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施工安全措施_PDF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是指针对在野外环境中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野外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事前准备:在进行野外作业前,应进行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评估潜在风险、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等。
2.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野外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作业环境和规定的安全措施,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3. 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野外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风险程度来确定装备的种类和使用。
4. 物资和设备管理:野外作业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资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5. 操作规范:野外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严禁乱丢乱放、随意修改设备和设施。
6. 风险评估和控制:在野外作业中,应及时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作业区域、采取防护措施等。
7. 环境保护:野外作业人员应保护作业环境,禁止乱倒垃圾、扰乱野生动植物等。
8. 应急救援:野外作业人员应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及时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野外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有所不同,作业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
露天施工爆破安全规程模版

露天施工爆破安全规程模版一、引言爆破施工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份完善的露天施工爆破安全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设备选择、施工过程控制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露天施工爆破的安全规程。
二、规划阶段1. 制定爆破设计方案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周边环境和人员聚集的情况,确保施工区域内没有人员和财产安全隐患。
2.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爆破作业区域,确保人员和设备在安全范围之外。
3. 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到附近的居民区、交通要道等区域,避免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安全隐患。
三、设备选择1. 爆破作业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爆破器材和设备,并由具有资质的爆破工程专业单位提供。
2. 爆破器材和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3. 在爆破作业中,应对冲击波、飞石和空气振动等因素产生的辐射和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保护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
四、施工过程控制1. 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确保相关人员对施工过程和风险进行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监控和指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施工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并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4. 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如封闭性防护措施、安全缓冲区域设置等,确保安全距离和安全范围。
五、应急管理1.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监测人员,负责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2. 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确保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 当施工现场发生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和申请支援。
六、总结露天施工爆破作业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工作,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对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措施

施⼯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措施施⼯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措施⼀、安全⽣产管理体系及安全⽬标1、安全⽬标安全⽣产是指在施⼯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并严格执⾏,以使本⼯程在施⼯过程中不发⽣安全事故。
安全是建筑施⼯中的永恒的主题,作为承包商我们同样把安全放在很⾼的位置上,对整个⼯程的施⼯过程⽽⾔,其排列应为:安全——质量—⽂明施⼯—进度—经济效益。
只有在确保⼯程施⼯安全的前提下,才有质量、⽂明施⼯、进度及效益,没有安全就⽆从谈起。
我公司承诺本⼯程安全的⽬标为: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发⽣频率控制在千分之零点五以内。
这个⽬标是施⼯的综合⽬标,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个很⾼的要求,同样,我们在加强⾃⾝的安全管理的同时,将对各协作单位安全管理的控制列⼊⾃⼰管理范围内,进⾏统⼀的标准化管理。
以确保我们对业主所承诺的安全⽬标的实现。
2、安全⽣产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在明确安全⽣产职责和制度的前提下,所进⾏的综合管理活动,为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在项⽬经理部建⽴以项⽬经理为⾸的安全实施,以公司安检科为主的监督体系,两者合⼆为⼀,以形成本⼯程安全管理体系。
在本⼯程施⼯过程中,我们将运⽤科学的管理⼿段和模式,以安全为中⼼,制定以保证安全⽣产为⽬的的体系。
落实安全⽣产体系以保证安全⽣产措施落实。
安全⽣产体系是由安全⽣产责任制、安全⽣产制度及安全⽣产管理组成。
⼆、安全⽣产责任制根据本⼯程管理⼈员规模,在项⽬经理负责制的施⼯管理体系基础上建⽴项⽬安全⽣产责任制,指定以项⽬经理为主,项⽬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为辅,各级⼯长及班组为主要执⾏者,保卫、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员为保障者的安全⽣产责任制。
1)项⽬经理:全⾯负责施⼯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产等各种情况,保证施⼯现场的安全⽣产。
2)项⽬副经理:直接对安全⽣产负责,并督促、安排各项安全⼯作,随时检查。
3)技术负责⼈:制定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过程中的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野外工程钻探安全要求

野外工程钻探安全要求在野外工程钻探过程中,钻工们应该重视安全问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野外工程钻探时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
现场检查与预防1. 仪器设备检查钻机和周边的附属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并经确认工作正常。
特别注意:液压系统、无线电和电气系统、开关和闭锁装置。
2. 职员检查所有的职员须检查自己的装备、工具、安全带和其他必备用品。
3. 地形检查进行钻探测试之前,必须进行地形检查以及确认实施健全的安全计划。
我们需要对地下设施、管道、电线、障碍物等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
钻井平台必须平坦且牢固,位于一处稳定的地區。
操作规范1. 操作过程中的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钻机系统,液压和机械系统,仪表、垂直仪和其它相关装置。
对意外事件进行简要记录和分析。
2. 钻井作业开钻头穴前,应确认周围的设备无纠结、断裂或着火。
钻头直径必须与井口直径配套。
3. 钻井平台安全在进行新井的开钻头穴时必须在平坦、松散的地面上工作。
桨腿、护栏和栏杆必须得到适当的支撑和固定。
4. 钻头管理钻头必须在正常的水平中平放物台上,钻杆、钻曲折角和注意力应得到正确的检查和维护。
5. 电气安全合规执行相应的区域和公司的电气安全规定,审核现有的电气系统、开关、保护装置、接地电极和接线盒等的正常工作。
对系统、设备、断路器、插头和插座进行检查和记录,并修复系统、设备和设施。
6. 机械安全合规执行相应的机械安全规定,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程序。
根据工作地点和机器相应规定,使用锁定、关联、信号、安全开关等控制措施,保证机器的安全性。
总结在采取措施提高安全措施的同时,钻工们需要在检查工作过程中十分谨慎,即便是一些看起来不重要或是表面看上去无虞的细节也需要加以注意。
拥有完整的钻探机器和设备是安全操作的一大保障。
此外,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过程,确保场地的整洁和井台穩固,以及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安全指引等方面,都是保障钻工安全的关键。
