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期末考试重点
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食品营养强化: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或某些天然食品提供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营养补充剂:正常膳食之外增加的一类为补充膳食不足或特殊需要的制剂,不与食品形成统一整体第一限制氨基酸:与需要量相比,食品中含量不足的EAA。
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对其他氨基酸的利导,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次为第二、三、四等限制氨基酸烟酸当量在体内平均6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烟酸(但转化过程受B2,B6,铁,亮氨酸等因素的影响)烟酸当量(NE)=烟酸(mg)+1/60色氨酸(mg)中国成人RNI:男性14mgNE/d叶酸当量:叶酸当量DFE(μg)=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膳食中叶酸的吸收率为50%,叶酸补充剂生物利用率85%,是纯食物来源叶酸利用率的1.7倍中国成人RNI:女性13mgNE/d膳食调查:通过对特定人群或个人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的调查,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根据受试者当时的劳动消耗、生活环境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特殊需要,与参考摄入量(DRI)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摄入的营养素质量及配比是否合理的一种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法、记账法、24小时回顾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
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包括:膳食调查、生化检查、体格检查。
营养质量指数(INQ):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推荐供给量能量密度=所含能量/能量推荐供给量INQ=1 营养需要达到平衡;INQ>1 营养价值高INQ<1 营养价值低RNI:推荐摄入量.传统使用的RDA,是满足某一特定的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1.为提高钙和铁的吸收,空心菜最好在沸水中焯1分钟以去除()。
A.叶酸B.草酸C.维生素D.脂肪酸2.与能量代谢无关的维生素是()A.硫胺素B.维生素AC.尼克酸D.核黄素3.谷类营养中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含糖高达70%-80%B.蛋白质含量为7%-16%C.含脂肪较多D.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A,主要含B族维生素4.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以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达正确的是( )。
A.豆类>奶类>肉类B.豆类>禽类>奶类C.肉类>奶类>豆类D.禽类>豆类>奶类5.以下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水果是A.梨子B.苹果C.猕猴桃D.蜜桃6.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能量()千卡。
A.2B.3C.4D.57.UL是()的水平。
A.日常摄取高限B.建议摄入C.低于RNID.低于AI8.( )不属于无机盐。
A.锌B.钙C.硒D.氮9.碳水化合物的热价是()。
A.4.1B.7C.9D.1610.每克脂肪在体内可供给()千卡的能量。
A.7B.8C.9D.1011.蔬菜水果能供给下列维生素,除了( )。
A.维生素EB.维生素DC.维生素CD.维生素B212.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A.铁、碘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C.钙、维生素D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13.以下属于成酸性食品的是()。
A.洋葱B.蛋黄C.柠檬D.牛奶14.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制定了指导我国居民摄取合理营养的建设性文件是( )。
A.平衡膳食原则B.中国居民膳食指南C.膳食指导原则D.居民膳食目标15.三餐分配要合理。
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 )为宜。
A.20%﹑50%﹑30%B.30%﹑40%﹑30%C.10%﹑50%﹑40%D.40%﹑30%﹑30%16.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
A.钙B.钾C.硫D.氯17.()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维生素18.属于人体必需常量元素的是()。
营养知识点总结期末

营养知识点总结期末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大脑的首选能量供应,因此在饮食中需要适量摄入。
碳水化合物主要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中单糖和双糖的消化吸收速度较快,适合作为运动前后的能量补充,而多糖的消化吸收较慢,可以提供较为持久的能量。
在日常饮食中,应优先选择全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减缓能量释放速度,避免发生能量过剩和血糖波动。
而过多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会使得血糖波动较大,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脂肪脂肪是营养素中提供能量最为丰富的物质,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供必需脂肪酸,为体温调节提供保护。
从结构上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三类,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在日常饮食中,需要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例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合成酶、激素、抗体和细胞运输物质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可以通过瘦肉、鱼、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食物中获得。
均衡饮食中,需要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乳制品蛋白,以保证身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提供足够的能量。
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活动强度科学摄入蛋白质,过多或者不足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导致钙质排泄增加,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而蛋白质不足则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极易流失,因此需要通过合理搭配膳食,保证充分的摄入。
同时,长期不均衡饮食,可能导致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营养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营养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一、宏观营养素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
简单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主要存在于水果、糖类食品中。
复杂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纤维,主要存在于谷类、薯类、豆类食品中。
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使人体获得足够的能量,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和糖尿病等疾病。
