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妇科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妇科师承跟师笔记
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师,我有幸跟随一位资深的中医师学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记录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以下是我的跟师笔记:
1. 诊断方法:中医妇科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在表现,以及询问病史、症状等信息,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2.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病机上,中医强调阴阳失衡、气血瘀滞等因素。

3. 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拔罐等。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等,具有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针灸和艾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 调理养生:中医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对于妇科疾病的调理养生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此外,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症状。

5. 医患沟通:作为中医师,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了解她们的需求和担忧,并给予恰当的建议和安慰。

同时,要及时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和药物的作用,增强她们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天气:[天气状况]跟师地点:[诊所/医院名称]一、病例一。

(一)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25岁。

- 职业:公司职员。

(二)主诉。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2天。

(三)现病史。

患者2天前因劳累后外感风寒,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C,恶寒明显,加衣被不能缓解,头痛连及项背,鼻塞声重,流清涕,无汗,咳嗽,咳痰清稀色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四)辩证。

风寒感冒。

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寒性凝滞,经脉拘急,故头痛连及项背;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则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在表之象。

(五)治法。

辛温解表。

(六)方剂。

荆防败毒散加减。

- 荆芥10g - 辛温解表,祛风散邪,为君药。

- 防风10g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助荆芥以增强辛温解表之力,为臣药。

- 羌活10g -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邪袭表证。

- 独活10g - 祛风湿,通痹止痛,与羌活相伍,增强祛风湿止痛之功。

- 柴胡10g -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 前胡10g -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与柴胡一升一降,调整气机。

- 川芎10g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缓解头痛。

- 枳壳10g - 破气行痰,消积除痞,调理气机。

- 茯苓10g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顾护脾胃。

- 桔梗10g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有利于肺气宣畅。

- 甘草6g - 调和诸药。

(七)医嘱。

- 避风寒,注意保暖。

- 多饮温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辛辣食物。

- 保证充足的休息。

二、心得体会。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这个感冒患者的诊治,深刻体会到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妙之处。

对于感冒这种常见疾病,西医往往只是对症治疗,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法和方剂。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一、跟师笔记,那可是师承教育的宝藏啊!就像探险家的地图,指引着我在中医知识的大森林里穿梭。

我师傅给人看病的时候,那专注的眼神,就像老鹰盯着猎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一边把脉,一边喃喃自语,我就在旁边拼命地记。

每一个脉象的描述,每一个用药的思路,都被我像拾贝壳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进跟师笔记里。

这笔记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是我通往医术高峰的一个个小阶梯呀。

二、我跟着师傅学习,那跟师笔记简直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你知道吗?就像厨师有自己的菜谱,我的跟师笔记就是我的医学菜谱。

有一回,来了个病人,肚子疼得厉害。

师傅看了看,问了几句,就开了个方子。

我在旁边一头雾水,师傅就耐心地给我解释。

他说这就像是打仗,要先搞清楚敌人的情况,再出兵。

我把他说的这些话,还有方子的配伍,都详细地记在笔记上。

这笔记,就像是我的军师,在我自己看病的时候,给我出谋划策。

三、跟师笔记是师承教育里最实在的东西。

它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师傅的智慧和我的不足。

我记得有次师傅给一个咳嗽很久的病人看病。

师傅问了病人的起居饮食,又仔细听了听咳嗽的声音。

然后他告诉我,这咳嗽就像树的根烂了一点,得从根上治。

他开的药,就是在给树根浇水施肥,让树重新健康起来。

我把这些话记下来后,就常常翻看,每次看都觉得自己好像又明白了一点。

这笔记啊,就是我进步的见证者。

四、我的跟师笔记,就像一部连续剧,每天都有新剧情。

师傅每天接诊不同的病人,就像电视剧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有个病人老是失眠,师傅给他把了脉,看了舌头,然后对他说:“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小池塘,现在水太浑了,所以鱼(心神)不安。

”师傅开的方子就是要让池塘的水清起来。

我在笔记上把这个生动的比喻也记下来了。

这样的笔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看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有趣的故事集,还能学到医术,多棒啊!五、师承教育中的跟师笔记是我的知识百宝箱。

每次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盒子。

师傅给病人讲养生之道的时候,那叫一个生动。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今天跟随师傅到郊外采药,师傅教我寻找野生的当归。

他说,当归性温,归肝经,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不过,采药时要小心,避免伤及当归的根部。

我听得津津有味,眼前一片翠绿,仿佛看到了当归的芬芳和养分。

师傅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二)在门诊看病时,师傅教我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辨识病情。

他说,望是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外在表现;闻是指倾听病人的呼吸声、咳嗽声等;问是指询问病人的病史、情况等;切是指摸诊病人的脉象。

