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防护设计规范与指南

合集下载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场和电势。

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静电不仅可能引起不便,还可能对人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静电防护标准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
静电的产生、积累和放电。

在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加强通风、控制湿度、使用导电材料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同时,应对静电敏感区域进行标识和限制,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其次,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

在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中,应规定静电防护的装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严格按照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引发事故。

最后,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

在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
测中,应建立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定期对静电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静电防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对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静电防护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静电防护标准。

综上所述,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定静电防护标准,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静电防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加强静电防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避免静电释放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如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现象,特制定《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品质、可靠性和降低不良率、工时成本和维修费用。

同时,通过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制程和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引用标准本规范引用以下标准:SJ/T -19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GB/T -1995《静电安全名词术语》GJB 3007 - 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 1649 - 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GB - 89《防静电工作服》SJ/T -94《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SJ/T -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ANSI / ESD STM3.1-2000《静电放电敏感产品防护用标准:离子发生器》ANSI / ESD S20.20-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方案—保护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4.名词术语4.1 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4.2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3 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4.4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4.5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电荷的现象,当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静电放电现象,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静电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石油加工厂、涂装车间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静电防护区域,明确静电防护区域的范围和标识。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工具、穿戴防静电服装等。

2.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靠的接地连接。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静电风险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3. 防静电设施建设静电防护区域内的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地板的铺设、静电接地装置的安装、静电防护设施的设置等。

设施建设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是静电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静电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5.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检修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定期对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损坏的设备。

6. 静电防护培训对从事静电防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静电风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预人员。

7. 静电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和调整静电防护措施的依据。

评估应全面、准确地分析静电风险的来源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ESD静电防护

ESD静电防护

穿防静电服
为避免人体产生静电,工 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 其材质应为导电纤维,以 降低摩擦起电的可能性。
使用防静电手环
防静电手环是通过非接触 方式消除人体静电,有效 防止静电对工作人员和设 备造成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防静电服和防静 电手环的完好性,确保其 性能正常。
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系统
为确保设备安全,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将设备与大地相连,以释放静电 。
• ESD静电防护标识是一种用于标识电子设备是否符合ESD静 电防护要求的标识。它通常是一个“三叶草”形状的图案, 下面标有“ESD SENSITIVE”字样。如果一个电子设备上贴 有这种标识,说明它已经通过了ESD静电防护测试,符合相 关标准的要求。
03
esd静电防护措施
人体静电防护
01
02
03
esd静电防护
2023-11-03
目录
• 静电产生与危害 • esd静电防护概念与标准 • esd静电防护措施 • esd静电防护培训与教育 • esd静电防护管理与实践 • esd静电防护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静电产生与危害
静电产生原理
摩擦起电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 ,由于它们对电子的亲和力不 同,会导致电子的转移和分离
esd静电防护教育形式及方法
理论教学
采用图文并茂、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员更好地 理解静电防护知识护技能。
在线学习
提供视频教程、PPT等资料,让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ESD防护知识。
esd静电防护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考试评估
01
对学员进行考试,评估学员掌握情况。
性。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 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总规范

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总规范

信华精机有限公司部门工作指令文件编号 : WI.PNQC2.068页数:共 13 页版本号:第 B 版修改次数:第 0 次修改ESD控制规范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制订:古旭荣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05.6.17前言ESD控制规范由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和两个子规范组成,ESD控制总规范全面提出了平南事业所静电防护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子规范为对总规范进行详细补充和完善。

文件清单:WI.PNQC2.068第一部分:静电放电控制总规范WI.PNQC2.080 第二部分:防静电器材来料检验和过程检验WI.PNQC2.061 第三部分:防静电专用测试仪使用操作指导书WI.PNQC2.083 第四部分:防静电标识规范目录1.适用范围和目的2.职责2.1 平南事业所ESD控制组织框架图2.2 各职能部门职责2.2.1.生产技术部2.2.2.质量部2.2.3.生产管理部4. 术语5. 缩写词6.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规范6.1 静电防护概述6.2 防静电工作区(EPA)等级的划分和相关保证措施一览表6.3 防静电工作区温度、湿度要求6.4 防静电系统结构6.4.1 标记6.4.2 防静电专用接地设施6.4.3. 人员6.4.3.1 组成要求6.4.3.2人员管理要求6.4.4. 防静电器材6.4.4.1 地板/地垫6.4.4.2. 静电安全工作台6.4.4.3 工作椅第1页,共13页6.4.4.4. 存放架/周转车6.4.4.5. 周转容器6.4.4.6. 包装材料6.4.4.7 毛刷/吸锡枪/环保水容器6.4.4.8. 辅助材料6.4.5. 设备/仪器/工装6.4.5.1设备/仪器/工具(自接电源类)6.4.5.2工装/工具(无接电源类)7. EPA日常管理7.1 防静电设施的安装和变更管理7.2 防静电设施和器材日常管理7.3 防静电器材认证、导入EPA管理8. 相关标识图第2页,共13页1.适用范围和目的本规范场所适用于平南事业所防静电工作区。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1. 背景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物体之间产生的静电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并遵守ESD防静电安全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份简单、易于遵守的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确保设备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免受静电损害。

