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漫谈(二)翻译最便于自学

合集下载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翻译的文采篇)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翻译的文采篇)

第4章翻译的文采篇4.1 复习笔记一、各家观点1. 傅雷:“神似”。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2. 思果:“翻译为重写”。

不会写中文而要把外文译成中文,等于没有米还要煮饭。

上述两种观点说明了翻译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

3. 鸠摩罗什:注重译文语言的精美,“天见人,人见天”在言过质,采用了僧睿的译文“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4. 严复:“信、达、雅”。

他的译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被认为“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

5. 林纾:译笔精湛,颇具马、班、韩、柳的神韵和传统文学的风采。

深厚的古文素养,无与伦比的写作才华,写就了中国翻译史上精彩的译文。

6. 许渊冲:翻译的“优势论”“竞赛论”。

强调如何把译文写得更好,甚至可以超越原文。

7. 辜正坤:强调英译汉中注重译文文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如何达到译文的文采性1. 对原文深刻的洞察理解,要体现原文的风格。

要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使读者发生兴趣,能够理解和接受。

2. 文采来自译者较高的艺术修养,即译者的文才、才华。

(1) 译者掌握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的能力;(2) 译者遣词造句、修辞达意的能力;(3) 文采:译文的语言经过修饰,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4) 文采的主要特点:艺术表达力强,具有审美效应,是增强译文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3. 积累语言材料(1) 语言材料主要指词汇。

词汇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了丰富的词汇,遣词造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提笔行文,才会随意生姿。

(2) 向优秀作品学习语言。

现代的、古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经典作品。

精美的成语、典故、警句、妙语,都能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增添我们写作、翻译的文采。

4. 要善于锤炼语言(1) 分寸感:译者的语言灵敏度强,能够精细入微地辨别词义,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2) 准确:准确是文采的前提,是掌握分寸感的具体表现。

①语言准确,首先用词要求准确。

准确地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选用词语要褒贬恰当。

翻译漫谈(编辑)

翻译漫谈(编辑)

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译著120余部,包括 《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选》《西厢记》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2010年:“翻译文化终 身成就奖”;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诗译英法唯一人” “不是院士胜院士”,
余光中:纯粹的中文。
4、良好的翻译职业道德。
7、翻译危机
季羡林:“翻译危机”。
繁荣的翻译市场。
翻译危机的表现:
1、抄袭
2、抢译 3、劣译
8、中国历史一些著名翻译家
玄奘:创办译场。19年译经75部,1335卷。 唐太宗作《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作《述圣记》。
徐光启:“西学翻译之父”、“科学译祖”;和利玛窦 翻译《几何原本》(几何、点、线面,直角、钝角、三 角形),一次翻译即成定本,:“无一字之苟,一语之 疏”,梁启超:“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翻译漫谈
外国语学院:李海军
1、翻译的定义
1、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 言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 2、Translation is changing speech or writing into another languag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原译]这是件我不能想出解释的事, 就是对乡村生 活具有的热情和对自然景色具有的爱心最强烈和最 普遍的正好是那些天气最坏和寻找风景如画的地方 最带有困难的欧洲国家。
[改译]欧洲有些国家,天气坏透,那里的人要辛苦 一番,才能寻找到风景如画的地方。奇怪,他们恰 恰最喜欢过乡村生活,也最爱欣赏天然风景,而且 这个情形也极普遍。这是实情,我怎么也提不出叫 人满意的解释来。

翻译漫谈

翻译漫谈

With considerable jus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groups accuse the Administration of “destroying environmental laws by failing to enforce them or by enforcing them in ways that deliberately encourage non-compliance.” 某些环境保护组织批评政府“不执行环境法, 或者名为执行,实际上却在蓄意纵容犯法”。 这种批评是很有道理的。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An illustration is furnished by an editorial
in 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的一篇社论提供了一个例证 Yet, what I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不过,我在这里所讲的话,人们是不会长久地 记住的
六、英语多复合句,汉语多简单句
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 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n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
形合(hypotaxis):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
要一种语言形式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 表达一定的语法和逻辑意义; 意合(parataxis)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不 用语言学上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 或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漫谈翻译