这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三)师傅教我利用针灸疗法来治疗病人的疼痛。

他告诉我,针灸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疗法,通过调理经络、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还强调了针灸的穴位位置、刺激方法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我对针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四)在诊治痢疾时,师傅教我运用中药方剂来治疗。

他说,中药的调理作用比较温和,适合用来治疗慢性疾病和调理体质。

他还亲自示范了煎药的步骤,并告诉我中药煎煮的技巧,比如火候的掌握、时间的把握等。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五)师傅教我通过运动疗法来改善病人的体质。

他说,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传统健身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六)师傅教我学习中医养生的方法。

他说,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注重调节生活作息、饮食起居等方面。

他还向我推荐了一些养生之道,比如养心安神、养肝防癌、养肺防感冒等,让我受益匪浅。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七)师傅教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调理气血。

他说,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些调理气血的方法,比如按摩经络、饮食调理等,让我深感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八)师傅教我学习中医的传统文化。

西学中中医儿科跟师笔记

西学中中医儿科跟师笔记

西学中中医儿科跟师笔记一、中医儿科基础理论部分。

1. 小儿生理特点。

-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均不够完善,如肺常不足,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脾常不足,饮食稍有不慎就易出现呕吐、泄泻等脾胃病。

-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理上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如身高、体重、智力等方面都在快速变化,这也体现了小儿纯阳之体的特点,阳主生长,小儿生长发育迅速。

- 跟师体会:师傅强调在治疗小儿疾病时,要充分考虑其脏腑娇嫩的特点,用药不可过于峻猛,以免损伤正气。

同时,要顺应小儿生机蓬勃的特性,在疾病康复期注重调养,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例如,在治疗小儿肺炎后期,虽然炎症已基本控制,但肺气仍较虚弱,可采用温和的补肺健脾之法,如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等中药调理。

2. 小儿病理特点。

-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对外界邪气的抵抗力较弱,所以容易发病。

而且一旦发病,病情变化较快,如外感风寒之邪,可能很快就入里化热,出现高热、烦躁等症状。

-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虽然发病容易且传变迅速,但由于其机体生机旺盛,脏气清灵,在患病后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恢复也比较快。

- 跟师实例:曾遇到一位小儿感冒患者,初起仅有轻微流涕、咳嗽,两天后就出现高热、惊厥。

师傅指出这就是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体现。

但经过及时的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等治疗,患儿在三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惊厥未再发作,病情迅速好转,这也说明了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特点。

3. 儿科四诊特点。

- 望诊:在中医儿科诊断中尤为重要。

- 望神色: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色能反映其健康状况。

如面色红润、眼神灵动则为健康表现;若面色萎黄可能提示脾胃虚弱,面色苍白可能有气血不足或寒证等。

- 望形态:包括观察小儿的形体和姿态。

如形体消瘦可能与疳积有关;小儿喜俯卧可能有食积内热等情况。

- 望苗窍:苗窍指五官。

例如,望舌可以了解小儿的脾胃、气血等情况;望目可察肝之病变,目赤多为肝经有热;望鼻可判断肺的情况,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一、初见导师。

今天是规培跟师的第一天,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见到了我的导师。

导师看起来特别和蔼可亲,完全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架子。

他穿着白大褂,走路带风,眼神里透着一种专业和自信,就像电视剧里那种医术高超的大神。

我当时心里就在想,跟着他肯定能学到不少真本事。

二、门诊见闻。

# (一)耐心的诊断。

导师的门诊病人可真不少。

有一位大爷,进来就开始絮絮叨叨说自己的各种不舒服,从头疼到脚疼,感觉全身都没个好地方。

我在旁边听着都有点不耐烦了,但是导师却特别耐心,一直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地点点头。

等大爷说完了,导师才开始一项一项地询问细节,像侦探破案似的。

导师告诉大爷其实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点劳累加上轻微的感冒,开了点药,还嘱咐大爷要多休息,多喝水。

大爷走的时候那是千恩万谢的,我在旁边都有点小感动,原来医生的耐心对于病人来说是这么重要啊。

# (二)神奇的诊断技巧。

还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来看病,说自己总是肚子疼。

导师问了几个问题后,就让姑娘躺在检查床上按了按肚子的几个部位。

然后导师就很肯定地说:“姑娘,你这是吃坏东西了,最近是不是吃了很多凉的东西啊?”姑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医生,您怎么知道的?我昨天吃了好多冰淇淋呢。

”我当时就觉得导师简直太神了,就像能看穿病人的身体一样。

导师后来跟我说,肚子疼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根据姑娘疼痛的部位、性质,还有她的年龄和一些生活习惯,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

