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感知觉)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3章)一、选择题1、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味觉B、运动觉C、平衡觉D、机体觉2、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过程。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象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4、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日常生活事件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C、天气变化D、生活制度5、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6、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根据观察任务,自觉的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精确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7、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8、“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A.深度知觉B.大小知觉C.形状知觉D.方位知觉9、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A.目的性的加强B.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D.概括性的提高10、儿童对“上下、左右、里面、后面”四个方位词的掌握顺序应是:--------------()A.上下、左右、里面、后面B.上下、里面、后面、左右C.上下、后面、里面、左右D.上下、左右、后面、里面11、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___________较差。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习题
《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单选题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感知觉的是( )。
A.视觉B.温度觉C.平衡觉D.幻觉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体知觉的是( )。
A.运动知觉B.自我知觉C.听知觉D.人际关系知觉3、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始觉得水很热,一会儿就不再感觉热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能力的代偿4、产生“月朗星稀”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能力代偿5、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牙疼可以因强烈的声音刺激而加剧,也可因压迫皮肤而减轻。
这是感受性变化的( )规律。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受性的训练6、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这是因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受性的训练7、不管学生坐在哪个位置,总是把教室的门知觉为长方形。
这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B.理解性C.细致性D.恒常性8、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X光片上能够看到不为一般人所察觉到的病变这属于(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9、老师批改作业时,用红笔最醒目。
这种现象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 )因素决定的。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对象的活动性C.对象的特征D.对象的习惯性10、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无论是男声唱还是女声唱,无论是儿童唱还是成人唱,我们都会将其知觉为同一首歌,这是()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11、夜晚的天空,一颗流星很容易被人感知。
这种现象属于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2、幼儿常常将“b”和“a”,“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13、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辨别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幼儿心理学这门学科,探讨的是关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学习方式等问题。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儿童发展和教育相关的练习题。
一、认知与感知发展儿童的认知与感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和环境的互动,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知模式。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进而对事物形成认知。
1. 儿童的感觉器官在感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描述儿童的感官发展过程。
在几个月的岁月里,婴儿的感觉器官逐渐发育,在感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接收到各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自己的感知与认知。
2. 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感知有何关系?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感知密不可分。
感知提供了儿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而认知则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和应用。
儿童通过感知世界中的各种刺激,逐渐认知到事物的属性、关系和规律。
二、语言发展语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通过语言的运用,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语言的有效运用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1. 请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描述1-3岁儿童的语言特点。
1-3岁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这个时期会有很大的产量和多样性。
1岁时,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和简单的句子表达意思。
2岁时,他们能使用更多的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结构。
3岁时,他们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过去时态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有何影响?家庭环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在家庭中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如果家庭重视语言的使用和鼓励儿童积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儿童的语言发展会更为丰富和迅速。
三、情绪与社会发展儿童的情绪与社会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情绪的体验和社会交往,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
江西高校出版社《学前心理学》感知觉部分作业
江西高校出版社《学前心理学》感知觉部分作业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
2、个体视觉可能出现在个月的胎儿期。
新生儿的最佳视距为cm。
个月大的婴儿,视线能跟随物体移动而移动。
个月大的婴儿,视力达到1.0,即成人正常视力。
3、一般认为,个月大的婴儿,才能分辨彩色。
婴儿更喜欢波长较长的色,不喜欢波长较短的色。
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主要依靠。
4、周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
个月大婴儿能将头转向声源。
个月大婴儿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应。
5、岁前,触觉在认知中占更主要地位。
作为对物体的探索手段,触觉早于触觉。
大约个月大时,眼手协调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里程碑,是手的真正探索的开始。
6、疼痛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条件:、、。
儿童的痛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
7、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8、“视崖”实验是用来测查婴儿知觉的。
9、婴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
10、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的发展趋势。
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现象。
