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通用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1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处理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水平和紧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置地质灾害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及时施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掌握灾情,如实上报镇辖区内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后,镇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应急调查,形成应急调查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积极组织指导抢险排危工作。
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镇政府领导接到地质灾害事故后,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分析灾害发展趋势,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会议,对工作做细致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一)工作步骤1.成立指挥小组;2.调集力量,开展施救;3.做好情况通报工作;4.配合上级开展灾情调查工作;5.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二)工作内容1.成立指挥小组(1)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由镇党政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组成。
镇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领导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工作。
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指挥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社会和经济事务办公室。
(2)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工作职责①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转移行动。
③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受灾情况。
④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饮、食、居住条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⑤认真开展受灾情况调查工作,并写出书面材料上报。
(3)现场处理工作指挥小组由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6〕33号
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永政办〔2016〕3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5月4日永城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继续巩固我市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搬迁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坚持“谁诱发、谁治理”,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单位或个人负责治理的原则;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形势永城市属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市(县、区)之一。
全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是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及采石引发的崩塌、滑坡等。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德办函〔2016〕59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德办函〔2016〕59号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德阳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七届七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德阳市2016年重要地质灾害预案点统计表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7月5日德阳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规定,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8.13”清平特大泥石流、“7.9”特大暴雨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6年全市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一)地质灾害致灾因素我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空间分布受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的同时,也与暴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在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我市地形高低悬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主震及余震绝大部分均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两侧分支断裂带,加之区内断裂、褶皱和裂隙发育,表层风化作用强烈,岩体破碎,受降水充沛、多暴雨影响,已经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
我市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成灾快、暴发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达1071处,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局地强降雨及干旱天气事件增多,地震趋于活跃,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剧,防灾形势极为严峻,防治任务更为艰巨。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13•【字号】渝北府办〔2016〕32号•【施行日期】2016.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北府办〔2016〕32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渝北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13日渝北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全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区共有地灾隐患点221处。
其中:属Ⅰ类搬迁避让点69处,威胁群众232户683人;Ⅱ类治理工程点7处;Ⅲ类监测预警点145处。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一是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
二是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88.27%,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26%。
三是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2.16%。
四是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茨竹、木耳、龙兴、洛碛、统景、大盛、大湾等镇,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81.17%,城区分布较少。
五是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为工程建设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213处,占地灾总数的98.16%;人为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4处,占地灾总数的1.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新政办发[2016]40号【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6.04.05【实施日期】2016.04.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6〕40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编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4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2015年地质灾害概况及地质灾害预测评价(一)2015年地质灾害概况。
全区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3起,其中崩塌1起、滑坡1起、泥石流10起、地面塌陷1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44.5万元。
与2014年相比,灾害发生次数减少2起,人员伤亡减少6人,直接经济损失减少827.5万元。
全区地质灾害灾情等级为中型的1起(泥石流,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其余均为小型;规模等级为中型的4起(其中泥石流2起,滑坡、地面塌陷各1起),其余均为小型。
灾害发生次数、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明显减少。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局部暴雨、连续降雨。
发生区域:南疆地区集中在昆仑山西部和天山南麓;北疆地区集中在伊犁谷地。
集中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7月。
(二)2015年地质灾害预测评价。
2015年,昆仑山西部、伊犁谷地、天山南北麓地区发生的90%以上地质灾害都在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预测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内,区域性预报准确程度较高。
