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输液知识点总结简短

护士输液知识点总结简短输液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护士输液的知识点总结:一、输液的概念1. 输液是指将药物溶液或生理盐水等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直接输入到患者体内。
2. 输液是治疗疾病、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和药物输入的重要手段。
二、输液的分类1. 按药物种类:可分为营养液、生理盐水、胶体、血浆、药物等。
2. 按注射速度:可分为快速输液和慢速输液。
3. 按输液方式:可分为静脉注射和滴注。
三、输液的注意事项1. 注射药品前需做好药品准备工作,确保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等与医嘱一致。
2. 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材是否完整,针头是否封闭完好,液体是否清澈透明。
3. 输液时需注意消毒操作,包括患者静脉穿刺部位、输液器材等。
4. 输液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安全。
四、输液的操作要点1. 静脉穿刺:需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后,用适当的角度和深度插入针头。
2. 滴注速度:根据医嘱要求确定滴注速度,严格控制输液滴速。
3. 输液器材更换:滴液管和输液瓶需定时更换,防止细菌污染。
4. 输液结束后,需要与患者交代相关事项,如不适反应、出现异常症状等。
五、输液的并发症及应急措施1. 静脉穿刺不得当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出血等,应及时处理并更换穿刺部位。
2. 滴液管移位或意外脱落,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重新连接,避免细菌感染。
3. 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4. 患者意外脱离输液器后,护士应及时处理,避免药物过量输入。
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输液工作时,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输液过程安全和有效。
同时,注重对患者的情绪关怀和沟通,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健康提供保障。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送到人体静脉中,以达到迅速治疗疾病或滋养身体的目的。
然而,虽然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禁忌症,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我们需要注意静脉输液的适应症。
静脉输液适用于各种情况,如补液、输血、给药等。
在一些急性疾病或外科手术后的康复期,静脉输液可以快速补充体液和营养素,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此外,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如癌症等,也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提供药物治疗。
然而,静脉输液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需要我们谨记。
首先,注射液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不同的药物或液体有不同的成分和浓度,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静脉输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输液前,需要对皮肤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使用无菌器具进行操作。
注射速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引起血管扩张或充血,导致不适或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输液速度,并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
一些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静脉输液。
例如,儿童、老年人和孕妇需要根据其身体特点和药物特性来确定适当的输液方式和剂量。
对于有心脏病、肾脏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用量,以避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等,需要特别小心使用。
这些药物可能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输液速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禁忌症。
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注意无菌操作,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都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监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静脉输液这一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输液的小常识

输液的小常识
以下是一些输液的小常识:
1. 输液前: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和现存疾病等信息。
如有可能,尽量避免空腹输液。
2. 输液时:保持舒适的体位,不要随意移动手臂,以免影响输液速度或导致针头移位。
注意观察输液过程中是否有不适,如头晕、恶心、皮疹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 输液速度:一般情况下,输液速度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等因素来调整的。
过快可能引起不适,过慢则可能影响药效,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4. 拔针后的护理:输液结束后,按压针眼处3-5 分钟,避免出血和淤血。
5. 其他注意事项:输液过程中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
同时,要注意输液器材的卫生和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卡。
2、将瓶上的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上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的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
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
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
7、进行排气,用手指挤压茂菲管1/2处时,取下静脉针头的护帽,松开调节器,药液从静脉针流出,排尽茂菲滴管下段管内空气,再次关紧调节器,将静脉针头放入护帽内。
8、选择静脉,在其部位下垫小枕,扎上止血带,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9、取下针头上的护帽,再次对光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旋紧调节器。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行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少许,然后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
