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赏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一):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
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
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
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仅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我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
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明白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忙我们理解作曲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这么小就被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欢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17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我该怎样办?”等等。
食指作品《命运》的诗歌赏析性
食指作品《命运》的诗歌赏析性
《命运》是一首宏大而又胸怀天下的诗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色调
朦胧却博大深远的精神。
这首诗有着流畅的篇章,从抽象到具体,展
示出深厚的思想内涵。
诗人把苍茫的命运比作一座孤独的山岗,顶着
的速水,让山下的枯松隐现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把惨淡的生命比作一
朵稀疏的草花,可知它无望的耐烦守候;把年轮奔流比作焚毁了记忆
的火柴烧煮,把人生反复比作没有止境的滚滚淤泥。
在这幅形象之中,诗人展现出智慧的深度,藉此让读者体会到思考命运曲折路途时,必
定得到智慧的种子。
上述形象还传达出诗人坚持不懈、从容接受命运的精神。
诗人说断桥
落水的鱼在四方游荡,明白的是要表达的意思是一切的事物一定要经
历时间的变迁,任何困难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
以及最后他给出的建议,坚持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一个带着梦想的远方”。
此外,文字的表达方式也显得弥足珍贵。
文章一开始从虚拟状态展开,穿梭宇宙,创造诗情画意,随后又把场景细化到人物,夹杂淡淡情怀,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磨难的理解与克服,赋予同时充满思考。
总之,《命运》是一首充满未知、挑战、信念和希望的诗歌,它通过
优美的文字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得以完美表达,令人佩服诗人的智慧与
情操,更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重拾坚定的信念。
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
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
乐曲的开头个4个FF音符更是形象印证了“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这一说法。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结构精炼、简洁, 一气呵成, 是十分完整的统一体。
“命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 快板; 第二乐章为歌同谣式曲体, 慢板; 第三乐章为舞曲或诙谐曲, 快板; 第四乐章为回旋曲体, 快板。
第一乐章开头的“命运在敲门”的四个音。
FF之强度震撼人心!不难想象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完全耳聋的贝多芬徘徊在命运与希望、现实与理想的斗争中,我想,这构成了第一乐章感情展开的主线,就正如他心中呐喊的声音——“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二乐章同第一乐章的悲剧感觉全然不同,这好像是一首抒情诗。
在这一乐章中,平和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同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轮番交错,犹疑不定。
转化为他坚定的决心。
第三乐章为快板的诙谐曲,强烈的斗争情绪逐步上升。
交错式的音符对比强烈。
第四乐章中爆发出了最绚烂的光辉。
最后在急板的速度中展现了英雄的凯旋与胜利的欢腾。
第五交响曲的斗争主题原是启蒙运动时期悲剧的典型。
但贝多芬改革这个传统的主题,加以新的处理,使人的意志付诸行动。
从他的交响曲中,我们不难读到,人的胜利是靠与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
而恰恰,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
但是贝多芬又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他迫不及待的想去建立功勋。
这仿佛就像一位英雄试图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
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我想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整个发展历程。
因此,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一、作品体裁简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合奏体裁是交响曲.二、作品创作背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
《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
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
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那时,他已写过“海利根遗书”,他的耳聋已完全失去治愈的希望。
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成了加伦堡伯爵夫人。
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死亡。
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
”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展开了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
《命运》的第一乐章是在《第四交响曲》创作以前就已经写好的,后面三个乐章则是在1807-1808年之间完成的。
三、作者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祖籍荷兰(也有传说是波兰的),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
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
终生未婚。
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他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提起命运交响曲我们不得不首先了解他的创作背景: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那时,他已写过“海利根遗书”,他的耳聋已完全失去治愈的希望。
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成了加伦堡伯爵夫人。
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死亡。
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
”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展开了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尚未写完,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已开始动笔。
1807年《命运》完成并出版之前,活泼浪漫的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已在一年前上演,同场首演的还有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为钢琴、合唱与乐队写的幻想曲。