12、从暗处到明处,开始有些耀眼看不清,后恢复正常,这是视觉的适应现象。
13、吃过甜食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感觉的现象。
14、绿草中寻找青蛙,很难,这是因为感知觉中与的差别小的缘故。
15、幼儿能认出门、床是方的,球是圆的,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知觉。
参考答案:1、感觉;感知觉。
2、4—5;20;3;5—6。
3、3—4;暖;冷;生活经验和教育。
4、20;3;4—6。
5、2;口腔;手的; 5 。
6、刺激量;痛觉阈限;痛的情绪;提高。
7、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8、深度。
9、上下;前后;左右。
10、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
11、适应。
12、明。
13、对比。
14、对象;背景。
15、形状。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三章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4. 深度知觉[3分] 参考答案: 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运动活动是非常重要 的。
5. 注意的稳定性[3分] 参考答案: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二、选择题 1. 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是( )。[2分]-----正确答案(A)
A 触觉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嗅觉 C 味觉 D 痛觉
三、填空题 1. 注意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一系列的功能: 选择功能 _、 保持功能 、 调节和监督功能
。[每空2分] 2. 儿童注意品质的特征有: 注意的集中性与持久性 、 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分配能力 、
1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三章儿童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试卷总分:77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暗适应[3分]
参考答案: 暗适应:是指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2. 明适应[3分] 参考答案: 明适应:是指从低亮度环境到高亮度环境眼睛大约1分钟才能适应的过程。
6. 注意的分配能力[3分] 参考答案: 注意的分配能力:指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
7. 注意的转移能力[3分] 参考答案: 注意的转移能力: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8. 注意的广度[3分] 参考答案: 注意的广度:即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有时也称为注意范围。
2. 教师判断幼儿注意是否集中的重要线索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儿童注意集中与否是有外部表现的,幼儿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是教师判断幼儿是否集中注意的重要线索,这些 线索有: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三章_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附加习题)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谢谢大家
1、定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 和顺序性的反映。
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开展:
〔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 间的条件发射。
〔2〕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 联系。
①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 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②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 “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
2、距离知觉: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 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 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
3、形状知觉:
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中班:半圆形、梯形; 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 育,到了幼儿晚期根本能辨明本族言语 的各种语音。“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五、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 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觉。〕
1、方位知觉:三岁能区分上下,四岁能区分前后, 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七、八岁能区 分相对左右〔即以他人为中心区分左右〕。
第三章_学前儿童感知觉开展(附加习题)
3-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开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开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开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开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开展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开展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开展
心理学感知觉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感知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感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______和______。
A. 认识理解B. 感知反应C. 识别评估D. 感知识别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感觉的特性?A. 适应性B. 选择性C. 持续性D. 可逆性答案:D3. 视觉感知中,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表面的______决定的。
A. 反射光B. 吸收光C. 透过光D. 发射光答案:A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错觉?A. 米勒-莱尔错觉B. 艾宾浩斯错觉C. 颜色对比错觉D. 色彩混合答案:D5. 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等,这些原则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吉布森D. 格斯塔尔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答:感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是对刺激的基本属性的识别,如颜色、声音、温度等。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刺激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理解。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加工。
2. 描述知觉的恒常性,并举例说明。
答: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个体对同一物体的知觉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例如,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能识别出一张熟悉的面孔,即使光线条件发生了变化。
三、论述题1. 论述影响知觉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答:影响知觉的因素包括:- 个体经验:个体以往的经验会影响其对新刺激的解释。
- 注意力:个体的注意力分配会影响其对刺激的知觉。
- 动机:个体的内在动机可能会影响其对某些刺激的敏感性。
- 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对同一刺激的不同解释。
- 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例如,当一个人非常饥饿时,他可能会对食物的图片或气味更加敏感,这是由于他的内在动机(饥饿)影响了他对刺激的知觉。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影响因素,从而在心理学的学习中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知觉练习题学前儿童的感知和知觉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学习的基础。
在学前班阶段,为了促进孩子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针对不同感知方面进行练习和培养。
以下是一些与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 视觉感知:家长可以在房间中放置一些有鲜明颜色和各种形状的对象,引导孩子观察并尝试用手指指向或说出它们的名称。
