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策略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1. 引言大班区域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而为优化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本文将通过对大班区域观察记录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区域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区域观察记录分析2.1 游戏区域观察记录分析在游戏区域的观察记录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更倾向于选择角色扮演类游戏,如医生、警察等。
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展现了较强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但也存在一些幼儿缺乏分享与包容的情况。
2.2 玩具区域观察记录分析玩具区域是幼儿们热衷于探索的地方,他们喜欢搭建积木、拼图等,展现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部分幼儿在玩具争抢中表现出一定的自私和暴力倾向。
2.3 角色扮演区域观察记录分析角色扮演区域吸引了部分幼儿,他们喜欢模仿成人工作和生活中的角色。
在观察记录中发现,这些幼儿表现出较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但也存在着一些意见不统一和冲突的情况。
3. 区域观察改进措施3.1 增加游戏区域的多样性为了促进幼儿的分享和包容意识,可以在游戏区域增加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项目,激发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2 强化玩具区域的规则教育在玩具区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规则,如轮流使用、互相帮助等,引导幼儿养成分享和互助的良好习惯。
3.3 角色扮演区域的引导在角色扮演区域,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冲突,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 结语通过对大班区域观察记录的分析与改进措施的提出,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社交行为和认知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希望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每个幼儿都能茁壮成长,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潜力。
浅谈大班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
浅谈大班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大班区域游戏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让大班儿童参与的游戏活动。
这种游戏模式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可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大班区域游戏。
1. 游戏目标明确:在开展大班区域游戏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游戏的目标。
目标可以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某种能力或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等。
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内容和引导游戏过程。
2. 游戏任务多样:为了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任务。
可以结合绘画、构建、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游戏活动。
任务的难度也需要适应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3. 游戏规则简单明了:为了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偏离目标、争吵或不合作等情况,教师应该制定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并与孩子们一起明确规则。
游戏规则要尽量简单易懂,以便孩子们能够快速理解和执行。
4. 游戏环境安全卫生:教师在组织大班区域游戏时,要确保游戏环境的安全卫生。
检查游戏场地的安全性,避免有尖锐物品、易碎物品等;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干净,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5. 游戏道具丰富多样: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道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道具可以是积木、图画、布偶、游戏卡片等,根据游戏内容和主题进行选择。
6. 游戏时间充足:大班区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儿童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玩耍和合作。
7. 游戏表扬鼓励: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努力和成就。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
8. 游戏总结反思: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总结和反思。
让孩子们分享游戏的感受、体验和收获,促进他们对游戏的思考和理解。
大班区域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户外区域运动的观察解读与指导策略》
大班户外区域运动的观察解读与指导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
”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观察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观察目的是否明确。
观察的目的越明确,具体,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的反映就越完整,越清晰;相反,目的不明确,盲目地去观察,整个观察过程便会毫无目的,抓不住要领和关键,得不到应有的收获。
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那么在运动中教师该观察什么呢?一、观察解读1、动作发展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相关运动领域的参考文献,幼儿身体的动作发展主要可以分为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将粗大动作中的几个维度细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中幼儿发展的五大动作技能: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经之一,所以在运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否协调、柔韧、灵敏性平衡性及速度和耐力如何等。
2、运动兴趣首先我们可以在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拓展幼儿的运动表现方式,以增强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在发现孩子运动中兴趣是否高昂,我们可以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活动自主性的情况,从而对材料和玩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个体差异观察不同层次水平幼儿的自主性运动活动,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经验和能力,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累运动经验。
在我们的紫藤架旁边有一排单杠,孩子们对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由于身高和手臂的原因,孩子们有的只能拉住一根单杠就掉落,有的可以连续左右换手抓住2-3 根单杠,还有的喜欢抓着一根单杠努力坚持不掉落,孩子们发现活动中自己就像一只猴子在林中穿梭。
