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应激性心肌病-病例汇报ppt课件
左心室造影显像(黑箭头指示心尖部球形突出改 变)
讨论
•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由以应激诱发的左室心尖部呈 球形扩张伴室壁运动障碍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 为剧烈胸痛,心电图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 有心肌标志物的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该类 疾病于1990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因其急性期左 室收缩末期形态像日本渔民捕捉章鱼的鱼篓而被 命名为Tako-Tsubo(章鱼瓶)心肌病,又称 Tako-Tsubo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 躯体刺激,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1],并 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 。
•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史。
入院查体
• 血压110/72mmHg,神清,表情自如,颈静 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 音,心界不大,心率78bpm,律齐,心音 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 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 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本病常累及绝经期妇女,通常不存在典型的心血 管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存在儿茶 酚胺学说,微血管病变学说,冠状动脉痉挛学说 和心肌炎症学说,目前认为突发的情绪应激导致 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可能是关键的发病机制。有研 究表明发生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绝经期妇女高达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示雌激素水平低下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本病的心电图特点有急性期绝大多数患者心电 图广泛导联出现ST段抬高0.2-0.5mm,回落速度 比一般心梗快,且病理性Q波在一周内基本消失 ,在急性和亚急性期近60%左右的患者T波逐渐倒 置,当心电图出现深倒置的T波是患者恢复期心电 图的特征性表现。
• 10天后行冠脉造影示:左主干、前降支、 回旋支均未见狭窄病变,右冠脉近端轻度 狭窄(图2)。心电图定位的梗死相关冠脉 并无狭窄病变。结果与入院诊断不符。
应激性心肌病PPT课件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CCU
.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别称
A.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 ) B. 短暂性左心室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 (Transient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C. 破心综合征(Broken heart sydrome) D.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E. 神瓶综合征(Ampulla cardiomyopathy) F. 急性心肌病 (Acute cardiomyopathy) G. 儿茶酚胺相关心肌病(Catecholamine related cardiomyopathy)
到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性炎症外,还见到了多个局灶性心
肌收缩带坏死现象。
左室造影:心脏基底部强烈收缩,左室前壁及心尖部
呈球样改变
CAG
LVG
A.右前斜收缩期左室造影,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减低,如口 袋装,LVEF 36.2%。 B.1月后复查,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较前增强,LVEF 63.6%。 C.患者无明显症状,室壁运动无异常。
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Q波,ST段抬高伴深倒置T波,QT间 期延长在 疾病第三天达高峰。
ST段抬高 入院时心电图正常,随后心电图出现类似急性
前壁心梗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胸前V1~V6ST段抬高。
T波倒置 左前壁对应导联出现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急性期QT间期延长 ,慢性期恢复正常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VS.
CCU
.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别称
A.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 ) B. 短暂性左心室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 (Transient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C. 破心综合征(Broken heart sydrome) D. Tako-tsubo心肌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E. 神瓶综合征(Ampulla cardiomyopathy) F. 急性心肌病 (Acute cardiomyopathy) G. 儿茶酚胺相关心肌病(Catecholamine related cardiomyopathy)
到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性炎症外,还见到了多个局灶性心
肌收缩带坏死现象。
左室造影:心脏基底部强烈收缩,左室前壁及心尖部
呈球样改变
CAG
LVG
A.右前斜收缩期左室造影,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减低,如口 袋装,LVEF 36.2%。 B.1月后复查,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较前增强,LVEF 63.6%。 C.患者无明显症状,室壁运动无异常。
心电图表现为一过性Q波,ST段抬高伴深倒置T波,QT间 期延长在 疾病第三天达高峰。
ST段抬高 入院时心电图正常,随后心电图出现类似急性
前壁心梗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胸前V1~V6ST段抬高。
T波倒置 左前壁对应导联出现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急性期QT间期延长 ,慢性期恢复正常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VS.
