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变量常量教学设计

变量常量教学设计

变量常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变量和常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及其在编程语言中的应用。

2. 掌握变量和常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

3. 能够使用变量和常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变量的概念和作用。

2. 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

3. 常量的概念和作用。

4. 常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

5. 变量和常量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变量的作用:如果要求计算1到100的和,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变量可以简化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避免手动计算。

3. 引入变量的概念:变量是在程序中用于存储和代表数据的一种机制。

讲解:(15分钟)1. 介绍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a. 声明变量时要指定其数据类型,如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字符类型等。

b. 变量的定义包括变量的名称和初始值,初始值可以是一个常量或者另一个变量的值。

2. 举例说明变量的应用:a. 声明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年龄,然后将其赋值为18。

b. 声明一个浮点数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圆的半径,然后将其赋值为3.14。

c. 声明一个字符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性别,然后将其赋值为男。

3. 引入常量的概念:常量是在程序中值不能被改变的数据。

4. 介绍常量的声明和定义方法:a. 常量的声明和定义与变量类似,只是在声明时使用const关键字来表示常量。

5. 举例说明常量的应用:a. 声明一个整数类型的常量用于存储一年的天数,将其赋值为365。

b. 声明一个字符类型的常量用于存储pi的值,将其赋值为3.1415926。

练习:(20分钟)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使用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声明两个整数类型的变量分别表示长度和宽度,计算矩形的面积。

2.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使用常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声明一个整数类型的常量表示圆的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讨论:(15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练习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变量和常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精品课)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精品课)

1 第1课时变量与常量
Ⅰ.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
2.会写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辨别其中的常量和变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在一个过程中有些量固定不变,有些量不断变化.
2.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的相对存在.
情感与态度 1.感受“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验矛盾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会识别常量和变量.
教学难点常量与变量的相对存在.
Ⅱ.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及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导语:“万物皆变”这种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在大千世界中,在我们的生
产和生活中大量存在.
比如,学校组织学生秋游,现知道景点的门票为80元/人,学生按半价(即
40元/人),若前往的学生人数为x 人,学生需付门票为y 元,则y 与x 的关
系式为:_________.
请学生回答:x y 40.其中变化的是人数x 和门票费y ,而40保持不变.
通过图片,展示一
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
而变化的现象,希望能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习兴趣,同时,为
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x 人的身高随年龄而变化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汽车行驶里程随时间而变化
气温随海拔而变化。

常量与变量的教案

常量与变量的教案
常量与变量的教案
【篇一:常量与变量教案】
7.1常量与变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验在一个过程中有些量固定不变,有些量不断地变化。
2、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相对地存在。
3、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与变量。
重点: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难点:本节的范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又服务于客观实际。它是函数学习的入门,也为后面引出变量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进而学习函数的定义做了铺垫。本节课内容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1页。
(3)若汽车行驶了4小时,则其中常量、变量分别是什么?
常量是4小时;变量是s,v.
(4)从以上3题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相对地存在。
三、例题讲解:
一家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如图,用t表示邮件的质量,p表示每件快递费,n表示快递邮件的件数。课本141页
(1)填写下表
(2)在投寄快递邮件的事项中,t,p,n是常量,还是变量?
生:h、n在改变,110与10不变。
师:当我们用数学来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量,在某一个过程中,有些量固定不变,有些量不断改变,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两种量。
二、新课教学
1、常量与变量概念。
在一个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如上面公式中h和n、s和r是变量。2、学生练习(小试牛刀)
师: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睡眠时间充足吗?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10岁至50岁的人每天所需睡眠时间(h小时)可用公式h=(110-n)/10计算出来,其中n代表这个人的岁数,请赶紧算算你所需的睡眠时间吧!(出示投影)

八年级数学上册《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指导:在每个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3.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和数学表达式的建立。
4.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全班范围内的互动交流,加深对常量与变量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涵盖识别常量与变量、列表达式、数据分析等方面。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常量与变量》这一章节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尚需提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本质区别。
2.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把握问题中的常量和变量,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中的常量和变量是什么?
3.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如温度、降雨量、植物生长等,尝试区分这些现象中的常量和变量。
4.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常量与变量的定义,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它们在数学表达中的表示方法。
2.设计丰富多样的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够区分实际问题中的常量和变量。
2.学会使用变量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够根据问题情景列出相应的表达式。

