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形成原理
心理学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B. 研究人类身体机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C. 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交往的科学D. 研究人类文化与历史发展的科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学习与记忆B. 语言与沟通C. 医药与治疗D. 情绪与情感答案:C3. 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下哪个理论对儿童发展进行了广泛研究?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结构主义理论答案:A4.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以下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PTSD?A. 学业压力过大B. 失去亲人C. 工作困难D. 人际关系不和答案:B5.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自由联想和解释潜意识来帮助病人达到自我认识和心理疗效?A. 认知行为疗法B. 心理动力学疗法C. 行为疗法D. 系统疗法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在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有意义的刺激多次同时或接续出现的条件下,中性刺激逐渐获得与有意义刺激相同的反应。
实验过程包括:1)无条件刺激(UCS)和无条件反应(UCR)的确定;2)中性刺激(NS)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多次,形成条件刺激(CS)和无条件刺激(UCS)的组合;3)观察中性刺激(CS)是否能引起有条件反应(CR)。
2. 请解释什么是应激反应,并列举几种常见的应激反应。
答案:应激反应是人在遭受身心威胁或压力时,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来应对这种压力的一种自动的、非自主的反应。
常见的应激反应包括:1)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2)情绪反应,如紧张、焦虑、愤怒;3)认知反应,如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紊乱;4)行为反应,如面部表情紧张、逃避行为增加。
三、论述题请参考下面的主题句,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句: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和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生物性格和行为的遗传机制
生物性格和行为的遗传机制生物的行为和性格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大多数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个性特点。
对于这种差异,遗传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于遗传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生物性格和行为的遗传机制。
I. DNA序列上的遗传基础生物的DNA序列能够决定其基因型,这一基因型决定了生物在生理发育和行为发展上的基本趋势。
DNA序列中的突变会通过基因频率的变化来影响个体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以人类为例,社交恐怖症等精神障碍可能会与SERT基因上的一些突变相关。
家族研究也表明有很多性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例如智商、创造性、人格特质和疾病风险。
II. 神经元网络的形成和发育神经元网络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也是控制行为和情感的最初要素。
神经元网络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基本的遗传过程。
例如,在许多物种中,习惯性地展示某些行为特征的神经元网络被遗传下来,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兴奋、抑制、警戒、狩猎和繁殖等特征。
III. 雌性激素与睾酮的作用对于很多动物来说,生殖激素也会影响到其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
在哺乳动物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性激素可以通过改变单个个体的神经元网络和行为来影响其性格。
同样的,睾酮也可以影响个体的攻击性、自信和领导力等性格特征。
这些作用在细胞和脑部结构水平上,能够改变身体的生物化学平衡,从而影响个体的性格和行为。
IV.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激素和神经递质会相互作用。
例如,催产素(一种激素)会在产妇分娩时提高,同时也被认为与亲子关系以及涉及社交的行为有关。
神经递质多巴胺则可以提高人类社交行为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抑郁症发生风险。
这种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基因型和环境特征对个体的影响。
总结因为人们对于基因组和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生物的性格和行为特征是如何通过遗传机制来实现的。
虽然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但正如这个领域内的其他发现一样,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性格和行为,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并在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设定时做出更适当的假设。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背后的心理原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发展的稳定性。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能看到他成年以后的发展情况。
具体来说,这个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三到七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开始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习惯、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发展,而这些素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 自我认知的建立:三到七岁是孩子自我认知建立的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完全依赖父母。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和未来的发展。
3. 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到七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的行为习惯会在这一阶段基本定型。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能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勤奋好学等,这些习惯会成为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石。
4. 社交能力的发展:三到七岁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关系。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分享、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这有助于孩子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原理主要基于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关键在于性格形成、自我认知建立、行为习惯养成和社交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父母在孩子三到七岁这个阶段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性格及其培养
心 理 学 基 础 原 理 与 应 用 — —
(二)对立类型理论
认为性格类型包含了某一性格维度的两个 相反方面。 相反方面。A-B型、内外向型 型
1、A—B型性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性格类型。 性格类型。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 性格类型