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营养素,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能量。
蛋白质可以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动物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肉类、奶制品、蛋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
植物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大豆、豆制品、谷类食品中,含有较少的必需氨基酸。
合理摄入蛋白质可以维持身体的生长和修复功能,但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
3. 脂肪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脂肪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脂中,而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中。
合理摄入脂肪可以维持身体的热量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但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
二、微量营养素1.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蔬菜、水果中。
合理摄入维生素可以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但过量摄入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2.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铁、锌、钠、钾等。
合理摄入矿物质可以维持身体的骨骼结构、血液成分和神经传导功能,但过量摄入或缺乏摄入会导致骨质疏松、贫血、心脏病等疾病。
三、营养需求1.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健康状况的人群,其营养需求也不同。
例如,婴幼儿期的营养需求是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增加,青少年期的营养需求是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增加,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是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增加。
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食品营养强化: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或某些天然食品提供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营养补充剂:正常膳食之外增加的一类为补充膳食不足或特殊需要的制剂,不与食品形成统一整体第一限制氨基酸:与需要量相比,食品中含量不足的EAA。
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对其他氨基酸的利导,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次为第二、三、四等限制氨基酸烟酸当量在体内平均6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烟酸(但转化过程受B2,B6,铁,亮氨酸等因素的影响)烟酸当量(NE)=烟酸(mg)+1/60色氨酸(mg)中国成人RNI:男性14mgNE/d叶酸当量:叶酸当量DFE(μg)=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膳食中叶酸的吸收率为50%,叶酸补充剂生物利用率85%,是纯食物来源叶酸利用率的1.7倍中国成人RNI:女性13mgNE/d膳食调查:通过对特定人群或个人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的调查,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根据受试者当时的劳动消耗、生活环境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特殊需要,与参考摄入量(DRI)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摄入的营养素质量及配比是否合理的一种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法、记账法、24小时回顾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
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包括:膳食调查、生化检查、体格检查。
营养质量指数(INQ):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推荐供给量能量密度=所含能量/能量推荐供给量INQ=1 营养需要达到平衡;INQ>1 营养价值高INQ<1 营养价值低RNI:推荐摄入量.传统使用的RDA,是满足某一特定的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营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营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A. 牛奶和奶制品 B. 鱼类和海鲜 C.
水果和蔬菜 D. 肉类和禽类
2.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下列哪种脂肪对人体有益? A. 饱和脂肪
酸 B. 反式脂肪酸 C. 单不饱和脂肪酸 D. 多不饱和脂肪酸
3.以下哪种蛋白质是动物性蛋白质? A. 大豆蛋白 B. 鸡蛋白 C. 豆腐蛋白
D. 小麦蛋白
4.下列哪种食物富含钙质? A. 菠菜 B. 香蕉 C. 牛奶 D. 橄榄油
5.人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摄入维生素D? A. 食物摄入 B. 日光照射 C. 空
气呼吸 D. 药物补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膳食纤维?它对人体有哪些益处?请简要说明。
2.请简要述说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是哪些,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3.什么是矿物质?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矿物质及其作用。
三、综合题(20分)
某人每天三餐均为快餐或外卖,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均衡
营养。
请分析长期如此饮食习惯可能对该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以上为营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

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
本文档旨在帮助准备营养学考试的学生了解必背考点,以便更好地备考和取得好成绩。
1. 营养学基本概念
- 营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营养素的分类和功能
- 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
2.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 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 营养素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
3. 营养素的代谢与利用
- 营养素的能量产生和利用
-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4. 营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与疾病关联
- 营养素缺乏和缺陷病的相关性
5. 膳食指南和营养评估
- 不同国家的膳食指南和推荐摄入量
- 营养评估方法和指标
6.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 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要求
7. 膳食补充剂与功能性食品
- 膳食补充剂的定义和分类
- 功能性食品的特点和作用
8. 营养学实验研究方法
- 营养学实验的基本设计和方法
- 营养学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营养学考试必背考点的概括,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详细研究和复。
