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三
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以下是十道中考物理压轴题及其试题及答案(力学):1. 试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恒力作用,加速度为多少?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得 a = F/m = 10N/2kg = 5m/s²。
2.试题:一个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前滚动,经过5秒后速度变为15m/s,则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15m/s-10m/s)/5s=1m/s²。
3. 试题: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保持匀速运动3秒,再接受恒力作用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²,物体在t = 5s时的速度是多少?答案:初速度V₀ = U + at = 0 + 2m/s²*3s = 6m/s。
4.试题: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使汽车在2秒内停下来,汽车的减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减速度大小为a=(V-U)/t=(0-10m/s)/2s=-5m/s²。
5. 试题: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40N的水平恒力,另外有一地面反作用力为12N,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F = 40N - 12N = 28N,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得a = F/m = 28N/5kg = 5.6m/s²。
6. 试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0kg,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从静止出发,经过5秒后速度为10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10m/s-0)/5s=2m/s²。
7.试题:一个物体以50m/s的速度向前运动,经过10秒后减速到30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答案:由速度变化率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a=(V-U)/t=(30m/s-50m/s)/10s=-2m/s²。
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精选含答案)
电学压轴题3 如图31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R ab =12Ω,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片P 滑到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灯L 消耗的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91;当开关S 1、S 2同时闭合,滑片P 滑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 ,此时电阻R 0的电功率为12W ,电压表的示数为U 2,且U 2∶U 1=2∶1,求:(1)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滑片P 滑到a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 (2)灯L 的额定功率.<答案>3.(1)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片P 滑到b 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 1、S 2同时闭合,滑片P 滑到a 端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根据题意,由图甲可得,)(1L ab abR R R U U +=① 由图乙可得,)(222abR R U I U P -= ② 将①②联立,且将U 2∶U 1=2∶1,R ab =12Ω,I =2A ,P R 2=12W 代入,解得U = U 2=12VR L =12Ω(2)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片P 滑到b 端时,灯L 消耗的功率P L /=91P L ,则I L /=31I L ,I L =3 I L /=3×Lab R R U+=1.5A ,P L =I 2 R L =27W4 如图24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3。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仍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R1消耗的电功率为0.72W 。
已知U1:U1′= 4:7,U2:U2′= 2:1,R2=12Ω 。
(1)求R1的阻值;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时,闭合开关S1、S2、S3,通 过计算说明电流表能否使用0-3A 这一量程进行测量。
中考物理汇编力学压轴题三含解析
力学压轴题三1.2015河北如图19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30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03PaOB=3OA,g取10N/kg;1画出F2的力臂;2求合金块的质量;3求F2的大小;解析:本题是压强、杠杆平衡条件及力的平衡的综合;解答过程如下2.2015厦门超高压水刀是一种新技术产品,一般由水泵、射流发生装置、工作机构等组成;它将普通水经过多级增压后,通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喷出一道高速“水箭”,可以对坚硬物体实施切割,如图所示;某超高压水刀喷嘴横截面积S=5×10-8m2,喷水速度v=800m/s,高速“水箭”对该切割面的压强p=300Mpa;已知水泵电机功率P=20kW,水的密度ρ=×103kg/m3;求:1水刀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2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3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质量;4水刀的效率;本题虽然涉及电学知识,但在力学方面是难点;解析1∵P=,∴消耗的电能:W=Pt=20000W×60s=×106J;2p=300MPa=300×106Pa=3×108Pa,∵p=,∴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F=pS=3×108Pa×5×10﹣8m2=15N;3每秒钟喷出水的体积为:V=SL=Svt=5×10﹣8m2×800m/s×1s=4×10﹣5 m3喷出的水的质量:m=ρV=×103kg/m3×4×10﹣5 m3=;===Fv=15N×800m/s=12000W=12kW4水刀的功率为:P1效率为:η=×100%=×100%=60%.答:1水刀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106J;2高速“水箭”对切割面的压力15N;3每秒钟从喷嘴喷出的水的质量;4水刀的效率60%.3.2015青岛小雨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井中提水不计绳重及摩擦;已知小雨的重力为5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为、容积为不计桶的厚度;1将空桶匀速下放的过程中桶底未接触水面,小雨对地面的压强为×l04Pa,则桶和动滑轮总重是多少2向上提水,当桶底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Pa 时,小雨对地面的压强为l×l04Pa ;小雨将水桶拉离水面后,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析1由p=可得,小雨对地面的压力:F N =p 人S 人=×104Pa×=460N,绳子对小雨的拉力:F=G 人﹣F N =500N ﹣460N=40N, 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及摩擦,由F= G 总可得,桶和动滑轮总重:G 0=nF=3×40N=120N;2由p=ρgh 可得,桶底所处的深度:h 1===,水桶排开水的体积:V 1=Sh 1=×=<,水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ρ水gV 1=×103kg/m 3×10N/kg×=500N, 此时小雨对地面的压力:F N ′=p 人′S 人=1×104Pa×=400N, 小雨对绳子的拉力:F′=G 人′﹣F N =500N ﹣400N=100N,以动滑轮、桶及桶内水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3段绳子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浮力和整体的总重,根据力的平衡有3 F′+ F 浮= G 0 + G 水,所以水的重力:G水=3F′+F浮﹣G=3×100N+500N﹣120N=680N,不计绳重及摩擦,水桶拉离水面后,则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85%.答:1桶和动滑轮总重是120N;2水桶拉离水面后,匀速拉动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4.2015杭州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高5m,密度×103kg/m3;g=10N/kg1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本题为浮力与压强的综合题,难点是第3问;注意圆柱体恰好漂浮时水的深度;解析1圆木的体积:V=Sh=×5m=4m3,圆木的质量m=ρ木V=×103kg/m3×4m3=×103kg,圆木重力:G=mg=×103kg×10N/kg=×104N,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F=G=×104N,圆木对池底的压强:p===×104Pa;2水位达到1m时,V排1=×1m=,圆木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V排g=1×103kg/m3××10N/kg=8×103N,圆木对池底的压力:F压=G﹣F浮=×104N﹣8×103N=2×104N;3当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0时,F浮2=G=×104N,即F浮2=ρ水V排2g=1×103kg/m3××h2×10N/kg=×104N,解得水深h2=,当水位达到4m时,圆木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圆木受到的浮力:F浮3=G=×104N.答: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04N、×104Pa;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8×103N、2×104N;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104N.5.2015盘锦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g取10N/kg,ρ水=×103kg/m3;求: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石料的体积;3石料浸没后钢丝绳拉力的功率;难点是第3问,关键是求物体运动的速度;解析1由图象可知:石料的重力G=×104N,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04N因为匀速下降浸没水中石料全部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104N﹣×104N=×104N;2根据F浮=G排=ρ液V排g石料的体积V石=V排===1m3;3石料是正方体,设边长为l,根据V=l3=1m3,得石料边长l=1m ;由图可知200s至300s之间石料下降1m,石料运动的速度V石=ts==s;石料浸没后钢丝绳拉力的功率P=tW ==Fv=×104N×s=150W.答: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受到的浮力×104N ; 2石料的体积1m 3;3石料浸没后钢丝绳拉力的功率150W .6.2015日照我市海洋打捞队的一打捞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系统.在某次打捞过程中,该装置置从100m 深的海底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提起至离海面10m 高处.该过程可视为水中和空中两个速度大小不同的匀速过程;忽略物体刚要离开水面到刚好完全离开水面过程及速度大小的变化过程.经过A 处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104N,经过B 处时物体受到的拉力6×104N .已知g=10N/kg,海水的密度×103kg/m 3,不计水和空气的阻力,请计算: 1物体在A 处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体积;2若用于提升工作的柴油机的输出功率恒为69kW,整个提升过程用时80s,求该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解析1不计水和空气的阻力,由题意知,物体在A 处受到的浮力: F 浮=G ﹣F A =F B ﹣F A =6×104N ﹣4×104N=2×104N . 由F 浮=ρ液gV 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物=V排===2m3;2设物体在水中提升的高度为hA ,在空气中提升的高度为hB,提升过程中该装置的有用功为:W有=FAhA+FBhB=4×104N×100m+6×104N×10m=×106J,由P=可得,提升过程中该装置的总功为:W总=Pt=69×103W×80s=×106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100%==83%.答:1物体在A处受到的浮力为2×104N;物体的体积为2m3;2该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3%.7.2015莱芜如图所示是利用起重机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吊臂前端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重300kg,绳重和摩擦不计;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质量为2×103kg,体积为的物体G匀速提起,滑轮组上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kW g=10N/kg,ρ水=×103kg/m3.