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中的女性形象赏析
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

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
唐诗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清丽可人、有的多情善感、有的深沉奥妙、有的勇敢果敢。
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各种面貌和特点,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女性的不同情感和审美取向。
以下是对唐诗中一些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进行的评略。
1. 清秀淡雅的佳人: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丽人,“旌旗卷动,龙蛇飘摇”,“人未风敛衣未整”,随着登楼而变得越发美丽动人,充满着高贵和神秘感。
这种形象展现了唐代上层女性的品位和身份认同。
2. 多情善感的女子: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的女子,“弦瑟一夜听春雨”,“千落万落”的情感令人动容。
这种形象塑造了一个热情感性、善解人意,具有高雅和浪漫气质的女子。
3. 沉稳神秘的仙女: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长门“步出夭桃花,深含闺怨嗟”,“回头一笑百媚生”,仙气缭绕,身世神秘。
这种形象是对女性神秘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礼教对女性的严格限制。
4. 勇敢果敢的女将:如杨祥善的《题龙门石窟女将军像》中的女将,“千里戈旗尽溢彩,红妆罢黜扫妖邪”,“十载麒麟阵前死,三千军垒敌楼空”,打破了传统女性柔弱和娇羞的形象,表现出女性的强大和英勇。
5. 博学多才的女才子:如贯休的《题灵泉寓居》中的韦庄,“门前流水无人信,深处佳人衣带薄”,是一名才情横溢、博学多才的女子,她的艺术才华和文学渊博得到了贯休的赞赏。
综上所述,唐诗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性格和品性的女性面貌。
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唐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观和认知,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女性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这些形象既是作者艺术创作的产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态度。
通过深入分析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女性地位的变迁。
一、老子《道德经》中的女性形象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可谓独特而深刻。
老子以“玄牝”喻女性,将女性比喻为大地的来源和养育万物的母亲。
他认为女性柔弱、虚静,具有养育生命的特质,因此赋予女性以无为的道德理想。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长篇,其中的女性形象无疑是其核心。
贾母、王夫人、林黛玉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贾母是家族的核心人物,她以智慧和胆识展现了老年妇女的领导能力。
王夫人则以勾心斗角和权谋智慧闻名,她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斗争者。
林黛玉则是一位文艺气质的女子,她的形象充满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
三、《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鲜活的女性形象。
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孟母的故事,她视教育为重,尽心呵护孟子的成长,因而成为古代儿女教育的典范。
还有像武则天、魏玛英等一些女性形象,她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四、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无数优秀作家在他们的诗作中刻画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楼中残烛女,表现了女性美、智慧和情感的综合魅力。
杜牧的《秋夕》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婉约的柔美和对家庭和爱情的期盼。
总结:通过对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古代作家通过塑造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勇气和美德,对传播女性形象的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家们不仅展现了女性的不同面貌和个性,同时也传达了对女性角色的尊重和赞美。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和意义。
1. 表现女性的多样性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通常通过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多面性。
他们刻画了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如温柔善良的妻子、勇敢坚毅的女战士、聪明过人的女律师等等。
这种多样性的塑造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女性的不同特质和价值。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贾探春等一系列女性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性形象。
贾宝玉温柔聪慧,贾探春坚贞不屈,她们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呈现出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内在力量。
2. 反映社会现实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待遇。
有些作品通过描绘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束缚和压迫,展示了女性的困境和奋斗。
这种刻画有助于引起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促使人们思考和反思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班内特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讽刺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封建思想和偏见。
伊丽莎白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女性,推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3. 强调女性的价值和力量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通常强调女性的价值和力量,传达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
作家们赋予女性角色智慧、勇气、毅力等优秀品质,让她们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种塑造方式无论是给予读者正面的激励,还是鼓励女性自身的自信和独立。
例如,在《人间词话》中,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赞美了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才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认为李清照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女性的痴情和柔情,同时也具备了男性诗人所不能及的温婉和细腻。
女性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思考女性问题的机会。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剖析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剖析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
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是极具深度和内涵的,他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魅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本文将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以展现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独特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人与海》中出现的小弗兰斯科。
