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讲义浙科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PPT课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

高中生物PPT课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
“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C.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反应对机体都是有益的
非特异性免疫 (innat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
来源
对象 特点 基础 联系
生来就有 对所有病原体 具有非特异性
后天获得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具有特异性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共同担负机体的防御作用
物理屏障 如 皮肤和粘膜 第一道防线 (体表屏障) 免 疫 防 线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白细胞 无颗粒 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主要指: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白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3、第二道防线如何发挥功能: 皮肤受损
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 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 部位的组织间隙 痛、肿、红、热 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免疫接种的应用 2.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3.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
要求
必考 加试
a a b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胃酸 如 化学防御
唾液中的溶菌酶
非特异性 免疫
(非特异 性防卫) 第二道防线
油脂腺分泌的油脂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 吞噬
(体内的非特 异性反应)

炎症反应 体液中的血浆蛋白 体液中的溶菌酶
胸腺、骨髓、淋巴结、脾、扁 免疫器官: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课件浙科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课件浙科版必修3
1.通过说出人体对抗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卫方式,形成辩证统一的 观点。 2.说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内容索引
NEI RONG SUO YIN
01
新知导学
02
达标检测
新知导学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 (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 物理屏障 和 化学防御 。 ②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 白细胞 的吞噬作用 及 血浆蛋白 破坏病原体。 ③第三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特异性免疫应答 ,包括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
A.营养物质
√C.白细胞
B.淋巴 D.抗体
解析 当人体某处受伤,病原体入侵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 伤部位,吞噬病原体。
解析
答案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非特异性免疫 从第一、二道防线来看,这两种防线都是 生来就有的 ,都对 多种病原体 具有 一定的防御作用,无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 细胞免疫 和 体液免疫 两大类。 如果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这道 防线是针对 特定病原体 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 免疫应答 。
√D.形成脓液
解析 当皮肤破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
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还会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
扩大,皮肤变红;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
胀,同时局部体温升高。
12345
解析
答案
答案

【高中生物必备课件】(非)特异性免疫

【高中生物必备课件】(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体表屏障皮肤表面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物理屏障化学防御皮肤黏膜皮肤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划破手指局部炎症反应皮肤破损痛觉发热肿胀变红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体液溢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分化巨嗜细胞吞噬细菌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脓液的出现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
皮肤破损
变红
微动脉和毛细血 管舒张、扩大
局部炎症反应
痛觉
多肽类物质引 发神经冲动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 发热肿胀 高,蛋白质和体液溢 出
中性粒细胞 颗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淋巴细胞 无颗粒细胞
吞噬细菌
单核细胞 分化 巨嗜细胞
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黄色粘稠液体
死亡的白细胞、坏死组织及 细胞;死亡细菌; 活的白细胞。
淋巴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过程
只与适合的 受体结合
分化
效应细胞群
分裂
分化 激活、增大
记忆细胞群
淋巴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过程
吞噬、消化, 降解成肽
抗原MHC 复合体
课堂小结: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组成)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 噬细胞组成)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 疫细胞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如果切除小鼠的胸腺,被移植器官比较容易在 小鼠体内存活;如果将小鼠胸腺的淋巴细胞再输给 去胸腺小鼠,则移植的器官被排斥。上述实验说明 对异体器官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高中生物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新人教必修-优秀PPT文档

高中生物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新人教必修-优秀PPT文档
主动免疫是注射或口服疫苗,不是接收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因此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迅速产生抗原— 抗体反应,也不可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会克隆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7
2.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1)识别过程:
44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点突破】 (1)活化的T细胞和血清的区别: ①活化的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它能识别并裂解靶细胞, 暴露抗原,使抗体消灭抗原。 ②注射血清的目的主要是血清中含有抗体,可以起到体液免疫 的作用,即可以和位于细胞外的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而发挥 免疫效应,但是对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起不到作用。
21
答案:(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两个) (2)A (3)非特异性 (4)第三道防线是建立在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基础上的,同时 第三道防线增强了第二道防线的免疫作用。
22
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1.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主要细胞的来源
பைடு நூலகம்27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三个不同之处 (1)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不同:
实验二中验证的假设是“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
(2)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1)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不同:
灭活的微生物
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
4
二、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 (1)含义:当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 防线针对_特__定__病__原__体__发生的_特__异__性__反__应__。 (2)种类:_细__胞__免__疫__和_体__液__免__疫__两类。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学案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6课时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考试要求核心素养要求1.通过说出人体对抗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卫方式,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2.说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免疫系统的组成①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②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