求: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的大小;3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4物体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解析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 V 排=V 物=,则F 浮=ρ水V 排g=×103kg/m 3×10N/kg×=8×103N ; 2物体重力G 物=m 物g=2×103k g×10N/kg=2×104N ; 动滑轮的总重力G 动=m 动g=300kg ×10N/kg=3×103N ;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G 总=G 物+G 动=2×104N+3×103N =×104N ;以动滑轮、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3段绳子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浮力和整体的总重,根据力的平衡有3 F+ F 浮= G 总,所以绳子的拉力F=G 总-F 浮=××104N-8×103N=5×103N ; 3已知功率P=3kW=3000W,根据P===Fv 得: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s,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v=×s=s;4物体离开水面前,物体的视重G = G 物 - F 浮=2×104N-8×103N=×104N由于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机械效率η===F G 3==⨯⨯⨯NN341053102.180%. 答: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103N ;2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 的大小为5×103N ; 3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为s ;4物体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8.2015常州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 取10N/kg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问:1铁皮罐的体积有多大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解析1由②图可知: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 浮1=ρ水g V 排1=ρ水g×V 罐,在铁皮罐上加砝码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2=ρ水g V 排2=ρ水g×V 罐,由于铁皮罐处于漂浮,则F 浮1=G 罐,F 浮2=G 罐+G 砝码1,所以,F 浮2﹣F 浮1=G 砝码1,即ρ水g V 罐﹣ρ水g×V 罐=G 砝码1,则V 罐=====1×10﹣3m 3;2一半浸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 浮1=ρ水g V 排1=ρ水g×V 罐=×103kg/m 3×10N/kg××1×10﹣3m 3 =5N,由于铁皮罐漂浮在水面上,则G 总=F 浮1=5N .3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时处于漂浮,则根据漂浮条件可得:F 浮3=G 罐+G 砝码2,即:ρ盐水V 罐g=G 罐+G 砝码2,则ρ盐水====×103kg/m 3. 答:1铁皮罐的体积有1×10﹣3m 3;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5N .3盐水的密度有×103kg/m 3.9.2015枣庄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 2,质量为400g 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 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l0N/kg求: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析答: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4N;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103kg/m3;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4800Pa ;10.2015菏泽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有1/4的体积浸没在水中,在木块上面放一重物,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2cm;g取10N/kg,水的密度ρ=×103kg/m3求:1此重物所受的重力;2在此过程中重物对木块所做的功;3有人根据上述问题得到启示,制做了一个称量物体重量的“秤”,如图所示.容器缸内盛有水,把活塞置于缸中,在轻活塞的底部放一物块P,活塞的顶部放上托盘,在再活塞的表面上刻上相应的刻度;①活塞底部固定的物体P,它的作用是能让活塞竖直立在水中,重物P 的密度特点是;②怎么确定秤的零刻度线 ;③如果要增大秤的测量范围,请给制作者提出你的两个建议A . ;B .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此重物的重力:G=△F 浮=ρ水g △V=×103kg/m 3×10N/kg×10×10×2×10﹣6m 3=2N ;2物体对木块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重物对木块所做的功:W=Gh=2N×2×10﹣2m=;3①要使活塞能够直立在水中,P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②托盘上不放物体时,此时所测物体的重力为零,水面所在的高度处为零刻度线;③要增大秤的测量范围,应能够增大浮力的变化,所以可从活塞能够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密度的变化着手,增大活塞的横截面积,增大活塞的长度,或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代替水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等.故答案为:1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N;2在此过程中重物对木块所做的功为;3①P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②托盘上不放物体时,水面所在的高度处为零刻度线;③增大活塞的横截面积,增大活塞的长度;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代替水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11.2015扬州“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为了研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头颅模型来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人的颈椎简化成一个支点O,用1kg的头颅模型在重力作用下绕着这个支点O转动,A点为头颅模型的重心,B点为肌肉拉力的作用点.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细线模拟测量肌肉的拉力,头颅模型在转动过程中,细线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OB,如图乙所示,让头颅模型从竖直状态开始转动,通过实验记录出低头角度θ及细线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低头角度015304560θ/°细线拉力F/N01设头颅质量为8kg,当低头角度为60°时,颈部肌肉实际承受的拉力是N.2在图乙中画出细线拉力的示意图.3请解释:为什么低头角度越大,颈部肌肉的拉力会越大答.4请你就预防和延缓颈椎损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低头角度为60°时,若m=1kg,细线的拉力为25N;若m=8kg,由于角度不变,所以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变,则拉力F=8×25N=200N;2由题意知,细线拉力的方向应垂直于OB向下,如图所示:3图乙中,F的力臂为OB,做出乙图G的力臂,如图所示:由图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LG =FLF则F==,人低头的角度越大,sinθ越大,则G的力臂越大,肌肉的拉力就越大;4要预防和延缓颈椎损伤,可尽量减小低头的角度,不要长时间低头做事,低头时间久了要抬头休息等等.故答案为:1200;2见上图;3人低头的角度越大,G的力臂越大;4尽量减小低头的角度或不要长时间低头做事,低头时间久了要抬头休息等等.12.攀枝花在花城新区的建筑工地上,某挖掘机沿平直路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行驶50s到达工作场地进行挖掘作业.挖掘机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受的阻力是重力的倍,它在挖掘的过程中要将2×104N砂土匀速从图中最低点A移到最高点B;g=10N/kg求:项目数值整机质量kg9000发动机最大功率kW150标准斗容m31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过程中,挖掘机做的功;2如果挖掘机在举高砂土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80kW,用时,则此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解析1因为挖掘机匀速运动,所以F=f===×900kg×10N/kg=×103N,挖掘机行驶的路程s=vt=2m/s×50s=100m,挖掘机做的功W=Fs=×103N×100m=×105J;2挖掘机做的有用功W=Gh=2×104N×8m=×105J;有用=pt=80×103W×=2×105J;挖掘机做的总功W总挖掘机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答:1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过程中,挖掘机做的功是×105J;2此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是80%.13.2015眉山如图甲所示,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cm2,烧杯自重,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mL的盐水时,杯底所受盐水的压强为440pa;g=10N/kg;求:1烧杯内盐水的密度;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3如图乙所示,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鸡蛋刚好悬浮,液面上升到250mL刻线处,求鸡蛋的重力;解答14.2015南充如图13所示,用细绳系住体积为3×10-4m3的物体A,使它竖直下垂且全部浸入水中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是,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容器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ρ水=×103kg/ m3,g=10N/k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物体A的密度;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析15、2015钦州如图23甲所示,用吊车将棱长为1m的正方体花岗岩石从距水面1m高的A处沿竖直方向匀速放入水中;在整个过程中,钢缆拉力大小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如图23乙所示;求:1花岗岩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花岗岩石下落到图甲B处h0=2m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花岗岩石的密度;1V排=V物=1m3,F浮=ρgV排=×103kg/m3×10N/kg×1m3=×104N,2花岗岩石下落到图甲B 处h 0=2m 时,下表面距离水的深度h=2m+1m=3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3kg/m 3×10N/kg×3m=3×104Pa,3由图可知,花岗岩石的重力G=F=×104N, 花岗岩石的质量m===×103kg,花岗岩石的密度ρ=V m ==×103kg/m 3.答:1花岗岩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04N ;2花岗岩石下落到图甲B 处h 0=2m 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3×104Pa ;3花岗岩石的密度为×103kg/m 3.压轴选择题三例:16、2015包头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3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4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4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0s ~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 .1s ~2s 内,拉力F 做的功是C .2s ~3s 内,拉力F 的功率是100WD .2s ~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解析A.从图乙可知,物体没有被拉起时,由甲图可知此时间内拉力F=30N ;若不考虑动滑轮重则动滑轮拉物体的力F 拉=3F=3×30N=90N,地面的支持力F 支=G-F 拉=100N-90N=10N ;但动滑轮有一定重量,这就使得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不等于10N,故A 错;此项有其它解法B.从甲图中可知,1s ~2s 内,拉力F=50N,从丙图中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而由于滑轮组有3根绳子承担重物,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则拉力F 做的功W=FS=50N ╳=,故B 正确;C. 从甲图中可知,2s ~3s 内,拉力F=40N,从乙图中可知物体的速度为s,而拉绳的速度v ′=3╳s=s,则拉力F 的功率P=Fv ′=40N ╳s=300W,故C 错;D.