应激性心肌病PPT课件
左室破裂
2021/3/7
CHENLI
9
辅助检查
ECG
ST抬高(90%),存在数小时
T波倒置(97%),
心前导联ST抬高83.9%,
T波异常64.3%,
Q波31.8%
QT间期延长2021/3/7来自CHENLI10
ECG
2021/3/7
CHENLI
11
ECG:前壁心肌缺血
2021/3/7
可逆性应激性心肌病(Reversible stress cardiomyopathy)
应激诱发的心肌顿抑(Stress induced stunning) 破碎心脏综合征(Broken heart syndrome)
2021/3/7
CHENLI
5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法国Nicolas Mansencal医生,0.7%(冠脉造影患者1613 例)
➢ 儿茶酚胺介导心室基底段运动亢进,可促发左室 流出道动力性梗阻,甚至心尖部运动减弱气球样 变
➢ 应激引起过度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水平明 显高,引起神经源性心肌顿抑,导致细胞内钙超 载,氧自由基增加。雌激素缺乏增强这一反应
美国Bybee报道,2002-2003年STEACS 2.2%
意大利Andrea发现,1.4%(ST抬高且接受冠脉造影患者 1031例)
Ito可疑ACS中,心尖球形综合征1.7%
Matsuka报道 2.2%
Akashi报道入院时表现为AMI的突发心衰,异常Q波和ST-T 改变中, 2.0%
BNP: 与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一致 心内膜心肌活检: 单核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心肌细胞收缩带的坏死,病毒抗体测定无心肌炎症
2021/3/7
2021/3/7
CHENLI
9
辅助检查
ECG
ST抬高(90%),存在数小时
T波倒置(97%),
心前导联ST抬高83.9%,
T波异常64.3%,
Q波31.8%
QT间期延长2021/3/7来自CHENLI10
ECG
2021/3/7
CHENLI
11
ECG:前壁心肌缺血
2021/3/7
可逆性应激性心肌病(Reversible stress cardiomyopathy)
应激诱发的心肌顿抑(Stress induced stunning) 破碎心脏综合征(Broken heart syndrome)
2021/3/7
CHENLI
5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法国Nicolas Mansencal医生,0.7%(冠脉造影患者1613 例)
➢ 儿茶酚胺介导心室基底段运动亢进,可促发左室 流出道动力性梗阻,甚至心尖部运动减弱气球样 变
➢ 应激引起过度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水平明 显高,引起神经源性心肌顿抑,导致细胞内钙超 载,氧自由基增加。雌激素缺乏增强这一反应
美国Bybee报道,2002-2003年STEACS 2.2%
意大利Andrea发现,1.4%(ST抬高且接受冠脉造影患者 1031例)
Ito可疑ACS中,心尖球形综合征1.7%
Matsuka报道 2.2%
Akashi报道入院时表现为AMI的突发心衰,异常Q波和ST-T 改变中, 2.0%
BNP: 与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一致 心内膜心肌活检: 单核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心肌细胞收缩带的坏死,病毒抗体测定无心肌炎症
2021/3/7
《应激性心肌病》课件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 图检查可能显示ST段抬高或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以及左心室造影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可以 作出诊断。其中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左心室心尖部和 下部的运动减弱,而左心室中部和基底部的运动增强等特点。
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保持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 机能,增强抵抗力,降低 应激反应。
保证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恢 复身体机能,缓解疲劳和 紧张情绪。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 体健康,增强抵抗力。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病变和异
深入研究应激与心脏健康的关系
深入研究应激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 联,了解应激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 响,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 论依据。
探讨应激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 用机制,揭示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具 体作用机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公众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加强公众对应激性心肌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 病的认知和理解。
应激性心肌病
conten激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 • 应激性心肌病的治疗 • 应激性心肌病的预防和管理 • 应激性心肌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应激性心肌病的概述
定义和特征
定义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又称为Tako-tsubo综合征,是一 种以左心室短暂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生理治疗 、机械通气支持等,可以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
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ppt课件
病 因
精神应激:惊吓,恐吓,争吵,愤怒等 躯体应激:几乎所有重症内外科疾病 ICU的发病率28% 50%的严重浓毒血症并发累及左右室的应 激性心机病 神经内分泌瘤以及外源性儿茶酚胺的应用 严重脑血管事件,蛛血,脑外伤—神经源 性应激性心肌病
诊 断 mayo标准
左室中部伴/不伴心尖部出现一过性运动减低,无 运动或矛盾运动,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超过单一冠 脉供血区以外的心肌,可有或没有应激因素 冠脉造影未提示阻塞性或急性冠脉破裂,老年患 者可同时存在轻度冠脉狭窄 新出现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 肌钙蛋白轻中度增高 不存在心肌炎和嗜铬细胞瘤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T波倒置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QRS波群的鉴别诊断
低电压:200例患者:肢体及胸前全低电压 10.5%,肢体导联低电压23.5%,胸前导联 低电压26% Q波演变:多数患者复查可以显示Q波消失
谢谢!