③第三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的组成体表屏障⎩⎪⎪⎨⎪⎪⎧ 物理屏障⎩⎪⎨⎪⎧⎭⎪⎬⎪⎫皮肤——皮肤屏障 ⎭⎪⎬⎪⎫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泌尿管道黏膜生殖管道黏膜黏膜屏障 病原体不能穿过化学防御⎩⎪⎨⎪⎧ 皮肤表面的死细胞——病原体不能生存皮肤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抑制真菌和 某些细菌特别提醒 化学防御还包括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胃黏膜分泌的胃酸都具有杀菌作用。

(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①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对象 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针对的是突破体表屏障的各种病原体,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②第二道防线的构成 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等)。

③体内非特异性反应的实例——炎症反应。

3.白细胞在体内非特异性反应中的作用(1)变形运动: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在此过程中,白细胞需要做变形运动。

(2)吞噬作用:一个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几个细菌;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3)分化作用: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

4.炎症反应(1)原因⎩⎪⎪⎨⎪⎪⎧ 疼痛:皮肤破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 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 冲动,使人产生痛觉发红:皮肤破损时,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 细血管舒张、扩大,皮肤变红肿胀、发热:皮肤破损时,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 时局部体温升高(2)结果: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备课件非特异性免疫

高中生物必备课件非特异性免疫

用。
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和功能
机制
功能
• 物理屏障:皮肤、黏膜等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
• 化学屏障:体液中的酸性环境、酶和抗菌肽 等能杀灭病原体。
• 细胞屏障: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和 消灭病原体。
• 迅速响应:非特异性免疫能够在病原体侵入 时迅速作出反应。
• 控制感染:通过消灭病原体和阻断感染传播 途径,非特异性免疫能够控制感染的发生。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是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或缺陷,使身体容易受到感染。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协同作用
1
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能够启动和调节B细胞的活性,促进体液免疫的发生。
2
免疫细胞的通讯与协作
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进行通讯,相互协作以应对感染和疾病。
3
免疫记忆的形成
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免疫记忆的形成,使得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做出更快 更强的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因素
年龄 营养状态 生活环境
免疫系统在年轻时发育成熟,并逐渐衰退。 充足的营养可以提高免疫力,反之亦然。 生活环境中的病原体和毒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
常见的免疫反应疾病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反应的结果,会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己的组织和器官,导致疾病的发生。
高中生物必备课件非特异 性免疫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概述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介绍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 疫的区别,并深入探讨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功能和影响因素。我们还将了 解常见的免疫反应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身体免受外部病原体的侵害和损害。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 协同作用,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身体的健康。

高中生物课件: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1-2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高中生物课件: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3.1-2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自学评价】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和特性 1.抗原: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抗原。 如外毒素、流感病毒等。 2.抗原的特性: 异物性 、大分子性和 特异性 。 3.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 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
二、细胞免疫
【名师点津】 探究 1: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哪些主要作 用?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
2.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非特异性免疫 指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反应。 (3)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人体内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例如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 可以吞噬几个细菌,而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 上百个细菌和病毒。此外,一些血浆蛋白也会产生反应,破坏 病原微生物。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人体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 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 线。B项错误,不是三道防线,应是两道防线。 答案:B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 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所以A、C、 D错误。 答案:B
主要组成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和巨噬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 胞、免疫活性物质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1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1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1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3、1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说出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2、简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发展要求说明“小资料:白细胞”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2、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系统(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提示: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1、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提示: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课本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讨论相关问题。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④ 抗体抗原① ② ③ ⑤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提示:处理并呈递抗原,第二、三防线。

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提示:记忆抗原的特征,在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迅速增值分化来完成免疫。

