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

合集下载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3 学习抓特点,多角度,按挨次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4 对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以鼓励为主,但要留意引导的方向性。

)5 在语法上,要把握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6 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会阅读文章和观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从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把握阅读和观赏美丽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 把握比方、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有条件可增加一节活动课。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乐观热忱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 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方、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肯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

的确,我们的生活布满了美。

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气。

(展示春的图片)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学习的重点是要体会春天美在哪里。

他的是——朱自清。

(板书)(二) 朱自清1’朱自清,字佩弦,是有名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实,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喜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予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他留下来的有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春》的教案

《春》的教案

《春》的教案【精品】《春》的教案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春》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春》的教案 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

《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读和感悟,对好的词要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会欣赏和仿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作者简历。

⑵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培养学生对春的感受能力。

2、过程和方法:⑴诵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⑵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五幅画面的具体描绘。

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3、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流程】设境切入──读中探究──说中升华──小结、作业。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境切入1、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色。

学生看多媒体展示,看到什么景物?这是什么季节?2、学生介绍作者,老师补充。

1)学生看展示。

2)学生说看到什么,是什么季节。

3、学生介绍作者。

并让学生告诉大家是怎么搜集到的,让学生学习搜集的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读中理解1、教师配乐背诵《春》,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的语气,并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3、合作、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生字词。

4、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哪几幅图?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请同学们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三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春的教案 《春》教案(优秀9篇)

春的教案 《春》教案(优秀9篇)

春的教案《春》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9篇《春》教案,希望在春的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春》教案篇一春朱自清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培养学生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研讨、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赏妙词、佳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文章的美。

(2)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重点: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培养学生语感。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形象生动描写的方法。

3.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学生总结、掌握阅读、欣赏写景文章的一些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朗读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因为这是学生升入初中学的一篇写景文章,应讲得慢一些,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总结一些规律性的可操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掌握字音情况。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

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

语音自然、质朴。

) 1.问:《春》多方面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把一个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地推到读者面前,就像一扶形象生动的长卷风景画。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春》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和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如何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

(3)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春》,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场景,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春》。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流利程度。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结构和作者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春》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春》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春》的教案设计《春》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的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想】突出“细”“美”的特点。

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

对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注意体会,适当地点拨、引导,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示范,重点讲读一两段,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课内阅读与课外反馈相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启发想象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用名言,导人课文,激发爱美的情怀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它不同寸: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综合。

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风姿。

二、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要求:1、读不准的字,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3、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

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交流,明确:水涨(zhǎng)剿(cháo)应和(hè)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晕(yùn)第1节:迎接春天。

《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而在“附录”中又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其中提出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

基于此认识,本课时笔者用平时收集的反映“春”这一主题的四首现代儿童诗(《春天来了》、《春雨》、《春风》、《春天在哪儿呀》),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融阅读赏析与诗歌创作于一体,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春”的“厚积薄发”。

教学目标1.学习关于“春”的儿童诗四首,认识春天永远充满活力,春天是无处不在的。

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反复诵读、感悟、记忆及尝试创作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初步领悟学习儿童诗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一、识春1.谈话激趣:师:春天是个花红柳绿的季节。

曾记得王安石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闻名大江南北,而朱熹又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语道出春的真谛。

而朱自清更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气息感受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读议《春天到了》(1)范读:《春天到了》小弟弟的门牙掉了/最近才长出来/他很高兴地说/妈!春天到了/花呀,虫呀/小草们都长出来了/连我的牙齿也长出来了!(2)自由说说读读:你最爱读哪一句或哪几句?(3)全班重点赏读:连我的牙齿也长出来了!二、赏春师: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看,春雨来了,水花、伞花、心花都开了;春风来了,蝴蝶、蜜蜂、人们都在忙碌着。

1.出示:《春雨》谁来了?/使湖上的水花/一朵朵开得响亮亮的。

《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有神。

2、学会抓住散文中的文眼品读文章的好习惯。

3、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据说还上了三四课时,在这个仲秋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再读本文也许你能读出问题、品出新意。

二、听配乐朗读检查一下自己以前读的或背得不够理想的地方(如字音、节奏、情感)键入“且坐网站”即可找到配乐录音。

三、请同学听老师写春的文章,听完后请你谈谈听后体会四、小组讨论请小组同学一起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并在笔记本上写一写朱自清散文中的这些词句。