应激性心肌病心 电图
概念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在严重精神或躯体应急(包括 疾病)下出现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的疾病。1990 年sato首先报道 ,称为 Tako-Tsubo心肌病。 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 样变,故也称心尖气球样变综合症。 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但冠脉无严重病变,左室功 能障碍为可逆性,几天或几周恢复正常,预后一 般良好
肌钙蛋白升高程度与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 广泛程度不匹配,即肌钙蛋白升高幅度远远 低于室壁运动异常范围相匹配的肌钙蛋白 水平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应激性心肌病 Microsoft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Takotsubo综合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概述
• 1.概念
• Takotsubo综合征曾经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等;最初是由Sato于1990年 在日本首次发现;表现为一过性的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 应激,临床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左室造影提示左心室收缩末 期形态很像日本渔民用来捕捉章鱼的鱼篓,因此命名为Takotsubo综合征。
• 近年来,欧美等多个国家纷纷报道了很多病例,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或躯体 应激,故又将该病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
• 2015年1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协会发布了Takotsubo综合征当前知识状态的 立场声明,推荐使用Takotsubo综合征作为正式名称,避免使用心肌病。
右前斜位投影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为65%,心尖段运动明显减弱,心尖部呈球形样改变 (A和B图)类似捕捉章鱼的罐子,左冠(C图)和右冠(D图)未见有临床意义的狭窄。
• 6.超声心动图 •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CM室壁运动异常的快速方式,特别是诊断LV运动减 低或心室中部和心尖部的运动缺失。这些室壁运动异常超出了任何单一冠状动 脉的分布区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CMRI或左心室 造影来估算。
• 2.临床特点
• ➤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 • ➤应激距离发病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 ➤出现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呼吸困难和晕厥,部 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
• 3.心电图特点
• ➤急性期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通常为V2-V3)、QT间期 延长,部分可出现病理性Q波,恢复期常有T波倒置 • ➤ST段抬高可维持数小时,病理性Q波可完全恢复,T波倒置常持续数月之久 ,数月后心电图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仅依靠心电图结果不能可靠地鉴别 TCM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概述
• 1.概念
• Takotsubo综合征曾经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心尖部气球样变综合征等;最初是由Sato于1990年 在日本首次发现;表现为一过性的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发病前多有精神或躯体 应激,临床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未发现有意义的狭窄,左室造影提示左心室收缩末 期形态很像日本渔民用来捕捉章鱼的鱼篓,因此命名为Takotsubo综合征。
• 近年来,欧美等多个国家纷纷报道了很多病例,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均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或躯体 应激,故又将该病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
• 2015年1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协会发布了Takotsubo综合征当前知识状态的 立场声明,推荐使用Takotsubo综合征作为正式名称,避免使用心肌病。
右前斜位投影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为65%,心尖段运动明显减弱,心尖部呈球形样改变 (A和B图)类似捕捉章鱼的罐子,左冠(C图)和右冠(D图)未见有临床意义的狭窄。
• 6.超声心动图 •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CM室壁运动异常的快速方式,特别是诊断LV运动减 低或心室中部和心尖部的运动缺失。这些室壁运动异常超出了任何单一冠状动 脉的分布区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CMRI或左心室 造影来估算。
• 2.临床特点
