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北师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精品练习(附答案).

(新)北师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精品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1.一跳伞运发动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 B.可能下降 C.一定静止 D.可能上升2.以下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拉长的弹簧B.跳伞运发动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C.正在进站的火车D.运发动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3.如以下图,为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假设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示,将运发动跑步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发动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发动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见,运发动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 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4.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走了30千米,乙走了25千米,走得较快的是〔〕A.甲 B.乙 C.快慢相同 D.不能判断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以下图.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6.如以以下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7.在2022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以下图。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8.〔3分〕肖峰穿轮滑鞋以6m/s的速度匀速滑上一个斜面,经过10s到达斜面顶端;立即又以12m/s的速度从斜面顶端沿原路返回,肖峰在上、下斜面的全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3.75m/sB.6.25m/sC.8m/sD.9m/s二、填空题9.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方案,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m。

(北师大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球做变速运动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2.小红和小明坐在了停在站台上的G103次列车,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辆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分02济南西09:3209:341小时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时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桥12:45终点站4小时45分1318千米A.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C.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慢D.全程的平均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速度快3.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s内通过了35m的路程,则该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3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乙在甲前方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D.5s时,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5.甲、乙两同学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同学比乙同学超前10m到达终点。

如果让甲同学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乙同学从原起跑线往前走10m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甲同学先到B.乙同学先到C.两人同时到D.不能确定6.绍基学校校园内主干道上有图所示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A.发出声音要求在5分贝以下B.限速5m/sC.限速5m/min D.限速5km/h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8.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C.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D.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9.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 A>v BB.在30s~40s内,两车速度v A>v B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10.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s~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平均速度是2.5m/s 11.下别各种说法中的有关数据,与实际基本相符的是()A.学校升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几分钟B.短跑运动员的速度34km/hC.教室的长度大约25dm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B.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C.物体的运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就越大D.一个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个物体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13.如图甲,物体的长是______cm;如图乙,机械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如图丙所示,黑色部分表示测温物质,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期末复习题及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期末复习题及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期末复习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大型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C.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大型加油机是静止的;D.选地面为参照物,大型加油机是静止的。

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心情激动B. 铁生锈了C. 五四运动D. 太阳升上了天空4.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蜡烛燃烧B. 电梯上升C. 汽车行驶D. 运动员跑步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甲和丁B. 甲和丙C. 甲和乙D. 乙和丁6.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8.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各运动8m,所用时间相差___________s。

9.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各运动8米,所用时间相差___秒。

10.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1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________。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

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三、实验题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cm/s.(2)物块做 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 cm.1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练习题及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练习题及解析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2.(2015•恩施州)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 站台在向东运动B. 站台在向西运动C. 乘警在向东运动D. 乘警在向西运动3.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4.下面那一项不是机械运动()A. 江河奔流B. 原子运动C. 斗转星移D. 地壳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6.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 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B.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 从窗外走过的同学D. 黑板前的讲台7.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8.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9.速度为“6m/s”的正确读法是()A. 6米B. 6米每秒C. 6米除以秒D. 6厘米每秒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B. 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dmC.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3m/D. 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200g1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75m/sD. 7.5m/s12.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A. 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 形态和色彩C. 旋律和节奏D. 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二、填空题13.甲乙同学分别以同样的快慢,同样的方向前进,若甲以乙为参照物,则甲是________的,如果以树为参照物则甲乙都是________的.14.坐在快速行驶的客车上的某乘客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在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该乘客把________作为参照物,由此现象可推断出________(均选填“卡车”或“客车”)的速度更快。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B.考试用的碳素笔长度约为4dmC.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室内温度是23℃D.自行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72km/h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球做变速运动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是()A.B.C.D.4.如图所示,是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阅兵现场。

女民兵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步伐整齐,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外国网友惊叹堪比“复制粘贴”。

对于女兵运动情况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天安门城楼,女兵们是静止的B.相对于脚下的地面,女兵们是静止的C.相对于身边的同伴,女兵们是运动的D.相对于手中的步枪,女兵们是静止的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3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乙在甲前方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D.5s时,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6.甲、乙两同学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同学比乙同学超前10m到达终点。