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着每一位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如我们班级的严琪涵刚开始拉住一根单杠都不行,很快就会掉落,但她毫不气馁,一直在单杠上练习,我也一直肯定鼓励她,并引导她观察同伴(文文),后来她激动地告诉我原来抓住单杠后身体不要大幅度的晃动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经过多次的练习,她已经能够左右换手抓住单杠往前进,在力量和耐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与措施【三篇】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与措施【三篇】【篇一】观察情况记录本节活动幼儿初次尝试画线条,活动中幼儿很认真的学习了画横线和竖线,大部分幼儿画的线条很直,亚楠小朋友每次画的线条都有些弯曲,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画直,亚楠小朋友特别不开心,所以,亚楠小朋友就放下笔来不愿意参与绘画活动。
评价与分析亚楠小朋友绘画时不会握笔,手握拳那样握着笔绘画,导致运笔不灵活线条不流畅。
所以,在书写和绘画过程中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完成的很好。
当看到其他幼儿画的都很好时,自己心里有些自卑,不愿意继续参与活动,有些排斥心理。
教师介入及策略教师告诉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正确握笔的重要性,让幼儿先学会握笔再进行绘画活动,这样会为以后的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多鼓励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结合幼儿不同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导,根据幼儿不同的绘画基础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绘画内容,教师应多鼓励幼儿,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改进措施及目标教师在教幼儿画线条的时候应该先教怎么握笔,并可以在画线条的时候配上音,比如画横线的时候说“啊”并发出一声的音,画竖线的时候发出四声“啊”的音,便于幼儿有效的学习。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篇二】观察目的“杯塔挑战赛”是幼儿利用杯子和泥工板一层一层挑战高楼后引发的只用杯子挑战“杯塔”的游戏,游戏来源于幼儿自发行为,主要考验的是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平衡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
观察内容行为记录一:阳阳和晨晨开始了“杯塔挑战赛”,两人各自摆放着,阳阳用杯子倒扣的方法,在第六层时完成“结顶”,开始若有所思,一会儿,想到了在边上加宽的方法,直至九层后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老师,我成功了!”而一旁的晨晨则用一排倒扣,一排朝上的方法,总是不太稳,到达三四层的时候就会倒下来。
在阳阳成功得到老师的赞许后,晨晨开始模仿杯口朝下的方法,但他用两个上架构一个的方法,两层后就犯难了,之后,在阳阳的帮助下,两人共同使用完了杯子,晨晨也收获了成功。
行为记录二:航航、阿昀自主选择游戏,只见航航用杯口全部朝上的方法,架构一层,摆弄一下杯子,休息一会儿,看着已经架构好的杯塔思索一会儿,在第四层的时候杯子总是倒下来。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指导【五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班幼⼉观察记录与指导【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班幼⼉观察记录与指导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 ⽚段:在今天的语⾔活动《看云去》开展之前,我把⼩静请到了⾝边,拉着她的⼩⼿,亲切的与其交谈。
我问:“⼩静,喜欢上管⽼师的课吗?”她微笑着点点头,“管⽼师可喜欢⼩静上课时认真的样⼦呢,管⽼师⼀直希望能看到你举⼿发⾔,好想听⼩静回答问题,你愿不愿意呀?”她说:“愿意。
”“恩,管⽼师最喜欢在课上积极动脑,⼤胆举⼿发⾔的孩⼦了,你认真听清问题,想到了什么就可以举⼿说,⼤声的告诉⼤家,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胆地表达就是勇敢的好孩⼦,懂吗?”她点点头。
在活动中,当问及:“你刚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和“如果请你把云朵画下来,你准备怎么画?”时,⼩静也积极举⼿,终于能⼤胆的表达出⾃⼰的想法,这是⼀个⼤⼤的突破,我及时⽤她喜欢的图形宝宝奖励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分析:⼩静是个⾃理能⼒较强的幼⼉,平时就默默⽆闻,多数只与固定⼏个幼⼉交流。
在教育活动中,更难见到她举⼿发⾔,有时被点到名字后,就⼀副害羞的样⼦,站着不说话。
平时我也⼒图不断的引导她⼤胆回答,却多是以失败告终。
指导策略: 1.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当然今后我也会继续持之以恒地⿎励⽀持王静,帮助她形成积极动脑,⼤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相信她的⾃信⼼会在教师的⼀再⿎励下逐渐建⽴,教师要密切关注孩⼦的不同发展、表现、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持,才能促进孩⼦的有效发展。
2.借助这个实例,⿎励教育其他不敢⼤胆表达的孩⼦也要积极勇敢,参加各项活动,增强⾃信⼼。
【篇⼆】⼤班幼⼉观察记录与指导 ⼀、观察分析 博林是⼀个聪明、活泼、敢于表现⾃⼰的男孩⼦,在每天的活动中,总是显得很快乐、很⾃信、很活跃。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随着幼儿的成长,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对于区域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大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明确区域活动目标在开展大班区域活动之前,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定合理的活动目标,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也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可以设定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交技巧、创新能力等目标。
二、合理规划活动区域合理规划活动区域,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有序和自由。
在大班区域活动中,可以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音乐区等。
每个区域都要有明确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同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让幼儿在自由选择活动区域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其他区域的乐趣。
三、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在大班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提供至关重要。
活动材料要具有启发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活动材料还要考虑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例如,在建构区可以提供各种形状的积木、拼图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建构活动。
四、注重教师指导策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干预。