这可真是一门学问啊,我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三、病房查房。

# (一)严谨的态度。

跟着导师去病房查房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严谨。

导师每到一个病床前,都会先看病人的状态,然后查看病历,再仔细地询问病人的感觉。

他对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甚至连病人昨天吃了什么,睡了几个小时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个病人的药剂量有点小调整,导师就反复地跟护士确认,确保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导师说:“在病房里,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恢复,我们可不能马虎啊。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一、跟师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导师姓名]所在科室:[科室名称]规培时间:[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二、初印象与科室环境。

初到科室,就感受到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科室的布局合理,各种医疗设备摆放整齐,医护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我的导师是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医生,他/她耐心地向我介绍了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常见的疾病种类、诊疗流程以及科室的特色技术等。

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规培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三、临床诊疗思维的学习。

(一)病例一:[具体疾病名称]1. 病史采集。

- 在跟随导师接诊一位患有[具体疾病名称]的患者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导师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从发病的时间、症状的表现(如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等),到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方面,无一遗漏。

例如,患者提到疼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导师敏锐地抓住这一信息,初步判断可能与心脏供血有关。

- 我学到了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不仅要问清楚患者的主要症状,还要关注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可能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节。

同时,与患者的沟通方式也很关键,要让患者感到舒适和信任,这样才能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2. 体格检查。

- 病史采集完成后,导师开始进行体格检查。

他/她的手法熟练、轻柔,每一个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

在检查心脏时,导师仔细地听诊各个瓣膜区,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情况。

当发现患者心尖部有轻微的杂音时,导师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进一步检查了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 我明白了体格检查是对病史采集的补充和验证,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

而且,在检查过程中要随时思考各种体征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体征。

3. 辅助检查的选择与解读。

-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导师为患者开具了一些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导师向我讲解了每种辅助检查的适应症和局限性。

例如,心电图对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一些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可能不够准确;而心脏彩超则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跟师笔记整理资料

跟师笔记整理资料

跟师笔记整理资料本文是关于跟师笔记整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简介、跟师笔记的意义、跟师笔记整理的方法、常用的跟师笔记整理工具、跟师笔记整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跟师笔记是一种记录自己在向别人学习时的经历和感悟的方式。

这些笔记可以包括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个人成长笔记等等。

跟师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梳理思路和巩固记忆。

二、跟师笔记的意义:1.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跟师笔记是记录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想法和体验的一种方式。

通过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2. 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跟师笔记记录了学习的轨迹,其对学习的促进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三、跟师笔记整理的方法1. 先记录,再整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关注笔记的格式和规范性。

学习时应首先注意理解和记忆,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整理。

2. 定期整理:我们平常记录的笔记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得非常混乱。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花时间来对笔记进行整理梳理。

3. 使用有序的笔记分类法:对于我们所记录的笔记,我们应该使用有序的笔记分类法,如按照学科或者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能够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

四、常用的跟师笔记整理工具1. 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笔记软件,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它具有优秀的多端同步、协作编辑和文件管理等功能,非常适合用来记录跟师笔记。

2. OneNote:OneNote是微软公司的一款笔记软件,功能非常强大。

它支持跨平台,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进行同步和共享,非常适合用来记录跟师笔记。

3. Google Keep:Google Keep是一款轻量级的笔记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记录短文本和图片笔记。

虽然功能相对较弱,但它同样非常适合用来记录跟师笔记。

五、跟师笔记整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 着重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体验:跟师笔记不同于课堂笔记,更注重于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中医内科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内科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内科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内科跟师笔记内容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中医内科的跟师学生,我深感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

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记录了以下几点内容:
1. 疾病诊断: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2. 治疗方法: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对于不同的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感冒,可以采用发汗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咳嗽,可以采用宣肺止咳的方法进行治疗。

3. 药物配伍: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进行药物的合理配伍。

不同的药物之间存在着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等关系,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配伍。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可以采用荆芥、防风、生姜等药物进行配伍;对于风热感冒,可以采用金银花、连翘等药物进行配伍。

4. 注意事项: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许多注意事项。

例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

总之,中医内科的跟师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跟师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中医内科的知识和技能,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内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以下是 9 条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1. 今天跟师看诊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头疼多年的患者,师父就像个经验老到的侦探一样,仔细询问着各种细节,然后开了几味药。

这就好比要修好一辆故障车,得先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呀!我问师父:“这样就能治好吗?”师父笑着说肯定没问题。

真的好期待这个患者能快点好起来呀!
2. 有个患者一直肠胃不好,师父给他把了脉,嘿,那认真的模样像是能从脉象里看出花来。

然后师父说了一堆调理的方法,呀,这不就是给肠胃打造一个舒适的小窝嘛!我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这中医的智慧可真不一般!
3. 上次看师父用针灸,那手法,又快又准!就跟武林高手出手一样,瞬间就找到了穴位。