漫谈翻译

1.从句汉语多用并列结构,一个句子可以包含几个并列分句,或一个主语带几个并列谓语。

英语喜用主从结构,用主句表达主要内容以突出重点,用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表达句中较为次要的含义,从而使句子显出层次。

例2.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

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Hainan Island, which is almost as big as Taiwan, ha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rich iron ore, oil and natural gas, as well as rubber and other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rops. When it is fully developed, the result should be extraordinary.例3.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

Our first objective w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which we have now done.例4.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We used to copy foreign models mechanically, which on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roductive forces, induced ideological rigidity and kept the people and grass-roots units from taking any initiative.以上三例,译文都用了which。

2003年出版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第4版关于which的用法有这样一段说明:used, after a comma in writing, to ad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ing, situation or event you have just mentioned.这正是以上三例中which的用法。

韩中翻译技巧漫谈

韩中翻译技巧漫谈

1 . 丢
普( 严复 ) 鲁 r 斟岳( 天 演论 ) - J 叫 ] “ 逍 q
7 ] 叫 1 q己 {7 1 _ 嗵 7 1 丑詈 彗告鄙o 1 = 珥.
斟 鬯叫 1 7 1 . 叫司 ( 达) 斗,o 1 . ( 雅) o 1 斗. u 斟卫 训 叫 1軎毽鄙o 1 = 斗
的短 篇 小说 《 多脂 松 林深 处》 的韩 中翻 译 实 践 ,对 中韩翻 译 技 巧 进 行 了探 讨 ,为 中韩 翻 译提 供 一定 的借 鉴 。
[ 关键 词 ] 中韩 翻译 ;原 文特 点 ;表达 习惯 ;翻译 技 巧
‘ 达’ 鲁 o ] 旱
世 鄙王 q
鬯o 1 o 1 .
7 1 珥全 早 金 王 詈 叫
‘ L + ’ 王 工 丑 ‘ ’苗砉王,星斟平o 1 . 歹 q 钗 1
q 鬯 叼
q导 :咱们得 等到什 么时候呀 ? 4 ) 导:工 鄙o 1 =
5 ) 导:铷
王 旦 旱 7 1 7 1 .咖 叫 1
罄鲁 巷
q 1 导 1 ) 珥 2 ) 2
手叫7 1 . 苛马 丑 3 )
珥 4 ) 告 1 芒 3
辛叫7 1 - 畔马 旦q 5 ) 斗 6 )
鲁, ( 信) 珥 世 珥.‘ ( 信) ’ o 1 卫 ‘ 壁( 达) ’ o 1敏叫 口 1 嗵
卫 圣
2 .厂 7 1 亡 } 仝计早 金 刚 斟7 1 . - J

r 7 1 斗 仝 早 金 钏 珥7 苴 寻叫 1
o 1 嗵q导o 1 o 1 . 手 苛斟q 对7 1 . o 1 o 1 世 鬯Q { 导o 1 口 1 7 1 - 世( ) 1 斗 暑 罟斟丑

翻译策略漫谈

翻译策略漫谈
翻译策略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译者更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意思。八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增译、减译、转换和拆分。直译是指保留原文形式和意义的翻译方法,适用于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相近的文本。意译则更侧重于传达原文的内在含义,不拘泥于字面形式。归化策略旨在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便于读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异化策略则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让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增译是在译文中增加必要信息,以确保语义完整。减译则是删除原文中冗余或次要信息,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转换包括词类转换和句式转换等,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拆分则是将长句或复杂句拆分为短句或简单句,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掌握这八种翻译策略,译者可以更加灵活应对各种翻译挑战,提高翻译质量。

论语》翻译漫谈

论语》翻译漫谈

孔子“学而不厌”,故能尽悉本末, 洞晓天下。学贵在力行致用,勤 于思考。诚如孔子所言:“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 乃孔子为学之精神,古今学人, 皆当效法,顺之则进,逆之则退, 学思并举,不可偏废。
学习在于志诚,所以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毛泽东亦说:“学习上来 不得半点虚假。”他在致其师徐 特立的信中说:“有的人只有半 桶水,却篇要淌得很。”此亦圣 人警世之言,为学者不可不慎。
Confucius said, “Gentlemen unite instead of conspiring; petty men conspire instead of uniting.”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onfucius said, “You (given name of Zi Lu,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shall I teach you knowledge is? When you know a thing, to recognize that you know it, and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to recognize that you do not know it. That is knowledge.”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onfucius said, “When one’s parents are alive, one should not go far away. If one has to, one should tell them where one is going.”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 喜,一则以惧。”

