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管理办法-新修正版

合集下载

生活废弃物处理规章制度

生活废弃物处理规章制度

生活废弃物处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规范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活废弃物是指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活动中产生的除尘、废水、废渣、废气、废液等废弃物及其资源化产品。

第三条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积极推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防止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活废弃物的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推动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第五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活废弃物处理企业进行注册、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合规运营。

第六条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生活废弃物处理,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第七条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生活废弃物处理企业提供生活废弃物管理的相关信息,并有权监督其合法经营。

第二章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第八条生活废弃物应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处理。

第九条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应当进行分类投放,并送往相应的回收点进行回收利用。

第十条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过期药品等,应当特殊处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合投放。

第十一条厨余垃圾包括厨余废弃物和食品残渣等,应当进行分类投放,并送往有机肥堆肥处理。

第十二条其他垃圾包括其他不能回收的废弃物,应当尽量减少其产生,并进行分类投放,送往焚烧或填埋处理。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活废弃物分类投放制度,推动居民、单位等各方加强分类投放意识,积极开展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工作。

第三章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推动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十五条生活废弃物处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回收利用机制,开展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危险废弃物的管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置或者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危险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存储、处置和监管。

第四条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危险废弃物管理责任,加强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监管。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危险废弃物的全国性管理工作;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工作。

第二章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运输第六条危险废弃物应当按照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类,即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危险废弃物。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应当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标准应当科学合理、严谨规范。

第八条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运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和污染。

第九条收集和运输危险废弃物的机动车辆、设备和包装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具有相应的技术性能和专业资质。

第十条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应当依照安全、环保和效率的原则进行,不得发生泄漏、飘散、遗撒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的存储和处置第十一条危险废弃物的存储和处置场所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设置和管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

第十二条危险废弃物的填埋、焚烧、化学处理等处置方式应当根据危险废弃物的属性和危害程度选择,采取先进、适用、可行的技术手段进行。

第十三条危险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存储和处置,不得倾倒、掩埋、焚烧、排放、拆解或者随意转移。

第十四条危险废弃物的存储和处置应当控制危险废弃物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确保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第十五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废弃物管理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第四章监督检查、处罚和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和报告有关情况。

废弃物排放管理制度

废弃物排放管理制度

废弃物排放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废弃物排放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排放单位)的废弃物排放管理。

第三条废弃物排放管理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废弃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废弃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与标识第五条废弃物按照危害程度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第六条一般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活动中产生的,不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等危害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如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建筑垃圾等。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化学反应性等危害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如废酸、废碱、废溶剂、废药品、废电池等。

第八条排放单位应当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标识、储存、运输和处理。

第三章废弃物排放控制第九条排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第十条排放单位在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尽量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

第十一条排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废弃物排放监测体系,对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章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第十二条排放单位应当将产生的废弃物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处理和处置。

第十三条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能力,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有效地处理和处置。

第十四条排放单位应当对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废弃物得到合法、合规的处理和处置。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最新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本办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

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可分为生产性再生资源、生活性再生资源和其他特定废旧物品三类:1.生产性再生资源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废料;报废的机器设备、机电设备等;废旧人力车、机动车、船舶等;做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产品、残次品等。

2.生活性再生资源包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塑料、纸张、棉麻、毛、骨、玻璃、橡胶等。

3.其他特定废旧物品包括: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用电器、废电池等。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

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环保、规划、建设、交通、税务、卫生、供销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市容,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坚持统筹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鼓励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政府提倡和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不同种类和品质的再生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逐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化。

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本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第二章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等部门编制本地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2023修正版废品管理办法

2023修正版废品管理办法

废品管理办法废品管理办法1. 引言废品管理是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废品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废品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废品分类废品应根据其物质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废品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有害废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液体药品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品。

- 非有害废品: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可进行回收利用的废品。

- 生物医疗废品:包括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病人排泄物等具有生物医疗特性的废品。

- 建筑垃圾:包括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材等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3. 废品收集与储存为了方便废品分类和后续处理,应设立合理的废品收集点和储存设施。

废品收集点应分别设置不同类别的废品容器,以便于废品分类投放。

废品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废品不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污染和伤害。