比如可以用红色苹果、黄色香蕉、蓝色球等来进行游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形状和颜色辨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听觉感知:在教室或家中播放一段有节奏的音乐,让孩子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听。
然后停止音乐,询问孩子刚才听到了什么样的乐器声音。
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训练听觉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触觉感知:利用纸张的不同质地,向孩子展示一些有粗糙、光滑、柔软等不同质感的纸张,让他们用手触摸并说出感觉。
家长或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纸张的触感,如“柔软如棉花”、“光滑如丝绸”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触觉感知能力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4. 味觉感知:选取一些常见的食物,如苹果、橙子、葡萄等,让孩子尝试,并描述它们的味道。
可以引导孩子用甜、酸、苦等词语来描述食物的味道。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味觉感知,并丰富他们的词汇和口味。
5. 嗅觉感知: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香皂、鲜花、咖啡等,让孩子尝试用鼻子闻,并说出它们的味道。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对不同气味的辨识能力和嗅觉感知能力。
在进行上述练习题时,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感知和知觉的习惯。
此外,还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设计适合他们的感知觉练习,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3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单元练习(第3章)一、选择题1、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味觉B、运动觉C、平衡觉D、机体觉2、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过程。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象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A、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4、小朋友一动不动地把动画片看完,这是属于:----------------------------()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5、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日常生活事件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C、天气变化D、生活制度6、小朋友在活动室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的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7、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8、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根据观察任务,自觉的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精确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9、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10、在音乐课上,为了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最恰当的做法是-( )。
学前儿童感知觉和注意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4.B5.A6.A7.B8.A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A16.A17.A18.B19.B20.D21.D22.C23. B 24. B 25. D 26. D 27. B 28. C 29. A二、简答题1.答: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及具体表现: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主要是额叶部分成熟程度的局限。
额叶大约在7岁时才达到成熟水平,因此,幼儿期有意注意远未充分发展。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成人的指引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同时引导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例如,为了注意看书,幼儿会用手指着书。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更好地维持有意注意。
2.答:(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明确性。
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当儿童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教师如能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合理组织活动,有利于保持幼儿的有意注意。
(4)与已有知识经验练习。
与幼儿知识经验相关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5)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坚强的人,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注意服从活动的目的任务。
三、论述题1.答:人的感知觉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能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好这些规律,就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1)适应现象,即人的感觉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比如,人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待久了,会毫无觉察。
这是嗅觉适应。
根据这一现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即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人的视觉存在同时对比现象,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点,而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一些。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选择题1.3岁儿童(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C.能辨别前后D.能辨别上下2.新生儿爱听(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低音调的声音B.高音调的声音C.强烈的声音D.中音调的声音3.几岁儿童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并辨别更多的混合色?(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4岁B.3岁C.5岁D.3.5岁4.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长方形B.三角形C.梯形D.半圆形5.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 )的集中。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触摸觉与视觉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C.口腔触觉和视觉D.动觉和机体觉6.(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手的无意抚摸B.手的抓握反射C.手脚并用爬行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9.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11.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9·吉林通化)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感觉的()现象。
A. 适应B. 后像C. 对比D. 强度2. (2017·下半年)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3. (2014·下半年)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B.课堂练习C.间接经验D.理解记忆4. (2013·下半年)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5.(2019·广东茂名)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在难度上有一定的差异。
对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最容易辨别的是()。
A. 圆形B. 菱形C. 梯形D. 八边形6.(2019·吉林辽源)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著名的“视觉悬崖实验”证明,出生约6个月的婴儿便开始具有()的能力。
A. 时间知觉B. 大小知觉C. 形状知觉D. 立体知觉7.(2019·江西)“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体现了()。
A. 感觉的对比B. 感觉的适应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不理解性8.(2017·山东德州)幼儿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的原因是()。