我好奇地问:“师父,这找准穴位很难吧?”师父说,只要用心练,没什么难的。

真希望我也能早日这么厉害呀!
4. 遇到个病人说吃了药效果不太明显,师父一点也不着急,耐心地解释说这就像爬山,得一步一步来。

然后调整了药方,还宽慰病人要有信心。

哇,师父这耐心和淡定,太让人佩服了!
5. 今天跟着师父去采药,那感觉就像去寻宝一样刺激!师父能清楚地分辨各种草药,就像认识自己的老朋友。

我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草,忍不住问:“师父,您怎么都能记得呀?”师父哈哈大笑:“多看看就记住了呗!”真有趣呀!
6. 有个患者质疑中医的效果,师父也不生气,而是慢慢地给他讲解中医的神奇之处,那感觉就像在给学生上课。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中医师承跟师笔记1:中医师承的重要性与价值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学智慧和经验。

中医师承则是中医学传承的核心,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艺传承下去,确保中医学的传统不会失传,也为后来的中医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医师承的重要性与价值。

中医师承的重要性在于它保留了中医学的传统智慧和实践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和技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知识和经验需要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才能保证中医学的传统智慧不会丢失。

中医师承的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和师傅的指导,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中医学的理论,学习到更多的实践技巧和经验。

这些传统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中医学习者的临床能力和疾病诊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医师承还能够帮助中医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去不断学习和实践。

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者能够亲眼见证师傅的临床实践和治疗效果,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师傅的言传身教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医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培养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从而为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医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师承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于中医学习者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促进。

通过师徒相传的学习方式,中医学习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临床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治疗效果,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师徒关系还能够为中医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人脉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

师傅们通常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他们的认可和推荐对于中医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师徒相传的学习方式,中医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中医师承作为中医学传承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价值。

西学中跟师笔记治未病案例

西学中跟师笔记治未病案例

西学中跟师笔记治未病案例一、案例一:“压力山大”的上班族小张。

1. 初诊情况。

小张是个典型的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至少8小时。

他来找老师的时候,看起来疲惫不堪,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经常感觉头晕、乏力,而且睡眠质量超级差,晚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早上起来还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

老师先给他把了脉,脉象有点弦细。

然后看了看他的舌头,舌头红,苔薄白。

老师就问他:“你这工作压力是不是特别大呀?”小张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说:“那可不,天天有做不完的任务,还得看老板脸色。

”2. 老师的分析。

老师说:“你这就是典型的长期压力过大,耗伤了气血。

而且你老是坐着,气血运行不畅。

中医讲啊,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睡不好觉。

头晕乏力也是这个原因。

这就是还没病成啥大病,但是身体已经在报警了,这就是中医说的治未病的范畴。

要是现在不调整,以后可就容易出大问题咯。

”3. 治疗方案。

饮食调整:老师让小张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像红枣、桂圆之类的。

还给他写了个小食谱,让他早上可以煮红枣桂圆粥喝。

运动建议:告诉他不能老是坐着,每工作一个小时就得起来活动活动。

而且推荐他下班后去散散步,至少走个半小时。

老师还特别幽默地说:“你就把自己当成个小机器人,得时不时地给关节加点润滑油,走走就当给身体做保养啦。

”中药调理:给他开了个小方子,主要是一些养血安神的中药,像酸枣仁、柏子仁之类的,让他每天晚上睡觉前煎服。

4. 复诊效果。

过了两周,小张来复诊了。

他一进门就满脸笑容,说:“老师,您可太神了。

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头晕乏力的症状减轻了不少,晚上睡觉也踏实多了。

”老师又给他把了脉,脉象比之前平和了一些,舌头的颜色也没那么红了。

老师笑着说:“这就是身体开始慢慢调整过来了,不过你可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保持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案例二:爱喝冷饮的小美。

1. 初诊情况。

小美是个年轻的小姑娘,特别喜欢喝冷饮。

夏天的时候,一天能喝好几杯冰奶茶、冰咖啡。

来找老师的时候,她总是感觉肚子胀,有时候还隐隐作痛,尤其是吃了凉东西之后。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一、跟师初体验。

今天是规培跟师的第一天,心情那叫一个复杂,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

就像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世界,但又担心路上有陷阱。

见到我的带教老师,第一感觉就是靠谱!老师那沉稳的气质,就像一座大山,让人安心。

老师简单介绍了下科室的日常工作流程,哇塞,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超级复杂机器的操作手册,但我知道,我得一点点把它搞明白。

二、神奇的病例。

今天遇到了一个超有趣的病例。

患者是个大叔,进来的时候一脸痛苦,捂着肚子,嘴里还嘟囔着:“这肚子咋就跟有人在里面打架似的呢。

”老师开始询问病情,那细致程度就像侦探破案一样。

从大叔的饮食起居,到最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原来大叔前几天参加了个大聚餐,吃了不少海鲜和冰啤酒,然后就开始肚子疼了。