小弗兰斯科是一个助手,他和老渔夫桑提亚哥一起出海捕鱼。
她是一个活泼可爱但非常懂事的女孩,她在老人心中的形象就像是个天使。
她渴望快乐,跳跃在船上,她有一个对于生活的向往。
我们可以看到在《雨季的圣诞节》中,女主角科兰。
她是一个寡妇,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西班牙人。
科兰为了谋生,开了一家酒吧。
尽管她的婚姻并不成功,但她矜持的态度却引起了许多男人的注意。
她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气馁,而是一直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生活。
她与男主角比尔的关系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
她是非常有智慧的,却又有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这样一个独立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我们可以见到布雷特。
布雷特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女人,她的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是非常重要的。
她是一个让男人为之倾倒的女性,然而她的生活过得并不幸福。
她与一群作家艺术家往来,尽管有过多次恋情,但她的心始终得不到满足。
她追求自由,却又为自由所苦。
她的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她渴望拥有一份真正的感情。
布雷特的形象在当时社会中是非常前卫的,她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在《绿岛丽影》中,出现了卡瑞。
卡瑞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人,她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女子,她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冒险。
她是一个不喜欢受拘束的女性,她无论是在婚姻还是在爱情中,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坚强。
她不愿意按照传统女性的标准来生活,而是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卡瑞的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是非常突出的,她的形象代表了一种新时代女性的形象。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探讨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探讨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话题。
女性作为文学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代表着作品中的角色,更是对社会为人处世的反思和表达。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与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性别观念、社会观念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与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多维且复杂的。
作家通过言语的艺术表达和描述,通过描写女性的外貌特征、内心思想、情感状态等等,使得读者可以形象而全面地了解到这个角色的存在。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刻画了一个智慧、独立而又追求真爱的女性形象——伊丽莎白·班纳特。
伊丽莎白不仅聪明机智,善于观察,而且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她对婚姻的态度是坚持真爱,不被社会的偏见和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得读者对女性的智慧、独立和追求真爱的态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除了刻画女性形象的特征外,作家们也通过女性形象的经历和遭遇来传递更深层次的信息。
通过描述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活困境、情感纠葛和自我超越等,作家们试图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往往与性别观念密切相关。
女性形象的写作背后,常常映射着社会认知中的性别角色和对女性的社会期待。
一方面,一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被塑造成传统的妻子、母亲或者情人角色。
她们的形象常常侧重于家庭的责任和情感的付出,而缺乏独立思考和个人价值的追求。
这样的塑造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期待。
另一方面,一些作品则选择了塑造坚强、独立、与男性在社会地位上有一定平等的女性形象。
她们以职业女性、女权主义者或者社会改革家的身份呈现。
这样的女性形象传递了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呼吁,并通过她们的行为和言论激发读者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女性形象与文学作品意义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存在,超越了单纯的塑造和刻画,更具有深层的文学意义。
文学作品欣赏:《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欣赏:《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贾府家族和其他相关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许多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她们在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和角色。
1.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和深得读者喜爱的角色之一。
她是贾府大小姐林妹妹,以其聪明才智、独立思考和艺术天赋而闻名。
然而,她也常常表现出情感上的脆弱和敏感性格。
林黛玉对自由理想追求始终坚定不移,但因家道中落和自身命运注定,在家族压力和抑郁症困扰下逐渐走向悲剧结局。
2. 薛宝钗薛宝钗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角色。
她是贾府的外族儿媳,与宝玉最初订下了亲事。
薛宝钗以其美貌、温柔和聪明才智而受到众人喜爱。
她具有家族背景强大和稳定的特点,一直在贾府中保持着相对高尚与纯洁的形象。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和困境,薛宝钗能够忍耐和坚韧地应对,并在家庭内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3. 贾元春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之一,也是个多愁善感、聪明熟稔、心地善良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她被描绘为一个思想成熟、充满智慧和包容心态的女子。
她尽力减少家族内部纷争,并为贾府的各种事务做出贡献。
然而,尽管努力安抚一切,但她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无望之中。
4. 王熙凤王熙凤是贾府中一个非常复杂的女性角色。
她既有果敢和聪明的一面,又有刻薄和权谋心机的一面。
王熙凤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的智谋和计策往往能够为贾府解决许多问题。
然而,她也因为过于追求权力和利益而导致自己的失败,最终酿成悲剧。
结论《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每个角色都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还是王熙凤,她们都代表了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所展示的女性命运、家族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题材内容。
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地位与角色认知上种种思考与困惑。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们的形象丰满多样,展示了不同的性格、经历和人生观。
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也象征着不同的性别意识,反映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位和对女性的期望。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不同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有强大独立的女英雄,有温柔善良的母亲妻子,还有勇敢坚韧的女战士等等。