见溶液点滴通畅后,一手扶住针头,一手用胶布固定,盖上无菌纱布,肢体放于舒适位。
0、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
给病人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1、如连续输液且药物间无配伍禁忌时,认真核对后启开铝辣中心部分,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从第一瓶拔出输液管,插入第2瓶内,待输液通畅后方可离开。
2、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再次核对。
3、让病人休息,整理用物。
静脉输液的目的:1. 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2. 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 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得操作与注意事项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与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卡、2、将瓶上得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上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与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得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
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
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7、进行排气,用手指挤压茂菲管1/2处时,取下静脉针头得护帽,松开调节器,药液从静脉针流出,排尽茂菲滴管下段管内空气,再次关紧调节器,将静脉针头放入护帽内。
8、选择静脉,在其部位下垫小枕,扎上止血带,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9、取下针头上得护帽,再次对光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旋紧调节器。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行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少许,然后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
见溶液点滴通畅后,一手扶住针头,一手用胶布固定,盖上无菌纱布,肢体放于舒适位。
10、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
给病人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11、如连续输液且药物间无配伍禁忌时,认真核对后启开铝辣中心部分,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从第一瓶拔出输液管,插入第2瓶内,待输液通畅后方可离开。
12、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再次核对、13、让病人休息,整理用物、静脉输液得目得:1、输入液体与药物以达解毒、治疗与控制感染得目得、2、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与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
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4. 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就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得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就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得重要内容,也就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得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就是最基本得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得出血、淤血,取得较好得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得原因与处理方法等得内容:一、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得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与“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得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就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就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得药剂(如中药制剂与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就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得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与阻塞得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得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得技巧:过去常规得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生气泡,其原因就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得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得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治疗措施和基本操作,需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包括基本准备、检查核对、排气、消毒穿刺、调滴速和拔针等。
1.基本准备:应洗手、戴口罩等,根据医嘱备齐输液操作用品及药液,评估病人皮肤是否适合进行穿刺。
2.检查核对:包括患者姓名等个人信息、药液名称、剂量及浓度等;再次询问是否有输注药物过敏史,确认后需皮试的先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输液。
3.输液器排气:先查看输液器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连接输液管后将药瓶挂起,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空气,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4.消毒穿刺:选择合适静脉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排气、核对、穿刺,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少许,固定针柄,松止血带、开调速器,见滴入通畅再将针头充分固定。
5.调滴速:按药物性状、患者状况及医嘱要求调整至合适滴速。
6.拔针:输注完毕后及时拔出针头,按压针孔3~5分钟至不出血,预防皮下出血。
整个输液过程都需注意核对信息,以免发生错误;嘱病人不要随意调滴速,有全身或局部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静脉输液的健康宣教

【关键词】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目前,临床上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疾病的护理,而忽略了对基础护理操作的健康教育[1]。
