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55+487.7钢筋混凝土箱涵基坑稳定性检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K55+487.7箱涵内支架、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铜陵市S321黄浒至白杨坡一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S321黄浒至白杨坡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周永兴等编著);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8)理正深基坑5.3版软件。

2.工程概况

K55+487.7新建涵洞设计为1-3.0×3.0m钢筋混凝土箱涵,线路中心处填土高度2.29m,涵洞长度35.87m,涵内流水面设置由左向右0.5%横坡,洞口设计为混凝土翼墙式。

施工期间S321保持畅通,涵洞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施工右幅接长段11.2m箱涵,基坑开挖深度6.4m,基坑壁为老路基边坡,主要为填筑粘土,现场采用放坡法开挖。第二阶段封闭现状道路,施工现状道路范围内24.67m箱涵,基坑开挖深度6.4m,采用放坡法开挖。

3.地质情况

老路基部分地质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路面结构层约76cm(16cm厚沥青混凝土+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原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改良土,填筑粘土层。填筑土:褐色,密实,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碎石。

路基加宽接长部分根据设计地质钻探、现场调查资料,涵洞位置地层分布情况如下:

①1层种植土:灰黄色,含大量植物根系,层厚0.4~0.6m;

①2层填筑土:灰黄色,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碎石,层厚0.3m;

②土:灰色,流塑-软塑,层厚7.2m。

4.箱涵内支架体系检算

4.1支架布置形式

模板采用12mm竹胶板,肋木采用5×10cm方木,间距25cm一道。顶板、侧墙支架均采用φ48mm×3.0mm钢管支撑,钢管水平布置间距65cm×120cm和85m×120cm两种布置形式,支架纵向布置间距100cm,竖向设置3道水平连接杆布置间距0.3m+1.2m+1.2m+0.3m,水平连接杆和立杆搭接全部采用十字扣件进行连接加固,顺涵洞方向每隔4.5m设置一处竖向剪刀撑。箱涵外支撑采用1.5m和2.2m短钢管支撑在基坑开挖边坡上,外支撑顺涵洞间距按照2.0m/道设置。

钢管支架布置图

钢管支架自下往上布设为:混凝土底板(设计C30混凝土)+钢管支架(单层)+顶托+纵向方木(10×10cm)+横向方木(5×10cm )+高强竹胶板(12mm厚)。

4.2荷载取值、组合

4.2.1荷载类型及取值

(1)模板、支架自重:竹胶板自重取0.15kN/m²。

10×5cm方木每米自重8×0.1×0.05×1=0.04KN/m。统一按照间距20cm考虑,则每m²重量为0.04×5=0.2KN/m²。

10×10cm方木每米自重8×0.1×0.1×1=0.08KN/m。3m宽度范围内共布置4根,则每㎡总量为0.08×4/3=0.11 KN/m²。

计算支架时,模板及纵横向方木按照均布荷载计算,荷载大小为0.15+0.2+0.1=0.45 kN/m²。取1kN/m²进行计算。

(2)新浇筑砼、钢筋、预应力筋自重

偏于安全考虑,混凝土自重取值26KN/m³。

(3)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荷载

①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楞时,均布荷载取2.5kN/m²,另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

②计算直接支撑小楞的梁或拱架时,均布荷载可取1.5 kN/m²;

③计算支架立柱及支撑拱架的其它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可取1.0 kN/m²。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取2 kN/m2。

4.2.2荷载分项系数

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的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3)计算构件变形(挠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4.2.3荷载组合

计算底模板及支架强度时,荷载组合为:(1)+(2)+(3)+(4);

验算底模板及支架刚度时,荷载组合为:(1)+(2)。

4.3竹胶板计算

模板背肋间距为25cm,竹胶模板面板宽122cm,其肋(背木)间距为30cm,面板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取1m宽度模板

模板承受线荷载q=(1.2×(0.29×26+0.15)+1.4×(2.5+1))×1=14.13KN/m

参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765页,Mmax=0.107ql2=0.107×14.13×0.252=0.094kN.m;

竹胶板(12mm厚)截面抵抗矩W=bh2/6=1000×122/6=24000mm3;

σ=M/W=3.92Mpa<50Mpa(其中50Mpa为竹胶板最小静曲强度)

根据以上计算,底模板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竹胶板弹性模量E=4000Mpa,惯性矩I=bh3/12=1000×123/12=144000mm4;

验算刚度时,线荷载q=1.0×(0.29×26+0.15)×1=7.69kN/m

考虑竹胶面板的背带为10cm×5cm木方,面板的实际净跨径为200mm。

挠度f=0.632×ql4/(100EI)=0.632×7.69×2004/(100×4000×144000)

=0.135mm<[f]=300/400=0.75mm。

模板刚度满足要求。

4.4横桥向方木(5×10cm)计算

横向(竹胶板背肋)采用5×10cm方木,方木间距按照25cm,因上部荷载为均布荷载,为简化计算并偏于安全考虑,按照简支梁计算,将上方承受荷载简化为线荷载计算,按照纵向背楞(10×10cm方木)较大间距85cm进行验算:

10×5cm方木力学特性如下:

[σw]=12Mpa,E=9×103Mpa

W=50×1002/6=83333mm3

I=50×1003/12=4166666mm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