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五、建立评价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评价可以从幼儿的活动参与度、社交技巧、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参与评价,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需要我们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干预,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四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四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篇⼀】⼤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标:认真倾听,提⾼观察⼒注意⼒。
观察对象:本班幼⼉ 年龄段/班:⼤班 观察时间:20xx年9⽉18号——11⽉4号 观察分析:“⽼师,有活⼉⼲吗?”“⽼师,我可愿意看着你呢,看见你,我就想笑。
”随着⼀声声清脆的问话,我回过⾝去,发现是润润⼩朋友,他⼤眼睛,⾼⿐梁,⼩嘴巴,特别爱跟在⽼师⾝后,喜欢问个为什么,⽽且知道的事情特别多,⽐如说:他会问⽼师知道奶是从哪⾥来的,还会告诉⽼师,奶是从奶⽜的奶⾥挤出来的。
还知道近视眼能戴隐形眼镜,总之他知道许多学习以外的事情。
就是学习没耐性,每次写作业,他总是找许多不写的理由,没有铅笔、没有本⼦、没有橡⽪;坐不住,来回围着⽼师转。
就是当真写起来,写得有模有样。
采取措施:针对孩⼦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和家长沟通,原来家⾥还有妹妹,没有时间关注他;孩⼦在家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就是不喜欢安静的读书、写字,跑跑颠颠他就乐。
根据孩⼦的实际情况,我们降低要求,并且适当提出⼩⼩的要求。
每当发现孩⼦能按⽼师要求完成任务的时候,及时肯定、表扬、⿎励,写作业的时候,⿎励他认真写完,可以帮助⽼师检查其他⼩朋友的作业,奖励⼩贴画;特意给他印画的作业,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奖励铅笔;盯点法训练;给他责任,站在最前⾯观察,看哪个⼩朋友听课最认真,让他当⼩⽼师督促其他⼩朋友;⾖⼦分类;找不同,找相同;玩拼图游戏;听轻⾳乐,舒缓孩⼦的情绪;让孩⼦做⾃⼰喜欢做得事情,兴趣中培养乐趣,兴趣中培养耐性。
获取成效:孩⼦⽬前能安静的听课,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师布置的任务,倾听的能⼒有所提升;⾃我管理的能⼒提⾼;观察细致,注意⼒集中;家长反映在家的时间⾃⼰能写完作业,并能流利的阅读⾃⼰喜欢的⼉歌。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对象:浩浩 时间:12⽉18⽇ 观察区域:建构区 投放主题材料:建构积⽊、各种形状的纸板、硬纸筒 幼⼉活动情况: 区域活动开始了,浩浩来到了建构区,他对搭建窑洞⾮常感兴趣,⼀边对照⽼师提供的图⽚,⼀边搭建⾃⼰的窑洞,就在马上要成功时,却被来来回回取积⽊的彤彤给撞倒了,马上要做好的窑洞就这样顷刻间变成了“⼀⽚废墟”。
看到我过来,他说:“我刚搭好的窑洞被碰倒了。
”“不要沮丧浩浩,刚才的窑洞搭的⾮常好,⽼师相信如果你重新搭⼀遍的话,⼀定会搭的更好。
”然⽽,当浩浩就要再次完成时,却发现没有半圆形的积⽊和纸板了,窑洞的搭建停滞了,他尝试了好⼏种办法来替换半圆形积⽊和纸板,都没有成功,沮丧的告诉我“看来今天的窑洞是没办法搭好了。
”“浩浩,不要放弃,我们⼀起来想办法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定能想出好办法将窑洞搭好的。
”最后,在尝试了好多种办法后,浩浩终于将窑洞再次搭好了。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适当的⿎励与引导,提⾼幼⼉的积极性。
2.在幼⼉遇到困难时,以游戏参与者的⾝份参与指导。
效果: 在教师的提⽰⿎励下,幼⼉坚持完成搭建作品宝塔⼭。
分析: 搭建过程中,浩浩很投⼊,能按照图⽚的提⽰进⾏搭建,遇到困难时能在⽼师的⿎励引导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途绝不放弃,⾮常有耐⼼的完善⾃⼰的作品,坚持搭建完成,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
反思: 1.幼⼉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2.教师深⼊参与⾓⾊,观察幼⼉的需求,并将材料准备更加丰富⼀些。
【篇⼆】⼤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班级:⼤⼀班 观察对象:泽泽 观察时间:12⽉14⽇ 观察地点:户外 观察情况: 在体育活动《⼤阅兵》的准备活动中,泽泽今天情绪⾮常兴奋,踏步边跳边踏,做动作的节奏也⽐往常快很多,眼睛东张西望,⼿也不时打到前⾯和旁边的⼩朋友⾝上,没有办法坚持完成动作,在⼏次提醒未起到作⽤后,我把他换到了最靠边的位置,这下他才意识到⾃⼰碰到了别⼈,可是过⼀会⼜开始乱蹦乱跳了。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25篇)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简介老师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二、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的写作思路:首先介绍观察区的基本信息,比如观察时间、观察地点等。
其次是简单描述一下活动情况,最后提出观察分析和指导措施。
三、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2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措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2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观察记录:幼儿进入午餐时间,小朋友们都在低头吃饭,有的小朋友爱吃肉,所以把肉先吃完了,然后又和老师要肉,而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肉,便把菜都吃了。
大壮壮最爱吃今天的鸡腿了,一会就吃完了,然后眼睛一直盯着老师看,可能还想吃,但他并没有向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向老师要,我用眼神暗示了好几次让他表发他的想法,可是他依然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走进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要肉”。
分析原因:大壮壮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平时很少照顾孩子,更没有时间来接送孩子上幼儿园。
他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都不会说普通话,带孩子的方法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别生病就是了,导致孩子平时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游戏,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同伴眼里是一个被冷落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就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时间一长,他便更加难以启齿了。
采取措施: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他与老师的距离首先,我们向他介绍了班里的三位老师,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有意的多和他聊天,慢慢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2、创造条件,让他多开口说话大壮壮有时冒出一句话,都会引来小朋友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觉得有意思还会模仿他,但经过一段时间在小朋友面前表扬、鼓励以及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少了。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在探索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活动目标不够明确、计划不够合理、资源不够充足、活动执行不够顺利、评估不够全面等。
为了提高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这一项工作。
在本文中,将针对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1.2 问题提出在进行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获益。
由于大班规模较大,学生年龄跨度广泛,参与度和专注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
