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性格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人性格研究

初识阿拉伯人,应该要从小时候看的《一千零一夜》说起,那时,阿拉伯人的形象就已经在脑海中开始生根了,聪明勇敢的阿拉丁,快乐勇敢的阿里巴巴,还有头脑一根筋显得有点笨的国王,在强娶了一个平民女子之后,居然会被她的丈夫千辛万苦寻妻而感动,让俩夫妻破镜重圆,这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国王居然这么傻,却又是那么善良而通情达理。故事中,诗歌随处可见,安拉也无处不在,不得不佩服阿拉伯人的浪漫,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对安拉的虔诚。

长大一点,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对阿拉伯人又有了那么一点点感性具体的了解,虽然只是通过三毛的眼睛看到的一些零散的碎片,但是已经足以让我对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撒哈拉沙漠心驰神往了。撒哈拉威人的生活很简单,但却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独有的信仰,习惯。有些习惯是十分落后的。在撒哈拉,妇女很受歧视,基本上很少接受文化教育,思想也相对封闭,得了病宁愿忍着也不会去找男医生看病。三毛给她们又是当老师又是当医生。阿拉伯女人结婚年龄小得离奇,有的8岁就已经结婚了。三毛的书中有写到厚着脸皮老是随便借她东西还嚷着“你伤害了我的骄傲”的姑卡,也有热情好客杀羊待客的朋友,还有知恩图报得让人感动得流泪的哑奴……

之后就是在课堂上听到的老师的一些见闻,对阿拉伯人,尤其是埃及人,有一次刮目相看了。埃及人很和气、不拘小节,汽车在路上蹭破了,也不会大动肝火、吵个底朝天,反而是一笑而过,埃及的大马路上,随处可见这儿颇点那儿破点的汽车,他们就觉得很平常,也不在意。

从尼罗河抽水灌溉的水管一路上破了好几处,不停的漏水,可是他们只要水管尽头出水就足够了,也不管水管运水途中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为了逃避政府的征税,住在建了一半的房子里,从外面看去,钢筋水泥都还看得见呢,可是埃及人就是不顾“面子”,却只要房子里面舒适就可以了。埃及人还会在火车已经开动的情况下跳上车,这可是够令人心惊肉跳的了。埃及人的这一系列行为实在是让我大开了一会眼界,总觉得这是童话或是想象作文里才有可能出现的场景,可以取名叫“马虎王国的故事”,可是,它确确实实就存在于现实世界,存在在那个古老神秘的阿拉伯世界。

从电影《埃及艳后》里,从纪伯伦的散文诗里,都可以感受到阿拉伯人的气息,阿拉伯人的性格。

阿拉伯商人有其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全球商业大军中极富个性的一支。阿拉伯人做事规矩繁多,对人爱憎分明,若想和他们谈成生意,一定要十分注重相关的礼俗。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一定要有耐心,无论政府高官还是小店老板都有不守时的毛病,和他们约会你一定要准时,而他们却常又迟到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干脆不来。要是有阿拉伯人把右手的5个指头并在一起,对你说“等5分钟”,那么请作好准备,你将受冷落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这个时间。但不要紧,阿拉伯人准会满脸堆笑地找出一大堆理由来作解释,把你憋了一肚子的气消下去。

阿拉伯人认为张口便谈生意是不礼貌的,就是再大的商人也忘不了在进入正题之前一个劲地寒喧、敬茶。他们谈生意通常比较随便,双方均不需要穿非常正式的衣着,而且很多谈判会在有陌生人的情况下进行。

阿拉伯人不爱当场拍板,关键时刻常用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句敷衍对方,这时不妨多问几句,以探虚实。但同时,他们又酷爱砍价,最好在报价时留出打折的余地。