施工现场防火、防汛、防毒、防尘、防爆、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防火、防汛、防毒、防尘、防爆、防雷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现场放火措施1、制定工程消防保卫方案,定期研究消防保卫工作中的问题,消防领导小组领导现场保卫组,对现场消防保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教育现场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消防保卫安全管理制度。
2、在职工宿舍、办公室、施工现场均设置消防灭火器,并向工人传授灭火器使用基本知识,做到人人懂、个个会用。
3、现场道路保持畅通。
消火栓要设明显标记,附近不准堆物,消防工具不得随意挪用,明火使用必须专人看火,并申请动火证,现场吸烟应到吸烟室。
4、动用电气焊,事先必须办理动火申请手续,电气焊用火应执行“二清”(清理易燃物品),“接”(接住火花),“浇”(不能清理的可燃物用水浇湿)、“看”(设专人看火)、“检”(焊前检查周围环境,焊后进行详细检查)、“严”(严格执行防火规章制度规定)。
5、消防栓周围5M范围内不准堆放易然物和材料构件,并保持道路畅通,夜间在消火栓处应安装红灯标志。
6、坚持安全消防检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消防,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7、施工现场道路宽度不少于4M,以便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通过。
8、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然料场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对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9、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注意以下防火要求:(1)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
发现问题要立即修理。
(2)存放易燃液体、可然气瓶的库房内,照明线路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取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在库外。
(3)穿墙电线或靠近易燃物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要保持安全距离。
(4)在高压线下不准搭设临时建筑,不准堆放可燃材料。
10、使用明火时应注意问题:(1)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用明火。
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准备消防器材。
(2)使用木料烧火时,要随时有人看管,不准用易燃油料点火。
作火完毕要认真熄火。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野外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并规范野外作业的管理流程,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野外作业的高效、顺利完成。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野外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勘探、调查等。
在实际操作中,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管理1.作业人员进入野外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2.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规章制度、作业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3.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统一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每个野外作业项目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作业方案,明确作业范围、作业步骤、风险评估等。
2.野外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包括作业区域、禁止通行等内容。
3.野外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障碍物必须及时清除,防止意外发生。
4.危险区域必须设置警戒线,并配备专人进行监控和警示。
5.作业设施和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四章作业过程管理1.野外作业的每个步骤必须按照作业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步骤。
2.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反规定、超负荷作业等行为。
3.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正确使用。
4.作业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其它安全设备。
第五章应急管理1.野外作业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3.作业人员必须了解野外作业现场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并定期检查其畅通情况。
4.在应急情况下,作业人员应迅速报警并按照预案进行安全撤离。
第六章事故报告与处理1.任何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应立即上报,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护和处理。
2.公司负责人应指派专人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认定和处理。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总体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施工人员按比例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安全员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3)在编制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落实。
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4)每一工序开始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5)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对重点作业场所、危险区、主要通道设“五牌一图”,即: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铭牌、施工总平面图。
6)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制度。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7)开工前期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各类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用电安全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
防雷电、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
(2)制定详细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针对重点工程项目及关键工序,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和专项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与落实。
(3)其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交通安全保证措施1.对施工便道安排专人维修和养护,保证道路畅通。
在陡坡和弯道处设置提醒标志,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紧邻悬崖、陡坡的施工便道处设置混凝土防护墙。
2.对驾驶员加强教育,提高驾驶员的自身素质。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超载、不违章。
3.严禁驾驶员酒后和穿拖鞋驾车。
在出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检查,认定车辆不存在任何故障后,方可出车,严禁代故障车辆出行。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https://img.taocdn.com/s3/m/538d8a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8.png)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野外作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野外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围绕野外作业的特点、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二、野外作业特点野外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业场所特殊野外作业场所一般为自然环境,地貌、气候、植被等条件多变,给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诸多风险。
(二)作业条件艰苦野外作业条件一般十分艰苦,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紫外线、污染、气温等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会加剧作业的困难。
(三)作业范围广泛野外作业范围较广,涵盖地质、环境、物理、生物等工作领域,涉及不同程度的风险和特殊科学知识。
(四)作业时间不固定野外作业时间通常不固定,可在白天和夜晚、工作日和节假日等不同时间段内进行。