从乙图中可知,2s ~3s 内物体被匀速提升,此时拉力F=4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h F Gh Fs Gh W W 3⨯==总有=340100⨯N N ≈%,故D 错; 答案B17、2015大连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杯内的气体压强逐渐变大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解析A、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大烧杯上升,则玻璃杯相对于烧杯下降,则玻璃杯所处水的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向上的压强变大,玻璃杯内空气的体积会变小,气体压强变大,故A项正确;B、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后,由于玻璃杯相对于烧杯下降,玻璃杯内水的深度变大,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会变大,故B项正确;C、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玻璃杯内空气的体积会变小,则部分水会进入玻璃杯,所以大烧杯内的水面下降,因此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C项错误;D、把玻璃杯和杯内原来的水作为一个整体,受到的重力不变,则外面的水对玻璃杯的整体有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有部分水进入玻璃杯,则玻璃杯整体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浮力将变小;对玻璃杯整体而言,受力平衡,有F 浮=F 压+G 杯总,由于浮力变小,会使得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故D 项正确. 故选:ABD .18、2015巴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3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当铁球浸入水中21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A .18NB .14NC .8ND .10N 解析设铁球体积为V,当铁球露出水面32体积时,则V 排1=31V,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F 浮1+F 拉1=ρ水g 31V+4N ① 当铁球浸入水中21体积时,则V 排2=21V,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F 浮2+F 拉2=ρ水g 21V+1N ②由①②得:ρ水gV=3N,所以ρ水gV=18N,即铁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为18N ; 由①可得铁球的重力:G=F 浮1+F 拉1=ρ水g 31V+4N=31×18N+4N=10N,当取下该铁球将它放入足量的水中,因为铁球全部浸没时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所以铁球在水中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F 浮′=G=10N. 故选D .说明:本题容易错选A项,没有判断铁球浸没在水中的状态;。
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3柱体切割后浸入液体中,无液体溢出(含解析)
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3 柱体切割后浸入液体中,无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柱形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图1)。
2.将柱形物体沿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图2)。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均匀长方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长方体甲的底面积为3S 。
容器乙足够高、底面积为2S ,盛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
① 若甲的重力为20牛,底面积为5×10-4米2,求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
② 求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 水。
③ 若将甲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 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时,甲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 甲恰为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 水的2倍。
求甲的密度ρ甲。
【答案】①40000帕;②5千克;③3×103千克/米3。
【解析】① F 甲=G 甲=20牛p 甲=F 甲/S 甲=20牛/5×104米2= 40000帕② m 水=ρ水V 水=1×103千克/米3×5×103米3=5千克图1乙甲图1 乙甲甲乙图2③甲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甲即为切去厚度为h部分的压强Δp甲=ΔF甲/S甲=甲gh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水为水升高的高度h水=3Sh/2SΔp水=水g h水=水g(3Sh/2S)因为Δp甲=2Δp水甲gh =2水g(3Sh/2S)所以ρ甲=3×103千克/米3【例题2】如图2所示,底面积为10-2米2、高为0.4米长方体甲(ρ甲=2×103千克/米3)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米深的水。
甲乙(1)求甲的质量m甲。
(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沿水平方向将长方体甲截取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取部分竖直放入乙容器中,使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长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最小,请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例1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图1—5—7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图1—5—8例3(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 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例4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a)(b)图1—5—14例5(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图1—5—15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容器中水面不变例6(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5—16所示,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0,B为软木塞,C为排水管,D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 l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 水,软木塞B,细管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图1—5—16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例7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ρ水=0.9×103kg/m3)例8(北京市中考试题)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1—5—18(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ρ=________.(a)(b)(c)图1—5—18例9 如图1—5—19所示轻质杠杆,把密度均为4.0×103kg /m 3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挂在A 、B 两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同时把支点从O 移到O ′时,杠杆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两次支点的距离O O ′为OA 的51,求: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图1—5—19例10 (北京市中考试题)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 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 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 .当将物体拉到有51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 .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答案例1精析 当几个物体在一起时,可将木块和铁块整体做受力分析,通常有几个物体,就写出几个重力,哪个物体浸在液体中,就写出哪个物体受的浮力. 解 甲在木块上静止:F 浮木=G 木+G 甲 ① 乙在木块下静止:F 浮木+F 浮乙=G 水+G 乙 ② 不要急于将公式展开而是尽可能简化 ②-① F 浮乙=G 乙-G 甲ρ水g V 乙=ρ铁g V 乙-ρ铁g V 甲先求出甲和乙体积比ρ铁V 甲=(ρ甲—ρ乙)V 乙乙甲V V =铁水铁ρρρ-=3333/109.7/10)19.7(mkg m kg ⨯⨯-=7969质量比:乙甲m m =乙铁甲铁V V ρρ=乙甲V V =7969答案 甲、乙铁块质量比为7969. 例2精析 分别对木块所处的几种状态作出受力分析. 如图1—5—9(a )(b )(c ).(a ) (b ) (c )图1—5—9图(a )中,木块受拉力F 1,重力和浮力.图(b )中,细线剪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设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图(c )中,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木块仍漂浮,这时再 施加F 2=1 N 的压力,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 解 根据三个图,木块均静止,分别列出受力平衡过程⎪⎩⎪⎨⎧+==+=③②①浮浮浮223211F G F GF FG F 将公式中各量展开,其中V 排指图(b )中排开水的体积.⎪⎩⎪⎨⎧'+='-=+=))c (()(21中露出的体积指图排木排木木排水木水V F gV V V g gV gV F gV gV ρρρρρρ代入数值事理,过程中用国际单位(略) ρ水V —ρ木V =102ρ水V 排—ρ木V(ρ水V 排—ρ木V 排)=101+ρ水×2×10—5 约去V 排和V ,求得:ρ水=0.6×103kg /m 3答案 木块密度为0.6×103kg /m 3.例3精析 当题目给出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时,如果各量没用单位,则结果也不必加单位.过程分析方法仍从受力分析入手.解 (1)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 F 浮+F =Gρ1gV +F =ρgV (ρ为金属密度)ρ=ρ1+gVF (2)解法1 如图1—5—12,球沉底后受力方程如下:图1—5—12F 浮+F =G (N 为支持力) N =G -F 浮=F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n FF ′=m 液g +ρ1gVm 液=g F '-ρ1V =BnF =ρ1V F ′=pS =ρ1gV =n F ρ1g (V 液+V )=n Fρ1gV 液+ρ1gV =n Fm 液=BnF-ρ1V 答案 金属球密度为ρ1+gV F ,容器中液体质量m 液=BnF -ρ1V . 例4精析 这道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判断,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 排,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 水.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解 (1)如图l —5—14(a )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F 浮=G 冰ρ水g V 排=m 冰gV 排=冰冰ρm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 水=m 冰 求得:V 水=水冰ρm =水冰ρm比较①和②,V 水=V 排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 ),则 F 盐浮=G 冰ρ盐水g V 排盐=m 冰gV 排盐=盐水冰ρm ①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V 水=水冰ρm ②比较①和②,因为ρ水=ρ盐水 ∴ V 水=V 排排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思考 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5解 A 在木块上面,A 和木块漂浮,则 F 浮=G 水+G A V 排=gF 水浮ρ=gG G A水水ρ+A 从木块上拿下后,若ρA =ρ水,则A 和木块均漂浮在水面,A 和木块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V A 排+V 木排=gF A水浮ρ+gF 水浮木ρ=gG G A 水木ρ+比较②和①,②=①∴ A 选项中,容器中水面不变,而不是上升.当ρA =ρ水时,A 拿下放入水中,A 悬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变B 选项,当ρA >ρ水时,A 放入水中,A 沉底,木块和A 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V 木排+V 木排=gF 水浮木ρ+g G A 水ρ=g G 水水ρ+gG A 水ρ 比较③和①,∵ ρA >ρ水,∴ ③式<①式.液面下降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F 浮=G A +G 水不变,V 排不变,前后两次注解面无变化. 液面下降.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木不变,V排不变,前后两次液面无变化.答案 B 、D 例6精析 将复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理论模型.把模型A 着成一个厚壁盒子,如图1—5—17 (a ),模型悬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气体,体积为y 1.1图(b )模型漂浮,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2 V 1的气体.(a ) (b )图1—5—17设:模型总体积为V解 (1)图(a ),A 悬浮.