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调查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石油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化工生产基地,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等危险作业环境,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本文将从事故数据分析、安全管理体系、员工安全意识和技术设备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事故数据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火灾、爆炸、泄露等安全事故的威胁。
根据最近五年的事故数据统计,石油化工企业发生了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其中不乏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事故。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往往包括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多种复杂因素。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隐患也依然存在,例如管道泄漏、设备失控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安全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
目前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需求。
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表面功夫”现象,缺乏实质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方面存在问题,领导重视不够、责任不明确等情况时有发生。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实践、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等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改善的关键。
三、员工安全意识员工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存在着安全意识不足、安全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造成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可能包括企业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培训不全面、安全文化建设不够等。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培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构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改善至关重要。
四、技术设备保障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技术设备的完善和先进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石化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石化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化行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然而,石化行业也因其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石化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现状在石化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废气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废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气体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一氧化碳会阻碍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中毒;二氧化碳能够加剧温室效应,对气候带来负面影响;氮氧化物则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危害。
除了废气之外,废水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石化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的废水。
这些废水在没有经过净化处理之前,会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损害水生态系统,影响渔业生产和饮用水质量。
另外,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废炭、废沙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在排放过程中,容易对地下水、土地造成污染,引发环境问题。
二、环境污染治理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石化行业造成的污染,需要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有以下主要的治理手段:1.废气治理废气治理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催化氧化、吸附、膜分离和燃烧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废气中有害成分去除,将造成的环境污染降到最小。
2.废水治理废水治理主要包括生物法、物理化学法、膜技术等。
其中,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物理化学法则采用化学沉淀、吸附、氧化等方法处理污水。
膜技术是将污水通过特定的复合膜过滤,从而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3.固体废弃物治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综合利用和卫生填埋等方法。
其中,填埋方式需要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将固体废弃物埋在地下,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破坏。
石化企业安全分析报告

石化企业安全分析报告一、引言石化企业是化工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石化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报告将对石化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二、石化企业的主要安全风险1. 火灾和爆炸风险:石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短路或者操作失误等情况,就会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
2. 化学物品泄漏: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物品,其中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漏,将对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 设备故障:石化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时间较长,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物料泄漏等问题,加大了安全风险。
4. 职工人为因素:石化企业中的职工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合规的操作、操作技能不熟练、疏于维护设备等情况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三、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石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石化企业应加强对现场安全的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加强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估:石化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估,查找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仪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 应急预案的建立和演练:石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四、石化企业安全风险的应对建议1.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通过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2. 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烟雾探测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

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对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建议以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方法:对该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