A型性格
特点: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特点: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一)单一类型理论
认为性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性格来确定的。 认为性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性格来确定的。 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性格来确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 法利提出T型性格 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法利提出 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 弗兰克 法利提出 型性格, 激的性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性质,分为T 型两种。 激的性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性质,分为 +型、T-型两种。 T+型性格 当冒险行为向健康、积极、创造性方向发展时(英雄) 型性格 当冒险行为向健康 积极、创造性方向发展时 英雄) 向健康、 可进一步分为体格 体格T+型 智力T+型 可进一步分为体格 型、智力 型; T-型性格 当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质时。 - 当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质时。 具有破坏性质时
特点:性格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生活满足感强, B型性格 特点:性格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生活满足感强,喜欢 慢步调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 型人比 型人比A型人适应 慢步调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比 型人适应 属较平凡的人。 好,属较平凡的人。
心 理 学 基 础 原 理 与 应 用 — — 2、内—外向型性格
心 理 学 基 础 原 理 与 应 用 — —
第二节 性格理论
办公室心理学九型人格
• 有助于提高团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通过九型人格激励,满足不同性格类型员工的需求
•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05
九型人格的心理学原理与
技巧
九型人格的心理学原理与实践
九型人格的心理学原理
九型人格的实践应用
• 主要依据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
• 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 通过研究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来揭示性格类型的本质
九型人格的心理机制
•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防御机制
• 通过了解个体的心理需求和防御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其性格特点
九型人格的实践价值
• 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 可以帮助个体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型人格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 从最初的9种性格类型发展到现在的16种类型
• 各种类型之间的界限逐渐明确,辨识方法也更加精确
⌛️
九型人格的基本架构与分类
九型人格的基本架构包括9种性格类型
• 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
•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九型人格的分类依据
观
九型人格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案例
个人可以通过九型人格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 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有助于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方向
个人可以通过九型人格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 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
• 有助于个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论罗伯特,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
论罗伯特,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摘要: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和教育家,他曾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理智的国度,他所提出的“性格形成学说”也源自于此,强调人的性格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育人就是形成他的性格。
欧文十分重视教育,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思想,他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赋予其生命力,同时也向教育界证明了“环境决定教育”理论的科学性。
虽然欧文的教育思想属于空想主义范畴,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欧文;性格形成;环境一“性格形成学说”的问世欧文自幼便喜爱阅读,善于思考问题,不论生活多么艰苦始终不能磨灭他好学的热情,他每天工作10来个钟头,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
在他自学的过程中,受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的影响,对“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理论深感兴趣,并开始对此展开进一步研究,他从当时的自然科学研究出发阐述其唯物主义观点。
他说:“自然界的真谛是:由数量显然不多的元素创造出多得无法胜数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经过或长或短时期的生长,然后衰落或阶梯,以便再在其他生物中改组和再造。
”[1]欧文的一生都处在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之中,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达,农民和手工业者贫穷化了,手工劳动被机器所代替,从而引起了大面积的失业情况,他看到许多贫民和劳动人民都成为了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
他越来越发觉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以及带给下层阶级的苦难,整个社会环境呈现出一种腐败的气息,资本家为了获取暴利而不惜让工人们日夜兼程,不顾其死活。
“工人生产劳动创造的财富,比他们所得多得多,二者之差是利润,可是这些利润却为资本家所独占,也即被资本家剥削去了,这是极为不公平。
”[2]他正是从这种工厂制度给整个社会带来普遍的恶劣“性格”出发,尝试从中找寻解救此类“性格”的方法。
由于受到爱尔维修的影响,欧文将“性格”作为他研究的出发点,力求探明是何种原因导致了此类性格的形成,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环境”这一因素又扮演何等角色?欧文曾研究过爱尔兰的劳动阶级受到环境影响而不得不以一种卑微的方式生存,“使他们成为帝国的最恶劣和最危险的臣民,由此带来的祸害已经大得无法控制,……到一定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毁灭”。
性格的结构及形成原理
性格的结构及形成原理
性格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由基因、环境和个人经验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性格的结构和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学说。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理论和观点:
1. 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性格是由一系列稳定的个体差异所构成的。
这些差异可以用一些核心特质来描述,例如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等。