翻译技巧减译法

翻译技巧减译法
乔雪
句子成分的简译
闫宇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你们该怎 么省略?
闫宇
主语的省略
• 一般来说,句子的主语是要翻译出来的,但是有时为了使译文前
后意思紧凑或者为了使译文前后句子主语能清楚的表达出来,就 要省略主语。泛指的英语人称代词作主语时,也要省略
• After they had entered the school, they went into the library
• 公共场合不准抽烟。
• 乔雪
4.省略冠词
• 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冠词,因此,英译汉时通常要将冠词省略;相 反,汉译英时,往往多要增加冠词,也就是增译法中的增加冠词。
• 1.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 地球围着太阳转。 • 2. A teacher should have patience in his work. • 教师应当有耐心。
刘静
减译法
G4 刘静、刘烨曈、闫宇、乔雪
He covered his eye with his hands. 他用他的双手捂住他的了眼睛。 他用双手捂住了眼睛。
刘静
想一想哪
什么叫减译法?
刘静
Definition…
减译,即删减式全译。指从全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 在译文中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
名家谈减译
要想提供好的译文,弄清原文的意思之后,不能逐字照译,而要把原文撇开 ,反复思索怎样才能最好的把这个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减译法里,词汇的 删减,语序逻辑的删减,结构语法的删减调整,都是要加以考虑的事情。
——钱歌川《翻译的技巧》
钱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著名翻译家,散文家 。著有《翻译漫谈》,《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 解》(已为台湾大学用作教本)。等。

翻译概论Chapter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翻译概论Chapter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Chapterl----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1.第一章内容概述D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和翻译家的种种比喻):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理查兹------"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人类自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活动也就一直相伴相随。

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2)从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1)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或宏观的比喻;歌德------翻译家应是“忙碌的媒人”钱钟书------将翻译比作“做媒”《翻译、历史与文化》------把翻译比作蜡姻翻译者还被比喻成“像一位雕塑家,用雕塑再现油画作品的形象”,也是“珍宝的发现者”或是“掘金者”。

在西方,翻译家数百年来也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翻译并不是简简单单“倒酒”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需要翻译者在艺术上有所倾注的复杂微妙的过程。

(2)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①把翻译比作渡河一一船是要翻译的文本,领航者是翻译者,渡河的行程便是翻译的过程,河的两岸分别就是原语与译入语的文化。

②美国翻译家MargaretSayersPeden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的熔化过程。

这个比喻借用了自然科学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也颇富揭示性。

③对翻译,另一种最新的、更具揭示性的比喻是“没有舞台的演出”。

④巴西翻译家一一“食人者”对翻译者或者翻译的种种比喻尽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们基本上都是正面的,都包含对翻译者工作的褒扬,是确实还有少数比喻表达了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否定或批评;如“翻译即背叛者等”。

2)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或技艺,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像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作才能的艺术。

翻译专业考研 怎样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专业考研 怎样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专业考研怎样提高翻译效率?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译员追求的重要目标。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高译教育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文摘自译者余晟所著的《翻译漫谈——怎样翻译更地道》,这是一本“熟手”译者的经验分享录,是一本技术人员阅读、翻译英文资料的指导书。

文中,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翻译步骤,按照这样的步骤,他可以获得最高的翻译效率。

第一步:通读通读很重要,却被许多译者忽视。

他们往往认为,原文的“意思”没什么难的,自己英文又够好,可以直接下笔,遇到问题“见招拆招”即可,翻译前通读原文完全是浪费时间。

事实却非如此。

翻译文章要做的并不是“代替作者写文章”,而是“解释/传达作者的文字”。

文字本身是内涵丰富的,除去“意思”本身,还有用词、结构和风格等诸多方面。

边看边翻,见招拆招,很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用词,原作者可能用一些双关语、多义词,在不同场合重复出现,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意思,这时候译者应当尽力找到“对应”的双关语、多义词,这是个苦差,因此就更需要译者有大局观,知道原文中该词出现在哪些场合,都表示什么意思,才好取舍。