20_1 常量和变量 教案

20_1 常量和变量 教案

20.1 常量和变量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变量、常量的意义能举出现实中的常量与变量;2.通过探索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符号感;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为学习函数的定义作准备;4.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感受现实生活中函数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具体的事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用含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需要用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过程,这会涉及一些量,其中,一些量是不变的,一些量是变化的.我们知道,在一个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路程=速度×时间.这里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就是三个不同的量.这些量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形式呢?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发言,教师引出新课.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新课讲解1.合作探究问题1.小明在上学的途中,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300 m/min。

(1)填写下表:时间t/min 5 10 20 55 …路程s/m …(2)在这个问题中,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变化的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观察题目信息,独立思考后,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后,得出表格内应填:1500、3000、6000、16500…平均速度300 m/min是不变的,路程和时间都是变化的,它们之间满足关系s=300t.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填表,并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问题2.桃园村办企业去年的总收入是25000万元,计划从今年开始逐年增加收入3500万元。

在这个问题中,一共有几个量?其中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变化的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统计图,发言交流.解释题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教师引导,得出题中一共有四个量,即去年的总收入、从今年起每年增加的收入、第几年和第几年的总收入.去年的总收入25000万元和以后每年增加的收入3500万元都是不变的量,第几年和第几年的总收入都是变化的量.如果用n(n取正整数)表示从今年起的第n年,用W表示第n年的总收入,那么它们之间满足关系W=25000+3500n.设计意图:仿照问题1,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统计图中的信息,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后面说明常量与变量做铺垫.问题3.类似地,请你再举出两个实际问题的例子,并分别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不同的量,其中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

初中常量与变量教案

初中常量与变量教案

初中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能够区分两者。

2. 能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 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常量和变量的区别。

2.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案例或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常量和变量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讲解常量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变量的定义和特点。

3. 举例说明常量和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常量和变量。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常量和变量。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总结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及应用。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量与变量教案范文

常量与变量教案范文

常量与变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掌握定义和使用常量和变量的方法。

3.能够区分常量和变量的特点和用途。

4.能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常量与变量的特点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1.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及运用。

2.常量和变量的命名规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比如:"今天天气很好"中的"天气很好"是一个常量,它的值不会改变;"昨天的温度是20度"中的"温度"是一个变量,它的值可以随时改变。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常量是值固定不变的量,变量是值可以改变的量。

2.常量的定义和使用教师介绍常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1) 在程序中定义常量使用关键字"final",表示该变量的值不能修改。

(2)常量的命名规范一般使用大写字母,多个单词之间使用下划线连接。

(3) 常量的赋值一般在声明时进行,例如:final int MAX_VALUE = 100;3.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教师介绍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1) 在程序中定义变量使用关键字"int"等,表示该变量的值可以改变。

(2)变量的命名规范一般使用小写字母,多个单词之间使用驼峰命名法。

(3)变量的赋值可以在声明时进行,也可以在程序中的任意位置进行。

4.常量和变量的区别教师总结常量和变量的区别:(1)常量的值不可改变,变量的值可以改变。

(2)常量一般在声明时赋值,变量可以在任意位置赋值。

(3)常量的命名一般使用大写字母,变量的命名一般使用小写字母。

(4)常量的作用是用来表示固定的值,变量的作用是用来存储和修改数据。

5.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师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是常量还是变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学号和姓名是常量,它们是固定的,不会改变;而学生的成绩是变量,它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 常量与变量》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常量与变量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两者,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常量与变量解决问题。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常量与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代数知识,对一些基本的代数运算有了初步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地运用常量与变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常量与变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两者,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常量与变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两者。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常量与变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探究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常量与变量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让学生初步感受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并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常量与变量解决问题。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常量与变量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常量和变量一等奖创新教案

1常量和变量一等奖创新教案

1常量和变量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2.掌握常量和变量在编程中的应用方法。

3.能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2.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3.常量和变量在编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识2.查找资料让学生使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的资源,并了解常量和变量的具体定义和应用。

3.理解常量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常量的定义和特点。

例如:π的值在数学中是一个常量,不会因为具体计算的对象而改变。

让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常量?常量和变量有什么区别?4.常量的应用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常量来进行讨论和应用。

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等都属于常量。

学生可以从气象预报网站获取一周天气数据,并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量保存为常量,然后编写程序,通过获取当天日期,自动显示当天的天气情况。

5.理解变量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变量的定义和特点。

例如:人的年龄是一个变量,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6.变量的应用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变量来进行讨论和应用。