特质理论强调基因的重要性,但也认为环境和经验可以影响特质的表现。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认为,性格是通过学习和经验所形成的。
这些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环境和经验的重要性,但也认为基因可以影响学习和经验的效果。
3. 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性格是由基因和神经生物学机制所决定的。
这些理论包括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心理生物学等。
这些理论强调基因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性,但也认为环境和经验可以影响这些机制的表现。
总之,性格的结构和形成原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理论和学说。
不同的理论强调不同的因素,包括基因、环境、学习和经验等。
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原理名词解释3
心理学原理名词解释3第八章人格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一)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三)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四)复杂性: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稿子牛。
(五)功能性: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2、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
在学习上,这两种认知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
而冲动型学生会出现阅读困难,常伴有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不太好。
因为阅读、推理需要细心分辨,粗心大意的学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系列型与同时型。
一般来说,女性擅长系列加工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孩子的记忆功能、言语功能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男孩子的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优于女孩子的原因之一。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3、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亦称为"希波克拉底原则",是指希腊古代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主张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到体液平衡的影响。
根据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是由四种不同的体液——黏液、胆汁、黑色胆汁和血液的均衡与失衡来决定的。
这一理论在古代医学和哲学中被广泛接受,并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的核心概念是"体液理论",即人体内包含四种不同性质的体液,它们分别是黏液、胆汁、黑色胆汁和血液。
这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平衡与失衡会直接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表现。
希波克拉底认为,如果这四种体液能够保持平衡,人就会健康、性格平和;而一旦体液失衡,就会导致人的行为异常和性格缺陷。
具体来说,根据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黏液过多会导致人性格懒惰、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胆汁过多则会导致人性格过于激烈、易怒;黑色胆汁过多会导致人情绪低落、抑郁,甚至产生疾病;而血液过多则会使人性格过于狂躁、暴躁。
希波克拉底提倡通过饮食、运动、精神抚慰等方式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虽然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被证明只是一种理论,但其对后世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精神医学领域,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仍然受到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的影响,比如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中注重个体内在的平衡和调和。
在心理学领域,人格理论和行为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启发,将人的性格和行为归因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虽然在现代科学中已经被较为深刻地批判和否定,但其作为古代医学和哲学的重要理论,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
通过对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医学和哲学在当时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包括认知、情感、社交、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和转变,这些变化和转变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文化、社会等。
本文将介绍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基因决定了他们的身体特征、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一些人天生就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则天生比较活泼、开朗。
这些特征的遗传程度不同,但都对心理发展产生了影响。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个体所处的物理、社会、文化等环境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可能会面临许多不利的因素,如缺乏良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这些都可能影响其智力和情感的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因素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例如,某些文化可能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表达能力,而另一些文化则更强调个体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朋友、媒体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而一个家庭中存在暴力、虐待等问题则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同样,学校、朋友等社会环境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4. 自我决定因素自我决定因素是指个体自身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决定包括其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一个自我意识强、自我评价高、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可能更容易实现其心理发展的目标。
5.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中所经历的心理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交、性格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婴儿时期,个体的认知能力较低,主要通过感官经验来认识世界;而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成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九型人格
1号性格者的高层德行:平静 这里的平静不是指情绪的中断,而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在这个状态下,1号能感受到自己内心 的情绪,并且接纳、体验这种情绪.处在高层德行之中的1号不会处于永无休止的愤怒中,反 之,他可以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超越他的完美标准,接受不完美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允许 自己犯错.