二、2016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新疆气象局《2016年度新疆农牧业气象年景趋势预测及应对措施建议》,预测2016年度(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平均气温:全疆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其中春、秋季全疆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夏季全疆大部平均气温略偏高,北疆北部略偏低。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指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一般步骤和内容:1. 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等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结合地质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制定防治目标和策略: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策略,包括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4.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等,提高其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建立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速度,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9.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同时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对,确保有效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措施,旨在减少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常见措施:1.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高危险区等级,并禁止或限制人口密集区、建筑工程等活动在这些区域进行。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阿府办发〔2016〕9号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正文:----------------------------------------------------------------------------------------------------------------------------------------------------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阿府办发〔2016〕9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卧龙特别行政区:现将《阿坝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4月20日阿坝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规定,结合我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全州地质灾害现状我州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重灾区之一,辖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余处。
通过2016年汛前排查、核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4973处,威胁38万群众的生命和178亿元资产安全,防灾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地质灾害致灾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我州大部份地区属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地层岩石破碎,不稳定斜坡、松散堆积层、高危高位危岩体、地震形成的碎屑物以及极端强降雨等是引发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
工程建设削坡、爆破、加载、弃渣随意堆放、不合理采矿等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因素。
三、2016年汛期气候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6年汛期为5~10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内部和地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其活动造成破坏和威胁的各种不利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具有规模大、影响范围广、难以掌握和预测等特点,给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各种手段,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进行持续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提前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加强现有监测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加大对新型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形成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管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管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管理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和任务;2.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规划和管理,限制和控制不适宜人类活动的区域;3.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
三、加强地质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地质灾害预防与减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地质灾害预防与减灾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2.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分析,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如防洪堤坝、护岸工程等;4.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管和控制,不允许未经审批和规划的建设。
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范文精选
2016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6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第三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四条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四)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第五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七条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原因导致的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以下相关措施。
二、地震防治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地震预警精度和时效。
2.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域分级,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3.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系统,强化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
4.加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地利用管控力度,对地质灾害风险高的区域限制建设。
三、滑坡与崩塌防治1.制定滑坡与崩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加强滑坡与崩塌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修复破坏地质环境。
3.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合理用地。
四、泥石流防治1.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完善预警机制,加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2.加强泥石流沟道治理,提升防治效果。
3.加强泥石流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控制减少人口和财产暴露度。
五、地质灾害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发布机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信息。
六、科研和技术支撑1.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对地质灾害成因及演化规律的认识。
2.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防治水平。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七、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1.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
2.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八、宣传和教育1.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人员队伍建设。
九、预算安排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相关的预算安排。
2.加强对财力、物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5.16•【字号】郴政办函〔2016〕74号•【施行日期】2016.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郴政办函〔2016〕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中省驻郴有关单位:《郴州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16日郴州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扎实做好全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郴政办发〔2012〕19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概况2015年,全市经历了15轮(含台风)强降雨过程,发生地质灾害117起,直接经济损失7354万元,灾情与2014年相比有所加重。