3. 规范3.1 工作场所准备- 工作场所应保持干燥,并且空气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 在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置适当的防静电地板,并确保其良好接地。

- 工作台面和工作椅应选择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并保持干净整洁。

3.2 人员防护- 人员在进入工作场所前应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手套和防静电衣物。

- 人员应避免穿戴产生静电的衣物,如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材料。

- 人员使用工作台时,应经常使用防静电地垫,并与地垫保持良好接触。

3.3 设备防护- 所有设备应符合防静电标准,并经过静电测试和验证。

- 设备的接地线应连接到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时能够及时释放静电电荷。

-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4 储存和处理静电敏感物品- 静电敏感物品应储存在防静电包装材料中,并标明相应的防静电等级。

-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并避免静电敏感物品与静电产生源的直接接触。

- 在处理静电敏感物品时,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静电手套,并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4.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单的ESD防静电安全规范,包括工作场所准备、人员防护、设备防护以及储存和处理静电敏感物品的要求。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损害的风险,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

静电放电(ESD)防护

静电放电(ESD)防护

静电放电(ESD)防护简述2015.9.30一、静电的产生静电放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有:摩擦起电、离子溅射(单一极性)、接触充电、感应或极化,及其他如:剥离,破裂,点解,压电,热电等。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1、摩擦起电哪里有移动,哪里就有静电。

人的走动,物料周转,甚至是空气、水流动,都会产生摩擦静电。

当液体、固体和气体颗粒接触又分离,起电量受“接触紧密度”,“分离速度”,“摩擦运2、接触充电带电物体通过接触将电荷传导给未带电物体。

带电绝缘体仅能从较小面积释放电荷,而带电导体能释放大量电荷给另一导体。

二、静电放电模型因ESD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成电路放电的方式不同,经过统计,ESD放电模型分四类:人体放电模式、机器放电模式、组件充电模式、电场感应模式。

1、人体放电模式(Human-Body Model,HBM)人体放电模式(HBM)的ESD是指因人体在地上走动摩擦或其它因素在人体上已累积了静电,当此人去触碰到IC时,人体上的静电便会经由IC的脚(pin)而进入IC内,再经由IC放电到地去。

此放电的过程会在短到几百毫秒(ns)的时间内产生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

此电流会把IC内的组件给烧毁,对于一般商用IC的2-KV ESD放电电压而言,其瞬间放电电流的尖峰值大约是1.33A。

有关于HBM的ESD已有工业测试的标准,表是国际电子工业标准(EIA/JEDEC STANDARD)2、机器放电模式(Machine Model,MM)机器放电模式(MM)的ESD是指机器(例如机械手臂)本身累积了静电,当此机器去触碰到IC时,该静电便经由IC的pin放电。

因为机器是金属,其等效电阻为0欧姆,其等效电容为200pF。

由于机器放电模式的等效电阻为0,故其放电的过程更短,在几毫微秒到几十毫微秒之内会有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产生。

ESD(静电放电)原理、模型及防护

ESD(静电放电)原理、模型及防护

料、防静电涂料等,以降低设备表面静电电荷的积累。
设备接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将设备与大地连接,使设备上积累的静电电荷能够迅速泄放到
大地,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静电消除器
03
在关键部位安装静电消除器,通过产生相反电荷来中和设备表
面的静电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系统级防护策略
系统接地
将整个系统与大地连接,确保系统内各部分电位一致,减少静电放 电的可能性。
ESD(静电放电)原理、模型及防护
目录
• 静电放电(ESD)基本概念与原理 • ESD模型与特性分析 • ESD防护措施与方法 • ESD测试与评估方法 • ESD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静电放电(ESD)基本概念与原 理
静电产生及危害
静电产生原因
物质接触、摩擦、分离等过程导 致电荷不平衡,形成静电。
规范操作培训
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在操作 过程中能够遵循规范,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
静电防护装备使用
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防静电鞋等静电防护装备,降低 人体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04
ESD测试与评估方法
测试标准介绍
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标准,它规定了 测试等级、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设备要求等。
特性
HBM放电电流具有较快的上升时间和较短的持 续时间,通常持续几百纳秒。放电能量较低,但 足以对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应用场景
HBM模型常用于评估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ESD防护能力。
机器模型(MM)
描述
应用场景