祝您考试顺利!。
营养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营养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包括:A.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矿物质、水C.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D. 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答案:A2. 以下哪项是维生素B群的特性?A. 可由人体自行合成B. 可大量储存于体内C. 需要通过饮食定期补充D. 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答案:C3. 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食物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A. 鸡蛋B. 牛奶C. 肉类D. 豆类答案:A, B, C, D2. 哪些因素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A. 食物的烹饪方法B. 个人的饮食习惯C. 食物的新鲜度D. 个人的健康状况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脂肪都是不健康的。
答案:错误2.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正确3.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
答案: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参与细胞修复和生长;是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可作为能量来源。
2. 为什么说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答案: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它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形成;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并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皮肤、骨骼和血管的健康。
五、论述题1. 论述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并举例说明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
答案: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并有助于体重管理。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和坚果等。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第1题,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选项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营养:是指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来维持生理状态的过程。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物中的营养素可以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营养的作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生理过程,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1、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以该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互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食物蛋白质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在人体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不仅反应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应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4、必需脂肪酸:指体内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5、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中不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类物质统称为膳食纤维。
包括可溶性与不可溶性两类。
6、基础代谢:人体在适宜的气温(18~25℃)环境中处于空腹(一般禁食后12小时)、清醒而安静的状态下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BM)。
7、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简答1、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各种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不同,故在饮食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相互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举例:谷类缺乏赖氨酸,富含蛋氨酸。
相对而言,豆类富含赖氨酸缺乏蛋氨酸,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生物学价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以提高生活质量。
1、脂类分几类?其各有哪些生理功能分类:三酰甘油(脂肪,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类生理功能:三酰甘油:①储存和提供能量②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③维持体温正常体温④保护作用⑤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糖类和节约蛋白质⑥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⑦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⑧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磷脂:①是细胞膜的构成分,可以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
②作为乳化剂可以使脂肪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其吸收、转运和代谢。
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③和脂肪酸一样作为能源提供能量。
④食物中的磷脂被机体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胆碱,进而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故磷脂可以改善,促进大脑和神经组织的健康及功能。
固醇类:①是构成细胞膜和线粒体的成分和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②能促进胆固醇的运转和代谢③动物实验必需脂肪酸与视力、脑发育和行为发育有关。
2、为什么说糖类是最主要、最经济、最安全的能量来源糖类在体内氧化速度快而彻底,且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易排出,不加重机体负担,故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最安全的功能物质。
3、膳食纤维具有哪些生理功能?①增强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②降低血浆胆固醇③调节血糖④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
4、叙述人体的能量消耗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消耗途径:①成人:主要用于基础代谢、体力活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②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及恢复期的病人除以上三方面还包括生长发育和新组织增加所需能量消耗。