• ➤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 • ➤应激距离发病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 ➤出现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剧烈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呼吸困难和晕厥,部 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
• 3.心电图特点
• ➤急性期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通常为V2-V3)、QT间期 延长,部分可出现病理性Q波,恢复期常有T波倒置 • ➤ST段抬高可维持数小时,病理性Q波可完全恢复,T波倒置常持续数月之久 ,数月后心电图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仅依靠心电图结果不能可靠地鉴别 TCM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应激性心肌病演示文稿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磁共振成像
左室心尖部收缩减弱,心尖部动脉瘤形成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实验室检查----神经体液因素测定
在多项研究中发现,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水 平升高,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
约占74.3%。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住院第1 天或第2天,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是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的2~3倍,是正常人的7--34倍。在住 院第7~9天,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多数血浆儿 茶酚胺、神经代谢产物和神经肽恢复至峰值的 1/3~1/2,但是仍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应 的血浆浓度
第九页,共31页。
病生学机制----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尽管微血管缺血理论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但是迄今 在采用多普勒导丝测量或是超声造影技术均未能证实该 学说的正确性。目前推测继发于心理或是药物应激过程 所导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基 础。临床研究发现,短暂的节段性左室顿抑可见于蛛网 膜下腔出血和嗜铬细胞瘤危象。左室心尖部易于受到儿 茶酚胺介导的心脏毒性物质的作用而发生顿抑的现象支 持该假说
对比增强的磁共振成像可用于排除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引 发的左室运动障碍。通过应用腺苷或其他增强心肌负荷药 物,有助于心脏磁共振成像发现微血管病变,后者被认为 是诊断应激性心肌病的有效手段
有4项研究显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rl emissiorl tomograptly,PET)可发现应激性心肌病的中至
应激性心肌病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31页。
概述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由应激诱发的左室心尖部 呈球形扩张伴室壁运动障碍的一类疾病,临 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 死的改变,有心肌生物学标志物的升高,冠 状动脉造影正常。
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磁共振成像
左室心尖部收缩减弱,心尖部动脉瘤形成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实验室检查----神经体液因素测定
在多项研究中发现,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水 平升高,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
约占74.3%。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住院第1 天或第2天,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是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的2~3倍,是正常人的7--34倍。在住 院第7~9天,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多数血浆儿 茶酚胺、神经代谢产物和神经肽恢复至峰值的 1/3~1/2,但是仍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应 的血浆浓度
第九页,共31页。
病生学机制----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尽管微血管缺血理论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但是迄今 在采用多普勒导丝测量或是超声造影技术均未能证实该 学说的正确性。目前推测继发于心理或是药物应激过程 所导致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基 础。临床研究发现,短暂的节段性左室顿抑可见于蛛网 膜下腔出血和嗜铬细胞瘤危象。左室心尖部易于受到儿 茶酚胺介导的心脏毒性物质的作用而发生顿抑的现象支 持该假说
对比增强的磁共振成像可用于排除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引 发的左室运动障碍。通过应用腺苷或其他增强心肌负荷药 物,有助于心脏磁共振成像发现微血管病变,后者被认为 是诊断应激性心肌病的有效手段
有4项研究显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rl emissiorl tomograptly,PET)可发现应激性心肌病的中至
