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疗常规复习过程
尿路感染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症状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及症状。
2. 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2. 学生对预防尿路感染的认识程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尿路感染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细菌、真菌、原虫、病毒等)侵犯泌尿系统黏膜或组织引起的炎症。
二、新课讲授1. 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及症状a. 定义: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泌尿系统黏膜或组织引起的炎症。
b. 病因: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原虫、病毒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
c.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腰痛、发热等。
2. 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a.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会阴部清洁。
b. 多喝水,保持尿液通畅。
c. 避免憋尿,及时排尿。
d.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会阴部。
e. 避免穿着紧身裤、牛仔裤等不透气的衣物。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
2.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谁能来复述一下?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a.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b. 对症治疗:如止痛、退热等。
c. 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2.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尿路感染?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尿路感染的其他治疗方法。
2.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总结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并制定一份个人预防计划。
肾内科主治医师复习点:尿路感染
肾内科主治医师复习点:尿路感染2017肾内科主治医师复习点: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pyelone 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感。
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
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原微生物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
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
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
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
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尿路感染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尿路感染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尿路感染【概述】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致病菌侵入泌尿系统内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致病菌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最常见)。
好发于女性及尿路梗阻患者。
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输尿管炎)和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临床表现】1.急性肾盂肾炎(1)全身感染症状:包括突发寒战、高热,体温上升至39℃以上,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
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2)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单侧或双侧腰痛,肾区压痛、肋脊角叩痛明显。
尿液外观浑浊,可见脓尿或血尿。
2.膀胱炎起病急骤,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尿频、尿急、尿痛明显,常见终末血尿,多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可有低热。
3.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若见白细胞管型,则说明肾脏有感染。
红细胞也可增多,甚至为肉眼血尿。
尿蛋白可增多。
(2)尿细菌检查:不沉淀尿涂片镜检10个视野,平均有一个以上细菌者为阳性。
(3)尿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是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
临床常用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者为尿路感染,≤10的4次方/ml者为污染,10的4次方~10的5次方/ml之间者为可疑。
(4)尿荧光免疫反应试验和尿酶测定等用于尿路感染的定位。
(5)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可轻度或中度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加快,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4.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平片、尿路造影、B超、CT、磁共振和放射性核素检查等,有助于了解尿路情况,发现引起感染发作的不利因素和相关疾病。
【诊断要点】1.有既往发病史及相关疾病。
2.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或尿细菌检查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确诊。
4.影像学检查利于明确病因和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治疗症状明显时需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予易消化、富含热量和维生素饮食。
尿路感染培训培训课件
目录
• 尿路感染基础知识 •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尿路感染患者的康复与保健 • 尿路感染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与关联 • 尿路感染的实验诊断与临床应用
01
尿路感染基础知识
尿路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尿路感染定义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炎症反 应。
患者在康复后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复发问题。
加强锻炼
患者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
3
注意个人卫生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同时,性生活前后要 注意清洁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05
尿路感染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与关联
尿路感染与膀胱癌的鉴别
影像学检查
如B超、X线等,有助于确定尿路感染的部 位和病因。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不要随意更 改剂量或停药。
3
记录症状
记录下自己的症状表现,及时向医生反馈异常 情况。
尿路感染的饮食调理
多喝水
01
多喝水有助于排尿,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避免过多咖啡因和酒精
02
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刺激尿路,加重症状。
控制钾摄入
03
对于一些严重尿路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限制钾的摄入量,以
进行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泌尿系统 的体征。
尿液检查
收集尿液样本进行显微镜检和培养,以 寻找病原体。
其他检查
如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尿路 结石、肿瘤等病因。
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
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使用周期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一、概述: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
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本病属中医学“热淋”、“血淋”、“劳淋”范畴。
二、诊断依据:㈠尿路感染的诊断,常不能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
凡是有真性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真性菌尿是指:⒈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