再比如结构,原文中很可能有前后关联的典故/故事,有时甚至横跨几个章节,如果没有通读原文,翻译时就容易遗失原文的逻辑结构。

还有风格也是如此,好的翻译讲究贴合原文,这种“贴合”,当然也包括风格的贴合,原文是轻快的,就不能翻译成沉重的;原文是严肃的,就不能翻译成平淡的。

了解这些信息,都要求译者通读全文,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然后才谈得上下笔翻译。

在通读阶段,译者绝不应涉足翻译的细枝末节,只需要认真扮演好原文读者的角色,仔细阅读原文即可。

通读虽然看似与翻译无关,其实非常重要,不通读原文,是绝不可能“把握”原文,也就做不好称职翻译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通读效率,可以参考郝明义先生翻译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二步:翻译通读完成,对原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就可以动笔了。

通常所说的“翻译”就是这种狭义的翻译,即语言的转换过程。

漫谈翻译——精选推荐

漫谈翻译——精选推荐

(⼀)翻译的艰⾟与创作之乐 《英汉⼤词典》的主编陆⾕孙教授说过“我把翻译看作‘⼆度创作’,把翻译家看作‘穿紧⾝⾐的作家’”(a straitjacketed writer)。

复旦⼤学外⽂系教授张增健也说过:“要说翻译是门艺术,那也是⼀种‘有节制的艺术’(a modest art)。

翻译中艺术创造的⾃由度⼗分有限。

”闻⼀多先⽣在《诗的格律》⼀⽂中,将格律诗的创作喻为“戴着脚镣跳舞”。

他认为:“越有魄⼒的作家,越是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

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觉得格律的缚束。

”这段话说得很形象,⽤来⽐喻翻译实践也很贴切。

译者在翻译时,⾃始⾄终受到原⽂内容和不同语⾔习惯的制约,的确是戴着⼀副脚镣在跳舞,活动空间极其有限。

⾼明的译者往往能在“忠于原⽂”与“创造”的两难之境,出奇制胜,寻找到 “形神兼顾”的良策。

不太⾼明的译者则被源语的结构框架紧紧束缚住,动弹不得。

试译下⾯词语成句⼦: 1、发展是硬道理。

2、拳头产品 3、精明⽽不聪敏 4、Parting with it means giving part of myself away. 5、Paula didn't need any lesson when it comes to office policies. 6、Tears in the Rain. 7、Gone with the Wind. 8、The Dog in the Flood. 9、The Bears and I. (⼆)翻译的严谨性 具体翻译总是“⼤处着眼”——从宏观上认识⽂本。

“⼩处着⼿”——最后落实到对⼀词⼀句的微观处理。

释词译句乃是译事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环。

要译好句⼦,核⼼词的词义当然要先选得准,译得贴切。

词义的选择,看似简单,有时却让⼈伤透脑筋。

⼀词多义本是英语的固有属性,再加上⽤于不同的语境,⼜产⽣新的语⽤意义。

词义可谓变化多端,在判定词⽂时稍不留神,就会出偏差。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庄绎传教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翻译漫谈(一)——翻译的乐趣翻译的乐趣我从小就喜欢‎翻译。

记得在青岛上‎中学的时候,曾把英语课本‎里的故事译成‎中文,不是为了发表‎,纯粹是觉得好‎玩儿,而且有一种成‎就感。

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外当老‎师,后来有幸参加‎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著作的翻译‎和修订工作,参加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当时我觉得学‎习外语,能做这样的工‎作,是无上的光荣‎,这种感受也鞭‎策我努力钻研‎。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没想到天下竟‎有这样好的译‎文,它本身就像一‎句谚语,然而它又与原‎文如此接近,如此吻合,使我惊讶不已‎。

后来我又看到‎这样一句话: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To win this victor y will not requir e much more time and effort, but to consol i date it will.原文里重复出‎现的词语,译文没有重复‎,一个小小的w‎i ll竟然替‎代了原文用二‎十多个字表达‎的意思。