三、野外作业安全管理要求为了保障野外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野外作业的特点,制定的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要求:(一)安全教育培训在野外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包括野外作业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自然环境的特点、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
培训机构应当有资质,培训员工应当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二)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检查野外作业人员在作业前需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有任何健康隐患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治疗或调整工作内容,以保障作业能力不受影响。
(三)安全防护措施野外作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手套、防护鞋、安全带等,必要时还需要采取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评估等专业工作来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四)应急预案野外作业中,应当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应急情况。
应急预案要包括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人员、应急处理装备等,使野外作业人员在处置应急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野外活动中的安全保护范本(2篇)

野外活动中的安全保护范本野外活动是一种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体验,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以下是针对野外活动中的安全保护的范本,旨在帮助组织者或参与者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 队伍和团队建设:在野外活动中,建立一个团结有序的队伍和团队至关重要。
确保每位参与者都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协同合作。
组织者和领队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习,以提高队员的技能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2. 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在野外活动前,细致的规划和准备是确保安全的基础。
制定详尽的行动计划,包括活动路线、巡逻安排、避难点位置等。
进行必要的前期勘察,了解活动区域的地形、天气情况、野生动物活动等信息,并选定合适的装备和食品供应。
3. 安全设备和装备:在野外活动中,合适的安全设备和装备能够大大提升参与者的安全性。
包括但不限于:头盔、救生衣、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所有的装备都应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性能良好。
4. 紧急救护和急救知识:参与野外活动的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紧急救护和急救知识。
组织者应要求所有成员完成急救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此外,应建立明确的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助和转运。
5. 交通安全管理:在野外活动中,交通安全尤为重要。
组织者应确保车辆和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包括及时的维护和检查。
参与者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或酒驾等不安全行为。
此外,组织者还应制定一套有效的通信和定位系统,以确保在遇险时能够及时联系救援人员。
6. 自然环境保护:野外活动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
组织者应教育参与者遵循“不留痕”的原则,不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
禁止乱丢垃圾和破坏野生动植物等行为,并通过宣传教育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7. 天气监测和应对措施:野外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不同的气象条件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定期获取天气预报和实时气象信息,并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露天作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本

露天作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露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作业范围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露天作业的员工。
2. 露天作业指的是在室外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采石、挖掘、建筑施工、矿山开采等。
第三章安全管理职责1. 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露天作业安全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安全管理措施。
2. 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的露天作业安全工作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 监管人员要加强对露天作业现场的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1. 露天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备相关部门审核。
2. 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 每日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例会,明确作业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4.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5.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处理。
第五章紧急救援措施1. 每个作业现场都应设立明显的紧急救援通道和应急设施,指定专人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 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完整的急救箱和急救设备,并经常检查维护。
第六章处罚措施对违反露天作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罚款、停职等处理。
第七章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规章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为露天作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本,希望各位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作业现场的安全与稳定。
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1、保障安全的具体措施(1)施工现场一般安全措施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要严守工作岗位。
2)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
距地面3米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4)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时,要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5)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
(2)机电设备一般安全措施1)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防护装置。
2)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完好后方准使用。
3)操作机械前必须懂得相应该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不可盲目使用。
4)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上锁。
5)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6)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
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起重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附近工作时,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等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不得少于相应规定。
7)从事腐蚀、粉尘、有毒作业,要有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体检。
(3)高空作业一般安全措施1)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要衣着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3)高空作业时,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以防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
4)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5)遇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作业。