结果:检测发现噪声、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甲醇和尿素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尿素和氨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分别30.0%、28.6%、50.0%、33.3%和16.7%。
结论:该企业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提高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关键词】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07-02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职业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1]。
以合成氨、甲醇及尿素为主导产品的某化工企业,其生产环境中存在氨、尿素、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属职业病危害较严重企业。
为评价其生产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职业性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保护工人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的要求,对该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内容与方法1.1 现场调查sv根据调查表的要求,对该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发放情况进行调查,并查阅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
1.2 检测方法按照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的要求,在识别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并在满负荷生产条件下进行采样。
粉尘和毒物定点采样使用ZC-F型双头恒流粉尘采样器、IFC-2防爆型粉尘采样器和ZC-Q型大气采样器,个体采样使用AKFC-2防爆型个体粉尘采样器;二氧化碳测定使用PGM-54型气体检测仪,一氧化碳测定使用PGM-7840型气体检测仪;噪声测定使用2238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
化工企业污染调查报告

化工企业污染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化工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某化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并分析其污染情况。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该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废气排放情况、废水处理情况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从而对其污染情况进行评估。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现场考察、废气和废水样品采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的访谈。
四、调查结果1. 生产过程该化工企业主要从事染料生产。
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反应釜反应、分离、干燥等环节。
反应釜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水。
2. 废气排放情况经过测量,该化工企业废气主要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
其中,二氧化硫是主要污染物之一,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的限值。
此外,由于缺乏精密控制设备,废气净化效果较低。
3. 废水处理情况该化工企业废水主要来自洗涤、冷却等过程。
经过初步处理,废水经回收再利用或处理后排放。
然而,调查发现废水处理设备老化,处理效果不佳,排放水质未能达到国家标准,存在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的风险。
4. 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该化工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液残渣、废料等,其中部分废料具有毒性。
然而,调查发现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建立完善的固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导致部分废弃物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并可能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风险。
五、调查结论该化工企业存在明显的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
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废水处理效果不佳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完善,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风险。
六、建议为了减少化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本调查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应加强对该化工企业的环保投入,更新废气净化设备,控制废气排放,减少污染物的释放。
2. 应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处理效果,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1. 简介石油化工企业是指从事石油和化学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相关产业的企业。
由于生产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较高。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危险性分析2.1 火灾爆炸危险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物质,如原油、气体、化学药品等。
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毒性危险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毒性,如有机溶剂、酸碱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泄漏或误用可能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2.3 环境污染危险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长期的破坏。
3. 对策3.1 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等。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技术改进石油化工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的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3 紧急救援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
同时,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4 环保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包括安装污染治理设备、进行废水处理和废物处理,推行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总结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火灾爆炸、毒性危险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危险因素。
为了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技术改进、紧急救援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石油化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某石化企业职业危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 作场 所有 害 因素职 业 接 触 限值 》 行评 价 。 工 进
对 检 测 的各 岗位进 行 评 价 。
关键 词 石 化 企 业 职 业 卫 生 毒 物 噪 声
某 石 化 企 业 是 隶 属 于 中 国石 化 的 特 大 型 炼
毒 物 检 测 : 照 G Z 5 — 04  ̄ 作 场所 空 气 按 B 19 20 { 中有害 物质监 测 的采样 规 范》 点 、 布 采样 , 按照 空气
2 结 果
7X1 /; 油 储 存 能 力 6 0 i , 时 建 有 原 0 t 原 a 4X1 n 同 油 、 品油 库 区和 接 卸设 施 。 成 主要 职业病危 害因素有 : 化氢 、 、 氧化硫 、 硫 酚 二
氨、 苯系物 、 醋酸 、 液化石油气 、 汽油 、 苯 、 联 苯醚 、 、 甲醇 乙二醇 、 环氧 乙烷 、 粉尘 、 噪声 等。2 0 年对各装置进 07
2 1 毒 物 监测 结 果 .
为 了掌握 各 装 置 中毒 物 的危 害 情 况 ,对 生 产 环境 中 的主要 危 害 因素苯 、 甲苯 、 甲苯 、 化氢 、 二 硫
氨 、 苯 、 醚、 联 苯 甲醇 、 乙二 醇 、 尘 ( 尘 )液 化 粉 总 、 气 、 剂 汽 油 、 酸 、 酚 、 氧 化 硫 、 氧 乙烷 进 溶 醋 苯 二 环 行 了测 定 。从 2 0 0 7年 1 6月 , 定 各装 置 中有代 — 选 表 性 的 测定 点 2 9处 , 行 了上述 1 有 毒 物质 6 进 6种