其中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114起,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3起;按类型分:滑坡73起、崩塌22起、泥石流20起、地面塌陷2起;按区域分:北湖区6起、苏仙区4起、资兴市10起、汝城县83起、桂东县3起、嘉禾县5起、安仁县6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0起,避免人员伤亡907人,避免财产损失1678万元,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2268人,全年汛期无人员伤亡事故。
二、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一)重点防范时期。
受2015年冬汛影响,我市地质活动明显加剧,汛期提前来临。
根据气象预报,2016年我市遭受灾害性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从原来的5-9月调整成1-9月份,特别是6-8月降雨集中、强度大、频率高,最易引起群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全省住建系统开展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依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41号)要求,结合全省建筑平安生产实际,决定在全省住建系统开展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体要求贯彻落实省政府《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晋政办发〔2016〕36号)要求,深切开展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通过开展排查整治,要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负责”原那么,进一步明确全省住建系统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管主体和责任主体,落实防治责任,及时排除隐患,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为确保全省住建系统平安生产形势整体平稳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内容(一)在城镇计划区范围内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可能引发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的违法计划、违章建筑、违法施工、违法堆放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二)对衡宇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行为形成的高陡边坡(高度大于15米、坡度大于45度),和自然斜坡下的不合理切坡建设施工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三)对高陡斜坡下、泥石流沟谷区的衡宇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工地及现场临建设施进行排查整治。
(四)对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风光名胜区受要挟情形进行排查整治。
三、组织机构我厅成立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谐全省住建系统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组长:张学锋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成员:薛团明厅工程质量平安监管处处长陈建军厅城乡计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韩瑞林厅城市建设处处长史红权厅建筑与勘探设计市场监管处处长张海星厅村镇建设处处长刘跃生厅稽察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厅工程质量平安监管处,负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各市住建部门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本地域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四、实施步骤(一)部署启动时期(2016年10月20日至2016年10月31日):各市住建部门认真分析本系统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现状,查找问题,提出计谋,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安排、清查重点、责任分工、推动方法等。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当地质灾害来临时,为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及时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街道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撤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2: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方案3: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
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并落实好以下工作: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社区平安中心户长和楼幢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
2、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
3、各社区要督促居民、基层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尤其是汛期加强监测频率,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报告,如情况紧急要立即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4、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做好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
对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环境保护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加强地质灾害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下面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一系列地质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合理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进行精细化、全方位的监测,能够及时预警和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阻止其发生或者降低影响。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应该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等方面。
对于已经成为重点监测地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特别是要注重连续性监测的建立,以便把可能的灾害预测尽早通报给基层。
同时,还需要配备现代化高科技的预警系统,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发挥迅捷准确的作用,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加强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地质灾害评估和抗灾能力建设。
2、加强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地质灾害防范标准。
3、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强山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
4、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修建加固道路和桥梁等,防止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
5、严格控制城市开发、采石和采煤等活动,防范水土流失。
三、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当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能够注重救援力量的建设和抢险队伍的组建。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完整的救援物资和设备。
2、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
3、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保证能随时发挥应急专业队伍的作用。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局部性,治理措施也要具有多样化和专业化,例如采用新型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增强抗震救灾的能力等等。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地质矿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洪府厅发[2016]27号【发布部门】南昌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3.31【实施日期】2016.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昌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洪府厅发〔2016〕2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南昌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6年3月31日南昌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扎实做好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结合南昌市地质灾害现状,编制本方案。