影响因素:①体表面积与机体构成②年龄③性别④环境温度⑤内分泌⑥精神紧张5、某男、办公室公务员,30岁,身高180cm,体重62Kg。
试问该公务员每天大概需要多少能量?膳食中应提供多少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才能满足需要?2400Cal 根据三大营养素供能占总能量的摄入比: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55%—65%。
根据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蛋白质:4Cal, 脂肪9Cal,糖类:46、说出维生素的概念和种类概念: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种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7、叙述维生素的共同特点①它们都是以其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②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于组织中,所以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③它们不是构成各种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
④虽然每日生理需要量(仅以毫克或微克计)很少,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维生素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
⑥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
8、简述影响膳食钙吸收的因素①机体因素:钙的吸收与机体的需要程度密切相关;与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有关。
②膳食因素:膳食中钙与维生素D的摄入量;乳糖及充足的膳食蛋白质;植酸盐、草酸盐、膳食纤维、过多脂肪。
9、简述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1)血红素铁:影响因素,储存量、需要量、内因子不受其他膳食干扰。
(2)非血红素铁:促进因素:肉类因子,维生素,某些单糖有机酸。
抑制因素:①膳食中存在的磷酸盐、草酸盐、植酸盐以及茶叶、咖啡中的鞣酸、多酚类物质等②膳食纤维③卵黄高磷蛋白④碱或碱性药物⑤萎缩性胃炎以及胃大部分切除后,胃酸分泌减少,降低膳食中三价铁的溶解度和低分子量铁螯合物的生成,从而影响铁的吸收。
10、简述钙铁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症钙(1)生理功能:①构成骨骼和牙齿②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控制膜的通透性③参与神经肌肉的功能活动④调节体内酶的活性⑤其他:调节激素的分泌,参与血液的凝固,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以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降低血压等。
(2)缺乏症:①骨骼、牙齿发育障碍②婴儿手足搐搦症③骨软化与骨质疏松④出血及血压升高铁(1)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②参与组织呼吸、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③参与红细胞的形成与成熟④其他:催化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持素A,促进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
(2)缺乏症:①影响脑功能②影响体质能力③影响免疫功能④影响妊娠结局⑤加重铅中毒11、为什么磷脂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磷脂作为乳化剂可以是脂肪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其吸收、转化和代谢,还能在胆汁中与胆盐、胆固醇形成微胶粒,有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出,同时改善脂肪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12、控制血脂胆固醇的饮食措施①增加植物固醇②控制总能量③减少脑、内脏蛋黄摄入。
第三章:(一)食物的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多少及其相互比例是否适宜,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二)试述谷粒的结构和营养价值:谷粒都有相似的结构,都是由谷皮(谷壳)、糊粉层、胚乳和胚(芽)四个部分构成。
(三)试述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豆类:①蛋白质:大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为35~40%,其中黑豆的含量可达50%以上;蛋白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氨基酸,其组成与动物蛋白相似,属完全蛋白,是来自植物的优质蛋白质。
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只有蛋氨酸较少),是赖氨酸含量较少的谷类蛋白的理想互补食物。
另外其中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微量胆酸,对脑神经系统有促进发育和增强记忆的作用。
②脂肪:脂肪含量中等,为15~20%,故可作为食用油原料。
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必需脂肪酸丰富(亚油酸51。
7~57%,亚麻酸2~10%),抗氧化能力强,所以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物,故大豆油是少有的优质食用油。
此外,尚有1。
64%左右的磷脂。
③无机盐:大豆中钙含量为191mg/100g,比牛、猪肉高数十倍。
是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易患骨质疏松症老人膳食钙的极好来源。
④维生素:大豆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和B2,干豆类几乎不含抗坏血酸(维生素C),但经发芽成豆芽后,其含量明显提高。
⑤糖类:糖类含量较低,为20~30%,其组成比较复杂,多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几乎完全不含淀粉或含量极微,要体内较难消化,有些在大肠内成为细菌的营养素来源,被细菌发酵产气而引起肠胀气。
●其他豆类:蛋白质含量中等,为20~25%;脂肪含量甚微,1%左右;糖类含量较高,约为55~65%。
其他营养素与大豆近似。
●豆制品: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浸泡、细磨、加热等处理,使其中的抗胰蛋白酶被破坏,大部分纤维素被去除,因此,消化吸收率明显提高;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5。
3%,加工成豆浆可达84。
9%,豆腐可达92~96%,且豆制品的营养素种类在加工前后变化不大。
豆浆在蛋白质供给上与鲜乳相当,且富含铁,但因水分增多,其他营养素含量(脂肪,糖,钙,维生素B2、A、D,蛋氨酸)相对较少。
豆芽一般是大豆和绿豆为原料制作的,在发芽前几乎不含维生素C,但在发芽过程中,其所含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可进一步合成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第四章:❖合理营养: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能保证供给符合机体生理状况、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膳食,应以数量充足、质地良好的不同食品,按照营养学的原则,遵循正确的烹煮方法和膳食制度调配而成,为身体的发育、成长和健康长寿服务。
1)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方面都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简述平衡膳食的要求:1.要有符合用膳者需要的营养素;2.要有科学、合理的食谱;3.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宝塔的内容和意义: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九、如饮酒应限量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b.平衡宝塔的内容: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
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水1200ml.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