3、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那里产生的?提示: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高中生物课件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高中生物课件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抗原的特性: ①异物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组织或细胞-非己MHC) ②大分子性(分子量通常大于10000的物质) ③特异性-最重要特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
异性结合,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有关。)
抗原与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指位于抗原表面决定其特异性的某些 特定化学结构,抗原以此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
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在免疫反应上有什 么不同? 类型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项目 抗体吸附在某 抗体攻击自身的 抗体去向 些细胞表面 某些组织 通常不损伤组 不能识别自我成 效应 织细胞 分而伤害自身
This is the story of a boy named David, who was born with 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the most severe type of primary immune deficiency diseases. He became affectionately known as "David, the Bubble Boy" and lived his entire life in a germfree protected environment until his death at age twelve in 1984 after an experimental bone-marrow transplant.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as a tribute to himself and his family. I don't understand why this happened
细 分化 记忆T细胞 胞 增殖 二次免疫 毒 T 分化 效应细胞 细 毒T细胞 胞

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一、免疫概念指人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二、人体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

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前者有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后者如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及泪液、唾液等2.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

主要是一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付突破体表屏障的病原体。

这些白细胞主要有中心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心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作用;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细菌和病毒。

3.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第二道防线是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一、抗原和抗体1.抗原: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同种生物异体间的物质。

2.抗体(3)特点: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二、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三、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成分:糖蛋白2.特点: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3. 抗原-MHC复合体:被降解的抗原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四、细胞免疫1.作用对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2.作用过程:!五、体液免疫1.作用对象: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2.作用过程:六、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比较,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七、免疫接种1.疫苗类型①灭活的微生物;②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③减毒的微生物2.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比较八、记忆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表格内的免疫细胞均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但巨噬细胞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高中生物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高中生物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除了皮肤,身体还有哪些结 构具有保护功能?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痰的形成
在人的呼吸道里, 许多小纤毛麦浪一 样朝向口腔的方向, 慢慢将脏东西推出 来,推到嗓子眼儿 时,人就会咳嗽吐 痰。每个人的痰密 度不同,里面什么 样的细菌都可能携 带。如果随便乱吐, 痰变干后,痰中成 千上万的细菌就会
增微 强生 白物 细的 胞作 吞用 噬 侵 入 病 原
脓 液:黄色粘稠液体
死亡的白细胞、坏死组织及细胞; 死亡细菌; 活的白细胞。
脓液的出现说明身体正在克服感染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是对病原体的抵抗,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的实例 ——炎症反应
手被割伤了 会出现什么
症状?




非特异性防卫的过程



皮 肤 受 损
血 管 和 细 胞




引发神经冲动使人 产生痛觉
细胞 释放多肽
类物质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 扩张,皮肤变红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蛋白质和液体溢出引 起局部肿胀,局部
体温升高(热)
4、下列各项中第二道防线的描述中,正确
的是( A)
A、吞噬细胞吞噬异物 B、呼吸道黏膜分泌粘液 C、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D、感冒病毒抗体特异性清除感冒病毒
随堂练习
5、皮肤破损时,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
该物质的综合作用效果是( D)
A、使人产生痛觉 B、使皮肤变红 C、使局部体温升高 D、阻挡病原体进入机体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a a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a a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aa课时要求 (1)概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免疫系统的组成①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②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

③第三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的组成 体表屏障⎩⎪⎪⎨⎪⎪⎧物理屏障⎩⎪⎨⎪⎧⎭⎪⎬⎪⎫皮肤——皮肤屏障⎭⎪⎬⎪⎫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泌尿管道黏膜生殖管道黏膜黏膜屏障 病原体不能穿过化学防御⎩⎪⎨⎪⎧皮肤表面的死细胞——病原体不能生存皮肤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抑制真菌 和某些细菌特别提醒化学防御还包括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胃黏膜分泌的胃酸都具有杀菌作用。

(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①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对象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针对的是突破体表屏障的各种病原体,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②第二道防线的构成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等)。

③体内非特异性反应的实例——炎症反应。

3.白细胞在体内非特异性反应中的作用(1)变形运动: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在此过程中,白细胞需要做变形运动。

(2)吞噬作用:一个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几个细菌;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探究 探究——比较异同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目 来源
非特异性免疫 遗传 而来, 先天性 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后天 获得的
对象
所有病原体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基础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巨
细胞等)
第三道防线
出现快, 范围广,时间短,比较 出现慢 ,时间长,针对性