一、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概况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8起,其中滑坡6起、崩塌2起,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7万元。
与2014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有所增加,局地集中性强降雨、山区群众傍山建房切坡是导致地质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
2015年我市极端降雨天气多发,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有效应对,提前部署,主动出击,共出动应急处置小组9次,县区参与应急处置地质灾害8起。
全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搬迁受威胁群众105人,防灾工作成效较为显著。
二、2016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一)降水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2016年我市汛期(4~6月)平均雨量比常年偏多,为950-1050mm(多年均值为742 mm),有降水集中期,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洪涝或内涝。
汛期结束期略偏迟,在7月中旬后期(常年在7月4日)。
近年来,我市强对流天气呈多发态势,由于强对流天气的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易出现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地球物理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这些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的危害,制定一套完善的防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 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2 原则- 综合防治,多措并举。
采取结构、非结构、综合措施相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 科学规划,防范未然。
提前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规划,寻找潜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 依法治理,责任明确。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和落实,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3. 防治措施3.1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地震监测、洪水监测、山体滑坡监测等。
及时获取灾害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 强化规划管理制定详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山区开发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合理安排土地利用,避免建设在潜在灾害区域,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
3.3 工程防治措施- 加强抗震设防。
在地震多发地区,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能够有效抵御破坏。
- 加强山体防护。
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 强化水土保持。
加强植被覆盖和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3.4 教育宣传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培养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增强抵抗能力。
4. 实施与监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通过相关部门对防治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
及时调整与改进方案的措施,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 结论通过以上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我们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地质灾害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和更新。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5.11•【字号】渝府办发〔2016〕81号•【施行日期】2016.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8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11日重庆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376起(灾情63起、险情313起),死亡3人,为历年最低。
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灾险情371起,紧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3703人,避免人员伤亡3615人。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6%,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16%。
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1%。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开县、万州、武隆、巫山、涪陵、合川等区县,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8.6%。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类工程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366起,占地灾总数的97.3%。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
与常年同期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偏多2―5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汛期有10―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2.24•【字号】•【施行日期】2016.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有关部门:《自治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2月24日自治州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扎实做好自治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概况及地质灾害预报评价(一)2015年地质灾害概况1.已发生的滑坡灾害2015年全州共发生地质灾害1处。
具体为:2015年6月19日,位于昌吉市庙尔沟乡原乡政府所在地南西约800米的头屯河西岸发生滑坡,滑坡点坐标为东径86°59′00.87″,北纬43°30′26.85″,距最近的住户约50米,坡体高出住户约30米,滑坡破坏了草场的铁丝围墙,未造成人员伤害。
已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转移安置坡前住户,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项勘查,勘查成果正在审查中。
2.潜在的地质灾害(1)潜在的滑坡灾害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滑坡,陡崖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发生滑坡将威胁过往车辆行人生命及财产安全;石梯子东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滑坡,将直接威胁过往行人生命和车辆以及煤矿综合楼、工业广场安全;国防公路S101线106.2千米处滑坡,地层易蠕动,发生滑坡将导致交通阻断堵塞,威胁过往行人生命及财产安全;雀尔沟镇霍斯铁列克村滑坡,直接威胁4人生命及一处牧民房屋安全;石梯子乡霍斯托别村滑坡,将导致交通阻断堵塞,威胁居住的4户牧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白杨河村居民点滑坡,附近有7户21人临时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镇发展大局。
为切实做好我镇2016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央、省、市、县对2016年地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危害(一)总体分析我镇共有地质灾害点30个,其中滑坡25个,泥石流3条,斜坡2个,分布于11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
1.滑坡点。
25个,分布于11个村30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小湾新镇、箐中村、小湾村、正义村、华峰村。
其中滑坡规模大于1000万立方米的巨型滑坡有1个,即小湾新镇滑坡体。
2.泥石流。
3条,分布于4个村,即小湾村、春光村、马街村、蕨菜村,其中典型的泥石流沟有1条,即小湾村大沙坝河泥石流。
3.斜坡。
2个,分布于2个村2个村民小组,即桂花、蕨菜村。
(二)危害我镇的镇政府驻地滑坡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它影响面较大,2016年延伸至中寨、上寨、江边三个村民小组,涉及123户农户537人。
新镇居民1600多人,建筑面积53000多平方米,主要有四个危险区:一是畔香公路至行政街影响区;二是行政街至高贸街影响区;三是商贸街至农贸市场影响区;四是农贸市场至1450线(检查站)影响区。
在原本的基础上,行政街局部发生了滑坡,滑坡体一旦发生危害,将造成约1亿元的经济损失,严重危胁到我镇政府住地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2016年虽雨季相对稍短、雨量偏少,但进入6月份以来,全镇范围内降雨过时有出现,受大雨、暴雨和持续强降雨以及小湾库区蓄水影响,仍然有12个村不同程度发生了地质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
较为严重的是小湾、正义、锦秀、春光、马街、三水、蕨菜等村以及辖区内的公路沿线、小湾库区沿岸。
小湾镇政府驻地滑坡仍然是全镇重点监控隐患点,目前仍处于蠕动变化过程中。
其他典型的灾害有:1、正义村荒田、多依树滑坡;2、温泉村坡脚滑坡;2、三水村的干海滑坡;5、蕨菜村、正义村的阿莫山滑坡;二、2016年地质灾害预测﹙一﹚2016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依据1、对影响小湾镇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2、调查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及2016年全镇地质灾害现状;3、省、市、县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4、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预测。