⎪⎩⎪⎨⎧+='+=21)(G G F G G F A A 浮浮模型里水重图(b ),A 漂浮将公式展开:⎪⎩⎪⎨⎧-+=-+=②①水水水水)2(21)(1010V V g GA V g V V g G gV A ρρρρ①—②ρ水g 21V =ρ水gV 1=2 V 1(2)由(1)得:G A =ρ水g V —ρ水g (V 0—V 1)=ρ水g 2V 1+ρ水g V 1-ρ水g V 0=ρ水g (3V 1—V 0)V 玻=V —V 0=2V 1—V 0ρ玻=玻V m A =玻gV G A =)3()3(0101V V g V V g --水ρ=010123V V V V --·ρ水 例7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已知:S =50cm 2,h 1=4.6cm ,h 2=0.44cm解 V 冰+V 石=Sh 1=50cm 2×4.6cm =230 cm 3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 2.V ′=h 2S =0.44cm ×50cm 2=22 cm 3∵ m 冰=m 水ρ冰V 冰=ρ水V 水冰水V V =19.0=109,V 水=109V 冰 V ′=V 冰-V 水=V 冰-109V 冰=101V 冰 0.1V 冰=22 cm 3 V 石=230 cm 3—220 cm 3=10 cm 3冰、石悬浮于水中:F 浮=G 冰+G 石ρ水g (V 冰+V 石)=ρ水g V 冰+ρ水g V 石ρ石=石冰冰石冰水V V V ρρρ-+)(=3333310cm cm 220cm /9.0cm 230cm /1⨯-⨯g g =3.2g /3cm答案 石块密度为3.2g /3cm例8精析 经题是将实验和理论综合,要能从体积的变化,找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解 因为ρ=Vm ,所以要求得ρ,关键是求m 和V .比较(a )和(b )图,金属块体积V =V 2-V 1.金属块质量可从浮力知识出发去求得.图(a )中,木块漂浮 G 木=F 浮木 ①图(c )中,木块和铁漂浮:G 木+G 铁=F 浮木′ ②②-① G 铁=F 浮木′-F 浮木m 铁g =ρ水g (V 木—V 木排)=ρ水g (V 3—V 1)m 铁=ρ水g (V 3—V 1) ρ=V m 铁=1213V V V V --·ρ水 答案1213V V V V --·ρ水 例9 精析 仍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出发点,若将其中一个浸入水中,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但重新调整力臂,则可使杠杆再次平衡.已知:甲、乙密度ρ=4.0×103kg /m 3,甲到支点O 的距离是力臂l OA ,乙到支点的距离是力臂l OB ,△l =O O ′=51l OA 求:乙甲m m解 支点为O ,杠杆平衡:G 甲l OA =G 乙l OB ①将甲浸没于水中,A 端受的拉力为G —F 浮甲,为使杠杆再次平衡,应将O 点移至O ′点,O ′点位于O 点右侧.以O ′为支点,杠杆平衡:(G 甲-F 浮甲)(l OA +51l AO )=G 乙(l OB +51l AO ) ② 由②得 G 甲56 l AO —F 浮甲56 l AO =G 乙l OB —51 G 乙l AO 将①代入②得56G 甲l AO —56F 浮甲56 l AO =G 甲l OA —51G 乙l AO 约去l AO ,并将G 甲、F 浮甲,G 乙各式展开 56ρg V 甲-56ρ水g V 甲=ρ水g V 甲-51ρg V 乙 将ρ=4.0×103kg /m 3代入,单位为国际单位.56×4×103V 甲-56×1×103V 甲=4×103V 甲-51×4×103V 乙 得乙甲V V =12 又∵ 甲、乙密度相同:∴ 乙甲m m =乙甲V V ρρ=12 答案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例10精析 分析物体受力,从做功的公式出发,列出方程. 已知:h 1=2m h 2=0.5m W =54J V 露=51V , F =40N 求:ρ解 物体在水中受的拉力为G —F 浮拉力做功:W =(G -F 浮)(h 1—h 2) ① 物体在水面静止时:受拉力、重力和浮力F =G —F 浮′ ② 由①得 G —F 浮=21W h h -=m5.0m 2J 54-=36N 将G 和F 浮展开ρgV -ρ水gV =36N ③将②式展开ρgV -ρ水gV (V —51V )=40N ④ ③÷④ gV gV )54()(水水ρρρρ--=N 40N 36 水水ρρρρ54--=109 ρ=2.8×103kg /m 3答案 物体密度为2.8×103kg /m 3。
云南省曲靖市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专题三:物态变化
云南省曲靖市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专题三:物态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B . 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C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D .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2. (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 暖春,麦田里白雪消融B . 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C . 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D . 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3. (2分)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 .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 . 眼镜上有灰尘C .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 .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4. (2分) (2017九上·成都期中)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在3~6min内是液态B . 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C . 在4~6min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D .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5. (2分)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 .B .C .D .6. (2分)(2018·青海) 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 .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 . 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 . 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 . 该物质的熔点是7. (2分)(2017·海拉尔模拟) 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B .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D . 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 (2分)(2021·广西壮族自治模拟)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烧水时壶口出现的“白气”,属于同种物态变化的是()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9. (2分) (2017八上·鹤岗期中)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够表示晶体凝固的是()A .B .C .D .10. (2分) (2018八上·滨州期中)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备战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如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阻R一定断路B.电阻R一定短路C.灯L可能变亮D.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两表一个示数变大,另一示数变小有两种可能: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则应该是电路中电阻R局部短路,导致总电阻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而灯泡中电流增大,即灯泡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则应该是电路中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此时电路中电流为零,灯泡熄灭.由以上分析可得,A、B、D判断均错误,C判断正确.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8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V 4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A.大于4W B.等于4W C.小于4W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公式可知,当额定电压相同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8V 8W”的灯泡电阻小,“8V 4W”的灯泡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改接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大于8V,所以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于4W.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灯泡上标有“2.5V ,?A ”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
闭合开关,将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中考物理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一、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0.8×103kg/m 3。
1.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2.求小球的密度解: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不漂浮,或悬浮或一漂一悬,则应有:1==GGF F 浮酒浮水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不可能;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为沉底,则应有:球排酒排水V V V ==810===酒水球酒球水浮酒浮水ρρρρgv gv F F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也不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时,只能是一漂一沉。
又因为酒水ρρ>,所以小球在水中一定是漂浮,在酒精中一定是沉底的。
(2)因小球在水中漂浮,G F =浮水 ∴球球排水水gv gv ρρ= 球排水水球V V ρρ=①由已知条件:牛牛球酒排水水排酒酒排水水浮酒浮水8.09.0===gv gv gv gv F F ρρρρ 1098.09.0==水酒球排水ρρV V 得109==球排水V V 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33/109.0109米千克水球⨯==ρρ 二、体积为1.0×10-3m 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 2(g 取10N/kg )。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的重力;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①5N ;②5N ;③125Pa ;④0.83×103kg/m 3三、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的阻值为10欧姆,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b为5:7,R 2与R 消耗的功率之和是R 1消耗功率的4倍,求: ①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 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 、b 两点时R 1消耗的功率比 解:①1:1;②25欧;③4:1四、如图3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 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秒内物体移动了8米,接力F 做的功为1280焦。
2024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训练——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压轴题训练——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重为600N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建筑材料运送到平台上,工人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使建筑材料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了4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g取10N/kg,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问:(1)若工人双脚与平台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则在提升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工人对平台的压强是多少?(2)工人对绳做的功为多少?(3)建筑材料的质量为多少?2.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重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120N的物体时,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2m,所用拉力F为50N。
求:(1)滑轮组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图甲所示,车库出入口处常安装自动升降的横杆来控制车辆的出入,可以把图甲中的横杆简化为图乙所示。
横杆AB质量分布均匀且可绕O点转动,并通过与A端相连的电动机来自动控制横杆的升降。
当汽车靠近时,电动机可在10s内将原先处于水平位置的横杆匀速转动到竖直位置。
已知横杆重量150N,OA=0.2m,AB=3.2m,加在电动机线圈两端电压为220V,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0.1A,不计空气阻力。
求:(1)在匀速转动提升横杆工的过程中,电动机对横杆的A端始终施加垂直横杆的拉力F 的大小;(2)该车库的自动升降杆装置,在上述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大小(保留一位小数)。
5.如图所示,重物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
若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
求:(1)重物A受到的浮力;(2)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3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