在此期间,完成的著名作品还有: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俄罗斯弦乐四重奏三部,贝多芬自己钟爱的唯一一部歌剧《菲黛里奥》和三种《莱奥诺拉序曲》,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世界小提琴经典作品),C大调弥撒曲。
等等。
所有这些作品都堪称是皇皇巨著,每一部后来都成为垂世之作。
这是贝多芬留给全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
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就是主部主题。
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赏析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赏析摘要:《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人生中最低谷的时期创作,却将贝多芬推入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本文将从这部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结构,以及演奏所传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贝多芬命运结构赏析前言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伯恩,同时,也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
他祖父是科隆选侯的宫廷歌手和乐长,父亲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因此,他父亲也很希望他走上音乐的道路,甚至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贝多芬在他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强迫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公开表演。
父亲为了实现他对儿子的期望,聘请管风琴师 C.G.内费做指导,贝多芬也因此开始学习巴赫等德国大师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真正认识到了德国的民族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贝多芬的一生,可谓是饱受痛苦,甚至可以说,怎一个“悲”字了得。
四岁时开始,就受到父亲魔鬼式的训练,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烂漫。
1787年在维也纳,遇到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偶像,莫扎特。
他在大键琴上演奏了一会后,向偶像莫扎特要了个主旋律进行即兴演奏,这次的演奏很成功,莫扎特也听得兴致勃勃,并当场对其他地音乐对这个新人大加赞赏:“这个年轻人有一天会在世界哈桑留下英名。
”后来,也应了莫扎他所言,贝多芬很快就成名了。
本以为是先苦后甜,在童年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贝多芬应该享受下一丝甜意,可是悲剧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在贝多芬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耳朵却在慢慢的变聋。
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没有耳朵的音乐家,就像离开水的鱼。
谁会去听他的作品,但是贝多芬没有像命运屈服,在自己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正如他这首曲子表达的意思一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本文将着重分析他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创作及演奏。
一、创作背景1804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完成,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五交响曲赏析
第五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一首充满激情、力量和独立精神的乐曲,被认为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首交响曲不仅展示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也反映了他在面临耳聋和人生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804年至1808年期间,是他在创作成熟期的杰出代表。
这首交响曲以它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音乐语言,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在《第五交响曲》中,贝多芬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将听众带入一个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音乐世界。
他巧妙地运用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元素,如奏鸣曲式和动机发展,同时又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创新的手法,使这首交响曲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第五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乐章是
整部交响曲的核心,以一个强烈的动机开始,这个动机被贝多芬称为“命运的敲门声”。
这个动机在乐曲中反复出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章是柔板,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沉思。
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明快而有力。
第四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以壮丽的胜利结束。
在《第五交响曲》中,贝多芬通过音乐表达了他对命运的看法。
他认为命运是无法逃避的,但人类可以通过勇敢地面对命运来获得自由和胜利。
这种对命运的抗争精神是贝多芬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作品,通过音乐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这首交响曲不仅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的创作背景介绍与音乐赏析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的创作背景介绍与音乐赏析摘要: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创作于1805~1808年间,与他完成《第三交响乐“英雄”》间隔4年。
在这4年中,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方面的天赋逐渐展露,对交响乐乐思的编写,也趋近成熟。
在《第五交响乐“命运”》诞生之初,正是贝多芬音乐创作“黄金期”的开端,同时也是他的双耳开始病变、身体状态每况日下的艰难时刻。
但是,病痛的折磨非但没能打倒他,甚至助长了他的意志!贝多芬说出了那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他与“命运”缠斗不休,以惊人意志力和创作天赋,谱写出气势恢宏、感人至深的“命运”!关键字:《第五交响乐“命运”》贝多芬人类赞歌创作1805~1808年间的《第五交响乐“命运”》的时候,正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他的双耳开始病变、身体状态每况日下的艰难时刻。
但是,贝多芬在身体和心灵遭受重创的时刻,仍然坚强不屈,说出那句嘹亮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自29岁逐渐失去听力开始,他与残酷的命运缠斗不休,以惊人意志力和创作天赋,谱写出气势恢宏、感人至深的《命运》!一、作曲家生平介绍想要了解《命运》创作的故事,还哦需要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
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受到身为宫廷男低音歌手的父亲约翰的严厉教导,贝多芬追随当时在邻国奥地利维也纳声名大噪的、被世人称作“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步伐,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及作曲。