1、春天你看到了什么?山:朗润太阳:红小草:嫩嫩、绿绿、青得逼眼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绿得发亮灯光:黄晕2、春天你听到了什么?小草:偷偷钻风:轻悄悄果树:吵闹鸟儿:呼朋引伴、唱着婉转的歌曲牧童:短笛嘹亮3、春天你嗅到了什么?花:带着甜味儿泥土:混着青草味儿4、作者除了写花鸟草虫之外,还写了什么?小孩(第二自然段)大人(第七自然段)总写(8至10自然段)五、小结人是最美的风景,因此不管是写景文章,除了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还要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这景、体悟这景中的情,也就是要求我们用心去写。

六、作业仿写课文最后三段的写法,我们也来赞美这美好的秋天。

秋天像。

秋天像。

秋天像。

《春》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的框架结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的框架结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的框架结构《春》通篇看去,全是写春天的景物,无一处有“我”,但细细品味,无一处无“我”,于有“我”无“我”的交错中,造出象外之“象”的意境来。

“盼望着,盼望着”──“我”是一位急切的“盼春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是一个细心的“寻春者”;“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细细品尝,“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仿佛面前已满是春的果实──“我”沉溺其中,是一个多情的“恋春者”;“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我”是一个热情的“颂春者”;结尾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主客交融,物我同一,“我”和春一同“上前去。

”《春》既抒写了对春的赞美之情,又完整地写下了春的六个节气,包含了一条清晰的节令纵线。

首段写东风,扣住一个“盼”字,“来了”、“近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寒过后,立春将临的情景,使盼春之状现于章首。

二段总写“一切”,立春过后,万象更新。

作者又把握住一个“起”字,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绘出立春、谷雨之间的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

三段赞春草。

这是谷雨惊蛰时令刚萌发的鲜嫩小草,作者工笔描摹,在细字上下功夫,先正面描写,后借助游春踏青者的动作侧面描写,写出小草的纤细、柔软、温厚的品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的脉脉深情,游春之悦溢于言表。

四段咏春花。

循着时序,惊蛰过后,百花已由萌发、含苞到盛开怒放,作者紧扣一个“闹”字,以动写静,闹春之乐力透纸背。

五段赋春风。

先从人的触觉起笔,“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然后攫住一个“系”字,巧妙地把风放在泥土、空气、花草、群鸟、流水以及牧童的笛声等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精心抒写,真切地写出清明前后的感受。

七段颂春雨、惜春时。

时序翻过谷雨,雨则“像牛毛”,似“薄烟”,小草、树叶也都变得“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案《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炼中心思想,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珍惜时光,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从文中提炼中心思想,锻炼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朗读、思考,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主学习,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提炼中心思想(1)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2)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春》课教案设计

《春》课教案设计

《春》优质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春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春》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春》是一篇描绘春天美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细致观察和感悟,用优美的文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春天的特点。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

3.3 合作探究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5 课堂练习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模仿课文写作手法,进行现场练笔。

3.6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春》课文文本。

5.2 图片春天的美景图片。

5.3 音频春天的音乐素材。

5.4 视频春天的视频素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直观展示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6.2 情感引导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情感共鸣。

6.3 互动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4 分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6.5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作手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春》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春》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春》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春》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春》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储备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四、研读与赏析: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3、全班交流后小结。

七年级语文《春》优秀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语文《春》优秀教学设计5篇

七年级语文《春》优秀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七年级语文《春》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去。

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教师不仅是课堂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的对话者。

在《春》一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通过知识的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感知课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课文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之美。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春》之后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在诵读中体会、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因此,学好本文对学生学好后面几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

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

通过学习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

《春》优秀教案(精选5篇)

《春》优秀教案(精选5篇)

《春》优秀教案《春》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认知目标:A、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达成目标策略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

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

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的教案(优秀5篇)

《春》的教案(优秀5篇)

《春》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春》的教案【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初中语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朗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圈点勾画的比较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设计理念:春是学生笔下的常客,但写的好的很少。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好范文。

本课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美的语言,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体味朱自清的语言美丽。

在充分领悟语言美的基础上,通过画面再先后的分别用自己的话和用朱自清的原文描述画面环节,让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与名家在遣词造句上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鉴赏与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巩固并化课堂内容而设置了练笔、积累和美文推荐的课后作业。

此教学设计通过读带动学生悟,从而培养鉴赏与反思能力,自省精神,希望较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通过画画提倡创新,通过比较学着鉴赏通过作业引向课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能用古人的诗句吟诵春天吗?你,作为新时期的诗人,又想对春天说点什么呢?你写过春么?你笔下的春是怎样的呢?朱自清先生也写过春,一起听听吧。

