道义吗?不像那些为了一点好处就争得头破血流的人。

再说伯夷叔齐,两人听说周武王伐纣,觉得这是以臣弑君,大逆不道,就拦住武王的马谏阻。

我的天,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虽说最后没成功,但这份胆量和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这就好比我曾经在公司里,大家都在为了完成一个项目,想要走一些捷径,甚至不惜违背一些行业规则。

我当时就站出来说,这样不行,我们得守规矩。

同事们都觉得我死脑筋,不懂得变通。

可我心里清楚,有些底线就是不能破。

就像伯夷叔齐,他们心中的道义就是那不可逾越的底线。

后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有人说他们傻,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这么固执。

可我觉得,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个远房亲戚,带了很多礼物,想求爸爸帮忙办件违规的事儿。

爸爸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个亲戚当时就拉下了脸,说爸爸不近人情。

爸爸只是淡淡地说:“有些事儿能做,有些事儿不能做,做人得有自己的原则。

”当时我不太懂,现在想想,爸爸不就和伯夷叔齐一样,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杆秤吗?在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了,能像伯夷叔齐这样始终坚守初心的人,真的太少太少。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史记·伯夷列传》是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历史文献,其中记载了伯夷的故事。

伯夷是商朝的一位贵族子弟,他因为不愿食用残羹剩饭而选择了自我放逐,最终选择在大山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伯夷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伯夷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在当时的社会中,食物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伯夷却选择了放弃食物,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他不愿意与众人一样享受残羹剩饭,而是选择了放逐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行为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伯夷的故事也让我对人生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伯夷选择了放逐自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选择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另类的,但却展现了他对于自己内心追求的执着。

他不愿意妥协于世俗的价值观,而是选择了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清贫。

这种对于内心追求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伯夷的故事也让我对于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升华。

伯夷选择了放逐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这种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清贫的生活方式让我深受启发。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升华。

这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史记·伯夷列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伯夷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也让我对人生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对于人生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升华。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忘初心,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精神的升华。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读完《伯夷列传》,我的内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伯夷和叔齐,这两位商朝末年的贤者,他们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坚守着心中的道义,做出了让人惊叹的选择。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商朝的天下大乱,周武王兴兵伐纣。

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顺应时势,改朝换代的必然。

但伯夷和叔齐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周武王的行为是以下犯上,是不忠不义。

于是,他们拦住周武王的马,苦口婆心地劝谏。

那场面该是多么的紧张和激烈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声音或许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们试图用自己的信念去阻止一场即将改变历史的战争。

可结果呢?周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依然挥师前行,最终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伯夷和叔齐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们隐居首阳山,义不食周粟,靠采薇为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啊!首阳山上,荒草丛生,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衫,弯着腰在山间寻觅着可以果腹的野菜。

那野菜或许并不鲜美,甚至带着苦涩,但他们吃得心安理得。

每一口野菜下肚,都是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我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们的位置,我能做到吗?面对生活的困苦,肚子的饥饿,我会不会为了一口饱饭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说实话,我心里没底。

在如今的社会里,像伯夷和叔齐这样坚守信念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大家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有时候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可以把道德和良心抛在脑后。

比如说,在工作中,有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惜背后捅同事一刀,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在生意场上,有人为了赚钱,弄虚作假,坑蒙拐骗。

相比之下,伯夷和叔齐的那种纯粹和坚定,显得多么珍贵。

再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常常在妥协?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对,但因为怕麻烦,怕得罪人,就选择视而不见;明明心里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吃苦,就不敢去尝试。

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让自己在舒适区里待着,不敢迈出那勇敢的一步。

学生对《伯夷列传》的阅读心得

学生对《伯夷列传》的阅读心得

学生对《伯夷列传》的阅读心得
《伯夷列传》是七十列传中的开篇之作,更是有别于其余文章的精典之谈。

我认为《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并不赐予孔子完全的`确定。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从今句可知,当代的人民书儒对儒学六经非常重视。

甚至残缺不全的两本《诗》、《书》。

世世代代的帝王学者,皆是求古文而推其意。

即使寥寥数语,亦为天下之真理,百代之谨记。

可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历史的陈述者却不随波逐流,不对前者言听计从,而是带着我们正确对待儒学,正确看待历史。