我在这里看到‎了道地的英语‎。

每当我看到这‎样好的译例,就回想起小时‎候在海边玩耍‎,捡拾贝壳。

阳光下,那贝壳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拿在手里,别提多么高兴‎了。

近年来,参加了几本词‎典的审定工作‎。

原书都是英英‎词典,加上汉语译文‎后,变成英汉双解‎词典。

译文对不对,顺不顺,这就是审定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原文:The cold weathe‎r froste‎d up the track last night.译文:昨晚寒冷的天‎气使跑道上结‎了霜。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及其灵活运用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及其灵活运用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及其灵活运用摘要:翻译作为一个大国经济贸易交流的桥梁,它有着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技巧,同时这也是一个文化学术的体验,准确掌握翻译技巧是达到翻译目的的重要条件。

翻译大致分为两类,即笔译和口译,在实践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翻译要求。

本文主要讲述现代笔译技巧中的几大主要技巧,以帮助翻译者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笔译翻译技巧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经历了时间的打磨逐渐蓬勃发展,到现在翻译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对其技巧进行灵活的运用,才能让文字的魅力绽放。

一、什么是翻译(一)翻译概念简述1.古代翻译中国自古就有着悠久的翻译史,在我国古代,翻译官最早出现于周朝。

当时的翻译官不是将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纵观历史,译学作为一条长河,源远流长,贯穿着古今中外。

在我国,最早在种族和部落间就有了交际和来往,被称为史前交流融合的过程,再后来,就是的玄奘译经,通俗称“三藏法师”,他推崇的理论是“玄奘五不翻”,他不仅在印度苦心钻研经学,而且玄奘的译经也是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境地,最为出众的便是《大唐西域记》,但对于玄奘的译论,留存下来的却极少,这本也是其中一部。

综上就是对古代翻译的大致介绍,若想要对古代译学的创新和继承就必须要更深层次的了解现代译学理论。

2.现代翻译近现代的译学大多是民国时期的翻译理论,主要是用于两国或多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翻译大家层出不穷,如翻译“神雕侠侣”的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与创作并举”的杨绛,还有朱生豪等。

伴随着丰富的翻译实践,很多翻译家和学者也都跻身于翻译理论的探讨,关于很多大家的理论有很多,如:郭沫若的“风韵译”,钱钟书的“化境”。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文学对我们现在的翻译影响很大,至今我们还在沿袭。

(二)翻译类别简述1.笔译笔译,是文字翻译,它是一种用于笔头进行的翻译,但须注重文字的功底,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把握。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作者:金艳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10-27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曲电影歌曲,标题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标题常常用语简洁明快,有时还加以适当的对比、仿拟等修辞手法对作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往往富含许多深刻的意义和奇妙的效果。

而它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读者决定对该作品阅读与否的取舍。

颇负盛名的《英语学习》杂志每期内容大都选择的是外国作家或作者的作品,为广大英语读者提供了很多丰富有趣的英语知识,其中的标题也颇有趣味。

很多标题的翻译更因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变得跟原题原文相映成趣,给杂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标题虽是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条信息,但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名词短语式,有英语动词词组式,还有句子式。

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以直译为主,从而基本地保留原题语言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题原文,给译语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欣赏。

以下略作归纳:1.短语式,即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以下只简单列举:Business Partners生意伙伴/John Steinbeck:Men and The Land斯坦贝克:人与土地/Feather in the Wind风中的羽毛/BuildingBridges架起心灵之桥/At the Top of the World位于世界之巅2.句子式Don‘t Cry for Me,England英格兰,别为我哭泣/Who Brings the Beauty to You 她把美丽带给人间以上的这些标题通过直译将原题原文的信息直接简明地传达给读者,既方便读者也不失忠顺。

另外标题作为题眼,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趣不少,但也给直译带了不小的困扰,有些甚至是直译难以做到的。

不过标题的译者们也想出许多别出心裁的办法来弥补原题应有的趣味,其灵活处理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增补改译和巧妙地套用修辞。