临床上静脉输液这项基础护理操作应用广泛,由于对此项操作的有关健康问题不了解而造成的后果,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为患者带来了痛苦,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护士应重视它的健康教育。
笔者曾在2008年1~3月对肛肠科100例住院输液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输液患者100例,肛门部手术75例,大肠手术25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3~82岁。
经过输液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健康宣教内容(1)输液前应详细宣教,主动与患者沟通交谈,话语亲切,告知输液的重要性。
(2)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是过敏体质,有无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如有严重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床头挂醒目标志,并各班交班,加强观察;如有心脏病史,输液速度应<60滴/min,告知患者所用药物名称,主要的药理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减少不良反应:如进食、减慢输液滴速、穿刺部位注意保暖等。
手背静脉穿刺采用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法,可以减轻疼痛和防止液体渗漏。
(3)告知输液前应排空大小便,以便减少输液中排便次数,从而减少液体渗漏机会。
(4)介绍输液的大致速度,每分钟60~80滴,特殊药物静滴时应向患者再三强调输液的速度,如环丙沙星100 ml须1 h才能滴完。
解释清楚后才能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输液不良反应。
(5)目前国产的输液器不能恒定地控制输液速度,易受体位、手摆放的位置等改变。
手臂、手背输液时,手臂内屈可影响补液速度,甚至停止输液。
(6)输液的危险性,空气输入会引起空气栓塞,莫菲滴管液面应保持30%~50%,莫非滴管以上输液器的空气可无碍,但莫非滴管以下不得有空气。
(7)在如厕、起床时输液侧手勿用力,否则易肿;且输液瓶与输液穿刺点保持一定的高度。
静脉输液治疗如何进行护理

静脉输液治疗如何进行护理近年来,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医院门诊急诊或社区诊所等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
而静脉输液治疗又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操作过程中有任何环节的疏忽,或者受到人物、药物性质、输液环节、输液持续时间长的等诸多潜在护理风险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那么如何确保输液安全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都在研讨的问题。
1.什么是静脉输液治疗?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
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
用血液治疗疾病的最早记录是1492年,当时将3名男童的血液给予教皇三世,但直到1615年,才由Libavious重新提出将血液从一个人输给另一个人的输血概念,但当时还不能实际操作。
输血概念是静脉治疗的开端,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才成为可能,又经过了更长的时间才出现安全的输血技术。
(一)静脉注射的主要优点静脉注射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急性或严重病情可以快速缓解;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减少皮肤刺激或过敏症状;对于低血糖、贫血或缺乏身体营养的患者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可以补充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的需要从而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正常;可以作为静脉给药的载体,静脉营养品的输注;在抢救各种休克病人时起到一种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对于长期不能口服、饮食或危重病人,通过输液补充能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密闭式静脉输液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密闭式静脉输液一、概述密闭式静脉输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通过密闭系统将药物输送至患者体内。
与传统的开放式静脉输液相比,密闭式静脉输液能够有效防止空气和外部污染物的进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规范1.准备工作(1)查看医嘱并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如有需要,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药物。
(2)准备药物和输液设备,包括输液瓶、输液管、输液针头等,并确保其完整、无污染。
(3)洗手消毒,并佩戴洁净无菌手套。
2.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步骤(1)选取适合的静脉通道,并用消毒棉球沾取75%酒精对针头或插管口进行消毒。
(2)插入输液针头或连接插管口。
(3)打开输液瓶盖,倒置输液瓶,用手轻轻压迫瓶身,使药液进入输液管。
(4)将药液完全进入输液管后,关闭滴液装置,并检查输液管是否有气泡。
(5)将滴液装置与输液管连接,打开滴液装置调整滴速。
(6)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定期留意滴液装置的滴速并予以调整。
(7)输液结束后,须按规定的步骤拆除输液装置,并妥善处理。
三、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输液通道和穿刺点,避免穿刺深度过大或过浅,以免发生血管露珠、外渗或血肿等情况。
2.每次输液前必须对针头或插管口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3.在药液进入输液管之前,必须先将其完全排空,以排除气泡并保证药物的准确输送。
4.在调整滴液速度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予以及时处理。
5.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及时调整姿势和位置,防止患者压迫输液管或造成滴液不畅等问题。
6.输液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者的输液效果,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7.输液结束后,须按规定的步骤拆除输液装置,注意不要将装置与药物残留物混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8.输液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输液,并报告主管护士或医生处理。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输液管中出现气泡:将气泡轻轻挤出或稍微抬高输液管,让气泡上浮至顶端,再将其由顶端排空。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是⼀种经静脉输⼊⼤量⽆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法。
静脉输液是利⽤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体内。
输液瓶是⼀个⼊⼝和⼤⽓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
瓶内液体受⼤⽓压⼒的作⽤,使液体流⼊橡胶管形成⽔柱,当⽔柱压⼒⼤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静脉。