4. 废品运输废品运输是废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废品应由专业的运输公司进行运输,确保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露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危险废品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或造成安全事故。

5. 废品处理废品处理是废品管理的核心环节。

根据废品的不同性质,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有害废品处理: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有害废品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例如采用高温焚烧和化学处理等技术。

- 回收利用:对可回收的废品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 埋填填埋:对无法回收或处理的废品进行填埋处理,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6. 废品管理责任废品管理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责任,包括废品产生单位、废品收集和运输单位、废品处理单位等。

各个单位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废品管理的责任。

废品产生单位应加强废品分类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废品管理意识。

施工现场废弃物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废弃物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废弃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经营管理及施工生产和服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管理和处置, 防范污染, 保护环境, 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二建集团经营管理及施工生产和服务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

第三条定义1.废弃物废弃物指在经营管理及施工生产和服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2.有毒有害废弃物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浸出毒性等之一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固体和液状物资。

如: 废弃的电脑、复印机及打印机等办公器材;废弃的复印机及打印机耗材;废弃的节能灯、日光灯等荧光灯管;废弃的油漆、涂料、化学溶剂、油品及其容器等附属品;废电池、废电瓶、试剂、医疗废物等。

3.可回收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是指回收、加工后再次利用的废弃物, 如:废钢筋、废木材、竹杂料、纸类、塑料等。

第四条职责1.工程管理部(物资管理)(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指导废弃物管理措施的编制, 组织并参与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的审查;(2)指导、督促工程项目部做好施工过程废弃物的回收、分类存放、管理和处置工作;(3)组织、实施对施工项目废弃物管理措施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

2.总裁事务部(总务管理)(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指导废弃物管理措施的编制, 参与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的审查;(2)指导、督促工程项目部做好施工管理、生活过程废弃物的回收、分类存放、管理和处置工作;(3)参与对施工项目废弃物管理措施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

3.工程公司/分公司/总承包部(1)指导施工项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及废弃物管理措施的编制, 督促施工项目落实管理责任, 做好废弃物管理及处置工作;(2)组织开展废弃物管理及处置工作的检查, 督促施工现场有效落实纠正、预防措施。

4.工程项目部(1)组织《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编制, 明确废弃物管理及处置工作要求, 确定施工现场废弃物管理及处置措施, 落实相关责任人;(2)按废弃物管理要求, 做好施工现场废弃物及管理措施的申报工作;(3)按照废弃物管理要求, 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交底工作, 定期组织自查, 并做好纠正和预防工作;(4)按施工现场的需要, 确定废弃物堆放场所, 设置相关的分类存放设施, 且有明确的标识说明;(5)做好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分类存放、管理与处置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2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2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2年修正)-全国人大法律(以下简称“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固体废物,是指工矿企业、社会机构、个人和其他单位、组织在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包括废弃物、渣土、污泥、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

第三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兼顾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倡导循环经济,优先采取减量措施,坚决遏制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国家实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组织领导,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章固体废物最高利用与最严管理第五条国家实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并明确固体废物在生态环境优先考虑方面的地位。

第六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应当以最高利用为目标。

逐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七条禁止向环境中随意倾倒或者掩埋固体废物,禁止建造不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要求的堆放场所、填埋场所和垃圾焚烧场所。

第八条固体废物的采集、运输、贮存、处置等活动,应当实行最严格的管理。

涉及危(wei)险废物的采集、运输、贮存、处置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危(wei)险废物管理规定。

第三章固体废物产生和减量第九条固体废物的产生应当从生产、生活、科研、医疗等过程中源头减量,采取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十条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危害人类健康或者影响自然环境安全的产品、材料。

第十一条禁止以任何形式妨碍固体废物减量的行为。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第十二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当按照最高利用原则进行选择,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处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废弃物管理办法

废弃物管理办法

废弃物管理办法一、概述废弃物指的是已经失去原有价值或使用价值,需要处理或处置的物品。

废弃物管理办法是指在废弃物产生、转移、处理和利用、监管等环节中,制定、执行管理规定和措施的行政法规。

废弃物管理办法的核心是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废弃物管理办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二、废弃物的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废弃物可以分为三种:宜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可危险化的废弃物和有害的废弃物。