中考物理挑战压轴题专题03热学含解析试题
压轴题03 热学1.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当地有一口自喷状态的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 ,出水流量为150 m3/h。
求:(1)求每小时流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kg?(2)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 ,所放出的热量;(3)这些热量假如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那么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ρ水=1. 0×103 kg/m3,c水=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q为4×103J/ m3]【答案】(1) 1.5×l05kg;(2)2.52×1010J;(3)700m3【解析】【分析】【详解】(1)每小时流出水的体积V=150 m3/h×1h=150m3每小时流出水的质量m=ρ水V=1.0×l03kg/m3×150m3=1.5×l05kg(2)水放出的热量Q水放=c水mΔt=4.2×l03J/(kg·℃)×1.5×l05kg×(90℃-50℃)=2.52×1010J(3)这些热量假如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那么Q有用=Q水放=2.52×1010J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Q 放=102.5210J 90%Q η⨯=有用=2.8×1010J天然气的体积V =10732.810J 410J/mQ q ⨯=⨯放=700m 3 答:(1)每小时流出的水是1.5×l05kg ;(2)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为2.52×1010J ; (3)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700m 3的天然气。
2.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S 0cm 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挪动的间隔 是L 0mm ,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 0kPa ,飞轮1s 转动N 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与机器散热〕,1h 消耗汽油V 0L 〔汽油密度为ρ0kg/m 3汽油热值为q 0J/kg 〕,求:〔1〕汽油机的功率; 〔2〕汽油机的效率。
中考物理压轴题 难题 附答案
初中物理计算复习一.电学计算1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4V 的小灯泡,小灯泡的电阻为8Ω,如果我们只有3V 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20Ω,电路中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请请计算(1)电阻R 1的阻值(30Ω); (2)电源电 压(6V); (3)通过R 1的电流(0.2A)3.如图“6V 3W ”的小灯泡L 与额定功率为10W 的电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为10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20A 和2.4V ,不考虑电阻器和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1)电阻器R 的阻值(38Ω) 2)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2W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 R 1=R 2=30Ω求(1)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和R 2两端的电压;(60Ω 3V) (2)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和R 2两端的电压.(0.2A 0)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为滑动变阻器,R 0、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信息求出R 0的阻值(2Ω)6.小明利用标有“6V 6W ”的灯泡L 1和 “6V 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 1正常发光时,通过L 1的电流为多少?(`1A )2)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为通过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如图乙 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4W )7.使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有时为了省电和避免烙铁头太热而不易沾锡,通过控制开关使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在暂不焊接时,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需要焊接时,能很快达到温度.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 ,电烙铁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开关S 接a 时 ,电烙铁的电功率P 1为100W,开关S 接b 时,电烙铁的电功率为P 2,问:(1)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时,开关接在哪点?(b 点) (2)若P 1=4P 2,电阻丝R 1、R 2的电阻各是多少?(484Ω 1452Ω)8.小红学了电学知识后画出了家里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她认为只闭合开关S 1时,电吹风吹 冷风,当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芬看了她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只闭合S 2,会出现电热丝R 工作时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 造成损坏,小芬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 工作时,电动机就一 定在工作,从而保证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芬应该把开关 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S 1 ) (2)根据电吹风铭牌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一分钟消耗多少电能?电热丝R 的电功率为多大?通过电热丝R 的电流为多大?(27600J 440W 2A)9.某学校运动场离学校电控室有一段距离,运动场内安装了一盏规格为“220V 1KW ”的碘钨灯,已知电控室的电压恒定为220V 电控室到碘钨灯之间的距离为100m ,所用电线为某个品牌的铜芯橡皮绝缘线。
挑战03单选题(压强与浮力综合24题)(解析版)--中考物理真题压轴题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压轴挑战》分类汇编(解析版)挑战03单选题(压强与浮力综合24题)1.(2022•湖州)两个边长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用质量不计的细线连接,轻轻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悬浮,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图所示。
则()A.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B.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C.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D.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答案】C。
【解答】解:A、甲和乙两个正方体边长相同,则根据体积公式可知其体积相等,两个正F浮=ρ液gV排可知,甲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受到的浮力,故A错误;B、把甲和乙作为一个整体,甲和乙在液体中静止时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甲和乙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而甲和乙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密度不同,所以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不相等,故B错误;C、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不变,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甲将漂浮在液面上,则甲和乙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小,液体深度变小,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2.(2022•重庆)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
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 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 A,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取g=10N/kg)A.B的重力是50NB.L=2.5cm时,p A:p B=16:21C.B的底面积为100cm2D.A切去一半后,p A=2000Pa【答案】B。
【解答】解:(1)由乙图可知L的最大值为10cm,所以正方体A的边长为10cm=0.1m,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则B的边长为20cm=0.2m,B的底面积为20cm×20cm =400cm2,故C错误;当L=0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P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可得p B=,即=5000Pa,解方程可得G B=200N,故A错误;当L=10cm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根据压强公式可得=6000Pa,即=6000Pa,解方程可得G A=40N,A切去一半后,A对地面的压强p A===4000Pa,故D错误;(2)当L= 2.5cm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B对地面的压强为==5250Pa,则==,故B正确。
广东中考物理押题及答案、评分标准
广东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许多诗句中涉及了声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声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的叫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2.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反射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直线传播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折射3. 2022年4月中旬,“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顺利返回地面。
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要通过一段黑障区,这段时间飞船被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船内的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却安然无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制造飞船时应选用熔点较低的材料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通过黑障区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飞船下降过程中,飞船的重力不做功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B.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C.断开电源开关后,再更换灯泡 D.使用测电笔时,手需要接触它的笔尖5.2023年2月6号,女足亚洲杯决赛在印度打响。
中国女足最终凭借下半时的3个进球绝杀韩国队,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
右图是运动员在最后阶段进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B.运动员在踢球时,脚对球的力与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脚持续在对球做功D.球被踢飞后依靠自身的惯性在维持运动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
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两灯突然同时熄灭,此时电压表示数显示约为3V。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一、题目浮力是中考物理的常见考点之一,也是压轴题之一。
下面是一道浮力压轴题的示例,供大家参考。
二、题目内容一个重为G的物体,将其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F,则该物体的密度ρ是多少?三、解题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情景,分别列出物体受力平衡的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首先,根据物体在空气中的情景,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G = mg其中,G为物体的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物体在浸入水中的情景。