其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简·爱》中的简·爱是一位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她不愿受制于传统的社会束缚,追求着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而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内特则是一位聪明机智、独立思考的女性,她拒绝了社会对女性纯洁无私的要求,坚持追求真爱和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产物,也承载着作家对社会和性别问题的思考。
通过创作出丰富而真实的女性形象,作家们试图突破传统的刻板形象,呼吁社会对女性的包容和尊重。
同时,这些形象也反映了作家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和对女性解放的关注。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文学作品成为了传达性别意识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这些女性形象所反映的性别意识。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常常处于被动和被压制的地位。
她们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限制,需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困境和挑战。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妹妹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聪明才智、有着独立思考的头脑,但由于出身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她的命运注定了要在家族体系和封建礼教的压力下生活。
林黛玉的形象暗示了封建时代女性的无奈和被困境地。
然而,尽管受到限制,这些女性形象往往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努力寻求自身的独立和解放。
她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社会束缚,追求自我价值和尊严。
正是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使得她们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闪光点。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赏析

元曲:元 代的曲, 以关汉卿、 马致远为 代表,反 映了元代 社会的生 活和情感
古代文学作品分类
诗歌:唐诗、宋 词、元曲等
小说:《红楼 梦》、《水浒 传》、《西游 记》、《三国演 义》等
散文:《辞赋》 、《骈文》、《 笔记》等
戏曲:《牡丹亭 》、《西厢记》 等
古代文学作品特点
语言优美,富 有韵律
儿国国王。
3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命运
章节副标题
女性命运类型
悲惨命运:如《红楼梦》 中的林黛玉,命运多舛,
最终病逝
独立自主:如《木兰诗》 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
建功立业
幸福命运:如《西厢记》 中的崔莺莺,与张生终
成眷属
智慧勇敢:如《三国 演义》中的貂蝉,机 智勇敢,成功离间董
卓和吕布
女性命运成因分析
社会背景:封建社会对 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家庭地位:女性在家 庭中的地位低下,往 往受到男性的支配和
控制
文化传统: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的观念深入人
心
个人因素:女性的性 格、智慧、勇气等个 人因素也会影响其命
运
女性命运对作品的影响
女性命运是文学作 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价值观和女性地位。
现代社会 对女性的 期望:独 立、自信、 勇敢、智 慧
古代文学 作品对现 代女性的 启示:勇 敢追求自 己的梦想, 不依赖他 人
古代文学 作品对现 代女性的 启示:不 断学习, 提高自己 的能力和 素质
古代文学 作品现 代女性的 启示:保 持独立, 不随波逐 流
古代文学 作品对现 代女性的 启示:自 信面对生 活,相信 自己的能 力和价值
情感共鸣:古代 文学作品中的女
性形象往往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据说司马相如看到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 之后,越看越觉愧对妻子,於是赶回故 乡,把卓文君接来长安一起生活。卓文 君坚强果决的个性,在当时可算是奇女 子,她富於浪漫色彩、敢於追求爱情, 但又能理智的化解婚姻危机,充满感性 又不失聪慧,这就是不一样的卓文君!
18
《白头吟》翻译成白话文
爱情应该象山上的雪一般纯洁 象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 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我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只觉你我宛如沟水永远 各奔东西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 就不象一般女孩儿凄凄啼 哭 满以为嫁了个情意专一的称心郎 可以相爱到老永远 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该象钓竿那样轻细柔长 鱼儿那样活 泼可爱男子汉应当以情认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 任何钱财珍宝所无法补偿
21
女性为何难以成为作家?
1、女性自身的生活处境。一个女人要想成为一 个作家,首先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一间自 己的房间”还指女性要有闲暇的时间和少量的 金钱,这样才可以坐下来专心写作。 2、男性中心社会的歧视和压制。“女子无才便 是德”“才思非妇人事,遂焚其集”“女子当 治织纫组训,以致其孝敬,词翰非所事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四大女作家:简· 奥斯汀、艾 米利· 勃朗特、夏绿蒂· 勃朗特、乔治· 艾略特。 多为生活越出常轨的女性,没结婚、不生育等
6
在希腊的神话史诗中,英雄成长过程也是 征服女人、抵制女人的历程。女性成为 男性遭遇到的自然困境和道德困境的符 号。几乎每一个著名的英雄在他完成使 命的过程中,都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妖女。 女性以肉体、歌声、美食和舒适的生活 诱惑英雄,使其忘记使命。只有那些能 够抵挡各种 诱惑的人,才能最后成为大 英雄。特别是奥德修斯的历险。
5
中国古代文学中厌女观的代表说法是“万 恶淫为首,最毒妇人心”家中的美女要败 家,宫中的美女就要祸国了。红颜祸水论 在中国文学中,把美女作为邪恶符号来表 现的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在《西游记》 《聊斋志异》中。唐僧师徒遭遇许多妖 女,她们以女色为诱惑,代表着淫欲和 堕落,考验着男性的道德和信仰。女性 无疑成为男性修得正果、走向正途的障 碍。花鬼狐仙有着女性美貌和蛇蝎心肠
7
在西方文学中,被女性主义批评称为天使 形象的正面人物形象塑造传统,同样存在 被平面化处理问题。《白雪公主》中的白 雪公主,有着美貌、善良心地、毫无心计, 被恶毒皇后欺骗。最后在代表男性力量的 王子帮助下,找到真正依靠过上幸福生活。 在天使形象的传统中,美貌、顺从、没头 脑和需要男性的拯救,成为突出特征,体 现了男性文化中的性别秩序和女性规范。 而女性的被物化和欲望化,也揭示了女性 形象中的男性想象。
9
使处于无权地位的女性更无置喙之地。 一般中国文学史中,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女性文学家只有卓文君、蔡文姬《胡笳 十八拍》《悲愤诗》、薛涛、李清照、 朱淑真等寥寥几个人被提起。
10
卓文君的《白头吟》
皑如山间雪,皓如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29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 记趣》 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天才梦》
一个女人蓦地想到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 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 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蔽了他的 过去与将来,眼睛里就许有这样苍茫的微笑。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更衣 记》 女人真是幸运——外科医生无法解剖她 们的良心。——《谈女人》
15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 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 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 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 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 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这首卓文君写 《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 千古佳话。