1. 宜循环利用的废弃物该类废弃物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循环材料。

处理该类废弃物可以采用分类回收、再利用或者资源化利用等方式。

2. 可危险化的废弃物该类废弃物在运输、储存、处置和回收过程中可能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爆炸性等特性。

其中包括废油漆、废灯管、废电池等。

该类废弃物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3. 有害的废弃物该类废弃物包括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这些废弃物中可能含有一定比例的化学物质、重金属、辐射物质等。

处理该类废弃物时必须要依据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三、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废弃物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对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1. 原地处理原地处理是指在产生废弃物的地点进行处理,常见的原地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和焚烧。

填埋是将废弃物掩埋在地下,主要适用于不易腐烂的物质。

填埋法可以分为开挖填埋和填埋场填埋两种方式。

填埋的缺点是会产生臭味、污染地下水资源,容易引起接近人群的健康问题。

焚烧是通过引入可燃物,把废弃物燃烧为灰烬、气体等,同时降低占用土地资源的缺陷。

但使用该种方法去处理废弃物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可能产生有害的气体物质和灰烬;其次是焚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4篇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4篇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4篇在当下社会,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1、贮存、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经当地环保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各所属公司、委托加工单位车间的危险废弃物,必须指定专人收集,送公司剧毒危化部统一处置,不得随意抛弃。

3、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把各所属公司、委托加工单位车间产生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贮存、流向、处置等有关资料上报区环保局。

4、禁止在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危险废弃物。

5、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必须按照危险废弃物特性分类进行。

禁止混合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6、运输危险废弃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7、对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包装物、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场所、设施,必须设置危险废弃物识别标志。

8、危险废弃物的包装应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

9、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及其它物品转作它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及消毒处理,方可使用。

10、泄漏或渗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11、制订在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弃物时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

12、因发生事故,造成危险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公司领导和区环保部门以及其它有关部门报告。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2一、为尽快把我校建成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江苏省绿色学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

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

六、内容
6.1废弃物处理责任:
废弃物处理责任者为各部门负责人,担负有以下职责:
6.1.1指导和监督自己部门生产办公等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正确妥当处理。
6.1.2自己部门废弃物种类把握,并调动本部门的全体力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减
量方面不断努力和改善。
6.1.3协助管理者代表顺利完成国家及地方对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事项。
6.3.1工业废铁类
6.3.1.1工业废铁类(如边角类、小档板、大档板、杂铁等),废纸皮、废硬胶、废PE袋,现售于具有《营业执照》之南区废品收购站处理。
6.3.2有害废溶济
6.3.2.1生产有害废溶剂(如废天那水、废油漆、洗板水、开油水等)评估具有环保资格证之处理厂商。
6.4废弃物的分类
6.4.1按《废弃物的分类基准表》分类。
6.4.2各部门依据《废弃物分类一览表》,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其中,危险废弃物应指
定处理。
6.4.3各部门在有新的生产活动,如:生产线变更、新制品或新设备导入,产品参数和出货情况变更时,应对《废弃物分类一览表》进行改订。
6.4.4正常情况下,每年重新修正一次。
6.4.5当部门对新的废弃物种类区分困难时,向管理部查询。
6.12.6橡胶类:废轮胎、废橡胶部品等回收处理—垃圾场橡胶品区
6.13不回收生产废弃物:
废折叠椅子、带轴(金属)滚轮、单向齿轮、电源插座等废弃处理—垃圾场工业
废物区。
6.14一般废弃物不属于以上两类物品的其他废弃物:手纸、条纹胶带、毛巾、碎纸屑、
清扫垃圾、植物叶子、拖把、磨砂纸、香品胶、果核皮、砂轮、建筑垃圾、陶瓷品、
6.12.2废白纸:通纸废纸、打印废纸等再利用—无
6.12.3金属:不良金属品、水龙头、刀片、冲制余料、大护板、小护板、铁夹、铁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废弃物的处置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产生的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

废弃物包括一次性用品、纸张、塑料、玻璃、电子产品等各类废弃物。

第三条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可循环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当注重技术进步,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开发和运用。