先谈一下增补改译。

1、一些标题原来十分简短,适当地增加略带感情色彩的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或是根据原文所写的内容体裁另外补充符合汉语文化的词语:Loser天生输家/The Story of An Hour悲喜一小时/Summits and Valleys峰谷之间———美国总统中东斡旋记/My First Trip to Sweden瑞典访问手记/OneRealt or Wearing Many Hats售楼―历险记‖2、一些标题原是短语,或不完整的句子,在翻成汉语时并不拘泥于原来的限制,转换成符合自身语言习惯的表达法,甚至常用语、口俚语等等,令读者感到十分亲切:Out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Programs多元文化连着你和我/Cyberpromotion Communicating with Customer On line网络促销:与顾客亲密接触/Telecommuting Technologyinstead of Traffic电讯家庭办公:想说爱你不容易/When the New Bossin Hellon Wheels嘘———老板来了!上述中间的两则标题的翻译不仅绕开了标题里一组既含头韵又觉复杂的长单词,而且在补充说明主题词时巧妙地套用了流行用语,传达出一份轻松可爱的艺术效果。

会计英语词汇漫谈(2)

会计英语词汇漫谈(2)

英语知识(三)Debit、Credit 和Double EntryDebit 和credit 就是会计复式记帐法中常用的两个记帐符号“借”和“贷”。

Debit 的意义比较单纯,就是簿记上的“借方””。

但是,很容易与另一个词debt 混淆。

debt比debit只少一个字母I,而且意思也相近,有“借款”的意思,如the national debt(国债)。

Credit 的汉语意思比较多,有“信用、信誉、名声、名誉”的意思,还有“挂帐、赊帐”的意思,在簿记上就是“贷方”意思。

由于这两个词汇在会计学上总是一起出现,就把他们放到一起来举例说明,加深印象。

1、When an amount is entered on the left of an account,it is a debit,and the account is said to be debited . The abbreviation for debit is Dr.当一个数额记在帐户的左边,它就是借方记录,称这个帐户被借记。

“借方”的缩写是“Dr”。

2、When an amount is entered on the right side ,it is a credit,and the account is said to be credited. The abbreviation for credit is Cr.当一个数额记在帐户的右边,它就是贷方记录,称这个帐户被贷记。

“贷方”的缩写是Cr.。

3、Making an entry in the "amount" column on the left hand side of an account means "Debit"(abbreviated Dr.)and to the contrast, means “Credit”(abbreviated Cr.).记入帐户的左边“金额”栏称为“借记”该帐户(简写为Dr),与此相反,则为“贷记”该帐户(简写为Cr.)。

漫谈《诗经》的翻译

漫谈《诗经》的翻译

有阻止她在临死的床上被武装政变者打人冷宫。

但经学并未因武则天之死而复元。

唐代科举,明经科为北朝以来世家大族子弟人官的主要通道,九经按字数分大中小三等,根据考生自选经典出题,用“贴经法”评分。

考生只消熟背两部经典,得中十拿九稳。

相对于进士科,主试科目是赋诗作政论,要求知识广博又才华出众,中式的难易大相径庭。

武则天重进士,得中即予高官厚禄,而明经出身通常只授教官,位卑俸薄。

即使贵族达官子弟,也视登进士科为荣,以致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因而,经过安史之乱,经学没落,已催化民间的原教旨主义思潮,撇开汉唐注疏直接追寻经传本义。

尤其雕版印刷术到五代已应用于九经印制。

虽贫士也不难购读。

因而教育普及必至的经学更新运动,便在11世纪的北宋王朝到达高潮。

还在宋仁宗庆历间(1041—1048年),范仲淹策动的政治改革,前奏便是儒学教育改革。

庆历革新失败了,但由欧阳修为首的南国士绅,继续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再度促使宋神宗时代出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拜相初就在太学实行三舍法,人学不拘出身,每试优等,升人上舍,便具有候补文官资格。

他自编教材,刊布《三经新义》,在诗书二经以外,特重《周礼》,认为其中“理财居半”,堪充经济改革的指南。

他认定孟轲是孔子的真传,而唐太宗将周孔之道改作孔颜之道,把颜回当作“先师”.是导致举朝学人变作唯唯诺诺的学究的祸首。

因此他要“变学究为秀才”,首倡在太学中尊孟轲为先师。

王安石尊孟,虽遭司马光作《疑孟》予以否定,却在变法失败后仍被政敌程颐奉作圭臬。

朱熹完成《四书》体系的建构,从而“孔孟之道”也粉墨登场。

到明初制定四书五经考试的八股程式,所谓孔曾思孟的道统,由此垄断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达五个半世纪。