如何让活动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契合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科学区域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具体的指导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大班科学区域活动。
2. 正文2.1 明确目标在进行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中,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活动内容和步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明确目标,教师可以首先考虑活动的主题或话题是什么,想要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学到什么知识或技能。
如果活动主题是“天气”,教师可以设定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原因和特点,学会使用气象仪器观测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考虑活动的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和可测量性。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如“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并记录不同天气现象,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变化”。
在明确目标时,教师还可以考虑活动的时间和资源限制,确保目标设定合理可行。
通过明确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同时也能更好地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表现,为活动的下一步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策略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策略近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因此,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必须提供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其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以推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观察是区域活动指导不可或缺的一环。
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个性和能力,从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孩子们在不同区域中的互动和表现。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域,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如何选择角色、展现想象力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其次,观察中应注重孩子们的发展准则。
发展准则是观察大班孩子们的行为,以评估他们的发展进展是否符合年龄特征的指标。
通过与发展准则对比,教师可以识别出孩子们的潜在需求和能力,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较为欠缺,教师可以引导他参加语言交流区域活动,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策略是帮助孩子们充分发挥潜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关键。
指导策略应着眼于个体差异,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计开展区域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策略来实施区域活动:首先,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资源。
通过在活动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资源,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艺术区域,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颜料和画笔等,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表达和创作。
其次,组织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孩子们可以相互合作、分享和协作。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并设定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在游戏区域,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团队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定期进行评估和反思也是指导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定期对孩子们的区域活动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发展需求。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制定个别的指导计划,针对性地提供更好的支持。
针对大班幼儿活动计划的指导策略
针对大班幼儿活动计划的指导策略一、尊重幼儿兴趣,量身定制活动1.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
2.结合幼儿兴趣,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3.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活动内容,让活动更具吸引力。
二、注重幼儿身心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1.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涵盖运动、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安排适度难度的任务,让幼儿在挑战中成长。
3.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活动效果1.运用游戏、故事、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语言活动(1)设计有趣的口语表达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故事分享会,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讲述故事。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数学活动(1)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感知数学概念。
(2)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数学规律。
3.艺术活动(1)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
(2)组织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4.社交活动(1)设计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组织主题讨论,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5.运动活动(1)安排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组织趣味运动会,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
针对大班幼儿活动计划的指导策略,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注重身心发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成长,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时候,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期待的小脸,就会想到,他们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探索者。
大班教研区域活动的指导(3篇)