⼀、⽬的 1.补充⾎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压,常⽤于治疗烧伤、出⾎、休克等。
2.补充⽔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常⽤于各种原因的脱⽔、禁⾷、⼤⼿术后。
3.输⼊药物,达⾄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的。
常⽤于中毒、各种感染等。
4.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常⽤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等。
5.输⼊脱⽔剂,提⾼⾎液的渗透压,以达到预防或减轻脑⽔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的,同时借⾼渗作⽤,达到利尿消肿的作⽤。
⼆、常⽤溶液 根据病情选⽤以下溶液: 1.供给⽔分和热量,⽤5%-10%葡萄糖溶液。
2.供给电解质,⽤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氯化钠等溶液。
3.调节酸碱平衡,⽤5%碳酸氢钠,11.2% 乳酸钠溶液等。
4.增加⾎浆渗透压,增加⾎容量,⽤各种右旋糖酐注射液、羟⼄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烯吡咯酮(PVP)等代⾎浆。
5.利尿脱⽔,⽤⽢露醇、⼭梨醇、⾼浓度葡萄糖注射液等。
6.其他。
⽤于特定治疗⽬的,如浓缩⽩蛋⽩注射液,可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肿;⽔解蛋⽩注射液,⽤以补充蛋⽩质;还有⼀种营养液可由静脉输⼊,能供给病⼈热量,维持其正氮平衡,并供给各种维⽣素、矿物质的液体,多⽤于不能进⾷的重症病⼈。
医学教育 三、⽤物 (⼀)⽆菌物品⽆菌输液器有密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可根据病情及输⼊溶液性质选择应⽤。
1.密闭式输液器输液橡胶管(或⼀次性输液器)⼀套,灭菌后供密闭式输液⽤,内有⼀条通⽓管连接粗径针头(插⼊护针套内),输液管⼀条包括粗径针头→短橡胶管→茂菲⽒滴管→长橡胶管→接管→针头(插⼊护针套内)。
输液常识知识点总结

输液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输液的基本概念1. 输液的定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液体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直接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或支持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 输液的分类:根据使用的液体种类和途径,可将输液分为静脉输液和中心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包括外周静脉输液和中心静脉输液两种。
3. 输液的适应症:输液主要用于补液、输药、输血、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目的。
4. 输液的禁忌症:输液的禁忌症包括明显休克,严重心衰,昏迷,严重脱水和严重低血容量状态患者。
二、输液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输液速度过快:当输液速度过快时易导致患者出现血管内液体超负荷,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应及时调整滴速,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
2. 输液速度过慢:输液速度过慢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滴速。
3. 输液部位渗漏:输液部位渗漏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并注意局部护理。
4. 输液出现感染:输液出现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危重情况,应注意输液前消毒,并定期更换输液通路。
5. 出现气栓:气栓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应及时调整患者体位,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6. 输液药物不当:输液药物的选用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不得擅自更改或停止。
7. 输液过程中护士操作不当: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确保输液安全。
三、输液的常见药物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常用的输液液体,主要用于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 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可作为输液基础液体,也可用于补充能量、治疗低血糖等。
3.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主要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4. 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可作为输液药物使用,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5. 营养支持剂:如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支持剂可用于补充营养、支持治疗。
6. 止血药物:止血药物如血浆、凝血因子等可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四、输液操作的注意事项1. 输液前准备:护士应确认医嘱,检查输液液体、药物及输液器材,并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和患者资料。
临床护理技巧如何正确执行静脉输液操作

临床护理技巧如何正确执行静脉输液操作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执行静脉输液操作对于保证病人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的关键技巧。
一、准备工作静脉输液操作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核对医嘱内容,确保输液类型、药物剂量和输液速度等信息正确无误。
接着,洗手并戴上手套,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在准备输液设备时,应检查输液瓶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注意查看过期日期。
同时,准备好输液器、输液针头、消毒棉球、输液贴等辅助工具。
二、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是保证静脉输液操作成功的关键。
在选择静脉通道时,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通常,选择手背上的浅静脉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选择静脉通道之前,必须先检查病人手臂上是否有血管迹象,以确保选定的部位血管通畅。
三、皮肤消毒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对输液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消毒时,可以选择使用酒精棉球或者消毒棉球,用力但不要过度摩擦。
从静脉穿刺点向四周辐射以确保消毒范围充分。
四、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操作的核心环节是静脉穿刺。
在穿刺之前,护士应通过触诊、视诊等方法确定穿刺点,然后埋针剥去针头保护帽,握持穿刺针迅速而准确地刺入静脉,同时要注意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
当穿刺成功后,要观察是否有鲜红色血迹出现来确认置管位置。
五、固定输液管路在确保针头置入静脉后,需要正确固定输液管路,以防止意外脱落或者移位。