老师给大叔做了检查,一边检查还一边给我讲解。

他说:“你看,这个地方压痛明显,很可能是急性肠胃炎,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问题,像胆囊炎啥的,还得进一步检查。

”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推理剧,而老师就是那个睿智的主角。

三、手术观摩。

有幸跟着老师去观摩一台手术,那场面,真是震撼。

走进手术室,就感觉进入了一个特别神圣的地方,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

手术台上躺着一位患者,麻醉已经生效了,安静得像在睡觉。

老师和其他医生护士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团队。

老师拿着手术刀,那动作又稳又准,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雕刻家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老师一边手术一边给我解释:“这里啊,我们要小心,这周围都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就像在雷区里走路一样。

”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细节。

手术很成功,看着患者被推出手术室,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虽然我就只是在旁边看着,但也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拯救生命的战斗。

四、医患沟通的艺术。

今天看到老师和患者沟通病情,那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有个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很担心,老是问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之类的。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格式要求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格式要求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格式要求
1. 日期一定要写清楚呀!就像你记录每天的生活一样,这可是很重要的呢。

比如:“今天跟师学习,那可得把日期精确地写上,7 月 15 日,这多清晰呀!”
2. 师父说的每句话都要认真记录哦!这可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呀。

举个例子:“师父说了这个用药的小窍门,赶紧详细记录下来,哎呀,这可太重要了!”
3. 病症描述要详细具体呀,不能含糊!就像是给病症画一幅精准的画像一样。

比如说:“这个患者的症状,头疼是怎样的疼法,得细细地描述清楚呀,可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
4. 治疗方法要详细记载,这可是核心内容呀!就好比你记住了一个超级厉害的武功秘籍。

例如:“这种独特的针灸手法,怎么操作的,得明明白白地写下来呀!”
5. 自己的感悟和疑问也要写上呀,这是你成长的足迹呢!像这样:“我当时就有个疑问,为啥要用这种药呢,赶紧记下来问问师父。


6. 案例要完整,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有哦!就如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比如:“这个患者来的时候什么样,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啥,最后康复了没,都得完整记下来呀!”
7. 用药的剂量可不能记错呀,这是关键细节!不妨这样想:“这个药到底用了多少克,千万不能记错了啊,不然可就出大问题了!”
8. 跟师过程中的心情和收获也要写出来呢,这多有趣呀!比如:“今天跟师,学到了好多,心里那个高兴哟!”
9. 最后,别忘了把笔记整理得整洁干净呀,这样自己看起来也舒服呀。

就像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一样。

我觉得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真的太重要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髓,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呀!。

西学中学员跟师笔记(一)

西学中学员跟师笔记(一)

西学中学员跟师笔记(一)
西学中学员跟师笔记
了解西学中
•西学中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教育体系
•西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文化、艺术、身体等多方面的素养
跟师
•跟师是西学中教育中的一种传统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就是跟随老师学习
•学生需要先选择合适的老师,并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如何选择合适的老师
•寻找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老师
•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选择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老师,可以更快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跟师的注意事项
•尊重师傅,不要过分苛求或者无理取闹
•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学习
•不要做出过分的要求或者侵犯老师的利益
结语
跟师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提升自己的
能力和素养。

但是,在选择老师和跟师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才能让整个过程更加愉快和有效。

•在跟师的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
•跟师不仅是学习,也是人际交往和人生经验的积累
•跟师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人文精神,也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当代社会
参考资料
•《教育现代化的新视野:跟师知识与中华文化的结合》(赵宝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跟师做人,学好知识》(陈瑾芳著,华夏出版社,2019年)•《我跟师父学魔术:一个人的日本观察之旅》(尾道年光著,星星出版社,2018年)。

急诊跟师笔记

急诊跟师笔记

急诊跟师笔记
一、基本信息
跟师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指导医师:XXX医师
所在医院:XX医院急诊科
二、学习内容
1. 急诊科流程与设置
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接待患者、初步诊断、分流处理、紧急处理等。

急诊科的设备与药物:常见的急救设备与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急症的诊断与处理
急性胸痛:鉴别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病因,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性呼吸困难:鉴别心源性、肺源性等原因,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性意识障碍: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鉴别不同病因,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3. 急救技能培训
心肺复苏术(CPR):掌握正确的按压深度、频率和通气方法。

电除颤:了解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

止血与包扎:掌握不同部位的止血包扎技巧。

4. 紧急情况处理
心脏骤停:掌握初步急救措施和后续抢救流程。

休克:了解休克的原因及初步处理方法。

急性中毒:了解常见毒物的中毒表现及初步处理方法。

5. 团队协作与沟通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配合:如手术室、病房等。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如何稳定患者情绪,交代病情等。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急诊跟师学习,我对急诊科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需要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各种急症,对医师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

同时,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也至关重要,能够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增加信任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