静电防护(ESD)

静电防护(ESD)

为信号接口添加防护措施,如采用金属插头 、护套等,以减小静电放电对信号的影响。
外壳设计
内部布线
采用导电材料制作产品外壳,使产品表面形 成连续的导电层,有利于电荷的传导和防护 。
内部布线应采用合适的线缆类型和布线方式 ,避免电荷积累和干扰信号传播。
05
ESD的检测与评估
ESD检测方法
直接放电法
将电荷直接施加到被测物体上 进行检测。
桌面及设备接地
桌面和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防止静电积累。
静电防护用品及使用规范
防静电手环
为操作人员配备防静电手环,确保 电荷能够通过手环导入大地。
防静电服装
为操作人员配备防静电工作服,减 少摩擦起电的可能性。
防静电鞋
为操作人员配备防静电鞋,防止电 荷通过脚底导入大地。
使用规范
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静电防护用品 ,并确保其接地良好。
摩擦起电是指两种不同材料或导电性能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一种材料会 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种材料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导致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 。
摩擦起电的电荷量一般较少,但有时由于摩擦时产生的高温或化学反应等也会使 电荷量积累到较高的程度。
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是指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 或排斥的作用,会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移动并聚集在导体的 一端,从而使这一端带电的现象。
结果分析
记录测试数据,分析被测物体的ESD防护 性能,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 要求。
选择测试等级
根据产品类别选择相应的静电放电测试等 级。
测试执行
按照测试等级的要求,使用静电放电发生 器对被测物体进行放电操作。
测试准备
将被测物体放置在适当的测试环境中,确 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

ESD防静电测试程序规范(全面版)1. 引言本文件旨在规定公司的ESD(静电放电)防静电测试程序,以确保公司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到静电防护技术支持,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档适用于公司内部以及外协厂的静电防护和管理。

2. ESD静电防护标准及规范在进行EPA(静电放电防护区域)环境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

- 安全、迅速、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EPA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环境要求:- 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 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 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 使用12英寸原则,即ESSD(静电敏感型电子设备)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30厘米处。

3. ESD防护要求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分为两个等级:- EPA一级区域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100V。

- EPA二级区域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50V。

3.1. EPA一级区域防静电要求1. 应尽量避免产生1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 做好ESD标识,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不得入内。

3. 进入本区域的人员应做好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3.2. EPA二级区域防静电要求1. 应尽量避免产生25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 做好ESD标识,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不得入内。

4. 职责4.1.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4.2.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4.3. 质量部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防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静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所有相关记录的保存。

5. 静电控制要求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

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

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在现代电子产业中,静电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能会对电子设备和零部件造成伤害,因此,仓库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仓库ESD管理规范的要点和实施方法。

一、设立静电控制区域1.1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具备良好通风、干燥、无尘的场地,远离电磁场干扰和静电产生源。

1.2 建立静电控制区域: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接收区、存储区、加工区和发货区,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应的静电控制措施。

1.3 设置静电消除设备:在每一个静电控制区域内设置适当的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地板等,以确保静电的及时消除。

二、静电防护装备2.1 静电防护服:所有进入静电控制区域的人员都应穿戴合适的静电防护服,包括静电防护鞋、防静电手套等。

2.2 静电防护工具:在静电控制区域内使用专门设计的静电防护工具,如静电防护垫、静电防护工作台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

2.3 静电防护包装:对于易受静电伤害的物品,采用合适的静电防护包装,如静电袋、静电泡沫等,以防止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三、静电培训和意识提高3.1 培训计划:制定静电培训计划,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静电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静电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等。

3.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以确保员工对静电防护措施的理解和掌握,并及时更新最新的静电防护知识。

3.3 意识提高:通过宣传教育、悬挂标识、制定相关制度等方式,提高员工对静电防护的重视程度,增强静电防护意识。

四、静电监测和检测4.1 静电监测仪器:在静电控制区域内安装静电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静电的水平和变化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静电检测程序:建立静电检测程序,对仓库内的设备、工具和物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静电防护标准和要求。

电路级静电防护设计技巧与ESD防护方法

电路级静电防护设计技巧与ESD防护方法

电路级静电防护设计技巧与ESD防护方法静电放电(ESD)理论研究的已经相当成熟,为了模拟分析静电事件,前人设计了很多静电放电模型。

常见的静电模型有:人体模型(HBM),带电器件模型,场感应模型,场增强模型,机器模型和电容耦合模型等。

芯片级一般用HBM做测试,而电子产品则用IEC 6 1000-4-2的放电模型做测试。

为对ESD 的测试进行统一规范,在工业标准方面,欧共体的IEC 61000-4-2 已建立起严格的瞬变冲击抑制标准;电子产品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之后方能销往欧共体的各个成员国。

