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射随输出电路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电路分析----射随篇
射随,是我们通常对射极跟随器的简称,其实也就是共集电极放大器,它的特点:
1、晶体管射随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基极回路电阻的
1/1+β(β是晶体管的直流放大系数,也就是三极管规格书中的hFE,BC857AW正常工作时为250),具有隔离阻抗变换的作用。
2、电流增益很大,Ie=Ib(1+β)。
3、电压增益接近1,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同相,大小基本相等,这也是射随名字的由来。由于射随的这几个特点,我们将其用在例如中放VIDEO输给DECODER,DECODER 的AV OUT等电路,弥补原先器件输出电流小,带载能力不足的缺点,减少后级电路对前级电路的影响,从而达到增强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和前后级阻抗匹配,射随器同时还可以隔离逆向干扰,一路信号可以通过两个射随分成两路,而不会互相干扰,所以AV OUT,AUDIO OUT也经常使用这个电路。目前我们常用的射随电路根据使用PNP或NPN三极管也有两种形式:
A、
图1
上面这个电路经常用于我们的AV OUT电路。输入信号VIDEO IN波形变高时,三极管截止,VCC通过R1给C1充电;输入信号VIDEO IN波形变低时,三极管导通,C1通过导通的三极管对地放电。
电路形式看似很简单,器件不多,但如果器件使用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输出波形失真:
1、电容C1:
C1在这个电路中起着仅次于三极管的作用。电容的特性直观的说就是会保持电容两端电压不突变,电容量越大,这个阻止电压突变的能力就越强。而通常我们说的通交流隔直流,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分析:
电路中电容的容抗Xc=1/2πf C ,其中f为信号的频率,C为电容量的大小。
那么也就是说,当C不变时,频率越高,容抗Xc越小,那么电流越大,信号越容易通过。那么为什么直流会被隔离呢?直流电平,相当于f=0,这时候容抗Xc=无穷大,相当于开路,信号自然无法传送过去了。
当f不变时,C越大,容抗Xc越小,那么电流越大,信号越容易通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在选用电源滤波电容时,用uF级的电容来滤除几十Hz的纹波,而用nF级的电容,来滤除几十kHz的纹波。
(uF×10Hz=nF×10kHz)
再回到图1这个电路,如果C1选用的电容量太小的话,会导致VIDEO信号中高电平稳不住,场同步期间(也就是信号的低电平)的低电平也稳不住。如下图所示,图2为
C1=1000uF时VIDEO OUT的波形,信号上部和场同步基本不失真。图3为将C1改为100uF之后的波形,信号上部及场同步头明显失真(我们通常说的摆头)。
图2
图3
为什么电容量的大小会导致这样的信号失真呢?有2种方法可以分析:
方法1:
交流电路中,电容的等效容抗Xc=1/2πf C,那么射随电路的输出口等效电路为:
图4
对于理想电路,Xc=0,Vo= Vo=Vi×R5/( R4+R5)=0.5Vi,我们的实际电路中,如果取C=100uF,这时候Xc=1/2πf C,其中f=50,C=100uF,则Xc=31.84欧,代入
Vo=Vi×R5/(Xc+R4+R5)得:
Vo=75Vi/(31.84+75+75)=0.41Vi,输出波形失真(0.5-0.41)/0.5=17.5%,所以能看到图3中的扭曲失真。
如果我们取C=1000uF,这时候Xc=3.18欧,代入得:
Vo=75Vi/(3.18+75+75)=0.4896Vi,失真只有(0.5-0.4896)/0.5=2%,所以图2中基本看不出失真来。
有人要问,用这种方法来看,失真是因为电容的阻抗分压导致接收端R6的幅度Vo变小导致的。可是从图3的实际波形来看,无论是场同步期间还是信号高电平的波形都只是扭曲,而幅度并没有变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幅度有变小,但变小的是低频信号。整场的信号可以看做是由频率50Hz 的低频信号(场同步期间的低电平和信号高电平)与频率15k左右的行周期信号组成的。对于低频信号,由于容抗Xc=1/2πf C较大,所以幅度减小,以场同步期间波形为例,原始波形为:
低频的低电平经过电容后变成:
高频的行开槽信号经过电容后,因频率较高,基本直通,幅度不变:
叠加后最终的输出波形就象图3一样,整个向上扭曲:
方法2:
我们先来看看电容充放电过程:
图5
图5中,电容两端原始电压为U0,之后电容通过负载R放电,
时间t后电容两端电压Uc=U0e-t/RC
充电过程为上面这个过程的逆过程,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将上面这个公式用到下图6后,可以看出,当VIDEO信号过来一个场同步头--低电平Vo时,三极管导通,电容C1通过三极管放电
图6
但如图5,因为C1放电,所以场同步这个低电平Vo无法保持,时间t后Vo的实际电平Vt=Vo e-t/RC
现在如图3,取C=100uF,
e=2.71828
t=低电平持续时间=2ms(虽然场同步上还有例如开槽脉冲等信号,但这些信号是高频的,对直流电平不会有影响,所以不用考虑,所以t应该取整个场同步周期,约=1/10场周期=2ms)
R=R4+R5=150
代入后可求得:Vt/Vo=0.878,失真12.2%
如果C=1000uF, Vt/Vo=0.987,失真2.2%
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方法1的结果近似。
∙由以上分析可得,电容C1越大,波形失真越小,但受布板空间及成本限制,推荐C1选取470uF.此时Vt/Vo=0.972,失真2.8%,已经能满足要求。
∙由以上这两个公式也可以解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音频电路中的隔直电容可以用的很小?因为音频电路的负载电阻很大(10k or 47k),因此要保持同样的失真度的话,电容C只需要视频中的几百分之一,所以音频电路中的隔直电容一般为nF级的。
2.电阻R1:
下图7为输入亮点信号(为什么用这个信号后面分析)时,VCC=5V,R1=100欧时AV OUT的波形(已带75负载),输出的信号幅度为562mV,将R1改为470后,如图8所示,同步头不变,但信号幅度只剩下237mV,上面部分的波形都被切掉了:
图7
图8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R1该如何取,是否将R1改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