16
卓文君另有《数字诗》一首传世
23
女性生命几千年来承载的历史重负。而生活在十 里洋场的张爱玲以《霸王别姬》开始了对女性 命运的思考,随后《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塑 造了一系列个人主义的、物质的、挣扎的女性 形象,表现了女性无奈而又不甘的心灵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男女平等”国策的实施, 女性文学空前繁荣,女作家也加入了以前由男 性单独把持的对历史、社会、国家、人类等宏 大命题的叙事。进入新时期,女性文学达到了 一个的高度。舒婷的《致橡树》诠释了一种具 有现代意义的新型两性关系,塑造了自尊、自 强
文学艺术中的女性形象赏析
冯涛
1
跋:女性与文学
她们曾经站在阴影里 扮演着天使和妖女的规定角色 她们为浮出历史地表而挣扎 为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而奋斗 为从男性文学中突围而探索
2
不是天使就是妖女——男性中心 文学传统中的女性形象批判
文学从来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的统 治模式和两性秩序,也深深地烙印在文 学和文化中。 一、贤妻良母和天使传统 在模式化最为明显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中, 女性的美丽总是和善良、温柔、顺从等 “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如西方的白 雪公主、中国的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28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 最优美的部分。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 否则太空虚了。 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 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 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 —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31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 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 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 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 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 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 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32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 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 出花来。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并附上《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 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 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 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 ,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 ,与君长诀!
14
司马相如读了信之后,想起两人当初的 夫妻恩情,便打消纳妾的念头。坚强而 又聪慧的卓文君不哭不闹,以一首《白 头吟》外加《诀别书》,就化解了一场 婚姻危机 司马相如回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百千万,无亿“无意”
3
什么是贤妻良母?
夫妻关系上:贞洁、不嫉妒、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顺从、侍奉丈夫等 在婆媳关系上:孝顺公婆 生育儿子、教育孩子;相夫教子 在家务上:能干、持家 表面上的美丽、贤惠,被平面处理,掩盖 了她们的困境和内心的波澜
4
河东狮吼 妖女传统
宋代陈季常,号龙丘居士,好宾客,爱美 女,又喜欢谈佛,被他妻子管得很严, 常让他胆颤心惊。苏东坡讽刺他说: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水浒传》里的女性:孙二娘、顾大嫂 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 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 袅娜,拘束得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 引得蜂狂蝶
22
浮出历史地表
在经过“五四”洗礼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但 女性形象有所改变,出现了职业女性,还出现 了有思想、有追求的叛逆新女性,而且女性作 家开始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思考。丁玲《莎菲女 士日记》中,对两性关系做了具有超越意义的 揭示,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女性社会角色 之间的冲突;其后的《三八节有感》《在医院 中》更直接抨击了阻碍女性解放和在社会上发 展的传统势力。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 融入了女性独特的经验感受,表现了乡土世界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 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 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 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 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 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 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 女来我为男。
27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 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 带着的是袖珍戏剧。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 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 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11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12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 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 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 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并 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 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 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 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 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 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 长诀!” 13
30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 “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 对不起。”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 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 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 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 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 好。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24
追求独立的女性形象。张洁的《方舟》探 讨了职业女性越来男性化的外在气质和 内在的女性气质、女性身份归属的冲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