例如:市人口数量是一个变量,每年都会有所增长或减少。

学生可以从统计局的数据中获取该市过去几年的人口数据,并用变量来保存。

然后编写程序,根据输入的年份,自动显示该年度该市的人口数量。

7.常量和变量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常量和变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展示出来。

8.应用实例设计一个程序,通过输入一个学生的成绩,判断该学生的等级(优、良、中、差)。

学生可以使用变量来保存成绩,然后编写程序来判断等级,并输出结果。

9.总结复习对常量和变量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和复习。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学生对常量和变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设计和编写的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资源1.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用于查找资料。

2.电脑、投影仪和显示设备,用于展示幻灯片和演示程序。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1. 让学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变量和常量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变量和常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及其区别和联系。

2. 实际问题中变量和常量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能够从实际问题中识别变量和常量。

2. 理解变量和常量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变量和常量的存在。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变量和常量的特点和应用。

3.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变量和常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变化,引出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2. 新课:介绍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实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识别其中的变量和常量,并探讨它们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变量和常量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用变量和常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应能够识别变量和常量,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应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变量和常量。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问题意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量和变量 教学设计

常量和变量 教学设计

常量和变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常量、变量;2.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函数模型,感受变量与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中许多变化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2)学习本节要注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思考“神州”五号飞船返回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清常量与变量。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大家还记得“神舟”五号飞船嘛,现在我们就拿它举一例子。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绕地球飞行14圈后,飞船返回舱,于10月16日6时23分顺利返回地面。

下面是“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的师:看上面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1)“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共用多少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返回舱的高度共下降了多少米?(2)在这段时间里,飞船返回舱降落的速度最慢?(3)上表中涉及了哪几个量?这几个量的值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是保持不变还是不断变化?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列出表格:学生得出结论。

二、讲授新知师:通过上面这个活动,我们知道量可以“取不同的数值”,也可以“保持同一数值”。

看下面的例题: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用t表示它行驶的时间(h),用s表示它行驶过的路程(km)。

(1)写出用t表示s的表达式。

(2)根据t的值,填写s相应的值。

(3)在这个问题中,涉及的量有哪些?其中,哪些量的值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量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教师提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可以取哪些值,行驶的时间、路程可以取哪些数值?注意哪些量的值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量的值可以取不同的数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得出结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而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变量和自变量。

我们举现实生活中的含有常量和变量的例子来进行学习。

19.1.1 变量与常量 教案设计

19.1.1 变量与常量 教案设计

19.1.1 变量与常量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掌握常量与变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重点:能够区分同一个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难点:用式子表示变量间的关系.一、创设情境(图片展示)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国旗的上升的高度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汽车行驶里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包括如何用式子和图、表来描述、刻画这种变化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变量和常量二、新知讲解<问题1>t/时 1 2 3 4 5 ......s/千米60120180240300......(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s、t ,不变化的量是 60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 60t ,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