规培跟师笔记范文一、跟师日期:[具体日期]二、跟师对象:[导师姓名]三、科室:[科室名称]# (一)今日见闻。

今天跟着导师在科室里转,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医疗“战场”,只不过这里没有硝烟,只有各种仪器的滴滴声和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

刚到科室,就看到导师被一群患者家属围着,那阵仗就像导师是超级英雄一样,大家都盼着他能给出神奇的解决方案。

导师呢,一脸淡定,不慌不忙地回答着各种问题,那专业又耐心的样子,让我暗暗佩服。

# (二)病例学习。

1. 病例一:“爱咳嗽的大爷”患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咳嗽得厉害,感觉他整个人都快被咳嗽“掏空”了。

导师开始询问病史,那问题是一个接一个,从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到咳嗽有没有痰,痰是什么颜色的,就像在破案一样细致。

我在旁边听着,心想这看病还真得是个“细节控”啊。

大爷说他咳嗽都快一个月了,之前自己吃了点止咳药,但是没啥效果。

导师皱了皱眉头,然后让大爷去做了胸部X光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导师指着片子跟我说:“你看,这里有点阴影,初步怀疑是肺部感染,但还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问题。

”然后导师又详细地给大爷解释了病情,还开了相应的药,叮嘱大爷要按时吃,有什么情况及时回来。

从这个病例里,我学到了对于长期咳嗽的患者,一定要全面询问病史,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而且要通过检查来准确判断病因。

2. 病例二:“肚子疼的大妈”这位大妈捂着肚子,表情很痛苦。

导师询问的时候,大妈说肚子疼了好几天了,一阵一阵的,还伴有恶心的症状。

导师先给大妈做了腹部的触诊,按了按不同的部位,一边按还一边问大妈疼不疼,疼得厉不厉害。

我当时就在想,这腹部触诊也是个技术活啊,得掌握好力度和位置。

导师根据大妈的症状和触诊结果,考虑可能是阑尾炎或者胃肠道的其他问题。

于是安排大妈做了血常规和腹部B超。

结果出来后,发现是阑尾炎,不过还不是很严重。

导师就给大妈安排了住院,准备做手术。

在和大妈家属沟通的时候,导师把手术的风险、注意事项等说得清清楚楚,家属听了也比较放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师笔记2——对经方发展案跟师笔记2——对经方发展案王某,男,43岁。

2011年4月17日初诊:半夜咳嗽,无痰,颈项疼痛,上午易乏,汗多,呃逆,不大便,饮水多,舌暗红齿痕苔白脉细弦缓。

桂枝赤芍制附子细辛枳实厚朴生大黄生苡仁。

7剂水冲服,这里用的都是免煎剂,常用量。

二诊:4月24日如约而至,诉便通腹畅,精神有好转,有觉得心下冷,背冷,舌暗苔白脉弦缓,改用苓桂术甘汤加鸡内金。

在病人的一堆主诉中,好像没有一个重点,本来病人也就是慕名过来调理的,每个好像症状也都不重,但病人确实存在的不舒服涉及到全身。

高老师抓住少阴阳明合病,用了麻附细辛汤合小承气汤,由于该病人汗多,仲景明言无汗麻黄剂,有汗桂枝剂,于是就把麻黄变成桂枝芍药,舌苔稍微偏多(舌苔白介于薄白和腻之间),加了一味薏苡仁利湿。

伤寒论在后世近两千年中,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叶天士在经方的基础上创了温病学说,其成就是无法取代的,少阴阳明合病,临床似不多见,本案高老师灵活地将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承气汤合方,有是证用是药,取得的疗效最能说明一切,无愧于高老师平日经常感慨地说经方要发展,不能死守,但要先继承。

跟师笔记3——治病当“先祛邪后扶正”跟师笔记3——治病当“先祛邪后扶正”刘某,男,15岁。

2010年11月7日:食后即便,有时腹痛,纳食尚可,体瘦,尿浊(食冷更甚),喜饮,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生苍术,厚朴,陈皮,鸡内金,桔梗,浙贝母,炙甘草。

7剂水冲服。

“食后即便,有时肚子疼,身体瘦”,脾虚;“越冷小便越浑浊”,阳气虚;加上舌苔薄白,好像可以上理中汤治脾胃之虚寒,但又问到病人好喝水,因为典型的太阴的中焦虚寒是不爱喝水的。

不爱喝水用平胃散加干姜或者理中汤就行;但能喝水,喜饮提示肺家有热,直接反对用上方,故先用平胃散运脾,加上桔梗、浙贝母清上焦热,必须先把这点热给解决了,考虑到该患者身体瘦,加了鸡内金健脾。