石化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减排措施

石化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减排措施一、石化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石化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大气污染:在石油加工和化学生产过程中,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排放物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引发酸雨等后果。
2. 水体污染: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并且往往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未经处理就含有有机物、重金属、毒性物质等。
这种直接排放导致周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危及生态系统和人民饮用水安全。
3. 固体废弃物:石化行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含有毒性或危险性的废渣和废料。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置,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进一步危害周围环境。
4. 噪声和振动:石化企业常常会产生高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引发健康问题,并且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二、石化行业减排措施为了解决石化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政府和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和技术手段:1. 技术改造: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石化企业可以有效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例如,采用新型脱硫、脱氮等装置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利用循环冷却水系统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降低废水排放。
2. 废物利用与综合利用: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或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现“废品变宝贝”,不仅能够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3. 生态修复:针对石化行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可以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如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损害,为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条件。
4. 法律法规与监管:加强石化行业的环境法规和监管力度是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对企业排放情况的监测和执法。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化企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野外、高空、高温、高压、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作业过程连续化、生产原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危险特点,极具危险性,且事故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
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价值,虽然现代石化企业采取了尽可能多的安全控制措施,但事故发生率仍然很高,石油化工企业仍然属于各类工业企业中的高危行业,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经验来看,作为HSE体系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石油化工企业预防事故、降低风险、控制事故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一、火灾危险性分析1.使用、加工、生产材料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绝大多数半成品和成品辅助材料是易燃的、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诸如在炼油装置所使用的原油,生产的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重整装置使用的石脑油,生产的苯、甲苯、二甲苯、氢气等;裂解装置使用的裂解汽油,生产的乙烯、甲烷等;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使用的乙烯,生产出的环氧乙烷;均属于易燃易爆介质。
2.采用的危险工艺石油化工装置生产的核心是化学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裂化反应、歧化反应、重整反应、硝化反应等,这些化学反应中有不同程度的火灾危险,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火灾危险性往往不同。
氧化反应需要加热,绝大多数又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热若不及时移去,会使温度迅速升高引发爆炸;还原反应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加热、加压下进行,若氢气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就会爆炸;聚合反应一般在高压下进行,而聚合反应本身又是放热反应,聚合热不易散出将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裂化反应主要有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三种类型。
热裂化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若漏出油品会立即起火,反应还会产生大量的可燃裂化气,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石化企业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分析与防范

石化公司有毒有害危险品安全防备措施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生班郑***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复杂、高温高压、过程持续,且大多数物料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旳危险化学品,在石油化工生产、加工、储存、运送及使用等过程中,往往会随着着有毒有害气体旳产生,由此引起旳中毒事故也时有发生。
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旳管理和防护对避免急性中毒有着十分重要旳现实意义。
一、中毒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存在旳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多、分布广,具有潜在旳火灾爆炸和中毒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洛阳石化生产过程中存在旳有毒有害气体有: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氨气、苯蒸气等。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原油种类旳变化,原油中硫含量升高,其生产工艺介质中硫化氢旳含量也越来越高,最高可达80%以上,硫化氢中毒旳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硫化氢重要分布在炼化生产装置旳干气、瓦斯气、酸性气、含硫污水、粗汽油、柴油、液化气、渣油、凝缩油等介质中,容易发生泄漏旳部位有脱水口、采样口、排凝口、放空口、计量仪表接口等;氨重要存在于污水汽提装置、氨储存罐区、化纤污水解决装置等;苯蒸气重要存在于催化重整装置、芳烃抽提装置及储存罐区等。
一氧化碳重要存在于锅炉、加热炉、燃烧室、烟气中;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极易导致人员中毒旳严重后果。
常见旳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特性见表1二、有毒有害危险品防备管理措施1、加强HSE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a)学习现代管理措施,掌握识险、避险和排险旳技能,运用JHA、SCL、PHA、HAZOP、FMEA等措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辨认出本岗位、操作过程中存在旳多种有毒有害因素及应采用旳防护措施,真正做到作业之前先想安全,把避免为主旳理念化为具体行动。
b)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原则、规章制度,树立遵章守法意识,克服低原则、老毛病、坏习惯,避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背劳动纪律现象旳发生。
注重运用事故苗头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教育,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查改存在旳各类隐患。
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措施