A. 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 幼儿好模仿C. 幼儿分不清左右D. 使幼儿看得更清楚9. 一个5岁儿童能辨别的方位有()。
A. 上下B. 上下前后,C. 上下,前后,左右D. 上下,前后,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10. 一个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深度知觉发展不足D.想像力不够丰富二、简答题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幼儿心理学课本感知觉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课本感知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是: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C2. 幼儿通过哪种方式来认识世界?A. 通过语言B. 通过视觉C. 通过触觉D. 通过听觉答案:B3. 幼儿的听觉敏感度最高的时期是: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学步期D. 学龄前期答案:A4. 幼儿的触觉发展主要依赖于:A. 手部的触觉B. 脚部的触觉C. 面部的触觉D. 全身的触觉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A. 逐步完善B. 逐渐退化C. 逐步分化D. 逐步综合答案:B二、判断题1. 幼儿的感知觉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学习来发展。
(错误)2.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正确)3. 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发展是同步的。
(错误)4. 幼儿的触觉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错误)5. 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对其认知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幼儿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性。
答: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是他们认识世界和理解环境的基础。
通过感知觉,幼儿能够获取外界信息,形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进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此外,感知觉的发展还与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等密切相关。
2. 描述幼儿视觉发展的特点。
答:幼儿的视觉发展从新生儿期开始,逐渐完善。
新生儿的视觉范围有限,主要关注近距离的物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视觉范围扩大,能够识别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
此外,幼儿的视觉协调能力也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追踪和聚焦物体。
四、论述题请论述如何通过日常活动促进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答: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形状和质地的玩具和物品,让他们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来探索和认识。
- 鼓励幼儿参与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让幼儿接触到自然的声音、气味和触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感官敏感度。
- 创造安全的探索环境:确保幼儿在探索时的安全,让他们自由地触摸、尝试和体验。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练习题与答案引言:学前儿童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对于整个人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辅助他们的感知觉发展,开展一些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练习题和详细答案,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感知觉。
1. 视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找出不同的图片给孩子们展示一组相似的图片,其中一个图片与其余图片在某个细节上不同。
鼓励孩子们细致观察,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一张,并说出不同之处。
例如,一组图片中都是动物,其中一张是狗而其他都是猫。
答案:找出不同的那张图片,告诉孩子们狗是不同之处。
练习二:形状拼图给孩子们一组形状碎片,让他们根据给定的示例或图案,将形状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示例和图案供孩子们参考。
2. 听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听声辨物播放一段录音,例如动物叫声、汽车喇叭声等,让孩子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猜测是什么物体或动物产生的,并作出反应。
这个练习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辨别和联想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提供录音,并告知正确答案。
练习二:声音追踪游戏在房间中隐藏一些放出声音的物体,例如玩具娃娃、手风琴等,并模拟声音的源头,例如脚步声、鸟叫声等。
让孩子们通过听声音的方向和距离来找到物体的位置。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和空间感知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告知孩子们隐藏物体的位置。
3. 触觉感知练习题:练习一:触碰鉴别给孩子们一些常见的材质(如布料、纸张、塑料等),并让他们用手触摸材质,然后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用手触摸特定材质,猜测是哪种材质。
这个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触觉敏感度和材质辨别能力。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常见材质的样品,并告知正确答案。
练习二:盲人识物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孩子们用手去触摸、探索并猜测物体是什么。
学前班学前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练习题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A.远距离感觉B. 外部感觉C. 近距离感觉D. 内部感觉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B. 收集信息C. 神经传导D. 中枢加工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B.0—1000C.380—1280D.400—750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A.暗适应B.明适应C. 不适应D. 知觉适应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B. 光适应C. 暗适应D. 不适应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B. 明适应C. 暗适应D. 感觉后效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 听觉适应C. 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A.20—2000B.200—2000C.20—20000D.200—20000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A.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想像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A. 视知觉B. 听知觉C. 视、听知觉D. 视、感知觉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A. 视觉B. 色觉C. 知觉D. 感觉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3感知觉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判断题1.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视敏度和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幼儿的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字、画应该越大。
()5.四岁左右的幼儿,经常穿反鞋子是他们淘气的缘故。
()6.幼儿不会读书,用眼较少,所以幼儿年龄越小视力越好。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听觉适应。
()8. 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在3-6幼儿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主导地位。
()9. 婴儿的爬行经验会影响其深度知觉的发展。
()10.知觉的理解性依赖于我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二、选择题1.儿童方位知觉中掌握的顺序是()。
A.上下、左右、前后B.左右、前后、上下C.前后、上下、左右D.上下、前后、左右2.一个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深度知觉发展不够D.想象力不够丰富3.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深度知觉4.( )儿童能正确命名常见的颜色。