晚清经学史家,无论廖平、康有为,还是章太炎、刘师培,都将宋明理学拒诸经学门外。

皮著《经学历史》,称北宋开始“经学变古时代”,至元明“积衰”,到满清而“复盛”。

那是皮相之说。

在我看来,经学是中世纪中国列朝的统治学说,它寄生的躯壳,就是自汉至清的君主专制体制。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知识学习的重点之一,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主要以文言文中的句法,用词方法及句读等作为学习的要点。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那么文言文的教学就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下面就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谈谈我体会和操作问题。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字——信﹑达﹑雅。

信:译文忠实于原文,要求准确无误,不能随便增删内容和改变其风格。

达: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译文文字优美,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富有为采。

以上三个原则,对初中生的学习来说,前二个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要求,因此在译文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总原则。

那么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呢?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和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它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语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注意点(一)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也就是考试中的“给分点”(1)落实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它们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并且较难掌握的,常考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

①确定词性;②确定词义。

a.语法结构分析法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孟子》二章中“饿其体肤”的“饿”如果翻译成“饥饿”,因其后面跟代词和名词,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应该是做宾语的,但饥饿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所以“饿”要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这就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去判定翻译词语才能是正确的。

b.句式结构分析法古代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

2 翻译家漫谈翻译标准

2 翻译家漫谈翻译标准

2. Erza Pound(1885-1975):reflec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3. 前苏联:加切奇拉泽(1914-1974): artistic equivalence by means of language that reflects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2010.3
Chapter 2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proposed by Chinese translators
1. Zhi Qian(3rd century): Preface to Chinese version of Dharnapade---the first article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proposing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支谦 <法句经序 > 法句经序 2. Xuan Zang(602-664): translator of Buddhist scripture in Tang Dynasty 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 i.e. faithful and smooth 玄奘: 玄奘 既求真又喻俗 transliteration 音译
7.Qian Zhongshu: sublimation (natural and smooth language, preservation of the original flavor) 化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漫谈(二)翻译最便于自学
在各门课程之中,我觉得翻译最便于自学了。

有些年轻同志总希望当面向名家请教,或听他们演讲,或与他们交谈,若能单独见面就更好了。

但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而
且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向名家学习,随时都能做到。

那就是不要求面授,而是去自学,去研究名家的译文。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不看译文,自己先根据原文翻译一遍,然后拿自己的译文和名家的译文相比较,从差距中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弱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提
高翻译能力,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研究译文。

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周煕良教授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译者,他不仅从事文学翻译,而且喜欢讨论翻译问题,发表看法。

几年前,我拿原文对照着看,他译的英国作家高尔兹华绥所著《福尔赛之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Those privileged to be present at a family festival of the Forsytes have seen that charming and instructive sight — an upper middle-class family in full plumage.
译文是: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派中上层人家的兴盛气象,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

原文charming and instructive是定语,和sight搭配,但译成汉语,若想保留这样的
搭配是很困难的。

译文把原文的定语放到后面去处理,语言就顺了。

当然,放到后面,就
不一定是定语了。

第三种方法:研究不同的译文。

有些作品经不同的人翻译,便出现了不同的译本,而
且都是很好的译本。

例如《红楼梦》,近年来就出版了两个译本,一个是国内出版的杨
宪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取名A Dream of Mansions, 另一个是英国出版的David Hawkes的译本,取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

这两个译本都很好, 不少人做了对比研究。

更为可贵的是原译者提供的修订译文。

把修订后的译文和原译文比较一下,看译者
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译文的,往往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开始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这段话,在杨宪益和戴乃迭译的Lu Xun Selected Works(1956,1980)里是这样译的: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s is unique. In each, facing you as you enter, is a bar in the shape of a carpenter’s square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rice wine.
后来,在这两位译者译的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1960,1972)里,这段话就改为: The wine shops in Luchen are not like those in other parts of China. They all have a right-angled counter facing the street,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w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