当时贝多芬“被迫”学习音乐,是因为父亲在宫廷乐队中的才能不够出众,基本处于“随时被停职”的状态,为继承家业和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
1787年3月,贝多芬和父亲的关系日渐恶化,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故乡,只身前往维也纳,专心致志地向莫扎特学习音乐。
身处异乡,无依无靠,贝多芬只能靠教钢琴课、跑“音乐沙龙”和为贵族作曲维持生存(尽管他本人向来不喜欢教学)。
后来,在某次贵族音乐沙龙上,贝多芬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他的“童年偶像”莫扎特,在沙龙演出中,他的即兴演奏令莫扎特赞叹不已,莫扎特面对维也纳古典音乐圈的各位大师,盛赞:“请大家注意这位年轻人,他不久将扬名世界!”在莫扎特的鼎力支持下,贝多芬历经磨难,终于正式“出道”维也纳古典音乐圈。
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摘要: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出生在德国的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一生的重要代表作有: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2部弥撒曲等等。
关键词:赏析;音乐;第五交响曲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88-01作为一名真诚而又独创性的艺术家,他亦把自己所谓宫廷艺术家的传统社会地位改变为自由艺术家的身份,从而确立了适应新时代艺术的新立场。
他尊重人类精神的高贵,深刻,温暖,柔和,美丽和伟大,试图将这些在音乐创造中表现出来,所以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文主义者,是音乐文化中的“普罗米修斯”。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804—1807年,并于1808年12月22日由他亲自指挥首演于维也纳皇家剧院。
一提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声音,这就是著名的“命运的叩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活中的苦难,障碍,矛盾,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但是一个人应该是使命运顺从他自己的意志,他应该成为生活和命运的主人,也可以认为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通过斗争争取自由,希望摆脱苦难掌握自身命运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共分4个乐章,四个乐章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它们被那个“著名的命运主题”贯穿为一体。
不朽的命运主题——一个由4个音构成的简短有力的音调在全曲一开始便轰然而鸣,这是全曲的核心动机。
第一乐章: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快板,第一主题开门见山地推出主题—命运的叩门,命运动机支配着整个乐章的发展,声音冷峻威严,顽强甚至凶险,它环绕在四周不时降临,强调悲剧性因素,鲜明的力度对比,紧张的和声,活跃的进行造成一种惊慌不安的情绪,扣人心弦。
第二主题一支歌唱性的抒情旋律温和舒缓的出来,命运动机在低音部顽强出现,它不断的重复,调性不断的转换,力度不断增长,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与第一主题展开激烈抗争,它的乐段全奏的方式,减少和弦的和声,音响力度最强音和“命运动机”的反复,形成了这一乐段的高潮,但是命运的黑暗势力相当大,英雄要取得斗争胜利的道路很漫长而艰巨,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最新-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范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一):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
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
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
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仅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我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
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明白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忙我们理解作曲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这么小就被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欢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17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我该怎样办?;等等。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艺术剧情片音乐贝多芬钢琴家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快板作曲家文艺电影战争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第1篇:这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是贝多芬应对严酷的命运绝不屈服的顽强精神和勇猛的斗志。
贝多芬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隐忍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十一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交响曲》所表现出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能感受到期望的力量,这就是人士的动力。
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片段1)。
经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片段2)。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变奏曲。
第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片段3)。
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的信心和勇气(片段4)。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
诙谐曲形式。
在这一乐章中,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片段5),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段(片段6),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第四乐章。
《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赏析
《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赏析江苏省南京市大厂区晓山路南化一中杨雪莲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一、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二、德彪西《水中倒影》三、韩中才呼延焦凯《丝路花雨》选曲《飞天仙子》《反弹琵琶》教学目的:1、通过三个不同时期(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代时期)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
2、从音乐的基本要素着手,重点从作品的音乐性来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赏析教学难点:学生内心感受音乐,把握乐曲所表达的情绪以及音乐所带来的旋律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运用PowerPoint、Cakewalk软件的自制课件)、CD碟,磁带,钢琴、挂图等。
[教学过程]:2、重点讲解《命运》交响曲的曲式(主讲呈示部),以及各个部分所表达的情绪3、展示奏鸣曲式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连副结部接部束主主题部题部(出示每个片段的谱例和音乐片段,分段地仔细地欣赏,并再次理解贝多芬音乐给人的激昂的、不畏的力量。