因此,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把IEC 61000-4-2看作是ESD 测试的事实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7626.2-1998)等同于I EC 6 1000-4-2。

大多是实验室用的静电发生器就是按IEC 6 1000-4-2的标准,分为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

静电发生器的模型如图1。

放电头按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分尖头和圆头两种。

IEC 61000-4-2的静电放电的波形如图2,可以看到静电放电主要电流是一个上升沿在1nS 左右的一个上升沿,要消除这个上升沿要求ESD保护器件响应时间要小于这个时间。

静电放电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几十MHz到500MHz,很多时候我们能从频谱上考虑,如滤波器滤除相应频带的能量来实现静电防护。

其放电频谱如下,这个图是我自己画的,只能定性的看,不能定量。

IEC 61000-4-2规定了几个试验等级,目前手机CTA测试执行得是3级,即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

很多手机厂家内部执行更高的静电防护等级。

当集成电路(IC )经受静电放电(ESD)时,放电回路的电阻通常都很小,无法限制放电电流。

例如将带静电的电缆插到电路接口上时,放电回路的电阻几乎为零,造成高达数十安培的瞬间放电尖峰电流,流入相应的IC 管脚。

瞬间大电流会严重损伤IC ,局部。

静电常识和防静电操作规范

静电常识和防静电操作规范

6
2、 间歇性失去功能:器件可以操作但性能不稳定,维修次数因而增加,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90%。
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从地毯上走过、抓住门的把手、梳头、脱毛衣、 火花产生,这些现象就是人们所的静电放电 (ESD,electrostatic ischarge)。人类通过日常 活动可产生高达25,000V的静电放电。人类手
产生摩擦电荷,而这些摩擦电荷通过低电阻的线路非常迅速地泻放到高度导电的牢固接地表面,
因此造成损坏;或者通过感应使ESD敏感装置的金属部分带电而造成损坏。
5
c.场感类型式:即有强电场围绕,这可能来之于塑性材料或人的衣服,会发生电子转化跨过氧
化层。若电位差超过氧化层的介电常数,则会产生电弧以破坏氧化层,其结果为短路。
3. 人穿防静电鞋并有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就一定能起到好的防静电效 果? 人穿防静电鞋并有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时还不一定能起到好的防静电 效果。通常人们还要穿袜子和垫鞋垫,年青人脚易出汗,这些袜子和垫鞋垫也能产生静电,但在 中老年人在干燥的季节时因鞋内干燥,袜子和鞋垫就不能产生静电,而且很多厂家只要求工作人 员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忽视了袜子和鞋垫的不利影响,使得这些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地面不能 发挥防静电作用。因此在机房或厂房的入口处放置“人体综合电阻检测仪”,它能迅速准确检测 那些穿用不合格的防静电鞋、袜子和垫鞋垫的人。
c. 集成电路在电路板上的装配:在插件时、焊接后、或维修时,都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破坏板上元件。
d. 液晶片的制造:静电吸附微尘于玻璃上造成污染,静电残留在两片玻璃之间,若放电时,影响液晶片的显示。 总之,静电危害主要有两种现象:
1、 完全失去功能:器件不能操作,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10%;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标题: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静电是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防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一、静电的危害及影响
1.1 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1.2 静电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3 静电可能对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
二、建立静电防护管理体系
2.1 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和规范
2.2 设立专门的静电防护管理部门或岗位
2.3 定期进行静电危害评估和防护措施检查
三、静电防护设备及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1 选择符合标准的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
3.2 员工必须接受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培训
3.3 定期对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
四、静电防护作业流程规范
4.1 制定静电防护作业流程规范
4.2 严格执行静电防护作业流程规范
4.3 对违反静电防护作业流程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五、静电防护管理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组织静电防护管理经验交流会议
5.2 收集并分析静电防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5.3 不断完善和改进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和规范
结论:建立科学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静电防护管理,才能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静电放电防护设计规范和指南

静电放电防护设计规范和指南

第一章概述 (2)1.1静电和静电放电 (2)1.2 静电放电的特点 (2)1.3静电放电的类型 (2)第二章静电放电模型 (3)2.1人体带电模型 (3)2.2 场增强模型(人体-金属模型) (3)2.3 带电器件模型 (4)第三章静电放电的危害 (5)3.1 ESD造成元器件失效 (5)3.2 ESD引起信息出错,导致设备故障 (5)3.3 高压静电吸附尘埃微粒 (5)第四章ESD防护设计指南 (5)4.1 设备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6)4.2 PCB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6)4.3 通讯端口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10)第五章典型案例 (13)5.1 某宽带园区接入产品防静电设计 (13)5.2 某小容量带宽接入产品的防静电设计 (14)5.3 某产品与结构工艺有关的防静电案例 (15)5.4 ESD试验使某单板程序“跑飞” (15)5.5 试验使单板复位 (17)第一章概述1.1静电和静电放电静电式物体表面的静止电荷。