司马迁在文中便以此观点,联系伯夷、叔齐的事迹进行表达。

孔子书中对伯夷、叔齐详有褒奖,却对许由、卞随、务光等人只字未提。

可历史为鉴,伯夷、叔齐二人并非无怨之人,更非圣贤。

而许由等人却是颇有高风亮节之气。

可见,六经并非完全值得讲究,甚至刻意删改史实,得到孔子眼中的真理。

从司马迁这独具新意、追求真实的立意上看,《史记》的创作可谓中国古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了。

这种敬重事实、不畏权贵的思想,真正促使《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诞生,同时也给予了司马迁“史圣”的称号。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敢于反对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六经思想,反对儒学风盛的孔子模范,实在是难能珍贵。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最终的一句扬长兴叹,是司马迁对迂腐之人的不满,对有才能而报国
无门者的怜悯。

盼望有才能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肯定的成就。

司马迁给后人的教育值得我们牢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夷列传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伯夷列传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伯夷列传读后感(一)文/星空下的人很诚实地先说一句,实际上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认真地听讲,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语文老师在谈论《伯夷列传》这篇课文时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对此印象很深,特别是对于"好人不长命"、"恶人富贵延年"的社会现象的不公。

下课之后,我有重新浏览过这篇著作,暂且不谈文章与司马迁本人的联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围绕文章的内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当的答案,因而我不牵强附会,但我认为作者司马迁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的升华,而我就其中几点谈谈自己的微薄看法。

文章一开始司马迁就说:"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是啊,为什么同样是有德有才的人,有的人就能流芳百世,有的人却最终默默无闻呢?他们个人的才智相差无几,德行也几乎在同一高度,甚至那些在声明上弱的人在这两方面更有建树。

为什么呢?就我看来,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于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不必在乎自己的声名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这对于许由、务光等人来说,或许能不能美名外扬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马迁自己想要扬名立万的心情,同时他也确实如此,但我绝不赞同他对于成名的看法。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有道德的人,他们并不说辞,也没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样游学讲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一些人退隐田园是为了自身心情的宁静,为了获得一种灵魂上的解脱,很难讲他们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马迁一样撰写类似《伯夷列传》这样的文章来歌颂他们呢?事实可能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并非这些隐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而我认为,历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实的特性,加上人为的篡改和时间的淡化,许多历史真相已经湮没在了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流里,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他们闪发光的人,他们智慧、优雅、从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们并未被记载光辉荣耀的史册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禄的史官不没有办实事么?亦或者是因为历史的记录并不真实?都不是,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历史不能让他们过于瞩目地出现在后人的眼里,这样可能会毁了他们,因为"某些人"不允许,因为他们与这个庸俗的时代不太协调,就像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一样,他们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说"的向往。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子难道公平么?","公平",我人为这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争些什么,那么你就没必要为了不抗争所带来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这就像隐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样,什么流言蜚语什么是不是能够流芳百世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历史虽然没有让他们声名鹊起,但也没有无情地抛弃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他们被包含于历史的一角,又超脱于历史之外永远活在他们应有的光辉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许这只是一种人类自我安慰的措辞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在对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维持以及恶念的扼杀和遏制,还有在维护社会和平这一方面,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论呼应了前两段的论述。

贤人在后世之人中的声名取决于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人呢?作者认为,贤人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时,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就被称之为贤人。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占据所有人的大多数时,此贤人才能被认可,或者他们是被当时在思想上很有影响力的人所推崇。

关于他们声誉是否会在后世传扬以及影响力度的大小,则首先取决于他们的不害他的行为和一定的学识或地位。

其次,就主要取决于他们被何人认可了,以及那个人的号召力。

司马迁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发的感概:"可悲啊!普通人想要磨练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到后世呢?"真实得让人难受。

古人语:"信道笃而自知明也".保持自己的本心,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所动,也不被执权者的威严所撼,坚定智慧的理性,这样一个人的思想才有实际上的价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谓正史稗史,所谓正统思想,所谓诡辩,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尔如是说。

注:《伯夷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伯夷列传》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伯夷列传读后感(二)末世的怨与不怨商周南怀瑾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反复读了一百遍伯夷列传,才觉得真正看懂。