⒉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㈡女性有明显尿急、尿频、尿痛,且尿白细胞增多,便可疑为尿路感染,如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且为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则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三、分型:㈠急性膀胱炎:占尿路感染中的60%。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不适等,但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可有肉眼血尿。
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占75%以上,已婚妇女则可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占15%。
㈡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常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痛和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数升高等。
血培养可能阳性。
一般无高血压及氮质血症。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他较常见的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引起,仅约5%为粪链球菌等球菌引起。
肾浓缩功能可下降,但治疗后恢复正常。
但不少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膀胱炎相同,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
㈢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即患者有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超过60岁的妇女,可达10%。
孕妇占5%。
细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四、证候分类:㈠湿热下注:小便频急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尿黄浑浊,少腹拘急,腰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苦,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㈡热郁血淤:排尿灼痛,色黄,时有尿血,小腹拘急疼痛,口苦,大便或有干;舌暗红或有淤点,苔黄干,脉细数而涩。
泌尿系感染治疗及诊断培训学习ppt
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第二节 各论 单纯性尿路感(Gan) 染
4.无症状菌尿(ASB)的治疗 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 膜出血的侵人性操作的ASB患者。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 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脊髓损伤等患者的ASB进行治疗。
男性中段尿培养或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导尿标本≥l04CFU/ml。
第六页,共五十三页。
第一节 总论 尿路感(Gan)染的诊断
在此我们仍然以中国卫生部颁布的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为基础来 制定我们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
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免疫缺陷
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第二(Er)节 各论 复杂性尿路感染
按照伴随疾病将其分为两类: 1.尿路感染并发的因素能通过治疗而得以去除的患者,如结石的去除,留置导 管的拔除。
2.尿路感染并发的因素在治疗是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去除的患者,如永久性 留置导管,治疗后结石残留或神经源性膀胱。
(4)影像学检查(可选)
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第二节 各论 复杂(Za)性尿路感染
(四)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对于有症状复杂尿路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需要了解可能的病原菌谱和当地
抗菌药物的耐(Nai)药情况,还要对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 括对肾功能的评估)。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
肾疾病。
(2)尿培养: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标。
5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
尿路感染【概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寄生虫等均可以引起尿路感染。
尿感以女性为多见。
【临床表现】1.急性膀胱炎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5℃),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2.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常有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等。
必须指出,有些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膀胱炎相似,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
3.无症状细菌尿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
常在健康人群中进行体检或因其他肾脏疾病作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
【诊断要点】1.症状、体征急性膀胱炎可有膀胱刺激症状,急性肾盂肾炎时常同时伴有寒战、发热、腰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2.辅助检查(1)尿细菌学检查:尿培养(2)尿常规检查:(3)尿沉渣镜检细菌(4)亚硝酸盐试验:(5)影像学检查:泌尿系超声、泌尿系CT、MRU3.定位诊断: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4.复杂性尿路感染5.无症状性细菌尿6.慢性肾盂肾炎【鉴别诊断】:尿道综合征、肾结核、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案及原则】三、【治疗方案及原则】(一)、治疗尿感的常用抗菌药物有: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等);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甙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喹诺酮类(如氟哌酸、氟嗪酸等)。
(二)、选抗菌药物时应考虑以下问题:(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在无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宜先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2)抗菌药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对肾盂肾炎宜选用杀菌剂;(3)选用肾毒性小的抗菌药物;(4)联合用药主要限于严重的感染;联合用药的指征是:①单一药物治疗失败;②严重感染;③混合感染;④耐药菌株出现。
尿路感染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尿路感染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尿路感染(ICD-10:N39.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1.症状、体征急性膀胱炎可有膀胱刺激症状,急性肾盂肾炎时常同时伴有寒战、发热、腰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2.辅助检查(1)尿培养(2)尿常规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2.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3.对症及支持治疗。
4.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3-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39.001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住院后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尿培养(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3)泌尿系B超、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检查:(1)残余尿超声、腹部CT、静脉肾盂造影(IVP)、血培养、降钙素原、血沉、尿找抗酸杆菌等(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注意除外尿路复杂因素和系统性疾病)(2)女性必要时需进行妇科检查(七)选择用药。
抗生素治疗:选用对致病菌敏感、抗菌药在尿及肾内浓度高(宜选用杀菌剂)、肾毒性小的抗菌药,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为3-15天(根据感染部位不同疗程不同)。
血培养阳性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2.尿常规正常3.尿培养阴性(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2.肾周围脓肿等感染。
第五篇 第七章 尿路感染
学龄前:口服药物
老年人:不治疗
预 后
①急性非感染性尿感 90%可治愈 ②急性复杂性尿感治愈率低除非纠正了易感因素, 否则很难治愈,超过半数于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 或经常复发
③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
预 防
①多饮水、勤排尿 ②注意阴部清洁 ③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④去除易感原因,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尿感, 性生活后排尿,服药 ⑤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要养成“二次排尿”的 习惯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定义