二、整体感知1、听师范背,配乐《渔舟唱晚》。

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走进朱自清的《春》。

2、用一句话,一首诗,一段歌,来形容你听后的感受。

三、美读1、如此美文,该如何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能榜样一下么?2、综合刚才同学们的建议,并保留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大声地、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吧!3、这么好的文章,真该多读几遍啊!大家打擂台吧,看看谁读得较有感情,有自告奋勇当擂主的吗?各选自己读得较好的一段,擂主和攻擂者的胜负取决于在座同学的举手表决,以支持人数多者为擂主。

《春》教案(通用5篇)

《春》教案(通用5篇)

《春》教案《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C)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春》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春》的教学设计《春》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准确生动的语言,还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都值得教师仔细钻研,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春》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

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文章内容,欣赏作品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及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及散文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学情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领会作者细致生动的抒情方法。

《春》教学教案(4篇)

《春》教学教案(4篇)

《春》教学教案(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4篇《《春》教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春》的教案篇一1、《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该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

2、《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精美散文,适宜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春天的美妙境界,从而受到感染和陶冶。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要通过朗读和揣摩、研讨来领会。

学情分析:1、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农村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学习这一课的优势。

2、由于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疏于动脑,这是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法,深入领会的思想感情的障碍。

教学目标:1、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妙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是怎样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教学方法:在读读、讲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我们连续学习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两个单元的课文,学过之后,让我们得到了种种的启发。

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色彩斑的大自然画卷。

第11课《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只要我们多朗读几遍,就一定能进入春天那美妙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简介朱自清。

二。

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要求:①。

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情感;②。

《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

《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

《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Materials of spring: teaching design of frame work structure of spring《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章2:《春》资料:《春》中的叠字的运用教学设计篇章1:《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春》通篇看去,全是写春天的景物,无一处有“我”,但细细品味,无一处无“我”,于有“我”无“我”的交错中,造出象外之“象”的意境来。

“盼望着,盼望着”──“我”是一位急切的“盼春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是一个细心的“寻春者”;“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细细品尝,“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仿佛面前已满是春的果实──“我”沉溺其中,是一个多情的“恋春者”;“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我”是一个热情的“颂春者”;结尾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主客交融,物我同一,“我”和春一同“上前去。

”《春》既抒写了对春的赞美之情,又完整地写下了春的六个节气,包含了一条清晰的节令纵线。

首段写东风,扣住一个“盼”字,“来了”、“近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寒过后,立春将临的情景,使盼春之状现于章首。

春 教案 《春》教学设计

春 教案 《春》教学设计

春教案《春》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运用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真情为文的写作观。

2.引导学生感念朱自清先生对于祖国语言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朱自清在新文化运动后为创作白话文学的典范作出的历史贡献。

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源于对生活的细微体悟和语言的出色表达。

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1.力求从朱自清写作的初衷──为中学生学习白话文提供范本入手,研究在白话文学兴起初期,这篇文章在文章结构、语言修辞、感悟生活、付诸真情上的探索和提供的范式。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一画面一所得,从不同画面中体会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点,并体会他为创作典范的白话文学的匠心。

2.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以期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某某版)》指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大概更多的是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今天我们来了解你不知道的国文教师──朱自清。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为《中学生》杂志和开明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的大量语文学习的文本,比如《春》《背影》等,主张真挚的情感、美好的语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提供了现代白话文学的优美典范!对我们今天的母语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此导入以新视角切入,增强学术性,以国文教师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体会作品的用意绝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

引导学生体会今天所读到的白话文学,典范美丽的语言,有朱自清先生的心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
Materials of spring: teaching design of frame work structure of spring
《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
2、篇章2:《春》资料:《春》中的叠字的运用教学设计篇章1:《春》资料:《春》框架结构教学设计
《春》通篇看去,全是写春天的景物,无一处有“我”,但细细品味,无一处无“我”,于有“我”无“我”的交错中,造出象外之“象”的意境来。

“盼望着,盼望着”──“我”是一位急切的“盼春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是一个细心的“寻春者”;“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细细品尝,“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仿佛面前已满是春的果实──“我”沉溺其中,是一个多情的“恋春者”;“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我”是一个热情的“颂春者”;结
尾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主客
交融,物我同一,“我”和春一同“上前去。


《春》既抒写了对春的赞美之情,又完整地写下了春的六个
节气,包含了一条清晰的节令纵线。

首段写东风,扣住一个“盼”字,“来了”、“近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寒过后,立春将临的
情景,使盼春之状现于章首。