)4、总结: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是古典主义时期,他的作品的特点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博让学生在片段欣赏和讲解中再次加深贝多芬音乐的情绪给人的力量。
片段的谱例和音乐片段,运用Cakewalk软件比较直观地将声音和旋律展示起来!欣赏《反弹琵琶》5、放录音《反弹琵琶》并展示谱例6、比较欣赏:该段旋律与《飞天仙子》有相似的地方吗?作曲家又是从音乐的哪方面着手,来描绘英娘边弹边舞?(这段音乐在优美、典雅的基调上增加了激情的动感,速度比《飞天仙子》稍快了一点。
)7、学生实践:齐声用“a”演唱该旋律,边唱边画出旋律线来,并找一同学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演唱旋律,让学生自我体现出音乐的旋律美感,在各自不同的认识中进一步接触音乐的一些基本要素对音乐情绪的表达!。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赏析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赏析来源:姿格⽹综合发布时间:2009-01-07 我要评论( 0)c⼩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
本曲声望之⾼,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最富于哲理性和戏剧性的作品之⼀,早在1804年《第三交响曲》脱稿之际,贝多芬就已构思创作了,只是他改变计划先完成了《第四交响曲》。
1807年《第五交响曲》总谱出版。
1808年12⽉22⽇在维也纳皇家剧院由贝多芬指挥⾸次演出了第五、第六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是《第三交响曲》之后⼜⼀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
贝多芬称第⼀乐章主题是“命运在敲门”,因此后⼈称之为《命运交响曲》。
“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令⼈窒息的德国封建社会,贝多芬揭⽰的“通过⽃争,达到胜利”,是指从⿊暗到光明,从与苦难“命运”抗争和与封建势⼒博⽃,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它的结构严谨、完整,⼿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动。
作为⼀部英雄性交响曲来说,它的⽭盾冲突、情绪对置及紧张的戏剧性,⽐以前的作品更集中、更统⼀、更尖锐。
各乐章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全曲情绪激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
这种浑然⼀体的雄伟⽓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有⼈曾经说过:“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中成为巨⼈的。
”《第五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乐章热情的快板,2/4拍⼦、奏鸣曲式。
这⼀乐章展⽰了⼀幅⽃争的场⾯,⾳乐象征着⼈民的⼒量如洪流般以排⼭倒海之势,向⿊暗势⼒发起猛烈的冲击。
乐曲⼀开始出现的强有⼒的富有动⼒性的四个⾳,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型,这就是主部主题。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乐章的开头,便写下⼀句引⼈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被引⽤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的标题。
作品的这⼀主题贯穿全曲,使⼈感受到⼀种⽆可⾔喻的感动与震撼。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赏析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赏析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称为“命运”,它以震撼的艺术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思考。
这
部作品诉说的是一个节奏与波澜不惊的故事,把乐曲定在憧憬、追求、改变与融合等概念
围绕,呈现出一种活跃而又必然的主题理念:“改变就是生命的本质”。
第一乐章开篇,黑暗的弦乐声中,贝多芬的魔术挥洒而出,它将开头的一小节弦乐紧
紧地卷住主题,决定了曲调未来的方向。
正反对比,坚定有韵地持续来临,乐句铺展开来,湛蓝空间被色彩给渲染,一波又一波地按就着节奏前进,产生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接着,一抹温柔,安详的乐子缓缓而起,此息彼伏,交替进行,缓慢而温暖的乐声反复,构
成一种婉柔细腻的旋律,揭示“命运”的宝贵信息。
之后,跳跃的节拍使乐曲达到高潮。
乐曲中的高抑低放,明暗对比,以及弦乐与木管
穿梭的和声,碎片化的旋律散播它们的多样性,带来一股豪迈之声,奏响了木鱼的呼唤,
宣告弥漫的坚定意志,然后又转入“吉他”,用柔和婉转的旋律诉说着乐曲坚忍不拔的一面。
最后,乐曲回归开始时那样,以柔和而有力的结束,给人以一种新生、宽慰之感。
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向人们探讨了自我改变与前行的主题,反映出本质上
的持续变革,以及循序渐进、不断拥抱改变的勇气。
它巧妙地将明暗融合,将风骚与谦逊
自由、和谐地穿越,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是朝着不惧改变的方向,在激流中勇敢前行,建
立属于自己的世界,留下自己的美好。
命运现代文阅读答案6篇
命运现代文阅读答案命运现代文阅读答案6篇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命运现代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命运现代文阅读答案1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
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
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
“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
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
”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
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
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
”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交响曲《命运》赏析
交响曲《命运》赏析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其中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也正是由于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贝多芬被也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c小调命运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
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
那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贝多芬创作他的意图又在哪里呢?那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好在,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
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
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命运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
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就是主部主题。
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宏伟而又辉煌,同第一乐章形成了对比。
它体现了人们的感情世界,战斗后的静思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互相交错,最后转化为坚定的决心。
第三乐章用复三部曲式写成,在调性上,回到了动荡不安的情绪,像是艰苦的斗争还在继续,它是通向第四乐章的过渡和转换。
规模宏大的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
整部作品所表现的出现英雄在战场上与命运搏杀的一幅场景。