号性格者的9条建议 给1号性格者的 条建议 号性格者的
时期会经历一种”心理创伤”.儿童成长过程的4个阶段为: --首先,儿童感到遭遇了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 --然后,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儿童形成了自己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再次,儿童的习惯性行为 习惯性行为随之产生; 习惯性行为 --最后,儿童形成了与他的习惯性行为相关联的主要性格特征 主要性格特征
怎样帮助1号性格者 怎样帮助 号性格者? 号性格者
工作中,以下做法可以激发1号的工作热情: 工作中 --给出清晰明了的指令; --表现出耐心,给他思考的时间; --有条理地安排工作; --讲话时表现出威信; --鼓励他以不同的方式看问题,而不是寻找解 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向他强调”人总会犯错”这个事实,尤其是 当 人面临新的情况时,更是如此. --不要期待立刻得到他的拥护或响应. 朋友或亲密关系中,注意以下做法: 朋友或亲密关系中 --坦然承认你的错误,并且让他看到你们关系 中的积极方面; --帮助他重拾快乐.比如你可以和他外出游玩, 看电影,参加朋友的聚餐,做体育运动,按摩等 --让他发现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什么是” 我 真正喜欢做的”; --向他建议一些短期之内可以实现的计划,让 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帕尔默也参加了纳兰霍的研究小组,后来创办了”九型人格专业 海伦·帕尔默 培训课程”,目的在于推广纳兰霍关于九型人格的解读方式 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行为科学系教授/著名精神病学家大卫·达尼埃尔 大卫 得合作,他在心理学领域的声誉极大推动了九型人格的传播和发展
mbti人格原理
mbti人格原理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原理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后由美国心理学家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研究并加以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咨询、教育和个人发展等领域。
该理论认为,人的个性可以通过四个维度来测量,每个维度有两个相反的极端,分别是:1. 性格取向(E 或 I):性格取向维度反映了个人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偏好。
E 代表外向,I 代表内向。
外向的人倾向于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能量,而内向的人则更倾向于从独处或与少数亲密朋友的交往中获得能量。
2. 接受信息的方式(S 或 N):这个维度反映了个人获取信息的偏好。
S 代表感性,N 代表直觉。
感性的人更注重现实和实际经验,而直觉的人更注重抽象和理论概念。
3. 决策方式(T 或 F):这个维度反映了个人在做决策时的偏好。
T 代表思考,F 代表情感。
思考型的人更倾向于依据逻辑和理性做出决策,而情感型的人更注重个人价值观和情感因素。
4. 对待生活方式(J 或 P):这个维度反映了个人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J 代表判断,P 代表感知。
判断型的人更喜欢有计划、有组织地生活,而感知型的人更喜欢灵活、开放和即兴的生活方式。
基于这四个维度,MBTI 可以将人的个性分为 16 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
这些类型包括:ISTJ、ISFJ、INFJ、INTJ、ISTP、ISFP、INFP、INTP、ESTP、ESFP、ENFP、ENTP、ESTJ、ESFJ、ENFJ、ENTJ。
需要注意的是,MBTI 测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它只是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
同时,MBTI 测试结果也不应被用来限制个人的发展或定义个人的能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是一种对人格特质和行为习惯的描述和解释,被认为是古代欧洲医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在希波克拉底看来,人的个性和行为是受到四种体液的影响,即血、黄胆、黑胆和粘液。
这四种体液在人体中的比例和平衡程度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最早见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著作《希波克拉底论》,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
希波克拉底在这部著作中详细描述了人格与体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和建议。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体液平衡失调,就会导致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出现问题。
只有通过保持体液的平衡,才能保持人的健康和幸福。
根据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血液主导的人具有热情、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他们通常充满活力,勇敢、果断,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是一个善于沟通和交流的人。
黄胆主导的人多数情况下性格火爆、易怒、多疑,容易焦躁和易怒,喜欢追求刺激和冒险,是一个精力充沛、行动敏捷、自信的人。
黑胆主导的人则性格冷静、理智、稳重,通常思维严谨,务实,注重细节,是一个比较内敛、深思熟虑、有耐心的人。
粘液主导的人则性格温和、稳定、包容,通常善于分析问题,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是一个比较富有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的人。
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不仅在古代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也在现代心理学和人格学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对希波克拉底人格原理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体液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体液的平衡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一些研究表明,血液类型与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液类型为A的人比较保守、稳重,血液类型为O的人比较活泼、乐观,血液类型为AB的人则比较善良、和善,血液类型为B的人则比较务实、自信。
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著名教育活动家。