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措施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石化工业已成为20世纪以来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然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石化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主要讨论石化工业的污染治理现状和措施。
一、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现状1.1 污染源石化工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其中,石化工业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排放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的废水;固体废物则是石化工业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或荒料堆放而形成的。
1.2 治理成效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例如,2008年出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颁布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在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劣Ⅳ标准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比2005年下降了21.5%;水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二、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措施2.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有效解决石化工业环境污染的基础。
通过引进高效、低污染的生产技术,可有效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例如,采用生物处理、膜过滤、植物提取等技术实现废水处理和再利用;在炼油、化肥合成、造纸等行业中使用新型催化剂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采用无水洗涤、低温抽提等新型分离技术能高效、低能耗地除去各种有害物质。
2.2 政府管理政府管理是石化工业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立法、监管、监察等手段实现对石化行业的合理引导和控制。
比如,加强对石化企业的排放限制,通过排污权交易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对非法排污行为进行罚款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让石化企业更注重环保。
2.3 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得文化环保必要性,是改善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除了加强相关教育,还可以通过宣传和展会等方式来普及环保知识,推广新型环保产品和技术。
三、结论纵观全球石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护措施评价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护措施评价1. 引言化工企业是指从事化学产品生产、储存、运输等活动的企业。
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有害物质的接触,存在较高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本文将对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并评价现有的防护措施的效果。
2.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分析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接触。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危险。
以下是化工企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1. 化学物质化工企业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具有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
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有害气体或产生有害尘埃,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2.2. 噪音化工企业常常伴随着高噪音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损伤、干扰交流和工作效率。
2.3. 振动某些化工设备的运转会产生振动,而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引发工人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疾病,例如震颤性疾病。
2.4. 射线部分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可能伴随着射线的产生,例如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长期接触射线可能导致工人的放射病、白血病等。
2.5. 温度和湿度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可能伴随着高温或低温环境,而极端的温度条件可能引起中暑、冻伤等健康问题。
同时,高湿度环境可能使得工作场所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
3.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为了降低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对工人的影响,一系列的防护措施被采取。
以下是对现有防护措施的评价:3.1. 空气污染防护化工企业应建立和强化空气污染的监测和监控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应采取合适的通风设施和防护措施,如防护面具和防护眼镜,以减少工人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风险。
3.2. 噪音控制化工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如使用隔声设备和噪音防护设施。
此外,工人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对噪音的暴露。
3.3. 振动防护化工企业应使用低振动的设备和工具,减少工人接触振动的机会。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介绍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同时也是一个风险高、安全性差的行业。
由于行业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具有较大的灾害性和危害性。
因此,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危险性分析危险性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热因素石油化工企业中的许多过程都会产生高温,这些高温不仅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还会让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出现疲劳,导致机械故障。
2.化学因素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还原、水解等,使得反应放热、放气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危险。
此外,某些化学品还具有毒性、腐蚀性等危险性质,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人身伤害或环境污染。
3.机械因素石油化工企业中的许多设备都是精密的机械系统,操作不当或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职责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事故发生。
对策制定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需要制定以下对策:1.执行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为了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实行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遵循操作流程,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装备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为了避免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装备先进的安全保护设备,包括火灾报警器、泄漏探测器、气体监测仪、紫外线检测仪等,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进行设施升级更新为了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石油化工企业需要进行设施升级更新,采用新颖安全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
4.加强安全监督和隐患排查为了加强管理和隐患排查,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对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强化安全检查力度,切实发挥监管职能。