野外现场管理制度范本

野外现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野外作业人员的安全,规范野外作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野外作业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野外勘查、野外施工等作业行为。
第三章野外现场管理责任1. 野外现场管理主要责任人员包括项目经理、现场主管、维修人员等,各负有管理规范、安全生产等责任。
2. 负责现场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确保作业人员遵守规章制度。
3. 负责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第四章野外作业安全1. 野外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当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掌握相应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
2. 野外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着装整洁,佩戴相关防护用具。
3. 在作业现场严禁饮酒、吸烟等危害健康行为,严禁带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现场。
4. 作业人员在野外作业中应当密切合作,相互照应,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第五章野外现场整洁1. 野外作业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乱丢垃圾、建筑材料等行为,定期清理现场杂物。
2. 禁止在野外作业现场进行随意堆放物品等违规行为,确保现场通道畅通。
3. 定期清洗维护作业设备和工具,保持作业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第六章现场通信管理1. 野外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现场通信能力,确保与其他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2. 现场通信应当保持畅通无阻,野外作业人员之间互相通报作业进度和安全情况。
3. 当有重大问题发生时,应当及时向现场主管或项目经理汇报,协调解决。
第七章应急处置措施1. 野外作业人员应当熟悉现场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
2.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当及时向现场主管或项目经理报告,并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3. 在应急情况下,应当遵照现场主管或项目经理的指挥,配合救援工作。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公司安全部门制定,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野外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野外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野外生产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野外作业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野外进行的生产作业,包括野外勘探、采矿、野外施工等各类作业活动。
第三条本单位负责制定并执行野外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本单位野外作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本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加强野外生产安全管理,做到安全第一。
第二章野外生产管理第五条本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野外生产管理机构,负责野外生产作业的管理和组织。
第六条野外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包括场地环境、潜在危险源分析、应急措施等,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条野外生产作业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作人员了解作业任务、作业环境和作业要求,提高安全意识。
第八条野外生产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作业方案,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掌握和执行。
第九条野外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清晰明确,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条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必须经常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整改。
第三章作业人员管理第十一条野外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接受专业的岗前培训,熟悉相关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野外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进行非法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三条野外作业人员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因为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四条野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相关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五条野外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方式回到指定地点,严禁私自独自行动。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置第十六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野外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好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野外施工员工规章制度

野外施工员工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野外施工员工的行为规范,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在野外施工的员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施工现场的相关规定,保护环境和生态,确保施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第四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服从上级的指挥,配合团队合作,不存在违规操作和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二章工作纪律第五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并且不得擅自外出或者私自离开工作岗位。
第六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保持工作仪容整洁,穿着符合工地要求的工作服装和安全防护装备。
第七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得擅自脱离安全区域进行作业。
第八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做好工作记录和汇报,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第九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缺勤、早退或者迟到,不得擅自离岗。
第十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积极配合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服从施工现场指挥,不得擅自私自变更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尊重施工现场的其他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得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和羞辱。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十三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做好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和使用,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得患病继续从事危险作业。
第十五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工作工具,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施工事故或财产损失。
第十六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了解公司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逃生路线,熟悉逃生门和安全出口位置。
第四章行为规范第十七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酒或者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八条野外施工员工应该禁止在工作现场进行赌博、斗殴等违法违规活动,严禁私自带火种。
野外施工森林防火措施(可编辑

野外施工森林防火措施(可编辑野外施工过程中,由于烟火等不可控因素,且施工场地多为草木丛生的森林地带,在野外施工中如不注意火源控制、防火措施,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制定合理、可行的森林防火措施,对野外施工至关重要。