固定输液管路时,可以使用透明防水敷料或者绷带,将针头与输液器连接处和静脉通道位置固定在一起。
六、开启和调整输液速度静脉输液操作完成后,护士需要开启输液器的流量控制装置,然后逐渐调整输液速度。
通常,开始时可以将流速调节到较慢,待病人适应后再逐渐加快。
同时,护士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和输液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输液中出现的问题,如堵塞、漏液等。
七、定期观察和记录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观察病人的输液反应和静脉通道的情况。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护理学中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中妇产科
护理学的重点考察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防止发生差错。
2)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
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4)止血带应扎于穿刺点上6 8cm处,消毒范围5cm。
5)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6)进针后,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
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
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
7)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有无局部或全身反应,以便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及输液反应。
8)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9)防止交叉感染,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即每人一块治疗巾(或小垫)和一条止血带。
10)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指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常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输血等情况。
作为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以下是关于静脉输液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常识:1.装配输液设备前,必须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静脉输液前,需要调查患者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史等信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3.输液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症状。
4.输液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液时间、剩余药物等信息,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5.静脉输液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1.静脉输液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处方。
护士需要核对处方,确保药物种类、用量和注射方式正确。
2.护士在进行动脉穿刺取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插管时,必须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3.在连接输液管和注射器时,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药液外漏和空气进入血管。
4.检查注射器和输液管是否有空气泡,如有必须排空。
空气泡进入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气栓。
5.注射药物前,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正确选择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
6.每次输液前,要检查患者的静脉状况,确保血管通畅。
若发现血管有结节、栓塞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7.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静脉输液情况,确保输液速度恰当,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8.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9.输液治疗结束后,应通知患者及时报告药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同时,护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并期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形象窗口,并且由于输液病人多、病种繁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少等诸多不便因素,因此,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长期以来非常重要的课题。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内容: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急诊静点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急诊静点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急诊留观室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的使用频率最高的给药途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提升了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而且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中,急诊静脉点滴患者呈上升趋势。
基于此,需要加强急诊患者输液安全,提高护理人员个人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对保障急诊输液安全十分重要。
一、急诊静脉点滴的主要特点急诊患者静脉点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不固定性、紧急性的特点。
所谓复杂性是指急诊要接受来自外科、内科、手术外科等多学科室的患者,患者病情复杂,用药繁多;开放性是指急诊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增加了患者管理困难程度;不固定性是指患者具有极大的流动性,随来随输;紧急性则是指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多需要接受抢救,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存在焦虑的负面心理情绪。
二、急诊静脉点滴的护理要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点滴是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而在急诊科中,接收的患者包含各个科室,患者流动性较大,在进行静脉点滴护理的过程中,需充分了解各类患者输液部位、输液速度、刺穿进针角度等,提高静脉点滴护理效果。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升护理人员自身心理素质,护士发挥技术水平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持工作中的平静、愉快的心情,耐心对待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者,冷静、细心、沉着进行穿刺,保持自信、从容的心态,避免慌乱。