第1篇一、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大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班教研区域活动的指导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大班教研区域活动的特点1. 内容丰富:大班教研区域活动应涵盖各个领域,如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社会等,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2. 难度适中:区域活动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3. 合作与竞争:区域活动应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创造性与实践性:区域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5. 自主性与互动性:区域活动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同时注重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三、大班教研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1. 合理规划区域布局(1)根据活动内容,合理划分区域,如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艺术区、社会区等。
(2)确保区域之间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3)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流动。
2. 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1)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活动内容。
(2)注重活动内容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3)融入跨学科知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1)布置美观、温馨、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
(2)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4.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1)引导幼儿明确活动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1)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培养竞争意识。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五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五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篇⼀】⼤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 观察地点:本班教室 观察⽬的:观察志嘉在交往⽅⾯是否有进步。
观察记录: 今天,我⼀⾛进教室,志嘉就向我冲了过来。
“曹⽼师,你怎么…现在才来呀?我…都…想你了,你…想我了吗?”我忍不住笑了。
“⽼师今天上晚班,我也想你了。
”我说。
志嘉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捂住脸。
观察分析: 志嘉是个活泼的男孩⼦,⼗分愿意表达⾃⼰的想法,但是由于缺少⼀定的锻炼,有时显得有些害羞,毕竟他还是⼀个6岁的孩⼦。
得到⽼师的肯定他⼗分⾼兴,在交往⽅⾯,他⼜有了进步。
教育措施: ⾸先,我对志嘉表⽰了感谢,虽然他有时表达得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我为他在交往上的进步⽽感到⾼兴,我想这是⼀个好的开始。
在他表述的过程中,我没有打断他的话语,⽽是在他表述之后欣赏地⿎励他,相信在以后的⽇⼦中,他会更加的活泼可爱,语⾔表达能⼒会更强。
【篇⼆】⼤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 观察记录: 今天中午饭后,我⼜让⼩朋友先折纸,按照规定折完的⼩朋友就可以选择⾃⼰喜欢的书看。
⼩朋友好像很愿意这样去做,他们纷纷拿了正⽅形的纸之后,就坐在位置上,或跪在椅⼦前⾯折了起来。
有些⼩朋友⾃⼰会折的,就在那⾥专⼼致志地折着,有些⼩朋友不会折,就跑到别⼈的座位边,去求别⼈帮助教⼀教。
教师分析: 折纸活动进⾏了⼀段时间,最近⼩朋友好像对折纸更加感兴趣了。
但是如果他们⼀直局限于⼀些原来的折纸内容,不求进步,可能他们的折纸兴趣会慢慢消退 教育措施: 以后,对于孩⼦的表现,我还是要多观察,再观察。
要以实事求是的⽅法来下定义,要做到眼见为实,才能对孩⼦更负责,对⾃⼰更负责,对教育更负责,也才能对⾃⼰的教学⼯作更有促进作⽤。
幼儿园教研区域活动观察(3篇)
第1篇一、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开展了教研区域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反思,探讨如何优化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研区域活动的观察报告。
二、观察对象本次教研区域活动观察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区域包括建构区、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等。
三、观察内容1. 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布局2.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3.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与互动4. 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布局本次教研区域活动设置了建构区、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等,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界限和功能。
区域布局合理,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选择和互动。
2.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1)建构区:幼儿在建构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选择材料,尝试搭建各种形状和结构。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通过请教同伴或教师,逐渐解决问题。
(2)阅读区:幼儿在阅读区自主选择图书,认真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幼儿能够理解图书内容,并与同伴分享。
此外,部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翻页过快等问题。
(3)科学区:幼儿在科学区表现出好奇心,积极尝试各种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能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同时,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美工区:幼儿在美工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幼儿能够与同伴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同时,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作品不完整等问题。
3.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与互动(1)建构区: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搭建过程,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耐心指导,引导幼儿共同解决问题。
(2)阅读区:教师关注幼儿的阅读情况,引导幼儿注意阅读姿势和速度。
在幼儿分享阅读心得时,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四篇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四篇【篇一】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过程描述:区域活动开始了,涵润随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皱纹纸看了起来,怡泽和雨欣,文烁,逸轩也来到了桌子面前,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皱纹纸,他们显得十分开心。