结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制定科学的对策,才能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化企业的污染物研究

石化企业的污染物研究【摘要】石油化工企业是高耗能的企业,也是高污染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增加,该企业所造成的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分析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以及污染的防治。
【关键词】污染;石油化工企业;防治1.石油化工污染物在石油、石油产品在冶炼、开采、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泥浆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它们污染土壤、空气、水源,这就是石油污染。
石化企业的污染物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无机物机物包括:硫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化物(二氧化氮、硫化铵)、卤化物(氯、氯化氢、溴)。
有机物包括:烃类、硫醇类、胺类等。
石油的燃烧产生的硫的氧化物会严重污染大气。
石油企业会在生产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其中包括硫、氰、苯、醇、醚、醛、有机磷、金属盐。
这些化学废物会排入江河湖海。
数据表明,每年注人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为200~1000万吨,石油污染物为160~200万吨.除此以外,比较典型的污染源是泄油,例如,油轮“威望”号泄露6.3万吨重油;“埃里卡”号油轮泄漏1万多吨重油;“伏尔加石油” 油轮泄漏3000吨左右重油。
除了油轮泄油,还有钻井平台爆炸导致泄油,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2010 年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原油大量泄漏,事后进行统计污染带长达100多公里,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周边生物影响重大。
石油的工业废物、油轮泄油、井喷已经成为石油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
2.石化企业污染危害对于自然环境而言,主要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其中的微生物、土壤成分、地表生态都会发生巨大改变。
严重污染地区可能会多年影响植被生长。
石油污染物普遍油性较大,一旦形成水面油膜水中生物极易缺氧而死。
油类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致海鸟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曾有油轮泄油导致2.5万只海鸟死亡的案例。
又如,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泄漏5万吨原油后,造成沿海1300公里区域鲑鱼和鲱鱼灭绝性的伤害。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凸显,事故频发,给企业生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必须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安全。
1.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严重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事故严重性大,严重损失发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风险较高,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管理手段落后,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责任心淡薄。
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流于形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安全意识淡漠,从而导致事故频发。
3.技术设备陈旧,安全风险增加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技术设备陈旧,安全隐患较大,企业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人员,且对于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不够积极,导致技术设备无法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安全风险不断增加。
4.应急预案不完善,危机处理不力在事故发生后,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不完善,对于危机处理不力,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设施,导致事故的扩大和损失的加剧,对企业自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5.法律法规执行不严格,监管不到位在我国,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不到位,执行不严格。
部分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以上种种安全生产现状,都给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对策研究1. 加强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意识。
某采油厂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 C B Z / T 1 6 0 . 4 0 — 数量 大 约有 几十 万 。 采油 T艺 丰要包 括原 油开 采 、 集 输 有 毒 物 质 测 定 混 合 烃 类 化 合 物 》 0 0 4 ) 、 《T 作 场所 空 气 有 毒 物 喷测 定 芳 香 烃 化 合 物 》 和污 水 的处理 及 吲沣T 艺 , 仔 在 着苯 、 甲醇 、 硫 化 氢 等 2 多种 化学 有 害因 素 。为 了解采 油 厂 L 作 场 所化 学有 害 ( G B Z / T l 6 0 . 4 2 — 2 0 0 7 ) 、 《 T作 场 所 空 气 有 毒 物 质 测 定
防护 , 』 J 口 强 通 风排 毒 措 施 , 避免 发 生 职 业 病 巾 毒事 故 。 关键词: 化学有害因素; 2 2 _ 作场 所 ; 职业危害; 调 查 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Rl 3 4 . 2 文献 标 志 码 :B 文章 编 号 : J 0 0 7 — 1 3 2 6 ( 2 0 1 4 ) 0 6 ~ 0 3 8 0 — 0 3
生 的污 水 进行处 理 。沣 汽站 及沣 聚站将 锅 炉产 牛 的蒸
油 气集 输 泵站 7庵 、 注 水站 8座 、 污水处 理站 7座 。
1 . 2 方 法
2 结果
2 . 1 主要 工作 场所存 在化 学有 害 因素 的分布及 来源 经 凋查 ,该采 油 厂联合 站 主要工 艺 为通过 管 道及
1 . 2 . 1 职业 卫牛 调查 收集 该 厂职 业卫 生相 关 资料 ,
王建 成
胜 利 油 疾 病 预 防 控制 中心 , l l I 东 尔营 2 5 7 0 0 0
摘要 : 目的 了解某油 用采油厂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凶素的职业病危害 。 方 法 现场调查 r 作场所空
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培训对策研究

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培训对策研究摘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危险化学品不断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出现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经营等过程中。
本文在分析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的要点,对加强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爆炸、易燃、有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经营、储运、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1]。
在现代社会中,它在发展生产、改变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危险化学品的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损害生态环境,威胁公众安全。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的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显著增加,很多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易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就决定了危险化学品易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物质财产损失等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甚至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
例如,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迫使20余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于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残留毒气的影响;1993年8月5日中国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