二段总写“一切”,立春过后,万
象更新。

作者又把握住一个“起”字,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绘出立春、谷雨之间的景色,迎
春之意跃然纸上。

三段赞春草。

这是谷雨惊蛰时令刚萌发的鲜嫩
小草,作者工笔描摹,在细字上下功夫,先正面描写,后借助游
春踏青者的动作侧面描写,写出小草的纤细、柔软、温厚的品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的脉脉深情,游春之悦溢于言表。

四段咏春花。

循着时序,惊蛰过后,百花已由萌发、含苞到盛开怒放,作
者紧扣一个“闹”字,以动写静,闹春之乐力透纸背。

五段赋春风。

先从人的触觉起笔,“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然后
攫住一个“系”字,巧妙地把风放在泥土、空气、花草、群鸟、
流水以及牧童的笛声等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精心抒写,真切地写出
清明前后的感受。

七段颂春雨、惜春时。

时序翻过谷雨,雨则
“像牛毛”,似“薄烟”,小草、树叶也都变得“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

作者又扣住一个“惜”字,极写农民珍惜春光,不误农时。

接着写天上的风筝渐多,十分典型地写出谷雨至
立夏间的暮春景象。

结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使惜春之情,洋
溢于卷间。

末段由实而虚,扣准一个“寄”字,把人类的憧憬寄
托在象征春的“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
壮的青年”身上,展示春天无限光明的前景,使颂春之情升于峰巅。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一册》人教社)
篇章2:《春》资料:《春》中的叠字的运用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
点此返回目录】
《春》中的叠字的运用也很有特点。

全篇用叠字17处。


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
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
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

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

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

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
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

在两个散
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
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
动的力感。

文章中几乎全是对称的或排比的短语、短句,而且大量地运用叠词,这种句式,结构整齐、匀称,音韵和谐、优美,节奏轻盈、活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用短语、短句表情达意,是汉语的传统,也是汉语的优点。

古人作文多用短语短句,很少有用长句子的。

用短语、短句,语意显豁,节奏明快,读起来遒劲有力。

本文很好地继承了汉语的这一传统,用的多是短语、短句,最长的一句不超过15字,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最短的只有二三字,“坐着”、“躺着”、“园子里”、“田野里”等,大多数是在10个字以内的短句子。

汉语多是双音节词,词语由两个或四个音节结合起来,我们说话写文章,只用单音节词的时候是极少的。

但是如果只用双音节词,又会单调、呆板。

注意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交替运用,才能使音节匀称,又富于变化。

文章中很多四字句,有的是“一二一”句式,如“打两个滚”;有的是“二一一”句式,如“红的像火”。

其它句子也多是四字句式的增删和改造。

这就形成了流畅、明快的节奏,和谐而错落有致的音节。

作者在注意调配词语的同时,还运用了口语的节奏,把长句子化为短句子。

有的是把句子中的并列词组提出来,拆为两个句子,如:“园子里,田野里”,“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我们也可以说“园子里和田野里”,“有的是功夫和希望”,但试想,如果我们说:
“园子里和田野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意思虽也不差,但节奏和韵味与原文比,就差多了。

至于词序的变动,更有一种奇妙的艺术力量。

试读读这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按常规的词序应该是“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修饰语的后置,改变了观察视点,原先只是一种客观的叙述,现在一切都是读者主观的观察(更确切的说,是“心”的感受与发现):先看见(发现)小草偷偷“钻出来”的神态,再注意(感受)到小草“嫩嫩的”质感(甚至产生了“拧得出水来”的感觉),最后才注目(倾心)于“绿绿的”颜色;无论眼的观察,还心的感受,都是一个过程,形成一种动态。

句式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语调。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重复的句式;本来,“起来了”在意义上就表示一种向上的发展运动,在音韵上又有“抑而扬”的效果,现在一再地叠用,并且与“山”、“水”、“太阳”这样的形象连结在一起,就显出了一种明朗的调子和壮阔的气势。

有时候把长句化为短句,长、短句交错起来说,更会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自然节奏,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定语的后置,可以突出形象的特征,增强表现力。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小姑娘的定语“花枝招展”被提出来后置,强调了小姑娘的美丽迷人,再和“笑着、走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更突出了小姑娘的形象:美
丽、活泼、欢乐,仿佛都可以看到在她蹦蹦跳跳走着的时候,拨洒一路的鲜花和欢笑。

(《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一册》人教社)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