他出身于英国北威尔士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后便走入社会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和店员。
1789年在曼彻斯特与人合开一个工厂。
1791年任一家纺织厂的经理开始通过改善工人生活环境来改变工人性格的初步实验取得了成效。
1800年担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试验1816年他把各种教育机关合并起来建成“性格形成新学园”系统地进行教育实验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新拉纳克成了模范的移民区被誉为“幸福之乡”。
在这里工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蓬勃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各国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贵族和学者们纷纷前来参观欧文一举成为欧洲最有名望的慈善家。
1824年他在美国印第安那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共产主义公社进行共产主义试验。
公社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举办文化教育使人从出生后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合乎理性的性格从而使新和谐村不断完善。
1828年实验失败他又回到英国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
他的主要著作有《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1812—1813年阐述了他在新拉纳克社会改革活动中所遵循的原则《致拉纳克郡报告》1820年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共产主义学说《新道德世界书》1836—1844年汇集了他的关于社会科学理论的文章。
《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ANewViewofSocietyoressaysontheprincipleofformationofhumanCharacter由四篇论文组成。
第一篇论文于1812年写成1813年初发表。
第二篇论文于1813年底写成并发表。
第三、四篇论文也于前后不久写成并在我国与欧洲大陆的政界、文学界、宗教界的主要人物之间以及欧洲、美洲与英属印度的政府之间流传。
全部论文的第一次印行发售是在1816年7月。
论罗伯特·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
明 了“ 环境决定教育” 理论 的科 学性。虽然欧文的教 育思想属于空想 主义 范畴 , 但他 对科 学社 会主义教 育思想 的形成有 不
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 词 : 欧文; 性格形成 ; 环境
中 图 分 类 号 :4 6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84 2 1 )9— 14一o 17 5 8 (0 2 0 0 6 3
论 罗 伯 特 ・欧 文 的 性 格 形 成 学 说
袁 文 芳
( 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 南 长沙 408 ) 湖 湖 10 1
摘
要: 罗伯特 ・ 欧文是 1 9世纪英 国杰 出的空想社会 主义实践家和教育家 , 曾无情地揭 露和批判 了资本主义制度 , 他
主 张 建 立 一 个 和 谐 理 智 的国 度 , 所 提 出 的“ 格 形 成 学 说 ” 源 自于 此 , 他 性 也 强调 人 的 性格 是 环 境 和 教 育 的 产 物 , 育 人 就 是 教 形 成 他 的 性 格 。 欧 文 十 分 重 视 教 育 , 了证 明 自 己的教 育 思想 , 通 过 一 系 列 实 践 活 动 赋 予 其 生 命 力 , 时 也 向教 育 界 证 为 他 同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性格 形 成学说 ” 问世 的
民生 活 在 水 深 火 热 中 而 身 感 怜 悯 。如 何 才 能 使 人 类 摆 脱
欧文 自幼便喜 爱 阅读 , 于思 考 问题 , 善 不论 生 活 多么 艰苦始终不能 磨灭他 好 学 的热情 , 每天 工作 1 他 0来个 钟
头 , 眠 时 间 不 足 5个 小 时 。 在 他 自 学 的 过 程 中 , 法 国 睡 受 l 8世纪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 的影响 , 人是环境 的产 物” 对“ 这一理论深感 兴趣 , 并开始 对此 展 开进 一步研 究 , 他从 当 时的 自然科学 研究 出发 阐述 其唯 物 主义观 点。他 说 : “自 然 界 的真 谛 是 : 由数 量 显 然 不 多 的 元 素 创 造 出 多 得 无 法 胜 数 的有 机 物 。 这些 有 机 物 经 过 或 长 或 短 时 期 的 生 长 , 后 然 衰落 或阶梯 , 以便再在其他生物 中改组和再造 。 ” 欧文的一生都处在工业革 命发 展的过程 之 中, 随着 资 本 主 义 日益 发 达 , 民 和 手 工 业 者 贫 穷 化 了 , 工 劳 动 被 农 手 机器 所代替 , 而 引起 了大 面积 的失业 情 况 , 看 到许 多 从 他 贫 民 和 劳 动 人 民都 成 为 了这 种 制 度 下 的 牺 牲 品 。 他 越 来
10-人格
❖ 对遗传旳作用旳一致看法: ❖ 1.遗传是人格原因不可缺乏旳影响原因。 ❖ 2.遗传原因对人格旳作用随人格特质旳不同而不同。
如在智力、气质等原因上,遗传原因旳作用较主要; 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原因关系紧密旳特 质上,后天环境旳原因更主要。 ❖ 3.人格旳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原因旳共同作用。
• 自我剖析,做事谨慎, 深思熟虑,疑虑困惑, 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 难。
13
(三)多元类型理论
❖ 1.气质类型学说 ❖ 起源:古希腊旳希波克里特旳体液说。以为人体内有
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 液配合旳百分比不同,就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旳人。 ❖ 约523年后:罗马医生盖伦基于此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 : ❖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 当代气质类型依然沿用这四种分法。 ❖ 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旳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旳人是 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
旳孩子患有“失怙性忧郁症”,体现为哭泣、僵直、 退缩、表情木然。 ❖ 研究2:Burnstein(1981)发觉弃子会使小朋友产生 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旳性格。 ❖ 研究3:Bowlby(1951)对非正常家庭成长旳小朋友和 流浪儿进行调查,发觉小朋友旳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婴 儿和年幼小朋友与母亲建立旳友好稳定旳关系。
v 林冲
4.抑郁质