这天的美工区是要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皱纹纸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出美丽的花,桌面上已经摆放好了白纸、双面胶、皱纹纸。
雨欣和文烁分别欣赏着自己拿到的皱纹纸,还念念自语的说着要粘五颜六色的。
她们两个已经开始做了,涵润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但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
这时候她发此刻观察她的我,立刻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我走过去说“一会儿老师要来你的“花园”赏花昂”涵润立马提起精神头来了,她看看别的小朋友在把皱纹纸往双面胶上粘,她试着也做起花来。
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依靠心理很强,但是当她听到我要来欣赏她的花园时,她显得异常兴奋,好像理解了一个使命一样,一丝不苟的做起来,不一会,她就在白纸上粘了满满的花。
她满意的拿着自己做的花,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谁的比较好看。
分析:特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资料。
这样的幼儿缺乏必须的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任务有很强的依靠心理,喜欢身边有教师的陪伴,需要教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完成操作资料,一旦完成了操作就兴奋不已。
分析:从案例中,涵润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但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
这时候她发此刻观察她的我,立刻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具有必须的依靠性,还未经过操作就认为自己不会。
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下活动。
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导策略:1、了解需要,直接推荐。
以直接推荐的方式,让幼儿主观地选取自己所喜爱、兴趣的活动资料。
帮忙幼儿构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2、适当的鼓励,使之独立完成操作。
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点头,逐步消除她们的依靠心理,从而提高她们自主操作的信心。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1. 观察记录1.1 区域名称:角落探索区•日期: 2021年6月10日•观察者:教师小明•观察内容:–孩子们聚集在角落探索区进行自由游戏,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在搭建积木城堡,另一部分孩子在桌上进行拼图游戏。
•发现:–孩子们在角落探索区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小组间的互动较为和谐。
•建议:–在角落探索区增加更多的拼图和积木类型,以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创造力。
1.2 区域名称:想象空间•日期: 2021年6月12日•观察者:教师小红•观察内容:–孩子们在想象空间展开角色扮演游戏,有的孩子扮演医生,有的孩子扮演老师。
•发现:–孩子们在想象空间展现了想象力和沟通能力,给予了彼此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建议:–在想象空间增加更多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服装、教师板书等,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2. 措施建议1.优化区域环境:–根据观察记录中的发现,对区域环境进行优化,增加更多不同类型的玩具和道具,以满足孩子们的多样化需求。
2.定期更新玩具:–定期对区域内的玩具进行更换和更新,以激发孩子们的新鲜感和探索欲。
3.组织主题活动:–在区域内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表演等,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参与和互动。
4.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区域内安全设施完善,防止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
5.定期观察记录:–要定期对大班区域进行观察记录,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语通过对大班区域的观察记录以及相应措施建议,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区域的教育作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以上为本次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及措施的详细内容,谢谢。
最终文档的长度可能有所变动,具体以文本输出为准。
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摘要:幼儿园是儿童初次接触社会环境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大班是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区域进行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进程,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指导方针。
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记录,讨论了幼儿兴趣的变化、发展水平的评估、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区域中的角色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1. 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起点,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是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记录大班区域活动,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2. 幼儿兴趣的变化及评估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来设置的,通过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兴趣变化。
根据观察记录,可以看出幼儿在个体游戏区域的兴趣较高,而在集体游戏区域的兴趣相对较低。
在大班区域观察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调整区域活动的设置和材料的提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评估幼儿的兴趣变化可以为教师提供干预和指导的依据。
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分析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兴趣变化是否与其认知、感知和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例如,某个幼儿在积木区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同时在认知和动作方面也有了相应的进步,说明这项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评估幼儿的兴趣变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和安排大班区域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3. 幼儿的发展水平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大班区域活动,可以了解幼儿在认知、社会情感、语言和运动发展等方面的水平。
