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别云间》赏析

合集下载

《南安军》、《别云间》赏析

《南安军》、《别云间》赏析

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歌翻译〗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内容理解〗《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

〖巩固练习〗1.诗中“归乡如此归”一句的“如此”指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行程悲苦(路途坎坷),拘囚身份,山河沦陷(事业失败)。

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B. 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径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C. 颔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亡国之痛和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D. 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写出了诗人被俘后经过家乡时真切的思想感受。

3.“风雨湿征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描绘了阴雨绵绵,征衣被雨水湿透的凄凉景象。

表达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沉重心情。

4.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5.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6.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南安军、别云间、骊山怀古、咏喇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期末】

《南安军、别云间、骊山怀古、咏喇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期末】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主题思想】表达诗人对民族危亡的深沉的忧患,以及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习题】理解性默写:1、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3、《南安军》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二、《别云间》夏完淳【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主题思想】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习题】理解性默写:1、《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空际看。

3、《别云间》中作者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4、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原曲】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年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情迷烟树。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
1. 哎呀呀,《别云间》这首诗那可真是太有韵味啦!夏完淳写这首诗的时候得怀着怎样的心情啊?就像你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纠结一样。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这开篇就带着浓浓的愁绪呀!
2. 你想想看,夏完淳小小年纪经历这么多,“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这是多么无奈和悲愤啊,这不就像我们遇到特别困难的事感到无助一样吗?
3. 嘿,“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他明知道自己快死了,却还是舍不得故乡,这种情感多强烈呀,就好像你要离开家乡时的那种不舍。

4. 哇塞,“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就像我们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夏完淳对未来还是有着期望的呀!
5. 咱说夏完淳真的太厉害了,能写出《别云间》这样的诗。

他的那种爱国情怀,不就像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一样吗?
6. 你们看啊,“三年羁旅客”,这三年他都经历了啥呀,得有多难熬,这多像我们在困境中挣扎的时候呀。

7. 哎呀,“今日又南冠”,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夏完淳当时心里得多复杂呀,是不是和你遇到难题时一样纠结?
8. 真的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这山河都让他流泪了,这得是多深的情感啊,和我们为某些事伤心时差不多吧。

9. 你瞧,“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他都知道自己要死了还舍不得故乡,这种情感我们也能理解吧。

10. 最后这“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真的太震撼了!夏完淳的精神就像一道光,照亮我们呀!我觉得《别云间》真的是一首超级棒的诗,夏完淳太了不起了!。

《别云间》原文注释及简析

《别云间》原文注释及简析

《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背景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

祖籍浙江会稽,明毅宗崇祯四年生于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

明末抗清英雄。

●注词释义羁(jī)旅客:停留在路途上的人,这里指参加抗清斗争而飘泊外地的人。

云间:旧时松江府的别称。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泉路:黄泉路,死路。

毅魄:坚毅的魂魄,即英魂。

语出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古诗今译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

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名句赏析——毅魄归来日 , 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表达了作者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古诗文《别云间》赏析

古诗文《别云间》赏析

古诗文《别云间》赏析别云间明朝: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1.“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

1647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2.“三年”句:作者自1645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停留。

4.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5.“南冠”,俘虏的代称。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6.“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7.“灵旗”,古代出兵征伐时所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指抗清之旗,表示死后仍要抗清。

】别云间创作背景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夏完淳《别云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夏完淳《别云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夏完淳《别云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简介: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背景简介: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注释:【羁(jī)旅】【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

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

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

”此处指被清兵逮捕。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

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死期。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

译文: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

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赏析:夏完淳《别云间》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部编版九下】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部编版九下】

《别云间》夏完淳赏析【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背景】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明末清初夏完淳《别云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末清初夏完淳《别云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末清初-夏完淳《别云间》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原文:别云间明末清初-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翻译: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选自《夏完淳集笺校》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云间,松江的古称。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

14岁随父亲夏允彝(yí)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

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

〔南冠(guā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

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泉路〕地下。

指阴间。

〔毅魄〕英魂。

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灵旗〕战旗。

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

〔山河〕一作河山。

〔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三年〕作者自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别云间》夏完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绝命诗,诗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全诗既表达了作者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流露出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作品原文: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品注释: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à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作品译文:译文一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译文二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

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别云间》赏析

《别云间》赏析

《别云间》赏析别云间[1]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南冠[2]。

⽆限⼭河泪,谁⾔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3]归来⽇,灵旗[4]空际看。

【导读】此诗系诗⼈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

全诗以质朴的语⾔,直抒胸臆,在对⼭河的⼀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注释】【注释[1]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松江华亭(现在上海松江)⼈,明末抗清英雄。

明永历元年(1647)六⽉在家乡被捕,后就义于南京,年仅16岁。

别云间,意思是告别故乡。

云间,松江的古称。

[2]南冠:俘虏的代称。

语出《左传》。

楚⼈钟义被俘,晋候见他带着出国的帽⼦,问左右的⼈:“南冠⽽絷(zhi,栓、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3]毅魄:英魂。