❖ 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 久,情绪抑郁,多愁善 感,思维敏锐,想象丰 富,不善交际,自制力 强,胆小,优柔寡断。
v 林黛玉
16
二、特质论
❖ 起源:人格特质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旳美国,代表 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 特质论以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旳基本特 征,是人格旳有效构成原因,是测评人格旳基本单位。
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论述题
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论述题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过程,涉及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关于人格形成的另一种论述:
1. 遗传因素:遗传研究表明,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部分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我们的生理构造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某些特定基因或基因变异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外向性格或神经质特征。
2. 环境因素: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同伴关系、文化传统等都会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态度。
早期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学校、社交圈子和社会环境也会对人格产生影响。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与个体对社会信息的认知、解释和处理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反馈,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社会经验对于人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选择、目标和价值观具有内在驱动力。
个体通过自主决策和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塑造并发展自己的人
格特质。
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积极探索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人格的形成是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因素的综合结果。
虽然遗传和早期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人格在个体生命周期中是可塑的。
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改变和发展自己的人格特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认为:感知和判断是大脑的两大基本功能。
大脑做决定的瞬间可以慢动作分解为两个阶段:感知阶段(又分为触觉感知阶段和直觉感知阶段)和判断阶段(又分为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阶段)。
为方便我们的理解,我们把大脑做出决定的瞬间直观想象为如下流程:(大脑获取信息后)触觉感知——直觉感知——感性判断——理性判断,最后做出决定。
不过请记住实际上这一过程是在瞬间交织(并非想象中简单的线性)完成的。
虽然每个人的大脑做出决定的瞬间都要走这四个流程,但是不同的人在其中某个环节中的倾向程度不同(也可以理解为滞留时间长短不同):有些人更倾向停留在触觉感知环节多一些,而直觉感知一带而过;有些人在判断环节,更倾向停留在感性判断多一些,理性判断一带而过。
此外,大脑的这两大基本功能还受到每个人的精力来源不同与生活方式差异的影响(由美国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 提出),最终的决定就千差万别了。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优化,荣格的人格分类理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有数据支撑的性格分类模型的理论基础。
性格会不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呢?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心理活动的体现,而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我们的意识、情绪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灰质、树突、轴突、神经递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年(包括胚胎时期),脑部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有脑细胞正确地连结起来。
不只是建立细胞间的连结,还要把某些连结切断——3岁小孩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是成年人的两倍——这些连结是乱七八糟的——为了妥善运作,脑部必须决定哪些连结要保留,哪些要断裂。
在有限的大脑关键发育期间脑部必须检查成千上万兆的连结,因此不得不采取“残忍”而有效的原则:用不着的就自动断裂。
那么脑部如何判断哪些连结用
得着,哪些用不着呢?通过观察,科学家总结出了大脑的判断规律:不断探测哪些区域经常受到刺激,而哪些区域极少受到刺激来决定是否断裂这些区域的连结。
也就是说很少受到刺激的部分将自动断裂。
通过发生在1970年洛杉矶郊区女孩吉妮身上的悲剧(被其精神情况极不稳定的父亲绑在一个小房间的椅子上长达12年半,因为父母几乎没有跟他说过话,她的脑部负责语言的部分几乎没有受到刺激,导致终身受损。
吉妮被解救出来后通过多年语言训练,至今仍无法学会
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呜咽”),这证实了大脑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初期发育的理解:过了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人的大脑结构基本定型,之后的环境变化以及训练很难改变大脑的构造,也很难改变基于大脑结构功能区特征。
同样,我们正常人在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接受到的刺激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刺激范围和种类是基本接近的),刺激的程度和强度也有一定差异。
这些微小的差异对大脑发育的连结断裂以及结合时期的影响在于改变了功能神经元连结的强度。
这些功能神经元连结强度对我们将来的获取信息、思维、决策方式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性格一旦形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荣格曾举过有极个别例子,比如在童年时期遭遇巨大情感挫折,可能会由外向转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