一、施工前准备1.制定火灾防控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火灾防控方案,明确防火责任、任务和措施,以及队伍的分工、值班和联络等内容。
2.防火检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如砍伐过的枯木、切割金属时的火花等。
3.火源控制:施工现场应严禁使用明火作业,明令禁止吸烟、点火等活动。
所有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接受火灾安全培训,并签订保证书。
二、施工期间的防火措施1.物资管理:施工现场应确保物资、设备存放有序,严格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
燃油、油漆等易燃物品应专门存放在防火仓库内。
2.消防器材配备:施工队伍必须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应进行明示标识,以方便施工人员使用。
3.火灾监测:施工现场应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如感烟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明火作业管控:施工现场应划定明火作业区,并设置明火作业警示标志牌。
对于需要使用明火的施工作业,必须提前报备,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5.严禁焚烧垃圾:施工队伍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应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后期处理。
6.加强宣传教育: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防火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日常防火宣传,倡导绿色环保的工作理念。
7.指定专人监控:施工队伍应指定专人负责火源监控,严禁闲人在施工现场随意活动,防止不可控的火源引发火灾。
三、施工后的防火措施1.火灾隐患排查:施工队伍应在每日施工结束后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清理施工现场和周围的垃圾、易燃物品等。
户外修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户外修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户外修路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户外修路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安全责任、安全作业规范、安全操作要求、安全防护措施等,各单位需制定详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无忧。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确保领导干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工人的逃生自救能力。
第三章安全作业规范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详细规定施工人员的作业流程,严格安全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操作。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当定期对工程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第十四条各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绳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合理设置警示标志,标明施工区域及作业注意事项,避免他人误入危险区域。
第十六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避免临时工程材料和设备堆放混乱,造成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整改情况,便于日后查看及总结经验。
施工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施工风险预防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整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促使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或者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科学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和预防观统领全局,坚持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全面实施建造安全标准化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素质,确保项目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一、工程概况****二、危(wei)险源识别与评价〔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1.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与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与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龙门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2>触电.对经过或者挨近施工现场的外电路线没有或者缺少防护,作业人员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者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路线,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等原因触电.<3>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和场内驾驶〔操作〕机械对人的伤害.<5>坍塌.随着工程的建设发展,施工坍塌事故正在成为另一大伤害事故.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表现为:现场浇混凝土梁、模板支撑失稳崩塌,基坑沟槽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与挡墙质量低劣坍落,暗挖施工掌子面和地面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 3.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重点,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项目施工中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控制措施.项目施工中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二〕危(wei)险源辨识1.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码》GB/T1386J,危(wei)险源可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we 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wei)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wei)险和有害因素以与其他危(wei)险和有害因素等.2.危(wei)险源主要包括物的障碍、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1>物的障碍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2>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而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3>环境因素指施工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者通风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者物的故障发生.3.危(wei)险源辨识必须根据生产活动和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主要方法有:问询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wei)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数分析等.为使工程项目危(wei)险源得到全面、客观辨识,企业和项目应组织全员参预,采用综合评价等方法.〔三〕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的关键是环绕可能性和后果两方面来确定风险.对于辨识后的危(wei)险源项目部应进行风险评价.估计其潜在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对风险进行分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LEC>.当条件变化时,项目部应对风险重新进行评审.2.定性分析法主要根据估算的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的方法.风险评价表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极不可能 可忽略风险 较大风险 中度风险不可能 较大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可能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巨大风险3.定量分析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wei)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以下方法;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we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的后果.二、预防与防X主要措施〔一〕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必须在安全危(wei)险源识别、评估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暂时用电方案;对危(wei)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2.