我没有看到那么多遍,何况要看懂,也不仅仅是在一时之间看一百遍的事。

可是读书笔记还是要交的,那就且以我这样二十遍的状况写吧,写到哪里算哪里,或者以后再看这篇又觉得不通了呢。

伯夷列传是《史记》里的第一篇列传,篇幅非常短,大约是列传里最短的了。

它非常特别,不仅因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写传主生平事迹的内容只有一个段落,其余的部分是各式各样看似与传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

若说列传中有哪一篇最能直接地看到司马迁,听到司马迁,有哪一篇是司马迁自己站出来明明白白地加以论说的,那便是这一篇了。

写史的人大多把自己隐匿在行文之间,隐匿在对形形色色历史人物的记叙和评点中,然而到了伯夷列传,司马迁却是要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说的话了。

伯夷列传里中讨论了两个主要的关系,人与现世的关系,和人与后世的关系。

作为一个史学家,无怪乎司马迁谈到这两点时如此情绪激昂以至于要跳出来说点什么了。

因为再将这两重关系联系到一起,就要谈到关于真正的历史和被记叙的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这正是司马迁要表达他著书的志向的地方,又像是《史记》的另一个自序。

司马迁在前面的行文中分别讨论了这两重关系,又在"太史公曰"的部分把它们联系到一起来说。

人与现世的部分,司马迁说,"举世混浊,清士乃现".他盛赞了许由、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些浊世中的清士,他认同了这些人在举世混浊中的价值选择和道德操守,他肯定了孔子伯夷叔齐提到二人时评价他们所说的"求仁得仁".但是他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真的不怨吗?而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正是伯夷叔齐临死时所做的诗歌。

诗歌的原文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其实是觉察到自处于末世者的绝望叹息。

他们是秉承着上一个时代禅让的政治传统和上古政治伦理的最后的人,他们自认应处在神农、虞、夏之朝,而不是这混浊的西周。

他们不愿走下首阳山去看这名为周的朝代,他们宁愿不食属于这个朝代的一粒粟米,好似这样就可以至死都留在上一个时代。

所以他们说,"我安适归矣".但不仅于此。

司马迁用司马迁的双眼,看到了他看到的特别的东西。

孔子针对伯夷叔齐,所判断的"不怨",判断依据是他们的求仁得仁,因为他们的现世追求得到了满足——他们从生到死都是在他们那个干净的仁世,未沾染新的大周朝的一粒灰尘——或者说粟米。

然而司马迁质疑了他们彻底不怨这个观点,认为在其间还有别的怨——非关现世,而是关于后世,关于自己的没世。

司马迁在引述上面这段诗歌时,特意地提到这是他们"及饿且死"时所作,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于现世已经坦然和无怨,所以他们的怨,是针对身后而发的,而不是针对当下所发的。

这便引出了第二重关系,人与后世的关系。

这怨是什么呢?从诗中看,关键在于"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一句,而它的解释,在于本篇最后一段太史公曰的第一句:"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是很有趣的。

它是说君子所忧虑的是在自己身后名声得不到传扬。

然而初初看来,这似乎不大符合孔子的一贯言论,孔子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又曾经向学生子张区分过"名"与"达"的关系,言语之间是对于"名"的不屑。

那么君子为什么如此在意自己的"身后名"呢?这就要提到伯夷列传的另一个线索——许由务光二人同伯夷叔齐二人在死后的被区别对待。

这个问题在本传的开头第一段被提出,而在"太史公曰"中被解答。

许由务光虽亦是节义高蹈之士,却因为"非附青云之士"而不见称于后世,伯夷叔齐因为得到孔子的颂扬而广为人知。

那么,被后世发掘和颂扬的条件是什么呢?司马迁引说,是"同明相照,同类相求",是"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只有拥有相同志向和操守的人,才会彼此欣赏,即便相隔几百几千年也如逢知音。

他们"同明相照",其中晚生的那一个担当"圣人作"的职责,使万物得到归位,使已逝的那位圣人得到传扬,使这种精神在世间继续流传。

君子在意的,正是能否有这样一位身后的知己,或者更广地说,是能否还有那么一个时代,自己的操守能得到认同和理解。

倘若没有,那么千百年而下,他们经历的将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孤独。

而伯夷叔齐忧虑的,正是能否还会有这么一个时代。

面对着举世混浊和大醉不醒的众人,他们开始怀疑是否刚刚过去的的正是最后一个坚持着自己所坚持的这些东西的时代,所以他们哀叹"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他们追忆前朝,他们哀怜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