②护士与患者、医生之间需在输液前加强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诊疗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药物反应、可能发生的不适、病情及预后等,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预防患者擅自调增输液速度。
护士与医生之间需要加强沟通,护士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
③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责任感,熟悉各种用药剂量、知识,不仅要查对治疗单、医嘱单、药物、处方,而且要注意医生是否开出不合常规的医嘱,或开漏医嘱,一旦发现可疑之处,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核实,待核实清楚后再执行,严禁盲目执行医嘱、执行错误医嘱等。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临床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次查对;临时液体由1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输液卡转抄后,需由另一名护士再次查对,患者液体输完,由拔针护士检查有无漏签、错签时间及姓名;中班护士查对转抄输液卡新增、停止医嘱并签名,夜班护士再次查对后签名。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十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6、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
四、操作管理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就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得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输液既就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得重要内容,也就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得重要手段。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
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就是最基本得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
如何避免穿刺部位得出血、淤血,取得较好得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以下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得原因与处理方法等得内容:一、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1.静脉输液得操作流程及技巧(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得技巧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与“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
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得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就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对某些尚不能确定就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得药剂(如中药制剂与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
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就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得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
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与阻塞得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得安瓿,锯痕应小于1/4 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得技巧:过去常规得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生气泡,其原因就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得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得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得就是新得排气方法。
即首先将墨菲氏滴管倒臵,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内,当管内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慢放下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臵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液体缓慢向下排出至输液针头2〜3 滴即可,最后关上调速器。
新排气法中,因注意使莫菲滴管倾斜45°左右,液体下流时方向有改变,缓解了水流冲击,不易产生气泡。
而将输液器终端过滤器倒臵,减少了气体与滤过膜接触得面积,液体可完全通过过滤器,杜绝了残留气体得产生。
新得排气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排气得成功率,节约了护理人员得操作时间。
(3)输液前心理护理得技巧:门诊护士需要具备有良好得心理素质与快速有效得沟通能力,争取患者最大限度得合作就是护士发挥技术专长得先决条件。
护士应理解并对患者进行正确得引导,及时主动地与病人适当交谈,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建立良好得护患关系,其目得就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得状态或降低不愉快得程度。
对于大多数患儿怕针头、怕痛,不配合治疗,可以通过调动家长得积极因素,保持患儿最佳得心理状态以尽快配合穿刺。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输液,护理人员首先要给病人以心理安慰,并主动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态度热情、耐心、与蔼,使用通俗易懂得医学用语讲明病情,介绍输液得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中得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提高病人在输液治疗时得信心,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与安全感,从而加速疾病得治愈。
可通过微笑交谈得方式把自己穿刺成功得自信传递给患者。
遇到血管不易穿刺得患者,护士选择血管时切忌口中念叨血管如何不好扎、往哪扎呀等等。
这些不自信得话往往会给患者造成更大得不安,这时可与患者交谈些其她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在与谐气氛中接受治疗。
遇到较固执病人,如果她认定某个护士为其输液,宜尽量满足她得要求。
如果就是小儿输液,穿刺前更要耐心解释,讲道理,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夸奖孩子乖、听话、勇敢、聪明,让其模仿其她孩子得表现,取得她们得配合。