第五条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当注重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共同责任,推动废弃物的分类、减量、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当注重科学、经济、合理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推动废弃物的主体责任。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管理第七条废弃物应当按照其性质、来源、剩余利用价值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废弃物分类容器,并进行标识,保证垃圾分类投放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废弃物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居民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加强与废弃物处理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废弃物分拣、回收的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废弃物分类管理工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措施。

第三章废弃物收集管理第十二条废弃物收集工作应当建立规范的收集流程和制度,明确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三条废弃物收集工作应当注重收集设备的完善和使用维护,保证收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四条废弃物收集工作应当加强对收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第十五条废弃物收集工作应当完善收集记录和报表,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确保收集工作的及时反馈和统计。

第四章废弃物运输管理第十六条废弃物运输工作应当建立规范的运输流程和制度,明确运输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七条废弃物运输工作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使用合格的运输工具和设施,保证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相关各个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废弃物是指不再使用的物品或物质,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

第四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五条废弃物处置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并接受监督。

第六条进行废弃物处置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专业知识。

第七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八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与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共同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对于违反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和收集第十条废弃物应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物质、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第十一条可回收物应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分类,比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第十二条有害物质应单独收集和储存,包括化学药品、电池、荧光灯等。

第十三条易腐垃圾应进行妥善处理,包括食物残渣、植物废料等。

第十四条其他垃圾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括砖瓦瓶罐、建筑废料等。

第十五条废弃物的收集应定期进行,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六条废弃物的收集过程应该安全可靠,防止二次污染和扩散。

第三章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第十七条废弃物处理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焚烧、填埋、回收等。

第十八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的处理应特别注意,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管理标准和规定。

第二十条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应得到鼓励和支持,通过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废物的再利用。

第二十一条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应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章废弃物监督和评估第二十二条废弃物处置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十三条废弃物处置管理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最新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最新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废弃物处置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活动,包括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废弃物等。

第三条废弃物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优先采用回收、利用等处理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第四条废弃物处置活动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合法、有效的处理。

第五条废弃物处置的责任主体为废弃物的产生单位、收集单位、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

各责任主体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履行废弃物处置的义务。

二、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第六条废弃物产生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废弃物收集设施,明确废弃物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收集。

第七条废弃物收集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具有明显的分类标识;(二)能够防止废弃物溢出、泄漏、散发异味等;(三)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收集设施的卫生和安全。

第八条废弃物运输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运输资质,并按照合同约定,将废弃物安全、及时地运输到指定的处置场所。

第九条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废弃物应按照分类进行包装、标识,防止混淆、泄漏、溢出等;(二)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具备防泄漏、防溢出等设施,保证运输安全;(三)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废弃物的处置第十条废弃物处置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处置资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第十一条废弃物处置单位应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置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第十二条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废弃物应按照分类进行处理,防止交叉污染;(二)废弃物处理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处理效果;(三)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弃物管理规定

废弃物管理规定

废弃物管理规定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确保企业的可连续发展。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全部部门和员工。

2. 定义2.1 废弃物: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的物质,包含但不限于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

2.2 不安全废弃物:指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等特性的废弃物。

2.3 一般废弃物:指非不安全废弃物的其他废弃物。

2.4 废弃物管理人员:负责废弃物管理工作的专人或专职部门。

3. 废弃物分类与收集3.1 公司将废弃物分为不安全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两大类,依据废弃物的特性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正确的分类。

3.2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为每种类别的废弃物订立特地的收集计划和方法,并明确指定负责收集的人员和时间。

3.3 废纸类、废塑料类、废玻璃类、废金属类等一般废弃物应分类收集,以便进行资源回收利用。

3.4 不安全废弃物应单独收集,并妥当保管在特地的容器中,确保不泄漏、不扩散。

4. 废弃物储存和运输4.1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确保废弃物储存区域干燥、通风良好,并设立明显的标识。

4.2 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的容器或包装中,防止异味和有害物质的泄漏。

4.3 废弃物运输前应安全、可靠地封装和固定,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和散溢。

5. 废弃物处理5.1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与相关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及时将废弃物转交给合格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5.2 在选择废弃物处理单位时,应考虑其资质、设备、技术和环境管理本领,并与之签订废弃物处理协议。