A. 2-3岁B. 4-5岁儿童C. 5-7岁儿童D.7-9岁儿童5.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因为( )。
A.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颜色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6.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来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7.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8.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11真题】A.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B.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9. ( )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三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一、选择题1.3岁儿童(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C.能辨别前后D.能辨别上下2.新生儿爱听(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低音调的声音B.高音调的声音C.强烈的声音D.中音调的声音3.几岁儿童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并辨别更多的混合色?(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4岁B.3岁C.5岁D.3.5岁4.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长方形B.三角形C.梯形D.半圆形5.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 )的集中。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触摸觉与视觉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C.口腔触觉和视觉D.动觉和机体觉6.(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手的无意抚摸B.手的抓握反射C.手脚并用爬行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9.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11.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导言: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各项感官能力正在迅速地发展和成熟,因此提供给孩子们一些刺激和发展感知觉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的感知觉水平,从而有助于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全面发展。
一、视觉练习题:1. 观察和辨别颜色: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让他们根据纸片的颜色将其分类或把相同颜色的纸片放到一起。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2. 图案辨认:给孩子展示一些简单的图案,然后让他们试图复制这些图案。
例如,可以用乐高或拼图游戏来进行图案辨认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视觉记忆游戏:给孩子准备一些物品或图片,展示给他们一段时间后将其遮住,然后要求他们回忆并说出被遮住的物品或图片的细节。
这样的练习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听觉练习题:1. 听音识字:播放一些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孩子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尽快把正确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写出来。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识字。
2. 听音找图:给孩子播放一些动物或物品的声音,然后让他们根据听到的声音找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对事物的联想能力。
3. 听故事和回答问题:给孩子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提问相关的问题,要求孩子回答。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触觉练习题:1. 探索材质: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塑料等,让他们触摸这些物品并用言语表达物品的触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触觉敏感性和描述能力。
2. 盲目辨物: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然后让他们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是什么。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触觉辨别能力和注意力。
3. 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孩子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用手触摸颜料、纸张、黏土等材料,并发挥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感知觉练习题1.人脑对且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指( )。
A.感觉B.知觉C.联觉D.视觉2炎炎一闻到百合花的香味,马上说出花的名称。
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感觉B.知觉C.味觉D.嗅觉3.当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下列所说的话中最能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这是什么”B.“真香”C.“我要吃”D.“这有个苹果”4.下列关于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感觉和知觉是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B.儿童在2岁前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C.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C.幼儿的记忆、情绪会受到感知觉的影响5.新生儿的视觉并不发达,( )岁是幼儿视力提高最快的阶段,6岁时幼儿视力接近成人水平。
A.1-4B.2-5C.2-4D.3-56.-般认为,儿童从( )年龄起就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
A.一出生B.1-2个月C.3-4个月D.5-6个月7.( )儿童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或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A.先学前期(1-3岁)B.幼儿初期(3-4岁)C.幼儿中期(4-5岁)D.幼儿晚期(5-6岁)8.( )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岁儿童B.6岁儿童C.5岁儿童D.4岁儿童9.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10.教师保护幼儿听力的措施不包括( )。
A.减少环境中的噪声,避免幼儿大叫大吵D.及时发现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安排C.有意识地通过音乐或语言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D.提供采光充足的环境,并开展户外活动11.当某个幼儿能认出窗户、门、床等物体是方形的,球是圆形的.....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开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12.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5岁的幼儿()。
学前心理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种现象体现出感受性变化的一种规律是()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以上都不是2、视觉敏锐度发展的转折期是()A、3岁B、4岁C、5岁D、6岁3、入冬时乍一穿上棉衣感到笨重,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就不明显了,这种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相互作用C、感觉的补偿D、感觉的对比4、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无论是男生唱还是女生唱,无论是儿童唱还是成人唱,我们都会将其知觉为同一首歌,这是()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5、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A、左、右、上、下、前、后B、上、下、左、右、前、后C、前、后、上、下、左、右D、上、下、前、后、左、右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体现了感觉的()A、对比B、相互作用C、适应D、以上都不是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8、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A、时间知觉B、方位知觉C、错觉D、机体觉9、天空中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比较多。