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痛觉
①原因


发红 :皮肤破损时,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 张、扩大,皮肤变红

肿胀、发热
:皮肤破损时,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

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时局部体温升高
②结果: 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 (2)吞噬作用 皮肤破损→白细胞中的 中性粒 细胞和 单核 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 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细菌、病毒→ 脓液 。
思考
人的泪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几道防线? 答案 属于第一道防线中的化学防御。
答案
互动探究
探究1——图示解读
从上图分析人体对抗病原体的
第一道防线,包括两种作用:
(1)图1、图2属于 物理屏障 ,
其作用机理如下:
①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 皮肤 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 黏膜 。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解析 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 a细胞是巨噬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解析 答案
方法技巧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 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 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3.白细胞在体内非特异性反应中的作用 (1)变形运动: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引起中 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 在此过程中,白细胞需要做变形运动。 (2)吞噬作用:一个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几个细菌;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吞 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3)分化作用: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
内容索引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达标检测
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新知导学
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 (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 面的 物理屏障 和 化学防御 。 ②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 白细胞 的吞噬 作用及 血浆蛋白 破坏病原体。 ③第三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特异性免疫应答 ,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析 答案
例2 (2017·浙江11月学考)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
√C.某些细胞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
D.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解析 答案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②皮肤的表面有一层 死细胞(角质细胞) ,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
存。
化学防御
(2)图3属于
,如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和某些
探究2——理性思维 如图是溶菌酶和巨噬细胞消灭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该防线由某些 白细胞 和 血浆蛋白 组成,其作用机理如下: (1)炎症反应
疼痛 :皮肤破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
特点
稳定,_强__度__弱__
强,_作__用__强__度__大__
非特异性免疫 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 联系 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
功能
例3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学习小结
物理 化学 白细胞
炎症
特定 细胞免疫应答 抗体免疫应答
达标检测
1.若身体的某部位受到损伤引起发炎,则该处会迅速聚集大量的
A.营养物质 B.淋巴
√C.白细胞
D.抗体
解析 当人体某处受伤,病原体入侵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管壁聚集 到受伤部位,吞噬病原体。
12345
解析 答案
2.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学考要求]
知识内容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必考要求 a a a
加试要求 a a a
(1)概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课时要求
(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物理防御
√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D.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解析 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项错误;
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B项错误;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杀菌
特别提醒
化学防御还包括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胃黏膜分 泌的胃酸都具有杀菌作用。
(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 ①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对象 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针对的是 突破体表屏障 的各种病原体,而不是专门 针对 某种特定 的病原体。 ②第二道防线的构成 体液中的 血浆蛋白 和某些 白细胞 (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 形成的 巨噬 细胞等)。 ③体内非特异性反应的实例—— 炎症 反应。
新知导学
1.非特异性免疫 从第一、二道防线来看,这两种防线都是 生来就有的,都对_多__种__病__原__ 体 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无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 细胞免疫 和 体液免疫 两大类。 如果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 这道防线是针对 特定病原体 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 免疫应答 。
例1 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解析 皮肤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一方面,皮肤起物理屏 障作用;另一方面,皮肤表面有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 存,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皮肤大面积 烧伤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就大大减弱。
A.一道
B.两道
√C.三道
D.四道
解析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被突破后病菌进入内环境;第二道防 线为体液中的巨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 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如果病菌被第三道防线阻挡就不会表现病症,人体 已患病说明病毒已经突破了第三道防线。
12345
解析 答案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解析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其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 线,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基础是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作用范围小。
解析 答案
例4 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析 答案
5.狗常用沾有唾液的舌头去舔伤口,这样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唾液
内含有
A.淀粉酶
B.盐酸
√C.溶菌酶
D.溶酶体
解析 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分解侵入伤口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对伤口愈合有利,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2345
解析 答案
物质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项正确;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D项错误。
12345
解析 答案
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B.皮肤的阻挡作用
C.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
D.巨噬细胞吞噬病毒
解析 皮肤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中的物理屏障。
12345
2.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的组成

皮肤——皮肤屏障





体 物理屏障



消化道黏膜


呼吸道黏膜 泌尿管道黏膜
黏膜屏障


病原体不能穿过






化学防御

生殖管道黏膜

皮肤表面的死细胞——病原体不能生存 皮肤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