该病人之后一直也未出现,也许好了,也许觉得效果不理想就不坚持了,在这里不影响,只想谈谈高老师的治病思路。

该病人再诊时待上焦邪清利的差不多了,会渐渐把参加上,即用上理中汤,如果在一诊时把理中汤用上,再加清上焦的药,也许疗效很好,但是会留邪,导致该病反复发作,该祛邪时还是要先祛邪的,原则上扶正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把邪给控制了,“先祛邪后扶正”,一旦治好了,可能不容易反复,这是治病的理念。

同样的理念,对于其中太阴病主方张仲景明明说的是四逆辈,后人却把理中丸放到四逆辈里了,高老师却有不同的见解,其认为四逆和理中差别就在于人参这味补药的有无。

太阴虚寒证,可用四逆,但不一定能用理中,如果有邪存在会把邪引入里,延长治疗时间,而四逆汤为祛邪之方,该用则用,无此顾虑。

至于四逆辈怎么成为祛邪方?以及高老师解读的伤寒论是一本以外感立论之书,其中的方剂都是在祛邪理论下诞生的,外感和内伤到底有何差别?欲知详情,敬请关注高老师五月底将赴北京在“第二届全国经方论坛暨经方应用高级研修班”上的精彩讲解。

跟师笔记4——治感冒“执持与圆活”案跟师笔记4——治感冒“执持与圆活”案和某,女,35岁。

2011年4月17日初诊。

患者恶寒,头痛,咽痛,涕多(黄、白)2天,偶咳,舌红苔白脉弦缓。

羌活,防风,柴胡,黄芩,连翘,牛蒡子,桔梗,银花,生甘草。

4剂水冲服。

看到高老师出了该方,很是不解,九味羌活汤与小柴胡汤与银翘散的合方?为什么这么合,怎么取舍?高老师是从哪里得来的灵感,使得他一改往日的作风?该方学自何绍奇的经验,把常用治感冒方子的前两味药取过来组成一张治杂七杂八的感冒的方子效果特好,我取了九味羌活汤中羌活防风,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银翘散里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四个对药,高老师如是说。

该病适用范围:辨证像伤寒又像温病,有寒有热,有表有里,发汗、泻下都不行,单用任何一个都不行,于是把适合的每张方子的君臣药拿过来,合成一张方子。

后翻开何绍奇的这篇文章一探究竟。

何老认为叶天士之前所倡之辛凉法皆苦寒、甘寒与辛温药的配合;至叶氏始创辛凉、微苦、微辛之品,清轻灵动,至吴鞠通大畅辛凉解表之说,力辟“以温治温”之非,影响及医人皆以为温病不可以用温药;直至近几十年涌现出一批新型的辛凉解表方,与金代、明代的辛凉方相近,即辛温解表药加苦寒药,无论解表、清热,两方面作用都很强,也不拘于伤寒、温病,剂量也不再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羌活一般用9-15克,板蓝根用15-30克。

同时他也透露了自己治疗外感初起,症见恶寒、身痛、高热不退,口渴、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者,尝取败毒散之荆芥、防风,竹叶石膏汤之竹叶、石膏,小柴胡汤之柴胡、黄芩,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差不多1-2剂即可退热,屡经运用,故敢为读者告,并自谓此方虽杂凑而成,但亦得金元之余绪,名之为“辛凉解表方”,亦无不可。

盖辛者,辛以解表;凉着,凉以泄热也。

古人留下来的方子是法不是方,包括方剂里的方子代表的都是一个法,我们学会记住这张方子最终的目的是要学会这种法而不是记住这张方,治病落实到最后能谨守的只是法,有了这个法可以随便组方。

朱丹溪身为金元名医,但自己写的书里只留下的两个方,还是以举例的形式出来的。

有的医家记的方子特多,但是大部分医家记的方子都是有限的,他选用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方剂,成就了他对这部分临床组方的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拿有限的方子都可以成为一代名医。

临床很多医家开出来的方是一个法,而不一定是原方,不一定要用原方里的药,很多古代医家都是这么认识的。

当然临床上有的大医绝大部分用的是成方,有的大医一辈子绝大部分用的是自己的方子,这两种医生在临床上都有可能达到很高的造诣,这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即便用成方的医家仍用的是法,在法的指导下选的成方而已,不可能只记方不记法。

因此,当我们学一个方剂学到一定程度时,一定要从方跳到法上,法的境界要比方的境界高,方是不可以执的,法也是不可以执的,临床上没有那么标准的东西随时拿来使用,面对任何一个病人需要医生临时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处方,医生的每张处方就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几乎是不可以重复的,高老师治感冒亦是,心中已无固定成方,惟有一个个法,加之坚实的中药底子,能灵活取舍来组方,曾见老冯同学统计了高老师近百个感冒发烧方,但没有一个方药是完全相同的。