假设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根据物体在水中受力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G = F + ρ水gV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gV为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F = ρ水gV将上式代入第一个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到:G = mg = ρ水gV + F整理后,可得:ρ = ρ水 + F/(gV)四、答案及解析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物体的密度为:ρ = ρ水 + F/(gV)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约为1.0×10³kg/m³),gV为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F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五、总结浮力压轴题是中考物理中的难点之一,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此类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浮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物理压轴题中考物理压轴题:挑战与应对在中考各科目中,物理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的一科,而其中的压轴题更是让许多考生倍感压力。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中考物理压轴题,分析其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理解题目,确定解题思路中考物理压轴题通常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因此首先需要理解题目,明确考察的内容和解题思路。
在阅读题目时,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和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
2024长沙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压轴题——冲刺满分之力学 (含答案)
2024长沙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压轴题——冲刺满分之力学类型1密度、压强、浮力综合考向1模型类1.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甲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1,水平桌面上有如图乙、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等体积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和B分别放入乙、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B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酒精液面(图中未画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第1题图(1)物体B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物体A、B所受重力之比为________;(3)A、B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A、B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2.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注水(倒入水,但水未溢出),在此过程中,分别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和计算该物块对应深度下受到的浮力F浮,由此绘制了如图乙(实线部分)所示的图像(g取10N/kg).第2题图(1)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换用一种密度为0.6×103kg/m3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当h=6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3)当h=12cm时,物块在水和液体中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之比________.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该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一个体积为103cm3、重力为6N的实心物体被细线系在容器底部,此时液体的深度为60cm.(g取10N/kg)求:第3题图(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细线对物体的拉力;(3)剪断细线后,物体最终露出液体表面的体积.4.有A 、B 两个密度分别为ρA 、ρB 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其中正方体A 的质量m A 为1kg.如图甲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4∶5;将A 和B 叠放在一起放入水平桌面盛水的容器中,如图乙所示,水面静止时,正方体B 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ρ水=1.0×103kg/m 3.求:第4题图(1)正方体B 的质量m B 是多少?(2)ρA ∶ρB 是多少?(3)正方体B 的密度ρB 是多少?5.如图所示,容器中水深60cm,电动机以恒定不变的功率,向上匀速提升质量为1kg 的石块,石块在水中上升速度为0.25m/s ,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 3.若提升过程中,石块受到水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g 取10N/kg ,ρ水=1.0×103kg/m 3)请计算:第5题图(1)石块露出水面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石块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3)石块出水后匀速上升的速度.6.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的质量为1kg,水的深度为10cm.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A质量为400g,底面积为20cm2,高度为16cm.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第6题图(1)求容器的底面积;(2)若将圆柱体A竖直放入容器内,求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3)B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700cm3,把B放入容器中,要使B对容器的压力为0,则B 的底面积最小为多少?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正方体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20 N,物块的边长为0.1m.A、B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容器液面高度比物块边长高,如图乙、丙所示,现将物块先后缓慢浸入A、B两容器的液体中,当物块刚好浸没时,A、B两容器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且F1∶F2=5∶6.(g取10N/kg,ρ水=1.0×103 kg/m3)求:第7题图(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2)酒精的密度;(3)已知A容器底面积为B容器底面积的2.5倍.若物块浸没到水中后,水面升高了2cm,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7×103Pa,则物块浸没到酒精中时,酒精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8.如图甲所示,原长x0=16cm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上端与一正方体相连,正方体重G=48N,向容器中慢慢注入某种液体,弹簧的长度x随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正方体有一半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其形变量Δx间的关系为F=kΔx,忽略弹簧的质量和体积,g取10N/kg,求:第8题图(1)k的值;(2)正方体的密度;(3)正方体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9.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秤上,逐渐倒入某液体至3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柱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216g,密度为0.9g/cm3,底面积为40cm2(g取10N/kg).求:第9题图(1)容器的重力;(2)当电子秤示数为500g时,圆柱体A所受浮力;(3)液体的密度;(4)在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不再变化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圆柱体浸入液体前增加了多少?10.如图甲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台上,容器的底面积S容=100cm2,质量均匀的圆柱体物块上表面中央用足够长的细绳系住,悬挂于容器中.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水(每分钟注入100g),直至注满容器为止,细绳的拉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ρ=1g/cm3,常数g=10N/kg,物块不吸水,忽略细绳体积、液体扰动等其他次要因水素.第10题图(1)求注水前圆柱体物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L1;(2)当细绳的拉力为0.9N时,求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3)若改为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每分钟注入100cm3,ρ液=1.5g/cm3),直至9.4min时停止.求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与注液时间t x分钟(0≤t x≤9.4)的函数关系式.考向2分类讨论类11.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5m3的长方体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漂浮于水面上.现在将虚线以上的部分截取走(截走部分的体积等于露出水面体积的一半),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水面下降了0.3m.则:第11题图(1)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减少了多少?(2)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减少了多少?(3)物体A的密度为多少?12.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为100cm2,上端开口面积为75cm2的100g容器,容器装有适量水,用轻质足够长的硬杆连接不吸水密度均匀的实心长方体,使其缓慢浸没于水中.当硬杆对物体的力为2.5N时,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物体上表面距水面0.5cm,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变化了1500Pa.图乙是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图像.(g取10N/kg,ρ=1.0×103kg/m3)求:水第12题图(1)未放入长方体时,容器中水的质量;(2)放入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3)长方体的重力.类型2密度、压强、浮力结合简单机械13.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水井中匀速吊起一个重为800N的物体,所用拉力F为250N,20s内物体上升了6m(物体的上表面始终未露出水面),已知动滑轮重20N,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求:第13题图(1)20s内绳子自由端A移动的距离;(2)拉力F做功的功率;(3)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14.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监测仪的简化模型.杠杆AB质量不计,A端悬挂着物体M,B端悬挂着物体N,支点为O,BO=4AO.物体M下面是一个压力传感器,物体N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槽中,当水槽中无水时,物体N下端与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也为零.已知物体N的质量m2=4kg,高度H=1m,横截面积S=20cm2(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第14题图(1)物体N的密度ρ;(2)物体M的质量m1;(3)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40N时,求水槽内水的深度h.参考答案1.(1)0.6×103(2)1∶3(3)5∶242.(1)0.8×103(2)3.6(3)4∶33.(1)4.8×103Pa(2)2N(3)2.5×10-4m 34.(1)4kg(2)2∶1(3)0.6×103kg/m 35.(1)6.0×103Pa (2)4N(3)0.15m/s 6.(1)100cm 2(2)1.25×103Pa(3)37.5cm 27.(1)10N(2)0.8×103kg/m 3(3)1.6×103Pa8.解:(1)当液体深度h 从6cm 上升至26cm 时,弹簧的长度x 的变化量Δx =16cm -6cm =10cm ,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正方体对弹簧的压力为零.当液体深度为6cm 时,由弹簧的弹力F 与其形变量Δx 间的关系及平衡条件得,F =G =k Δx ,即48N =k ×10cm 所以k =4.8N/cm(2)由图乙可知,正方体有一半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深度变化量Δh =20cm ,所以正方体的边长L =2×(Δh -Δx )=2×(20cm -10cm)=20cm ,则正方体的体积为:V A =(20cm)3=8×103cm 3=0.008m 3所以正方体的密度为:ρA =mA V A =G g V A =48N 10N/kg 0.008m 3=0.6×103kg/m 3(3)由于正方体处于漂浮状态,由浮沉条件可得F 浮=G =ρ液gV 排=ρ液×10N/kg ×0.008m 32=48N ,所以ρ液=1.2×103kg/m 3由题知,正方体上表面刚好与液体相平时正方体受到弹簧拉力、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且F 浮=F 拉+G则F 拉=F 浮-G =ρ液gV 排-G =1.2×103kg/m 3×10N/kg ×0.008m 3-48N =48N 由F =k Δx 得:此时弹簧伸长量Δx ′=F 拉k =48N4.8N/cm=10cm 此时液体深度h =26cm +12L +Δx ′=26cm +10cm +10cm =46cm则p =ρ液gh =1.2×103kg/m 3×10N/kg ×46×10-2m =5.52×103Pa9.