5.3 不安全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废弃物管理法规要求,确保处理过程安全、合法、环保。

5.4废弃物处理的费用由产生废弃物的部门承当,相关部门应定时足额支出。

6. 废弃物监管和惩罚6.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废弃物监管制度,加强对废弃物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6.2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废弃物收集点的巡查,并记录巡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2020年最新版)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2020年最新版)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废弃物管理,推进减排与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建筑废弃物,是指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构)筑物、管网、交通设施以及装修房屋等工程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分为工程渣土、拆除废弃物、工程泥浆、施工废弃物、装修废弃物五类。

本办法所称建筑废弃物消纳场所,包括建筑废弃物固定消纳场、综合利用厂、临时消纳点、回填工地和水运中转设施。

法律、法规对建筑废弃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建筑废弃物处置应当遵循“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并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依法实施扬尘防治等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工作,制定全市建筑废弃物处置目标,并组织开展评价和考核。

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负责制定辖区内建筑废弃物处置目标,落实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消纳等监管措施,统筹、协调、决策建筑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建筑废弃物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建筑废弃物排放和消纳管理工作。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本部门监管的建设工程建筑废弃物排放核准,依法追究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违法处置建筑废弃物行为的法律责任,监管工程施工现场并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会同规划和自然资源及相关部门制定消纳场所(临时消纳点、回填工地、水运中转设施除外)规划,负责对消纳场所消纳建筑废弃物、遵守联单制度等运营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管。

第六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审批本部门监管的建设工程建筑废弃物排放核准,监管工程施工现场并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负责对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及其运输车辆实行备案管理,对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及其运输车辆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和交通工程违法处置建筑废弃物的行为进行监管。

2023修正版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

2023修正版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1. 引言危险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危险废弃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危险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2. 相关法律法规2.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危险废弃物的管理责任和义务,要求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2 《危险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管理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危险废弃物管理的法规。

该条例规定了危险废弃物的分类、运输、标识、储存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明确了相关单位的管理责任和义务。

3. 危险废弃物分类与标识3.1 分类危险废弃物根据其危险性质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有害废物、医疗废物、放射性废物、易燃物质和爆炸品等几个大类。

每类危险废弃物都有其特定的处理要求和标识。

3.2 标识根据《危险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危险废弃物必须进行正确的标识。

标识中应包括废物名称、危险性质、应急处理措施等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废物的危险性和处理方法。

4. 危险废弃物管理措施4.1 生产单位生产单位是危险废弃物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其应制定专门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理。

4.2 运输单位运输单位是危险废弃物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应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危险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运输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的从业人员和有资质的运输车辆。

4.3 处置单位处置单位是危险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地点,其应具备相应的处置设施和技术,确保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处置单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具备处理危险废弃物的资质。

5. 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目前常用的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焚烧等。

2023年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3年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3年废弃物管理规定引言: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

长期以来,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决定在2023年出台废弃物管理规定,全面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

本文将对2023年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废弃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废弃物管理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废弃物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第四条废弃物管理应实行全民参与、共同管理的原则,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废弃物管理。

第二章废弃物分类与收集第五条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四类。

具体分类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分类标准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投放到指定的收集容器或地点。

第七条政府部门应加大废弃物分类收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保证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第八条废弃物分类收集设施可以设置人工收集点、智能分类垃圾桶等,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

第三章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第九条废弃物应优先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展废弃物分类处理、再利用和回收利用等相关工作。

第十条废弃物治理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倾倒废弃物,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废弃物治理单位应建立废弃物处置设施,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确保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第十二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废弃物处置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营和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鼓励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设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第四章废弃物管理与监督第十四条政府应建立健全废弃物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废弃物相关行业的监管。

施工废弃物管理办法

施工废弃物管理办法

施工废弃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由于施工产生的废弃物造成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编制本办法。

第二条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对施工废弃物的处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条各分部(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制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并明确责任和职责,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第四条收集、储存、运输、利用施工废弃物的单位,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和其他防治措施。