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应按分工负责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交底、过程监督、验收、检查、改进等工作内容;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保存记录.3.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1>项目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结构复杂的分部份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项目部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二〕安全教育与培训1.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按照行业管理与法律规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率实现100%.2.教育与培训对象包括以下五类人员:<1>项目负责人〔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经考核合格后持安全生产资质证书〞上岗.于24h,经考核合格后持<2>项目基层管理人员:项目基层管理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分包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总包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理论培训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经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双重考核,合格后,持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5>操作人员:新进场操作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教育与培训主要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内容为主.主要形式有:<1>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对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0h.经考试合格者方可进人生产岗位.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转场安全教育:新转入现场的工人接受转场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8h.<3>变换工种安全教育:改变工种或者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必须接受教育,时间不少于4h,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特种作业安全教育: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5>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各作业班组长在每班开工前对本班组人员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将交底内容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各成员签名.<6>季节性施工安全教育:在雨期、冬期施工前,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分包队伍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季节性安全技术教育,时间不少于2h.<7>节假日安全教育:-般在节假日到来前进行,以稳定人员思想情绪,预防事故发生.<8>特殊情况安全教育:当实施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四新〞技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因故发生改变时,由项目负责人〔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间不少于2h.<三〕设备管理1.工程项目要严格设备进场验收工作.中小型机械设备由施工员会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在项目部自检自查基础上报请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组织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验收;门式起重机等特种设备应组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检查技术文件包括各种安全保险装置与限位装置说明书、维修保养与运输说明书、产品鉴定与合格证书、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2.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设备管理人员.3.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机械设备使用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操作证后,持证上岗.机械设备使用三定〞制度.4.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作业,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和作业.5.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回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四〕安全技术措施〔1〕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wei)险地点悬挂安全标志,符合安全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2〕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有专人管理,不乱拿乱放,每作业队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消防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者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4〕施工现场的暂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X》JGJ46-2022的规定执行.〔5〕施工中如发现危与地面建造物或者有危(wei)险品时即将住手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6〕从事爆破、电力、高处作业与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与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7〕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地区必须悬挂危(wei)险地区必须悬挂危(w危(wei)险〞或者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8〕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设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9〕加强爆破器材的领用、运输、使用、退库管理,严禁爆破器材流失.〔10〕雷电期间作业安全措施1〕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变电站、通风设施与其他所有暂时设施均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2〕雷电将暂时,应即将住手所有炸药运输和短程搬运,所有人员应即将撤至安全地点,并将雷电来临和雷电已过的信号,通知洞内人员.3〕爆破作业已完成的地段,安装雷电监控器和自动报警灯.三、安全应急预防措施〔一〕触电预防措施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设漏电保护器;2.注意对特殊场所使用的安全电压照明;3.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要求并应做好防护;4.电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人员必须符合要求;5.建立电工岗位责任制与技术交底制度、电器维修制度、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操作工人严格执行暂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高处坠落预防措施做好四口〞、五临边〞防护;1.做好2.无外脚手架或者用单排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高处作业,首层四周必须固定水平网,水平网安全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无法支搭水平网的,必须逐层设立网全封闭.支搭的水安全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3.严格使用安全网防护;4.搞好大模板、钢结构等构件安装作业安全防护;5.吊、挑、挂与堆料架等特殊手架必须做到有设计计算、搭设方案、详细图纸、荷载计算、有专人管理和维修;6.项目部制定高处作业防护的指导书并监督操作工人的执行情况. 〔三〕坍塌预防措施1.土方工程执行有关规定,做好基槽〔坑〕和管沟边坡;2.土方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安全防护要点施工,技术员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3.施工现场应采取可靠支护或者放坡,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四〕机械伤人事故预防措施1.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应有定期检测方案;2.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检测、自检记录;3.机械设备不用时即将拉闸关电;4.做好定期机械设备运转记录;5.建立定期维修检查制度.〔五〕暴雨、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预防制控制1.