因此,对于经常接触危险化学品的石化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就必须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避免其带来的对人员生命、财产、健康及环境的伤害和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
现状调查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某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调查【摘要】目的探讨某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个体TW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析。
结果该石化企业工作场所存在多种化学毒物,主要包括乙烯、丁二烯、1-丁烯、己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乙苯、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汞、砷、铅、铝、汽油、乙腈、过氧化氢、液化石油气、正己烷、三氧化二铬、硫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酚、氯气、氨、甲醇、丙酮、甲醛、吡啶等38种化学毒物,除了CPI(隔油池)的苯、码头的丁二烯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化学毒物未超过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该企业部分防毒措施需进一步整改,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为码头装卸的接驳口、以及污水处理的CPI(隔油池)。
【关键词】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
石化企业规模大,装置多,流程长,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种类繁多,化学毒物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石化企业化学毒物调查的报道较少。
我们通过对某石化企业的化学毒物调查和分析,寻找该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的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该企业7个生产装置和公用设施的工作场所及巡检人员。
生产装置和公用设施主要包括:乙烯装置、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装置、多元醇装置、低密度聚乙烯装置、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公用工程和物流设施。
1.2方法
1.2.1现场职业卫生调查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表对该石化企业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防毒措施、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调查。
1.2.2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和个体TWA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对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和个体TWA进行检测,其中工作场所的检测点包括所有作业人员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2结果
2.1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
2.1.1工艺流程简述该企业以石脑油/凝析油为原料,经裂解、分离等工艺加工后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裂解石油、芳烃等,并进一步在下游装置中加工成聚合物等产品。
2.1.2化学毒物种类和分布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毒物主要有乙烯、丁二烯、1-丁烯、己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乙苯、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汞、砷、铅、铝、汽油、乙腈、过氧化氢、液化石油气、正己烷、三氧化二铬、硫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酚、氯气、氨、甲醇、丙酮、甲醛、吡啶等38种化学毒物。
化学毒物分布见表1。
2.1.3个人防护用品该石化企业为作业人员配备了全面具和半面具防毒面罩,并在各控制室配备了充足数量、适当的呼吸器,以供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表1化学毒物分布情况(略)
2.1.4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制定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应
急救援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告知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毒物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2.1.5应急救援企业建立了应急救援机构,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在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工作场所附近均设置了事故沐浴器和洗眼器,在各装置、公用工程和物流设施设置了一系列相关报警器,应急救援站设在医疗中心,如果医务中心接到救助电话,可在5min内到达现场。
2.2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工作场所共设141个化学毒物检测点,检测了乙烯、环氧丙烷、乙二醇、硫化氢、苯、汞、砷、铅、正己烷、二氧化硫、氯气、甲醇、丙酮、甲醛、吡啶等38种化学毒物,其中污水处理的CPI存在苯超标现象(最大值为20.2mg/m3,超标1.02倍,STEL为10mg/m3),码头接驳口存在丁二烯超标现象(最大值为
586.2mg/m3,超标46.90倍,STEL为12.5mg/m3),其余检测点的各化学毒物浓度小于职业接触限值。
2.3主要作业人员个体TWA检测结果本企业生产人员分为内操、外操和实验员,内操人员主要在控制室监盘,外操人员定期在工艺装置区巡检。
选择24个主要外操人员和实验员进行个体TWA检测,检测化学毒物为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丁二烯、丙酮、乙腈、吡啶等11种化学毒物,共采集352份样品。
各种化学毒物的个体TWA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
3讨论
本石化企业大多数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浓度和主要操作人员的个体TWA小于职业接触限值,这是由于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防毒措施有关,主要包括:①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自动化运行。
②大部分设施采取露天布置,有利于泄漏化学毒物的扩散、稀释。
③球罐底部取消人孔,减少有害气体泄漏的可能性。
④所有物料贮罐均设置氮气密封和溢流保护设施,原料贮罐采用内浮顶技术,杜绝了呼吸气体的外溢。
⑤醇类产品罐装机带有保护罩,保护罩内部设有局部排风系统。
⑥回收各装置排放气,送至燃烧炉、火炬及催化氧化炉处理。
⑦采用密闭循环采样系统,防止化学物的泄漏。
此外,由于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因此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大多数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浓度在职业接触限值内。
但是少数工作场所仍然存在化学毒物超标情况,如污水处理CPI的苯超标、码头接驳口的丁二烯超标。
这是由于:①污水处理的CPI为露天布置,除了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外,无其他防毒设施,所以存在苯超标现象;②码头在装卸丁二烯时,由于丁二烯易挥发,所以在接驳作业时,管口残留液的挥发,造成工作场所超标。
由于巡检人员巡检时在超标作业点的停留时间较短,因此苯的个体TWA和丁二烯的个体TWA小于职业接触限值(苯的TWA为6mg/m3,丁二烯的TWA为5mg/m3)。
由于污水处理CPI、码头接驳口工作场所存在化学毒物超标现象,因此污水处理CPI、码头装卸臂是本石化企业化学毒物的关键控制点,需要对其进行整改,使工作场所的苯和丁二烯小于职业接触限值。
本石化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大多数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浓度在职业接触限值内[1],但是当出现跑、冒、滴、漏时化学毒物会出现严重超标情况,可引起急性化学损伤、急性中毒和慢性职业病,甚至发生死亡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事故。
因此本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巡检、保养和维修,及时消除跑、冒、滴、漏情况,特别是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正常防护效果;其次加强对工作场所化学毒物的检测,及时掌握工作场所化学毒物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企业还必须重视意外事故的化学毒物防护,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沈雄,陈玉清,陈长发,等.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化学物中毒原因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15(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