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菊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肝明目疏风清热解毒药菊花的功效应用

菊花,首录于《神农本草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以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按花的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疏散风热多用黄(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滁)菊花。菊花气清香,味甘、微苦。以花朵完整、色鲜艳、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

[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散风热,清肝火,兼益阴。主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丁疮肿毒,肝阳眩晕,视物昏花。]

一、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二、功效应用: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区别】

1、杭白菊最主要体现的功效是清肝、养肝、平肝。

2、淮菊偏于疏散风热,清肺。

3、野菊花有小毒,外用,清热解毒。

【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头昏头痛等证。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能清上焦风热,清头目;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头痛、头晕、目赤者佳),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

2、平抑肝阳,用于肝风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菊花性寒,入肝经,能平肝息风,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

3、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泻肝热以明目。菊花能清肝明目,常与桑叶、蝉蜕、夏枯草等配伍。

1)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

2)用治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

3)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昏暗证,常与枸杞子同用以养肝明目,并配伍地黄等补肝肾药物,如杞菊地黄丸。)

【注:菊花能清肝明目,可用于多种目疾】

1)肝经风热导致的目赤肿痛。

2)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

3)肝肾阴虚导致的目暗不明。

4、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痈肿疔毒。菊花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三、用法用量:5~10g,煎服,或入丸散。黄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

【附药:野菊花(别名:苦薏)】

为同属近缘植物野菊等的头状花序。全草亦入药。

1、性味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2、功能清热解毒。主要用于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证。

1)治疮毒可单用,内服或捣鲜品敷患处。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配伍,如五味消毒饮;

2)治目赤肿痛常与夏枯草、桑叶等同用。

3)内服并煎汤外洗,可用于皮肤瘙痒之证。

3、用量10-18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

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精血不足,目暗昏花等证。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桑叶和菊花的鉴别】

1、桑叶和菊花都可以疏散风热、清肺、平肝、清肝、养肝。

2、桑叶有润肺、凉血止血的作用。

3、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两者常相须配伍使用。

4、桑叶菊花均能主治的病证:风热感冒,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试比较桑叶、菊花性能主治的异同】

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然桑叶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