应激性心肌病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31页。
概述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由应激诱发的左室心尖部 呈球形扩张伴室壁运动障碍的一类疾病,临 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 死的改变,有心肌生物学标志物的升高,冠 状动脉造影正常。
应激性心肌病1例 PPT课件
16
讨论 tako-tsubo心肌病
诱发因素
精神应急 最常见,最具特征 躯体应激:脑出血、严重外伤
临床表现
突发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轻度升高,但迅速下降。
心电图
典型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改变
流行病学
人群发病率尚不清楚,心肌梗死患者中所占比例0.7%-2.3%
女性最易患应激性心肌病 通常是中老年女性(平均年龄大约60岁左右),相当于老年男性 的6-9倍 绝经后妇女占85% 也可能发生于年轻女性。
Kurisu .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underlying
近来,结合该病患者发病前都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或躯体应激情况 存在,2006年AHA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 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
左心室造影:典型改变为心尖及附近区域收缩功能减弱或消失并扩张 呈球形,而基底部收缩时细窄
何云. Takost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7):181-183 15
入院第4天 25
153
16
165
-
入院第6天 -
-
-
-
<0.05
入院第11天 21
134
14
166
0.031
10
超声心动图
项目
入院第1天
升主动脉(cm)
3.24
左心房前后径(cm) 3.58
左心室舒末内径(cm) 5.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其是冠脉造影未显示有意义的冠脉狭窄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QRS波群的鉴别诊断
概念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在严重精神或躯体应急(包括 疾病)下出现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的疾病。1990 年sato首先报道 ,称为 Tako-Tsubo心肌病。
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 样变,故也称心尖气球样变综合症。
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但冠脉无严重病变,左室功 能障碍为可逆性,几天或几周恢复正常,预后一 般良好
低电压:200例患者:肢体及胸前全低电压 10.5%,肢体导联低电压23.5%,胸前导联 低电压26%
Q波演变:多数患者复查可以显示Q波消失
谢谢!
冠脉造影未提示阻塞性或急性冠脉破裂,老年患 者可同时存在轻度冠脉狭窄
新出现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 肌钙蛋白轻中度增高
不存在心肌炎和嗜铬细胞瘤
诊断
在所有怀疑心源性胸痛患者,尤其绝经期 妇女,均应考虑应激性心肌病
对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和广泛前壁T波倒 置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
病因
精神应激:惊吓,恐吓,争吵,愤怒等 躯体应激:几乎所有重症内外科疾病 ICU的发病率28% 50%的严重浓毒血症并发累及左右室的应
激性心机病 神经内分泌瘤以及外源性儿茶酚胺的应用 严重脑血管事件,蛛血,脑外伤—神经源
性应激性心肌病
诊 断 mayo标准
左室中部伴/不伴心尖部出现一过性运动减低,无 运动或矛盾运动,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超过单一冠 脉供血区以外的心肌,可有或没有应激因素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鉴别诊断
心电图鉴别诊断: 基于QRS波群的鉴别诊断
概念
应激性心肌病是指在严重精神或躯体应急(包括 疾病)下出现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的疾病。1990 年sato首先报道 ,称为 Tako-Tsubo心肌病。
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 样变,故也称心尖气球样变综合症。
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但冠脉无严重病变,左室功 能障碍为可逆性,几天或几周恢复正常,预后一 般良好
低电压:200例患者:肢体及胸前全低电压 10.5%,肢体导联低电压23.5%,胸前导联 低电压26%
Q波演变:多数患者复查可以显示Q波消失
谢谢!
冠脉造影未提示阻塞性或急性冠脉破裂,老年患 者可同时存在轻度冠脉狭窄
新出现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和/或T波倒置)或 肌钙蛋白轻中度增高
不存在心肌炎和嗜铬细胞瘤
诊断
在所有怀疑心源性胸痛患者,尤其绝经期 妇女,均应考虑应激性心肌病
对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和广泛前壁T波倒 置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
病因
精神应激:惊吓,恐吓,争吵,愤怒等 躯体应激:几乎所有重症内外科疾病 ICU的发病率28% 50%的严重浓毒血症并发累及左右室的应
激性心机病 神经内分泌瘤以及外源性儿茶酚胺的应用 严重脑血管事件,蛛血,脑外伤—神经源
性应激性心肌病
诊 断 mayo标准
左室中部伴/不伴心尖部出现一过性运动减低,无 运动或矛盾运动,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超过单一冠 脉供血区以外的心肌,可有或没有应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