物体在接触、摩擦、分离、感应、电解等过程中,发生电子或离子的转移,整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就形成了静电。

带有静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当带电体表面附近的静电场梯度大到一定的程度,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介质将会发生电离,从而导致带电体的点和部分的电荷部分或全部中和。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静电放电(ESD)。

静电放电可以出现在两个物体之间,也可由物体表面静电荷直接向空气放电。

人体由于自身的动作以及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

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带上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在干燥的季节,人们在黑暗中托化纤衣服时,常常会听到“啪啪”的声音,同时还会看到火花,这就是人体的静电放电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人是主要的静电干扰源之一。

1.2 静电放电的特点1、静电放电时高电位,强电场,瞬时大电流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静电放电过程往往会产生瞬时脉冲大电流,尤其是带电导体或手持小金属物体的带电人体对接地体产生火花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的强度可达到几十安培甚至上百安培。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公司管理文件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文件编号:版本:保密等级:发出部门:发布日期:发送:抄送:总页数: 10页附件: 6页主题词:静电规范文件类别:跨部门部门内编制人:责任人:审核:批准:文件分发清单文件变更记录变更日期版本变更条款变更内容责任人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1.目的1.1.静电防护的目的:静电防护的目的是在电子元器件、组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防护手段,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对人体及产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危害包括:对人体产生电击;使电子元器件完全损坏、缩短寿命、潜在损伤、电磁干扰等),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人体安全和元器件、组件及设备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

1.2.本规范的目的:对供应链管理部静电防护操作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供应链管理部电子产品相关的所有部门及活动过程,包括供应商来料,公司内部设计、生产、调试、包装、运输,代理商存储及工程安装现场等。

3.相关文件3.1.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3.2.GJBl64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钢文件3.3.GB 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3.4.GBl2014 -89防静电工作服3.5.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4.定义4.1.静电electrostatics:是一种电能,一般存在于物体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失衡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4.2.静电现象:是指电荷在产生与消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的总称,如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

4.3.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之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就是静电放电。

4.4.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usceptivity :指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4.5.静电敏感器件static sensitivity device(SSD):对抗静电电压 < 4000V 的静电放电敏感的电子零件、组件或成品。

电气设备的ESD防护指南

电气设备的ESD防护指南

设备的ESD防护设计规范Reference to:1、IEC61000-4-2i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术语和定义 (1)4、规范内容 (1)4.1 静电基础知识 (1)4.1.1静电的来源 (1)4.1.2 静电的特点 (1)4.1.3 静电放电的危害 (1)4.1.4 静电放电模型 (2)4.1.4.1 人体放电模型(Human-Body Model, HBM) (2)4.1.4.2 机器放电模型 (Machine Model, MM) (2)4.1.4.3 组件充电模型(Charged-Device Model, CDM) (4)4.2 设备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5)4.2.1 整机结构设计 (5)4.2.2机箱设计 (7)4.2.3设备接地 (9)4.2.4电源线及I/O线 (10)5、相关记录 Records (11)6、附录Appendix (11)ii1、目的本规范的建立是为了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人员在设备的ESD防护设计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及必须遵循的规约。

2、范围适用于所有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人员。

3、术语和定义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积累,由相互摩擦或导体在静电场中感应产生。

ESD:即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指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表面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通过直接接触或电场击穿放电。

4、规范内容4.1静电基础知识4.1.1静电的来源a)摩擦剥离起电;b)绝缘体上堆积点电荷;c)静电场中导体感应起电;4.1.2静电的特点a)高电位:可达数万伏,操作时常达数百至数千伏(人通常对3KV以下静电无感知);b)瞬间大电流:产生瞬时脉冲电流的强度可达到几十安培;c)强电磁辐射:大电流脉冲,并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它的电磁能量往往会引起电子系统中敏感部件的损坏、翻转;d)作用时间短:微秒级或毫微秒级;e)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静电积累减少,静电压下降;4.1.3静电放电的危害a)造成元器件失效,器件失效又分为突发性完全失效和潜在性缓慢失效;b)引起信息出错,逻辑电路翻转,导致设备故障;c)易吸附尘埃微粒,污染PCB板和半导体芯片;124.1.4 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前言本标准是对GB12158 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的第5、6、7、8章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PD CI.C/TR 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一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IEC79-20 1996-10《爆炸性气体的静电点燃危险性》。

