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诗源于绝望的爱:《叶芝诗选》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诗源于绝望的爱:《叶芝诗选》读后感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叶芝

1865年6月13日,爱尔兰著名诗人、戏剧家、散文家叶芝诞生在都柏林一个画师家庭。57年后,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瑞典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诗人。

叶芝作为一位诗人,不仅伟大,而且令人着迷。从照片上看,他显得俊逸而又深沉,没有一点刺目的地方。尤其那双眼睛,既像孩

子又像老人,兼具学者的风采。艾略特称叶芝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一点也没不过分。他几乎没有失败的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家族中,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深入人心,具备永久魅力。而叶芝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一位他挚爱一生的女人,他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所有的诗,都献给毛特〃岗”。上面那首脍炙人口的《头发白了》,即是叶芝为毛特〃岗而作,然而这首诗并非他的最高成就,就好像李白的《静夜思》虽流传甚广,却并不能代表其最高成就一样。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毛特〃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毛特〃冈不仅美貌非凡,而且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去,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

叶芝对毛特〃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叶芝这样描述他第一次见到毛特〃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这次相见,是叶芝一生最奇妙的美梦和最可怕的噩梦。

毛特〃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写给他的一封信,以为她的信中有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的跑去第一次向毛特〃冈求婚。此后毛特〃冈拒绝了叶芝无数次的追求。1917年,叶芝最后一次向毛特〃岗求婚失败后,他的挚友格雷戈里夫人鼓励他继续下去时,叶芝回答道:“不,我已筋疲力尽了,我不想再做任何努力了。”这个时候,离他在苹果花下对毛特〃岗的一见钟情已经过去了28年,叶芝本人已经是52岁了。其后几个月,他做了一次

爱屋其乌的挣扎——向毛特〃冈的女儿,伊索德〃岗求婚,同样被拒绝。就在同一年的年底,他娶了早年认识的、一直仰慕他的英国女人乔治〃海德里斯。这位妻子后来为叶芝生养了一儿一女。

伟大的诗源于绝望的爱。在数十年的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毛特〃岗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当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白鸟》、《和解》、《反对无价值的称赞》……都是叶芝为毛特〃岗写下的名篇。

叶芝和毛特〃岗,是世界文学史上文学伟人与其缪斯之间的无数个故事中最苦涩的一个。由于叶芝悲惨的情感遭遇以及非凡的文学成就,使得这个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毛特〃冈,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居然不识抬举冥顽不化到这样一个地步。然而,当我们站到毛特〃岗的角度考虑,就会明白,她其实并没有义务一定要嫁给一个深爱她的人,哪怕那个人是伟大的诗人。事实上,毛特〃岗不仅不爱他,相反地,她对他非常的蔑视,她曾经这样评价叶芝:他是个女人气十足的男子。1939年,毛特〃岗最后一次拒绝了叶芝。这一年的1月28日,叶芝在法国逝世,他临死前的愿望是毛特〃岗能够出现在他的葬礼上。然而她并未前去。她把她的拒绝坚持到了极点和终点。

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之一是,全世界的人都给了你青眼,而你最在乎的那个人给你的却恰恰是白眼。上帝的安排是如此的残忍和不合理――也许,毛特〃岗就是上帝本人的化身:她的无情,使叶芝深

陷在爱情无望的痛苦与不幸中,书诸于笔下,就是一首又一首光芒四射的诗歌。她的每一次拒绝,都给诗人带来一次升华,最终将诗人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成为了诗国的诸王之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