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偏差,又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大部分学生胸无大志、学习态度冷漠、不热爱学习,甚至讨厌学习、惰性强,虽然教师说得口干舌燥,但仍无济于事,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的关键,也是摆在每个职校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学习动机;师生关系;教学形式;表扬与批评
在新课标下,中等职业学校应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职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
现粗略谈谈以下几种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启发学习的自觉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应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在新生入学时,展开专题报告教育活动,以翔实的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进行理想、专业教育,树立“技工也是人才”的观念,把在校学习与训练同未来的就业前途挂钩;讲企业形势和人才需要,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做企业的主人,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教,劝诫新生珍惜光阴,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也应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地位做一阐述,这样学
生了解到了学习的具体意义,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推动其自主地学习、训练。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能互尊互爱,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精神环境的前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师生双方个性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因此,作为教师应以慈母般的真情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爱护他。
同时,教师也该认识到,你关爱学生一分,学生就会敬你十分,当你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爱的雨露,得到老师民主、平等的尊重时,学生就会以十倍甚至百倍的热情对待自己的老师,从而愿意上你的课,学习劲头高,积极主动学习。
三、采用丰富多彩、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千方百计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起点开始上课,备课时应该把学生的现状和潜能了解清楚;要使课堂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想象、思维、表达、实践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如我在上汉字录入课的初级阶段,让学生个人盲打字母比赛,然后分组竞赛,这样每个学生都怕拖自己组的后腿,都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刻苦地练习盲打训练。
课程进行一段时间后,采用五笔汉字录入进行“成语接龙”打字游戏,录入诗歌以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
例如,可调配课程内容,在春天到来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的诗歌、文章。
如朱自清的“春”,课前让学生组成小组给散文配以恰当的音乐,加以一些春的画面,课堂上小组进行汉字录入、多媒体设计然后进行成果展示。
当秋天到来时,可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的诗词、文章,课堂上进行多媒体制作,配以音乐和动画、图片等。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比较语言文学与音乐、美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异同。
让学生打出带有“秋”的成语,可以采用汉字录入形式,进行小组合作、竞赛活动,讨论“秋实”“秋色”“秋味”并配以课前准备好的动画、图片,在学生各抒己见下,使学生体味到了秋天江果的“酸”、甘蔗的“甜”、櫆籽的“苦”、辣椒的“辣”、苹果的“香”,正如我们的学习和人生,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经过挫折和考验,一分播种,一分收获,启示学生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勤奋学习。
四、利用表扬与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毕业后具有职业定向性,要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强化激励功能,严格惩罚制度。
对学优生在大会上表扬奖励,颁发证书和奖学金;对学差生,则要进行课后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提出中肯的批评教育。
这样把鼓励和批评适当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习的积极性
就被激发出来了。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在中职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当今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按
照新课标的要求,触发学生敏感点、兴奋点,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吉林省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