<问题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1)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售出票数x150张205张310张......(张)收入y (元) 150020503100......(2)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含x的式子表示y: y=10x.(3)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4)这个问题中,变量是x、y 常量是 10<问题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1)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10 cm,20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半径r (cm) 10 20 30 ......面积s(cm2)100π400π900π......(2)圆面积S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是: S=πR;(3) 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S的值随R的值变化而变化(4)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是 S、R ;常量是π .<问题4> 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1)当矩形的一边长x 分别为3 m,3.5m,4m ,4.5m时,它的邻边长y 分别为多少?一边长x(m) 3 3.5 4 4.5 ......其邻边长y(m) 2 1.5 1 0.5 ......(2)其邻边长y 与一边长x 之间的关系式是: y=5-x (3) y 的值随x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的值随x 的值变化而变化 (4)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是 y 、x ;常量是 5 . 三、例题及知识应用例1 指出下列事件过程中的常量与变量(1)某水果店橘子的单价为5元/千克,买a 千橘子的总价为m 元,其中常量是 5 ,变量是a 、m ; (2)周长C 与圆的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是C =r 2 ,其中常量是2、π ,变量是C 、r ;(3)三角形的一边长5cm ,它的面积S(cm 2)与这边上的高h(cm)的关系式S =52ℎ 中,其中常量是 52,变量是S 、h .知识应用1 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变量和常量:(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吨.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x 吨,月应交水费为y 元. 变量:x , y ; 常量:4(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分.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t 分钟,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 元. 变量:t, w ; 常量:0.2 , 30(3)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 ,圆周长为C ,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为π. 变量:r ,C; 常量:π(4)把10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 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 本. 变量:x , y ; 常量:10例2 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重物有关.如果弹簧原长为10 cm ,每1 kg 重物使弹簧伸长0.5 cm ,试填下表: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 (kg )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 L(cm)? L=10+0.5m .变式:如果弹簧原长为12 cm ,每1 kg 重物使弹簧压缩0.5 cm ,则用含重物质量m (kg )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 L(cm)为: L=12-0.5m . 知识应用2重物的质量(kg) 1 2 3 4 5 弹簧长度(cm)10.51111.51212.5x /本 1 2 3 4 …1.小丽去买一种笔记本,笔记本的总价Q (元)与笔记本的数量x (本)之间的关系记录如下:则用含x 的式子表示Q 为: Q=5x .2. 用10m 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m ,面积为Sm 2, 则用含x 的式子表示S 为: S=x(5-x) . 三、随堂练习1.若球体体积为V ,半径为R ,则343V R π=,其中变量是V 、R ,常量是 43π . 2.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 a (元)的关系式 n =50a 其中变量是 n 、a ,常量是 50 .3.汽车开始行使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Q (升)与行使时间t (小时)的关系是 Q=40-5t ,其中的常量是 Q 、t ,变量是 40、5 .4.表格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小球从高度x (单位:m )落下时弹跳高度y (单位:m )与下落高的关系,据表可以写出的一个关系式是 y=0.5x .5.瓶子或罐头盒等物体常如下图那样堆放,试确定瓶子总数y 与层数x 之间的关系式.完成上表,并写出瓶子总数y 与层数x 之间的关系式: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作业布置 详见《精准作业》Q/元 5 10 15 20 … 50 80 100 15025405075x 1 2 3 … ny11+21+2+3…1+2+3+...+n1(1)2y x x =+六、板书设计19.1.1变量与常量1.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教案).1.1常量与变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教案).1.1常量与变量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相当积极,但成果展示时,部分小组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成果。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依赖其他成员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在用代数式表示常量和变量时,强调符号的规范使用,如x、y代表变量,而π、e等代表常量。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常量与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商品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常量与变量,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变量和常量。
-理解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常量在某个问题中可能随条件变化而变成变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两者。
-学会用代数式表示常量和变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常量与变量在方程和函数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常量与变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常量与变量概念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身高、年龄等随时间变化的量)来帮助学生理解。
3.学习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常量和变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掌握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方程和函数中的应用。
5.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常量与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素养,提高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教案).1.1常量与变量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节“常量与变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常量与变量》教案

《常量与变量》教案

《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增强对变量的理解.3.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为学习函数的定义作准备.2.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几个例子,系统地认识常量与变量,有助于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感受现实生活中函数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重点难点重点变量与常量.难点对变量的判断.教学设计情境引入问题一: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自主探究问题二:出示教材“一起探究”的问题1和问题2.思考:通过上面题的解答,每道题中有几个变化的量?有没有不变的量呢?类似的,请你再举出两个实际问题的例子,并分别说明含有几个量,其中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什么叫变量?什么叫常量?试指出上述几个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多媒体出示.让学生填表,观察问题1的表格和问题2的条形统计图,思考题目中的问题,并板书答案,这有助于认识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区别.学生解答后教师应该给予评价.此处应注意:(1)学生以⑴组为单位合作探究.(2)教师巡视,注意指导.教师让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的答案,发现并结论.自主探究问题三:多媒体显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问题四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教材第62页“练习”引导、点拨.老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正确地写出解析式;(2)答题是否全面;(3>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按定义思考回答.巩固提高师生小结:1.变量与常量的定义,二者之间的区别.2.指出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3.怎样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点评方法:(1)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前提是“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同一个量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可能是不同的.(2)常量可以是常数.例如C=2πr中,π也是常数.作业1.教材第62页习题A组,2,思考题:补充1〜2道按规律写表达式的题目.教师布置,分层要求.教师及时评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5.1 常量与变量》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常量和变量的含义,并能够区分它们。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函数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常量和变量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

2.能够用常量和变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能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及其区分。