阿拉伯人以会说英语为荣,但他们的“关泾浜”英语里总是夹杂着太多的喉音和颤音,让人不知所云。此时你最好能说上几句标准的阿拉伯语,或是背上一小段古兰经,他们定会佩

服得五体投地,你也会从此处于一个受人尊重的地位。若能不时扯扯宗教,或是侃侃足球,必会激起阿拉伯人的极大兴趣,生意上的难题也很可能在不经意间解决。

阿拉伯人说“是”,可能意味着“或许、大概”。当他说“或许”时,可能意味着“不行”。你很难从阿拉伯人口中听到一个直截了当的“不”字,他们觉得这样做不礼貌。当然,任何生意人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选择,所以他们经常说“因山安拉”,意为“如蒙上天保佑”、“要是老天爷愿意的话”,以此来表示难于实现愿望。另一方面,说“是”未必就表示同意,微微一笑或是轻轻一点头,倒很可能意味着接受。阿拉伯人拒绝别人看作是无礼的,而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

如有阿拉伯商人在谈判时突然起身,匆匆离去,你可千万不要见怪,因为虔诚的穆斯林要在每天的晨、响、哺、昏、宵面向麦加,作五次祷告。

阿拉伯人喜欢帮助人,乐善好施,偷盗和犯罪行为较少,这无疑是宗教信仰造就的美德。在穆斯林的眼里,真主无时无刻不与信徒们在一起。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是在公众场合或独自一身,真主始终在注视着信徒的一言一行,对信徒的行动了如指掌。等到将来末日时,会对信徒进行清算,奖善罚恶。善待他人、向穷人施舍、为死者抬棺材、救助有困难者(如给陌生人指路、帮助别人换轮胎和修汽车)等都属于善举之例。

阿拉伯人还快乐健谈。埃及人爱说、爱笑、爱乐、爱热闹。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古今海外,滔滔不绝。讲的人不倦,听的人不厌,侃上几小时,半夜方散。这从埃及的电影电视中也可见一斑。埃及的电影素以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和没完没了的对白出彩。

埃及人穷也好,富也好;倒楣也好,幸运也好;健康也好,患病也好;无论何种情况,从不发愁,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真主安排的,据说一位在我国驻亚历山大总领馆工作的埃及老花工贫病交加之际,有人问他身体怎么样,他高高兴兴的奉起双手说“感谢真主”几天后,他去世了。

在埃及的外交界,谈到埃及人性格时,人们借用美国著名的IBM电器公司的名字,戏谑地称呼埃及人是“IBM”。上述三个英文字母代表着埃及人三个口头禅:“I”表示“因夏爱拉”(如果真主愿意的话);“B”为“卜克拉”(明天);“M”代表“马来希”(没事儿、没关系,不要紧)。

埃及人与人打交道时,从来不说“Yes”(是,一定)或“No”(不)。比如,你对他说:“明晚8时,我举行晚宴,请你出席。”“谢谢。因夏爱拉。”他回答说。“你能不能出席?”“因夏爱拉”。“你一定要来啊!”“因夏爱拉。”

第二天晚宴,他既未打招呼表示歉意,也未出席。下次见面,你也不便问他不出席的原因,因为他已表示“如果真主愿意的话”。不出席,自然是真主的意思和安排。

阿拉伯人天生温和、安详、优哉游哉。见面时你好我好,街上不见吵架、打架。走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绝不像日本人那样行色匆匆、疾步而行。办起事来,从容不迫,慢慢吞吞。如果你着急地催他,他会微笑地说:“耐心是美。”

阿拉伯人办一件事,不说几天或哪一天完成,而是随口便说“卜克拉”。第二天,你去找他,他又说“卜克拉”。明日推明日,不知到何日。遇到一些马上可办到的事,他便说:“得基革”(一分钟,等一分钟);时间稍长一点儿的,便说:“哈姆赛得基革”(五分钟)。初来乍到的人,真以为事情一分钟或五分钟可办完。有经验者知道,一分钟可能意味二三十分钟;而五分钟,则是一二个小时。

“马来希”是外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埃及人口头语,一般视它为办事不认真出了差错或过失后的自我解脱词。譬如:你雇用的司机没有准时到达,你批语他为什么迟到。他会笑着回答:“马来希,我有点儿事。”其实,“马来希”还有它功不可没的正面作用,它有化解矛盾、缓和人际关系、避免冲突的效应。你不小心踩了他人一脚,对方脱一句“马来希”,事情就此了结。笔者曾在埃及街头目睹一件小事:一辆小汽车在红灯前停下,后面的车末刹住轻轻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