解:(1)由图乙可知,液体高度为0时,容器的质量m 容=100g容器的重力G 容=m 容g =0.1kg ×10N/kg =1N(2)由图乙可知,当液体深度h =3cm 时,电子秤示数为400g ,即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00g当圆柱体浸入水中使电子秤的示数为500g 时,相对于没有浸入时电子秤的示数增大了Δm =m 2-m 1=0.5kg -0.4kg =0.1kg 因此圆柱体A 浸入液体对容器和液体的压力F =Δmg =0.1kg ×10N/kg =1N圆柱体A 对液体的压力与容器内液体对圆柱体A 的浮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容器内液体对圆柱体A 的浮力为F 浮=F 压=1N(3)h =3cm 时,电子秤示数为400g ,所以液体质量m 液=m 总-m 容=400g -100g =300g 液体体积V 液=S 容h =100cm 2×3cm =300cm 3液体密度ρ液=m 液V 液=300g 300cm3=1g/cm 3=1.0×103kg/m 3(4)圆柱体A 重力为G A =m A g =0.216kg ×10N/kg =2.16N由于液体密度大于圆柱体A 的密度,不确定圆柱体是否沉底.假设圆柱体最终沉底,则水面最终高度h ′=V 液S 容-S A=300cm 3100cm 2-40cm 2=5cm 相比A 浸入前,液面上升的高度Δh =h ′-h =5cm -3cm =2cm此时V 排=S A h ′=40cm 2×5cm =200cm 3=2×10-4m 3A 受到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1.0×103kg/m 3×10N/kg ×2×10-4m 3=2N因为F 浮′<G A ,所以A 会沉入容器底部,假设成立.容器底增加的压强Δp =ρ液g Δh =1.0×103kg/m 3×10N/kg ×0.02m =200Pa10.解:(1)分析图像可知,第4min 时,水面刚好接触物块下表面.注入水的质量为400g ,水的深度即为L 1.注入水的体积V 1=m 水ρ水=400g 1g/cm3=400cm 3物块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L 1=V 1S 容=400cm 3100cm 2=4cm(2)物块的重力等于开始时细绳的拉力,即G 物=2.4N ,则m 物=G 物g =2.4N 10N/kg=0.24kg 第7min 时水面刚好与物块的上表面相平,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F 浮=G 物-F =2.4N -0.4N =2N物块的体积V 物=V 排=F 浮ρ水g =2N1.0×103kg/m 3×10N/kg=2×10-4m 3=200cm 3从第4min 到第7min 注入水的质量为300g ,注入水体积V 2=m 水′ρ水=300g1g/cm 3=300cm 3细绳拉力不为零,说明细绳一直处于拉直状态,细绳的拉力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物块完全浸入水中,且第7min 时物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由此可得,V 物+V 2=S 容h 物,代入数据解得h 物=5cm物块的底面积S 物=V 物h 物=200cm 35cm =40cm 2=4×10-3m 2当细绳拉力为0.9N 时,F 浮′=G 物-F ′=2.4N -0.9N =1.5N ,即为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F故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p =F 压S 物= 1.5N4×10-3m2=375Pa (3)分析图像可知,第7min 至第9min 注入水的质量为200g ,注入水的体积V 3=200cm 3物块的上表面距容器口距离L 3=V 3S 容=200cm 3100cm 2=2cm容器的高度h 容=L 1+h 物+L 3=4cm +5cm +2cm =11cm由于每分钟注水和注液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第4min 时液体刚好接触物块下表面当0≤t x ≤4min 时,p =F 压S 容=G 液S 容=ρ液V 液gS 容=150t x Pa第4min 时,p =600Paρ物=m 物V 物=0.24kg 2×10-4m 3=1.2×103kg/m 3=1.2g/cm 3由于ρ液>ρ物,所以继续注液到某一时刻,物块刚好漂浮.此时V 排′=F 浮′ρ液g =G 物ρ液g = 2.4N 1.5×103kg/m 3×10N/kg 1.6×10-4m 3=160cm 3,物块下表面浸入深度h 浸=V 排′S 物=160cm 340cm 2=4cm 从第4min 到这一时刻注入的液体的体积V 4=(S 容-S 物)h 浸=(100cm 2-40cm 2)×4cm =240cm 3,则注入液体的时间为2.4min当4min<t x ≤6.4min 时,p =600Pa +Δp =(250t x -400)Pa ,第6.4min 时,p =1200Pa 6.4min 至9.4min ,物块漂浮并随液面一起上升这段时间注入液体的体积V 5=300cm 3,假设无液体溢出,液面上升3cm.9.4min 时,液体深度为4cm +4cm +3cm =11cm =h 容,所以假设成立.当6.4min<t x ≤9.4min 时,p =1200Pa +Δp ′=(150t x +240)Pa综上,P 与t x 的函数关系为P t x (0≤t x ≤4)t x -400(4<t x ≤6.4)t x +240(6.4<t x ≤9.4)11.解:(1)已知Δh =0.3m ,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减少量Δp =ρ水g Δh =1.0×103kg/m 3×10N/kg ×0.3m =3×103Pa (2)根据p =FS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减少量ΔF =ΔpS =3×103Pa ×2m 2=6×103N(3)由ρ=mV 得,物体A 的质量m A =ρA V A ,则G A =m A g =ρA V A g ,当物体A 漂浮于水面上时,F 浮1=G A =ρA V A g 由F 浮=ρ水gV 排得V 排1=F 浮1ρ水g =ρA V A g ρ水g =ρAρ水V A ①已知截走部分的体积ΔV A =12V 露1=12(V A -V 排1)=12(V A -ρA ρ水V A )截走部分的体积后剩余的物体的体积V A ′=V A -ΔV A =V A -12(V A -ρA ρ水V A )=12(V A +ρA ρ水V A )剩余部分物体的重力G A ′=m A ′g =ρA V A ′g =ρA ×12(V A +ρA ρ水V A )g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则F 浮2=G A ′=ρA ×12(V A +ρA ρ水V A )g由F 浮=ρ水gV 排得V 排2=F 浮2ρ水g =ρA ×12(V A +ρA ρ水V A )g ρ水g=ρA ρ水×12(V A +ρA ρ水V A )②根据题意可知V 排1-V 排2=ΔV 即ρA ρ水V A -ρA ρ水×12(V A +ρAρ水V A )=S Δh 整理可得ρ2A -ρ水ρA +2S Δh V A ×ρ2水=0代入数据可得ρ2A -1.0×103kg/m 3×ρA +2×2m 2×0.3m5m3×(1.0×103kg/m 3)2=0解得ρA =0.4×103kg/m 3或ρA =0.6×103kg/m 312.解:(1)未放入长方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0=800Pa 根据p =ρgh 可知,此时水的深度:h 0=p 0ρ水g =800Pa 1.0×103kg/m 3×10N/kg=0.08m =8cm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水的质量为:m 水=ρ水h 0S 下=1.0g/cm 3×8cm ×100cm 2=800g =0.8kg (2)当物体下表面浸入5cm 时,图像出现拐点,可知水面已经到达容器上端与下端交接处,容器下端高度:h 下=p 下ρ水g =1100Pa1.0×103kg/m 3×10N/kg =0.11m =11cm设物体的横截面积为S 物,则h 1S 物+h 0S 下=h 下S 下代入数据得:5cm ×S 物+8cm ×100cm 2=11cm ×100cm 2解得:S 物=60cm 2当物体下表面浸入7.5cm 时,图像出现拐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水已到达容器上端开口处,设容器上端高度为h 上,则h 下S 下+h 上S 上=h 0S 下+h 2S 物代入数据得:11cm ×100cm 2+h 上×75cm 2=8cm ×100cm 2+7.5cm ×60cm 2解得:h 上=2cm =0.02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1=ρ水g (h 下+h 上)=1.0×103kg/m 3×10N/kg ×(0.11m +0.02m)=1300Pa(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时,物体上表面距水面0.5cm ,则物体的高度:h 物=h 下+h 上-Δh =11cm +2cm -0.5cm =12.5cm当物体浸没时,有水溢出容器的容积:V =h 下S 下+h 上S 上=11cm ×100cm 2+2cm ×75cm 2=1250cm 3物体的体积:V 物=h 物S 物=12.5cm ×60cm 2=750cm 3则溢出水的体积:V 溢=V 水+V 物-V =8cm ×100cm 2+750cm 3-1250cm 3=300cm 3=3×10-4m 3则溢出水的重力:G 溢=ρ水gV 溢=1.0×103kg/m 3×10N/kg ×3×10-4m 3=3N放入物体后比未放入物体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了1500Pa ,则变化的压力为:ΔF =Δp ·S 下=1500Pa ×100×10-4m 2=15N硬杆对物体的力为F =2.5N ,当硬杆对物体的力为压力时:ΔF =G 物+F -G 溢,所以长方体的重力:G 物=ΔF -F +G 溢=15N -2.5N +3N =15.5N当硬杆对物体的力为拉力时:ΔF =G 物-F -G 溢,所以长方体的重力:G 物=ΔF +F +G 溢=15N +2.5N +3N =20.5N 13.(1)12m(2)150W(3)320N14.解:(1)物体N 的质量m 2=4kg ,体积V N =Sh =20×10-4m 2×1m =2×10-3m 3,所以物体N 的密度ρ=m 2V N =4kg 2×10-3m3=2×103kg/m 3(2)当水槽中无水时,物体N 下端与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触且压力为零,说明杠杆B 端受到的拉力F B =G N =mg =4kg ×10N/kg =40N ,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也为零,说明F A =G 1=m 1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 A ×AO =F B ×OB ,即m 1g ×AO =G N ×OB 代入数据得:m 1=G N ×OB g ×AO =40N ×410N/kg=16kg(3)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 =40N 时,杠杆A 端受到的拉力F A ′=m 1g -F =16kg ×10N/kg -40N =120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杠杆B 端受到的拉力F B ′=F A ′×OA OB =120N ×14=30N 对N 受力分析可知,N 在容器中受到水的浮力F 浮=G N -F B ′=40N -30N =10N 物体N 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F 浮ρ水g =10N 1.0×103kg/m 3×10N/kg=10-3m 3由于F 浮<G N ,所以物体N 沉在水底,不会浮起,所以水槽内水的深度h =V 排S =10-3m 320×10-4m 2=0.5m。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练习题
初中物理中考压轴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三棵树上各吊一个重锤,分别编号为A、B、C。
已知重锤A的质量为2kg,重锤B的质量为3kg,重锤C的质量为5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锤A的重力最大
B. 重锤B的重力最大
C. 重锤C的重力最大
D. 三个重锤的重力相等
2. 一个物体在水中浮在水面上,重力与浮力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B. 物体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
C. 物体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
D. 无法判断
3. 下图为一个橡皮球从斜面上滑下的示意图,摩擦系数为0.2。
已知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斜面顶部出发时速度为0。
小球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小球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A. 向上
B. 向下
C. 平行斜面
D. 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一个小车连续通过两个轻质气囊,小车的质量为0.5kg。
当小车通过气囊A时,A气囊的体积为10L;当小车通过气囊B时,B气囊的体积为20L。
忽略空气的质量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通过气囊A时的浮力和小车通过气囊B时的浮力相等
B. 小车通过气囊A时的浮力小于小车通过气囊B时的浮力
C. 小车通过气囊A时的浮力大于小车通过气囊B时的浮力
D. 无法判断。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液体的压强A p 和B p 的大小关系为A .AB p p > B .A B p p =C .A B p p <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F p S=和 F G mg ==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p p =甲乙,∵A 、B 两点在同一高度上,m m =乙甲, V V 甲乙>,∴ρρ甲乙< ,∴根据p gh ρ=知:AB 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A B p p 下下<,∵AB 两点压强为A A p p p =-甲下,B B p p p =-乙下 ,∴A B p p >.故选A .2.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 浮甲<F 浮乙<F 浮丙。
B .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
C .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 ′甲<F ′乙<F ′丙。
D .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 ′甲<p ′乙<p ′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 不符合题意;B .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 甲>p 乙>p 丙,B 符合题意;C .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三一、36.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