2.常量和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入和解释常量和变量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2.练习教学: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常量和变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实例和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例如:“小明的年龄是12岁,每年增长1岁,明年他的年龄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常量和变量的定义,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学生对常量和变量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常量与变量》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构建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方面能力各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4.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讨论其中涉及的常量和变量。我会提供一些讨论话题,如:
1.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常量与变量的例子?
2.如何将这些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3.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讨论内容,适时予提示和引导。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
-安排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在给定变量或常量的条件下,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归纳出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基础题:识别下列各实例中的常量和变量。
-圆的周长C = 2πr
-购买水果,每千克x元,购买y千克的总价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

19.1.1 变量与常量(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

2.逐步感知变量间的关系。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变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

教学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观看一分钟视频《地球演变史》,告诉学生大千世界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但是量与量之间存在联系,而联系之间又存在规律。

【课前学习】问题一: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请说明你的道理:路程=__________________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二:我到超市购买了若干瓶矿泉水,这种矿泉水的单价是每瓶1.2元,花费的总金额为y 元,购买的瓶数为x瓶,先填写下表,再用含x的式子表示y。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 y=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购买矿泉水需要的钱____随购买的数量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三: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 圆和面积S 的变化过程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请说明你的道理:圆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针对常量与变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2.掌握常量和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常量的概念和特点•什么是常量?•常量的特点是什么?•常量的命名规则和约定。

2. 变量的概念和特点•什么是变量?•变量的特点是什么?•变量的命名规则和约定。

3. 常量和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常量的声明和初始化方法。

•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方法。

•常量和变量的数据类型。

4. 常量和变量的使用•常量和变量的赋值和修改。

•常量和变量的运算和表达式。

•常量和变量的输出和输入。

5. 常量和变量的应用•常量和变量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常量和变量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常量和变量在编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常量和变量的作用和意义。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量和变量的声明、初始化和使用方法。

3.组织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常量和变量的使用经验和应用场景。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常量和变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请问他买了几个苹果,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常量和变量有什么作用?2.介绍常量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常量的定义:不可改变的量,其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

•引导学生举例:常量的例子有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常量的特点:值不可改变,命名规则和约定。

3.介绍变量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变量的定义:可改变的量,其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

•引导学生举例:变量的例子有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变量的特点:值可改变,命名规则和约定。

4.常量和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15分钟)•讲解常量的声明和初始化方法:使用const关键字声明,并在声明时初始化。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所属学科专业课程授课对象学时工科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本科一年级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顺序结构程序的构成;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教学重点:C语言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变量的定义●教学难点:常量与变量的理解●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授课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时间地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安排。

教学过程教学思想复习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就是对数据的描述,在程序中要指定用到哪些数据及这些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组织形式,引出本节内容:数据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是如何表示及组织的。

温故知新,课程导入§3-2 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一、数据及数据类型1.什么是数据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

编写程序,就是用某一种计算机语言描述数据对象和处理数据操作的过程。

数值、字符、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是数据。

2.为什么要定义数据类型输出本息和变量:程序运行期间,值可以改变的量。

常量:程序运行期间,值不变的量。

三、变量定义用酒店和内存类比,引出变量名、变量值和变量地址的概念。

1、变量定义的作用指定变量名和变量的数据类型。

例1:根据输入的圆半径计算圆面积。

输入r的值师生互动:让学生说错他们理解的数据有哪些?类比手机照片手机视频所占存储空间提出问题:语言C为什么要定义数据类型?用客人订酒店比喻数据存储常量与变量概念的引出举例动画演示area=PI*r*r 输出area 的值#include "stdio.h" main() {float area,r; printf("Input r:"); scanf("%f",&r); area=3.14*r*r;printf("area=%f\n",area); }例2 将华氏温度转变为摄氏温度输出。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 常量与变量》教案1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常量与变量》是学生在掌握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函数概念后,进一步学习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