观察记录可以反映幼儿的态度、技能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域观察中,可以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自信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通过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能力,调整和优化大班区域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4. 教师在大班区域中的角色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区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引言大班科学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科学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的科学区域活动,我们需要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来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和引导这些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这些活动。
有效指导策略一: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进行科学区域活动时,老师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且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观察结果,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并记录一些有趣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这样的观察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知识。
有效指导策略二:鼓励孩子进行实践探究在进行科学区域活动时,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实践探究,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索科学知识。
在进行颜色混合的实验时,老师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和饮料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不同颜色的混合,观察混合后产生的颜色,并且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孩子们不仅能够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有效指导策略三: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在进行科学区域活动时,老师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参与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科学实验和游戏,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与水有关的实验,比如用不同的物品来测试它们对水的浮沉、用吸管和水进行水位的变化实验等,这样的实验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科学区域活动。
老师还可以通过讲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来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策略一、本学期主要成效:我们在课题《大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研究中,主要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的特点围绕语言、音乐及科学这三个区域进行观察与指导策略的研究。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在幼儿的发展及教师的自身指导能力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体现在:1、幼儿的发展:幼儿在三个区域中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
如:遇到问题,需要老师帮助的幼儿越来越少,他们总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不再依赖别人的帮助,还经常的表现出“让我想想”“我认为应该是这样”“你不要帮助我”的自信心。
并在不断地操作与尝试中共同合作、协调配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的收获:教师的观察方法更灵活,观察内容更明确。
在指导策略的实施中,能初步明确指导的内容和重点(幼儿某方面的水平,如合作能力、创造性等),大胆尝试多种指导方式。
3、课研的进程:能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侧重的选择相应的指导策略进行验证。
二、主要措施及获得经验:(一)观察方面1、递进性的观察。
我们主要根据该区域的阶段目标,有连续地跟踪观察,观察幼儿在该区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这让我们的观察更具阶段性而且更有意义。
如:在电池的活动中,第一次观察幼儿匹配电池的情况,了解幼儿对电池的大小、型号的熟悉程度,在第二次则观察幼儿在装电池时是否按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操作。
如预期目标已达到,将继续观察的内容,让观察层层递进,深入进行,有助于把幼儿的活动经验层层提高。
2、针对性的观察。
(1)针对个别孩子,观察该幼儿出现的特殊问题或在某方面的发展情况。
如:陈析小朋友每次都入同一区选择同一内容活动,我则针对该幼儿的情况观察他为什么会这样?影响因素是什么?每一次活动水平提高程度?等等。
(2)针对特殊的目的,观察幼儿在完成同一活动的不同情况。
这样的观察更能帮助教师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性更明确。
如:发现幼儿对该材料不感兴趣了,我们则观察不同幼儿操作该材料的不同情况究其原因,到底是材料太难或者是投放太久等等。
3、过程性的观察。
观察幼儿具体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专注程度等等,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加客观地评价或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
如:幼儿在活动区起了争执,教师应该详尽的观察并记录争执的全过程(语言、动作、表情)。
只有观察了幼儿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才会客观的进行评价是由于争抢玩具而争执或是争论活动的情节进展,从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指导方面我们以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总结以上观察结果,并付诸以下策略:特点一:合作性差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是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这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他们不会善于协商,初步的分工与交流还在培养中,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
策略1:提供合作材料根据以上情况,我们以提供合作的材料为手段,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尽量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
另外,在投放材料时还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去协商,去分工与合作。
如:在接水管活动中,教师有意提供一些铁架网让幼儿在接水管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比如水管易断开等问题,这样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增加问题的难度,使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协商与合作的机会,他们在一个接一个扶的不断合作与协调中使合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策略2:建立合作规则我们围绕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对活动区的活动提出了“三不”“三要”的游戏总规则:“三不”:不乱窜,不争抢独占玩具,不大声喧哗。
“三要”:要谦让,要协商,要合作。
在活动中教师认真观察,及时引导提醒幼儿遵守。