本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增加了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危害容易发生,控制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发生的描述;——增加了防止静电危害管理措施的要求;——调整和增加了对静电消除器的使用规定;——增加了对暴露表面、分层结构、金属网、防静电绳索或软管、金属链、恶劣天气、合成材料等因素的对应要求;——修改了对管道施工中跨接的要求;——增加了非金属材料制造罐、管道的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的界限要求;——增加了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的内容;——删除了附录中最小点燃能量数据,增加了质量浓度上下限;——增加了多种物质的引爆、引燃的界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1 范围本标准描述了静电放电与引燃,规定了静电防护措施、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静电引燃(爆)等静电危害场所的设计和管理。

其他的静电危害(如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可以参考本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不适用于火炸药、电火工品的静电危害防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 6951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GB 12014防静电工作服GB/T 15463--1995静电安全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ESD防护规范操作指导书

ESD防护规范操作指导书

损害。

5.作业内容5.1 ESD小组组织架构:5.2产品的静电敏感度和EPA静电防护区域确定5.2.1 产品的静电敏感度5.2.1.1公司产品主要由电容触屏感应板(即Sensor板),FPC,玻璃板(即CG组件)组件组成。

经静电放电试验电容触屏感应板在8KV接触放电和10KV空气放电并无功能失效发生(参考试验室成品ESD试验报告),玻璃板(即CG组件)不具备电性功能。

5.2.1.2公司其它产品,如Metal Mesh、LCM、CCM、FPM及其它新开发产品等,结构也主要由FPC、IC元器件、LGA、电容电阻、senor等静电敏感器件组成。

静电敏感器件敏感电压数据参考部件敏感实验数据及对应部件产品规格书等,敏感静电压如下表:静电敏感产品HBM模式敏感静电压IC 2000V FPC 2000V TP 2000V LGA 2000V人员接地要求(参考ANSI ESD STM97.1,STM97.2)当工作人员坐在静电防护工作台前作业时,应佩戴静电手腕带并与接地系统或等电势位连接系统连接。

地板系统与接地系统连接时,需要求地面为防静电地板且人体与防静电鞋综合电阻符合≥1.0X105Ω,<1.0X109Ω,且人员行走静5.9 EPA区域标示(参考ANSI ESD S8.1)5.9.1 EPA区域应在入口地方或EPA区域明显地方张贴悬挂ESD警示标示。

5.9.2 ESD警示标示样式如下:5.9.3 EPA区域防静电设施为了方便验证计划的点检和使用识别,对防静电设施进行标示。

5.9.4 防静电设施标示样式如下:静电敏感标示静电防护标识接地标示离子风机静电检测标签5.9.5 防静电标示由设施使用维护人或监测人负责申请,粘贴及维护。

5.10 EPA控制异常处理5.10.1 试验证明,材料、工具非金属表面在湿度低时在摩擦或接触分离动作更容易产生和累积静电,主要原因是湿度低时材料、工具等表面附着的水分子少。

而水分子的导电性能对静电具有消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 (2)1.1静电和静电放电 (2)1.2 静电放电的特点 (2)1.3静电放电的类型 (2)第二章静电放电模型 (3)2.1人体带电模型 (3)2.2 场增强模型(人体-金属模型) (3)2.3 带电器件模型 (4)第三章静电放电的危害 (5)3.1 ESD造成元器件失效 (5)3.2 ESD引起信息出错,导致设备故障 (5)3.3 高压静电吸附尘埃微粒 (5)第四章ESD防护设计指南 (5)4.1 设备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6)4.2 PCB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6)4.3 通讯端口的ESD防护设计要求 (10)第五章典型案例 (13)5.1 某宽带园区接入产品防静电设计 (13)5.2 某小容量带宽接入产品的防静电设计 (14)5.3 某产品与结构工艺有关的防静电案例 (15)5.4 ESD试验使某单板程序“跑飞” (15)5.5 试验使单板复位 (17)第一章概述1.1静电和静电放电静电式物体表面的静止电荷。

物体在接触、摩擦、分离、感应、电解等过程中,发生电子或离子的转移,整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就形成了静电。

带有静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当带电体表面附近的静电场梯度大到一定的程度,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介质将会发生电离,从而导致带电体的点和部分的电荷部分或全部中和。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静电放电(ESD)。

静电放电可以出现在两个物体之间,也可由物体表面静电荷直接向空气放电。

人体由于自身的动作以及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

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带上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在干燥的季节,人们在黑暗中托化纤衣服时,常常会听到“啪啪”的声音,同时还会看到火花,这就是人体的静电放电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人是主要的静电干扰源之一。