在此,高老师采金元余绪及何老的治法,辛以解表,凉以泄热,自己组方,未用大剂辛温药及苦寒药,同时照顾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真活学活用的典范!本案患者吃完药后没再来,我们能做的最后猜想就是好了,如果不好她肯定还会再来调理的(毕竟这些患者都是比较相信高大夫的),并且我们也应该相信何绍奇大师。

跟师笔记5——五苓散治牙痛案跟师笔记5——五苓散治牙痛案牙痛一证,多为风火肾虚。

胃以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故实证多属阳明风火。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虚证多属肾虚火炎,清胃散、六味地黄汤、知知柏地黄汤为常用之方。

这些都是书本上的常,但在复杂多变的临床上,用常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见到的多是变。

在高老师的《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中也提到了一些变,如《张氏医通》中用桃核承气汤治阳明蓄血之龋齿数年不愈者;肾经虚而牙痛者,八味丸加细辛;《增评刘选四家医案》中阳明阴伤之牙痛增液汤加减,真乃大开眼界。

今见高老师治一五苓散治牙痛医案,疗效大好,与大家共同分享。

刘某,男,50岁。

2011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主诉牙痛4天,双下肢乏力数年,有时晚上手麻,纳食一般,大便干,3-4日1行,口干多饮,舌暗红苔白脉弦。

方用:茯苓1包猪苓1包泽泻2包肉桂1包生白术1包鸡内金包5剂。

2011年4月25日复诊牙痛止,因头屡起疖肿,下肢乏力,用滋肾丸加减调理;今日因大便欠爽,继用上方加减。

高老师始终认为,治病首当恢复全身气血津液的正常升降出入。

本案正是抓住了口干多饮、大便干之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故先用五苓散恢复全身的津液代谢和循行,尽管从整体上来看该患者存在着肾虚火炎之病机,但首先恢复水液代谢的正常,不治牙痛而痛自止,再事调理,则缩短疗程,也正符合了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病原则。

本案如呆守“治病”或套用专病专方,想要取得如此的疗效也难。

正如高老师所说,尽管很少有人能像叶天士那样活泼泼地从伤寒中走出温病,但中医的特点决定了中医临床必须“活泼泼地”,任何扼杀中医灵性的所谓“规矩”的东西都会扼杀中医的临床。

八股式的、教条式的文字有助于中医入门时的学习,但无益于临床水平的提高。

跟师笔记6——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本贴收到1朵鲜花跟师笔记6——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过敏性鼻炎高老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摸索,最终走到了六经辨证上,认为过敏性鼻炎大多属于寒证、实证,治疗以温经散寒为主,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临床疗效满意,今选用一则案例说明。

史某,男,35岁2009年8月2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又发(已发3年),出现鼻痒、清涕、喷嚏、目痒,咽痒、鼻塞,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细缓。

检查:鼻窦CT片示:鼻甲肥大。

治疗:生麻黄,细辛,制附子,僵蚕,蝉衣,葶苈子,车前子,荜茇。

4剂水冲服。

2009年9月3日症减,舌暗红苔黄白脉细缓。

上方加益母草。

2009年9月13日症基本无,偶有目痒,首方加茜草。

至第二年8月发作时又来,得知上次服药后症状得以控制,一年安稳,至今年8月15日又发作,同样用了麻附细辛汤加减。

按:高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属虚实夹杂,补虚泻实都需兼顾,但发作时则以祛邪为主,强调泻实,补益反而会助长邪势,使病情得不得控制。

每到秋季,呼吸道疾病就会增多,与肺主秋相关,秋季多燥,燥易伤肺,故肺病之人又多,常法经常无效,久治不愈者,病人多感觉很冤,怎么我的鼻炎用了那么多的药却老也治不好?高老师常和病人耐心解释,这种鼻炎不是炎症引起的,故吃常规的消炎药,输液均无效,最有效的就是吃抗过敏药,但多吃也有副作用,权衡利弊,选择中医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病人也会说我也吃了中药,还是经常复发。

对,这就是这个病难治的地方,我们无法让过敏性的疾病不再复发。

但病人痛苦异常,首先需要医生解决的就是缓解症状,有时可以使用非特异性疗法——小剂量激素局部注射来缓解病人痛苦,同时配合中药治疗。

对于季节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满意,也可以用于常年性发作季节加重。

寒邪自古是影响人类为患的一大诱因,各种寒邪引起的外感内伤病因都可以导致人类遭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过敏性鼻炎亦是,有深伏在内的寒邪为患之宿根。

外因无法预防,体质改变能难,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故高老师在治疗这类病人时总是告诫病人不要吃性凉的食物,特别是雪糕和梨等。

至少在目前,这确实算是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

当过敏性的病变由鼻子往下面发展即出现咳嗽(不典型哮喘)时,三拗汤、小青龙汤、定喘汤、苓甘五味姜辛剂,则随宜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