如果让甲同学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乙同学从原起跑线往前走10m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甲同学先到B.乙同学先到C.两人同时到D.不能确定7.文卓在马路边上,先后连续拍摄了两张街景照片,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照片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右运动的B.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慢的是小汽车8.2020年10月份第15届校运会的百米比赛中,甲同学跑完100m时,乙同学总是还差4m到终点,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B.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乙同学往前进4m后比赛,乙同学先到达终点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4∶25,若甲同学往后退1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D.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他们可以同时到达终点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1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1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前2s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在这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C.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D.5s~7s内,小车以3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D.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4.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即两个物体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B.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5.甲乙两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出发B.前5min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相等D.第10min时两人速度相等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为()A.2:1B.1:2C.1:4D.4:17.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 t 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8.下列是同学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后形成的几种认识,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小B.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其速度越大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行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就可以消除误差B.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C.物体的运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就越大D.一个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个物体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10.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解析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6.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P Q是同一直线的两点,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Q点,时间差为12秒()A.甲比乙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12=米=米B.甲比乙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18C.乙比甲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12=米=米D.乙比甲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18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是()A.B.C.D.3.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A.5∶2B.10∶9C.8∶5D.9∶104.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C.D.5.绍基学校校园内主干道上有图所示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A.发出声音要求在5分贝以下B.限速5m/sC.限速5m/min D.限速5km/h6.2019年10月27日在武汉东湖绿道马拉松场地,中国队勇夺女子马拉松团体冠军,同时中国选手李丹还收获了女子马拉松个人项目的铜牌,如图所示。

关于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7.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 0.8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3×810km/s8.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 A 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 2 秒记录的气泡位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泡在AD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气泡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CD段的平均速度C.气泡在BD段的平均速度是0.125 m/sD.气泡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10 m/s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A.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快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C.速度计算公式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D.速度计算公式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快慢2.小军在操场。

上测量了一位同学沿直线骑车的路程和时间,获得如下图数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车的运动先快后慢B.车的运动先慢后快C.车的运动先变慢后变快D.车的运动快慢始终不变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甲乙两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出发B.前5min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10min内两人的路程相等D.第10min时两人速度相等5.文卓在马路边上,先后连续拍摄了两张街景照片,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照片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右运动的B.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慢的是小汽车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为()A.2:1B.1:2C.1:4D.4:17.下列诗句描述划线部分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错误的是()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8.小方同学利用两玩具小车研究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甲的速度为6m/sB.前3s内小车甲做加速直线运动C.小车乙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D.2s时乙图线没有对应整数坐标值,因此小车乙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不能求解的9.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50m,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A.5m/s B.10m/s C.20m/s D.8m/s10.下列是同学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后形成的几种认识,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小B.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其速度越大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行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11.甲、乙两小车均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卷(附解析)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卷(附解析)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5m/sB. 9m/sC. 12m/sD. 15m/s2.小明家在学校的东边,小聪家在学校的两边.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6m/s,小聪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4.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此过程中,小明骑车一直比小聪快B.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远C.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小聪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短D.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3.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A. 甲B. 地面C. 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D. 道路两旁的树木4.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 猎豹的最大B. 旗鱼最大C. 褐海燕最大D. 三者一样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 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6.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 河岸上的树B. 河水C. 迎面驶来的船D. 河岸7.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A. 小霖同学B. 小华同学C. 岸边的山D. 竹排上的凳子8.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9.一辆小车先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s,又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3s,这辆小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A. 3m/sB. 3.2m/sC. 3.5m/sD. 2.5m/s10.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 18.77 cmB. 18.76 cmC. 18.74 cmD. 18.89 cm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可知()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s与t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12.“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13.(2017•吉林)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14.宁安城际铁路芜湖段正在建设中,芜湖人多年的“动车”梦即将变为现实.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路程约92km,若宁安城际铁路建成后火车以2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 ________h.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5.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一名乘客,想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他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他留意到通过隧道时,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图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为________,汽车作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隧道长约________ km.16.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_______(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三、解答题17.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四、实验探究题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 cm,t BC=________ s,v AC=________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 (填“大、小”).19.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五、综合题2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推断火箭飞行距离,利用,计算出火箭的飞行速度.由题知火箭长为58m,以火箭顶端和发射架顶端相比较,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飞行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所以平均速度v=s/t=90m/10s=9m/s.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的理解,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飞行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从而计算速度.2.【答案】D【解析】【解答】解:A、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平均快慢程度,小明的平均速度快,但不能表面小明的骑车速度一直比小聪快,故A错误;B、只知道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关系,所以无法比较小明与小聪到学校的路程远近,故B错误;C、只知道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关系,所以不能比较时间的长短,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分析】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平均快慢程度,不能表示某个时刻的快慢情况.3.【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物体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该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s /m2468O 10203040t /s小华小明图1图2甲 乙图3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中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周围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静止: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空中加油时: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内:小明跑得更快C.内:小明的速是D.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两物体在内都做匀速运动:且C.两物体在末相遇:但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D:两物体在末相遇: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6. (·)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