向职工普与避震、避雷知识;2.应急领导小组将防洪、防暴雨、防雷工作纳入职责X围做好有关方面的物资准备和相关知识的培训;3.提前收听气象信息,尽量避免在雷雨的天气进行漏天作业.四级风禁止扬尘作业和高处作业;4.做好防洪,防风,防雷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六〕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电气路线超过负荷或者路线短路引起火灾;〔2〕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物距离过近引起火灾,电弧、电火花等引起火灾;〔3〕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4〕民工生活、住宿暂时用电拉设不规X,有乱拉乱接现象;〔5〕民工在宿舍内生火煮吃、取暖引燃易燃物质等.2.预防措施〔1〕做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X要求;〔2〕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X,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3〕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机电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与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4〕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许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5〕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6〕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7〕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X要求.〔七〕易燃、易爆危(wei)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1.产生原因:〔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汽油等涂料或者溶剂;〔2〕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者吸烟;〔3〕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危(wei)险品的距离过小.2.预防措施〔1〕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wei)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者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2〕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危(wei)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学生野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范文

学生野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范文为了保障学生野外实践活动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一、自然灾害应对预案1. 防范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组织人员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和气象观测。
发现存在较大自然灾害风险的地区,应及时调整行程或取消活动。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合,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同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二、伤病事故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组织人员必须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了解学生的过敏史和慢性疾病。
同时,组织人员应提前准备药品急救箱,并妥善保管。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伤病事故,立即进行伤病评估,并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通知当地医疗机构,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三、人员失散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进行人员清点,并向学生强调保持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人员失散,立即进行集合操作,并对已经找到的人员进行确认。
同时,派人在事发地周围进行搜索,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参与搜救。
四、交通事故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组织人员必须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并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安全标识和警示设施。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保护现场,确保伤者安全。
同时,通知当地交警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五、危险动植物攻击应对预案1. 防范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进行动植物危险评估,并给予学生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遇到危险动植物攻击,立即远离,并及时对伤者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六、突发事件通讯失联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组织人员必须在出发之前确定通讯设备的状态,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通讯失联,立即进行紧急搜寻,并尽快重新建立联系。
野外作业现场管理制度

野外作业现场管理制度一、引言1.1 本制度是为了规范野外作业现场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而制定。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野外进行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科研人员、实习生、野外考察团队等。
1.3 本制度的内容包括野外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现场的管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
二、野外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作业计划的编制2.1.1 作业计划应当明确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人员配置等内容。
2.1.2 作业计划应当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2 人员培训2.2.1 所有参与野外作业的人员应当接受必要的培训,掌握野外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2.2 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野外急救知识、野外生存技能、野外作业装备的使用方法等。
2.3 需要携带的装备和工具2.3.1 根据作业计划确定需要携带的装备和工具,并进行准备工作。
2.3.2 所有携带的装备和工具应当经过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2.4 通讯设备和应急药品2.4.1 携带足够数量的通讯设备,保证与外界的联系畅通。
2.4.2 携带必要的应急药品,应急包内应当包括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
2.5 天气情况的了解和应对方案的制定2.5.1 提前了解作业地点的天气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2.5.2 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推迟作业计划。
三、作业现场的管理3.1 现场安全检查3.1.1 到达作业地点后,应当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1.2 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3.2 作业区域的划分3.2.1 作业区域应当根据作业需要进行划分,并设置作业区域标志。
3.2.2 不允许擅自进入未经划分的危险区域。
3.3 作业人员的身份识别3.3.1 所有作业人员应当佩戴身份证明,便于辨识和管理。
3.3.2 在野外作业中,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彼此的行动,确保不会发生意外。
土方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与防护措施

土方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与防护措施一、雨季施工的要点:1、确保信息畅通:搞好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末来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夏季施工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破坏程度难以进行预测,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控制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防范。
2、防护的全面性:施工现场涉及面较广,包括各部分现场和临时设施的安全防护以及全部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安全措施时一定要全面细致周到,不可因事小而不为,以留有隐患,带来损失。