1.2 静电放电的特点1、静电放电时高电位,强电场,瞬时大电流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静电放电过程往往会产生瞬时脉冲大电流,尤其是带电导体或手持小金属物体的带电人体对接地体产生火花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流的强度可达到几十安培甚至上百安培。

2、静电放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电磁脉冲在静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上升时间极快、持续时间极短的初始大电流脉冲,并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它的电磁能量往往会引发起电子系统中敏感部件的损坏、翻转,使某些装置中的电火工品误爆,造成事故。

1.3静电放电的类型静电放电类型主要有下面三种:1、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在不均匀电场中以布局击穿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气体放电,其特点是放电能量较低,在尖端电极上呈现微弱的发光现象,并随着极间电压的升高,发光区域不断增大,在电压足够高时,呈现连续的拂尘状光体。

2、刷形放电刷形放电是发生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放电形式。

其放电通道的一端具有放电集中点,另一端呈分枝状散开,并伴有放电声光。

刷形放电的能量较大,声、光比一般电晕放电显著。

3、火花放电火花放电是当两个电极间的电压足够高,致使气体全路径被击穿的一种放电形式。

火花放电时,放电通道成为导电性的,电极上积蓄的电荷瞬时被中和,放电火花随之消失。

火花放电产生的放电电流及电磁脉冲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它可对一些敏感的电子器件和设备造成危害。

第二章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时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静电放电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能产生静电放电的静电源多种多样。

针对静电放电的这种复杂性,为了有效地对静电放电的危害及其效应进行正确的评估,人们对实际中各种可能产生危害的静电源进行了研究,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ESD模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模型。

2.1人体带电模型人体是产生静电危害的最主要的静电源之一。

人体带电模型是为了模拟带点人体与物体接触时的静电放电效应而建立的。

人体带电模型的电路网络是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结构,称为单RC电气结构。

其中,电容C和电阻R的取值对不同的行业有所不同。

在电子器件的静电敏感度测试中,美军标MIL-STD-1686A规定的参数值是:电容100pF,电阻1.5k Ω。

对电火工品的静电敏感度测试,美军标MIL-STD-1512采用的参数值是:电容500pF,电阻5kΩ。

在汽车制造业中,人体模型通常采用的参数是电容330pF,电阻2kΩ.。

2.2 场增强模型(人体-金属模型)场增强模型是用来模拟带电人体通过手持的小金属物件,如螺丝刀,钥匙等,对其它物体产生放电时的情形,因此这一模型又被称为人体-金属模型。

当带电人体手持小金属物件时,由于金属物件的尖端效应,使得其周围的场强大大增强,再加上金属物件的点击效应,导致放电时等效电阻大大减小。

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它产生的放电电流峰值比单独人体放电的要大,放电持续时间短。

场增强模型的电路结构为双RLC电气结构,其基本原理如下:图2-1双RLC人体静电放电模型图中C B、R B、L B分别为人体电容、电阻及电感。

C H、R H、L H分别为手、前臂及手持的小金属物件的电容、等效电阻及电感。

IEC801-2及IEC61000-4-2标准在模拟人体静电放电时采用了上述双RLC电气模型,其规定的模型参数为:CB=150pF ±10%,R B=330Ω±10%,LB=0.04~0.2µH,C H=3~10pF,R H=20~200Ω,L H=0.05~0.2µH。

2.3 带电器件模型电子器件本身在加工,处理、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因与工作面及包装材料等接触、摩擦而带电。

当带电的电子器件接近或接触导体或人体时,便会产生静电放电。

由于这一放电过程是器件本身带电而引起的,因此在建立这种放电模型时,把它称为带电器件模型。

带电器件模型的电路网络是一个电容、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的串联结构,称为单RLC 电气结构。

其模型参数的取值要根据器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三章静电放电的危害3.1 ESD造成元器件失效当带电物体通过器件形成一个放电通路时或带电器件本身有一个放电通路时,就会产生ESD而造成器件的失效,失效模式有突发性完全失效和潜在性缓慢失效。

(1)突发性完全失效:器件的芯片介质击穿或烧毁、一个或多个电参数突然劣化,完全失去规定功能的失效。

通常表现为开路、短路、以及电参数严重漂移。

概率约10%(2)潜在性缓慢失效:器件受到ESD造成轻微损伤,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而成为隐患,使该电路在以后的工作中,参数劣化逐渐加重,最终失效。

概率约90%3.2 ESD引起信息出错,导致设备故障ESD会在设备各处产生一个幅值为几十伏的干扰脉冲,引起信息出错,导致设备的故障:ESD也可产生频带几百千赫~几十兆赫、电平高达几十毫伏的电磁脉冲干扰。