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7. 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等于汽车的速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小于汽车的速 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末的速为末到达终点的速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2345d m67891015:35:2315:35:2215:35:20ABC图12A.在前内运动员的平均速为B.在后内运动员的平均速为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为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为 9.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能力提升1.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2.图3-1-2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图3-1-2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3.《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下列选项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 20起飞6.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3-1-3中旗与烟的情况,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3-1-3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7.(2021·江苏无锡中考)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8.图3-1-4是滑雪运动员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的;以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_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4.“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与此前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交会,并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交会对接后,判断出“天宫一号”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太阳C.月球D.“神舟八号”飞船5.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不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B.流水C.船夫D.行驶的船6.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老师D.黑板前的讲桌7.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在浩渺太空相会,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堂兄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牵手,为中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打出漂亮一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首次太空旅行,主要任务是给天宫二号输送燃料和物资,也就是通俗上说的“太空加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交会对接前货运飞船相对空间站是静止的B.交会对接后货运飞船相对空间站是静止的C.货运飞船给空间站输送燃料过程中机械能不变D.北斗导航卫星是通过超声波监测交会对接过程10.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1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m/sC.5m/sD.无法判断13.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物体从高空落下B.气温升高C.飞机在空中飞行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14.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二、填空题15.今年举行的东营马拉松吸引了三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左图为选手们在起点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下落而形成雨。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A.24m/s B.25m/s C.26m/s D.无法判断2.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匀速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8km。

则他们的速度()A.小张最大B.小王最大C.小李最大D.三人一样大3.小军在操场。

上测量了一位同学沿直线骑车的路程和时间,获得如下图数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车的运动先快后慢B.车的运动先慢后快C.车的运动先变慢后变快D.车的运动快慢始终不变4.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前2s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在这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5.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s内通过了35m的路程,则该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6.2020年10月份第15届校运会的百米比赛中,甲同学跑完100m时,乙同学总是还差4m到终点,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B.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乙同学往前进4m后比赛,乙同学先到达终点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4∶25,若甲同学往后退1m后比赛,甲同学先到达终点D.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之比为25∶24,若甲同学往后退4m后比赛,他们可以同时到达终点7.下列诗句描述划线部分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错误的是()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8.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A.1:2B.2:1C.9:2D.2:9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C. 1﹣2min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D. 2﹣4min内,甲的平均速度为0
三、填空题
15.测定沿斜面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测量路程用________;测时间用________,测得斜面全长为80cm,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它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5s,小车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用时间为3s,请你将数据填入下表.________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AB、由于两汽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相同,根据 知,平均速度相等,AB符合题意;
18.开通在即的安庆到南京高铁设计最高速度可达360km/h,合________m/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________(填单位)。
19.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1分20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 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4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 s.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3.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A. 9:8 B. 8:9 C. 2:1 D. 1:2
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刚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下楼时,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读出时间与路程,利用v= 即可求得平均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
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A.青山青山B.竹排青山C.竹排竹排D.青山竹排
4.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5.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6.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
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8.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9.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在某次训练中,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A.一B.二C.三D.四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
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C.v A>v 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
C.D.
12.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13.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14.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15.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16.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17.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
C.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18.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无法确定
二.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成正比,表达式为:s=;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20.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选填“平衡”
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D段的路程为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 AB V BC(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 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 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ACCDBBCAAB 11-18CCADBBDB
二.实验探究题
19.(1)时间的平方;0.3m/s2×t2;(2)7.5m;(3)将斜面倾角变大。

20.(1)加速;不平衡;(2)1.8;1.5;<;(3)4.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