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 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以细菌最常见, 极少数也可由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
分类
部位:包括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 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尿 道炎) 尿路功能或解剖的异常:复杂性尿感和 非复杂性尿感 根据尿感是初发还是再发:可分为初发 和再发(复发和重新感染)
三、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器质性,功能性 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肾发育不良 尿路器械检查 机体抵抗力下降 遗传因素 其他易感因素:尿道口周围、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妊娠 与分娩、膀胱输尿管反流、前列腺炎及医源性因素等
四、细菌致病力: 细菌特殊菌毛对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病 理
急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 浸润,表面有脓性渗出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 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楔形炎症病灶;病灶内小管细胞肿 胀、坏死、脱落,管腔内有脓肿分泌物等 慢性肾盂肾炎:瘢痕形成,肾间质纤维增生,白细胞浸 润,最后形成固缩肾 膀胱炎: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复习过程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复习过程尿路感染诊疗常规第一节尿路感染一、临床表现(一)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痛苦等,部分患者快速浮现排尿困难。
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30%可浮现血尿。
普通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浮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0℃。
如患者有突出的系统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
(二)肾盂肾炎1.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
临床表现与感染程度有关,通常起病较急。
(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0℃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
部分患者浮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2)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痛苦、腰痛等。
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
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3)体格检查: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还可发觉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
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浮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病情持续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显然,类似急性肾孟肾炎。
(三)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化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患者可长久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显然异样,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也可在病程中浮现急性尿路感染症状。
二、并发症尿路感染如能准时治疗,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或)存在复杂因素的肾盂肾炎未准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浮现下列并发症。
(一)肾乳头坏死指肾乳头及其邻近肾髓质缺血性坏死,常发生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的肾盂肾炎,为其严峻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强烈腰痛或腹痛和血尿等,可同时伴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或)急性肾衰竭。
肾内科见习教案5尿感
浙江大学医学院肾内科见习带教课程教案5
➢按症状:症状性尿感、无症状菌尿
复杂性UTI至今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它应包括那些尿道有功能性异常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
如:
(1)上尿路感染(结石、狭窄、肿块)、膀胱流出道阻塞(前列
腺肥大、尿道阻塞)、膀胱排空障碍(神经元性膀胱、膀胱憩室、
子宫脱垂)。
(2)有持续感染灶的患者,如前列腺炎、肾脓肿、肾结石。
长期
留置尿管、或肾造口术用管。
(3)免疫功能降低的宿主感染和拮抗性菌体的感染。
(4)男性尿感。
一般认为复杂性UTI的治疗至少应持续14天,但还未得到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的充分证实。
无症状细菌尿:
是指1-2周内,2次尿样检查均发现某菌体超过105CFU/ml。
常见于老年人,女性20%
男性10%
年轻人,女性5%
男性0.1%
儿童也可以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诊疗常规第一节尿路感染一、临床表现(一)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30%可出现血尿。
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0℃。
如患者有突出的系统表现,体温>38.0℃,应考虑上尿路感染。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
(二)肾盂肾炎1.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
临床表现与感染程度有关,通常起病较急。
(1)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0℃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呈稽留热或间歇热。
部分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2)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腰痛等。
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
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3)体格检查:除发热、心动过速和全身肌肉压痛外,还可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均可不典型。
一半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病情持续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孟肾炎。
(三)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患者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也可在病程中出现急性尿路感染症状。
二、并发症尿路感染如能及时治疗,并发症很少;但伴有糖尿病和(或)存在复杂因素的肾盂肾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出现下列并发症。
(一)肾乳头坏死指肾乳头及其邻近肾髓质缺血性坏死,常发生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的肾盂肾炎,为其严重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或腹痛和血尿等,可同时伴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或)急性肾衰竭。
当有坏死组织脱落从尿中排出,阻塞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肾乳头区有特征性“环形征”。
宜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等。
(二)肾周围脓肿为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致,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易感因素。
致病菌常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
除原有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的单侧腰痛,且在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超声波、X线腹部平片、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主要是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或)局部切开引流。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尿液检查尿液常浑浊,可有异味。
1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称为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部分尿感患者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多为3—10个/HP,呈均一性红细胞尿,极少数急性膀胱炎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多为阴性~微量。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管型。
2.白细胞排泄率准确留取3小时尿液,立即进行尿白细胞计数,所得白细胞数按每小时折算,正常人白细胞计数<2×105/h,白细胞计数>3×105/h为阳性,介于(2~3)×105/h为可疑。