再是依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语言区”,要求幼儿看什么拿什么,能与伙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
”等策略3:创设合作机会幼儿的合作是无意识的,但是如果在教师的有意环境的创设中,他们的合作又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常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尝试在游戏开始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如教师提出问题:“今天老师在活动区增添了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在语言区,增添了一些小朋友最喜欢的图书,如果有三个小朋友都想看同一本图书怎么办?在音乐区,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节奏棋,你们商量一下怎样玩呢?在科学区增添了电灯泡,要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呢”等等。
让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分工、合作、协商后再开展游戏。
策略4:树立合作榜样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游戏时,让幼儿相互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
对有点滴进步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反馈机制。
如:“这是你们一起完成的,真棒!”“今天你又多了一位朋友。
”等等。
还将幼儿在活动中的友好行为编成“故事”或创设情境,让幼儿来讲故事或进行情境表演;当小朋友表现出合作行为时教师用照相机及时拍下“合作的一幕”并展览。
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合作行为,使小朋友心理上产生愉悦体验,为培养合作性提供动力。
特点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大班幼儿在自身能力相对有限且和外界要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常常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表现不够稳定,产生不少情绪、行为问题,如部分孩子行为遇到问题会常选择退缩、放弃、依赖教师等现象。
策略1:鼓励赏识,激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幼儿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的水平各不相同,在指导幼儿活动时,老师对幼儿投以赞赏的目光,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这样更能激励他们更积极的投入活动,并能自主的进行思维。
策略2:设置问题,启发幼儿寻找问题归因在科学区活动中我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一一找出答案。
如果提出的问题,孩子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不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不代替孩子的思维,而是启发孩子的思路,在孩子感到困难的时候再帮他们一把。
如:在《会跳舞的樟脑丸》中,我先提出了“怎么使樟脑丸在水中会跳舞?”幼儿通过操作和思考,告诉我们大家“在水中加入泡泡粉和醋,樟脑丸在水中就会一上一下,像跳舞一样。
”这时我没有接着告诉他们为什么加入泡泡粉和醋,樟脑丸就会跳舞,而是让幼儿带着这个问题再去尝试和思考,并且在他们实验过程中,指导他们观察在水中加入泡泡粉和醋以后会产生什么反应?幼儿观察到加入泡泡粉和醋以后,产生了许多气泡,就想到气泡多的时候,会托住水中的樟脑丸,而气泡一消失,樟脑丸就会掉下来。
这样一上一下的,就像跳舞。
孩子对经过自己努力弄懂的问题会感到有兴趣,以后也就会越来越喜欢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策略3、敢于放手,促使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在活动区中,我们设法引导每个孩子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的完成活动,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引导幼儿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
如:在科学区《会变色的青蛙》中,如果用老师示范,幼儿学,也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但是我在活动中,不是让幼儿跟着我一起实验,而是提供材料——漂白剂,清水,染料和染成红色的小青蛙。
让幼儿自己想办法使青蛙变回绿色。
幼儿在不断的实验、操作中,最后终于发现,将红色的青蛙放入漂白剂中漂白,再放入清水中清洗,最后放入绿色的染料中,青蛙就会变回绿色。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大胆放手,使每个孩子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尝试着解决问题,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促进了独立思维的发展。
特点三:创造力不够大班幼儿已有了初步的创造性萌芽,但是他们偶尔受客观事物的限制而在创造想象方面有所欠缺。
因此,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幽默感,对于发展其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策略1:捕捉亮点,异想天开我们在面对幼儿的提问或活动时,无论是好奇求知的疑问还有意无意的行为表现都应该慎重对待,不可盲目否定,这样我们就可能敏感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从中挖掘潜在的创造素材,进而鼓励幼儿大胆的“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如:在一次语言区的活动中,当幼儿在讲述“小白兔为什么迟到”这一情节时,一旁倾听的幼儿无意地开玩笑的说“海啸来了,所以它躲起来了嘛”,我听后便灵机一动随即捕捉了孩子这一无意的“亮点”,及时的启发他们异想天开“对呀,可能是遇到了海啸,小兔子结果脱险了么?怎样脱险的?……”孩子们在这样的一个线索中,讲述了小白兔抓住了树干、遇到了好心人等情节,他们的想象力在此得到了启发。
策略2:迁移经验,推陈出新幼儿在活动区游戏时,有时往往会因为厌倦某种材料单一的玩法而放弃活动。
为此,我便迁移运用幼儿原有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的想出活动的多种玩法和规则,借此也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如:语言区中的筛子棋,我引导幼儿回忆借鉴扑克牌、智力棋等材料的多种玩法,鼓励幼儿为筛子棋创造出新的游戏方法和规则,幼儿在自我经验的迁移与调整中,他们为筛子棋想出了六种新的玩法:(1)投掷讲述(2)接龙讲述(3)拼图讲述(4)轮流讲述(5)点字讲述(6)猜谜讲述等等,至今,他们还在不断的创造新的游戏方法,创造性得到了培养。
策略3:启发提问,迸激火花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但是如果有了教师的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思维将再次迸发出新的灵感火花。
因此,我以启发性的提问为契机,引导幼儿不断地想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如:在接水管活动中当幼儿正愁如何将水管接得又牢固方法又对时,我向幼儿提出了“怎么让水流到每个家中?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水管能通水?……”孩子在我的问题的启发下,找到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有的用细铁丝捆牢、有的用透明胶粘住、有的则以同伴互相合作得以解决等等。
可见,幼儿在在问题情境的启发与刺激下,他们的思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三、存在问题及下阶段的方向:1、在有目的的观察和有效的指导中,教师还欠缺注意到介入的有效时机和介入的方式。
应关注介入时幼儿的活动进展是否会干预过多或推进活动进程,考虑好介入时采用的方法是直接介入或平行身份介入。
2、指导策略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但有些指导方法还要从区域本身的特点考虑其适宜性会。
因此,下阶段,将侧重从不同区域的特点及指导策略入手研究。
3、教师在采用不同指导策略后的效果分析和对比做得不足。
应及时做好指导后的反思,小结活动的效果,分析教师行为的适宜或不适宜性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指导策略,从而有利于提高课研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