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洒建筑施工废弃物。

第五条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施工废弃物集中储存或堆放。

第六条对因施工废弃物造成污染环境的单位,由经理部安质部依照有关规定,提出整改建议和期限,并负责监督检查。

第三章施工废弃物处置
第七条各分部(场)应根据国家的法规和工程的特点做出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施工工序做出界定。

第八条对产生的不能利用的或暂时不利用的废弃物,必须按国家或当地人民政府的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地点或规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堆放、掩埋。

第九条施工废弃物的储存、堆放、掩埋,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四章附则
第十条废弃物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各
类废弃物质。

第十一条处置是指将在施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质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标准、规定要求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ISO14001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

ISO14001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明确公司产生的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及处置方法,改善环境卫生,以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安定化、无害化、全环保物资的目的。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废弃物的管理。

3.0术语和定义3.1资源可回收废弃物:具有可回收再利用或转作其它用价值的废弃物。

3.2有毒有害废弃物:具有刺激性、毒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物。

3.3一般不可回收废弃物:指除上述两类外,不具有毒性、危险性的废弃物及生活垃圾。

3.4兼容性不可回收废弃物:指废弃物混合或接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

4.0职责:4.1各部门经理/主管:4.1.1各部门经理/主管:为废弃物的管理责任者,担负以下职责:A、指导和监督本部门生产、办公等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正确妥善的处置;B、掌握本部门废弃物种类,并调动本部门全体力量,为废弃物再利用和减量而不断努力和改善。

4.2全体成员:切实按规定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标示和处置。

5.0运作程序5.1废弃物的分类本公司的废弃物及处理方式为:A、生产铁料、铝、塑胶等原材料等;B、包装辅料等废料;C、设备用液压油,拉伸油,产品用的防锈油等;D、清洁用品和防护用品;E、办公用废纸,笔,油墨等;所有废弃物均由工业区指定回收机构回收并做好相关保存记录。

5.2公司相关位置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存放桶,培训并要求各成员分类存放。

5.3对所有油类和化学品废弃物/存放桶等采用退回原采购单位回收并记录的形式进行环保作业。

具体参照《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业指导书》作业。

6.0相关文件: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业指导书7.0相关表单:《_______废弃物处置表》。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最新版)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最新版)

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废弃物管理原则和最佳实践:1.定义和分类:确定危险废弃物的定义,包括对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特征进行明确的描述。

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其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特性。

2.产生和识别:确定危险废弃物产生的来源和途径,包括工业过程、医疗活动、农业活动等。

建立识别和标记危险废弃物的系统,确保正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废弃物。

3.收集和储存:建立安全的危险废弃物收集和储存系统,包括设立专门的收集容器和储存设施。

确保危险废弃物收集和储存过程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防止泄漏和污染。

制定储存时间限制,避免长期储存危险废弃物导致风险累积。

4.运输和标识:制定危险废弃物的运输要求,包括合适的包装、标识和文档。

确保危险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泄露和事故发生。

标识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和运输工具,以便正确识别和处理危险废弃物。

5.处理和处置:确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方式,包括回收、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

建立适当的处理设施和技术,确保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清除。

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6.监管和执行:建立监管机构和相应的执法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并规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措施。

加强监测和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违规行为和危险废弃物泄漏事故。

7.教育和培训:开展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推广和分享最佳实践,促进危险废弃物管理的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

建立危险废弃物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源的获取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应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制定。

您可以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指南以及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规定,以制定适用于您所在地区的管理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废弃物得到更好的回收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效控制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相关的各项作业活动。

3.定义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产生的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并放置于指定位置。

4.2管理课负责所有废弃物的集中管理和处置。

5.管理规定
废弃物分类:生产垃圾(可回收/不可挥手)、生活垃圾、危险垃圾
5.1管理原则: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合理处置。