3.细菌学检查(1)涂片细菌检查:清洁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用油镜或不染色用高倍镜检查,计算10个视野细菌数,取其平均值,若每个视野下可见1个或更多细菌,提示尿路感染。
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或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对及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有重要参考价值。
(2)细菌培养:可采用清洁中段尿、导尿及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其中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1,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路感染;尿细菌定量培养104—105/m],为可疑阳性,需复查;如<104/m1,可能为污染。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为真性菌尿。
尿细菌定量培养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主要见于:①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②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③检验技术错误等。
假阴性主要原因为:①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人尿标本内;④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⑤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等。
4.亚硝酸盐还原试验其原理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可使尿内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此法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70%以上,特异性90%以上。
一般无假阳性,但球菌感染可出现假阴性。
该方法可作为尿感的过筛试验。
5.其他辅助检查急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受累,出现尿N一乙酰一p—D一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升高。
慢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小管和(或)肾小球功能异常,表现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下降,甚至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等。
(二)血液检查1.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血沉可增快。
2.肾功能慢性肾盂。
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1ntravenous pyelograDhy,IVP)、排尿期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等,目的是为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肾盂造影,可做B超检查。
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急性尿路感染治疗7~10天无效的女性应行IVP。
男性患者无论首发还是复发,在排除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之后均应行尿路X线检查以排除尿路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
四、诊断(一)尿路感染的诊断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诊断不难。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的真性菌尿。
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1,并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二)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真性菌尿的存在表明有尿路感染,但不能判定是上尿路或下尿路感染,需进行定位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1)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3)尿NAG升高、尿ß2一MG升高;(4)尿渗透压降低。
3.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1)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3)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1)、(2)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3)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五、治疗(一)一般治疗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氨钠片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者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形成。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祛除诱发因素。
(二)抗感染治疗用药原则:①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首发尿感。
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⑦抗生素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
④选用肾毒性小,副作用少的抗生素。
④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出现时应联合用药。
⑤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治疗时间。
1.急性膀胱炎(1)单剂量疗法:常用磺胺甲基异嗯唑2.0g、甲氧苄啶0.4g、碳酸氢钠1.0g,1次顿服(简称STS单剂);氧氟沙星0.4g,一次顿服;阿莫西林,3.0g,一次顿服。
(2)短疗程疗法:目前更推荐此法,与单剂量疗法相比,短疗程疗法更有效;耐药性并无增高;可减少复发,增加治愈率。
可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类等抗生素,任选一种药物,连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停服抗生素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
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如仍有真,性细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生素治疗。
对于妊娠妇女、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及男性患者不宜使用单剂量及短程疗法,应采用较长疗程。
2.肾盂肾炎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菌,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疗,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72小时显效者无需换药;否则应按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
(1)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口服药物治疗,疗程1 0~14天。
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0.5g,每日3次)、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每日2次)等。
治疗14天后,通常90%可治愈。
如尿菌仍阳性,应参考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继续治疗4~6周。
(2)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住院治疗,应静脉给药。
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1.0~2.0g,Q4h;头孢噻肟钠2.0g,Q8h;头孢曲松钠1.0~2.0g,012h;左氧氟沙星0.2g,Q12h。
必要时联合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大,应慎用。
经过上述治疗若好转,可于热退后继续用药3天再改为口服抗生素,完成2周疗程。
治疗72小时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疗程不少于2周。
经此治疗,仍有持续发热者,应注意肾盂肾炎并发症,如肾盂积脓、肾周脓肿、感染中毒症等。
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并祛除易感因素。
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
3.再发性尿路感染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重新感染和复发:(1)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
多数病例有尿路感染症状,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对半年内发生2次以上者,可用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生素1次,如复方磺胺甲悪唑1~2片或呋喃妥因50mg~100mg或氧氟沙星200mg,每7~100天更换药物一次,连用半年。
(2)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复发且为肾盂。
肾炎者,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祛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生素,疗程不少于6周。
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4.无症状性菌尿是否治疗目前有争议,一般认为有下述情况者应予治疗:①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⑦学龄前儿童;④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④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