语出屈原《九歌国殇》:“⾝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雄。

”[4]⼜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

【作者简介】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

九岁善词赋古⽂,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樊堂词》。

【译⽂】三年中与清军作战⽆数,现在⼜变成了俘虏。

⼤好⼭河却使我流下⽆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赏析】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英雄。

明清之交,民族⽭盾、阶级⽭盾空前尖锐。

甲申年(1644年)三⽉,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明崇祯帝⾃杀,接着清兵⼊关,李⾃成战败,清兵⼤举南下,江南⼈民奋起抵抗,许多知识分⼦奋起投⼊。

江南抗清⽃争之激烈,为史所罕见。

夏完淳之⽗夏允彝是民末有名学者兼诗⼈,曾和陈⼦龙⼀道组织⼊社,⼀起组织、参加抗清⽃争。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创作背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
1。

《南安军》;《别云间》

《南安军》;《别云间》

1.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

2. 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南安军》1. 诵读经典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2. 了解背景南安,今江西大余。

军,古代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或与府、州同级,或与县同级。

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3. 鉴赏诗句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释句: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

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讲解: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释句: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讲解: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释句: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讲解: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

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的名句。

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

下句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

这两句对仗工整,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尾联: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别云间》赏析、习题及答案

《别云间》赏析、习题及答案

《别云间》赏析、习题及答案《别云间》夏完淳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主题思想】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赏析】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意思-赏析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意思-赏析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意思|赏析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作者:佚名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

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

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

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别云间的古词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别云间》原文明代: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别云间》赏析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全文及赏析

夏完淳《别云间》全文及赏析

夏完淳《别云间》全文及赏析夏完淳《别云间》全文及赏析《别云间》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别云间》全文及赏析,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别云间》全文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翻译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í,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赏析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夏完淳的诗《别云间》赏析

夏完淳的诗《别云间》赏析

【导语】《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夏完淳的作品。

作者在诗中⼀⽅⾯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对⾏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这⾸诗,欢迎阅读!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南冠。

⽆限河⼭泪,谁⾔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灵旗空际看。

【赏析】 夏完淳⾃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四岁随⽗抗清。

⽗殉后,他和陈⼦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死,年仅⼗六。

这⾸诀别故乡之作,表达了对⼭河沦丧的极度悲愤以及对家乡亲⼈的⽆限依恋。

⾸联⾃叙抗清⽃争经历及遭际,平静的情感中蕴藏着波澜,深含着诗⼈满腔⾟酸与⽆限沉痛。

颔联“⽆限河⼭泪,谁⾔天地宽”抒情,表达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之情。

⽆限美好的河⼭已经失陷,举国上下,⾯⽬疮痍,谁还敢说天⾼地阔?作者希冀明朝东⼭再起,并为之抛洒热⾎,谁知壮志未酬,却⾝陷囹圄,重整⼭河的宏愿彻底落空,眼看着⾃⼰的国家倾覆,却⽆能为⼒,这种仇与恨使他禁不住悲恸落泪。

⽆论怎样悲愤与哀恸,诗⼈终究对⾃⼰的⼈⽣结局⾮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报国已成为幻影,报答⽗母的养育之恩,亦不能实现了。

作者长期奔波在外,于母,未能尽孝;于妻,未能尽得为夫的责任,诗⼈的愧疚之情不⾔⽽喻。

尾联最终表明⼼迹,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前未能完成⼤业,死后也要亲⾃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明江⼭。

诗以掷地有声的誓⾔作结,昭⽰出诗⼈不屈不挠的战⽃精神、精忠报国的⾚⼦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

全诗感情跌宕豪壮,读来令⼈荡⽓回肠。

扩展阅读:夏完淳的⽂学贡献 夏完淳在世只有17年,但他在明末⽂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夏完淳短暂的⼀⽣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词41⾸,曲4⾸,⽂12篇。

14岁参加抗清⽃争后,在⾎与⽕的⽃争⽣活中,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悲壮⽽⼜清新明朗、表现民族⽓节的诗篇及赋、曲、杂⽂等。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别云间原文翻译及赏析1别云间明代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1。

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4。

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6。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

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7。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赏析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

爱国的近代诗词-别云间原文译文及鉴赏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别云间的古词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别云间》原文明代: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别云间》赏析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歌翻译〗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内容理解〗
《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

〖巩固练习〗
1.诗中“归乡如此归”一句的“如此”指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行程悲苦(路途坎坷),拘囚身份,山河沦陷(事业失败)。

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 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B. 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径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C. 颔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亡国之痛和对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D. 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写出了诗人被俘后经过家乡时真切的思想感受。

3.“风雨湿征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阴雨绵绵,征衣被雨水湿透的凄凉景象。

表达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沉重心情。

4.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5.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
6.诗的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尾联用了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表达了作者绝不投降、取义成仁的节操和以死明志、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感,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正气。

7.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诗歌翻译〗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内容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