(二)2016年降水趋势预测1、2016年主要气候概况2016年天气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偏高℃,属气温正常年份,年总降雨量为毫米,与历年同比少﹪,属降水偏少年份,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出现干旱、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1-11月份共出现大雨96次,暴雨14次,雨季偏早。
主汛期﹙6—8月份﹚降雨量为毫米,与历年同比少﹪,属降水偏少年份,汛期气温正常略高。
2、2016年主汛期趋势预测预计2016年主汛期﹙6-9月份﹚全镇降水量正常至偏多,其中6、7月份雨量正常略多,8-9月份正常至偏多,局部地区洪涝灾害明显。
预计8月下旬至9月气温无明显大3/ 14范围低温冷害天气出现。
3、9月至10月及雨季结束期趋势预测预计9-10月份正常至偏少,大部分地区有5-7天的秋季连阴雨气候,气温正常。
雨季于10月中旬至下旬结束,属正常年份。
﹙三﹚2016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预测结论:2016年上半年我镇遭受10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天气,地质灾害频度及危险度将较往年偏高。
主汛期6-9月份多强降水天气,极易引发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四﹚防治原则和目标在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中,要切实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加大宣传,加强监测,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重点隐患点﹙一﹚地质灾害危险点1、正义村(1)荒田、多依树滑坡;2、小湾村(1)小湾新镇滑坡;(2)大沙坝沟泥石流;3、箐中村(1)箐中滑坡;(2)马鹿塘滑坡;(3)平路滑坡;4、温泉村(1)坡脚滑坡;(2)对门山滑坡;﹙3﹚小白水洼子滑坡;5、华峰村(1)老牛山河滑坡;(2)兰板凳滑坡;(3)利米滑坡;6、桂花村羊高地滑坡;7、锦秀村(1)哨房滑坡;(2)茶树王干沟滑坡;8、春光村5/ 14(1)老房子滑坡;(2)小河边河滑坡;(3)岩子脚滑坡;9、马街村(1)关口滑坡;(2)中道河泥石流;﹙3﹚田心滑坡;﹙4﹚小村滑坡;10、三水村﹙1﹚干海滑坡;﹙2﹚团结、九房滑坡;11、蕨菜村(1)蕨菜河泥石流;﹙2﹚阿莫山滑坡;(3)阿莫山斜坡;(4)秀山斜坡。
(二)地质灾害威胁交大区域和公路1.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区域是小湾新镇滑坡以及小湾库区沿岸。
2.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公路是凤小公路沿线崩塌、斜坡、泥石流及镇村、村组公路的排水。
四、重点防治期根据我镇地质灾害以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特点,结合我镇降水趋势预测,确定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滑坡6至11月,泥石流5至8月。
五、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小湾镇2016年地质灾害现状,镇人民政府已经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全镇地质灾害工作的领导,各村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村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
要按照方案要求,落实责任,认真执行观测、监测和定期上报制度。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布置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各村委会和镇级各有关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和《云南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和群测群防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7/ 14证。
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系统,村支部书记负总责,为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监测责任人,具体负责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组织监测,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的村、组要全方位负责监测。
必须按照防灾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各个危险点所在的区域、主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
责任人必须上岗到位,特别在汛期必须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周密部署,齐抓共管。
加强值班、巡查,切实组织好监测、预警预报、灾害应急调查、组织群众撤离等重要工作。
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及时提出具体措施,制定人员紧急避险和财产转移的应急方案。
并案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县速报制度的要求,及时向镇人民政府报告地质灾害灾情及防治情况。
镇级各单位各部门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认真进行监测防治。
1.党政综合办:做好全面协调和管理,负责按照镇人民政府的部署,及时上报有关材料、通报雨情,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并同小湾国土分局及县气象局保持联系,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内容,及时向领导组准确反映有关情况,以便实时启动地质灾害预警体制。
2.小湾国土分局:配合镇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同时负责好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并负责抓好矿山安全生产、指导编制因生产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预案,并按照预案配合上级部门指导和监督防灾抢险工作。
3.财政所:负责按照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管好用好上级财政拨付的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
4.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所:负责做好各地质灾害点的动态监控,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市政总体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审批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用地条件。
依法强化工程勘察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施工。
5.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境内沿江沿河及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小湾库区沿岸、危险水库、堤坝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库岸及附属设施的监控和防御工作。
6.林业站:负责加强山区泥石流等因水土流失而引发地灾害地段的植被保护和林地征用管理,并指导和督促林地权属单位制定生物治理方案,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7.卫生院: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卫生队伍对灾区伤员的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8.督学办:负责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汛期、汛中会同各部门对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校区(舍),受自然条件形成的或工程建设活动诱发的地9/ 14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校区(舍),落实防灾措施,明确临灾避让路线和地点,明确责任,切实加强领导,避免出现防灾空白区,有效防止中小学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财产损失。
9.村民委会、村民小组: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的同时,加强日常监测和巡查制度、值班制度、督查制度,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到各灾害隐患点和受威胁的群众手中。
在主汛期内,加强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巡回检查。
各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责任人必须按照责任制度的要求上岗到位,并明确危险区所在村民小组长将责任落实到人。
各地质灾害负责人在汛期内必须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好监测预防预报和灾害现场前期调查工作,根据人员紧急避险和财产转移的应急预案,按照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制度要求,必须及时向镇人民政府和小湾国土分局报告地质灾害灾情及防治情况,由国土分局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二﹚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责任制各村要在总结上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重要地质隐患点的分布、类型、规模、稳定性等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编制并落实本村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本村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的具体防灾措施,落实监测人员和主要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
编制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报送到小湾国土分局备案,并作为政府指导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依据,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对不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六章有关条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