也正是通过不同的乐器之间的转换使整个拼杀的场景出现在我们面前,庞大的尾声,响起了C大调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8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一):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
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
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
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仅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我的脚下。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
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明白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感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忙我们理解作曲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
贝多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这么小就被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欢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17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我该怎样办?”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运》交响曲赏析
1.作者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代表作有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2.作品背景
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
在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
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但生活的磨练使他越来越坚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曲》。
3.思想内容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展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激烈斗争和获得灵魂自由的胜利欢悦。
虽然贝多芬创作这部交响曲时,个人遭遇到许多苦难,但是他的音乐追求的却是人类的欢乐。
他不以一己之悲欢,局限自己的创作,因此,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崇高精神。
从“通过苦难的欢乐”之中,它揭示出人类精神历程的艰难和战胜苦难的崇高之美。
第五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四个乐章不仅是顺理成章而且还被那个著名的“命运主题”贾成一体。
贝多芬所说的“命运”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天命”或“天数”,这个命运是指人生的苦难和种种不幸。
而人应该战胜苦难,主宰自己的生活,达到人类光明的理想。
第一乐章开门见山地推出主题——“命运的敲门”第二乐章有如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
第三乐章是别开生面的谐谑曲,分为主部、中部和再现部。
最后,当胜利和欢乐的终曲响起时,它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最后的狂欢是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据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传记作者辛德勒的记述,他曾向贝多芬请教关于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主导动机的寓意,贝多芬回答说:“这是命运的叩门,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后来人们就称第五交响曲为“命运交响曲”。
4.风格特点
开场时命运的叩门大提琴的沉稳的音色响亮大气,振奋人心,把人们从浑浑噩噩的处事状态惊醒,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辗转沉思,圆号带着那命运的叩门声再次闯入,但是这次已不是低沉的暗示,而是响亮威严,严峻地行进,具有进行曲的特征。
基本主题与命运动机轮流呈现,冲突更加明显。
最后,命运动机占了上风。
乐章的中部小号晦涩的小调式转成开朗的大调,精神为之一振,人间的欢乐形成不可遏制的力量。
5.审美感受
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潜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把人类心灵深处隐藏很深的某种东西启发出来了,使这个蒙昧已久的东西被唤醒,成为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格力量。
摆脱精神折磨的贝多芬在乐曲里表达出惊人的人格力量,假如我们自己在人生之路上遇到某种苦难或是遭到命运的捉弄,那么就请去追寻一下贝多芬
第五交响曲里展现的精神境界吧!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的,人生的意义比我们身边的一切都伟大得多。
这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的。
不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自然产生一种新的敬仰和感叹,只要世界上还有音乐在,它就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6.认识教育
我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
总以为音乐可以表达所有,带来快乐。
远离烦恼,很高兴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能有音乐鉴赏课,让我知道了以前所不了解的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文学修养上面带给自己很大的提高,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
但是我也是一个爱唱的学生,记得以前老师也说过这样的话,希望学校把想唱的和想听的学生分开来上课,这样会各得其所,但是能不能还是另一回事呢。
每一次听到老师在带领我们学唱时我总是那么的认真和仔细,但是只是针对学唱,可能在赏析方面我做的还是不够好,还有很多我没有掌握的,但是我是打心里喜欢,老师也是很专业的,交给我们的知识也很广泛。
认识了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更了解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
才知道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是这样的可以让人自在舒服。
曾经我也幻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那种专业歌手一样站在舞台上给下面的人演唱我的歌声,希望带给他们快乐。
但是很多原因我没有能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只能是自己在私下里瞎唱唱。
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自己是真的是对音乐的知识的意境还所知甚少,想说一句老师谢谢你,虽然可能俗气了一点,但是是真心的感谢。
当然或许有些同学可能不喜欢这门课或者是老师您,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就像音乐,不会有最美的声音,没有一种声音是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感觉好听的,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的声音和一定数量的听众,音乐才显得丰富和多彩。
正如我们这些求学的学生一样,有自己喜欢的,有自己不喜欢的。
在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我想我们可能会学的更好。
真的很希望能多学习一些音乐的听赏和学唱的知识,可能下学期就没有这门课程了,但是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感受他们。
我想,多学一点知识没有什么不好的,不管是什么方面的。
最后,谢谢老师这一学期来多我们的培养和教育。
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