本章通过引入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函数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从而为后续学习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函数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常量和变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常量和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能够区分两者在函数中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常量和变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常量和变量的概念,掌握它们在函数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常量和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常量和变量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常量和变量。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函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那么在函数中,有哪些量是变化的,有哪些量是不变的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例如,教师可以举一个水位变化的问题,解释水位是不变的量,而时间、降雨量等是变化的量。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区分常量和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语言数据类型有基本类型:整型、字符、浮点 构造数据类型:数组、枚举、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自定义数据类 型
二、常量与变量
提出问题: 语言 C 为什 么要定义数 据类型? 用客人订酒 店比喻数据 存储
程序执行过程就是数据处理过程,有些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变
的,而有些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变的。
一、数据及数据类型
1.什么是数据
师生互动: 让学生说错 他们理解的 数据有哪 些?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编写程序,就是用某一种计算机语言描述数据对 象和处理数据操作的过程。数值、字符、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是 数据。
2.为什么要定义数据类型
类比 手机照片 手机视频 所占存储空 间
定义数据类型的主要是目的是为了让程序运行时,计算机能根据数据 类型,分配足够的内存空间。
板书设计
黑板一
黑板二
面积=π×半径 2
面积(area)、圆周率(PI)、半径(r)
float F,C; C=5.0/9*(F-32);
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 、 32
合法的标识符: sum , average, _total, Class, day, BASIC, li_ling 不合法的标识符: M.D.John,¥123,#33,3D64,a>b
教学设计 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
所属学科
专业
课程
授课对象
学时
工科
非计算机专业
C 语言程序设 计
本科一年级
● 教学目标:了解顺序结构程序的构成;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1 课时
● 教学重点:C 语言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变量的定义
● 教学难点:常量与变量的理解
●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
● 授课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变量名。
变量名的命名规则是:只能使用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第一
个字符不能是数字,且不能和关键字及预定义标识符重名。
课堂小结
内容小结
●C 序结构
方法总结
●以问题来驱动,用贴近生活的例子 解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 ●案例教学,由学生熟知的数学问题 引出如何用 C 语言写出程序解决该数 学问题 ●即学即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 2 将华氏温度转变为摄氏温度输出。 输入 F 的值
#include "stdio.h"
c 5 ( f 32) 9
输出 C 的值
变量要先定 义后使用。
重点 N-S 流程图 表示顺序结 构程序
main()
{
float F,C;
printf("Input F:");
scanf("%f",&F);
● 时间地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思想
复习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就是对数
据的描述,在程序中要指定用到哪些数据及这些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组织 温故知新, 形式,引出本节内容:数据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是如何表示及组 课程导入
织的。
§3-2 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
动画演示
重点: 常量的数据 类型
重点:
1、变量定义的作用
指定变量名和变量的数据类型。 例 1:根据输入的圆半径计算圆面积。
输入 r 的值
area=PI*r*r 输出 area 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area,r; printf("Input r:"); scanf("%f",&r); area=3.14*r*r; printf("area=%f\n",area); }
课堂小结
为了有效的利用内存,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在存储数据时,
师生互动 让学生思考 一下自己的 名字,有什 么特点? 类比我们中 国人取名字 (什么名字 不能用,名 字可以使用 的符号是什 么)引出变
按数据类型分配存储空间。 变量名就代表了某一类型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
量名的命名 规则。
变量要先定义,后使用。定义变量时,要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和
不变的数据是常量,可变的数据是变量。
例 1:根据输入的圆半径计算圆面积。
解题思路:
找到根据圆半径求圆面积的公式,面积=π×半径 2 将面积、圆周率、半径用 C 语言表示出来
面积(area)、圆周率(PI)、半径(r)
常量与变量 概念的引出
输入半径 r,根据公式(area=PI*r*r)求解 area,输出结果 例 2 将华氏温度转变为摄氏温度输出。
师生互动 学生画出 NS 流程图
} 2、变量的定义
(1)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变量名不能和关键字重名,不能使用预定义标识符,
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3 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 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2)变量名举例 下列哪些变量名是合法的,分析不合法的原因。 sum,average, _total, Class, day, BASIC, li_ling M.D.John,¥123,#33,3D64,a>b
float F,C; C=5.0/9*(F-32);
教学反思
作业
习题 P82(1,2,3)
C=5.0/9*(F-32);
printf("C=%f\n",C);
}
例 3 根据银行年利率计算一年的本息和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F,C;
printf("Input F:");
scanf("%f",&F); C=5.0/9*(F-32); printf("C=%f\n",C);
举例
解题思路: 找到根据华氏温度求摄氏温度的公式,
动画演示
将摄氏温度、华氏温度、 、32 表示出来
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 、32
输入华氏温度 F,根据公式 C= *(F-32)求解 C,输出结果 例 3 根据银行年利率计算一年的本息和 解题思路:
输入存款本金 p 和利率 r 根据公式计算本息和 sum 输出本息和 变量:程序运行期间,值可以改变的量。 常量:程序运行期间,值不变的量。 三、变量定义 用酒店和内存类比,引出变量名、变量值和变量地址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