3、科学组织施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延后安排,根据天气合理搞好室内外作业安排,风雨天气尽量安排在室内施工作业,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施工。
4、开展防汛抢险救灾的应急准备:快速反应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准备,在雨期施工时,各种防护措施要进一步加固,对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和人货两用电梯以及仓库、防护棚、临时设施等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确保抢险救灾物资人员到位,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雨季施工准备及措施: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季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向两端压缩,避开中午的高温,气温超过37℃时,停止室外作业,在室内作业时应有通风降温措施。
遇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所有的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方。
2、做好施工现场排水:(1)根据施工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无阻。
(2)雨季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边挖好排水沟,处理好危石防止发生滑坡、塌方等灾害。
(3)保证道路畅通,路面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硬化或加铺沙砾、炉渣或其它材料,并按要求加高起拱。
(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护。
对材料库全面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四周排水良好,墙基坚固,不漏雨渗水,钢材等材料存放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确保材料的质量安全。
(5)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应急物资,如水泵及相关的器材、塑料布、油毡等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施工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
动。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责任制。
重点是对生产各环节的约束与控制。
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
一、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1、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责任人。
安全措施是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或监控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财产安全并创造适宜的施工环境。
在施工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重点是施工中控制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
责任人在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使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坚持“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
象时�施工项目责任人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二、安全教育
�1�新员工野外工作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
对学徒工、实习生的三级安全教育�重点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个人防护等。
对长期工作的员工安全教育�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如�射孔、测井�裸眼、套管�、生产测井、交通和季节变化等�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
复训练、分步验收。
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
确定阶段教育内容。
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三、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进行教育。
�2�反复实践。
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6�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四、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
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
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2)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全面落实。
�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工作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
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
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
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
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
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
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
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施工项目
宜自检。
班组必须坚持日检。
季节性、专业性安全检查�按规定要求确定日程。
�2�突击性安全检查。
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殊施工、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5�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
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
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
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五、生产与安全的统一
生产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
包含了安全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职能和作用。
生产、安全技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
具体表现在�
(1)施工生产进行之前�考虑施工的特点、规模、质量�
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
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设备的配置状况�需要的临时设施�以及其它要考虑的条件。
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经过审查、批准�即成为施工现场中生产因素流动与动态控制的唯一依据。
(2)测井施工中的项目�在施工进行之前�针对具体情况
与生产因素的特点�完成作业或操作方案。
这将为项目工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
方案完成后�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
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
即�作业计划书。
六、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
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
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
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
(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
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
(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
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
(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
便所有
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看到危害�激励他们的安全生产动机。
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
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
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再恢复施工作业。
(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
然而其危险后果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
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
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二〇一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