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____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若电梯在20秒内将一位重600牛的乘客匀速提升15米,求电梯对乘客做功的功率。
(3)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
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
(g取10牛/千克)二、36.小型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首先经过蓄电池贮存起来,然后再由蓄电池向用电器供电。
如图是某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图。
(1)在风速为____米/秒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2)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3)该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时,整个装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米2,总质量为60千克。
计算该装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4)若该风力发电机按输出功率为500瓦发电,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年(365天)发电量是多少?三、33.(8分)2011年3月26日晚8:00—9:00,岳阳与世界众多城市一起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活动倡议熄灭不必要的灯光,切断电视、电脑等电器电源,小明在活动宣传中了解到:只要电源插头没有拔掉,在待机状态下,每台电脑的功率为5.8W,每台电视机的功率为8.2W。
(1)小明所在小区有100台电脑和100台电视机,若再活动中均由原来的待机状态改为切断电源1小时,此举一共可节约电能多少焦耳。
(2)节约电能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20℃的水升高到60℃?【c水=4.2×103J/(kg •℃)】(3)标有“220V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将与(2)问中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100min,该电热器的效率是多少?若用电高峰期,若此电热器的实际电压仅为200V,它的实际功率为多大?(电热器的电阻恒定,结果只保留一位小数)四、24、图甲是内胆为铝质材料的电饭锅,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R1是加热电阻,阻值为48.4Ω;R2是限流电阻,阻值为484Ω。
煮饭时,接通电源(220V50Hz),闭合手动开关S1,电饭锅处在加热状态。
当锅内食物温度达到103℃时,开关S1会自动断开,断开后若无外力作用则不会自动闭合,S2是一个自动温控开关,当锅内食物温度达到80℃时会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会自动闭合。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查表可知铝的熔点为660℃)请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接通电源后没有放入食物就闭合开关S1,电饭锅的内胆是否会熔化?为什么?(2)在保温和加热两种情况下,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3)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为20℃,质量为2.5kg的水烧开需要16min40s,求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是多少?25、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cm2,高为0.2m,盖片B的面积为60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
连接AB是长为0.3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
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
(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五、专题五: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9分,共2个小题,第10小题4分,第11小题5分)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最程为0~3V,R3=4Ω。
求(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4W,则电源电压U=?(2)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R,1正常发光,R3消耗的功率为0.64W,则灯泡的电阻R1=?(写出该小题的解题思路后再求解)(3)只闭合开S3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的情况下,则变阻器R2的取值范围是多少?11.有一根绳子,通过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能够提起的最重物体是A,物体再重绳子将断裂(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将A匀速提高2m做的有用功为740J,则物重G A=?(2)若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2.5%,人的体重为600N,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l0-2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p地=?(3)若用这根绳子和这些滑轮,组成图乙所示滑轮组,利用它从水中缓慢匀速提起(不计水的阻力)一个边长为3×l0-1m的正方体B,当提到B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2×l03Pa时,绳子断裂。
则正方体B的密度ρB=?六、38. ( 8分)在图13 所示的电路中,设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当K1闭合,单刀双掷开关K2接a时,灯泡L正常发光;当K1断开,单刀双掷开关K2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3V。
(设灯丝的电阻不变)求:( l)电源电压是多少伏?( 2)电阻R 的阻值是多少欧?( 3 ) K1断开,K2接b 时,该灯泡L在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耳?39.( 12分)据报道,我市某水库库底是一座旧城遗址,目前正在进行试探性发掘和打捞。
某次试探性打捞作业时,用绳子将实心物体从水面下12m 深处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到离水面1.5m深处的过程所用时间为42s,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90W。
当物体被拉到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F'=520N。
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水的阻力。
(水的密度ρ0=1.0×103kg / m3, g=10N/kg )求:(l)物体从水面下12m深处匀速上升到离水面1.5m深处的过程中,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2)物体在水面下方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的拉力F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4)物体的密度ρ物。
七、24.(7分)某工厂产品计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甲所示。
P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变小),a、b两端接“示波器”(示波器对电路无影响),定值电阻R2为400Ω,电源电压为6V。
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激光束时,激光束会被产品挡住,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R1两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7乙所示。
试求:(1)激光照射R1时,R1的阻值是多少?(2)激光被产品挡住时,R1、R2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3)从0时开始计时,经过1min,传送带上通过计数装置的产品是多少个?中考物理压轴题计算题解析一、36.答案:(1)B(2)W =Fs =Gh =600N ×15m =9000JW 450s20J 9000t W P === (3)方法一G =mg =1000kg ×10N/kg =10000NU 1=IR 1=0.02A ×100Ω=2VΩ=-=-=200A02.0V 2V 6I U U R 12 查图乙F =9000N <10000N ,所以超载方法二G =mg =1000kg ×10N/kg =10000NΩ===300A02.06V I U R 总 R 2=R 总-R 1=300Ω-100Ω=200Ω查图乙F =9000N <10000N ,所以超载方法三G =mg =1000kg ×10N/kg =10000N查图乙F =10000N ,R2=100ΩR 总=R 1+R 2=100Ω+100Ω=200Ω20mA mA 30A 03.0200V 6R U I >总==Ω==,所以超载 二、36.答案:(1)12(2)风速在3-12米/秒时,风速越大,输出功率也越大;风速在大于12米/秒时,风速越大,输出功率越小(3)Pa 600m 1kg /N 10kg 60S mg S G S F p 3=⨯==== (4)W =Pt =0.5kW ×365×8h =1460kW ·h三、33.(8分)解:(1)电能W=Pt=100×(5.8W+8.2W )×3600s=5.04×106J 。
(2)水的质量m=kg C C C kg J t c Q 30)2060()/(102.41004.536==︒-︒⨯︒•⨯⨯∆•。
(3)100min 消耗的总电能W 总=P t=1000W ×60×100s=6×106J 。
该热水器的效率。
总有%84%100%100J 106J 1004.5W 66=⨯=⨯=⨯⨯W η 电热器的电阻R=,4.481000W V 220P 22Ω==)()(额额U电热器的实际功率P=。
)()(实W 6.8248.4V 200R 22==ΩU 四、24、(1)不会熔化;当锅内温度达到103℃时,开关S1会自动,而铝的熔点为660℃,所以不会熔化。
1分(2)1:11 2分(3)水吸收的热量8.4×105J 1分电饭锅消耗的电能106J 1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84% 1分25、(1)P =ρgh=1×103kg/m 3×10N/kg ×0.5m=5000Pa 1分F =Ps=5000Ps ×60×10-4m 2=30N 1分(2)F 全浮=ρ水V 全排g=1×103kg/m 3×400×10-4m 2×0.2m ×10N/kg=80N 1分G A =F 全浮-F =80N -30N =50N 1分(3)设圆柱体浮筒A 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 1时,盖片B 又自动关上则F 浮=G Aρ水V 排g=G A 1×103kg/m 3×400×10-4m 2×h1×10N/kg=50N 1分h1=0.125m 水箱中水的深度h2=0.125m+0.3m=0.425m 1分五、专题五: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9分,共2个小题,第l0小题4分,第11小题5分)10.共4分(每缺画一个等效电路图扣0,5分,3个图最多扣1分)(1)只闭合开关S l 时,等效电路如案图7……………1分 VW R P U 44433=Ω⨯==A W R P II4.0464.03'331=Ω===VW R P U 6.1464.03'33=Ω⨯==Ω===64.04.2111AV I U R (2)思路和求解各l 分,共2分只闭合开关S 2时:等效电路如案图8U 1=U -U 3=4V -1.6V=2.4V(3)共1分只闭合开关S 3时,等效电路如案图9①当滑片左移时,在不损坏电流表和电灯的情况下有:Ω===104.04AVIURVVVUUU1342'1=-=-=21'1'16161IAVRUI==Ω==Ω===18613222AVIURR2=R-R1=10Ω-6Ω=4Ω②当滑片右移时,在不损坏电压表的情况下有:U2≤3V∴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4~18ΩN N nG F A 200%5.922370=⨯==η400N200N 600N F G =-=-=人地F Pa 101.0m1022400N S F p 422⨯=⨯⨯-地地==11.共5分(1) …………………… 1分(2).........................1分............1分(3)N m J h W G A A 3702740===0.2m 10N/kg kg/m 101Pa 102g 333=⨯⨯⨯==水下ρp h 3-22-12m 101.80.2m m)10(3h a V ⨯=⨯⨯==排180N m 101.810N/kg kg/m 101gV F 3-233=⨯⨯⨯⨯==排 水浮ρ750N 180N 30N 200N 3F G -F n G 0'B =+-==浮⨯+75kg 10N/kg750N g G m B B ===3-23-13B m 102.7m )10(3a V ⨯=⨯==…………………………1分…………………1分30N 370N -200N 2G -nF G A 0=⨯==3332-B B B kg/m 102.8m 102.775kg V m ⨯=⨯==ρ六、38. ( 8分)解:⑴当K1闭合,单刀双掷开关K2接a时,L与R并联∵灯泡L正常发光∴U=6V⑵当K1断开,单刀双掷开关K2接b时,L与R串联I L=P L/U L=3/6=0.5AI R=I L=0.5AR=U R/I R=(6-3)/0.5=6Ω⑶∵I L=0.5A ,U L=3V,t=1min=60s∴W=UIt=3×0.5×60=90J39.( 12分)解:⑴v=s/t=(12-1.5)/42=0.25m/s⑵∵P=Fv∴F=P/v=90/0.25=360N⑶4/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绳子的拉力由360N增大到520N,拉力增大了160N,即物体4/5的体积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60N,故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为:F浮=(520N-360N)/0.8=200N⑷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200N∴V物=V排=F浮/ρ水g=200/(1×103×10)=0.02m3G=360+200=560Nm=G/g=560/10=56kgρ=m/V=56kg /0.02m3=2.8×103 kg / m3七、24.(7分)解:(1)R1与R2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