这是由于()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相互作用C、感觉的对比D、感觉的补偿10、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二、填空题1、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2、是指幼儿对别人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景,猜出说话的内容。
3、知觉的理解性是以为基础的。
4、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5、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到处找眼镜,这是的适应。
6、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级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常常将"b”和“d”,“p”和“q”相混淆,这是因为其( )发展不够完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3.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
B. 外部感觉
C. 近距离感觉
D. 内部感觉
4.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
A.视觉B听觉C. 感觉D. 知觉
5.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 收集信息
C. 神经传导
D. 中枢加工
6.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7.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 不适应
D. 知觉适应
8.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
A.明适应
B. 光适应
C. 暗适应
D. 不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C )。
A.漂白过程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后效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
A.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 视知觉
B. 听知觉
C. 视、听知觉
D. 视、感知觉
14.一旦形成固定认识,形状、大小、高度、颜色等知觉的改变不影响人们对物体的认知,这说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适应性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
A. 视觉
B. 色觉
C. 知觉
D. 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主观性
D. 知觉的恒常性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
A.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 ).
A.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恒常性
D. 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选择性C. 颜色恒常性D. 知觉的组织性
22.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A.近因效应B. 第一印象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 刻板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2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看法,这是( )
A.社会刻板印象
B.印刻
C.社会知觉过程
D.从众
25.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警、圆滑;男人富有刚性,女人富有柔性。
这种对一类人产生较为固定看法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A.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26.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27.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 )
A.长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半圆形
28.______开始能够正确地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 )
A. 3~5岁儿童
B. 5岁儿童
C. 3岁儿童
D. 2~5岁儿童
29. 3岁儿童( )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30.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为( )。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
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平
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
D.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
31.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是( )。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32.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33.“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_______的有效装置。
( )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 C.时间知觉 D.观察34.某幼儿能够依靠生活作息制度来认识时间,如“下午是午睡起来以后”,这说明该幼儿( )
A.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
B.依靠生理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C.能够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D.有了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
35.3岁儿童( )
A.开始能辨别前后 B.开始能辨别左右方位
C. 仅能辨别上下
D.已能掌握左右方位词
36.儿童对“上下、左右、里面、后面”四个方位词的掌握顺序应是( )。
A.上下、左右、里面、后面
B.上下、里面、后面、左右
C.上下、后面、里面、左右
D.上下、左右、后面、里面
37.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一般是在()。
A.3岁
B.6岁
C.4岁
D.2岁
38.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
39.幼儿期儿童掌握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这指的是哪一种知觉类型?
( )
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间知觉D.社会知觉
二、多项选择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注意
D. 思维
E. 意识
2.皮肤觉通常包括( )
A. 感觉
B. 触觉
C. 痛觉
D. 温度觉
E. 痒觉
3.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间接性
E. 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 。
A.气味恒常性
B. 温度恒常性
C. 大小恒常性
D. 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5.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 )等方面的恒常性。
A. 温度
B. 大小
C. 形状
D. 颜色E空间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重听现象是幼儿特有的现象,对幼儿言语及智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 )
2、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前、后、上、下、左、右。
( )
3、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
4、观察是知觉的低级形式,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
5、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
四、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感觉的相互作用
5、感觉的适应
6、感觉的对比
7、感受性的训练
8、知觉的选择性
9、知觉的整体性
10、知觉的理解性
11、知觉的恒常性
12、视觉敏锐度(视力)
13、颜色视觉(辨色能力)14、绝对感受性
15、差别感受性
16、方位知觉
17、形状知觉
18、距离知觉
19、时间知觉
20、重听
21、观察力
五、简答题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六、填空:
1.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时间知觉、____、社会知觉。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和————两个因素。
3、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和——————。
4、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时期,幼儿观察的————、持续性、——————和概括性等都在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