(4)静脉输液选择血管得技巧:血管选择得正确与否就是能否“一针见血”得重要因素。
我们通常都会选择柔软、粗直、弹性好得血管,可临床上常可遇到很多年老体弱及患有慢性病得患者,她们得手足静脉大多细小表浅而且皮下脂肪少、血管活动度大,稍不注意就可能使穿刺失败。
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仔细查瞧血管特点,瞧清血管走向,摸清深浅,而且在进针时宁浅勿深。
对于短期输液得患者可选择有弹性、粗直得血管,以在光洁、无瘢痕得皮肤处进针为宜。
选择上肢静脉时,尽量选择桡侧血管,因尺侧神经末梢更丰富,痛觉更强。
尽量选择较平坦得位臵,这样固定较好,患者轻微活动不易外渗。
在抢救时则需争分夺秒,应尽量选择离心脏较近得大静脉给药。
对于要长期输液得患者则要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细血管开始,合理安排。
对于那些血管极不好找得患者切忌用手拍打血管,那样容易使凝血功能不好患者得针眼再次出血,我们可以让患者得手热敷或下垂几分钟,也可以借助血压计:按照常规测血压得方法绑上袖带,充气后很快可以发现血管暴露出来。
小儿得血管细,表浅,固定,皮肤娇嫩。
与成人输液相比,小儿静脉输液就有不同特点。
1个月〜2岁组患儿输液首选头皮静脉,穿刺前应刮去血管周围头发、擦干汗液,以利胶布粘贴。
在进行备皮时,应尽量将血管周围备宽些,便于固定与拔针,同时要特别注意固定好小儿得双手与头部,以免意外损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3~6岁组患儿输液,可以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但最好避开关节位臵。
2、门诊急诊病人得输液护理与观察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常用药得药理知识,注意配伍禁忌,尽可能避免过多药物联合静脉输注,以减少输液反应得发生。
有条件得医院,护士应在计算机输入每组组合输液药物,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该组输液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自动查验,确保用药安全性。
为病人实施“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连贯性、程序化、全程护理,最重要得一个环节就就是输液中得心理、生理护理以及输液中得健康教育。
(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成功率,就是减少病人疼痛与心理顾虑得关键。
目前药物使用经常推陈出新,短期内频繁更换,而且药物名称多样,护士应对新药得规格、剂量、性质与应用等完全掌握,按性质、病人特殊情况调节滴速。
护士在输液时在病人床边通过询问病人得治疗、护理及生活情况等转移病人得注意力。
在穿刺时,灵活运用希望法、注意转移法、遮挡法、开导法与鼓励法,使病人放松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
切忌拿起针才开始做心理护理。
穿刺成功后调节好滴速,并且应主动向病人解释药物输液时间、间隔时间以及滴速快慢得影响,使病人或家属配合输液。
(2)加强巡视,解决隐患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对于婴幼儿及心力衰竭患儿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8 gtt/min ~ 10 gtt/min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药物得病人及无家属陪伴得老年人应重点巡视。
由于个人爱好,有些老年人喜欢坐着输液,时间久了容易入睡,因此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应提醒老年人保暖,以防着凉,减少引起不必要得麻烦。
对病情较重得病人治疗护士应给予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有无病情反应;对于输入抗生素类药物得病人,治疗护士必须在床边观察30 min,确定无异常情况方可定时观察。
(3)减少输液渗漏首先应注重输液渗漏得预防,通过提高穿刺成功率与新拔针法,减少对血管壁得机械刺激与损伤。
熟悉注射速度,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密切观察病人输液情况,对输液渗漏者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输液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引起得原因、药物得性质对血管组织损伤得程度等选择不同得治疗方法,如冷敷、封闭疗法等。
(4)意外应急处理输液时应避免液面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利于确定滴速, 过低空气易入输液管内。
当发现局部红肿并有疼痛感或注射处静脉走向出现红色索线,应停止局部输液或更换肢体, 也可用中药金黄散外敷。
输液后不明原因得发冷、发热,体温升高,严重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主治医生, 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
3、健康教育护士可以通过示范法或集体讨论法向病人传达一些输液得注意事项、所用药物得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病(主要结合病人所患疾病)得病因、预防、治疗、康复知识,也可在巡视病人、个别交谈时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得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有效地参与自己得治疗、护理活动以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得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门诊输液病人得健康教育虽然时间短,但积少成多,对病人得治疗与康复都有增效作用。
4、小结输液就是临床常用得给药途径之一,然而病人容易对输液产生恐惧与情绪紧张,因此门诊护理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得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应做好病人得心理护理,语言亲切、表情与蔼地与病人沟通,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或生理伤害。
加强门诊健康知识宣教,普及健康知识,就是“以人为本”得护理理念得具体体现。
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得原因与处理方法1.穿刺部位出血、淤血得原因1、1 按压时间穿刺后,患者经常因有其它检查,按压时间较短,尤其冬季更因温度低,为求保暖,往往按压时间更短。
1、2 按压部位进行静脉穿刺时,多数情况下,先进入皮下,然后向前穿刺一小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
因此,有两个穿刺点。
患者按压时只按压住皮肤处得穿刺点,使血管穿刺处出血、淤血。
1、3 按压物品临床上用于按压得物品有棉球、棉签、输液贴。
棉球各输液贴按压范围较大,柔软舒适,易被患者接受。
棉球按压范围较小,质地较硬,可引起患者不适。
1、4 其它疾病如血液病人、严重肝病患者,因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凝集时间延长,容易出血。
1、5 穿刺情况由于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或穿刺失败。
在操作过程中,针尖刺破血管壁而未进入血管或将血管穿透,造成穿刺失败以致出血、淤血。
1、6 健康宣教许多患者医疗卫生知识缺乏,造成按压止血效果不好。
2.避免穿刺处出血、淤血得方法2、1延长按压时间一般按压5~ 10min,血液系统疾病得病人按压时间程度延长。
2、2 扩大按压范围按压止血时,用食指或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按压,即将两个穿刺点同时按压住,可增加止血效果。
2、3 选好按压物品静脉穿刺按压时使用棉球或输液贴,因其按压面积大,柔软舒适,易被患者接受,还可间接延长按压时间。
2、4 提高穿刺技术加强静脉穿刺技术训练,提高一针见血率,减少给患者造成得痛苦。
如果穿刺失败应按压时间足够长,并更换穿刺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