当脉冲干扰耦合到敏感电路时,也会引起信息出错,导致设备的故障。

3.3 高压静电吸附尘埃微粒静电电荷易吸附尘埃微粒,污染PCB板和半导体芯片,使其绝缘电阻下降,影响器件工作。

严重时会引起器件故障(例如:CMOS电路发生闩锁)。

第四章ESD防护设计指南ESD耦合到电子通讯设备有三种方式●直接传导●电容耦合(电场耦合)●电感耦合(磁场耦合)所以,电子通讯设备的ESD防护主要应针对这儿种耦合方式采取措施,可总结为下列24字方针::静电屏蔽,滤波去耦,绝缘隔离,接地泄放,良好搭接,瞬态抑制4.1 设备的ESD防护设计要求对于设备级的ESD防护设计,其重点应放在为静电放电设置一条通畅的泄放通道。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1、机箱金属之间要实现良好搭接。

搭接处要采用面接触,避免点接触,搭接的直流电阻不大于2.5mΩ,整体搭接结构中任意两导电点间的直流电阻不大于25mΩ。

相互搭接的金属之间电化学位差不大于0.6V。

2、人员接触的键盘,控制面板,手动控制器,钥匙锁等金属部件,应直接通过机架接地。

如果不能接地,则其与电路走线和工作地的绝缘距离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空气间隙5mm,爬电距离6mm。

3、机架式设备一般采用复合式接地,工作地、电源地、保护地与机架在内部要良好隔离,在机架接地螺栓处汇接或在外部接地汇集线上汇接,形成良好的静电泄放通路。

4、小型低速(频率小于10MHz)设备可以采用工作地浮地(或工作地单点接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单点接大地,使静电通过机壳泄放到地面而对内部电路无影响。

5、小型高速(频率大于10MHz)设备的工作地应与金属机壳实现多点接地,且金属外壳单点接大地。

6、机架设备的接地点与外部接地桩之间要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接地线材料应采用多股铜钱,对于安装在移动通信基站的设备,接地线截面积≥35mm²,其他设备,接地线截面积≥16mm²。

接地线两端应接铜鼻子。

4.2 PCB的ESD防护设计要求在ESD放电区域会产生较强的突变电磁场。

强的瞬变电磁场一方面可能使器件立即失效,或者造成潜在性损伤使器件性能逐渐降级:另一方面可能对电路产生干扰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在关键电路中一般应采用ESD保护电路,如利用TVS器件、滤波器等。

PCB的ESD防护设计主要应做好以下措施:1、接口电路应尽量采用ESD敏感度为3级(静电损伤阈值大于4000V)或不敏感的元器件:否则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上应采取保护措施。

单板的保护电路应紧靠相应的连接器放置。

图4-1 单板的保护电路紧靠连接器放置2、芯片的保护电路应紧靠相应的芯片放置,并低阻抗接地。

见图4-2。

图4-2 芯片的保护电路紧靠芯片放置3、易受ESD干扰器件,如NMOS、CMOS器件等,应该尽量远离易受ESD干扰的区域。

4、在PCB上设置静电防护与屏蔽地以U6单板为例,在PCB的板边设置图4-3所示的静电防护与屏蔽地,该地环的宽度的5毫米,在外层的铜皮上喷锡(不要盖绿油),用过孔将各层的防护地环连接,过孔与过孔之间的间距控制在约10—13mm(400—500mil)。

单板与背板的防护地通过连接器材相连。

静电防护与屏蔽地与工作地之间,应尽量保证间距大于3mm。

静电防护与屏蔽地环可以只在PCB板的二个表面上铺设,内层上不设置防护地环。

图4-3 PCB上设置静电防护与屏蔽地5、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优先选用抗静电能力强(即损伤阈值高)的元器件。

6、相互之间具有很多互联线的元器件应尽可能彼此靠近。

例如I/Q器件与I/Q连接器应尽量接近。

7、信号线应该与其回流地线紧挨一起,尽量在每根信号线的旁边安排一条地线。

尽量采用地平面或地线网络,而不采用单根地线。

对于多层板。

信号线应该尽量靠近地平面走线。

8、易受静电干扰的信号线如时钟线、复位线等应尽可能短而宽:多层板中的时钟线、复位线应在两地平面之间走线。

9、对于多层板,应保证地平面的完整性,地平面内不应有大的开口。

10、后背板上的布线区(包括信号层、地层及电源层)与固定后背板的金属螺钉边缘的距离至少5mm以上。

11、印制板地层通过接插件到后背板时,最好至少有一排接地插针,保证静电泄放地回路的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