5.2生产垃圾——可回收利用废弃物:
5.2.1成型机的过管料和模头料、粉碎造粒区的废料,应集中收集堆放于指定位置。

5.2.2各部门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的纸箱,应集中收集堆放于指定位置。

5.2.3木箱与其他木制品由相关部门运到木工房,由木工确认该木制品是否可回收再利用
或不可再利用,不可用者放置于木制品报废区。

5.2.4其它可回收的废弃物(如废钢铁)由各责任单位负责收集后送到生技区,由生技人
员确认是否可再回收再利用,不可用者放置于废铁放置区。

5.2.5各部门由办公产生的废纸/纸箱应统一存放,不得与生活垃圾混装,由各负责单位负
责收集后送到指定放置地点存放,生产纸箱应放置于棧板上叠放好,不可乱放。

5.2.6以上所有可回收利用废弃物除木箱由厂内自行回收利用外,其它均由管理课负责联
系废品收购站定期回收处理,并做好统计记录。

5.3生产垃圾——不可回收利用废弃物
5.3.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回收废弃物由各单位送往指定地点堆放,管理课负责定期处理。

5.4危险垃圾
5.4.1化学品类:废危险化学品(涂料、溶剂、处理剂、铬酸、盐酸、柴油等)、沾有危险化学
品的布/塑料袋/劳保用品等、废化学品容器(装化学品的铁桶/罐、塑料桶/瓶、玻璃瓶、铝罐和纸质桶/罐等)、电镀污泥、涂装漆渣等所有国家危险品名录中收录的有关化学品物质
5.4.2医疗废弃物:工伤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5.4.3其它类:废灯管、废白板笔/刷、废电池、等国家危险品名录中收录的物质、
以上危险垃圾由各产生部门收集送至指定地点存放,管理课负责委外处理。

5.5生活垃圾
5.5.1公司食堂产生的生活垃圾由食堂承包商自行处理
5.5.2公司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各单位定点定桶存放,由倒垃圾人员送垃圾场指定位子存放。

5.6监督检查
各责任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各自卫生区域内的垃圾处理,主要确认相关作业人员是否按照公司规定对垃圾进行处理,并分类存放,做好检查监督,管理课统筹监督公司废弃物的管理。

6.相关文件

7.使用表单
7.1可回收废料统计表 AR-006-01-A0
7.2危险废弃物数量统计表AR-006-02-A0
8.附件一
废弃物分类表
附件二:垃圾处理评比相关规定
一目的:为了更好的规范废弃物的处理,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公司所有部门
三责任部门:1.检查评估单位:管理部安环组
2.垃圾处理单位:各部门
四评比规则:
1.管理课安环组每月进行一次全公司的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于次月的5号日前将结果通告至各部门并在公司公告栏处公布。

2.评比以组为单位,每组满分为100分,每一个不符合点扣分范围1—5分,同一问题累计发现3次(含)另外再加扣5分,所发现的问题要经过被检查部门的主管(组级)签字确认,若
该主管不在,则由其上级主管签字确认。

3.评比区域是以各组各自负责的卫生区域为界,若检查评比时在各组负责的区域内所发现的不符合点一律由各级负责,因此各部门人员有权制止本单位或非本单位人员的不规范行为(针对存放垃圾);各部门区域内的公共区域无法分至组内的,由各部门(课)级人员负责,其他公共区域垃圾存放由相关的部(课)级人员负责。

4.为保证公平、公正,检查评估单位不参与评比,若对有评比结果有争议的,以检查时拍摄的照片为准。

5.评比分值最低为75分,未达到此分数的单位,直接扣款50元。

6.所有部门得分均在95分以上,该月不做奖惩。

五相关奖惩:
1.每次评比前三名者,第一名每人奖励20元,第二名每人奖励15元,第三名每人奖励10元;后三名者,倒数第一名每人处罚15元,倒数第二名每人处罚10元,倒数第三名每人处罚5元;如果奖金与罚金数额不等,所缺数额由公司补足(允许并列排名);
2.临时工与垃圾倾倒人员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在指定的位置存放垃圾,若未按照相关规定,随意处理垃圾,第一次被发现者将处罚10元,第二次15元,第三次20元,每次追加5元,以此类推,一个月被发现3次以上者(不含3次)再警告一次;
3.连续2次评比进入前3名的主管再奖励50元,反之扣40元;
4.所有奖金/罚金直接在工资内体现;
5.所有奖金与罚金均需经管理部经理审核后,再由总经理核准,方可执行。

六该办法先施行3个月,如有需要修改,则修改后方可正式生效。

附件三:公司卫生区域划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